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什么意思 为什么叫形而上学

“metaphysics”的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形而上学指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形而上学也用来指和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

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

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

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接受辩证法的哲学家会认为从前的形而上学没有辩证法,没有发展和运动,是僵化的。所以很多时候把形而上学当作一个贬义词来用,用来指代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但实际上形而上学指的是某一类问题,把这个词用来指片面、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却不介绍这个词本来的意思,这么做显然不合适。

  • 形而上学就是“纯哲学”。那么,什么可称之为纯哲学呢?实际上,当人们问到“所有的存在者从何而来”时,哲学便已产生。当问到“作为所有存在者的最后根据的那个终极的存在者”时,人们不外乎有三种回答:一是世界、或者“物质”之类;二是上帝、或“天”;三是人的先验的“性”。但它们实质上都是先验的主体性、实体性,如黑格尔所言:“实体即是主体。”进行这种思考和工作的可称之为哲学家,而这种追求实际上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追问作为所有存在者的最后根据的那个终极的存在者,亦即追问作为所有的物的“本”“体”的那个物。《易·系辞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学是关于“道”的哲学,“形而下学”是关于“器”的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制度安排等等。
    或者上网站“ ”看一下。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方式,是个名词。 形而上:用来形容以形而上学来讨论问题的做法,是个形容词。 注: 个人最讨厌的翻译名词之一,毫无意义。其实它的英文可能会传达更多信息: “形而上学”,英文为"metaphysics", "meta":”元“、”基元“意思的英文前缀;"physics“:物理学 metaphysics:狭义上可以引申为从一种基元模式发展出来的关于物理世界的学问,广义上的意义有所延伸。 其实当今的各种公理化体系都是最典型的形而上学。 比如欧式几何,它从单一的基元概念”点线面“和”四大公理“引申出它的体系,牛顿力学也可以算。 ”孤立的“、”片面的“,教科书居然用这种含有感性色彩的词汇来解释哲学概念,无语了……

  • 忘了说,”神“也是可以成为这个单一的基元。

  • 形而上学总体来说是研究本质的一种学问,它关注的不是一些具体的例如物理、数学、化学这些可以与实际生活像联系的问题,而关注诸如存在、有与无之类的问题。

  • 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因此你很难从某个哲学家或者某派哲学类别那里去了解形而上学的实际含义。但是总体来说,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很多时候可以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哲学。

  • 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因此你很难从某个哲学家或者某派哲学 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因此你很难从某个哲学家或者某派哲学类别那里去了解形而上学的实际含义。但是总体来说,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很多时候可以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哲学。

    恩。形而上学时代,形而上学就是哲学。

  • 搞这么复杂咧!形而上的就是精神的。形而下就是物质的。前者唯心,后者唯物

  • 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因此你很难从某个哲学家或者某派哲学 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因此你很难从某个哲学家或者某派哲学类别那里去了解形而上学的实际含义。但是总体来说,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很多时候可以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哲学。

    形而上学指向的是同一性与确定性。

  • 搞这么复杂咧!形而上的就是精神的。形而下就是物质的。前者唯心,后者唯物 搞这么复杂咧!形而上的就是精神的。形而下就是物质的。前者唯心,后者唯物

  • 突然来这么一句,也让人很莫名啊。 突然来这么一句,也让人很莫名啊。

  •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体。有错吗?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体。有错吗?

    就没有一句对的,说什么错什么。

  •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体。有错吗?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体。有错吗?

    你当在哲学人小组回答人家问题是给你闲扯淡的吗?不懂就别装。

  • 你当在哲学人小组回答人家问题是给你闲扯淡的吗?不懂就别装。 你当在哲学人小组回答人家问题是给你闲扯淡的吗?不懂就别装。

  • 其实这句话和你所说的“但是总体来说,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很多时候可以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哲学。”是一样的,哲学确实是在寻找同一性,也即统一。是在用形而上的方法寻找事物的同一性,世界的统一性。

  • 搞这么复杂咧!形而上的就是精神的。形而下就是物质的。前者唯心,后者唯物 搞这么复杂咧!形而上的就是精神的。形而下就是物质的。前者唯心,后者唯物

    前着未必唯心,后者未必唯物,两者是有内在联系的。

  • 形而上学总体来说是研究本质的一种学问,它关注的不是一些具体的例如物理、数学、化学这些可以与 形而上学总体来说是研究本质的一种学问,它关注的不是一些具体的例如物理、数学、化学这些可以与实际生活像联系的问题,而关注诸如存在、有与无之类的问题。

  • 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因此你很难从某个哲学家或者某派哲学 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因此你很难从某个哲学家或者某派哲学类别那里去了解形而上学的实际含义。但是总体来说,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很多时候可以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哲学。

    这个说法不太对,形而上学是前廷学术,曾经有一段时间是批判的,在19世纪末才从新肯定形而上学的意义,而且在浪漫主义时期,很多哲学批评是不具备形而上学意义的。 这些可以在相关戏剧文论中找到引援,本雅明的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也有论述。

  • 这个说法不太对,形而上学是前廷学术,曾经有一段时间是批判的,在19世纪末才从新肯定形而上学的 这个说法不太对,形而上学是前廷学术,曾经有一段时间是批判的,在19世纪末才从新肯定形而上学的意义,而且在浪漫主义时期,很多哲学批评是不具备形而上学意义的。 这些可以在相关戏剧文论中找到引援,本雅明的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也有论述。

    我不知道哪里不太对,从你的这段话里也没有推断出我的话不太对的理由,麻烦你反驳别人的时候先看清楚别人说了什么。

  • 另外 救赎之星中有详细论述关于一门神的科学叫形而上学,并且清晰解释了元逻辑和元物理的关系。 还有海德格尔的相关著作可以阅读。

  • 另外 救赎之星中有详细论述关于一门神的科学叫形而上学,并且清晰解释了元逻辑和元物理的关系。 另外 救赎之星中有详细论述关于一门神的科学叫形而上学,并且清晰解释了元逻辑和元物理的关系。 还有海德格尔的相关著作可以阅读。

    元逻辑和元伦理打错。 你有什么对的?搞笑,开始形而上学就是作为泛神学存在为了瞥见上帝等神的概念,且不论你看过会饮这样的古老作品就应该放弃单纯将哲学根本与形而上划为一等的说法。 我就问你一句你这种不喜欢着眼其历史实在内容的,翻出海德格尔的的书,找到一段来支持你所谓的形而上学就是哲学吧。

  • 吵什么 不要搬理论 通俗的举例 打比方 掐架的也要思路清晰 不要把问题往沟里带-_-#我去 一直没搞懂这个 我坚信大部分人喊着形而上and下的 也没有很懂

  • 吵什么 不要搬理论 通俗的举例 打比方 掐架的也要思路清晰 不要把问题往沟里带-_-#我去 一直没搞 吵什么 不要搬理论 通俗的举例 打比方 掐架的也要思路清晰 不要把问题往沟里带-_-#我去 一直没搞懂这个 我坚信大部分人喊着形而上and下的 也没有很懂

    同感~ 越看楼上的争论越看不懂了 谁给个浅显易懂的解释?

