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喷封闭噻吩磺隆后下一指雨对红小豆有影想吗?

东北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基石,稳定提高粮食生产极其关键。“十三五”之前,2015年农业部提出了农药使用零增长计划,为提高农田杂草控制效果,稳定和降低除草剂用量,在气候环境复杂,以冷凉偏旱为主,气象条件严重影响除草剂除草效果的东北,以及在抗性、恶性杂草发生程度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除草剂科学安全使用十分必要……

东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基石,稳定提高粮食生产极其关键。十三五之前,2015年农业部提出了农药使用零增长计划,为提高农田杂草控制效果,稳定和降低除草剂用量,在气候环境复杂、以冷凉偏旱为主、气象条件严重影响除草剂除草效果的东北,除草剂科学安全使用十分必要。

国产大豆今年种植面积增加1000万亩,大豆用药可以关注起来了!

国采取政策、科技、投入等综合措施振兴国产大豆,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改善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增加大豆有效供给。振兴国产大豆产业,必须培育壮大一批国产大豆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大豆加工企业与大豆主产县签订生产订单。

东北大豆产区、黄淮海产区和长江流域产区是我国大豆传统种植区域。根据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的《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今年我国将扩大东北、黄淮海和西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2019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000万亩,力争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大豆自给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2022年达到1.5亿亩。在大豆振兴计划等政策支持下,预计今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将连续4年增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9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3275亿亩,同比增长5.4%,其中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为5730亿亩,同比增长7.0%。

一、东北大豆等大田杂草发生概况

东北旱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稗、野黍、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野稷(野糜子)、牛筋草等,一年或越年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野燕麦、早熟禾、芦苇、匍匐冰草等,一年生阔叶杂草有藜、反枝苋、卷茎蓼、苍耳、鸭跖草、苘麻、狼把草、水棘针、柳叶刺蓼、酸模叶蓼、皱叶酸模、香薷、鼬瓣花、龙葵、凹头苋、风花菜、铁苋菜、野薄荷、杠板归、野生大豆等,越年及多年生阔叶杂草有刺儿菜、苣荬菜、大蓟、打碗花、萝摩、蒿属、葎草等,莎草科及木贼科杂草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牛毛毡、问荆等。

(一)植保措施全程集成

沿作物栽培时间线,针对防治目标,规范防治技术,集成全程植保技术,按种植流程制定可变化的措施,可以时时简化为按时间线走的技术及措施流程。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自1995年起每年编制一版《绿色植保技术》,到2008年进一步细化,2012年开始形成沿作物栽培时间线走的技术及措施流程《绿色植保技术指南》,最新版为2019版,这些书藉成为黑龙江垦区病虫草害的重要技术支持,也是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实践经验总结。黑龙江垦区一直坚持推进绿色植保、“减药”行动和“减除草剂”,缓解病、虫、草的抗性效果良好,从未发生大范围难治杂草和病虫害。

尤其自2015年起,国家和省政府提出“减农药”、“减除草剂”后,农垦总局植保站进一步强化和修订具体措施,使“两减”目标更加清晰。而集成全程植保技术是实现“两减”的最佳手段。

《垦区绿色植保技术指南》每年都在更新知识点,自2016版起,将除草剂机理类别加入杂草对除草剂敏感度谱表中,指导交替使用不同类别除草剂,防止抗性的产生。

1. 药机药械更新及施药技术提升

药机和药械可以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提高防治效率和抢抓农时。

黑龙江垦区在药机药械上的投入是巨大的,农场通过土地承包和提高作业费等方式,鼓励有农机的种植户更新药机药械,大型喷杆喷药机实现全覆盖,进口喷嘴、喷头实现百分之百应用,目前正在推动的是防风和防飘移喷嘴以及风幕防飘打药机。

黑龙江省垦区最早制定了自己的喷杆喷雾机作业标准和固定翼飞机航化喷雾作业标准。航化作业是垦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力量。

2. 桶混助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桶混助剂是指在施药时现混现用的喷雾助剂,是解决在干旱天气下或作物、杂草表面腊质层较厚,导致影响农药吸收发挥防治效果,具有增强渗透性、粘着性或展着性的一类助剂,通过桶混助剂的推广也大幅度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延缓了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提高了难治杂草等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

