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V支架接触的是转子的的什么?

[导读]本文带大家全面学习机房精密空调设计、选型、安装及维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 机房环境要求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

  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

  开机时主机房的温湿度应执行A 级,基本工作间可根据设备要求按A、B两级执行。其它辅助房间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主机房区的噪声声压级小于68分贝;

  主机房内要维持正压,与室外压差大于9.8帕;

  送风速度不小于3米/秒;

  为使机房能达到上述要求,应采用精密空调机组才能满足要求。

  第二章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特点

  一、大风量、小焓差

  与相同制冷量的舒适性空调机相比,机房专用空调机的循环风量约大一倍,相应的焓差只有一半,机房专用空调机运行时通常不需要除湿,循环风量较大将使得机组在空气露点以上运行,不必要像舒适性空调机那样为应付湿负荷而不得不使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故机组可以通过提高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提高机组运行的热效率,从而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同样,机房要求温湿度指标相对稳定,较大的循环风量将有利于稳定机房的温湿度指标,显然,在制冷量一定的情况下,风量的增大将导致焓差的减少,因而通常机组只能在显热比相当高的工况下运行,这恰恰与机房的负荷特点相适应。

  二、机房的热负荷变化幅度较大

  通常要在10%~20%之间变动,这是由于主机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不同,消耗的功耗不同所造成的。因此,机房空调系统必须能够适应这种负荷的变化,以使电子元器件工作在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之中,保证电路性能的可靠性。

  三、送回风方式多样(详见暖通南社发布《了解机房精密空调及其选型步骤》

  由于要与电子通信设备的冷却方式相适应,机房的空调系统的送风回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上送风、下送风,有上回风、下回风、侧回风等,生产企业一般是利用标准化手段开发一系列机型,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机房专用空调机送风形式多为上送下回和下送上回式。机房中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机房专用空调采用下送上回式送风,使冷气直接进入活动地板下,这样使地板下形成静压箱,然后通过地板送风口,把冷气均匀地送入机房内,送入设备机柜内。为此,机房专用空调应有足够的风量把机房中的热量带走。采用这种送风形式可大大提高空调效率,同时还可以大幅度节省过去习惯的管道送风的工程费用,降低工程造价,使室内布局美观。这是机房理想的送风方式。当然,机房送风形式要与设备散热形式一致。

  通常标准型机组中,空气过滤器均采用粗、中效过滤,而在一些进口的特型机组中,从结构设计上采用预留亚高效过滤器或高效过滤器的安装位置,根据用户需求选用(如净化手术室等就选用亚高效过滤器)。只要用户要求,过滤系统可以很方便地以更换过滤器或者增加过滤器的方式进行升级。一般A级洁净要求使用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B级洁净要求使用亚高效或中效过滤器,即使是C级洁净要求也应该使用中效过滤器。然而,舒适性空调机以及常规的恒温恒湿空调机一般只有初效过滤器,如果需要提高过滤效率,也只能是改装,而且往往还需增加风机、加大风压,以免空调机因安装了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而使送风能力大幅度下降。

  针对机房空调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机房专用空调机在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和制造以及空调系统组成等方面都必须相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设置后备机组或后备控制单元,微机控制系统自动对机组运行状态进行诊断,实时对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故障发出报警,自动用后备机组或后备控制单元切换故障机组或故障单元。众所周知,机房专用空调的控制系统功能比舒适性空调完善得多。

  控制系统的性能与空调系统技术经济性能密切相关。

  不少机房专用空调机生产企业专门开发一系列的控制器作为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采用电子控制器或微机控制已经十分普遍,有些企业已经把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在计算机房专用空调系统中。

  无论是大、中型计算机,还是程控交换机,都要求空调机全年制冷运行。而冬季的制冷运行要解决稳定冷凝压力和其它相关的问题。多数机房专用空调机能在室外气温降至-15℃时仍能制冷运行,而采用乙二醇制冷机组,可在室外气温降至-45℃时仍能制冷运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舒适性空调机或常规恒温恒湿机,在此种条件下,根本无法工作。

  一般机房专用空调厂家的设计寿命是最低是10年,连续运行时间是86400小时,平均无故率达到25000小时,实际运用过程中,机房专用空调可运行15年。

  根据国家家电行业标准,舒适性空调机的基础设计寿命每年按运行半年计算,为3年时间,无连续运行时间指标,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小时,只适合于间断运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舒适性空调机可连续运行的时间为3~5年,比机房专用空调相差3倍。

  第三章 机房专用空调机选型依据

  为了确定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送风速度的要求(简称四度要求)。必须首先计算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室内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机房辅助设施和机房设备的发热量(电热、蒸气水温及其它发热体)。这些发热量显热大、潜热小;照明发热(显热);工作人员的发热(显热小、潜热大);由于水分蒸发、凝结产生的热量(潜热)。

  其二是机房外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

  传导热,过建筑物本体侵入的热量,如从墙壁、屋顶、隔断和地面传入机房的热量(显热);

  放射热(也称辐射热),由于太阳照射从玻璃窗直接进入房间的热量(显热);

  对流产生的热量,从门窗等缝隙侵入的高温室外空气(也包含水蒸气)所产生的热量(显热、潜热);

  为了使室内工作人员减少疲劳和有利于人体健康而引入的新鲜空气所产生的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

  总之,人体放出的热量、缝隙风侵入的热量和换气带进的热量,不仅使室温升高,也会增加室内的含湿量,因此需要除湿。这部分热负荷称为潜热负荷,而机房内所有设备散发的热量只是室内的温度升高,这种热负荷称为显热负荷。与一般宾馆、办公室、会议室等潜热占有相当大比例所不同的是,计算机、程控机机房内的热负荷是以显热负荷为主。因此对于热负荷状况不同的场合应选用不同类型的空调机。通常用显热比(SFH)作为空调机的重要指标。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否则根据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a. 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