  • 好好的题目 从古语中看。形而上和形而上学,应该是一个意思。

  • 几何和牛顿力学都不是形而上,几何是数学,是没有形而上内容的。 牛顿理论的数学部分是没有形而上的,但很多人认为如果他的数学是对的,就表示“力”这种东西必须存在,那这就是一个形而上的理论。 牛顿个人非常不希望进入形而上的讨论(他应该其实是相信有力的存在的,但也同时意识到自己没法证明,所以不太喜欢讨论这个),所以他的力学……应该只能说是个很有形而上隐意的数学吧。

  • 其实没那么复杂……形而上“metaphysics”就是“世界上有什么”的研究。 当然还有相关的类似“什么叫有”、“所有存在的东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之类的。 meta的意思就是“在……之前”,比如说道德(ethics)是研究对错的,meta-ethics就是研究什么叫做“对”什么叫做“错”的。物理(physics)是研究物质的本质和关系的(我说的本质就是类似质量、体积这种),那么meta-physics就是研究类似什么叫做物质,什么叫做存在……这种。 这是现在比较普遍的观点。 还有一种历史观点就是:metaphysics这个词来自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写了NNN多本书,然后他的后人在分类的时候,就会分类似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逻辑、物理、自然科学……等等。后来有一些书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分类,于是就把这些书放在一起,类似“其它”那种分类。在编排图书馆的时候就把它们放在亚里士多德物理书的前面,就变成了"meta"physics……

  • 还有一点就是哲学的名词都是在演变的嘛……(其实所有词都在演变) 在早期(牛顿之前)形而上学和科学是没有很清晰的分别的。想一想嘛……古时候的人想研究自然,又没有高科技,只能靠想喽。神学也是一样,毕竟那个时候用神意来解释世界是很常见的手法。 后来普遍认为是牛顿开启了近代科学,类似具体地区分出“科学”的方法和其它方法有何不同。在他之后“形而上学”这个词就开始更专一,为的是和科学有更好的区分。 相比较的话,比如说牛顿之前的笛卡尔,包括和牛顿同期的莱布尼茨,都同时在研究物理、数学、和形而上学。如果读他们的作品,要分别形而上学和物理学就更困难一点,因为两者的目的(至少在那个时候)是一样的。

  • "哲学的名词都是在演变" 赞同。 怪不得“坚持发展的辩证法”赢了。

  • ……那是啥,听着好高大上

  • 我依旧坚持形而上学就是“元学”。 我喜欢普通亲切的东西,所以我希望哲学也是这样。 高大上的哲学不和我的胃口。

  • 另外 救赎之星中有详细论述关于一门神的科学叫形而上学,并且清晰解释了元逻辑和元物理的关系。 另外 救赎之星中有详细论述关于一门神的科学叫形而上学,并且清晰解释了元逻辑和元物理的关系。 还有海德格尔的相关著作可以阅读。

    元逻辑和元伦理打错。 你有什么对的?搞笑,开始形而上学就是作为泛神学存在为了瞥见上帝等神的概念,且不论你看过会饮这样的古老作品就应该放弃单纯将哲学根本与形而上划为一等的说法。 我就问你一句你这种不喜欢着眼其历史实在内容的,翻出海德格尔的的书,找到一段来支持你所谓的形而上学就是哲学吧。

  • 居然有这么多人对形而上学感兴趣,我就在追加一些关于“为什么形而上学饱受诟病”的个人理解吧。 一、宗教 宗教以“神”为整个世界的唯一基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自然现象都起源于“神”。 在自然科学还不发达的年代,“神”依旧可以很厉害,并且”显得很可靠“。可是,当自然科学迅速进步后,”神“依旧可以很厉害,只是不再显得那么可靠了。有人说是”自然科学打败了宗教“,我认为这样说不准确,确切的来说,应该是“自然科学来到门前叫骂,而‘神’大人闭门不战“。宗教没有输,只是也没法赢。 这么说吧,假如有两个妹子和你相亲,其中一个和你见面了,性格温柔、脸蛋漂亮、身材又好;另一个没法见上,但有人跟你说她比你见到的这个更温柔、更漂亮、身材更好,你倒是觉得哪个更可靠呢?见到的那个姑娘就是自然科学,没见到的那个就是宗教。 二、各种公理化体系的缺陷 我们知道,以”三大运动定律“为”元“的牛顿力学曾”无所不能“,但随着进入高速世界,牛顿力学就无能为力了,主要问题出在了”牛顿第二定律“。于是相对论对”牛二“进行了补充,从而适应了高速世界。可是到了微观世界,相对论又出了问题了,而且是个更严重的问题,关于”定域性“,通俗点说,就是微观世界存在”分身术“。微观世界进一步的理论还在发展中。 不管怎样,人们看到了这些公理化体系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固有缺陷。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形而上学的麻烦就在于它的”元“:不可推导、不可证明。 不过,我还认为,这些不可推导、不可证明的”元“,蕴含着确定性。确定性也是形而上学的力量源泉。

  • 感谢打字…真无意跟他们争论,但是这种不带历史实在内容角度来评价一个带有阶段性的名词毫无疑问是相当不负责的。 在文学批评中,形而上学学者确实意味着将形式层面提取为本真内容的做法,比如叔本华认为现代戏剧优越于古典戏剧的看法,而且这种看法是建立在其平均化比较作品之上的而作为神学也就最初的形而上学则又不同,泛神论归于上帝或者神这样的单子的看法。 想来看这位我就觉得有意思,本身未曾意识到将多少问题混为一谈不说,还自认为没人懂他的意思。 当然我说的也是片面,我出发基点还是戏剧研究角度,至于这种修禅的画图艺术家没事就说人没看过啥我觉得真是……… 以上,我觉得不看元逻辑和元伦理来初涉哲学实在是太好了。

  • 感谢打字…真无意跟他们争论,但是这种不带历史实在内容角度来评价一个带有阶段性的名词毫无疑问是相当不负责的。 在文学批评中,形而上学学者确实意味着将形式层面提取为本真内容的做法,比如叔本华认为现代戏剧优越于古典戏剧的看法,而且这种看法是建立在其平均化比较作品之上的而作为神学也就最初的形而上学则又不同,泛神论归于上帝或者神这样的单子的看法。 想来看这位我就觉得有意思,本身未曾意识到将多少问题混为一谈不说,还自认为没人懂他的意思。 当然我说的也是片面,我出发基点还是戏剧研究角度,至于这种修禅的画图艺术家没事就说人没看过啥我觉得真是……… 以上,我觉得不看元逻辑和元伦理来初涉哲学实在是太好了。

