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怎么样?

近一两年,随着Micro LED显示等技术、产品、概念层出不穷,大家往往注重的是此技术理论上的未来发展前景,对技术本身存在的难点了解比较深入的报告和文章较少,以下转自雪球的文章分析的较为细致,可供参考!

图中展示了从蓝宝石和硅衬底尺寸的演进。关于衬底尺寸的大小,大家都在追求更大的尺寸。这是整个半导体IC工艺不断进步的趋势。大尺寸衬底,会带来良率的上升,带来整个成本的降低。尤其对于LED产业来说,蓝宝石衬底主流还是4英寸。基本上4英寸蓝宝石工艺,远远落后于硅衬底发展了五六十年的IC产业成熟的工艺。如果想要升级类IC工艺,衬底的尺寸至少要到6寸、8寸以上,才能够升级到与类IC工艺兼容。目前,对于蓝宝石来说,还相对比较困难。对于硅衬底来说,半导体工艺是兼容的,但还有一些材料生长的技术问题。

在衬底上面要生长LED发光层的材料,与现有LED外延技术相比,Micro-LED外延又有非常不一样的要求。Micro-LED作为显示应用,有更严格的要求。人的眼睛非常敏感,2nm波长差异,人的眼睛可以非常清晰的捕捉到,因此对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外延的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遍业界认为,外延的均匀性要做到2nm以内无分选,并且满足后续巨量转移的要求。此外,对衬底的翘曲率也要严格的卡控,这是为后续的芯片工艺所考虑,当Bow超过50μm时,后续的光刻工艺偏差会造成线宽卡控的困难,尤其是Micro-LED尺寸做到越小时,该部分操作越关键,所以Bow翘曲的控制,也是为了芯片工艺的良率和线宽的卡控。另外,整个Wafer表面的Particles和Defects需要严格控制,业界普遍认为要小于0.2cm2。对于4寸片来说,不能超过15个Defects或者Particles。这也对MOCVD设备和工艺环境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该图展示的是Vecco和Allos合作制作出的大尺寸效果,其中Std小于1nm。

Micro-LED产业的局限性。Yole总结了关于LED厂商、显示领域的厂商,以及做转移封装领域的厂商。这三块产业实际上非常分立。LED厂商一般来说局限于6英寸以下,主要为4英寸的显示及照明的技术应用。LED产业界人士对于显示屏的产业了解并不多。同时,做显示屏的厂商现在大部分用OLED、LCD成熟的技术,他们对于LED产业的Ⅲ-Ⅴ族的半导体材料外延、器件的制备、半导体工艺等没有经验。封装 Place等技术目前是完全是空白的状态。所以这几个重大的领域之间是分裂的。怎么样想办法把LED和显示领域,新兴的transfer整合起来,是Micro-LED未来的关键。我们认为,硅衬底的Micro-LED外延技术是可以把两个产业链融合起来,硅衬底还可以把IC工艺一起整合起来。所以,硅衬底的Micro-LED技术可能是未来Micro-LED显示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

为什么硅衬底目前还不是LED界的主流呢?主要是因为硅上面生长GaN材料比在蓝宝石上面生长GaN材料要困难得多。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GaN生长在Si上面,是一种异质外延。晶格常数适配达17%,是非常大的。第二,生长的条件在一千多度,生长后回到室温下会有一千度的温差,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又会造成巨大的应力,GaN和Si有超过56%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所以材料生长困难。第三,GaN中的Ga原子本身与Si会发生刻蚀反应。如果把GaN直接长到Si上面,就会被刻蚀反应掉。所以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在Si上面生长AIN,作为缓冲层,在缓冲层上再生长GaN材料。这需要非常精细地控制AIN材料和界面,以及在缓冲层材料上生长高质量的GaN材料,这些都是当前技术方面的挑战。国际上也有一些尝试,比如刚才展示Allos、Vecco以及国内的厂商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和努力。我们研究院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技术。

