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这个可雅白兰地送人,哪个年份的好啊?

在过去的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不仅让全球葡萄酒市场销售出现了一定幅度下滑,也让国内葡萄酒厂商受到了一定负面影响。为应对“后疫情”时代的诸多挑战,一场葡萄酒行业的深度变革正在悄然进行。在最新召开的2021年春糖会期间,作为中国葡萄酒行业龙头的张裕动作频频,从自身产品、营销方式上率先抛出了“新解法”,力图给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更多“安全感”。

“酒香不怕巷子深” :打造立体多维“大单品”体系 明星产品竞争力加强

一直以来,“酒香不香”都关系到酒企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中国葡萄酒行业来说,产品体系过于复杂和碎片化,也削弱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和认识。若想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重要方式则是强力打造最核心的“明星产品”,加深消费者对这些“大单品”的印象。而作为行业龙头的张裕,已经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推出高端旗舰品牌龙谕 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葡萄酒“酒王”

首先,在高端葡萄酒领域,张裕在此次成都春糖会期间重磅推出了高端酒旗舰战略品牌龙谕,力图打造出中国葡萄酒自己的顶级产品。

龙谕系列酒产自张裕在宁夏贺兰山的摩塞尔十五世酒庄。一直以来,在张裕的产品体系里,酒庄酒就处于生态链上层,而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更是处于金字塔的塔尖。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一直被业界专家公认为中国极具潜力的明星葡萄酒产区,自2013年以来,摩塞尔酒庄一直严格遵循精工细酿各项原则,比如在种植上遵循“20厘米黄金法则”,独创了“倾斜水平龙干”种植架型,让每一颗葡萄得到最佳通风和光热条件,均匀成熟;采收上,更是有155道酿造工序,20余次调配。

如此的精细管理下,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产品作为中国高端葡萄酒的代表,先后荣获全球各大赛事86项大奖,被MUNDUS VINI世界葡萄酒大赛评为“最佳中国葡萄酒”(Best show of China),并畅销至全球44国,不仅成为中央电视台2套《对话》栏目、央视“达沃斯论坛”报道等栏目的特约合作伙伴,更是被选为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用酒。

此外,据2020年6月11日《宁夏日报》的报道,总书记在考察宁夏时也提到,“他曾用张裕的酒招待外国宾客,没想到张裕在宁夏也生产出这么好的酒”。

在品牌焕新会上,张裕解释品牌名称时提到,“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是华夏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是传承和崛起的精神符号;谕,意为“告之天下”。“龙谕”传递的是,酒庄立足中国风土特色,融入欧洲传统酿造文化,龙谕深耕中国这片极具潜力的葡萄酒产区,并以前瞻性的格局,走向世界,获得广泛认可。”如此的解释,无论是将王牌酒庄作为战略聚焦还是从品牌命名的寓意上,都体现出张裕此番打造中国葡萄酒“酒王”的雄心壮志。

张裕公司董事长周洪江也表示:“每个葡萄酒主产国都有自己国家的酒王,中国也需要有这么一款产品,希望张裕摩塞尔酒庄能扛起‘酒王’这个责任,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可和赏识这个酒庄!”

事实上,打造中国葡萄酒“酒王”,不仅对于张裕自身来说意义重大——这是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对于“聚焦高品质、聚焦中高端、聚焦大单品” 这一“三大聚焦”战略的忠实践行, 而且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是打了一剂“定心针”。毕竟,中国葡萄酒行业量额双降已持续数年,在士气低迷之际,急需像张裕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振臂高呼,重振行业对中国葡萄酒、尤其是高端高品质中国葡萄酒的信心,与此同时,也需要建立龙谕这样的高端品牌为中国葡萄酒树立新的价格标杆,用头部品牌带动整个行业利润的提升。所以打造龙谕这一战略品牌,不仅对于张裕自身来说意义重大,也是其作为行业“领头羊”必须承担起的责任。

“大单品”解百纳迎90岁“生日” 深厚文化积淀再释青春

除了推出高端酒旗舰战略产品之外,张裕葡萄酒产品体系“航空母舰”的另一超级大单品张裕解百纳也在2021年春糖会迎来自己的90周年“生日”。自1931年张裕公司酿造出中国第一瓶干红之后,张裕解百纳的故事便由此开启,从中国第一干红到亚洲TOP1葡萄酒品牌,再到全球畅销葡萄酒盲品冠军,90年来,张裕解百纳也一直在不断进取。“90正当红”品牌的推出,完美诠释了张裕这90年来不断进取精神。