  • 我喜欢你对宗教的比喻哈哈。 补充一下: 我认为神在哲学内的“作用”也是一直在演变的。当然了,一说到最早期(古希腊),神是人理解自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过那时候的神也都是多神论,而且是“自然神”(类似风神、雷神这种),和现在普遍讨论的单神有很大不同。 哪怕到了后来,很多哲学家也是在用“神”的名义做着其实很“科学”的事。(我把“科学”打引号是因为那是牛顿之前的时代,所以所谓的研究“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科学有很大不同,不过目的是一样的。)比如说斯宾诺莎(Spinoza)认为神就是自然,就是宇宙万物,然后宇宙的现状可以通过理解神的本质推导出来。换成现代语言就是物理法则是永恒的…… 牛顿“创建”了现代科学之后,以及伽利略啊哥白尼之类的发展,就表明了理解自然可以通过新的手法——实验和推导——而不需要通过了解神性。 (话虽如此,其实牛顿写的神学书比他写的物理书还多_(:з」∠)_) 到了后来“神”在哲学中的地位就变得比较单一,也和科学越走越远,甚至和形而上学也越走越远。(可能“神是否存在”是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但“神性是什么”这类问题多数人都认为不是形而上学的问题。) ———— 牛顿的三大定律实际上非常有意思,因为虽然它们看上去是“定律”,但很多人都认为它们其实是“定义”,甚至可以说“假说”。 牛顿在《Principia》里面一开头就说了他研究的只是一个数学模型,他不想讨论“力”的本质是什么。当然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能让他的数学模型有效,唯一的可能就是“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这是个形而上的假设,但实际上牛顿的数学模型不需要这个假设。 后期爱因斯坦重新解释重力,并且用的是一种不需要“力”的解释方法,也证明了牛顿定律其实不需要“力”的客观存在。 因为这些“失败”,很多人认为形而上学毫无意义。(失败的意思就是原本看起来好像是必然存在的形而上的假设,后来发现根本不是必然存在,这表示讨论这个话题好像没有太大意义。) 20世纪初期,英明神武善良伟大(……)的Carnap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来讨论形而上学的无意义性,以及哲学应该远离形而上学,使得20世纪中期的分析哲学家基本上全都离形而上学要多远走多远。到了末期才开始渐渐有一些人继续讨论形而上学,但讨论的方式都是类似“我要讲的是‘正确’的形而上学,不是那种‘错误’的……” 现在有一些科学哲学家渐渐开始重新考虑形而上学的意义(比如我教授),但绝大多数还是很看不起形而上学的(比如我= =)……

  • 吵什么 不要搬理论 通俗的举例 打比方 掐架的也要思路清晰 不要把问题往沟里带-_-#我去 一直没搞 吵什么 不要搬理论 通俗的举例 打比方 掐架的也要思路清晰 不要把问题往沟里带-_-#我去 一直没搞懂这个 我坚信大部分人喊着形而上and下的 也没有很懂

    ……形而下是啥,第一次听!

  • 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因此你很难从某个哲学家或者某派哲学 历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因此你很难从某个哲学家或者某派哲学类别那里去了解形而上学的实际含义。但是总体来说,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很多时候可以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哲学。

    你说形而上学就是哲学,Frege要哭了……

  • 断章取义不如不读书,同学。 断章取义不如不读书,同学。

    “但是总体来说,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很多时候可以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哲学。” Russell和Carnap都会认为哲学的根本不是形而上学。 甚至亚里士多德都不会认为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充其量是根本“之一”。 除非你把形而上学定义如此广泛以至于包含了所有哲学,那当然哲学就是形而上,因为定义了……analytic

  • 如果你语文学好了,并且情商也很正常,智商我假设你也是正常的,那么我不知道你想通过侧重表达形上与哲学的差别来达到打击我的言论的目的是不是显得太小儿科了。

  • 如果你语文学好了,并且情商也很正常,智商我假设你也是正常的,那么我不知道你想通过侧重表达形 如果你语文学好了,并且情商也很正常,智商我假设你也是正常的,那么我不知道你想通过侧重表达形上与哲学的差别来达到打击我的言论的目的是不是显得太小儿科了。

    我智商肯定是不够,看不明白你是从哪看出来我在打击你= = 情商肯定也是不够,不明白为什么讨论个问题就是小儿科。

  • 既然你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 对于楼主这种对于形上完全没有概念的人,你跟他扯那么多都是白扯,扯那么细枝末节也是废话。直接告诉他形上是哲学的根,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同等看待,这就是最好的解答。难道你会幼稚的以为我真的认为形上和哲学是一个概念吗?如果我说他们是一个概念,怎么会说形上是哲学的根本呢?难道我能说a是a的下半部分这种话?听话听音,同学,如果听不了音,至少用智商推理一下。

  • 我晚上还有读书计划,没功夫扯了,要扯明天我上班时间可以陪扯。

  • 既然你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 对于楼主这种对于形上完全没有概念的人,你跟他扯那么 既然你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 对于楼主这种对于形上完全没有概念的人,你跟他扯那么多都是白扯,扯那么细枝末节也是废话。直接告诉他形上是哲学的根,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同等看待,这就是最好的解答。难道你会幼稚的以为我真的认为形上和哲学是一个概念吗?如果我说他们是一个概念,怎么会说形上是哲学的根本呢?难道我能说a是a的下半部分这种话?听话听音,同学,如果听不了音,至少用智商推理一下。

    没有智商,没办法╮(﹀_﹀)╭ 我没有单纯地在回答楼主的问题,这是个讨论组,是可以讨论的,不是知乎。 而且我也不同意“由于没概念,扯什么都白扯”这个态度,我认为对方能接受多少是对方的问题,自己讲多少、讲的多严谨,是对自己和对方的负责。何况如果我懒得讲细节,我也可以不讲。 你说我认为你觉得形而上等于哲学是幼稚,我又不知道你是谁,怎么会知道你知道什么。有不少人认为形而上就是哲学。 我知道你可能知道很多事,但这并不表示用居高临下的态度来教育别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 看你这么萌萌哒,也是没办法。 你是才来这个小组不久吧? 那我作为一个资深老成员非常友善的给你一点忠告,就一点,别的说多了你现在也听不懂,我就说一点……我悄悄的说……小心这个组里的神经不太正常的一些人,千万不要跟他们过多的讨论。 假以时日,我相信你会明白我为什么这样回答楼主。

  • 看你这么萌萌哒,也是没办法。 你是才来这个小组不久吧? 那我作为一个资深老成员非常友善的给 看你这么萌萌哒,也是没办法。 你是才来这个小组不久吧? 那我作为一个资深老成员非常友善的给你一点忠告,就一点,别的说多了你现在也听不懂,我就说一点……我悄悄的说……小心这个组里的神经不太正常的一些人,千万不要跟他们过多的讨论。 假以时日,我相信你会明白我为什么这样回答楼主。

    我是闲着来转的,讲烦了就撤了,还怕人追到家里敲门跟我对喷不成…… 我的态度是有心情写,就写的问心无愧;没心情写,就不上网了。 你不是要读书计划了么,快去读吧=L=

  • 我刚才大体上看了一下这个帖子的上面各种回复,然后给你的一个回复点了一下赞。顺面不小心看见了你不喜欢形而上学。然后我看了一下你提到的一些人物,(推测了一下),那么,你是搞语言分析哲学那个区域的吗?

  • 我刚才大体上看了一下这个帖子的上面各种回复,然后给你的一个回复点了一下赞。顺面不小心看见了 我刚才大体上看了一下这个帖子的上面各种回复,然后给你的一个回复点了一下赞。顺面不小心看见了你不喜欢形而上学。然后我看了一下你提到的一些人物,(推测了一下),那么,你是搞语言分析哲学那个区域的吗?