波长的均匀性。用蓝宝石和硅两种不同的衬底时,生长时所有的衬底放在一个石墨盘上。通过加热石墨盘把温度热力传输到GaN和硅片上。在外延生长时,整个的波长对温度非常敏感,基本上两个表面温度差1℃,波长会有差异,比如蓝光会有2nm差异。如果整个Wafer内的均匀性达到小于2nm,意味着样品表面的温度不能超过1℃,这是非常有挑战的工作。对于现有的MOCVD设备来说,用Pyrometer用980nm激光测量表面的温度。对于硅来说,硅是一个不透明的物体,这束光可以直接打到硅上面,实时读取到硅片上表面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对于蓝宝石衬底来说就比较困难。蓝宝石是透明的材料,激光打过去,测到的是石墨盘的温度。通过间接的石墨盘温度的控制来控制蓝宝石表面的温度。所以在控温的直接性和有效性方面,硅比蓝宝石更好一些,对于提升波长的均匀性是有帮助的。

同时外延材料方面,大部分厂商硅基GaN材料,缺陷密度都超过3×108 cm2,相对于蓝宝石来说,缺陷密度比较大。对于未来Micro-LED需求需要把缺陷密度降到1×108 cm2 以下,才会和蓝宝石方面有竞争。对于降低缺陷密度来说,提升AIN材料质量非常关键。用现有的生产LED的MOCVD设备来说,有一些先天的局限性。比如反应器硬件的设计、Chamber需要一些新的设计提升。从外延材料生长工艺来说,也是有同样的问题,需要提升外延的质量。

总的来说,从衬底尺寸、晶体质量、衬底成本进一步分析蓝宝石与硅衬底。蓝宝石衬底最大做到6寸,硅衬底可以做到8寸,甚至12寸,这方面硅衬底有优势。晶体的质量方面,蓝宝石更好一些,硅衬底需要持续的优化,才能达到效果。波长均匀性,硅衬底控制更好一些。芯片工艺方面,硅衬底的芯片工艺不需要进行激光剥离,可以进行研磨去除,做到无损伤。蓝宝石衬底需要进行激光剥离损伤大。关于转移衬底,硅和硅同质转移衬底,有更好的性能。所以芯片性能总的来说,两者差不多,其中蓝宝石可以做倒装也可以做垂直,硅衬底只能做垂直。芯片可靠性方面,硅衬底无损伤的情况下,也有一些优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要做到更大尺寸和后续工艺的结合,硅衬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Micro-LED芯片和LED芯片有一些不同的特征。LED芯片都是在大电流下照明区间,主要的工作希望减少大电流下的Droop效应。Micro-LED芯片在2A/cm2 以下工作区间里,主要是减少非辐射复合提升材料的质量。它与照明用的LED芯片是不一样的。同时,芯片工艺尺寸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效率峰值向大电流密度方向移动,即向右偏。而我们希望它能往左偏,所以这也是一个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说,倒装芯片结构和垂直芯片结构是主要的两种不同的Micro-LED芯片结构,对于分辨率高的来说,需要垂直结构,分辨率低的可以用倒装结构。因倒装结构电极在同一面,所以它的尺寸不能做到太小。倒装结构可以直接运用巨量转移工艺,垂直结构巨量转移后还需要额外的激光剥离工艺和电极工艺,工艺相对复杂。对于芯片成本来说,各有优缺点。

目前来说,市面上比较常见的Micro-LED芯片结构有三种。

1、Chip on Wafer,就是在整个Wafer出货,单片集成的方式会比较多一些。

2、弱化结构。该结构做巨量转移配合弹性膜或滚轴转移技术等。

3、完全放置在临时基板上的的Freestanding Chip on Carrier,该结构可以配合激光转移、弹性膜、滚轴转移技术。

芯片做好后要与驱动基板键合。目前讨论最多的两种键合方式是:巨量转移技术和单片集成技术。巨量转移技术将30微米以下尺寸的薄膜芯片从Wafer上转移到基板上,实现大面积应用。单片集成技术要么是精准的焊接到显示基板上,要么是整面的Wafer转移到基板上,然后再做半导体工艺,一个一个地分开,和基板上的驱动电路结合起来。这样的做完全受Wafer的限制,一般来说只适合做小面积高PPI显示,如AR/VR的应用