在张裕解百纳90周年庆祝仪式上,张裕股份公司总经理孙健表示:“这‘90正当红’的品牌主张是目前张裕解百纳的真实写照,在去年Drinks Business举办的全球畅销葡萄酒盲品赛上,张裕解百纳获得盲品冠军,这说明了中国的红酒也能走在全世界的最前面。”

超高端年份酒大单品可雅桶藏30年XO问世 打造老酒收藏里程碑式符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张裕宇宙”中,除了葡萄酒,白兰地也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在这一领域,张裕也拥有自己的核心旗舰产品,那就是可雅白兰地,在本次春糖会上,张裕隆重推出了可雅白兰地桶藏30年XO,而两瓶特殊编号为“1914”和“2021”的可雅30年 XO,在当晚的发布会上更是拍出了71001元和54401元的高价。

1914是中国第一桶白兰地成功上市的年份,寓意深厚;2021则是这款产品上市的首个年份,同样意义非凡,瓶身刻有张裕公司董事长周洪江、张裕股份公司总经理孙健、中国白兰地首席大师张葆春的亲笔签名,极具收藏意义。

与其他张裕的明星产品一样,可雅白兰地桶藏30年XO也经过了岁月的雕琢,三十年磨砺之后,其成为中国超高端白兰地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同时成为了中国白兰地老酒收藏市场的一款符号,这款超高端产品的上市,将引领中国白兰地进入向上延伸通道,与此同时,其无论从瓶身还是外盒的设计上,都充满了中国元素,与其他张裕产品一样,彰显着“国货自信”。

作为定位于超高端年份酒的大单品,可雅30年XO最低桶藏年份30年,零售价为9700元,首年上市全球限量5000瓶,每一瓶均有唯一的收藏编码和证书。在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看来,这是“代表中国高端白兰地的扛鼎之作”。

“酒香也怕巷子深”:创新葡萄酒推广文化,整合线上线下优势资源

一直以来,在国内葡萄酒市场,对经销商的依赖仍是主要的销售模式,但问题在于,很多经销商对于葡萄酒知之甚少,很大一部分是靠酒水团购销售等人脉关系的变现,并不是依靠真正的品牌文化、消费文化驱动,葡萄酒认知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扎根并不够深。那么,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整合略显零散的市场,依靠数字化打造更深入的品牌文化以及积累更多精准消费者,就变成了葡萄酒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就这一难题,张裕也率先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打破界限 推广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葡萄酒文化

首先,在春糖会期间关于葡萄酒文化的推广上,张裕领导就不止一次提到过,要令葡萄酒文化的传播更接地气,更适合中国人自己的餐酒文化和饮食习惯,打破西方葡萄酒体系的诸多复杂的知识结构,而不是用错力气,过度去强调餐酒搭配、饮用方式等西方化模式,因为那种作法反而会令国内普通消费者对葡萄酒消费产生一种距离感和畏惧感。

在此次张裕葡萄酒的春飨会上,张裕就创新了葡萄酒文化普及模式,通过川菜、鲁菜、淮扬菜三大中国烹饪大师的主题视频以及“中国风味大飨”午宴,希望以更贴近中国用户的消费场景带动葡萄酒消费气氛,向更多人传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葡萄酒最搭中国菜,享受中国美食,搭配中国葡萄酒”的生活理念,让更多葡萄酒登上国人的餐桌。

推动数字营销 线上线下联动整合

除了在葡萄酒推广理念的创新上,张裕也积极在营销模式上做了诸多创新。

比如4月8日,张裕宣布成立上海张裕果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后者将为张裕提供用户的大数据分析,并基于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此外,张裕还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孵化葡萄酒网红、开展直播带货等,并利用短视频的风口,在抖音、快手、火山、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通俗易懂地讲好葡萄酒的故事,培养葡萄酒消费习惯及消费场景。

又比如,张裕还宣布成立裕锋公司,这也是一家由张裕和9家渠道商成立的合资公司,后者包括传统渠道和互联网渠道等多种业态。这种“厂商一体化”的模式,旨在将品牌和资本打通,快速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形成中国葡萄酒行业的航空母舰,最终打造出数款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大单品。