垦区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YZ901作为增效剂,后来使用氮肥增效,到2000年左右,引进试验国外植物油和矿物油助剂,如快得-7、黑森等,同时自主研发植物油助剂药笑宝,2003年引进试验杰效利等有机硅助剂,2005年起垦区即开始全面应用桶混助剂。桶混助剂可通过调节药液的黏度和降低表面张力来调节雾滴谱,增加雾滴直径,减少易飘移的小雾滴,提高农药利用率,避免飘移药害和污染环境,提高除草剂对难治杂草的防效,对作物安全,能节水、节本增效,降低农药残留。除草剂药效可提高10%以上,除草剂用量减少10%~20%。近年来又先后推广了激健、硅力、迈润、迈丝、展透以及航化专用助剂迈飞等。

干旱条件下(田间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植物油型桶混助剂效果更好。

应采用2~3种除草剂的复合配方,复合除草配方可以明显延缓抗性产生,国有农场很早就采用了复合配方进行杂草防治。

相比于单一除草剂单独使用,不同作用机理除草剂轮用或混用可提供更长久的杂草防控。

专业化防治曾经也是黑龙江垦区的特色,依据草情、苗情、墒情、温度、光照调整防治时机、配方和用量,实施安全防治。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种植业生产实行统一作物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土地承包者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监督。

包括化学除草在内实行专业化服务,承担作业和服务质量责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依据草情、作物状态、气象条件,同承包者就配方临时调整及用量临时调整等方面,明确效果及安全性责任。

要避免气象风险(温度、湿度、光照、大风等)以及存在的病苗、弱苗,做好配方选择,提高作业质量。

利用农业部的国家培训计划对承包大户和专业化防治队伍进行理论培训和现场实训,有利于就技术措施、可能造成的产量风险、除草剂抗性风险、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达成共识。

农作物种植按企业方式生产,易于进行综合措施的实施,达到消缓除草剂抗药性的明显效果。

一是专业化制种或引进高质量的种子,大幅降低外来生物入侵风险;

二是围绕杂草抗性、绿色种植针对具体地块制定生产措施;

三是实施轮作,应用复合配方,禁用或降量使用长残留、有致畸致突变潜在风险的除草剂;

四是充分利用机械除草,通过蒙头土、碰头土、耢表土、耘表土等措施除草;

五是实施人工拔大草,消灭抗性杂草;

六是按企业管理模式,实施种植业生产标准化,按目标质量标准要求整地、播种,这也是安全高效化学除草的关键基础条件。

(一)东北地区主要作物可选除草剂

应选用含有以下成分并经国家农业部登记,且在当地植保部门技术支持下的除草剂品种:

乙草胺、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二甲戊灵、氟乐灵、丙炔氟草胺、噁草酮、唑嘧磺草胺、嗪草酮、噻吩磺隆、扑草净、西草净、2,4-D异辛酯、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乙羧氟草醚、乙氧氟草醚、乳氟禾草灵、甲氧咪草烟、灭草松、嗪草酸甲酯、氯酯磺草胺、异噁草松等,常见禾本科除草剂,其他禾本科除草剂噁草酸、喹禾糠酯等。

乙草胺、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克草胺、二甲戊灵、唑嘧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嗪草酮、噻吩磺隆、扑草净、西草净、莠去津/西玛津/特丁津、异噁唑草酮、噻酮磺隆、2,4-滴异辛酯、氯吡嘧磺隆、砜嘧磺隆、甲酰氨基嘧磺隆、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氨唑草酮、(辛酰)溴苯腈、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灭草松、2甲4氯钠、嗪草酸甲酯、二氯吡啶酸、麦草畏(二甲胺盐)等。

乙草胺、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丙炔噁草酮、扑草净、嗪草酮、二甲戊灵、异噁草松、乙氧氟草醚、噻吩磺隆,砜嘧磺隆、灭草松、禾本科除草剂(噁草酸等)等。

野麦畏、绿麦隆、唑嘧磺草胺、扑草净,2,4-滴二甲胺盐、2,4-滴钠盐、2,4-滴异辛酯、2甲4氯钠、吡氟酰草胺、苯磺隆、苄嘧磺隆、噻吩磺隆、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异丙隆、溴苯腈、唑草酮、麦草畏、氨氯吡啶酸、吡氟酰草胺、啶磺草胺、吡草醚、三甲苯草酮、灭草松、乙羧氟草醚、禾草灵、精噁唑禾草灵、野燕枯、炔草酯等。