巨量转移技是目前非常热门的技术。目前已有很多报道,但是报道只是集中于专利,样机还是非常少见。因为各大公司的保密、技术方面的要求,所以工艺、精度、良率、转移速率、成本等综合性能指标,以及详细的设备资料鲜有公开。主要的六种方法,静电力、电磁力、范德华力印刷、滚筒式、激光以及自组装。哪种技术可以胜出,现在还是问号。现在只是Demo样品出来,但是其良率、成本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关于电磁力吸附、静电吸附技术方案,因为很多的公司未公开,所以设备的开发情况还不了解。流体装配,有一些实验机,但是也不是特别的公开。现在大家听到比较多的是弹性印模转移。激光转移也有一些厂商宣称正在开发,市面上没有。所以这些都是未知数。

单片集成技术最开始Texas Tech University做的一颗芯片的对位键合技术,后续Strathclyde University、以及港科大/南科大都做了这样一些工作。还有一些整片Wafer的集成,比如国内北大青鸟、法国CEA-Leti、英国的Plessey。单片集成一般来说还处在单色光的阶段,还没有彩色的样品。

要做彩色的产品必须要进行混色技术。现在比较常用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RGB,即蓝、绿、红三种不同的芯片通过三次巨量转移,转移到驱动电路上,实现混色。理论上会得到一个效果非常好的显示屏,但是因为三次巨量转移,三次不同的修复,三种不同材料体系的芯片工艺也会增加它的成本,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量子点混色技术是采用单色光显示屏,比如蓝光或紫光,然后用量子点进行混色。优点是只做一次巨量转移,成本低,易操作。但是量子点本身材料的稳定性,颜色的稳定性,还有能量的损失,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开发。

量子点混色技术也是当前一个热门的技术。有四种不同的技术方案,包括喷墨打印技术,直接用量子点黑水喷进去,用布进电动机来控制每个滴墨位置,一个一个滴到想要的位置上。气雾喷流打印,是将量子点油墨雾化,然后喷到指定的位置。光刻技术,一种是网格式的,把量子点涂上去,然后再刮掉,得到自己想要的量子点模。另一种如图所示,光刻就像半导体的光刻工艺一样,通过黄光工艺,曝光牵引,最后得到想要的量子点的图案。弹性印章转印,类似于巨量转移,把量子点Pick up 提起来放置到想要的位置上,从而完成量子点的转移。

量子点未来线宽能够做到5微米以下,同时寿命也是一个考验,希望四五年以后,可以达到10000小时。量子效率提升到95%以上。这样的要求下,希望有新的材料不断涌现推动量子点技术的发展。

检测技术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常LED用探针检测,Micro-LED如何检测?如图所示。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检测、非接触式PL检测、接触式光电检测、非接触式EL检测。

修复技术也是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显示屏最后的显示都希望良率超过六西格玛,即一万个像素中不能超过3个坏点。出现多余的坏点需要进行修复。因为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半导体工艺,任何一个转移工艺,可以达到六西格玛良率。所以修复是一个必然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如何提升修复的效率、降低成本是关键的问题。目前主要提出两种不同的修复技术。一种是冗余电路修复,即做两个或多个冗余的电路,假设有一个不好的电路,则把它断掉,再重新转移一次。当检测出现问题以后,进行替换。另外一种选择性激光修复。当发现一个坏点,用激光打掉,再重新放置进行修复。