除此之外,张裕还与新华都旗下久爱致和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张裕葡萄酒在天猫体系的业务增长。久爱致和是新华都旗下以数据研究为基础的电商营销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久爱致和深耕酒水市场,已经成为国内最领先的酒水电商运营公司之一。张裕与新华都久爱致和强强联合,双方将共建项目团队,通过数据合作、广告投放、消费者运营、营销、产品研发、物流及客服七大协作模式,共同打造天猫葡萄酒更加领先的第一品牌。

由此可见,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张裕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时所做出的尝试,而张裕作为行业“领军人”,在为自身求新求变之外,还在成都春糖会期间,与其他五家酒企率先加入新成立的中国葡萄酒数字化研究院,积极履行行业带头责任。中国葡萄酒数字化研究院意图通过大数据指导中国葡萄酒的感官设计、包装研发、广告营销、市场推广、消费习惯培养及葡萄酒文化推广工作,让中国葡萄酒因数字化加持,以更高的效率加快发展,提升在全球的影响力。

总的来看,虽然2020年的疫情将国内葡萄酒市场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但也正因如此加快了整个葡萄酒行业的变革。张裕作为行业龙头,升级“酒香”、改造“巷子”宽度的种种措施为行业变革提供了新思路,将会带领中国葡萄酒行业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回首20年前的1998年10月,张裕葡萄酒时任总经理孙利强、长城葡萄酒时任总经理何琇、王朝葡萄酒时任总经理高孝德齐聚烟台,探讨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方向。彼时,三家企业被誉为中国葡萄酒三巨头,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53%,因此三家坐在一起,就代表了中国葡萄酒的半壁江山。

20年后,2019年2月1日,中粮酒业副总经理、中粮长城酒业总经理李士祎带领长城葡萄酒领导班子成员到访张裕,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眼光再一次聚焦在烟台。

竞合发展加速,国产葡萄酒的“好年份”将至?

记者了解到,此次座谈会在张裕公司内部举办,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健带领长城葡萄酒领导班子参观了张裕国际葡萄酒城的生产中心、葡萄园以及即将开业的可雅白兰地酒庄。张裕方面除了孙健总经理外,总工程师李记明、负责进口酒业务的总经理助理刘世禄等张裕管理层成员全程相伴,并精心准备了一些惊喜流程,体现出齐鲁企业的热情好客。

张裕在烟台设宴盛情款待,为中国葡萄酒的未来发展送上真挚祝福

孙健在会上表示,“葡萄酒厂家之间多走动,相互交流学习,对行业发展是大有好处的,中粮酒业及士祎总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目前国内葡萄酒市场遇到艰难调整期,正是需要排在前面的企业多出一些亮点的时候,正好我们这两家企业都想有所作为,排在前面的企业做得好,就是给行业最好的支持。”

李士祎对此深表认可。他表示,中国葡萄酒企业只有形成合力、抱团取暖,才能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葡萄酒全行业中扩大规模,提升品类影响力,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国产葡萄酒品质好、品牌好的形象。

关于中国葡萄酒未来如何发展得更好?行业领先者应起到什么作用?双方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孙健表示:上游从葡萄园的基础工作抓起,中游强化酿酒规范化运作,下游讲好品牌故事,告知消费者我们各自的产品是什么特点,并力争获得消费者认可。只要把这个链条做扎实,像张裕和长城这样的中国葡萄酒品牌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2019年从行业大势看,可能不见得是个好年份,但希望我们两家经过努力能创出个好年份!”

增长的20年,张裕从国内难撼到进军全球

这次时隔20年的再聚首,引发了行业的普遍关注。毕竟来说,看看曾经三巨头20年的发展轨迹,是观察中国葡萄酒20年发展历程的最佳角度。

这里不得不先提到张裕。20年前,张裕作为中国葡萄酒三巨头之一,虽然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其实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但20年后的今天,张裕已经比第二名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根据包括张裕、长城、威龙、莫高股份、通天酒业等15家国内葡萄酒上市公司在内的一项5年(2012-2017)业绩统计显示,近5年来张裕营业收入在15家上市公司总收入中占比均超过50%,每年在52%-57%之间。

