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是啥?

【本文转载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艾思奇主编 · 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范畴是人是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科学的各部门都有自己特有的一系列的基本范畴,如经济学有商品、价值、货币等范畴。哲学范畴是反映整个客观世界的一些最普遍的本质的概念。

  一切唯心主义者都否认范畴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范畴先于自然界而存在,是客观事物的本源。主观唯心主义者把范畴看做纯主观的东西,是用来整理紊乱的自然现象的工具,在他们看来,自然现象本身是没有规律的。

  哲学范畴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一经产生,反过来又指导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一定的范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一定阶段。范畴的不断丰富和日益精确,意味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入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逐步提高。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客观事物之间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前面已经讲过的对立和统一、质变和量变、肯定和否定等范畴都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此外还有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等各对范畴,它们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补充。其中每一对范畴都是对立的统一,它们各自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客观世界的联系和矛盾。

本质和现象是客观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性质及此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是事物的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面。教员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i]帝国主义的本质,是由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规定的。在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以前[ii],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本质和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iii]因此,认清了事物的本质,就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揭露了我们的时代的基本矛盾、本质,才能掌握住时代的发展的规律。

现象是指直接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现象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事物的本质通过无数现象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如帝国主义对殖民地附属国的侵略、掠夺的本质,既在政治方面表现出来,又在经济或文化方面表现出来;有时用战争的方式出现,有时又用和平的方式出现。帝国主义者有时赤裸裸地摆出凶残的面孔来镇压殖民地附属国的人民,有时摆出一副笑容可掬的伪善的面孔来进行欺骗。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其中每一现象都只是本质的某个侧面的表现。每一个现象是比较片面的、表面的、局部的,它是多变的、易逝的。就事物的总体说来,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深刻、稳定。

现象和本质是构成客观对象的统一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又都是从某一特定的方面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假象也是一种现象,它甚至给人一种和事物本质完全相反的印象,如美帝国主义施放“和平”烟幕,来掩盖它好战的本质。但是假象也是本质的某种表现。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美帝国主义叫嚷“和平”,是和它的扩军备战的活动相配合的。这种假象又是帝国主义极端虚伪和狡猾的本质的表现。列宁说:“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iv]

  具体现象是十分复杂多样的。本质是贯串于各个个别的、局部的现象之间的内部联系。自然界具有无数的、多变的颜色,“五光十色”还不足以形容它的丰富多彩;但这些极其不同的颜色有着共同的本质    电磁辐射。在资本主义的市场中,商品的价格因供求关系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等复杂条件的变化而经常发生波动。同一商品的价格常常是多种多样的。但同一商品的不同价格却是同一的本质        价值的表现。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商品的价值。

现象是本质的个别的、具体的表现,本质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v];现象是丰富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vi];现象常以曲折的形式表现本质[vii];现象是表面的,它直接呈现在人们的感官之前,本质是内在的、隐蔽的、深刻的,人们经过抽象思维才能认识它等等。因此,现象和本质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别和矛盾,它们是对立的统一。马克思说:“如果现象形态和事物的实质是直接合而为一的,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viii]

康德片面地夸大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否认它们的统一。在他看来,本质是“自在之物”,是处在人们认识范围以外的东西;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按这种观点,人们就不可能取得对于客观世界的科学知识。现代主观唯心主义特别明显地否认事物的本质,否认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存在着合乎规律的本质联系。德国的存在主义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宣称,整个世界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语义哲学也否认认识事物本质的可能或否认事物本质的存在。这些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社会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帝国主义的哲学。[--]。实用主义者胡适曾经大叫“多谈一些问题,少谈一些主义”,他要人们把自己的眼光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和个别零星的问题,反对人们去认识[--]社会问题中的本质的东西        阶级斗争。这种做法无非是想使广大人民不能分清敌我、辨明是非,在斗争中迷失方向。胡适把旧[--]社会贫穷和落后的原因,归于“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这五点。他完全抹煞了事情的本质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存在。

  现象只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不能把认识局限于表面的现象。教员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ix]如果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把偶然看到的某些局部现象误认为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当作普遍真理,就会被现象所迷惑,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为了认识本质,就要从研究大量的现象和现象的各方面的关系着手。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并对大量现象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才有可能正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x]

  在事物的发展中存在着不同的趋向:主流代表事物发展中由本质决定的基本趋向;非主流不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广大的农民愿意在[--]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事情的主流。在同一过程中,部分落后的农民不愿合作化,这不是事情发展的主要趋势,只是发展中的支流。

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在大量现象中区分主流的东西和非主流的东西。教员说:“在革命队伍中,要划清正确和错误、成绩和缺点的界限,还要弄清它们中间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xi]不看问题的本质方面、主流方面,强调那些非本质方面、非主流方面,是极端错误的。教员告诉我们:“不能忽略非本质方面和非主流方面的问题,必须逐一地将它们解决。但是,不应当将这些看成为本质和主流,以致迷惑了自己的方向。”[xii]

  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全局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存在。有些时候有些局部的变化不会引起全局的变化,因为这些局部对全局说来不具有决定的意义。有些能左右全局的局部一经变化,就会引起全局的改变。在工作中如果不抓紧这些具有决定意义的局部,往往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要抓主流,必须通观全局,分清全局和局部。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才是本质方面和主流方面的问题。全局高于局部,统率局部,局部隶属于全局。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有关全局性的问题,要有“全国一盘棋”的全局观点。同时,我们也要照顾到局部性的问题,要“全面安排、统筹兼顾”。解决了全局性的问题,就能更好地解决局部性的问题。解决局部性的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全局性的问题,因为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

  要掌握全局,和抓住本质一样,必须依靠抽象思维的能力。“因为这种全局性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只能用心思去想一想才能懂得,不用心思去想,就不会懂得。但是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有局部经验的人,······如肯用心去想一想,就能够明白那些更高级的东西。”[xiii]

[i] 毛泽东:《矛盾论》,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2版,第297页。

[ii] 这个矛盾的解决只能意味着帝国主义的消灭。

[iii] 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载《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1页。

[iv] 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载《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37页。

[v] 如前面所说的,不同价格的商品都具有同一的价值。

[vi] 如表现商品价值的价格是多变的,价值是相对稳定的。

[vii] 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通过商品交换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

[viii]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96页。

[ix]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2版,第103页。

[x] 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载《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9页。

[xi]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载《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445页。

[xii]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1页。

[xiii]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2版,第170页。

以下是与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相关的内容和试题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 1、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D.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答案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 (2)本题出自胡锦涛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他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3)B、C、D选项的三个“坚持”是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关系的内容,故A选择是正确选项。

  •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上是使人( )
    A.提供认识社会的一个选择模式
    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C.正确掌握一切科学文化知识
    D.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答案解析:[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身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系统化的方法论,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指导,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和认识社会现象的能力。故选B,选项 ACD同题干连在一起的叙述均不正确。

  •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解析:试题答案:(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和集中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3)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 4、新闻采访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也就是______。
    A.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
    C.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D.要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考点] 本题在2004年10月真题第26题考查过,主要考查记者采访的指导思想。
    考生可以用排除法做此类题型。记者采访主要是为了获取新闻,是否具有审美观念与获取新闻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论一样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