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后续的一些驱动电路未有过多的提及。现在的驱动电路中,不管用TFT还是用CMOS,在原来LCD、OLED的显示中还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以适用于Micro-LED显示的需求,有相当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近日,凭借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对产业发展价值高等综合优势,星光电自主研发的“Mini LED背光源”及“高可靠CHIP LED器件”两款产品成功获评为“2021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标志着星光电科技成果转化再添一笔亮丽色彩。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全国“科改示范企业”名单,广晟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星光电强势入选。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标志着公司在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再上新台阶。

团队2022年将实现4A级以上景区视频拍摄超过200部;现在四川4A级景区和重庆4A级景区都已经有拍摄了全景视频。 创维数字在WiFi7已有相应技术储备 同时我们还看到创维数字表示说自己已经在WiFi7

近日,富时罗素(全球第二大指数编制公司FTSE Russell)公布了旗舰指数2022年2月的季度审议结果。结果显示,其旗舰指数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本次新纳入A股102只,星光电位列其中,且为申银万LED行业分类的29家公司名单中的唯一一家。

近日,星光电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佳在公司总部会见了交通银行佛山分行行长林波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银企共赢进行座谈交流。

近日,星光电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佳在公司总部会见了招商银行佛山分行副行长刘宏峰一行,双方围绕加强银企合作、深化业务支持进行深入交流。星光电财务总监唐群力参加了座谈。

星光电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佳带队拜访季华实验室,期间参观了季华实验室展厅,与季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宋志义、主任助理李贺军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就联合创建科研平台、推动成果转化、引进柔性人才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星光电党委副书记、总裁李程,专员王广军参加座谈交流。

近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公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公开指南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由星光电牵头,联合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

活动,凭借杰出的应急技能展现及硬核的安全知识储备星光电安全环保部罗直明荣获全国“安康杯”职工安全应急技能知识竞赛活动“优秀个人”称号。

证券、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百嘉基金、金鹰基金、粤开证券、国信证券、联合证券30余家头部投资机构和自然人投资者对星光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

星光电再传喜讯!近日,在2021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上,星光电凭借“倒装PCT3030植物照明器件”,斩获“2021年度创新技术”高工金球奖,强劲的自主创新实力为公司荣誉榜再添亮丽的一笔。

共同探讨行业前瞻性热点话题与技术案例分享

24场技术分享 百余位行业专家 上千名电子工程师 共同探讨行业前瞻性热点话题与技术案例分享 ↓ ↓ ↓    你的技术认知可以再提升   1.你会遇到很多像你一样优秀的技术工程师,通过这34场技术

、使用便捷优势,在一众技术中脱颖而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作为UVC LED领域的先行者,星光电持续修炼内功,深耕市场,了解需求,为人们常态化的防疫生活助力。 No.1 攘浮躁 定标准 牵头起草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 全球疫情催生了更

,创新技术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LED封装龙头,星光电携最新 Mini LED显示产品及REESTAR高端品牌产品、内置IC新品亮相ISLE 2021展会,实力展现公司在LED显示封装领域的全面布局及领先技术,现场吸引了众多专业客户前来交流咨询,来宾络绎不绝、气氛活跃

第三代半导体Central issue 2020年10月,星光电成功举办了首届星之光论坛,论坛上国星光电宣布将紧抓国产化机遇,迅速拓展第三代半导体新赛道。近期,星光电正式推出一系列第三代半导体

4月13日,“领航之星”硕博专场——星光电2021全球人才招募计划宣讲会在华南理工大学顺利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硕士、博士人才齐聚一堂,现场气氛火爆,掌声不断。 领航之星 硕博专场 01 高规格:公司

近日,星光电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再次签订年度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基于对各自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的高度认同,以及在各自领域拥有的突出优势,决定缔结长期、稳定的战略

星半导体为星光电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蓝宝石氮化镓基及硅基衬底为基材的LED芯片。氮化镓基产品包含蓝绿显屏芯片,数码用芯片,白光照明芯片,车灯用大功率倒装芯片,UVA紫光芯片

