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bfe95是指吸入的空气过滤95%的细菌吗?

  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与会专家回答了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雾霾防护常识等公众关心的问题。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会上表示,雾霾可能诱发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危害老人、儿童等脆弱人群的身体健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认为,雾霾天外出时,建议人们戴口罩,特别是具备PM2.5过滤功能的口罩,能够显著减少PM2.5的吸入。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具备PM2.5过滤功能的口罩呢?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如何佩戴呢?

  首先,我们得先知道……

  “一次性口罩”不能有效防尘霾

  这种一次性口罩不能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们就不是设计来防外来的尘霾的。

  这些口罩共同的特点是主体都是无纺布,多为三层设计。

  普通一次性口罩:不一定消毒或灭菌,仅适合在一般场合使用,常见于食品加工、餐饮、美容、保健行业、以及明星们脸上……而我们貌似只有出门时应付小寒小风用得上。(但逆风时,小脸同学的这类口罩在风稍大时可能被吹走)

  普通医用口罩:会经过消毒或灭菌,适用于医疗机构的一般环境,但国家并没有规定其必须做细菌过滤率(BFE)、颗粒过滤效率(PFE)、喷溅试验的测试和参数界定。

  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长相和前两者一样,但这个口罩的名字叫法却一个字都不能差,必须符合其行业标准,即:PFE>30%,BFE>95%,无菌级。它们可以用于医务人员的诊疗活动和外科手术。 

  虽然以上三种它们都不能防霾,但你在自己身患呼吸道传染疾病,或出入医院、接触病人、以及可能遭遇花粉过敏、将要打扫房间时,可以使用。 

  “可以洗了重复用”的口罩不能有效防尘霾

  一种是纱布口罩(普通脱脂纱布口罩): 这种口罩无论是按国家标准增加到 16 层,还是 24 层,其对颗粒物的防护率都无法突破 40%。

  而一个 24 层纱的口罩在戴得湿乎乎后,光想想,就够让人窒息了……

  另一种历史同样悠久的是毛线口罩,(包括毛巾布、帆布、毛绒、天鹅绒等材料),上面可以绣花、印花这种材质的口罩也能帮助拗造型和防狗仔。

  上面这些口罩都无法防霾的原因

   1. 这类设计结构决定了其无法在你的口鼻周围形成足够有效的密闭区域;

   2. 它们的用来过滤空气的材料并非为防尘霾而生。

  PM2.5 分为油性颗粒和非油性颗粒,美国、欧盟、中国的对于防护此二者的各级别口罩并不相同。欧盟的“FFP”可以同时过滤二者,美、中的“N”和“KN”则只能有效过“非油性颗粒”。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院(NIOSH)对口罩的滤网材质和过滤效率进行了分级。 按口罩中间层的滤网材质分为下列三种: 

  可防护非油性悬浮微粒。

  可防护非油性及含油性悬浮微粒,但用于油性颗粒物时,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8 个小时。

  可防护非油性及含油性悬浮微粒,相比于 R 系列,P 系列使用的时间相对较长,具体根据不同制造商的标注。

  按滤网材质的最低过滤效率,又可将口罩分为下列三种等级:

  最低过滤效率为 95%。

  最低过滤效率为 99%。

  最低过滤效率为 99.97%。

  以 N95 型口罩为例: “N”指不过滤油性颗粒,“95”指在 NIOSH 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 95%。 

  “95”口罩最有效的作用是防控烈性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如 SARS 或者流感。同时,N95 型口罩对 PM 2.5 也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但是,口罩的过滤效率越高,对呼吸的阻力也就越大。所以,长时间佩戴 N95 型口罩对身体是不利的,勿长时间佩戴。 

  雾霾污染的主要成份毫无疑问都属于非油性颗粒物,所以日常出行选普通的防尘霾口罩即可,即标有“N”和“KN”的这一类。

  哪些人考虑带油性颗粒防护功能的口罩?

  用生命紧跟各类机动车,为人民过滤尾气的公路骑行者。

  经常出没于油烟缭绕的厨房,或生活、工作在餐馆、烧烤摊排风口附近的人。 

  以下人群不建议戴防霾口罩

  (3)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4)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哮喘病等肺功能损伤者。 

  (5) 心脏病患者。

  (6) 佩戴后头晕、呼吸困难和皮肤敏感者。

  (7) 面部有明显伤疤,影响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者。 

  口罩过滤悬浮颗粒物的效果越好,呼吸就越费力气,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孕妇、婴幼儿、身体孱弱的老人应该尽力避免佩戴对呼吸的阻隔比较大的防霾口罩。

  如果佩戴,使用中若感觉头晕、恶心和其它任何不适,要立即取下来;如果不是用于防霾,合格的纱布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呼气阻力相对较小,则可以考虑。

  如果空气已经脏到已经非戴不可,请先请教了解您身体情况的专业医生。当然最好的情况,还是在雾霾天尽量避免外出,在室内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

  在不能完全相信的渠道购买时,要警惕假货。

  戴对的口罩,如果一天戴下来,还没见脏,八成是假的。 

  选择口罩常见误导性因素:

  越大牌,效果越好? 