当然,张裕的增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2002到2011年的黄金增长10年,张裕以每年20%-30%的高速增长成为行业领头雁。面对从2013年开始的行业调整,张裕业绩也受到冲击,但依靠内部变革、实行全球化战略,张裕最先走出行业困境。目前,张裕已从一家中国葡萄酒龙头企业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葡萄酒企业,全球拥有13座酒庄和21间工厂,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根据全球酒类贸易专业媒体Drinks Business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十大葡萄酒品牌排行榜”,张裕排名全球第四位,跻身全球葡萄酒行业一线品牌阵营。

迂回的20年,长城从并驾齐驱到奋起直追

在2013年葡萄酒行业调整期到来之前,长城葡萄酒一直紧随张裕,发展迅速,但面对行业调整,长城葡萄酒拖沓的市场运营效率和落后的机制问题暴露出来,没能像张裕一样快速转身,导致企业无法重回增长通道。

因此,李士祎上台之后,长城葡萄酒积极推动内部改革,包括大规模实施“瘦身”策略,产品数由之前的1000多个减少至400多个,并聚集桑干、五星、天赋、华夏、海岸五大单品,配合各种国家顶级活动的赞助,市场动作频出,基本奠定了中国葡萄酒第二梯队的领跑位置。

但长城葡萄酒在不断突进之余,也面临不少挑战。首先,长城葡萄酒低端产品占比仍然偏高,50元以下产品仍是主力。李士祎去年在成都糖酒会上坦言,“未来会逐步把长城的超市终端零售价格推到50元以上”。有知情人士透露,长城葡萄酒花大力度主推的五星系列,去年销售额也就2亿多,体量相对较小。

其次,业内人士认为长城葡萄酒无论在品牌价值、企业规模、市场表现还是行业地位上,均很难支撑“国酒”定位。“国酒”喊出来容易,但消费者普遍对“红色国酒”认可度不高。

当然,更重要的是,长城葡萄酒亏损惯性较大,短时间内恐较难扭转。由于2017年下半年长城葡萄酒从香港上市的中国食品中退出,长城并未披露近期的经营业绩,但根据中国食品年报,截至2017年6月,中国食品以长城葡萄酒为核心的国内葡萄酒业务连续亏损长达30个月,2015年-2017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4亿港元、2.1亿港元、4.1亿港元。虽然长城喊出了2018年销售额冲刺20亿的目标,但张裕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就达到了38.61亿,全年应能达到50亿上下的规模,是长城葡萄酒全年目标的两倍半或更多,一个是50亿级的,一个是20亿级的,昔日的并驾齐驱,如今已是差距较大。

长城要重返巨头位置,还任重道远。

落寞的20年,王朝错失良机深陷边缘化

王朝葡萄酒20年的遭遇,应该是中国葡萄酒最令人唏嘘的部分。

1980年成立的王朝酒业是当时中国最早的中法合资项目,法国的出资方正是大名鼎鼎的人头马,双方投资了120万在天津开设酒厂,当年的产量就达到10万瓶。背靠人头马,给王朝葡萄酒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产品很快就销往全国,甚至海外也颇有市场。

然而由于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反应较迟,让王朝在2013年面对三公消费限制的时候,毫无抵抗力。在经历了连续6年的亏损之后,王朝酒业已经难以坚持,更换多次的掌门人也未能带领其走出停牌危机,2018年营业收入更只录得3.28亿港元,在2019年大概率可能就此退市。

曾经风光上市、三巨头之一的王朝,已经逐步与主流市场脱轨。

合力并进,中国葡萄酒迎来新的一页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葡萄酒产量为62.9万千升,同比下滑7.4%,行业仍未走出深度调整期。2019年又面临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严峻挑战,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张裕、长城两家坦诚的会面与交流,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了可贵的信心、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与20年前,张裕、长城、王朝在烟台的交流一样,20年之后张裕、长城再次齐聚烟台,看似回到了原点,但其实开启了一个新时代。通过此次交流,或许将为行业消除隔阂、建立共识达成建设性的成果,拉开国产葡萄酒健康竞合发展的新时代。毕竟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除了领头雁的张裕,同样也需要更多的长城葡萄酒们跟进。

一瓶105年的老白兰地值多少钱?