近日,星光电发布公告宣布拟以2.2亿元对星半导体进行增资,进一步优化上游芯片产品结构

5日,星光电发布公告宣布拟以2.2亿元对星半导体进行增资,进一步优化上游芯片产品结构。

为进一步做好星光电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公司在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3月1日上午,星光电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广军带队赴星半导体开展调研。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温济虹,党委委员、副总裁王海军

近日,佛山市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光电”)与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以下简称“包头稀土中心”)签署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稀土共晶荧光体制备及其在半导体激光器的封装应用前沿技术开展合作,共同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联合实验室平台。

Display (LCD)认证证书,表明该产品在健康护眼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TCL华星光电高级副总裁赵军、TUV莱茵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副总裁杨佳劼、区域总经理刘喜强双方代表出席了颁证仪式。 TCL华星光电显示模组获TUV莱茵眼舒适认证赵军在致辞中表示

星光电指出,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速断崖式下滑,对LED行业尤其公司封装主业所在细分行业冲击巨大,公司产品国内外订单尤其来自于国外的间接需求呈阶段性急速收缩,间接出口产品终端应用市场

集微网消息 1月28日,星光电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71.70万元-11418.53万元,同比下降72%-78%。上年同期盈利为40780.46万元

成立于1969年的星光电,在LED行业耕耘已超50年,也是我国最早生产LED产品的企业之一。

星光电的Mini LED专利,通过降低背光模组结构在光学设计上的厚度,而且在不额外增加发光点阵列密度的前提下,满足Mini LED背光小OD值的要求。

近年来,LED行业细分领域市场和技术正快速迭代发展,尤其是Mini LED新型微显示产品已步入快速增长期,呈现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基于这一市场背景下,星光电积极加大Mini LED、小间距、TOP LED产品产能的布局,力求提升公司综合体量和竞争实力,实现保持业内领先优势的发展目标。

产品技术方面,星光电Mini LED已于2019年上半年开始批量出货,陆续推出IMD-M09T、IMD-M07、IMD-M05多款产品,并于2019年12月成立专门的Mini LED制造部

星光电百日冲刺活动进入尾声阶段。回顾这近百天,星光电领导班子亲临现场、挂点督导,广大职工坚守岗位、投身事业,星光电上下众志成城、聚力争锋,以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积极主动

据悉,由星光电组建的广东省光电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于2004年被列入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组建计划,自建立以来,一直坚持研发和储备核心技术,始终围绕光电子工程技术领域的前沿创新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和基础核心技

  2020 年是 5G 规模商用的一年,也是云计算、AI、大数据技术潜能迸发的一年。为促进新兴技术的创新融合,进一步激发科技潜能,通信世界全媒体从众多优秀的技术创新应用中评选出10个具有前瞻性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021年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12月15日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5G网络建设将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稳步推进,明年建设计划还在制定中。另外,工信部还提到,推动6G前瞻性战略布局。

无论上游三安光电、华灿光电LED芯片企业,中游京东方、TCL华星光电显示面板企业,还是下游三星、TCL、海信电视企业,都已做好迎接Mini LED背光电视市场快速成长的准备。调研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预计,到2025年全球Mini LED背光电视销量将突破3550万台。

紧抓TWS耳机市场红利,华冠科技早在2018年就前瞻性布局TWS耳机锂电池卷绕设备,并在2019年上半年率先推出扣式系列化的微型电池的卷绕设备以满足市场需求。

星光电官微,作为封装行业龙头,该公司 RGB 事业部决定于今年 11 月底推出高性价比国星 Mini LED IMD-M09 标准版,预计在 2021 年做到 0.015 元 / 像素点。 官方

IT之家11月23日消息 据星光电官微,作为封装行业龙头,该公司 RGB 事业部决定于今年 11 月底推出高性价比国星 Mini LED IMD-M09 标准版,预计在 2021 年做到

