请问钓鱼是漂大于吃铅量或小于吃铅量还是等于吃铅量的好?

    这个问题以前见到很多钓友问询,今又看到。不妨干脆专门仔细说说。

对于选漂来说,除了根据对象鱼的大小来选择漂尾直径以外,漂的吃铅量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而大多数钓手多会从“惯性力”的角度来看待漂的吃铅量。特别是学过高中物理甚至大学物理的钓手,极易根据本能的反应,想当然地以为,吃铅量大了,“惯性力”就大了,鱼吸饵带动钓组运动消耗的“启动力”就大了,从而使漂变“顿”。所以在选漂时,特别是冬季钓轻口鱼时,恨不得选择吃铅量极小至零点几克的漂,以为这样就能减小“惯性力”,增加“启动力”,“放大信号”,使钓组更“灵敏”。殊不知,这样的选漂思路,完全不得要领。

首先,要明白一个物理常识,所谓“惯性力”,是为了研究非惯性系中的力的作用,而假想出来的一个力。也就是说,在我们日常生活包括垂钓活动中,这个力都是完全不存在的。因为我们生活在惯性系中。对于钓组来说,真实存在的只有鱼吸饵的力,钓组整体受到的重力,钓组整体受到的浮力,钓组整体受到的阻力,漂目变化的浮力增量。如果从鱼吸饵使漂目下降的速度及位移(即钓组系统的灵敏度)的角度来看,就只有这活生生五个力。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力可以影响钓组系统的灵敏度(漂目下降的速度及长度)。

    这个说法可能会引起一些对物理常识一知半解的钓手的疑惑甚至不快。为使这些误入歧途不可自拔的钓友豁然开朗,下面就举例类比一下。因为太过简单,图都不必画,只需思维实验即可。

现在有AB两支外形一模一样的漂。意即受到的浮力相同。A漂的吃铅量为4克。(意即如果将4克铅封存在A漂肚内,则A漂将在水中任意悬停。或者,用线将4克铅连于A漂,则漂铅的整体将在水中任意悬停)。而B漂只是将3克铅封存在A漂中,剩余1克用线连于漂体而成。那么,毫无疑问,B漂也会在水中任意悬停。(事实上,由于那1克铅受到的“额外”浮力,B漂会少许出露水面。但是,鉴于A漂线连4克铅都是任意悬浮,所以,我们可以忽视铅本身体积受到的浮力的影响。毕竟铅的密度是水的7倍多。重点在,4克吃铅量与1克吃铅量的区别。)

   上面的分析中,我们默认了漂的体积一样,受到的水的浮力也一样。而AB两支漂,虽然吃铅量差别巨大,但是都是可以在水中任意悬停。说明什么?说明,如果不考虑铅本身体积受到的浮力(因为相对水来说,铅密度极大,这个浮力差别相对铅重本身来说就是极小),那么,AB两支漂的自重加吃铅量的和是相等的。都等于漂体受到的浮力。而两支漂外形完全一样,受到同样的浮力。

    而在调平水时,两支漂受到的浮力都等于漂体和铅的重力。或者说,两支漂加吃铅的总密度与水等同。

    受力分析时,浮力与重力抵消。对于钓组整体来说,只剩下鱼吸饵的力和水阻。着重强调,这个重力与浮力抵消,是任何漂及其吃铅量的整体的共有属性。意即,如果你非要盯着漂的吃铅量的大小,那么,请认真思考一下,这个吃铅量与漂体自重的整体,在调漂时,即使不是调平水,调任意目数,都已经与漂体受到的浮力抵消掉了!!!(同时包含了极小至可以忽略的铅的体积受到的浮力。)

    或者说,如果是调平水,则漂铅整体的密度,与水相同!是相同,不是相若。

作为眼见为实的对比。不妨假想另一个思维实验。一个氢气球,下面挂一个小铅球,正好在空气中任意悬停。然后将小铅球置入氢气球中,则在不改变氢气球大小形状的前提下,这个内置了小铅球的氢气球一样可以在空气中任意悬停。下面,如果不考虑小铅球的体积对整体浮力的影响,对这两个氢气球施加同样的力,则它们具备同样的运动特征。包括加速度,位移。如果非要找出其不同,只是那个外面挂了小铅球时,受到了额外的空气阻力罢了。但是对于密度极大的铅球来说,这个多出来的空气阻力相对体积巨大的氢气球来说,就是极小量忽略不计了。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两个氢气球在受同样外力后,必定具备同样的运动特征。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就会活生生见到这个事实。