  式中:N:用电量(kW);¢:同时使用系数(0.2~0.5);860:功的热当量,即l kW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

  b. 主机发热量计算

  式中,P:总功率(kW);

  h 1:同时使用系数;

  h 2:利用系数;

  h 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总功率,应以机房内设备的最大功耗为准,但这些功耗并未全部转换成热量,因此,必须用以上三种系数来修正,这些系数又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功能、用途、工作状态及所用电子元件有关。总系数一般取0.6~0.8之间为好。(此为参考值,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c. 照明设备热负荷计算

  机房照明设备的耗电量,一部分变成光,一部分变成热。变成光的部分也因被建筑物和设备等所吸收而变成热。照明设备的热负荷计算如下:

  式中,P:照明设备的标称额定输出功率(W);

  人体内的热是通过皮肤和呼吸器官放出来的,这种热因含有水蒸汽,其热负荷应是显热和潜热负荷之和。

  人体发出的热随工作状态而异。机房中工作人员可按轻体力工作处理。当室温为24℃时,其显热负荷为56cal,潜热负荷为46cal;当室温为21℃时,其显热负荷为65cal,潜热负荷为37ca1.在两种情况下,其总热负荷均为102cal.

  e. 围护结构的传导热

  通过机房屋顶、墙壁、隔断等围护结构进入机房的传导热是一个与季节、时间、地理位置和太阳的照射角度等有关的量。因此,要准确地求出这样的量是很复杂的问题。

  当室内外空气温度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时,由平面形状墙壁传入机房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kcal/m2h℃);

  F:围护结构面积(m2);

  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当计算不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围护结构如隔断等时,室内外计算温度差应乘以修正系数,其值通常取0.4~0.7.

  f. 从玻璃透入的太阳辐射热

  当玻璃受阳光照射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玻璃吸收,剩下透过玻璃射入机房转化为热。被玻璃吸收的热使玻璃温度升高,其中一部分通过对流进入机房也成为热负荷。

  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太阳辐射热的透入系数;

  F:玻璃窗的面积(m2);

  q:透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强度(kcal/m2h)。

  透入系数K值取决于窗户的种类,通常取0.36~0.4.

  太阳辐射热强度q随纬度、季节和时间而不同,又随太阳照射角度而变化。具体数值请参考当地气象资料。

  g. 换气及室外侵入的热负荷

  为了给在计算机房内工作人员不断补充新鲜空气,以及用换气来维持机房的正压,需要通过空调设备的新风口向机房送入室外的新鲜空气,这些新鲜空气也将成为热负荷。通过门、窗缝隙和开关而侵入的室外空气量,随机房的密封程度,人的出入次数和室外的风速而改变。这种热负荷通常都很小,如需要,可将其拆算为房间的换气量来确定热负荷。

  在机房中,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示被器、电烙铁、吸尘器等都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的功耗一般都较小,可粗略按其额定输入功率与功的热当量之积来计算。此外,机房内使用大量的传输电缆,也是发热体。其计算如下:

  P:每米电缆的功耗(W);l:电缆的长度(m)。

  总之,机房热负荷应由上述a—h各项热负荷之和来确定。

  在机房初始设计阶段,为了较快的选定空调机的容量,可采用此方法:

  1、以单位面积估算

  计算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

  楼层较低时,150~250kcal/m2h(根据设备的密度作适当的增减)

  2、以机柜数量估算

  一般按照每机柜2.5~4KW计算。

  3、机房空调系统新风量

  按下述三项中取其中的最大一项:

  2、维持机房室内正压所需的风量

  3、取机房空调总风量的5%

  地板送风口风速:1.5~2.0m/s

  地板送风口总开孔面积占地板面积的0.6%

  GB的相关规定(2009年6月1日实施)

  4.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的主机房、支持区和辅助房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应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按照附录1 的标准执行。

  4.1.2 与其它功能用房共建于同一建筑内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

  4.1.3 主机房与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4.1.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空调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

  4.2 热负荷计算

  4.2.1 电子信息设备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4.2.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空调系统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

  (1)机房内设备的散热;

  (2)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3)太阳辐射热;

  (4)人体散热、散湿;

  (5)照明装置散热;

  4.3.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系统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方式、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度、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4.3.2 气流组织形式应按所安装设备对空调系统气流组织形式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7.3.2选用。

  4.3.3对设备热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或机柜高度大于1.8m,且热负荷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上回风方式。

  4.3.4 采用活动地板下作为静压箱时,出风口风速不应大于3m/s .

  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下表

  4.4.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布置。

  4.4.2 主机房采暖散热器的设置应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按照附录1 的标准执行。如设置采暖散热器,应有检测报警措施,并装设切断阀,漏水时自动自动切断给水。

  4.4.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风管及管道的保温、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B1 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

  4.4.4 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活动地板下的空间应考虑线槽及消防管线等所占用的空间。

  4.4.5 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阀应既可手动又能自动。

  4.4.6 空调系统噪音超过本规范5.2.1条的规定时,应采取降噪措施。

  4.4.7 主机房宜维持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宜小于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宜小于9.8Pa.