5. 芸豆、红小豆、绿豆

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磺胺草醚等。

异丙甲草胺、灭草松等。

莠去津、二氯喹啉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2甲4氯钠等,最新除草剂喹草酮正在登记。

2,4-D丁酸、咪草烟、灭草松、唑嘧磺草胺等。

二氯吡啶酸、(异)丙酯草醚、异噁草松、氨氯吡啶酸、胺苯磺隆等。

精异丙甲草胺、苯嗪草酮,氟胺磺隆、甜菜安、乙氧呋草黄、二氯吡啶酸、甜菜宁等。

乙草胺、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二甲戊灵、扑草净等。

1. 二次除草方案(土壤封闭处理加苗后处理方案)

第一次,土壤封闭喷雾处理。

大豆播种后至出苗,用乙草胺(或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二甲戊灵)+噻吩磺隆。

离出苗二天前,田间察看土壤未见裂逢,24小时内无10毫升以上的降水,可以在配方中加入2,4-滴异辛酯乳油。

第二次,大豆苗后进行除草。

大豆第1片复叶出来半片~2片复叶,用氟磺胺草醚+灭草松,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烯草酮可与之后的叶面施肥混用。

大豆田二次除草被广泛用于部分国有农场,配方安全,不易产生杂草抗性,主要用于常规杂草群落除草,配合人工拿大草,是较优质的除草方案。

第一类方案:大豆播种后至离出苗三天前,用乙草胺(或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二甲戊灵)+嗪草酮,离出苗二天前,田间察看土壤未见裂逢,24小时内无10毫升以上的降水,可以在配方中加入2,4-滴异辛酯乳油,嗪草酮在低温种植区和有机质含量低地区使用时注意安全。

第二类配方:大豆第2~3片复叶,用氟磺胺草醚+异噁草松+精喹禾灵,或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烯草酮,或氟磺胺草醚+烯禾啶+植物油助剂,或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精喹禾灵。

短期内将幼苗期杂草催枯,大豆除生长点及茎杆以外也被催枯。

单次除草方案会改变杂草群落,比如抗性反枝苋的出现、“三菜”的出现、卷茎蓼的出现、藜的出现等等,施药窗口期短,不适宜300公顷以上大型种植户,对于封闭过的地块,不宜采取本配方。

以土壤处理为主,苗后处理为辅。

第一次,土壤封闭喷雾处理。

大豆播种后至出苗,用乙草胺(或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二甲戊灵)+噻吩磺隆(或嗪草酮、丙炔氟草胺)。

离出苗四天前可以在配方中加入2,4-滴异辛酯乳油。

第二次,大豆苗后进行除草。

大豆第1片复叶出来半片~2片复叶,用氟磺胺草醚+灭草松,可视气象条件加入噻吩磺隆,也可视苗情将灭草松替换为三氟羧草醚,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烯草酮可与之后的叶面施肥混用,未来两天日最低温度偏低时使用噻吩磺隆易造成严重药害。

大豆田多次可调除草方案被广泛用于部分农场草情比较复杂的茬口或地块,技术要求高,时机要求准确,掌握剂量和品种的调整要求,可有效控制杂草抗性。

4. 针对性方案(针对草情、苗情设计的针对性方案)

防除大豆田反枝苋和藜:大豆播种后至出苗,用乙草胺(或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二甲戊灵)+噻吩磺隆(或嗪草酮、丙炔氟草胺、唑嘧磺草胺)。

防除大豆田问荆:临出苗用以上配方,也可离出苗四天前,在配方中加入2,4-滴异辛酯乳油。苗后可用异噁草松+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

