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四川周边走走,哪有春节浙江年味最浓的地方方呀?

2023年01月18日 10:20:5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本网编辑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8日讯 年关将近,年味已浓。赶年集、备年货、添新衣……嘉州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息。为保障年货生产线和供应链稳定畅通、企业开票无忧,乐山税务提前谋划,主动服务,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助力营造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精心组织,助力非遗产品销售好
选料、砍肉、腌肉、晾干、烟熏,经过五道全手工制作工序,烟熏30天左右,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永胜腊肉便出现在千家万户的年夜饭桌上。永胜腊肉是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春节前夕都是其销售旺季。近年来,借助电商带货、微信平台、老顾客口碑等渠道,这道“非遗”佳肴畅销全国各地。
“我们去年销售腊肉6000余斤,销售收入达37.5万元,享受增值税减免近3.4万元。”乐山市金口河区永香腊肉经营部法定代表人张琼竖起大拇指。原来,为护航年货市场正常运转,让“土特产”企业走得更远,金口河区税务局“小凉山拉吉时不工作室”税费宣讲队主动下沉各商户问需送服,提供税费优惠政策宣传、开票用票辅导等服务。
金口河区税务干部到乐山市金口河区永香腊肉经营部询问纳税服务需求,了解经营情况。(摄影者:伍卉)
“我们已备好充足的粮食猪等原材料,将依托电商平台持续拓展“云”消费,把永胜腊肉这个‘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彝味’飘得更远更香。”张琼信心满满地说。
“腊月二十八,家家蒸冻粑。”一直以来,峨眉山市斗量村的“非遗”手工冻粑因其软、糯、香、甜而闻名周边地区,每逢过年就会收到来自乐山、成都等地的大量订单。
随着“年”的临近,“年味”市场也逐渐升温。为助力冻粑等年货产品销售运转更畅通,峨眉山市税务局组织“青年突击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商家宣传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及时收集解决纳税人所遇难题。“接近年关冻粑销售量猛增,发票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税务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宣讲新政策的同时也解决了我们发票限额的问题,既暖心又及时。”峨眉山斗量盐井食品制售中心负责人张燕洪连连点赞道。
峨眉山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到峨眉山斗量盐井食品制售中心宣传税收政策,为纳税人解疑答惑。(摄影:雷娟)
精细服务,助力特色产品信心足
大年初一吃汤圆是南方重要的传统习俗,表达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期许,因而汤圆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之一。随着春节临近,四川水乡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颗颗圆滚滚的汤圆正快速从速冻隧道送出,精准落进包装袋中,再由工人熟练地整理、打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春节前的这段时间,我们的汤圆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每天出货量达30吨。”公司负责人王?拿着手里的出货单高兴地说。近期各类年货销售量急剧增加,用票量激增,给许多企业开票造成不小的压力。对此,五通桥区税务局运用数据优势开展分析研判,及时提醒纳税人办理发票增量等相关业务,并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连线、税企微信群辅导纳税人领用、开具发票。
服务开花遍地香,在犍为县,当地税务部门根据往年经验早早地制定了“春节计划”,以党建品牌为抓手,“税钉钉”党员先锋队为主力军,到各大商超、农贸市场和其他年货销售点问需求、解难题,抓好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开票用票需求两个关键点。