    Carnap是我男神!所以你懂得…… 我一直不是很愿意把自己归类于“分析派”,因为我并不赞同很多后期分析派(Quine, David Lewis, Kripke)的态度,我对狭义的分析语言(这里指自然语言)也没太大兴趣。我同样也不认为哲学的一切都该归于逻辑,或者不能用formal语言表述的题目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如果是广义的分析派,类似哲学应该尊重科学、应该清晰地表述内容……之类的,我就很喜欢。 我对语言的态度和Carnap一样,和Quine基本相反:我认为语言应该是从经验中“造”出来的,而不是需要被“分析”的。 =L=不知道这样讲有没有讲明白……

  • 看了楼上这么多回复,我觉得这个帖子有点意思,所以我倒不着急去进行今晚的阅读计划,而想抽这么十几二十分钟时间来稍微深入一点谈谈我对形而上学的看法。作为一个纯野路子的哲学爱好者,不必楼上有各种学术背景的人进行的专业化训练,所以我解说的也很野路子,方便没有任何哲学基础的人或者只有很少哲学基础的人来理解这个问题,因为我相信有了一定哲学基础的人是不会来问这种问题的,他们更愿意选择问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形而上学是什么这种太大的问题。 我一直在说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这点我从来没有否定过,如果有人非要跟我谈形而上学与哲学概念的区别,我也不想谈,这么浅白的问题谈起来也是浪费时间秀智商下限。 我想谈的是为什么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大大话题,大到在这个帖子里根本容不下这个话题这么大。但是我还是想尝试性的谈一下,并且做好了长期谈这个话题的准备(如果有人要跟我争论的话),正好我也吸收一下别人的知识,进行一些思想的碰撞。 众所周知,形而上学这个词是跟亚里士多德有关的,而且甚至不是亚里士多德造就了这个词点含义,而是之后,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中,我们赋予了这个词,这个叫形而上学的词它的含义。但是形而上学这个东西并不是从这个词被赋予含义以后才存在的,而是在连亚里士多德都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就存在了。按照最古老的记载,第一个让这个词存在的人叫做泰勒斯。他也是古希腊哲学七贤之一,被认为是最早的有记载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之前的人物。在某一些日期离我们比较近的哲学家看来(比如尼采、海德格尔这类的),苏格拉底对哲学的影响其实是一种不良的影响,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回到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一切纷争,都只是哲学进程的反复,中心的问题始终如一,那就是形而上学。 正如楼上一些人说的,哲学在历史上有一些时期,在有一些人那里,是把形而上学放逐的,他们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研究哲学的方式。甚至我们的百度名词解释都已经说了,形而上学是什么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总之是不符合高大全形象的东西。但是,其实这不过是在历史进展的长河中,一些人的研究侧重点的需要所做的一种方式方法上的选择而已啊,从根本上来说任何哲学派别都逃离不了形而上学的核心。哪怕是那些声称要放逐形而上学的派别,他们也像离心运动一样,必须存在一个“心”,尽管这个“心”是看不见的,但是它始终在那里。就好比存在者在这里,但你不可能看到“存在”本身。 形而上学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简要的说,它是关于这个世界的一系列根本性的探索,无论这种根本性是单一或复杂,是静止或变动,那只不过是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阶段所显示出来的一种认识,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全貌,它的全貌还在进行中。人对于形而上问题的追问乃是人的一种作为智慧动物的本能,可能在某个时期,它会消失暗淡,但是从整体看,人类社会无法逃离这样的追问,并且将永恒的追问下去。哲学是一种在不依靠宗教那种虚幻模式的前提下,作为科学精神和早期宗教诞生的理智基础为源头的一种(哦,妈类,这个句子太长了)……总之我想表达就是,它是人类精神之源,作为这个源,无论从它身上分离出去多少细枝末节,但是始终不可能分支出去那个叫形而上学的,对于人类生活于这个世界上的最根本的询问。 (妈类,一口气写这么多,我真的要去看书了)。

  • 看了楼上这么多回复,我觉得这个帖子有点意思,所以我倒不着急去进行今晚的阅读计划,而想抽这么 看了楼上这么多回复,我觉得这个帖子有点意思,所以我倒不着急去进行今晚的阅读计划,而想抽这么十几二十分钟时间来稍微深入一点谈谈我对形而上学的看法。作为一个纯野路子的哲学爱好者,不必楼上有各种学术背景的人进行的专业化训练,所以我解说的也很野路子,方便没有任何哲学基础的人或者只有很少哲学基础的人来理解这个问题,因为我相信有了一定哲学基础的人是不会来问这种问题的,他们更愿意选择问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形而上学是什么这种太大的问题。 我一直在说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这点我从来没有否定过,如果有人非要跟我谈形而上学与哲学概念的区别,我也不想谈,这么浅白的问题谈起来也是浪费时间秀智商下限。 我想谈的是为什么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大大话题,大到在这个帖子里根本容不下这个话题这么大。但是我还是想尝试性的谈一下,并且做好了长期谈这个话题的准备(如果有人要跟我争论的话),正好我也吸收一下别人的知识,进行一些思想的碰撞。 众所周知,形而上学这个词是跟亚里士多德有关的,而且甚至不是亚里士多德造就了这个词点含义,而是之后,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中,我们赋予了这个词,这个叫形而上学的词它的含义。但是形而上学这个东西并不是从这个词被赋予含义以后才存在的,而是在连亚里士多德都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就存在了。按照最古老的记载,第一个让这个词存在的人叫做泰勒斯。他也是古希腊哲学七贤之一,被认为是最早的有记载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之前的人物。在某一些日期离我们比较近的哲学家看来(比如尼采、海德格尔这类的),苏格拉底对哲学的影响其实是一种不良的影响,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回到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一切纷争,都只是哲学进程的反复,中心的问题始终如一,那就是形而上学。 正如楼上一些人说的,哲学在历史上有一些时期,在有一些人那里,是把形而上学放逐的,他们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研究哲学的方式。甚至我们的百度名词解释都已经说了,形而上学是什么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总之是不符合高大全形象的东西。但是,其实这不过是在历史进展的长河中,一些人的研究侧重点的需要所做的一种方式方法上的选择而已啊,从根本上来说任何哲学派别都逃离不了形而上学的核心。哪怕是那些声称要放逐形而上学的派别,他们也像离心运动一样,必须存在一个“心”,尽管这个“心”是看不见的,但是它始终在那里。就好比存在者在这里,但你不可能看到“存在”本身。 形而上学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简要的说,它是关于这个世界的一系列根本性的探索,无论这种根本性是单一或复杂,是静止或变动,那只不过是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阶段所显示出来的一种认识,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全貌,它的全貌还在进行中。人对于形而上问题的追问乃是人的一种作为智慧动物的本能,可能在某个时期,它会消失暗淡,但是从整体看,人类社会无法逃离这样的追问,并且将永恒的追问下去。哲学是一种在不依靠宗教那种虚幻模式的前提下,作为科学精神和早期宗教诞生的理智基础为源头的一种(哦,妈类,这个句子太长了)……总之我想表达就是,它是人类精神之源,作为这个源,无论从它身上分离出去多少细枝末节,但是始终不可能分支出去那个叫形而上学的,对于人类生活于这个世界上的最根本的询问。 (妈类,一口气写这么多,我真的要去看书了)。