防除大豆田卷茎蓼、藜:大豆真叶期~1片复叶期,未来两天日最低温度应高于12℃,可用噻吩磺隆。

防除大豆田鸭跖草、卷茎蓼、苣荬菜、刺儿菜:可使用氟磺胺草醚+氯酯磺草胺防除。

防除大豆田打碗花、田旋花、问荆:离大豆出苗三天前,打碗花出苗,用2,4-滴异辛酯乳油或草甘膦喷雾。

防除大豆田芦苇、马唐、匍匐冰草:可用噁草酸防除。

防除大豆田马唐、匍匐冰草:可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防除。

防除大豆田芦苇、匍匐冰草:可用噁草酸、精吡氟禾草灵防除。

防除大豆田芦苇:可用草甘膦涂抹。

防除大豆田大藜:选择持续阴天叶面喷施灭草松单剂,4~5日后晴天会有很好的效果;或选择阴雨后晴天2~3天后气温升高,叶面喷施噻吩磺隆;或湿度65%以上,最低温度15℃以上,于傍晚叶面喷施灭草松+异噁草松+精喹禾灵。注意:如果苗情弱易造成药害。

化学除草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优质、高产,除草剂使用不当,伴随而来的可能是药害。

正确认识药害,首先要能准确判断苗情,优质苗情是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其中苗壮可描述为根部发达,中下部节间短,茎粗,生长点无畸形,因此可以据苗情判断药害:

1. 良性药害:未影响到优质苗情标准的药害,称为轻度药害,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药害,一般有利于产量形成。

2. 不良药害:优质苗变成弱质苗,会造成减产,损害品质。

避免不良药害发生的技术要点是:

一是看苗情选配方,确定剂量,苗是否壮、苗是否齐、幼苗叶龄是否达标、是否已经有潜在药害。

二是看草情选配方,确定剂量,草龄大小、杂草种类都对效果有影响。

三是看气象条件选配方,确定剂量,要注意施药当天及未来3~5天的降水、气温情况。

四是看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及pH值、土间是否易积水,选择合适的配方,确定最佳剂量。