“最近生意太火爆了,去纳税申报和领发票都没时间,没想到税务干部直接上门,网上申报、发票增量和领取的问题就全解决了。”犍为聚永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黄华高兴地说。据悉,该公司是乐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主打产品不仅有“??N?”牌猪肉,“犍风隆”牌土鸡土鸭也非常巴适。
“2022年公司享受‘六税两费’减免17万余元,我们利用这笔税收‘红利’储备了大量的年货,现在就专心卖产品,让大家年夜饭上都有腊味!”黄华充满干劲地表示。
犍为县税务局干部前往犍为聚永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询问销售情况和解决涉税问题。(摄影:李世德)
精准施策,助力旅游产品人气旺
爬山、祈福、敲钟……元旦以来,“大佛热”持续升温,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往乐山大佛景区体验“嘉州”年味。仅元旦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5.52万人次,同比增长120%。在景区内的各文创销售店内,与春节相关的工艺品、纪念品也广受游客喜爱。据乐山大佛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游客人数的不断攀升,景区各经营店销售收入也实现翻番,迎来“开门红”。
“去年,景区经历了疫情以来最凛冽的寒冬,是税务部门为我们燃起了冬日里的火把。1308万元的留抵退税让我们在困境中沉淀、转型、升级,再次迎来了大佛的旅游热潮。”公司总经理严晓阳介绍,“12月份我们收到了一笔166万元留抵退税款,刚好用于新春备货。春节前夕,我们还将推出精心打磨的沉浸式剧本游戏《凌云谲》喜迎八方游客,和游客共享‘新春嘉年华’。”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服务。为助力春节经济“热起来”,营造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氛围,乐山市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市场主体靶向宣传税费优惠政策,精准落实便民惠企举措,保障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实现税务温度与春节年味交织交融。(李世德)
相关新闻
2023-02-25 18:40 来源: 大西北消息速览
(来源:岷县电视台)
原标题:“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第三只眼”看多彩岷州——岷县融媒体中心“新春走基层”活动综述
“新春走基层”是一档新闻栏目,也是全体融媒体记者历练本领、展示才干的战场和舞台,更是从细微处讲好岷县故事,让更多人看岷县、爱岷县、记录岷县向上生长的一种方式。
兔年伊始,一片新貌。从1月1日开始,岷县融媒体中心组织全体全媒体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要不断增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利用全媒体宣传矩阵,全面展示今日岷州的风采和生机。”岷县融媒体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在2023年记者“新春走基层”动员会上发出了冲锋令。
无论是356天都不会“不打烊”的急诊室,还是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动现场;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公路保畅一线,还是充满人间烟火的回家路;无论是生动盎然的生产建设车间,还是灯火璀璨的元宵节烟火晚会;无论是锣鼓喧天的社火表演,还是治愈心灵的家常味,34名一线新闻记者奔走在一片欣欣向荣的岷州大地,将脚步、笔触、镜头烙印在道路与泥土之上,去向最感人的一线,来到平凡人的日子里,用心用情用脑用力感受每一个“拼搏奋进
强县富民”“九拼九进”的生动故事,用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描绘岷县特有的浓浓年味和喜庆昂扬的新年新春新气象。截至目前,“爱岷县”客户端等全平台共推出“新春走基层”相关稿件2475条 (期),累计阅读量达450万+。
多维度呈现特色更浓年味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节,全县上下到处洋溢着更加浓烈节日气氛。
“外地娃”魏姣,是一名“95后”年轻记者。农历腊月,魏姣带着实习生走进年货市场,跟地摊小贩交流,和置办年货的大妈拉家常,蹲点式采访,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感受浓浓的异乡年味,用自己的镜头和笔触记录了人间烟火,采写了电视新闻《岷县:买年货
过大年浓浓年味迎新春》。被围的水泄不通花炮店、各色岷县地道美食、白发老人手写春联,还有妈妈置办了满满一篮子的年货……有观众评价,久违了的年味,来了!