    你要学会一边看书一边刷帖→_→ 我自从进了这个帖以来已经看完一篇20+页的论文了…… 看了你这段话我认为果然有空应该去读读希腊哲学……我一直在试图逃避希腊哲学= = 虽然我对形而上学是人类精神之源这类观点持保留意见,但我倒是同意很多声称放逐形而上学的学派也没法逃离这个问题的观点。哪怕是维根斯坦的Tractatus其实也是一本形而上学的书,维也纳学圈这么明确反对形而上学,但实际上他们的许多观点都只有在特定的形而上框架中才能实现。 Carnap的“不谈形而上学”其实本身也是一种形而上的观点:“世界的本质是这样这样的,所以我们才不应该(直接)谈论它” 我个人对形而上学的观点(虽然你不是在对我说,但我还是要说哈哈)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没意义”(我认为Carnap也不是单纯觉得它没意义)。我认为形而上学存在于认知学(epistemology)之外,所以在我们弄明白认知学之前,所有的形而上学讨论出来的结论都既没法证明是对,也没法证明是错,所以“没有意义”。 大概就是题目本身是有意义的,但由于目前知识的局限性,直接讨论没有意义。 不过,如果从“每一个认知学理论都有特定的对形而上学理论的限定”角度来看,的确是没法完全不讨论形而上学。

  • 嗯,明白。 我有在一个叫“逻辑□语言□哲学”的群里,。 我觉得你比较适合进群,不过我们群现在要进行考核,进新成员要先去验证群 验证群里有8名负责验证的管理员,我现在是负责周二验证,验证通过后就可以进入主群,我觉得你验证通过应该没有问题,而且专业也很对口。该群群主蛮孤单的,是一个该专业退休老教授,我们几个都在义务为他找知音。你如果有兴趣可以来看看。 (其他路过看到的同学,请不要随意加群,本群不接受小白)

  • 嗯,明白。 我有在一个叫“逻辑□语言□哲学”的群里,。 我觉得你比较适合进群,不 嗯,明白。 我有在一个叫“逻辑□语言□哲学”的群里,。 我觉得你比较适合进群,不过我们群现在要进行考核,进新成员要先去验证群 验证群里有8名负责验证的管理员,我现在是负责周二验证,验证通过后就可以进入主群,我觉得你验证通过应该没有问题,而且专业也很对口。该群群主蛮孤单的,是一个该专业退休老教授,我们几个都在义务为他找知音。你如果有兴趣可以来看看。 (其他路过看到的同学,请不要随意加群,本群不接受小白)

    好啊我加来看看~ 不过我的问题就是所有全都是用英文学的,所以用中文讲起来有点驴唇不对马嘴=L= (不过自从来了这个小组中文表达能力飙升)

  • 我晚上还有读书计划,没功夫扯了,要扯明天我上班时间可以陪扯。 我晚上还有读书计划,没功夫扯了,要扯明天我上班时间可以陪扯。

    可以幫我解釋一下存在主義中的荒誕的意思么

  • 可以幫我解釋一下存在主義中的荒誕的意思么 可以幫我解釋一下存在主義中的荒誕的意思么

    首先我想搞清楚你说的存在主义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还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还是哪个的存在主义,然后你说的存在主义中的荒诞,我想问问是不是说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

  • 有趣,自娱自乐找到抱团的真是好啊…苏格拉底这样都能躺枪……我得闪,真得闪。仅以我这弱得不行代学识来说,我不跟敢以任何敢指涉苏格拉底的人讨论。 至于说尼采,尼采对于苏格拉底的恨是什么?大概是野路子一辈子只有在有几百万买一块手表了之后才知道……… 真是惨,仅以人类的无能孬种残渣的角度对苏格拉底做此生最后一次解释。作为柏拉图的老师他到底对柏拉图意味着什么?看会饮。对时代意味着什么?看那些崇拜和批判之人到底是认识到了什么吧。 我真是庆幸啊!还好苏格拉底被一群人以奢侈品供起来了,纯粹的物欲时代它也是算是巅峰的象征。作为俗,苏格拉底存在着。作为奢侈,苏格拉底存在着。啦啦啦啦,很开心,这关于对苏格拉底的说法彻底断了我再聊聊的念头… 真是可惜…尼采会不会在我死后将我的名字看一眼呢?如果所有看过尼采的人里觉得尼采的恨是认为苏格拉底是时代的退步的话。那么我大概可能作为一个肮脏不堪的泥球(有地球这么大的泥球吧)里的小小沙砾被作为一个整体看到吧。 当然我更希望另外一位看到就是了…

  • 没有具体形象却在具体形象之上的学问,好比电脑显示的图像是形,那么后台的编程就是形而上学,不知道可以这样理解吗

  • 首先我想搞清楚你说的存在主义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还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还是哪个的存在主义,然 首先我想搞清楚你说的存在主义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还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还是哪个的存在主义,然后你说的存在主义中的荒诞,我想问问是不是说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

    是薩特的存在主義,荒誕是加繆寫的小說那個。一直難以理解那種荒誕感覺以及局外人裡面的哲學意味

  • 有趣,自娱自乐找到抱团的真是好啊…苏格拉底这样都能躺枪……我得闪,真得闪。仅以我这弱得不行 有趣,自娱自乐找到抱团的真是好啊…苏格拉底这样都能躺枪……我得闪,真得闪。仅以我这弱得不行代学识来说,我不跟敢以任何敢指涉苏格拉底的人讨论。 至于说尼采,尼采对于苏格拉底的恨是什么?大概是野路子一辈子只有在有几百万买一块手表了之后才知道……… 真是惨,仅以人类的无能孬种残渣的角度对苏格拉底做此生最后一次解释。作为柏拉图的老师他到底对柏拉图意味着什么?看会饮。对时代意味着什么?看那些崇拜和批判之人到底是认识到了什么吧。 我真是庆幸啊!还好苏格拉底被一群人以奢侈品供起来了,纯粹的物欲时代它也是算是巅峰的象征。作为俗,苏格拉底存在着。作为奢侈,苏格拉底存在着。啦啦啦啦,很开心,这关于对苏格拉底的说法彻底断了我再聊聊的念头… 真是可惜…尼采会不会在我死后将我的名字看一眼呢?如果所有看过尼采的人里觉得尼采的恨是认为苏格拉底是时代的退步的话。那么我大概可能作为一个肮脏不堪的泥球(有地球这么大的泥球吧)里的小小沙砾被作为一个整体看到吧。 当然我更希望另外一位看到就是了…

  • 是薩特的存在主義,荒誕是加繆寫的小說那個。一直難以理解那種荒誕感覺以及局外人裡面的哲學意味 是薩特的存在主義,荒誕是加繆寫的小說那個。一直難以理解那種荒誕感覺以及局外人裡面的哲學意味

    局外人没看过,不过你既然说的是加缪我大概就知道了,现在在吃早饭,一会跟你说。

  • 是薩特的存在主義,荒誕是加繆寫的小說那個。一直難以理解那種荒誕感覺以及局外人裡面的哲學意味 是薩特的存在主義,荒誕是加繆寫的小說那個。一直難以理解那種荒誕感覺以及局外人裡面的哲學意味