星半导体,其专利的取得有利于完善公司上游芯片 的先进技术储备,提升公司技术研发实力,不会对公司及星半导体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原文标题:星光电:全资子公司取得2项发明专利证书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LED显示渠道

星光电在此前的10月16日接待机构投资者时也坦言,公司积极抢占国内市场需求份额,策略下调部分核心产品价格,自第三季度开始产能利用率逐月提升,但部分业绩在财务报表上体现有所滞后。

对于业绩情况,星光电指出,受疫情影响,对LED行业尤其公司LED封装主业所在的细分行业冲击较大,但是公司积极抢占国内市场需求份额,策略下调部分核心产品价格,自第三季度开始产能利用率已逐月提升。

。其中,预计第三季度(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0.66万元—2,490.40万元,同比下降78%-95%,上年同期盈利为11,577.83万元。星光电表示,公司本次投资扩产是基于LED行业尤其是公司所在行业细分领域市场和技术正快速迭代发展,且有较好的增速预期。

星光电称,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速断崖式下滑,对LED行业尤其公司封装主业所在细分行业冲击巨大,公司产品国内外订单需求呈阶段性急速收缩,产品终端应用市场内销比例扩大,为抢占疫情期间国内市场需求份额,公司策略下调部分核心产品价格。加之上年同期业绩基数较高,导致同比下滑较大。

讲话,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森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万山,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李经纬董、监、高领导,及总助以上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星光电各业务板块负责人关于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的详细汇报。随后,与会领导结合

,始终立足市场、深耕技术,全力拉动产业链恢复,助力LED市场回暖。 日前,星光电多次亮相大型展会及重量级行业论坛,现场分享了公司在超高清显示技术的优势和最新进度,并就新发展阶段怎么看、如何干,做了系统阐述,提振了行业信心

公开资料显示,星光电涉足电子及LED行业已有50余年,在LED行业已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其中在LED封装领域,星光电已成长为龙头企业,上半年该板块实现营收达12.05亿元,占比国星光电总营收的80.68%。

产品产品主要用于超高清及新型智能显示、智能车灯、智能家居、紫外杀菌领域。星光电表示,该项目按照5年建设规划,第1至3年完成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第2年至第5年开始投入设备进行运营生产,设备

日前,星光电召开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同意选举王广军先生、王森先生、程科先生、黎锦坤先生、陈钊先生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同意选举饶品贵先生、李伯侨先生、汤勇先生为公司第五届

上一轮智能电表替换黄金期刚刚过去,新一轮替换狂潮将至未至。智能电表企业整装待发,为下一波替换做准备。如今,智能电表新标准尚未出台,智能电表企业努力的方向将是哪里?

封装环节,作为LED封装技术的领跑者,星光电近日再度传来好消息:星光电第一代MicroLED新品——nStarⅠ 2.7英寸显示模组正式面世。标志着星新一代以MicroLED为代表的新型显示时代已经到来,必将助力新型显示的快速发展。

8月20日晚间,星光电(002449.SZ)发布半年报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4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19.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81.72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68.20

星回答IMD相关封装技术已取得多项专利,公司优势在于技术前瞻性储备产品可靠及客户粘性等方面。目前该技术与行业内多家领先显示屏厂商、电视厂商具有稳固的合作关系。

公告显示,截至 2019 年12月31日,星光电剥离的照明业务相关资产组账面价值为 715.28 万元,评估价值为 2178.85 万元,增值率为 204.62%。其中商标使用权、专利使用权无形资产对应评估价值为 576.03 万元,存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对应评估价值为 1603 万元。

昨(31)日,星光电发布公告宣布正在筹划投资10-20亿元建设封装器件及应用产品产线及配套设施,以扩充产能并加大Mini LED新兴领域的布局及发展。

3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周四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为了在5G到来时代给自己做好技术储备,智能手机制造商一加手机(OnePlus)将投资近3000万美元,用以提升和改进其5G研发实验室。