  4.4.8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二项中的最大值:

  1 按工作人员计算,每人40m3/h 。

  2 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4.4.9 主机房内空调系统用循环机组宜设初、中效两级过滤器。新风系统或全空气系统应设初、中效空气过滤器。末级过滤装置宜设在正压端。

  4.4.10 北方地区冬季需送冷风时,宜利用室外冷空气作为冷源。

  4.4.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空气调节控制装置应满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对温度、湿度及防尘对正压的要求。

  4.4.12 使用大量新风的空调系统,应设置排风出口,且应满足新风量变化的需要。

  4.4.13 打印室等易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的房间,宜单独设置空调系统,当与其他房间共用一套空调系统时,打印室不应设置回风口,应采用排风的方式保持室内压力平衡。

  4.4.14 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组可安装于空调机房内,也可根据机房布置要求,安装于主机房内。

  4.4.15 下送风的空调、恒温恒湿空调机,应安装于机架上,并在空调机与机架之间加隔震垫,且在机架上加装导流板。

  4.4.16 大型机房空调系统宜采用冷水机组空调系统,冷源采用水冷方式。

  4.5.1 空调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运行可靠、经济、节能和环保的原则。

  4.5.2 空调系统和设备选择应根据计算机类型、机房面积、发热量及对温、湿度和空气含尘浓度的要求综合考虑。

  4.5.3 在北方地区,空调系统采用水冷机组时,冬季应对冷却水系统采取防冻措施。

  4.5.4 空调和制冷设备宜选用高效、低噪声、低震动的设备。

  4.5.5 单台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15%一20%的余量。

  4.5 .6 选用恒温恒湿空调机时,空调机宜带有通信接口,显示屏宜为汉字显示。

  4.5.7 选用的空调设备,其空气过滤器、加湿设备,应便于清洗和更换,设备安装应留有相应的维修空间。

  第四章 精密空调安装

  1、设备开箱后要检查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所带的备件是否与合同的装箱单相符;

  2、风冷型空调室内机、室外机组在出厂时都有0.2MPa~0.5Mpa的氮气,设备开箱后,要首先检查系统有无泄漏,如发现异常请及时通知厂家;

  3、接收机组时,请检查机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请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承运人并记录;

  4、检查用户终端面板,必须确定其没有任何损伤;如有损伤,请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承运人并记录,且在安装以前及时处理。

  如检查没有异议后,再签收。

  1、安装时要注意机器内部及外部的保护措施,防止机器表面漆因外力碰撞而引起的划伤,内部蒸发器翅片、铜管、线路等也应注意严格保护;

  2、机组支架,机组支架通过?8膨胀螺丝与地面固定;

  3、机组支架与机组之间应安装至少5mm厚的弹性隔振胶垫,该支架使用M8螺栓与机组底部连接,该支架必须与架空地板的金属结构隔离;

  4、机组必须水平安装,两端高差最大为5mm:倾斜度如大于5 mm,会引起冷凝水盘溢流;

  1、机组与冷凝器之间均采用氧焊连接,这样保证了整个回路的牢固与可靠性;回液管与排汽管所接的铜管的粗细见附表;

  2、连接机组与风冷冷凝器的铜管直径必须根据铜管的长度以及机组与冷凝器的垂直距离来确定。

  3气管和液管的安装要求美观整齐横平竖直,多根管道尽量布置在同一平面上,不要将一部分管道重叠在另外一部分上;无论汽管还是液管,都必须套保温管;

  4、水平气管应向冷凝器方向倾斜,这样一旦停机,油液和已冷凝的制冷剂不能流回机内.

  5、如使用直铜管在弯曲前必须先退火处理,本项目尽量采用冲压弯头焊。切割铜管必须用铜管割刀,严禁用钢锯条锯。铜管存放时应封堵两头,防止灰尘砂石进入铜管。

  6、通常用直管连接时,在架设管道之前,应用无水乙醇清洁管道内两遍。

  7、焊接时应在焊接部位以外包裹1—2层湿布,防止其余部件因受热烤焦,在遇到油漆部位时,应采用湿布加铁皮挡板的方法进行操作,这样可使油漆表面无任何焦痕。在做气密性实验之前,先用氮气将制冷回路中的氧化皮赶出制冷回路。

  8、在动焊之前,放一灭火装置在焊接工作区。

  四、冷冻水系列安装注意事项

  按照国家水系统安装规范进行施工和工程管理,进、出水管为国标渡锌钢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安装要求美观整齐横平竖直固定牢固。

  选用高质量的水温表和水压表及法兰接口,管道采用螺纹焊接。

  对于冷冻水设备的进出水管及手阀要严格做好保温处理,防止冷凝水到处滴漏。

  五、管道密封性试验

  冷媒铜管系统试压:

  1、所有管道连接完毕之后,用氮气试压检漏,充气压力应≥1.8Mpa,并且要从高低压部分同时充入氮气,直至平衡为止;

  2、在充入氮气后,24小时的保压时间,前6小时压力降不应大于0.03MPa,后18小时除去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误差外,压力无变化为合格。如果压力变化值超标,那么应查出漏点,重新补焊试压;

  1、冷冻水系统管道安装好后,首先要对把与空调设备连接的管道断开,对整个水系统管道进行清洗,(如能与大楼的冷冻水系统一起清洗更好,就不用单独清洗了)

  2、做水压实验压力为计算如下,时间为两小时,所有接头和法兰处没有低漏水现象为合格,在做气密性和水压实验时要在项目监理的监督下完成。

  试验压力=(冷冻水管最高点高程-15楼高程+水泵扬程)/10×1.2

  1、机器的右下后部伸出有外径32mm的橡胶管,8系列所伸出的是一根,用32mm的橡胶管或塑料管将其接入建筑物的排水系统中。

  2、排水管接头要求用喉箍固定,以防止水溢出。

  3、排水管应有一定波度,保证排水畅顺。

  4、如排水管因条件所限,必须伸出室外较长,排水管需做保温处理。

  1、随机的有与铜管放一起的有约1米长的Φ6.4的细铜管、水接头,将Φ6.4的细铜管用氧焊退火,使其可以随意弯曲,然后将其与水接头(有细铜管的一端)焊在一起;