五是配方药剂种类应不超过3种,配方中不安全除草剂不应超过1种,注意乳油剂型的除草剂对其他类型除草剂的影响,不应随意与叶面肥混配。

六是少用慎用长残效除草剂,防止对后茬轮作的影响。

本文来自于《农药市场信息》第十一期本期专稿,更多详细内容请参阅杂志。

杂草学 赵长山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保系 绪论 一、杂草的来源与概念 1、杂草的来源 绪论 2、杂草的概念: 绪论 二、杂草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绪论 三、杂草学的内容及其任务 绪论 第一章 杂草生物学 本章学习的目的: 学习杂草生物学的目的在于识别杂草和了解杂草的生物学特性,以便更有效的防除杂草。 本章的重点是: 1、杂草的分类与识别。 2、杂草的生物特性与防除的关系。 第一节、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分布 第一节、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分布 1、植物学分类法:门、纲、目、科*、属*、种。 主要是从植物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第一节、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分布 2)中期杂草:作物出苗至封垄期发生的杂草。 一般 0~5cm土壤耕层温度≥10℃ 时开始发生。一般在黑龙江省哈 尔滨地区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开始发生。 中期杂草对作物的危害比早期杂草轻,但种类多、数量大,绝大多 数种类的杂草均可在此期发生。而且由于其与作物同时发生,是各 种作物田最主要的防除对象,但防除难度大。 早春作物主要受中期杂草的危害。 防除措施:除草剂、机械等选择性防除。 第一节、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分布 3)晚期杂草:在作物封垄以后发生的杂草。 这部分杂草包括种子埋藏较深的杂草和中耕松土所诱发的杂草等。 这部分杂草由于发生时间晚,比作物小,为害较轻,所以一般不作 为主要防除对象。但如果发生数量大,为了控制下一年杂草的数量 以及减少当茬作物收获损失,也需要防除。 防除措施包括放秋垄、拿大草以及矮秆作物田秋季利用除草剂进行 灭生性防除。 案例: 小麦、马铃薯、大豆等作物田在作物产量形成结束后利用除草剂进 行灭生性防除。 (三)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4、人工选择性: 是通过人为应用技术来有针对性杀死杂草保护作物,而不是除草剂本身对某种植物具有选择性。 4、人工选择性 1)位差选择: 根据杂草与作物生长的位置不同,将除草剂有针对性地施到杂草生长的地方来杀死杂草,而作物由于接触不到除草剂而不受害。这种位置差异有垂直位差和水平位差。 垂直位差的利用主要是在大粒种子的作物田防除拱土能力差、发生深度浅的小粒种子的杂草,在小粒种子的作物田不能用,对大粒种子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效果不好,用药后降大雨或在沙土地上应用易初药害,如乙草胺、嗪草酮、2,4—D丁酯等绝大多数封闭处理的除草剂主要是利用垂直位差来实现草死苗活的。注意淋溶! 影响淋溶的因素:降雨量、降雨强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除草剂分子结构等。 (三)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2)时差选择: 根据杂草与作物发生的时间不同,利用茎叶处理剂防除在作物出苗前就已经出苗的杂草和作物封垄后再出苗的杂草。如在大豆出苗前或落叶后喷施草甘膦防除苣荬菜、刺儿菜等。注意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问题! (四)影响除草剂选择性的因素 1、用药量 2、用药时期 3、用药方法 4、作物发育状况 5、环境条件 6、加入表面活性剂(增效剂)。 三、除草剂传导性分类 (一)传导性除草剂 1、概念: 传导性除草剂是指被植物吸收后能够在植物体内传导的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吸收部位和作用部位往往是分离的,药剂必须在吸收部位传导到作用部位才能发挥药效。所以影响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的因素都会影响其药效的发挥。 (一)传导性除草剂 2、特点: 1)药效发挥速度慢。药剂必须由吸收部位传导到作用部位才能发挥药效,所以需要时间较长。 2)杀草彻底,对多年生杂草及大龄杂草效果好。由于药剂能够传导到整个植物体,所以整株植物都会被杀死。 3)作物药害较轻时表观症状不明显,但会影响产量。一般把药害症状不明显的药害称为隐性药害。 4)喷药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如果药量足够只要杂草的部分部位接触到药剂,整株杂草就会全部死亡。 5)茎叶处理剂施药浓度过高会降低除草效果。特别是激素类除草剂表现最为明显。 (二)触杀性除草剂及其特点 1、概念: 触杀性除草剂亦称为非传导性除草剂,是指被植物吸收后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的除草剂。 触杀性除草剂的概念一定要与茎叶处理剂区分开。触杀性除草剂既有茎叶处理剂也有土壤处理剂,茎叶处理剂不一定是触杀性除草剂。有很多人把触杀性除草剂说成是茎叶处理剂,这是受杀虫剂当中的触杀剂的误导(触杀剂是指必须直接接触害虫的体壁,通过体壁吸收的杀虫剂)。 (二)触杀性除草剂及其特点 2、特性: 1)药效发挥速度快。药剂不经过传导直接发挥作用,吸收部位与作用部位在一起,所以需要时间短。 2)杀草不彻底,对多年生杂草及大龄杂草效果不好。多年生杂草及大龄杂草具有再

一、控制杂草要创新理论,改变观念

1、控制杂草危害而不是消灭

农田杂草种类全国有近千种,对作物造成危害减产的主要种类有20-30种。据研究30cm耕层每平方米有杂草种子5万多粒,由于杂草生物学特性,深度、休眠期等差异,杂草种子年年发芽出土,成熟的种子回归入土,始终保持总数变化不大的状态,不管人们消灭杂草付出多大代价,杂草是消灭不了的。有些杂草可与作物伴生,如小麦间种草木犀,玉米田种小冠花等,具有增加土壤肥力,供给作物营养,促进生长等作用。

要转变观念,克服一知半解及人类自私心理,一定要学会和杂草和谐共处。对杂草不要讲消灭,杀死,而是采用综合措施,如农艺、化学、机械等措施控制危害。自从有了除草剂,一些人认为除草剂万能,忽视对除草剂的学习、选择及使用技术,选用适用的植保机械及规范使用技术,以及农艺措施的科学运用,导致难治杂草种类增加,药害严重。

2、改进除草剂药效评价方法

要改变除草剂药效评价方法,以杂草鲜重减少率替代数量法,杂草鲜重减少80%以上可有效控制杂草危害,特别是多年生杂草,抑制生长,不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及经济效益。

采用各种农艺、除草剂、机械等措施,将杂草危害控制在经济、生态、社会三效应允许阈值之内,目前使用除草剂药害严重的多是为了消灭某个杂草,过量而重复多次使用除草剂造成的,减产40%-60%,甚至绝产。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为防治大豆田问荆,用氟磺胺草醚增加用量4-8倍,药害严重,2016年8月大旱,大面积绝产,多归咎于旱灾引起的。外来入侵的杂草在短时间内可能造成危害,随着时间的延长,作物、杂草与其互相适应,会抑制这些外来物种的特异繁殖,使其转变成普通杂草,逐渐减轻危害。