张裕公司给出了答案。近日,张裕公司在上海举办“张裕白兰地老酒回购暨年份酒战略首发仪式”,公布张裕白兰地老酒回购政策,成立“张裕白兰地老酒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别及监督,并首发多款可雅纪念酒及年份酒。

根据回购政策,1914年、1915年张裕生产的可雅白兰地,一瓶即可置换价值113.2万元的可雅15年XO白兰地两桶(600瓶),相当于一辆保时捷911跑车的价格!

当前,陈年白酒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备的文化、历史、社交等多种属性,正被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及投资者追捧,老酒收藏价格也一路飙升,大部分都是当年市场价的上百倍,有的甚至超过上千倍。眼下,随着张裕白兰地的入局老酒收藏,陈年白兰地的收藏价值将被大大释放,白兰地老酒收藏或是下一个风口。

穿越百年历史的张裕白兰地

我们先看三个关于张裕白兰地老酒的小故事。

在首发仪式上,张裕葡萄酿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孙健分享了自己与白兰地老酒的故事。30年前,孙健大学毕业,去张裕公司上班的第一天,看到公司一位同事坐在酒窖门口喝酒,他一问就知道这个酒不得了,这是六十年代的老白兰地,是酱油的颜色,算起来比他那个时候的年纪还大。同事请孙健喝了一口,老酒香气特别浓,酒液撒到他身上,一整天香气都没有散掉。

30年过去了,这一幕在孙健心目中至今不忘。他觉得,一个人对一个品牌从认知到熟悉偏爱,再到信仰、崇拜,有时候是通过一件不经意的事情就可以形成。他就是这样,从这里开始,他找到了一个值得奋斗一生的企业,因为他坚信张裕“确实有老酒、确实有好酒”。

会上,张裕酒文化博物馆馆长于波向大家展示了一瓶1928年装瓶的张裕金星高月白兰地,并讲述了这瓶酒的来历。

2004年3月,家住青岛的市民綦先生,某天心血来潮,对自己所住的老屋房顶进行翻修,结果意外地翻出了一个蒙尘的老木箱。怀着好奇的心情,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木箱,发现里面竟然是一瓶张裕公司的老酒。经鉴定,酒标上有针孔打印的装瓶日期“28.7.13”,由此可以确认,这瓶白兰地是在1928年7月13日装瓶出厂。

走过了大半个世纪,这瓶金星高月白兰地仍然清澈晶莹,呈现成熟的红铜色。后来,张裕公司回购了这瓶珍贵的老酒。2017年,张裕公司入选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的张裕公司11项核心物项,就包括这瓶1928年装瓶的金星高月白兰地。

现场,著名老酒收藏家、江西省酒类流通协会藏酒专业委员会会长曾宇带来了一瓶70年代的张裕白兰地老酒,上面还印着毛主席语录“抓革命、促生产”,以及“老三篇”《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的封面等,极具当时的时代气息。

据曾宇讲述,5年前,他无意中看到了这瓶老酒,便连夜坐飞机到济南购买,因为作者看过他的收藏书籍,便愿意卖给他。最后,这瓶酒是被曾宇坐着火车、抱在怀里请回南昌家里的。

三个故事中张裕白兰地,距今分别有60年、91年和50年历史。可以说,张裕白兰地老酒,可以概述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记载着与消费者的众多故事,收藏价值重大。

张裕白兰地老酒的升值价值也非常巨大。2014年,在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国香馆藏陈年名酒臻品”拍卖专场,惊现一瓶1962年8月26日装瓶的张裕金星高月白兰地,此酒的酒精度标注为42% vol,容量为700ml,色泽已演化为深沉的火红色,水位尚处于颈标位置,储藏状态相当良好,估价高达35000~60000元。

张裕白兰地丰富的历史底蕴,当然值得张裕公司花费更大的力气去回购。根据回购政策,1914年、1915年生产的可雅白兰地,一瓶可置换价值113.2万元的可雅15年XO白兰地600瓶。同时,年、1952年、1963年、1979年生产的可雅或金奖白兰地也一并列入回购范畴。

岂止于白酒,白兰地也是优质收藏品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旭光告诉记者,“老酒是喝一瓶少一瓶,如果没有喜欢酒、懂酒的人来收藏这些老酒,恐怕现在老酒根本就找不到了。”