近日,星光电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透露了关于MiniLED、UV LED产品的相关情况。

日前,星光电接受了电话调研,就公司2019年度经营情况、疫情对公司经营影响及目前复工情况以及公司Mini LED布局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近日,星光电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回答了投资者的问题时表示,硅基AlGaN垂直结构近紫外大功率LED外延、芯片与封装研究及应用”及公司参与申报的“彩色Micro-LED显示与超高亮度微显示技术研究”项目皆已获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按计划正常实施中。

而就在上月,另一家国有大行工商银行也宣布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从成立公告来看,研究院的主要业务方向为“开展金融科技新技术前瞻性研究及技术储备、重点金融科技领域战略规划布局和创新应用”。

TCL集团在公告中表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其他登记事项无变更。

对于目前火热的小间距市场,接待人员表示聚飞光电在该领域尤其是透明屏方面进展较为顺利,产品主要应用于会议室、教室、影院场所。并且,公司正大力拓展Mini LED产品,目前已处于小批量送样阶段。聚飞光电表示,公司非常重视Mini LED业务,也将积极做以相应技术储备

近日,星光电在互动平台透露,10亿扩产第一期目前已经完成招投标流程,预计将在2019年底前达产,达产后将进行投资评价。

8月30日上午,华星光电在深圳举行了名为“星曜·绽放即刻之美华星光电技术产品战略”的发布会。

8月16日,星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发1项发明专利证书。

星光电携最新Mini LED背光和显示应用解决方案亮相UDE2019,收获了众多知名显示厂商的关注。

日前,星光电承担项目荣获佛山市首届科技先锋奖的“科技进步奖”。

星光电在大力发展主业的同时,积极开辟新的市场领域与空间,引领LED产业升级。

星光电在UV LED领域的最新进展,公司非视觉光源事业部总经理赵森作为特邀嘉宾,在沙发论坛环节与行业专家一同探讨了行业热点,引发现场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因星光电在UV LED领域的创新研发和前瞻技术,深圳广电集团众创TV频道《众创新视野》栏目现场对星光电进行了采访。

关于6代柔性AMOLED产线—t4项目的进展,TCL集团表示,t4项目关键技术开发与验证工作稳步推进,将于2019年实现量产。华星光电在武汉的4.5代柔性AMOLED实验线,已为t4快速量产做好前期技术和人才储备。t4产线规划产能每月45K,分三期建设,相当于每年可生产116万平方米的手机面板。

4月1日,星光电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首款MiNi LED IMD-M09已经量产,可以实现162寸4K的LED显示大屏,且可以无限拼接实现8K及16K显示。

对于近年的LED行业来说,扩产一直是热门话题。星光电为持续巩固显示屏市场的重要领地,也在不断地扩产当中。年初,星光电发布公告称:计划投资10亿元进行新一代 LED 封装器件及配套外延芯片的扩产

星光电及星宇股份相继发布公告披露2018年年度报告,两家公司双双报喜,在过去的一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此外,星光电还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净利预计同比上升20%—50%。

近年来,Mini LED背光成为行业热点,星光电应势而为,组件和白光事业部凭借深厚的技术功底,自主开发出Mini LED背光源,领跑家电背光行业。

2月27日,星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1项发明专利证书,具体情况如下:

星光电经过层层考核,凭借技术研发、品质管控、成本控制、交付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优秀表现,从全球数百家核心供应商中脱颖而出,荣获“美的中央空调2018年度金质供应商”。

OPPO副总裁沈义人“偷偷”在微博放出几张OPPO折叠手机的照片,立刻引来各方关注。他表示,折叠手机除了屏幕变大,以及可以折叠一下,用户体验并没有巨大提升,如果想购买这款产品的粉丝数量足够多,OPPO会考虑是否“量产”。这表示OPPO可能不打算将它推出市场,仅仅是作为技术储备