    其实加缪表达的这种荒诞,也困扰了我很多年,至少有五六年我都懵懵懂懂的,对于这个问题。 说道加缪,就不得不说《西西弗斯的神话》,讲一个戏弄了死神的家伙被神惩罚去推巨石,每天周而复始将巨石从山脚推到山顶,第二天巨石还是会滚下来,然后要重复推。这事情其实毫无意义,没有价值,事情还是会回到原点,而且事情的目标也只是因为众神惩罚置顶的游戏中的一环。那么西西弗斯为什么还要不停的去推呢?加缪说,西西弗斯在这样推石头的时候体现出了作为人的尊严。这事情我也纳闷了好久,这到底体现了他什么尊严? 至今我也不能说我完全的理解了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尝试性的把我的看法说给你听听,但是无法保证这是一种标准可靠的回答,所以最终问题还要留给你自己思考。 存在主义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派别,它实际上是有一个很长的隐性发展脉络的,虽然我现在讲的这个未必被学界所认可。算了,这个部分先不说了,如果你有兴趣听这个部分,我们再说。总之你想知道的只是存在主义的荒诞…… 人是自由的,做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道德、法律法规都是人自己给自己上的枷锁,上帝也是。当你认识到你带的手铐的钥匙就在你口袋里的时候,这手铐也就形同虚设。人是自由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换句话说,是生活在一群自由的人中的,所以当你可以为所欲为杀死别人的时候,你同样可以被对方杀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非他个人自己的选择才来的,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由不得他不想离开,他的一切都在这一来一走之间,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存在。没有任何人任何理论任何信仰能告诉他一个可靠的他为什么来为什么走为什么活的原因。人,他只是这么活下去,日日重复着昨天。当一个人认识到人生其实毫无意义,或者说人生本来就是没有任何预设的意义的时候,当他直面这种没有意义的时候,他选择直面这种荒诞的时候,他其实也就不再是荒诞的奴仆,不再是一个受惩罚的人,他是清醒的意识到这种荒诞后还要去执行他的人生的人,在这种选择中,他贯彻了他自己的意志。哪怕最终他什么也无法改变,石头仍然回到原点,但是在他认识到人生的荒诞,并在荒诞中勇敢面对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活物了,他人生真正的意义也在这时候显示了出来。所以荒诞并非一种与意义的背离,荒诞,只是一种意义的极端形式。

  • 其实加缪表达的这种荒诞,也困扰了我很多年,至少有五六年我都懵懵懂懂的,对于这个问题。 说 其实加缪表达的这种荒诞,也困扰了我很多年,至少有五六年我都懵懵懂懂的,对于这个问题。 说道加缪,就不得不说《西西弗斯的神话》,讲一个戏弄了死神的家伙被神惩罚去推巨石,每天周而复始将巨石从山脚推到山顶,第二天巨石还是会滚下来,然后要重复推。这事情其实毫无意义,没有价值,事情还是会回到原点,而且事情的目标也只是因为众神惩罚置顶的游戏中的一环。那么西西弗斯为什么还要不停的去推呢?加缪说,西西弗斯在这样推石头的时候体现出了作为人的尊严。这事情我也纳闷了好久,这到底体现了他什么尊严? 至今我也不能说我完全的理解了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尝试性的把我的看法说给你听听,但是无法保证这是一种标准可靠的回答,所以最终问题还要留给你自己思考。 存在主义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派别,它实际上是有一个很长的隐性发展脉络的,虽然我现在讲的这个未必被学界所认可。算了,这个部分先不说了,如果你有兴趣听这个部分,我们再说。总之你想知道的只是存在主义的荒诞…… 人是自由的,做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道德、法律法规都是人自己给自己上的枷锁,上帝也是。当你认识到你带的手铐的钥匙就在你口袋里的时候,这手铐也就形同虚设。人是自由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换句话说,是生活在一群自由的人中的,所以当你可以为所欲为杀死别人的时候,你同样可以被对方杀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非他个人自己的选择才来的,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由不得他不想离开,他的一切都在这一来一走之间,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存在。没有任何人任何理论任何信仰能告诉他一个可靠的他为什么来为什么走为什么活的原因。人,他只是这么活下去,日日重复着昨天。当一个人认识到人生其实毫无意义,或者说人生本来就是没有任何预设的意义的时候,当他直面这种没有意义的时候,他选择直面这种荒诞的时候,他其实也就不再是荒诞的奴仆,不再是一个受惩罚的人,他是清醒的意识到这种荒诞后还要去执行他的人生的人,在这种选择中,他贯彻了他自己的意志。哪怕最终他什么也无法改变,石头仍然回到原点,但是在他认识到人生的荒诞,并在荒诞中勇敢面对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活物了,他人生真正的意义也在这时候显示了出来。所以荒诞并非一种与意义的背离,荒诞,只是一种意义的极端形式。

    怎麼理解他的一來一走間 什麼都不存在了,還是因為生不能自己選擇,死也不能選擇這個原因?

  • 怎麼理解他的一來一走間 什麼都不存在了,還是因為生不能自己選擇,死也不能選擇這個原因? 怎麼理解他的一來一走間 什麼都不存在了,還是因為生不能自己選擇,死也不能選擇這個原因?

    说直白一点,人生的意义只在人生之中,不会在世界有你之前,也不会在你死之后。不是你想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是在你开始活的那个刹那,你已经注定了一定会死,这些也不是你可以左右的。

  • 其实加缪表达的这种荒诞,也困扰了我很多年,至少有五六年我都懵懵懂懂的,对于这个问题。 说 其实加缪表达的这种荒诞,也困扰了我很多年,至少有五六年我都懵懵懂懂的,对于这个问题。 说道加缪,就不得不说《西西弗斯的神话》,讲一个戏弄了死神的家伙被神惩罚去推巨石,每天周而复始将巨石从山脚推到山顶,第二天巨石还是会滚下来,然后要重复推。这事情其实毫无意义,没有价值,事情还是会回到原点,而且事情的目标也只是因为众神惩罚置顶的游戏中的一环。那么西西弗斯为什么还要不停的去推呢?加缪说,西西弗斯在这样推石头的时候体现出了作为人的尊严。这事情我也纳闷了好久,这到底体现了他什么尊严? 至今我也不能说我完全的理解了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尝试性的把我的看法说给你听听,但是无法保证这是一种标准可靠的回答,所以最终问题还要留给你自己思考。 存在主义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派别,它实际上是有一个很长的隐性发展脉络的,虽然我现在讲的这个未必被学界所认可。算了,这个部分先不说了,如果你有兴趣听这个部分,我们再说。总之你想知道的只是存在主义的荒诞…… 人是自由的,做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道德、法律法规都是人自己给自己上的枷锁,上帝也是。当你认识到你带的手铐的钥匙就在你口袋里的时候,这手铐也就形同虚设。人是自由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换句话说,是生活在一群自由的人中的,所以当你可以为所欲为杀死别人的时候,你同样可以被对方杀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非他个人自己的选择才来的,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由不得他不想离开,他的一切都在这一来一走之间,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存在。没有任何人任何理论任何信仰能告诉他一个可靠的他为什么来为什么走为什么活的原因。人,他只是这么活下去,日日重复着昨天。当一个人认识到人生其实毫无意义,或者说人生本来就是没有任何预设的意义的时候,当他直面这种没有意义的时候,他选择直面这种荒诞的时候,他其实也就不再是荒诞的奴仆,不再是一个受惩罚的人,他是清醒的意识到这种荒诞后还要去执行他的人生的人,在这种选择中,他贯彻了他自己的意志。哪怕最终他什么也无法改变,石头仍然回到原点,但是在他认识到人生的荒诞,并在荒诞中勇敢面对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活物了,他人生真正的意义也在这时候显示了出来。所以荒诞并非一种与意义的背离,荒诞,只是一种意义的极端形式。