1、根据药效和安全性选择除草剂使用方法和除草剂

除草剂的使用时期可分为苗前、苗后施药。苗前施药又可分为秋季、春季播前,播后苗前施药;苗后施药又可分为苗后早期、苗后中期、苗后晚期施药。

苗前和苗后除草剂相比,选择哪一种施药时期好呢?一是根据我国气候变化复杂,杂草发生特点,种类多、杂,发生时期北方时间长,南方相对集中;二是要从杂草与作物竞争营养,影响生长发育与产量考虑,使用除草剂早用比晚用效果好,最好把杂草控制在发生早期,危害之前。除草剂苗前使用比苗后增加药效10%-20%,增产10%-30%,其中北方秋季使用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和药效最好,比春季苗前施药增产5%-8%,提高药效5%-10%。

大豆、玉米、马铃薯、水稻、甜菜、花生、南瓜、蔬菜、棉花、果园等要以苗前除草剂为主,以苗后除草剂为辅,苗前应占85%以上(其中秋季施药占20%以上,春季施药占50%-60%),苗后施药占15%以下。

水稻移栽田以土壤封闭为主,以苗后茎叶喷雾为辅,北方移栽田推广分期施药,移栽前5-7天是要100%,移栽后15-20天根据草情再进行第2次施药。

2、选择安全性好的除草剂

选择除草剂品种安全第一,尽量不选长残留除草剂,如没有可替代品种,可降低用药量混用。

黑龙江农垦总局植保站自1990年以来,对大豆(包括芸豆、红小豆、绿豆等)、玉米、小麦(包括大麦、燕麦)、水稻、油菜、甜菜、高粱、谷子、马铃薯、瓜类(西瓜、南瓜、甜瓜)、向日葵、花生、苜蓿等作物除草剂进行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残留危害后茬作物评价,除草剂品种一般做3-5年的田间药效试验,多的做了6-8年的试验,研究认为,一种作物登记注册的多种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有明显的差异,不能不加选择地随意根据价格高低来选择。因此我们把除草剂分为三类,一类为推荐使用品种;二类为限制使用品种;三类为淘汰(不推荐)品种。

安全性差的除草剂与安全性好的相比,水稻产量每亩差100-200kg,减产20%-40%;大豆产量每亩差50kg以上,减产25%-30%;混用配方和混配制剂之间产量每亩差30-100kg。小麦田用2,4-滴丁酯可使小麦减产7%-26%。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应特别注意长残效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一般可达2-3年,长的可达4-5年,虽无除草作用,但可对下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轻者抑制作物生长、减产,重者造成作物死亡、绝产。

主要长残留除草剂品种有莠去津、甲磺隆、氯磺隆(绿磺隆)、甲氧咪草烟、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氯嘧磺隆、嗪草酮、异恶草松、唑嘧磺草胺、烟嘧磺隆、西玛津、胺苯磺隆、氯酯磺草胺、氟嘧磺隆、氟酮磺隆、氟噻草胺、氟磺隆、氯吡嘧磺隆、醚苯磺隆、灭草喹、甲磺草胺、二氯吡啶酸等。

除草剂还要注意飘移药害。飘移可使作物降低除草效果,污染环境,危害敏感作物。容易飘移和挥发的除草剂如2,4-滴丁酯、禾草敌、氟乐灵、仲丁灵、异恶草松。2,4-滴丁酯,异恶草松等在气温15℃以上时,开始挥发飘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逆温条件下可远距离飘移,达数公里,危害多种敏感作物。

3、针对难治杂草调整除草剂结构

多年使用除草剂农田杂草种类减少,难治杂草种类增加,应该针对田中的难治杂草选择有效除草剂。

我国难治杂草种类有野黍、葡茎剪股颖、稻李氏禾、野燕麦、节节麦、看麦娘、牛筋草、千金子、硬草、双穗雀稗、碱草、狗牙根,鼬瓣花、大巢菜、卷茎蓼、龙葵、苍耳、鸭跖草、繁缕、马齿苋、婆婆纳、猪殃殃、牛繁缕、播娘蒿、田旋花、牵牛花、刺儿菜、大刺儿菜、问荆、皱叶酸模、苣荬菜,芦苇、水绵、野慈姑、泽泻、雨久花、慈姑、空心莲子菜、香附子、扁秆藨草、三江藨草、藨草等。