老酒是企业悠久生产历史的“铁证”。张裕作为中国烈酒中历史最长的生产企业之一,拥有百年历史文化底蕴。百年品质和匠心的传承,成就了张裕白兰地独特的风味口感。所以,张裕公司董事长周洪江认为,白兰地老酒老酒见证着企业的每一个历史和荣光时刻。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个人觉得一定是消费者看重你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对张裕白兰地来讲,我们1892年建厂,1914年出第一瓶产品,127年以来,张裕只做葡萄的制成品,把葡萄发酵变成葡萄酒,蒸馏变成白兰地,我们没有做其他的事情,张裕一直没有间断。”孙健表示,如果说其他的投资者,对葡萄酒感兴趣说想投入这个产业,有钱的话可以花钱,葡萄园、发酵设备、蒸馏设备、橡木桶、酿酒师和漂亮的酒庄都可以投出来,但是时间是买不来的,这种稀缺的资源就是张裕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琦也表示,中国酒业里面,坚持百年酿造葡萄酒和白兰地的,只有张裕一家。张裕白兰地老酒,很好地诠释了张裕的高端品质、文化底蕴和稀缺价值,让消费者感受到历史赋予张裕的荣光和记忆。

张裕白兰地拥有“国家名酒”的标签。1952年,第一次全国评酒会上,评选了八大名酒,其中张裕有3款名列其中,张裕白兰地位列其中;此后1963年、1979年共三届全国评酒会,张裕都有3款产品入选,合并评选出34款名酒张裕就占了9个名额(含重复计次),张裕白兰地三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茅台、五粮液等陈年白酒,白兰地老酒的收藏价值一点也不逊色。据老酒收藏家表示,白兰地因久存而不变质,是非常优质的投资收藏品,其对储存条件要求不高,且有升值潜力,并有饮用价值。如果储存好,是一项“不会归零”的资产。一瓶白兰地的收藏价值最少有三个:历史价值、特定荣耀价值和预期价值。

在收藏白兰地的过程中,特定酒庄的小产量、高品质白兰地,大牌企业的一线产品,大牌企业为时代定制的具有特定意义的白兰地,都是很好收藏方向。

具体到白兰地老酒的投资价值。首先,白兰地和白酒都属于蒸馏烈酒的范畴,相对酿造酒而言,烈酒的陈年能力很强,几十上百年历史的蒸馏酒,不仅可以饮用,也可以作为酒企的调味老酒使用,本身就具备使用价值。

其次,白兰地的属性更为国际化,流通也更为国际化,国际上一瓶被收藏家收藏百年的白兰地进入拍卖行,往往也能拍出天价,白酒的投资价值反而只能体现在国内市场。

最后,第一瓶张裕白兰地于1914年被生产出来,迄今已经有105年历史,相比很多建国后才成立的白酒企业而言,张裕白兰地有着更深底蕴以及更有说服力的投资价值。1915年,张裕白兰地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15年荣获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金奖,再到今年3月勇夺DB“全球白兰地XO盲品赛”冠军,百年间数次闪耀在世界荣耀,张裕白兰地的收藏价值呼之欲出。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陈年白兰地大热的风口,张裕公司首次推出了一款可雅白兰地纪念酒和三款蒸馏壶系列年份老酒,分别是可雅1915 EXTRA纪念酒,1983年、1989年和1999年年份老酒。

三个年份老酒分别推出43度和52度两款产品,主要面向高端收藏人群,其外型均采用壶式蒸馏器的造型,展现蒸馏设备的经典形态,视觉质感上充满匠心韵味,彰显年份酒的收藏价值。

三款年份酒在口感风味方面各有特点:1983年年份老酒香气奔放、入口甘冽、回味强劲;1989年年份老酒香气丰富、口感醇厚、回味悠长;1999年年份老酒则香气馥郁、口感圆润、有着明显的典型性。

“纪念酒和年份酒的推出,是可雅白兰地落实品牌高举高打的重要举措,为国内收藏界提供了一个全新且极具潜力的收藏选择。”张裕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姜华介绍,张裕将开展面向高端收藏群体的专场品鉴会,依托各省酒类收藏协会、收藏投资界人士等资源,并借助可雅酒庄游、高端会议赞助及航机杂志等高端专业媒体宣传,打开中国高端白兰地的市场新局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兰地x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