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衰变的过程是怎样的?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Pb)的过程中,质量数少32,可知α衰变的次数为8次,经过8次α衰变电荷数少16,但是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少10,可知发生了6次β衰变,故B正确.
C、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不能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故C错误.
D、衰变后的产物相对于衰变前要稳定,所以铀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核的结合能,故D正确.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确定质量数和电荷数的变化,抓住β衰变质量数不变,得出α、β衰变的次数.波尔理论不能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结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比较结合能的大小.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本题考查了衰变的实质、玻尔理论、α粒子散射实验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

n多题提供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数学思维,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的试题、试卷、知识结构、学习工具等内容。

n多题():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最后更新时间:Sun Mar 28 :38 GMT+0800 (China Standard Time)

《核辐射物理学:第三节 γ衰变和内转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辐射物理学:第三节 γ衰变和内转换(29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三节第三节 衰变和内转换衰变和内转换 ( Decay DecayandandInner Inner Conversion)Conversion) 一、 衰变(跃迁)1、定义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原子核从激发态向较低能态或基态跃迁时发射光子的过程,称为跃迁,或称为衰变。AmZX AZX+Q跃迁的物理过程:衰变的物理过程为核能级的跃迁。光子的性质:能量E=h;动量P= h/C =h/,静止质量为0。应该指出,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退激时,发射光子并不是唯一的衰变方式,还可能发射、以及质子、中子等。2内转换电子当有较高能态向较低能态跃迁时的另一个竞争的过程是把激发能直接交给核外电子,使电子离开

2、原子,叫做内转换(IC)。放射内转换电子是原子核与壳层电子发生电磁相互作用的结果。内转换电子能量Ee=E-i(i= K,L,M)式中i为i层电子的结合能。通过内转换电子动能Ee的测定,可以很准确地确定E的值。 内转换发生后,在原子的K层或L层会留下空位,因此还会有特征X射线或俄歇电子发射,这与电子俘获后的情形一样。由于放出光子与内转换是竞争的过程,为表示相对概率的大小,引入内转换系数,及 , ,且究竟是放出光子的概率大还是产生内转换电子的概率大,由能级的特性决定。对重核低激发态的跃迁,后者的概率大。NNeNNKeK,NNLeL,.MLK电子对内转换: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向低能态或基态跃迁时,如果

3、原子核的激发能E1.02MeV(两个电子的静止能量)时,原子核还可能直接发射一对正负电子而回到基态,这种内转换叫做电子对内转换。E为正负电子动能和2 me c2之和。因此,一个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当激发能大于1.02MeV时,有可能通过辐射、内转换和电子对内转换3种互相竞争的过程而跃迁到低能态或基态。除以上三节所述的衰变方式外,还有自发裂变衰变方式以及若干种奇特放射性现象:一种称为质子放射性。另一类为缓发中子。 第四节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一、单一存在的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NNt-NNt式中负号表示该种原子核数目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为比例常数,称为衰变常数(decay

4、 constant)。的物理意义为:一个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两边积分得N =N0e -t该式表明放射性原子核数目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这一关系式是对任何单一的放射性核素衰变都适合的基本规律。由这个公式可求出任何时间内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数。 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即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率-N/t)称为它的放射性活度,用A表示。A=-N/t=N =N0e -t

5、放射性:克质量放射性核素每秒的核衰变数。Ci/g Bq/g半衰期(Half life):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衰变掉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T1/2 =ln2/=0.693/平均寿命(average life):指该种放射性原子核的平均生存时间,即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减少到原来数目的1/e所需时间的期望值。 TNtdteNNNtdtt如果原子核同时以多种方式衰变,则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概率应该是以各种方式进行衰变的概率之和,即=其他公式相应改变。习题:1、一个放射源在t=0时的计数率为8000CPS,10分钟后的计数率为1000 CPS,。其半衰期为多少?衰变常数为多少?1

6、分钟后的计数率为多少?A = -N/t=N =N0e -t =A0e -tA/ A0= e -tT1/2 =ln2/2、已知K-41的原子量为40.97847u,-粒子的能量为1.20MeV,射线的能量为1.29MeV,计算Ar-41的原子量。书后作业一、多代连续放射性的衰变规律1.两次连续衰变规律子体核素仍有放射性,最简单的情况为如假定在 时刻,放射性核素A的核数为 ,放射性核素B的核数目为 。CBA21ZrYSrha91 .28,N20N对第一种放射性核素A,它是单一放射性衰变,衰变方程为积分并代入初始条件可得对第二种放射性核素B,既有生成项,又有衰变

在不同相对取值时,放射性核素N1(t) 、 N2(t) 和N3(t)有不同的关系,分别为长期平衡、暂时平衡和逐代衰变等规律,结合下面实例论述。 tteeNtN21321和21和2. 放射性的平衡放射性的平衡如果时间足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衰变和核裂变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