    現在看你說的都有種懵懵懂懂的感覺,說的不好聽一些有對牛彈琴的意味,我明白的只是表層更深的東西感覺還是一無所知,等我再去多多讀一下基礎書 在向你請教。

  • 現在看你說的都有種懵懵懂懂的感覺,說的不好聽一些有對牛彈琴的意味,我明白的只是表層更深的東 現在看你說的都有種懵懵懂懂的感覺,說的不好聽一些有對牛彈琴的意味,我明白的只是表層更深的東西感覺還是一無所知,等我再去多多讀一下基礎書 在向你請教。

    哲学这种东西不单单是靠读书,也靠人生阅历和自己去思考领悟,没有人生阅历和思考领悟是很难触及哲学的。哲学不是一门像一般科学那样的普通学问,不是在完成名词解释与理论分析后可以懂的,一切前人的哲学理论只是帮助你攻歼自己精神羁绊的催化剂,最终一切都会融入到你自己的哲学中,只有当你有了你自己的哲学,你才能真正走进那些哲学家的思想。

  • 接触哲学,非常忌讳走火入魔,比如你看到楼上有一些人的话大概就能看出来走火入魔的表现。接触哲学走火入魔的人一般都是自己本身的思想基础不太好,而他接触的哲学家的思想就好比是一颗药,药一般都有副作用,他本身体质太弱,药力太猛或者服用不当,然后就把自己的脑子烧坏了。这个组有许许多多脑子烧坏掉的人,很多都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所以接触哲学,从概率上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搞得不好就容易把脑子搞坏。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搞不清楚的时候,就先远离哲学,放一段时间,去现实中平平静静生活一下,调整好呼吸,做好热身,然后缓慢的再来尝试,千万别做那种振臂高呼,说自己是发明了一个哲学宗派的什么祖师爷之类的事情。像那样子的疯子,我实在是见到太多了,想想都是惋惜,搞成那样子基本人生也就废了。

  • (我一定归来!只是需要一些耐心~) 10:49:06

    浙大校歌有一句 形上谓道兮

  • 接触哲学,非常忌讳走火入魔,比如你看到楼上有一些人的话大概就能看出来走火入魔的表现。接触哲 接触哲学,非常忌讳走火入魔,比如你看到楼上有一些人的话大概就能看出来走火入魔的表现。接触哲学走火入魔的人一般都是自己本身的思想基础不太好,而他接触的哲学家的思想就好比是一颗药,药一般都有副作用,他本身体质太弱,药力太猛或者服用不当,然后就把自己的脑子烧坏了。这个组有许许多多脑子烧坏掉的人,很多都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所以接触哲学,从概率上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搞得不好就容易把脑子搞坏。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搞不清楚的时候,就先远离哲学,放一段时间,去现实中平平静静生活一下,调整好呼吸,做好热身,然后缓慢的再来尝试,千万别做那种振臂高呼,说自己是发明了一个哲学宗派的什么祖师爷之类的事情。像那样子的疯子,我实在是见到太多了,想想都是惋惜,搞成那样子基本人生也就废了。

    嗯,同意要有自己的哲學的觀念,讀書我覺得還是必須的吧,現在才大學生人生感悟經歷也沒有那麼多、趁現在時間充足多多打打基礎吧、你有什麼可以推薦的書給我讀讀麼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現在的個人閱歷畢竟有限,叢書中得到一些思考、短期也不會有大的人生感悟,書畢竟還是離我近一點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名字的话除了我需要百度翻译一下以外没什么区别=L= 比较麻烦的就是专有名词,比如说我知道ontology和metaphysics的区别,但好像俩都是翻译成“形而上学”?还有就是有时候我懒得去百度,就会按自己想的来翻译,然后有时候就会表达错误之类的……(比如我之前还以为大陆哲学指的是中国大陆的哲学_(:з」∠)_) 还有就是一些观点啦……就是比较长的那种,比如说康德的transcendental idealism,完全不知道怎么翻○| ̄|_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没有偏离。就好比我说人有自杀的自由,不过问题是你会行使这种自由吗?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我、要、坚决、抵制、形而上学、是、哲学、全部、的、这个、观点!(╬ ̄皿 ̄) 形而上学是伪命题!(其实这就是很麻烦的一点了……我认为ontology没有任何意义,但metaphysics还有一点) _(:з」∠)_ 这是我作为Carnap脑残粉以及被美国实用主义洗脑后的底线!_(:з」∠)_

  • 找本中译本,对照一下在书籍中出现的位置,不过别找蓝公武翻译的。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当你看到一朵花很漂亮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只因为那朵花而存在了。然而那是事实吗?形而上学之所以是哲学的根本因为它讨论的核心就是围绕“本”进行的,但是哲学还有其他部分,这些部分从某些角度说也是一种“本”,但并不是形而上学的那种本。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你是被谁折服的?我去看看,说不定看完也折服。 其实我也不是没有形而上世界观的,我的世界观就是实用主义。我只是觉得讨论它无意义罢了。 (ps如果你推荐的是黑格尔我就不看了咳咳……)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人不可以为所欲为……我完全不同意……理由:这偏离了人是自由的观点。 他就是一个活物了(后面)我认为偏离了。不是偏离《西西弗的神话》想要表达的意思,而是偏离了真相。 -----------------以上为我对你回复的梳理----------------- ------------------以下为我的回复------------------- 人有自杀的自由,问题是你会行使这种自由吗? ----------------以下是你的再回复---------------------- 不是说我不去做就不是自由,不是自由指的是无法选择。无法选择不死亡,这就是不自由。其余可以选择的都是自由。 ===============以下为我本次回复=================== 我说人不可以为所欲为的意思是,你有选择的自由,但你要承担你选择的后果,如果这种后果是你不想承担的,那么你显然就不想这样选择,所以你虽然选择是自由,但是并非这种自由让你能为所欲为。 举个例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有选择两者任何一种的自由,但是你可以为所欲为两者都要吗?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像你这样的状况继续想下去会走偏的,抓紧读书吧。读书读太多的我都劝他们多思考,你思考太多还是多读书比较合适。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我从来没有否认过人是自由的,至少按照存在主义的理论来说,超出这个理论我们再说别的。 现在是你在强调我说人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与人是自由的是矛盾的,所以我解释给你听。 但是,你居然反过来给我解释人为什么是自由的。 以上逻辑思路,你看明白了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作为一个预设的规则,你来那样分解一下没有什么多大意义。to be,or not to be,你不能又要to be,又要not to be,你懂了吗?这两问题是连在一起的,不是可以随意拆分的。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我认为的是,人是自由的,但人不因为自由而可以为所欲为。 你认为的是,人是自由的,但可以为所欲为,并说我举例的不可为所欲为并不影响人的自由。 ----- 如果你逻辑思维没有混乱的话,综上,没有人在否认人是自由的,因此你说我所说的不能为所欲为不影响人的自由,这个推论实际上对反驳我的观点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相反,它正好证明了我的观点,也就是说人不可以为所欲为,但这不影响人的自由。如此一来,这与你原先持有的立场正好就矛盾了。 如果这个弯你还转不过来,可以把以上对话多看两遍。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不是我绕回来的,是你自己绕回来的,所以说在这个小组里辩论,没有两把刷子还是不要开口的好,不然自己都能把自己绕进去。反正你怎么绕都不可能把我绕进去的。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这么激动,连语句都不通顺了呢。平平静静,好好反思反思再说吧。靠激动是没用的,反驳的力量靠的是推论的合理性。逻辑能力跟不上的话,还是不要辩论的好,免得自己脑子搞疯。