“鲜活的新闻就在老百姓柴米油盐的日子里,从每个人的眼睛里都能读出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喜悦!”魏姣说。
还有《岷县:流光溢彩迎新春 火树银花过大》《岷县:茶马互市年味浓》《岷县人的年夜饭年味拉满》《岷小融带你看岷县社火,闹欢乐元宵》《春运进行时 温暖回家路》等一批鲜活的新闻报道,和岷县广大群众一起渡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兔年春节。
长枪短炮,横屏竖屏,天上地下。融媒体时代,有更多表达方式,也有了无死角、无缝隙的传播角度。在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岷县融媒体中心利用融媒大背景下多平台、新方式、多元发布的理念,将传播方式的时尚性,创新性集合起来,创造了新形态,新场景,新表达,赢得众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正能量讲述动人坚守故事
“一家不圆万家圆。”坚守也是节日永恒的话题。农历小年,记者王瑞梅、杨菲没有和家人在一起过节,而是一头扎进356天都不会“不打烊”的县医院急诊室。
“去之前,我以为会听到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和不能团圆的遗憾,但在采访中,听到更多的是自豪欣慰的话语。还认识了寒冬腊月出诊被困的刘秀琴,疫情期间四个多月没有回家的包爱平,因为工作,三十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年三十的李文明……”因为坚守而感动,因为感动而坚持,新闻报道《急诊室的春节》就这样柔和着记者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的完成了。
“不同的岗位,却是同样的坚守!”稿件报道出来后,不仅感动了众多医护人员,也感动了更多观众,增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最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我们村里的草都是我在收,如果放弃了,农户对致富就没啥信心了!”创业青年李姑霞的话激励和感动了更多正在创业的年轻人,也给新闻记者傅雯博留下了兔年春节的难忘记忆。
李姑霞把家乡的猫尾草卖到全国各地,年销售额两千多万元,带领全村三百多农户致富,过上了好日子,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24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猫尾草专业种植村。
《猫尾草大咖李姑霞》《坚守春运第一线 情暖游子归家路》《岷县:110千伏移动变电站正式投运,为春节保电添动力》《岷县公安:坚守岗位一线 守护万家平安》《岷县:有一种年味是公路人的坚守》等一批热气腾腾的新闻报道陆续播出,并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一年又一年,记者“新春走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四力”,用一篇篇稿件、一件件新闻作品感受着坚守的动人故事,传递着躬身奋斗的正能量,也激发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
大流量再现新年更新气象
“短视频的美食用竖屏表达慢慢的形成了我自己拍摄的一种风格,美食形态千变万化,不变的是食物天然所能带来的食欲和不同的画面美感。”
徐耀辉是岷县融媒体中心的一名“新兵”,理念思路新、拍摄手法新。采访中,徐耀辉用与以往不同的传播方式,呈现出一个个更加诱人的岷州美食。由他制作推出的百余条美食短视频,让更多人认识岷县、爱上岷县,也让在外的岷州儿女回到了“舌尖上的故乡”。其中,短视频《岷县特色尕面片》快手浏览量154.2万;《今日份午饭我吃的凉粉,你们呢?》快手浏览量41.9万。短视频《岷县社火展演》抖音浏览量21.2万,深度报道《岷县:千年一舞添彩
文化丰年味浓》《岷县西寨镇:党建引领促振兴 产业撑起致富路》《春节期间西江镇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岷县:培育壮大中小型企业 助力经济高质量追赶发展》等稿件纷纷引起了观众话题,实现了大流量的传播目标。
大流量的背后蕴藏在着每一位普通人奋斗的磅礴力量,岷州大地的春天,在每一个劳动者勤劳的双手中开启。
内容创新是融合发展的根本,是主流媒体的价值所在,岷县融媒体中心把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当做“练兵场”,一个个拿起笔能写,扛起摄像机能拍、坐下来能播的岷小融组成了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敢打硬仗,配合默契,素质过硬的融媒“突击队”,在融媒大背景下,他们把图文、海报、直播、短视频这些“配菜”作成了“硬菜”,把“冷门”选题做成了“爆款”,把短视频和深度报道相结合,让正能量和大流量同频共振,为岷县高质量追赶发展,推开了一扇窗,透过岷小融的“第三只眼”,领略到今日更加多彩的岷州……。
记者:曲婷婷
编辑:傅雯博
责编:郭子静
编审:马爱军 李卫俊
监制:邓 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年味最浓的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