  2、将水接头与用户所接过来的自来水阀门接在一起,(水接头的直径待与厂方确认)

  3、加湿器的下部伸出一Φ6.4的铜管,将其与焊有水接头的细铜管(无水接头的一端)焊在一起;

  1、在进行机组的电气部分操作前,必须确定电源已经关闭,电气屏中的主令开关闭合(打到“O”)。

  2、电气屏的动力部分由一个金属盖对其进行保护;将金属盖上的四个固定螺丝取下就能看到如图二所示的主令开关,零线和地线接线柱;

  3、主电缆线的一端与配电柜里相应的空气开关相接;另一端分别与与机组的连接主令开关,零线和地线接线柱;

  4、室外机所需电源可由机组取,也可从室外机附近的配电柜取,但其所用的电线都必须用随机带的PVC管套起来;

  5、检查电源是否符合机组的额定电气参数(电压、相数、频率)

  6、将保护金属板重新固定在机组上;

  7、电源电压的波动必须在额定值的85%~115%之间;

  第五章 维护及保养

  一、管理及其准则:

  在现在通信机房与电子计算机房采用的专用空调系统虽然不能直接创造和产生经济效益,但它却在为这些设备默默地充当着“守护神”的角色。它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认识。由于空调设备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其维修准则应尽可能采用专业维修和操作人员维护相结合的方式,明确维护与修理并重,并以维护为基础,预防为主的原则,大力加强日常维护与三级保养工作,经常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以确保设备使用寿命。

  二、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1、建立建全各项必要而简明的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如岗位责任制,设备使用操作制,交换班制等,这些制度是使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如果我们缺乏这些认识,就会造成管理混乱,形成无人过问,任其自然的现象,导致设备寿命大大缩短。

  2、建立设备预修计划制度,编制修理计划,修理卡片,设备修理工艺及内容,组织易损备件的供应等,都应纳入管理的范畴。

  3、加强测试手段,在空调设备运行一定时期后,技术性能及各项技术指标要发生变化,因而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实测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必须备有对空调装置进行测试的必要仪器和检测手段,通过实测及运行时间的测算,确定维修时间及维修内容。

  4、开展技术培训及革新,引进先进技术,这是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设备的操作维护水平与操作者技术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培训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技术理论水平,这对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都很有利的。

  5、由于集中管理和修、用结合,使操作维修人员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有助于培养操作维护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克服临时观念,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采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不失为一种好的管理方法。

  一般故障的判断及排除

  微电脑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电脑控制部分是精密空调机正常工作的可靠保证,它控制精度高,反应速度快,但在操作不当或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误动作,当电脑出现不正常情况时,可采取以下步骤检查。(维修的前提是必须要熟悉电器柜内的所有元件位置、作用和功能,熟悉电路线路图)

  一、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波动是否频繁,是否常受冲击;

  二、检查是否有三相不平衡或断相情况;

  三、检查提供电脑电源的12V或24V变压器输出电压是否正常,保险丝是否完好;

  四、检查各部分空气开关是否项自检程序;

  五、检查电脑各部分插件及各连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

  六、采用自检步骤检查能否通过各项自检程序;

  七、屏显不亮,检查变压器输出、集成块及屏本身;

  八、驱动控制板无输出,检查输出元器件;

  九、误报警,检查输入元器件或集成块;

  十、温湿度失控,人为修正无效果时,需检查传感器或主控板;

  十一、Co-work联机时死机或经常“联网重组”应检查接线可靠性或集成块。

  十二、检查比特开关的位置。

  十三、检查电脑主控板及I/O驱动板表面状况。

  十四、如果主控板程序出现紊乱可进行初始化操作。

  风道故障报警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送风系统包括风机,空气过滤网和两只微压差控制器。当过滤网脏报警时,可将压差控制器下部镙钉顺时针旋转到报警消除为止,再逆时针旋转一圈。当然,如调节后仍不能消除报警,那么说明过滤网已经脏到一定程度,需要更换了。

  当风道故障报警出现后三分钟后,风机将会自动停止转动。风道故障报警引起的原因是:

  风机马达发生故障,使风机停转;

  风机皮带长期磨损后断裂,风机马达实际上在空转;

  风道压差计探测管内存在阻塞现象;

  过滤网太脏,使风道系统阻力过大;

  风机过流保护断开引起交流接触器释放;

  24v变压器出现问题或输出端接线不牢固松动;

  风道压差计调整不当;

  电机侧皮带轮松脱故障;

  风道故障排除方法:

  一、测量风机马达的三相静态阻值,应相同;接地电阻应在5MΩ以上;

  二、更换马达皮带,检查皮带张力,皮带松紧应适度,以大指拇按下10mm左右为宜;

  三、清除压差计探测管内异物;

  四、更换空气过滤网。

  五、将风机过流保护器手动复位,并测量风机电流;(复位应到位)

  六、检查24v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紧固各有关接线连接点。

  七、重新修理更换电机侧皮带轮。

  制冷系统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一、高压警报的原因分析

  在制冷系统中,高压控制器调定在350psig,机器运行中,当高压值到达此限时,高压警报就产生了。要想使压缩机再次启动,必须手动复位;但在按下复位按钮前,必须将造成高压的原因找出,才能使机器运转正常。引起高压警报的原因:

