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连杆机构中各个构件的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还能称为平面连杆机构吗?

【摘要】: 本文对连杆机构的回路识别问题、空间多环机构运动分析理论以及连杆机构的参数化实体运动仿真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研究平面单输入双杆组连杆机构(SIDM)回路识别问题。具有j个环路的SIDM可看作由j-1个环路SIDM与一个双杆组(记作dyad_j)组成,则SM_j的回路情况由SM_(j-1)的回路情况、dyad_j的构形以及dyad_j与SM_(j-1)运动的相互作用决定,基于此思想,在全面分析了所有类型双杆组的构形及装配条件的基础上,与型转化法机构结构分解路线的自动生成相结合,实现了平面SIDM回路识别的系统化与自动化;最后给出了两个分析实例。 研究了Stephenson六杆机构(S-SBM)的可动性问题。将Stephenson六杆链(S-SBC)看作由一个基础四杆链(BFBC)和双杆组组成,基于BFBC和双杆组的两个公共副之间的距离,建立了S-SBC回路识别模型。基于此模型,实现了S-SBC回路及回路缺陷的自动识别,给出并证明了所有类型的S-SBM的曲柄存在条件及判断方法;提出了解决S-SBM运动顺序问题的静止位形点环路法。从而解决了S-SBM精确点综合中最棘手的三个问题:回路缺陷、曲柄存在和运动顺序问题,为S-SBM的尺度方案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对空间第一组机构回路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四个回路类型判断参数,根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据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将球面4R机构回路分为三种类型,并从几何的观点进行了 证明;然后基于球面三角理论,提出了球面4R机构回路及分支缺陷识别的转角符号 法,而由空间第一组机构与其等效球面4R机构回路特性的等效性,此方法对空间第 一组机构的回路和分支缺陷的识别同样有效。 基于一元四次方程解的性质,得到了在输入构件两个相邻瞬时静止位置之间机构 的分支的数目和大小顺序不变的结论,进而提出了识别具有四个封闭形的空间单环机 构回路的新方法一一死点法,综合出了输入构件位于瞬时静止位置时机构分支结合情 况的所有类型及其自动判别方法,研究了由所有结合的分支信息自动生成回路的算 法,首次解决了此类机构回路与回路缺陷的自动识别。 将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型转化和广义型转化理论拓展到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 分析,得出了型转化法全间连杆机构的结构分解准则及其自动生成算法:给出了以型 转化单元为结构单元的空间机构单元划分方法。结合单环空间机构的位置分析方法及 速度、加速度分析的影响系数法,给出了刚转化单元的运动分析方法:最后编制程序, 实现了多月生},bJ机构运动分扔的自动化。 研究了在5 ofidwork:平台上进布J几连杆机构参数化实体运动仿真的力法。将面向对 象的型转化法机构运动分析系统与Solid认七rks强大的参数化特征造型功能相结合,利 用其提供的API接口,在vc一汁6.0开发环境下,实现了连杆机构的三维动态参数化设 计和实体运动仿真的自动化。此系统的建模和分析计算自动化程度高,为机构设计提 供了全面准确的参考数据和形式多样的前后处理能力。


龙运佳;;[J];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严军;吴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张利,黄文振,周志革;[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彭涛,李涛,窦玉坤,张洪弟;[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张志强,梁哲;[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刘素平,王生泽;[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0年04期
聂松辉,李晓龙,邱爱红;[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孟宪举,张策,詹梅晶,师忠秀;[J];机械设计;2004年09期
张均富,徐礼钜;[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4期
刘毅;张君彩;高慧琴;;[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6期
付宝琴;吴文悌;应申舜;张谊军;;[J];机床与液压;2007年01期
徐双满;洪建平;张英;房海蓉;;[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 (a)固定铰链 §2.1.2 机构中构件的分类 课后要求 1、明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机构运动简图与真实机构具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特性,主要用于简明地表达机构的传动原理. 2、熟练掌握好运动副的基本知识 作业:2-4 * * *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其自由度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2.1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其自由度 一、运动副 滑块与导槽 啮合中的一对齿廓 轴与轴承 § 2.1.1 运动副及其分类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确定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 例如:轴和轴承、啮合中的一对齿廓、滑块与导槽 例如:1、轴与轴承间构成运动副,轴的外圆柱面与轴承 内孔为运动副元素。 2、凸轮与尖顶间构成运动副,凸轮与尖顶接触部 分为运动副元素。 运动副元素:两构件直接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点、线、面部分。 按两构件接触特性,常分为低副、高副两大类。 1、低副:两构件以面接触而形成的运动副。按运动特性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 (一)平面运动副 二、 运动副分类 转动副:只能在一个平面内做相对转动, 也称铰链。 两构件中如有一个构件固定不动, 则称为固定铰链; 二者均能转动, 则称为活动铰链。 (b)活动铰链 (2) 移动副:只允许两构件作相对移动。 转动副、移动副实例 转动副 移动副 2、高副 两构件以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 凸轮副 齿轮副 (二)空间运动副 若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均为空间运动,则称为空间运动副。如:球面副、螺旋副。 球面副 螺旋副 运动副类型及其代表符号 移动副 平面高副 球销副 球面副 圆柱副 螺旋副 转 动 副 构件可分为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1)固定件(机架) 机构中的固定构件; 一般机架相对地面固定不动。 (2)原动件(主动件) 接受外界给定运动规律的活动构件。 (3)从动件 随着原动件的运动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构件与零件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