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栀子泡过的糯米蒸出来为什么是绿色?

  导语:包粽子用什么米?一般包粽子都是用糯米,但是糯米的种类多种多样,要看你比较喜欢吃哪种糯米了。大多数人比较喜欢吃粘稠度比较高的糯米,吃起来口感才佳。不过,具体还是根据个人喜好吧。那么,通常包粽子什么米什么时候泡好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包粽子用什么米 包粽子什么米什么时候泡好呢

  包粽子用的糯米生活中最常见的白色糯米,而白色糯米包括长糯米和圆糯米这两种。不过,这两种糯米的口感会有所不同,具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长糯米即籼糯,籼糯米一般在南方比较常见,米粒细长,颜色呈粉白、不透明状,黏性强。比较软,适合老人家吃。

  圆糯米,即粳糯,一般长在北方,以东北最为盛产,形状圆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腻,黏度稍逊于长糯米。

  黑色糯米是用枫叶及其嫩茎之皮,放在臼中捣烂,稍微风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后,把叶渣捞出滤净,即取得黑染料液。黑染料汁要放入锅中用文火煮至五六十摄氏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即可得到黑色糯米。紫米颗粒均匀,颜色紫黑,食味香甜,甜而不腻。用黑糯米煮的粥,色泽呈咖啡色,吃起来浓香可口。

  黄糯米又名大黄米,颗粒大于小米,呈金黄色,粘度很大。黄米本是北方一种粮食,是糜子或黍子去皮后的制成品,因其颜色发黄,因此统称为黄米。或者,黄色糯米可用黄花或黄栀子、黄羌等植物的果实、块茎提取。将黄花煮沸,或将黄栀子捣碎放入水中浸泡,即得到黄橙色的染料液。也可用黄羌掏烂后与糯米拌均用力搓,可得黄色的糯米。

  紫色糯米是用同一品种而叶状不同的红兰草经水煮而成。叶片稍长,颜色稍深,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

  红糯米以水稻和高粱杂交而成,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其钙、锌、镁、铁等有益矿物质是普通稻米的9~14倍。红糯米其实就是红稻米,即胭脂米,全称为“御田胭脂米”,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作物,原产于河北省丰南县玉兰庄。此米呈椭圆柱形,比普通米粒稍长,营养极其丰富,里外都呈暗红色,顺纹有深红色的米线,煮熟时色如胭脂、异香扑鼻,味道极佳,同白米混煮亦有染色传香之特点。

  多色糯米包出的粽子色泽鲜艳、五彩斑斓、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醇正平和,味道富有植物清香,吃起来令人回 味无穷,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红兰草有生血作用,栀子有清热凉血作用,用枫叶煮成的青粳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补髓。

  包粽子之前糯米要泡多久?

  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糯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会很黏。包粽子之前糯米要泡多久?因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较差,包粽子前对糯米的浸泡会让米在煮的时候更容易吸水,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并提高粽子的口感。

  为什么煮熟的粽子在常温下保存比较容易坏?主要是因为粽子是用糯米做成的,再加上煮熟,比我们平时吃的大米饭更容易坏。所以煮熟的粽子放在冷冻柜里保存吃的最安全,最放心了。第二天要吃的话,就将冷冻的粽子放锅里加水蒸热来吃。

  要吃新鲜的粽子,煮熟的粽子放在冷冻的时间是最久的,一般都可以保存3个月,如果是放在冷藏,可以保鲜五天。放在冷冻的粽子最好用保鲜袋密封成一个小包,要吃的时候直接取出小包,这样也不会让粽子的水分流失。另外,煮熟的粽子放在冷冻最好与肉类、鱼类食物分开放,以免混味,口感不好。

  除了最管用的冰冻煮熟的粽子,保存的时间要很长,冷藏煮熟的粽子可以保鲜五天外,浸泡在粽水中的方法虽然是保存不了多少时间,但是这样做可以阻隔细菌进入,所以要看自己是什么时间食用,如果是一天时间吃的量,那么就可以选择用这种方法。

  烘干保存的煮熟的粽子吃起来不像出锅时那样粘糯,粽子米粒不会粘糯在一起,吃起来口感也很好,非常有嚼劲。那么,煮熟的粽子怎么烘干保存?最常用的做法是将煮熟的粽子放在铁锅中,开小火烘干,看到粽叶上的水分烘的干燥即可,在高温的烘干下,粽叶的香气就全部渗透进粽子中,吃起来更香呢!