(2)根据难治杂草的种类选择除草剂,合理混配

如水稻移栽田控制扁秆藨草、藨草、三江藨草,移栽前选用吡嘧磺隆、或吡嘧·丙草胺泡腾片,移栽后选用灭草松、吡嘧磺隆、嘧啶肟草醚、双草醚,或唑草酮,或唑草酮+吡嘧磺隆混用。又如玉米田控制苣荬菜、刺儿菜、鸭跖草,苗前选用唑嘧磺草胺、噻吩磺隆,或唑嘧磺草胺+噻吩磺隆+莠去津,或唑嘧磺草胺+2,4滴异辛酯+莠去津混用。苗后选用烟嘧磺隆+灭草松,或砜嘧磺隆+噻吩磺隆(北方),或灭草松+莠去津。

1、预防药害的农艺措施最重要

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选择作物品种积温不留满贯,错误认为早播种就抢到了积温。播种过早,温度低,作物幼苗免疫功能下降,出苗晚,生长发育缓慢,药害重,易感病,病害重,贪青晚熟大减产。

传统播种期是在不施化肥、农药条件下,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为标准计算生育期和播期。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选择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3℃为计算生育期与播期新标准,也就是高产期,选择作物品种的新方法是退后一个积温带,遇大灾之年,仍能稳产高产、优质。

整地要平细,务必使播种深度一致。播种过深种苗要消耗营养,造成弱苗与药害。

2、行政措施可有效预防药害

(1)搞好安全使用区划

制定安全使用农药规划和经济作物区划,限制某种飘移性除草剂在经济作物种植区使用。

(2)改进除草剂的剂型

对易引起飘移药害的除草剂如2,4-滴丁酯用2,4-滴异辛酯替代。改进异恶草松的剂型,可有效解决挥发飘移药害问题。

四、坚持运用传统有效农艺措施

1、合理轮作、密植等措施

作物与杂草同步进化,各种作物都有伴生杂草与作物生态型相似,通过轮作换茬,更换除草剂可有效控制作物的拌生杂草,并避免杂草产生。密植有利于抑制某些难治杂草。

当前农业耕作主要问题是耕得浅,耕层浅,只有10-15cm,土壤板结,坚硬,根扎不下去,土壤不透水,不透气,既不抗旱,也不抗涝,加重药害。当务之急要打破犁底层,采用机械深翻深松、深浅交替的耕作措施,2-3年伏天深翻一次,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并将多年生杂草地下根茎切碎,经晾晒,可消灭70%,下茬使用除草剂控制效果好。

3、充分发挥机械作用有效控制杂草危害

4、早春耢地、分期播种控制杂草

根据杂草出苗期不同的特性,采用机械早春整地诱发杂草萌发,分期播种和分期控制杂草,同时保墒增加地温,促进作物种子早萌发出土,有利于培育壮苗。

自从使用除草剂,有些错误做法如用除草剂后不宜动土,怕中耕破坏药膜,影响除草效果;或认为可以少耕,节约成本,结果是一场雨过后出一批杂草,不得不再用一遍除草剂。

无论使用苗前,或苗后除草剂都要及时中耕,中耕有利于控制杂草,并且前期中耕有利于增加地温,促进幼苗生长,后期深培土有利于控制病害、抗旱防涝及防倒伏。一般中耕3-4次。作物拱土期进行浅中耕深松土,苗后进行2-3次中耕,最后一次要深耕培土封垄。

6、农艺措施要适应机械作业措施

目前农业生产中有个误区,一些人认为机械要适应农艺措施,如北方高寒地区玉米、大豆搞大垄密,在机械化标准差,农艺、除草剂使用技术水平低的情况下,近几年出现了化学除草失败,大垄栽培无法进行中耕导致草荒减产,不具备条件的最好改回小垄栽培。