    同理,对于钓组来说,如果忽略水阻,AB两支漂,如果是同一条鱼来吸饵,则漂目下降具备同样的特征,意即,两支漂不会体现出足够使钓手的眼睛看得出的差别。(其实一年前我严格数学计算分析出了。)

    或者说,既然浮力与漂铅重力都是抵消的,那么,如果不考虑水阻,对于漂尾直径一样的两支漂,无论其吃铅量大小,都具备同样的灵敏度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影响钓组系统的灵敏度的因素只剩下鱼吸饵的力,钓组整体受到的阻力,漂目变化的浮力增量三个因素了。

    这个怎么与直观感觉或者垂钓心得有很大不同呢?

    关键就在于,钓组整体受到的阻力。就是水阻。

    吃铅量大的漂,它的吃铅量本身并不会影响钓组灵顿,但是,由于吃铅量大了,铅皮处的体积也大了,受到的水阻也大了,消耗了过多的鱼吸饵的力。剩余的来克服漂目变化的浮力增量就小了,钓手看到的漂相就变“肉”了。这也是我前面专门用流体力学计算了铅皮处的水阻的原因。

试想一下,如果鱼吸饵的力是持续不变的,则在漂目下降足够长度,使漂目处浮力增量与鱼吸饵的力等同,此时漂目停止下降,速度为零,则水阻为零,鱼吸饵的力就是完全克服漂目下降的浮力增量,漂目就不会继续变化了。(一年前我有一篇大作,考虑到绝大多数钓友看不懂,就不转这里了。)从这句话能得出什么开天辟地的结论?对于同一条鱼来吸饵,最终漂目下降长度,只是与漂尾直径相关!!!与漂的吃铅量毫无关系!与水阻毫无关系!

   你还在为吃铅1.2克还是0.8克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吗?你在没枣子的树上敲太久了!

    但是,对于漂铅总重来说,漂铅总重大了漂,还是会“肉”一些,但是不会影响漂目最终下降长度。

    如果觉得老夫我是理论控,那么,我用夏天钓巨物的加粗尾漂,冬天一样用来钓小鲫鱼,只是不用加粗尾罢了。只是因为,加粗尾直径大于1.5,非加粗尾直径1.0。我的小钩压漂细目处近1目。出口清晰,命中率高。

    总结一下,如果只是考虑灵顿,漂的吃铅量完全无需考虑。但是,漂尾直径却是需要认真选择的。钓轻口鱼,漂尾直径在0.6至0.8即可。钓半斤至二三斤,1.0至1.2。钓巨物,1.5至2.0就行。怎么精细选择?我前文有翔实论证。钩目在2目左右!

    上面论证了,漂的吃铅量本身不影响钓组系统的灵敏度。但是,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如果漂的吃铅量较大,就需要修剪铅皮两端成流线形以减少水阻。

    其次,要利于抛投。长杆就用吃铅量大的漂。

    最后,吃铅量一定要保证拉直水线。线粗铅少,水线盘旋,影响鱼口传递。

    有个吃铅量的公式。这个不是我的原创。从别处学来了。奉献于此∶

    比如,冬天,大线1.0,钓深2米,用吃铅量1.5的漂流合适。夏天钓巨物,大线5号,钓深4米,用4.5克的漂就是可靠的。

    悲哀有两种,你知道的,被曲解。你不知道的,却振振有词。

有个吃铅比吧,应该是自重小吃铅大是好漂

除了电子漂自重比吃铅量大的不好找啊

从来没有量过浮飘重量的路过

D自重大的抛杆的时候漂在前,饵料在后,抛不出去

无所谓,因为材质不一样,主要还是看吃铅量

除了电子漂自重比吃铅量大的不好找啊

电子漂只要不是粗制乱造的,吃三克铅以上的基本都大于自重。

肯定是吃铅大于自重的漂灵泛!一般吃铅小的芦苇漂都是自重大于吃铅量。

有个吃铅比吧,应该是自重小吃铅大是好漂

这位兄弟说的对,但有一点需注意,你说的这个吃铅比其实应该叫负重比。浮漂吃铅量与浮漂重量的比值,负重比最大不要超过3.0,否则漂相会显得不稳定,特别乱。最佳值应该是1.5至3.0。

京东是国内专业的浮标吃铅量网上购物商城,本频道提供浮标吃铅量商品图片,浮标吃铅量精选图片大全等信息,为您选购浮标吃铅量提供全方位的精选图片参考,提供愉悦的网上购物体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铅坠大于浮漂吃铅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