2018年,星光电营业收入达到36.27亿元,同比增长4.44%,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24.31%。

专人负责跟踪研究如固态锂电、富锂锰基未来战略的新材料、新技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

1月23日,星光电召开2018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会上透露了哪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1月12日北海冠捷第五届年终供应商大会上,星光电斩下“北海冠捷2018年度优秀供应商”称号,成为国内唯一获奖的背光产品供应商。

近日,有投资者向星光电提问,“业内人士称mini LED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用来生产面板。请问公司的产品是否可行,有无相关技术储备?”

10月30日,为期四天的香港秋季灯饰展正式落下帷幕。作为国内LED行业的龙头企业,星光电携办公照明、商超照明、工业照明及植物光照领域的新产品强势亮相,产品以其出色的性能和完善的技术优势圈粉无数。

星光电背光产品种类齐全,生产工艺成熟,能满足各种应用需求,下一步星光电对Mini LED的背光产品也进行了布局。”

9月27日早间,星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8年9月26日收到美国专利及商标局颁发的1项发明专利证书,具体情况如下:

星光电推出全光谱系列LED,推进健康照明发展?2000亿美元关税措施落地,照明行业受何影响?华为智选照明系列热度持续,智能照明产业发展或实质进步?宜家召回在中国出售的问题壁灯,国内照明厂商应当学什么?

今日早间,星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8年9月3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出售全资子公司100%股权的议案》事项,同意出售全资子公司新野县星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野星”)100%股权。

日前,星光电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成立非视觉光源事业部的议案》,标志着星光电非视觉光源事业部正式成立。

日前,星光电公布了2018上半年报告,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星光电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8,434.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15.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49%。

日前,星光电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成立非视觉光源事业部的议案》,这标志着星光电非视觉光源事业部正式成立。

8月16日,星光电(002449)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星光电实现营业收入17.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49%。

15日晚间,星光电公布2018上半年报告。星光电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8,434.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15.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49%。

6月8日,联建光电携手星光电国内首发Mini LED。该款产品在SMD和COB的技术上进一步优化,有效解决了LED显示屏的墨色一致、拼接、漏光、防护、维修痛点问题。

4月20日,在星光电举办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公司副总经理雷自合表示,未来将在Mini/Micro LED 、紫光LED芯片、VCSEL芯片、CSP芯片级封装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不断获取更大的进步。在

国内包括晶电、三安、华灿、乾照芯片厂,星、瑞丰、聚飞光电以及晶台股份LED封装厂,还有利亚德、洲明应用厂商都在积极布局Mini/MicroLED

星光电董事、总经理王森博士及部分领导班子成员,行业媒体,70多家投资机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3月2日上午,星光电隆重举行“星Micro&Mini LED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公司董事长何勇、总经理王森、常务副总经理雷自合、副总经理李程、总经理助理欧阳小波及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了揭牌仪式。何勇董事长和王森总经理为星Micro&Mini LED研究中心揭牌。

虽然国家曾表示5G需要在2020年才能实现真正的商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2018年底 5G将实现预商用,各大运营商和设备商正在做好相关的准备,据悉Qorvo 早已做好迎接5G 的准备,将进一步完善产品为 5G 产业链助力。

TCL集团收购华星光电10%股权获证监会核准,TCL宣布和友达和解 40亿增持华星光电股份持股已达85.71%,华星光电纳入TCL集团这个上市公司+体系。

在“如何推动分布式与微电网的结合?”主题讨论环节,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唐旭辉表示,强大的技术储备,可以节约资源,进而推动行业进步,降低度电成本。

中国需要的是具有前瞻性的液晶面板投资 2009年的中国彩电市场亮点突出,LED电视、互联网电视、高清数字地面一体机,平板电视市场逆势崛起,已逐步摆脱全球金融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程机械的应用领域及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