  1、高压设定值不正确。

  2、夏季天很热时,由于氟里昂制冷剂过多,引起高压超限。

  3、由于长时期运转,环境中的尘埃及灰沉积在冷凝器表面,降低了散热效果;

  4、冷凝器轴流风扇马达故障;

  5、电源电压偏低,致使24v变压器输出电压不足;冷凝器内24v交流接触器不能工作。

  6、系统中可能有残留空气或其它不凝性气体。

  7、P66中心压块触点松脱。

  9、风机轴承故障,异响或卡死。

  二、高压警报故障排除

  1、重新调定高压设定值在350psig并检查实际开停值;(方法)

  2、从系统中排放出多余氟里昂制冷剂,控制高压压力在230psig-280psig之间。

  3、清洗冷凝器的表面灰尘及脏物,但应注意不要损伤铜管及翅片。

  4、检查轴流风机的静态阻值及接地电阻,如线圈烧毁应更换。

  5、解决电源电压问题,必要时配设电网稳压器。

  6、系统内混人空气量较少时,可从系统高处排放部分气体,必要时重新进行系统的抽真空,充氟工作。

  8、更换P66调速器。

  9、更换室外风机。

  三、低压警报的原因分析

  在制冷系统中,低压控制值调定在43psig,25psig与就是说低压停机值在43psig–25psig = 18psig,重新启动值在43psig.低压控制器是自动复位。当出现故障不及时处理时,压缩机将会频繁启停,这对压缩机的寿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在M52控制系统中设置了“短震”报警,即当压缩机低压报警3次后将自动锁定使压缩机不能反复启动,减少了压缩机的损坏率。引起低压报警的原因:

  1、低压设定值不正确;

  2、氟里昂制冷剂灌注量太少;

  3、系统中的制冷剂有泄漏;

  4、系统内处理不净,有脏或水份在某处引起堵塞或节流;

  5、热力膨胀阀失灵或开启度小,引起供液不足;

  6、风道系统发生故障,或风量不足,引起蒸发器冷量不能充分蒸发;

  7、低压保护器失灵造成控制精度不够;

  8、低压延时继电器调定不正确,或低压启动延时太短;

  9、ZR11M型涡旋压缩机热保护装置故障。

  四、低压警报故障排除

  2、向系统补充氟里昂制冷剂,使压力控制在60psig-70psig之间;

  3、对系统重新检漏抽空及灌住氟里昂制冷剂;

  4、对阻塞处进行清理,如干燥过滤器堵塞,应更换;

  5、加大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或更换膨胀阀;

  6、检视风道系统情况,将风量调节到正常范围;

  8、重新调定低压延时时间;

  9、维修,更换压缩机热保护装置。

  五、压缩机超载的原因分析

  压缩机电流过大时将引起超载,这时压缩机过流保护器将动作;切断交流接触器控制电源。压缩机超载将引发报警,以告知操作人员采取措施。引起压缩机超载的原因:

  1、热负荷过大,高低压力超标,引起压缩机电流值上升;

  2、系统内氟里昂制冷剂过量,使压缩机超负荷运行;

  3、压缩机内部故障。如抱轴、轴承过松而引起转子与定子内径擦碰或压缩机电机线圈绝缘有问题;

  4、电源电压超值,导致电机过热;

  5、压缩机接线松动,引起局部电流过大。

  六、压缩机超载故障排除

  1、检查空调房间的保温及密封情况,必要时添置设备;

  2、放出系统内多余氟里昂制冷剂;

  3、更换同类型制冷压缩机;

  4、排除电流电压不稳因素;

  5、重新压紧接线头,使接触良好、牢固;

  加湿故障报警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一、加湿器故障报警的原因:

  1、外接供水管水压不足,进水量不够,加湿盘中位过低;

  2、加湿供水电磁阀动作不灵,电磁阀堵塞或进水不畅;

  3、排水管阻塞引起水位过高;

  4、水位控制器失灵,引起水位不正常;

  5、排水电磁阀故障,水不能顺利排出;

  6、加湿控制线路接头有松动,接触不良;

  7、加湿热保护装置失灵,不能在规定范围内工作(2kw140℉3kw190℉)

  8、外接水源总阀未开,无水供给加湿水盘或加湿罐;

  9、在电极式加湿器初使用时,可能由于水中离子浓度不够引发误报警;

  10、加湿罐中污垢较多,电流值超标。

  二、加湿故障报警排除方法:

  1、增加进水管水压;

  2、清洗水电磁阀及进水管路;

  3、清洗排水管,使之畅通;

  4、检查水位控制器的工作情况,必要时更换水位控制器;

  5、清除加湿水盘中污物,排除积水;6、检查水位控制器各接插部分是否松动,紧固各脚接头;

  7、观察热保护工作情况,必要时更换;

  8、将外接水源阀门打开;

  9、通过加湿旁通孔的风量太大,引起水位波动,可将旁通关闭部分,或用防风罩挡住,使水位控制在一个正常范围;

  10、在加湿罐中少许放些盐,经增加离子浓度;

  11、经常清洗加湿罐,以免污垢沉积,直至更换。

  加热故障报警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一、加热器故障报警的原因:

  在机房专用空调机中,加热器通常采用翅片式电热管结构;并配有热保护装置。当温度过高或电流过大时,会引发警报出现。加热器出现故障可按以下方法检查:

  1、控制部分电源板上对应的中间继电器有无电压输出;

  2、电加热器的交流接触器电流是否正常;

  3、风量不足时,加热管发出的热量不能被及时带走;

  4、加热器热保护出现故障;

  5、停机时未采用延时;

