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

一直在完善,从未停歇过,但有些题目可能仍然存在瑕疵,对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为方便我们排查错误,请您详细描述本题错误,例如:

模拟电子技术晶体管放大电路?
问题来自课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华成英 童诗白 主编
1.第96页中图2.3.13(d)中1/h22(即rce)的电流方向如何?请看97页式(2.3.7b)是不是可以判断.
2.再看第103页图2.2.5(a),如果图中考虑rce的影响,请求出电压放大倍数Au,看是不是和1问的电流方向有点矛盾?
请问rce中的电流方向到底如何?
谢谢requis能回答得这么详细,不过对你的回答我有些疑问,以下为疑问和我的理解:
1.首先1/h22e是个电阻量,它本身没有符号,流过它的电流方向要看它两端的电压方向,如果图中Uce真实方向如图中所示,电流确实向下.但是你注意第97页式2.3.6b和前一页图2.3.13(c)中的负载线,可以知道dic(即Ic)和duce(即Uce)这两者变化关系是相反的,即当Ic增加时Uce就会减小,也就是说Ic为正时Uce就为负,也就是说1/h22电流方向与Ic相反了.实际你可以从图2.3.13(c)中的负载线上直观的看到ic增大(相当于dic为正),Q点上移,Uce减小,由ic-Uce曲线可知ic随Uce减小而减小.说明:Ic与rce电流相反.
2.我2问中的图是103页图2.3.18,正常如果图中假设考虑rce的影响,放大倍数会出现形如Au=-(βrce//Rc//Rl)/rbe,试问:如果rce电流方向真的由上向下,Au式中的负号会出现吗?同理3问中Au表达式中也有负号,用你说的电流方向是矛盾的.

其实2.3.13d这个图是等效电路模型,电流方向怎样取都没有问题的,公式都能成立.因为等效模型中的参量是可以有负值的,所以我们应该定义这里讨论的,是真实方向.
在文中下一页的对h参数方程2.3.7a/b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1/h22为晶体管ce结动态电阻,或称交流内阻.
形象的说,如果ib=0,那么模型中的h12ib为零,等效去掉受控恒流源的时候,ce结就成为一个大电阻,在UBE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微小的ic值.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了,1/h22中真实的电流方向是与ic一致的,即图中为向下.因为它本身就是ic的一部分.这点在97页的h参数方程中,ic=h21eib+h22eUbe,下文中也有说到“第二项由UBE产生一个电流,因而h22e为电导”.
没搞明白,你说的页码跟图号都不对头,“如果图中考虑rce的影响,请求出电压放大倍数Au,”也没找到,略过.
rce1与1/h22e是一样的,所以电流方向自然一样.而rce2,从图4.2.10b中,或公式4.2.15中,都可以看出,rce1/rce2/RL是并联关系,所以其真实方向也是一致的.不要被图4.2.10a迷惑,那是直流电路,标的也都是直流态的方向.
4.2.15公式,表示在RL大到不可忽略rce1/rce2的情况下的Au,这个时候实际上镜流源的意义已经失去.镜流源是为了在实用电路的交流模型中剔除掉Rc电阻,使实用电路的交流模型能够与图2.3.13d一致(2.3.13d并非实用电路的交流模型,这点要搞清楚).所以实际上4.2.15公式的Au,是不具有实用价值的,因为rce在实际中是不可控参量.所以实际电路,都把RL

三极管三种放大电路的特点比较????


1、区别:基极电流IB=EC/RB EC是电源电压,RB是基极偏流电阻。根据电路的直流通路电压平衡方程:EC=IC*RC+VCE。放大状态:IC*RC=VCE。截止状态:IC*RC=0。 2、区别:共射放大电路 _ 电压增益:较大,与Vo反相。 电流放大:有电流放大大。输入电阻:适中。输出电阻:较大。应用情况:频带较窄,常作为低频放大单元。 3、区别:共集放大电路_电压增益:与Vo同相,具电压跟随特性 电流放大:有电流放大大 。输入电阻:最大 。输出电阻:最小 。应用情况:常用于电压放大的输入、输出级。 扩展资料: 输入信号的作用是控制这种转移,使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重复或反映输入信号的变化。现代电子系统中,电信号的产生、发送、接收、变换和处理,几乎都以放大电路为基础。 20世纪初,真空三极管的发明和电信号放大的实现,标志着电子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晶体管的问世,特别是60年代集成电路的问世,加速了电子放大器以至电子系统小型化和微型化的进程。 现代使用最广的是以晶体管(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为基础的集成放大器。大功率放大以及高频、微波的低噪声放大,常用分立晶体管放大器。高频和微波的大功率放大主要靠特殊类型的真空管,如功率三极管或四极管、磁控管、速调管、行波管以及正交场放大管等。 放大电路的前置部分或集成电路元件变质引起高频振荡产生"咝咝"声,检查各部分元件,若元件无损坏,再在磁头信号线与地间并接一个1000PF~0.047F的电容,"咝咝"声若不消失,则需要更换集成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放大电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极管