栀子不仅是中药,还是亚洲知名美食?

在日本,人们更喜欢将栀子花做成天妇罗食用,传说天妇罗脆炸栀子花在日本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是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在日本,做天妇罗并不是那么简单,要讲究“三分技术,七分选料”的原则,日本人是非常突出食材本身的风味,所以选择新鲜的食材是做天妇罗的首要标准。

炎炎夏日,如果能在路边看见那一朵朵洁白无暇的栀子花,闻到那一缕缕的幽香,是不是觉得心中的烦闷之感,顿时消散了许多。

明朝时期就有诗人将栀子花描述为“雪魂冰花凉气清”,意思是说栀子花洁白如雪,带给人以清凉之感,有卓尔不群的气质。其实栀子不仅花好看,它也可以吃,并且味道还很棒。

说它是色素,主要是因为栀子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类的西红花素(crocin)和西红花酸(croce-tin)等成分,大概占栀子果实的十分之一,是一种天然的溶于水的黄色色素。

在中国,栀子作为色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前是作为染料,现在广泛运用在食品当中。除了栀子本身自带的黄色,我们还可以利用栀子的特性,将它与伯氨基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那么栀子的颜色就可以由黄色转变为蓝色。如果控制栀子发生反应的条件,就可以得到红色的栀子元素。

中国是栀子黄的使用大国,就在中央卫视的纪录片《风味中国年》就有栀子黄的身影,里面介绍了重庆一种地方小吃,叫黄粑粑(为拼音bā bā),就是用糯米和粳米做的美食,其中黄色的就是由栀子来上色的。

不过用栀子黄作为出名的还要属广东的潮汕地区,那里的栀粿赫赫有名,是当地传统的民间小吃。每逢端午佳节,潮汕地区的人民就会做上栀粿来应节。在潮汕地区,有传言五月是“恶月”,容易造成阴气萌生,毒瘴猖獗,时疫流行,所以要“时令防时病”,吃点栀粿来达到清热解毒助消化的保健功能。栀粿做法精细,配制考究,需要将浸泡好的糯米用石磨将其磨成粉浆,然后加入捣碎的栀子粉、生姜碱水液、苏打粉等,搅拌均匀后放入专用粿帕,再将其装入蒸笼,大火蒸熟后便是黄灿灿的、晶莹剔透的、香喷喷的栀粿了。吃的时候只需要用纱绳将栀粿牵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即可,最后蘸上白糖或蜂蜜,吃起来非常的甜润爽口,有清热解渴的功效,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日本也是一个栀子黄的使用大国,从公元六七世纪,从中国引进的栀子在日本广受欢迎。据统计,日本平均每年使用的栀子黄色素为320顿,销售额为人民币32亿元,使用的栀子蓝色素的总量为45顿,销售额为人民币7亿元。为什么日本会用这么多栀子呢?这就要看日本使用栀子的范围了,在蛋糕、面包、冰淇淋、酒水饮料、和果子、糖浆、面条等等众多的食品领域都有栀子的身影。

对于这黄灿灿的颜色,可能就会有人心里冒嘀咕了,这色素安全吗?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栀子中所提取的黄色素,属于天然色素,和那些化学色素不一样,栀子黄的主要成分是藏红花酸和藏红花素,这些都是营养物质,对人体基本上没有什么危害。当然也因为栀子黄属于天然色素,所以它在酸性环境或者是溶解的环境下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退色。值得注意的是,也因为从栀子中提取的色素,不仅颜色艳丽而且安全性高,我们国家分别在1987年、1998年以及2010年颁布实施了《食品添加剂:栀子黄(GB

所以大家如果在食用时,看见食物配料上有栀子色素的字眼,可以放心食用。

对于吃货来说,“已花入食,食之有道”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吃法了。在古时候就有诗人袁枚吃花成瘾,“春天食玉兰,夏天食荷花,秋天食菊花,冬天食腊梅”。