  6、加热器电热管烧断。

  二、加热器故障报警排除方法:

  1、检查电脑输入输出各线头是否压紧,中间继电器发失灵则需要更换;

  2、检查电热管接头接触是否良好,静态阻值是否一致;

  3、排除风道故障,保持风量在正常范围;

  4、更换加热器热保护装置;

  5、测量加热器阻值。

  • 正如前面的帖子中所说,物理知识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很多的物理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其中这里面也包含了杠杆原理。利用这些原理来处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可以节省力气,提高效率等等。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给撬起来。”这就是杠杆原理的伟大作用。大家在生活中也一定遇到了许多利用杠杆原理的地方,可以列举出来供大家学习讨论。如果有创造性地利用杠杆原理的地方,那就更好了,可以说出来供大家参考。也可以设计能够利用杠杆原理来方便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案,让大家讨论评比,好的让版主给与奖励。版主一定要支持哦!

  • 螺杆泵是利用螺杆的回转来吸排液体的。图1表示三螺杆泵的剖视图。图中,中间螺杆为主动螺杆,由原动机带动回转, 两边的螺杆为从动螺杆,随主动螺杆作反向旋转。主、从动螺 杆的螺纹均为双头螺纹。 由于各螺杆的相互啮合以及螺杆与衬筒内壁的紧密配合,在泵的吸 入口和排出口之间, 就会被分隔成一个或多个密封空间。随着螺杆的转动和啮合,这些密封空间在泵的吸入端不断形成,将吸入室中的液体封入其 中,并自吸入室沿螺杆轴向连续地推移至排出端,将封闭在 各空间中的液体不断排出,犹如一螺母在螺纹回转时被不断 向前推进的情形那样,这就是螺杆泵的基本工作原理。螺杆泵有单螺杆泵、双螺杆泵和三螺杆泵。 螺杆泵的工作原理是:螺杆泵工作时,液体被吸入后就进入螺纹与泵壳所围的密封空间,当主动螺杆旋转时,螺杆泵密封容积在螺牙的挤压下提高螺杆泵压力,并沿轴向移动。由于螺杆是等速旋转,所以液体出流流量也是均匀的。 螺杆泵特点为:螺杆泵损失小,经济性能好。压力高而均匀,流量均匀,转速高,能与原动机直联。 螺杆泵可以输送润滑油,输送燃油,输送各种油类及高分子聚合物,用于输送黏稠液体。管道离心泵的安装关键技术:水泵安装高度即吸程选用化工泵概述真空泵概述排污泵概述离心泵概述清水泵概述消防泵产品概述油泵概述供水设备概述螺杆泵工作原理旋涡泵工作原理磁力泵工作原理轴流管道泵工作原理flash动画离心泵工作原理flash动画

  • JB双锥回转式真空干燥机

  • ‘有奖问答’判断题: 机械式台秤由于承重杠杆的杠杆比不一致会造成四角误差。(  )

  • JB 双锥回转式真空干燥机

  • 杠杆千分尺因其/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_/bbsfiles/images/197_01_0_.cn/bbs/images/brow//baike/abpic/item/.cn/bbs/images/brow//bbsfiles/images/_.cn/oldimages/pic_.cn/oldimages/pic_/bbsfiles/images/_.jpg!w295x328.jpg传统的波许L型汽油喷射系统及一些中档车型采用这种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如丰田CAMRY(佳美)小轿车、丰田PREVIA(大霸王)小客车、马自达MPV多用途汽车等。由空气流量计和电位计两部分组成。空气流量计在进气通道内有一个可绕轴摆动的旋转翼片(测量片),作用在轴上的卷簧可使测量片关闭进气通路。发动机工作时,进气气流经过空气流量计推动测量片偏转,使其开启。测量片开启角度的大小取决于进气气流对测量片的推力与测量片轴上卷簧弹力的平衡状况。进气量的大小由驾驶员操纵节气门来改变。进气量愈大,气流对测量片的推力愈大,测量片的开启角度也就愈大。在测量片轴上连着一个电位计。电位计的滑动臂与测量片同轴同步转动,把测量片开启角度的变化(即进气量的变化)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电位计通过导线、连接器与ECU连接。ECU根据电位计电阻的变化量或作用在其上的电压的变化量,测得发动机的进气量。在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内,通常还有一电动汽油泵开关。当发动机起动运转时,测量片偏转,该开关触点闭合,电动汽油泵通电运转;发动机熄火后,测量片在回转至关闭位置的同时,使电动汽油泵开关断开。此时,即使点火开关处于开启位置,电动汽油泵也不工作。流量传感器内还有一个进气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进气温度,为进气量作温度补偿。以上是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原理介绍,大家可以了解一下。空气质量传感器使用寿命长。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仪器仪表应用_传感器应用_智能硬件产品

  • 山有峰顶,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所有的故事总会有一个答案,重要的是,在最终答案到来之前,我们是否耐得住性子,守得稳初心。美好一天从“耐心”开始