在基本放大电路中,经过三极管的信号是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在加交流信号时发射结电压电压不会提高(宏观讲),只能加大或减小基极电流。
集电极输出信号反向指的是输入和输出电压信号反向了,原理是这样的:当输入信号变高时,基极电流变大,集电极电流也变大,由于共发电路中集电极电阻的存在,那么集电极电阻上的压降变大,其电源电压是不变的,则集电极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减去集电极电阻上的压降,此时集电极电压反而减小了。举个例子说明,设电源为10v,集电极电阻为3K,设静态电流Ic=1mA,则Uc=10-1*3=7V,当输入电压变高时,Ib增加,设Ic变为2mA,此时Uc=10-2*3=4V,反之,当输入电压变低时,Uc会变高。这就是反向。
微变等效电路就是只看交流不看直流的分析方法。
感觉还是找个专业的问问好的 或者到硬之城上面找找有没有这个型号 把资料弄下来慢慢研究研究


三极管放大电路怎么把交流电放大的

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是β值的关系。β在三极管中大于1。所以有电流放大作用。至于机理你需要去读一读半导体基础教材。
输入交流信号时。交流电的正半周是使基极电流增加。负半周使基极电流减少(不是反偏)
只有输入信号负半周的电流等于或大于Rb 提供的基本电流时三极管基射才可能被反偏。设计电路是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的。


NPN三极管共发射级放大电路

NPN三极管发射级放大电路输出的放大信号vo有负电压,关键是有一个耦合电容Cb2,这个电容的作用就是隔直流通交流,三极管集电极输出的信号vCE中含有直流电压,即下图中画的粗横线,减去这个直流电压,就是把vCE的波形向下移,即粗横线平移到X轴,就是vo的波形。这么说,对初学者可能不好理解,那用电容充放电的原理说明,假设输出端接一个负载电阻RL,在集电极没有交流信号时(静态),RL两端电压是0。Cb2左端有直流电压Vce(静态电压),右端电压为0,其实电容被充电了。当vCE有输出信号,并电压下降,而电容两端电压不变,右端电压也下降,就降到0V以下,就是负电压了。之后,电容要放电,放电电流通过电阻RL的方向是下向上的,正是RL两端加负半周信号的电流方向。当vCE电压升高,电容再充电,通过RL的电流又变成从上向下,为正半周。如此,完全一个周期。

基本三极管放大电路计算

(1)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2)理解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3)能分析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4)理解静态工作点的设置目的和方法。以上四项中,最后一项较为重要。 图1中,C1,C2为耦合电容,耦合就是起信号的传递作用,电容器能将信号信号从前级耦合到后级,是因为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在输入端输入交流信号后,因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因,输出端的电压会跟随输入端输入的交流信号一起变化,从而将信号从输入端耦合到输出端。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但不是不能变。R1、R2为三极管V1的直流偏置电阻,什么叫直流偏置?简单来说,做工要吃饭。要求三极管工作,必先要提供一定的工作条件,电子元件一定是要求有电能供应的了,否则就不叫电路了。在电路的工作要求中,第一条件是要求要稳定,所以,电源一定要是直流电源,所以叫直流偏置。为什么是通过电阻来供电?电阻就象是供水系统中的水龙头,用调节电流大小的。所以,三极管的三种工作 状态“:载止、饱和、放大”就由直流偏置决定,在图1中,也就是由R1、R2来决定了。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判别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简单来说,判别工作于何种工作状态可以根据Uce的大小来判别,Uce接近于电源电压VCC,则三极管就工作于载止状态,载止状态就是说三极管基本上不工作,Ic电流较小(大约为零),所以R2由于没有电流流过,电压接近0V,所以Uce就接近于电源电压VCC。若Uce接近于0V,则三极管工作于饱和状态,何谓饱和状态?就是说,Ic电流达到了最大值,就算Ib增大,它也不能再增大了。以上两种状态我们一般称为开关状态,除这两种外,第三种状态就是放大状态,一般测Uce接近于电源电压的一半。若测Uce偏向VCC,则三极管趋向于载止状态,若测Uce偏向0V,则三极管趋向于饱和状态。