  • 没有具体形象却在具体形象之上的学问,好比电脑显示的图像是形,那么后台的编程就是形而上学,不 没有具体形象却在具体形象之上的学问,好比电脑显示的图像是形,那么后台的编程就是形而上学,不知道可以这样理解吗

    这就是“形而上学”忽悠人的地方。 “型而上”不能“拆成”形“和”而上“,就如同“OK”不能拆成”O“和”K“,拆开来了就什么意义也没有了。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原来你以为我在忽悠你啊,为什么我感觉我只是很正常的讲话,然后你自己就把自己绕进去了,怎么还说我在忽悠呢,真奇怪。

  • 片面,静止,孤立,这是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否定的用词,这否定本身就很“形而上学”,个人以为,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没有形而上学的哲学根本就不是哲学。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自由的不是为所欲为,这就是我给你的回答,至于你怎样兜圈子让这两者可以混为一谈,这不管我毛线事。 然后以下是我给你的解释: 在解释前我想提醒你两点: 1、不要脱离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事实 2、不要脱离楼主在谈的存在主义这个背景和语境 然后我想告诉你的是,存在主义所表达的人的自由,是指脱离了人造枷锁的那种自由,而不是指你可以天马行空的那种自由。因此我说人是自由的,但不是为所欲为的,你有什么意见?你觉得我说的不符合什么真相?你是觉得你现在可以一步跨到太阳里吃冰淇淋,再养个外星人玩玩还是怎么着了?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我不会为了辩论的胜利而跟你胡搅蛮缠的辩论的,因为那种辩论毫无水准。所以你大可不必来担心我会忽悠你,要辩论就拿点真本事出来,我也难得好久没有辩论了,别让我热身运动还没做好就扫兴而归。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人的自由是指:人可以为所欲为,人可以不为所不欲为。(你说的) -----------------以下我说的--------------------- 人的自由,哪怕不是局限在存在主义里的人的自由,也从来都不是“人可以为所欲为,人可以不为所欲为”这个意思。为什么? 1、“人可以为所欲为”与“人可以不为所欲为”这种分类就是很荒谬的,因为人可以“为所欲为”已经包含了所有。说浅白一点就是,”人可以为所欲为“这个话已经包含了”人可以不为所欲为“。我说的这个你有疑问吗?如果没有就进入下一条。 2、当你把人的自由如此这般定义的时候,你所强调的只是人是有选择权的,人的自由是人可以选择。其实选择为所欲为还是选择鱼,还是选择熊掌,都不是你关心的问题,你关心单纯只是选择这种形式。------------------但是------------------人可以选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试想一下,人生的开始,面前有一个空的围棋棋盘,这里有任何可能性,但是随着你每次前进,棋盘上的可能性都在缩小。人作为人的选择的自由,并不是抓一把棋子撒在棋盘上的自由,而是在下棋的过程中,你把子怎样落的自由,棋盘有棋盘的游戏规则,人活着这个世界上也有这样的规则。如无异议,进入下一条。 3、楼主提出存在主义这个语境,你可以不赞同存在主义,但你不能脱开这个语境来谈我们在谈的这个东西。你不关心是你的事情,别说什么”我们“,因为”我们“在谈的是这个语境下的东西。如果你想脱离语境也可以,那就不要评论存在主义,如果你要脱离存在主义的语境来谈存在主义内部对于人的自由的问题,这就是扯。我跟楼主在解释存在主义的时候就已经为我们的谈话定下了这个语境的基调,我在给他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只是在解释存在主义,不是在解释我自己的理论,希望你搞清楚这一点。 4、当你说”人的自由从来就不是绝对的“这句话的时候,已经表达了人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当我们说人是自由的,这等于是给出了一个释放的开阔,但当我们再补充一句,人不是为所欲为的,就是给这个没有边界的开阔收了一条线。同样,当你说人是自由的,这是一种开阔,当你说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这是收了一条线。为什么当你自己收起线的时候,你没有意识到这与你所说的自由是矛盾的?而当这条线是从别人那里收起的,你就说是矛盾的?这个问题可以引入下一条。 5、人的自由所遭遇的限制,如果来自自己自主的对于外界客体的判断,进而进行的选择,那么他感觉到这是他是自由选择了他的路。比如走到一个死胡同然后折返回来走其他路。但是如果限制他的是另一个主体,比如,他父母,他领导,那么他就感觉他不是那么在自由的选择自己的路。比如他妈妈让他当律师,他自己想当音乐家,但是综合考虑他知道反抗不了他妈妈,所以只好继续去当律师。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都认为自己不自由,但是他没有想到人所造成的限制其实跟物体所造成的限制是一回事,问题只是你自己怎样安排你自己的路线,就好比你跟对手在棋盘上下棋,他人的限制本身就成为了你选择的机缘,没有限制就没有选择,所以限制才是相对的,而自由才是绝对的。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不着急,我们不可能24小时不做别的就来辩论,该忙什么忙什么,来日方长,慢慢辩论。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还要给大家自己判断,还不想解释?有本事你解释解释啊。 如果人的自由不绝对主要是指这个,那我感觉也可以加上人不能变成牛啊马啊而不得不作为人而活着。 要辩论不着急,反正我下班是不会跟你辩论的,我要看书,我也就上班时间跟你辩论辩论。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做到还是可以,这种强调目前我还没有发现什么纠缠的必要性。 至于你说人的自由没有实现,我就想结合你上面的话问一下,因为你说的人的不自由主要是说人不能选择生不能选择死,那么如果你所谓的人的自由要是实现了,是不是人就可以选择自己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了呢?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你想写作业就写作业,不想写作业就不写作业,这不就是为所欲为吗?搞什么还要来个不为所欲为?简直莫名其妙啊,好吧?语文老师怎么教育的啊,没事去补充补充逻辑学知识,不要讲一些笑死人的话了,好吗。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感觉到自己在跟逻辑水平这么荒诞的人辩论,真的会伤自尊的,好吗?辩论敢拿出点料吗?我5点下班,8点半上班,非上班时间别找我辩论,我没空,落四天书没看,伤不起。哲学人小组果然耗费时间,有时间还不如看书,难得跑来辩论一下,你还给我闹这么低级的逻辑问题,伤不起,伤不起,好失望,好失望。我画画去了。

  •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别跟我拽康德,好吗?拽康德拽到我这里你拽错人了。可以做什么与可以为所欲为是两回事,跟你这么纠缠我都感觉自己智商降低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而上学成语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