  • 电子天平的种类很多,结构也大不相同,但是他们的工作原理都是基本一致的,都是利用电磁力平衡原理,这和传统机械天平的杠杆原理是有本质区别的,即用电磁力来平衡重物重量从而衡量出重物的重量。与机械天平相比,电子天平具有测量准确度高、反应灵敏等优点,除此之外还具有自动校准和超载保护等功能,这些都是机械天平难以实现的,因此正因为电子天平有这么多优点,所以已渐渐取代了机械天平。 电子天平的重要特点是在测量被测物体的质量时不用测量砝码的重力,而是采用电磁力与被测物体的重力相平衡的原理来测量的。秤盘通过支架连杆与线圈连接,线圈置于磁场内。在称量范围内时,被测重物的重力mg通过连杆支架作用于线圈上,这时在磁场中若有电流通过,线圈将产生一个电磁力F,方向向上,可用下式表示:F=KBLI其中K为常数(与使用单位有关),B为磁感应强度,L为线圈导线的长度,I为通过线圈导线的电流强度。电磁力F和秤盘上被测物体重力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达到平衡,同时在弹性簧片的作用下使秤盘支架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即处在磁场中的通电线圈,流经其内部的电流I与被测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只要测出电流I即可知道物体的质量m。若称盘上的加上或除去被称物时,天平则产生不平衡状态,通过位置检测器检测到线圈在磁钢中的瞬态位移,经PID调节器和前置放大器产生一个变化量输出,经过一系列处理使流经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这样使电磁力也随之变化并与被测物相抵消从而使线圈回到原来的位置,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就是电子天平的电磁力自动补偿电路原理。电流的变化则通过数字显示出被称物体的质量。 电子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其传感器和电路在工作过程中受温度影响,或传感器随工作时间变化而产生的某些参数的变化,以及气流、振动、电磁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都会使电子天平产生漂移,造成测量误差。其中,气流、振动、电磁干扰等环境温度的影响可以通过对电子天平的使用条件加以约束,将其影响程度减小到最低限度。而温漂主要是来自环境温度的影响和天平内部的自身影响,其形成的原因复杂,产生的漂移大,必须加以抑制。