  专业领域,特别是医学领域的“大牌”和日用消费领域的“大牌”不是一回事;所以,你所知道的“大牌”,未必是真正的大牌。

  自称“可更换滤片”的棉布口罩一定无效? 

  含有活性炭的滤片能吸附部分有毒气体,而无法阻挡细颗粒物。

  而且,滤片也不会像口罩那样 “立体剪裁”,它们全是“纯平”的,更何况还有厂商还在滤片大小上做文章。那些滤片只是把相对平缓的嘴附近的区域覆盖住,却无法保护隆起的鼻梁周边,口罩与脸两侧的贴合强度也无法保证,整个口罩就丧失了实际防护效果。

  还有些劣质的活性炭和低劣的碳片生产方式会导致碳粉泄漏,这些颗粒物吸入人体后反而造成伤害。

  防护等级越高的口罩越容易失效? 

  口罩的失效时间与防护等级无关,而且部分高等级的口罩因为结构决定了其拥有明显更大的有效过滤面积(污染物分散到了更大面积上),比起一些低等级的可折叠口罩,能有效使用更长时间。

  此外,口罩的失效时间其实并不是固定的,而与佩戴环境密切相关——当空气指数爆表的时候,一块滤片几乎不能坚持到其宣称的时间,而空气指数不到 150,用户仅因为保暖、保湿等需求戴口罩时,则超过一倍的时间也未必必须更换。

  (资料来源:丁香园 @防霾口罩科普测评)

  日常防护型口罩有新规  不适用于儿童

  从2016年11月1日起,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根据《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防护级别根据空气污染情况由低到高分为D级、C级、B级和A级,分别适用于中度及以下污染、重度及以下污染、严重及以下污染、严重污染,各级对应的防护效果分别为不低于65%、75%、85%、90%。

  不过,随着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受雾霾影响最大的儿童群体,其适配的口罩却没纳入到新修订的标准中。作为雾霾天更容易受到影响的人群,标准却明确标称“不适用于儿童用口罩”。

  在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将加强雾霾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做好雾霾天气医疗机构诊疗的指导工作;加强对雾霾天气健康影响方面的科学研究,通过多种渠道加大研究投入;尽快制定针对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的防护措施;规范口罩、空气净化器等防雾霾产品的标准标识,指导市场消费。

我们都知道,新型冠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而这东西漂浮在空气里,肉眼是看不见的。那么,我们如何去判定一个口罩是否能成功过滤细菌呢?请看这个神器: 

这个大家伙叫做口罩细菌过滤效率(BFE)检测仪,这个检测仪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中附录B细菌过滤效率(BFE)试验方法第B.1.1. 1试验仪器的要求,适用于对口罩细菌过滤效率的性能测试。
合格的口罩,细菌过滤效率(BFE)应不小于95%。这是口罩检测非常关键的步骤,直接决定口罩是否能保护你不被细菌感染!

02/环氧乙烷残留 环氧乙烷是一种无气味会致癌的有机化合物,用于消毒一些不耐受高温消毒的物品。口罩在生产出来之后需要用环氧乙烷进行杀菌消毒,因此,合格生产线上生产出的口罩需要放置14天,待环氧乙烷挥发完之后才能进入市场。这又是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威胁,如何检测呢?请看: 

它叫做GC-9802型气相色谱仪,专门用来检测口罩上残留环氧乙烷的浓度,合格的口罩,环氧乙烷残留量不超过10μg/g。口罩生产出来放置后的第15天,经过这个设备的检测,才能装箱出厂。

03/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 细菌有没有可能附着在烟雾、油雾、水蒸气上通过口罩来进攻我们呢?答案是有可能!因此,在对口罩检测中还有个神器,那就是:

它叫做自动滤料测试仪,能模拟口罩或滤材实际使用环境,基于标准要求的油雾和盐雾方法进行过滤效率及过滤阻力测试。自动滤料测试仪能准确评价口罩或滤料的过滤性能,为口罩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数据依据。

除了这些测试之外,口罩还需通过压力差检测、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成血液穿透等等,历经重重关卡,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口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罩bfe95标准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