五、植保机械标准化与推广其规范的使用技术

植保机械是喷洒除草剂的基本工具,植保机械标准化及规范的使用技术属于农艺措施。建议国家加大植保机械的配制和其使用技术规范的普及培训工作,它是除草剂减量增效,降低药害,增产增收的重要工作。首先对农业技术人员与植保机械操作者进行植保机械标准与使用技术规范的教、练、训。

1、植保机械喷雾效果评价标准

(1)将喷洒有效雾滴直径大小作为评价标准

喷洒苗后除草剂适宜喷洒雾滴直径为250-400μm,喷洒苗后除草剂适宜喷洒雾滴直径为300-400μm。

(2)将喷洒除草剂药雾滴密度作为评价标准

喷洒苗前除草剂适宜雾滴密度为30-40个/cm2,喷洒苗后除草剂适宜的雾滴密度内吸性的为30-40个/cm2,触杀性的为50-70个/cm2。

(3)喷洒雾滴在植物叶面停留时间

除草剂喷洒在杂草叶面需要有一定的停留时间,一般降雨1~2 mm可将水溶性除草剂从杂草叶面冲洗掉;降雨5~10 mm可将油溶性的除草剂从杂草叶面冲洗掉。

2、喷杆喷雾机关键部件的选配

(1)喷嘴与过滤器的选择

喷杆喷雾机、背负式喷雾器喷洒除草剂应该淘汰锥形喷嘴,选择扇形喷嘴。

喷洒苗前除草剂选择扇形喷嘴,配50筛目柱型防滴过滤器;喷洒苗后除草剂选择80015型扇形喷嘴,配100筛目柱型防滴过滤器(大马力喷杆喷雾机选用8002型扇形喷嘴,配50筛目柱型防滴过滤器)。

(2)推广外走水快装喷头体

推广外走水快装喷头体,不腐蚀喷杆;用快装喷头体替代螺纹喷头体,拆装方便,不易损坏喷头体,使用寿命长,并要淘汰内走水喷头体。

GPS导航仪可使喷洒除草剂作业走直线,确保药液喷洒均匀,提高除草剂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4)推广喷洒雾滴均匀度测试盘

便于测试喷杆喷雾机喷洒均匀度及喷杆高度。

(5)推广袖珍电子气象仪

可准确测试喷洒作业时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

3、喷洒除草剂对喷杆喷雾机的要求

一般选喷头间距50cm,喷雾压力3-4kg/cm2,喷液量75-100L/hm2,喷杆距作物,或杂草顶端高度46cm,作业时车速6-8 km/h。大马力自走喷杆喷雾机喷雾压力4-5kg/cm2,喷液量75-100L/hm2,喷杆距作物,或杂草顶端高度46cm,作业时车速10-12 km/h。

六、推广“两降一加”喷洒新技术

喷杆喷雾机喷洒苗前除草剂喷液量180-200L/hm2,喷洒苗后除草剂喷液量75-100L/hm2。人工喷洒苗前除草剂喷液量225-300L/hm2,喷洒苗后除草剂喷液量100-150L/hm2。飞机喷洒苗前除草剂喷液量30-50L/hm2,喷洒苗后除草剂喷液量20-30L/hm2。

2、加植物油型的喷雾助剂

喷洒苗后除草剂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温度13-27℃,空气相对湿度大于65%,风速小于4m/s;一般晴天8点以前,18点以后,最好夜间无露水时喷洒作业效果最好),植物油型的喷雾助剂用喷液量的0.5%,除草剂用量可减少30%-50%。

喷洒苗后除草剂在不适宜的气象条件下(高温干旱,温度大于27℃,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5%,风小于4m/s)及防治难治杂草用喷液量的1%,除草剂用量可减少20%-30%。

在适宜气象条件下,可降低除草剂用药量30%-50%。在不适宜气象条件下可降低除草剂用药量20%-30%。除草剂用药量的确定是以农业部登记用量为准。

4、苗后除草剂施药时期

苗后除草剂施药时期是一年生阔叶杂草2-4叶期,禾本科杂草3-5叶期,多年生杂草多在15-20 cm,鸭跖草必须在3叶施药,多年生阔叶杂草最好在8叶期前施药,多年生杂草如芦苇40cm以前施药;多年生莎草科杂草在株高15cm以前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噻吩磺隆除草剂持效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