1.本发明用于测量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涉及角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铁芯扭转角度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2.涡旋压缩机中转子铁芯的扭斜,用来抑制电机谐波,起到削弱谐波磁场引起的附加扭矩,降低电机的振动和噪声的作用,因此转子扭斜尺寸是保证压缩机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因转子扭斜尺寸的特殊性,目前没有直接测量扭斜尺寸的方法,只能依靠高度卡尺划线的方法进行粗略测量,测量误差大,效率低,不利于控制产品品质,易造成批量不良品。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用于测量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4.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依靠高度卡尺划线的方法进行粗略测量,测量误差大,效率低,不利于控制产品品质,易造成批量不良品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测量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本发明主要利用可三向限位的定位装置配合指示表组件,从而实现采用结构简单的测量装置,可直接测量转子扭斜尺寸、测量效率高,解决了没有合适方法测量转子扭斜的问题。
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6.一种用于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定位芯轴、指示表组件、盖板、定位装置;
7.进一步地,基座的底部装有多个支腿,用以保持基座的水平;
8.进一步地,指示表组件装于基座上部一侧;
9.进一步地,定位芯轴通过过盈配合装于基座上的轴孔内,并与基座保持垂直状态;
10.进一步地,盖板通过轴孔与定位芯轴滑合装配;
11.进一步地,定位装置包括装于盖板上的上定位结构和装于基座上的下定位结构;上定位结构和下定位结构相对设置;
12.进一步地,基座上放置转子铁芯,转子铁芯的轴孔套装于定位芯轴上,盖板套装在定位芯轴上,位于转子铁芯的上部,上定位结构和下定位结构与转子铁芯的槽孔配合,对转子铁芯进行定位。
13.进一步地,指示表组件包括:表支架、表夹、指示表;
14.进一步地,表支架固定垂直装于基座的上部;
15.进一步地,表夹通过表夹顶丝水平装于表支架上,并可沿表支架上下移动;
16.进一步地,指示表通过铜套和顶丝固定装于表夹上,并可自由调整指示表的倾斜角度。
17.进一步地,盖板靠近指示表的一端端部通过4个螺栓固定装有校表块,校表块前端
面平面的延长面通过定位芯轴的轴线。
18.进一步地,上定位结构包括:上锥形定位销、弹簧套和弹簧;
19.进一步地,上锥形定位销由上至下垂直插入盖板的钉孔内,其前端钉头穿过钉孔;
20.进一步地,弹簧套通过螺钉装于盖板的上部,其套体内装有呈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弹簧套的内底面接触,下端与上锥形定位销的顶端面接触,为上锥形定位销施加弹力。
21.进一步地,下定位结构包括:下锥形定位销、弹簧套和弹簧;
22.进一步地,下锥形定位销由下至上垂直插入基座的钉孔内,其前端钉头穿过钉孔;
23.进一步地,弹簧套通过螺钉装于基座的底部,其套体内装有呈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的下端与弹簧套的内底面接触,上端与下锥形定位销的底端面接触,为下锥形定位销施加弹力;
24.进一步地,上锥形定位销与下锥形定位销在弹簧的作用下完全插入到转子铁芯的槽孔内,起到定位作用。
25.进一步地,基座上基准面限定转子铁芯的高度方向移动,定位芯轴限制水平方向的移动和高度方向的转动,上锥形定位销和下锥形定位销限定水平方向的转动,达到完全定位的目的。
26.进一步地,标准块作为校准体,在对测量装置校准结束后,将标准块换成转子铁芯进行测量工作。
27.进一步地,用于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为如下步骤:
28.a、将转子铁芯扭斜尺寸,换算为转子铁芯上下两槽孔中心分别与转子铁芯中心连线的夹角;n个槽数的转子铁芯扭斜尺寸为m
a槽,换算后上下槽孔夹角为α=г
/n)*a,标准块上下两定位孔的夹角尺寸设计为г;
29.b、指示表校对,将标准块放置在测量装置中,盖上盖板,使上锥形定位销与下锥形定位销分别插入标准块的定位孔中,调整指示表高度及角度,使测针垂直接触到校表块上,并将指示表调至零位;
30.c、取下盖板,将转子铁芯放置在测量装置上,使下锥形定位销插入转子铁芯下面任一槽孔中,然后安装盖板并旋转,使上锥形定位销插入到转子铁芯上面被测槽孔中,读取指示表数值s;
31.d、通过公式θ=arctan(s/l),l为定位芯轴与指示表测针的距离,得出转子铁芯相对于标准块的偏移角度θ,即可得转子铁芯上下槽孔的实际夹角β=г+θ,若β在α的变化范围内,则合格,否则不合格,计算得出扭斜尺寸。
32.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33.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通过基座上水平基准面,可限定转子铁芯的高度方向移动,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
34.2、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通过芯轴限制水平方向的移动和高度方向的转动,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
35.3、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通过上、下锥形定位销限定水平方向的转动,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
36.4、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通过上、下定位结构将转子铁芯
两个面的槽孔,构建几何关系,利用三角函数,将扭斜尺寸转化为角度关系;
37.5、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可直接测量转子扭斜尺寸、测量效率高,解决了没有合适方法测量转子扭斜的问题。
38.综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依靠高度卡尺划线的方法进行粗略测量,测量误差大,效率低,不利于控制产品品质,易造成批量不良品等问题。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42.图3为本发明标准块结构示意图;
43.图4为本发明标准块俯视图;
44.图5为本发明测量结果换算示意图;
45.图6为本发明转子铁芯结构示意图;
46.图7为本发明转子铁芯俯视图。
47.图中:1、基座 2、定位芯轴 3、表支架 4、表夹顶丝 5、表夹 6、 7、铜套 8、顶丝 9、盖板 10、上锥形定位销 11、弹簧套 12、弹簧 13、下锥形定位销 14、支腿 15、转子铁芯 16、指示表 17、标准块。
4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4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1.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
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5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53.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55.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包括:基座 1、定位芯轴2、指示表组件、盖板9、定位装置;基座1的底部装有多个支腿14,用以保持基座1的水平;指示表组件装于基座1上部一侧;定位芯轴 2通过过盈配合装于基座1上的轴孔内,并与基座1保持垂直状态;盖板9 通过轴孔与定位芯轴2滑合装配;定位装置包括装于盖板9上的上定位结构和装于基座1上的下定位结构;上定位结构和下定位结构相对设置;基座1 上放置标准块17,标准块17的轴孔套装于定位芯轴2上,盖板9套装在定位芯轴2上,位于标准块17的上部,上定位结构和下定位结构与转子铁芯 15的槽孔配合,对转子铁芯15进行定位。
56.指示表组件包括:表支架3、表夹5、指示表16;表支架3固定垂直装于基座1的上部;表夹5通过表夹顶丝4水平装于表支架3上,并可沿表支架3上下移动;指示表16通过铜套7和顶丝8固定装于表夹5上,并可自由调整指示表16的倾斜角度。
57.盖板9靠近指示表16的一端端部通过4个螺栓固定装有校表块6,校表块6前端面平面的延长面通过定位芯轴2的轴线。
58.上定位结构包括:上锥形定位销10、弹簧套11和弹簧12;上锥形定位销10由上至下垂直插入盖板9的钉孔内,其前端钉头穿过钉孔;弹簧套11 通过螺钉装于盖板9的上部,其套体内装有呈压缩状态的弹簧12,弹簧12 的上端与弹簧套11的内底面接触,下端与上锥形定位销10的顶端面接触,为上锥形定位销10施加弹力。
59.下定位结构包括:下锥形定位销13、弹簧套11和弹簧12;下锥形定位销13由下至上垂直插入基座1的钉孔内,其前端钉头穿过钉孔;弹簧套11 通过螺钉装于基座1的底部,其套体内装有呈压缩状态的弹簧12,弹簧12 的下端与弹簧套11的内底面接触,上端与下锥形
定位销13的底端面接触,为下锥形定位销13施加弹力;上锥形定位销10与下锥形定位销13在弹簧 12的作用下完全插入到转子铁芯15的槽孔内,起到定位作用。
60.基座1上基准面限定标准块17的高度方向移动,定位芯轴2限制水平方向的移动和高度方向的转动,上锥形定位销10和下锥形定位销13限定水平方向的转动,达到完全定位的目的。
61.标准块17作为校准体,在对测量装置校准结束后,将标准块17换成转子铁芯15进行测量工作。
62.用于转子铁芯扭斜的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为如下步骤:
63.a、将转子铁芯15扭斜尺寸,换算为转子铁芯15上下两槽孔中心分别与转子铁芯15中心连线的夹角;n个槽数的转子铁芯15扭斜尺寸为m
a槽,换算后上下槽孔夹角为α=г
/n)*a,标准块17上下两定位孔的夹角尺寸设计为г;
64.b、指示表16校对,将标准块17放置在测量装置中,盖上盖板9,使上锥形定位销10与下锥形定位销13分别插入标准块17的定位孔中,调整指示表高度及角度,使测针垂直接触到校表块上,并将指示表调至零位;
65.c、取下盖板9,将转子铁芯15放置在测量装置上,使下锥形定位销13 插入转子铁芯15下面任一槽孔中,然后安装盖板9并旋转,使上锥形定位销 10插入到转子铁芯15上面被测槽孔中,读取指示表数值s;
66.d、通过公式θ=arctan(s/l),l为定位芯轴与指示表测针的距离,得出转子铁芯15相对于标准块17的偏移角度θ,即可得转子铁芯15上下槽孔的实际夹角β=г+θ,若β在α的变化范围内,则合格,否则不合格,计算得出扭斜尺寸。
6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子支架结构形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