而对于栀子花,不同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吃法,先说一说中国吃“花”的经验。每年夏季就会在江浙一带看见农贸市场、菜场等等一些地方有栀子花的出售,当地的老百姓会把栀子花做出各种菜肴,或是凉拌、炒鸡蛋、亦或是煮汤,花样层出不穷。

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凉拌栀子花,初夏时节食用,清热解毒,是一道非常宜人的佳肴。首先是采摘新鲜的栀子花,将花瓣摘下后去除里面的杂质,然后用淡盐水将其浸泡二十分钟左右,最后用清水将花瓣的盐分洗掉。随后烧一锅清水,等水开后放入栀子花焯熟,10秒过后立刻将栀子花放入纯净水中放凉。沥干水分的栀子花装盘后,加入适量的盐、鸡精、醋拌匀,再淋上用姜丝爆香过的热油,顿时香味扑鼻,非常地诱人。最后再散上几颗枸杞进行点缀一下,便可直接食用了。

在日本,人们更喜欢将栀子花做成天妇罗食用,传说天妇罗脆炸栀子花在日本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是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在日本,做天妇罗并不是那么简单,要讲究“三分技术,七分选料”的原则,日本人是非常突出食材本身的风味,所以选择新鲜的食材是做天妇罗的首要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挑选七到八朵新鲜的栀子花,再准备100克的天妇罗炸粉、20克的蓝莓酱、20克的蜂蜜、适量的花生油和盐。首先第一步就是处理栀子花,要将栀子花的花蕊剔除干净后,用盐水将其浸泡五分钟,随后捞出控干水分。第二步师调制天妇罗糊,将准备好的天妇罗粉加入适量的水和盐,搅拌均匀后,滴上几滴的花生油中和一下。最后一步就是炸天妇罗了,和中国不一样,日本的天妇罗为了突出原料本味,在挂糊的时候一般调制很薄的糊,以突出食材的原味。在炸栀子花也是轻轻挂上一层面糊就可以放在油锅里炸了。急火炸至30秒后,快速捞出控油。栀子花天妇罗在吃的时候,可以蘸上用蜂蜜和蓝莓酱调和的酱汁,这样吃起来的栀子花非常的甘甜酥脆。

17世纪初,栀子花被传入欧州,受到了大力的追捧,不仅是和玫瑰花一起搭配作为婚礼上的捧花,在糕点的制作上也常常会有栀子花的身影。技术精湛的糕点师傅会以栀子花为模型做成奶油或是糖渍的花朵,点缀在蛋糕上。或者是在做好的慕斯蛋糕上放上几朵新鲜的栀子花,进行画龙点睛之笔,以纯真的姿态沁入人心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说到端午节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吃粽子,自己包粽子不仅卫

生还可以吃上自己喜欢的口味。包粽子用什么米还有很多人不

究竟是用糯米还是用普通的米呢

包粽子一般都是用糯米,糯米有嚼劲。不过糯米的品种有

很多,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适合自己的米。中国吃网表示,当

然,有一种水晶粽子并不是糯米包的,而是用的西米,口感也

首先我们要选择圆粒糯米,

因为圆粒糯米比长形糯米更

有粘性也更糯,口感也更好

、我们要包多少粽子,按照比例就泡多少糯米

选好糯米我们就用温水浸泡,

放在手指能轻松碾碎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

我们还可以选择天然染色的五色米泡制方

法同白色糯米一样,要泡一夜为好。其中,黑色糯米,是用枫

叶及其嫩茎之皮,放在臼中捣烂,稍为风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

中,浸泡一天一夜后,把叶渣捞出滤净,即取得黑染料液。黑

染料汁要放入锅中用文火煮至五六十摄氏度,再把糯米浸入其

、黄色糯米,可用黄花或黄栀子、黄羌等植物的果实、

茎提取。将黄花煮沸,或将黄栀子捣碎放入水中浸泡,即得到

黄橙色的染料液。也可用黄羌掏烂后与糯米拌均用力搓,可得

、紫色糯米是用同一品种而叶状不同的红兰草经水煮而

成。叶片稍长,颜色稍深,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糯米为什么会绿颜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