三极管放大电路中的放大倍数β是怎么计算的,三极管放大很模糊

呵呵,看了网友的回答,我忍不住说一下:
三极管的直流放大倍数是hFE---hFE=直流IC/IB
β 是指三极管的交流电流放大倍数---β =输出交流电流 / 输入交流电流。
β要比 hFE小一点点,因为只是一点点,通常把这两个混淆使用。


怎么计算三极管放大电路元件的参数

aa静态偏置电阻需要精确计算,主要的就是用电阻的分压将三极管调整到放大状态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偏置电压根据三极管材料类型以及型号会有细微偏差 NPN型三极管放大状态:Vc>Vb>Ve PNP型三极管放大状态:Vc<Vb<Ve 注意:上式中需要将三极管的PN结的偏置电压考虑进去电容主要是根据电路的工作频段确定,频率越高电容值要求越小……


关于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计算

这题主要是考察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大小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对于共射电路,输入电阻不大,输出电阻也不小,电压放大倍数大(空载)设为/read.php?tid=215926


三极管怎么做音频放大电路?怎么做5V音频放大电路?谁有电路图。

如何用三极管将音频放大?

功放电路要获得好的音质不是一个两个三极管搞定的。建议使用集成音频放大芯片 ,比如LM386或TDA2232。也花不了几个钱,效果应该可是让你满意。
推荐TDA2232,单片有2个放大通道,做立体声。嫌功率小就接成BTL桥式,但这样一个芯片只驱动一个声道。


三级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态分别是

学习电子设备中的基础知识要知道。

3.三极管两级放大电路中连接有几种方式?各是什么

两级放大电路中连接它有四种方法可以连接,可以在嗯这三个机构换算的连接


利用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电路主要有哪几种形态?

三种形态:放大、截止、饱和。


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和?放大电路。

共发射极接法,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表示; 共基极接法,基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B表示 共集电极接法,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C表示。 以输入、输出信号的位置为判断依据: 信号由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共射极放大电路 信号由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信号由发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共基极电路 三种组态的特点及用途 共射极放大电路: 电压和电流增益都大于1,输入电阻在三种组态中居中,输出电阻与集电极电阻有很大 关系。适用于低频情况下,作多级放大电路的中间级。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只有电流放大作用,没有电压放大,有电压跟随作用。在三种组态中,输入电阻最高, 输出电阻最小,频率特性好。可用于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共基极放大电路: 只有电压放大作用,没有电流放大,有电流跟随作用,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与集电极 电阻有关。高频特性较好,常用于高频或宽频带低输入阻抗的场合,模拟集成电路中亦兼有电位移动的功能 附上一个三种组态的PPT教程


1、按材质分: 硅管、锗管 2、按结构分: NPN 、 PNP。 3、按功能分: 开关管、功率管、达林顿管、光敏管等. 4、按功率分:小功率管、中功率管、大功率管 5、按工作频率分:低频管、高频管、超频管 6、按结构工艺分:合金管、平面管 7、按安装方式:插件三极管、贴片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以下简称三极管)按材料分有两种:锗管和硅管。而每一种又有NPN和PNP两种结构形式,但使用最多的是硅NPN和锗PNP两种三极管。 扩展资料 关于三极管外形特征主要说明以下几点。 1、一般三极管只有3根引脚,它们不能相互代替。这3根引脚可以按等腰三角形分布,也可以按一字形排列,各引脚的分布规律在不同封装类型的三极管中不同。 2、三极管的体积有大有小,一般功率放大管的体积较大,且功率越大其体积越大。体积大的三极管约有手指般大小,体积小的三极管只有半个黄豆大小。 3、一些金属封装的功率三极管只有两根引脚,它的外壳是集电极,即第三根引脚。有的金属封装高频放大管是4根引脚,第四根引脚接外壳,这一引脚不参与三极管内部工作,接电路中地线。如果是对管,即外壳内有两只独立的三极管,则有6根引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极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放大电路放大倍数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