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可以带上电梯吗?

  电瓶车在楼道内充电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不少小区都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最近,位于顺平路60弄的和乐苑小区安装了一批“黑科技”,从源头解决了这件困扰居民的“烦心事”。

  “黑科技”加持 有效阻断电瓶车上楼

  “为了保护您和他人的安全,消防部门提醒,电动自行车严禁进电梯,严禁停放在走廊通道。”

  一旦居民将电瓶车推入电梯,便会传来这样的语音提示,电梯门也无法关闭,同时摄像头还会持续发出闪光。

  这是小区全新安装的电梯阻车系统,现在成了小区解决高层住户将电瓶车推上楼的“杀手锏”。居住在高层的业主表示,安装了电梯阻车系统后,安全感倍增。

  “特别是我们住在高层,如果发生火灾的话,逃生比较困难,安装了这个系统对我们大家的人身安全以及整幢大楼的安全都带来了保障。"社区居民周敏高兴表示。

  为了推进电梯阻车系统的安装,前期居委会召集楼栋长上门宣传,消除居民疑虑。“我们首先在和乐苑的14、15号楼电梯安装了这个系统作为试点,半个月运营下来,居民反响都很好,于是我们就推广到小区的所有电梯,都加装了这个系统,解决了电动车上梯的安全隐患。”和乐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姚志刚告诉记者。

  据悉,和乐苑小区高层电梯共有24台,目前已全部安装了电梯阻车系统。

  加装充电桩 安全便捷居民更满意

  电瓶车不能推进楼道充电,后续充电设施也要跟上。根据居民需求,和乐苑小区在地下车库加装了43个充电桩,可同时满足430辆电瓶车充电。居民只需将电瓶车停好,拿出座位下的充电器插入插头,选择投币或扫码的支付方式,即可轻松完成充电。自家楼下就能充电,价格还很实惠,居民纷纷表示满意。

  “有些小区一块钱充4小时,我们小区一块钱可以充6小时,前期居委会跟加装公司做了很多工作,让我们体会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居民顾敏敏告诉记者,“现在经过街道、居委方方面面的努力,我感觉我们小区面貌改变了,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据了解,和乐苑小区始建于2014年,现有小区居民3000余人。小区在设计之初,通往地下非机动车库的坡道采用中间楼梯,两边斜坡的形式。由于坡道两边太窄,居民推着电瓶车进出时常一半都要悬空在外,狭窄的坡道成了居民进出车库的“拦路虎”。

  为此,去年由街道带头对地下非机动车库出入坡道进行了改造。如今,和乐苑6个非机动车地下车库进出坡道已全部改建完成,新增的减速垫有防滑减压的作用,电瓶车可以轻松地上上下下。”以前坡道都是台阶的形式,下来很不方便,容易摔倒,自从坡道改造以后,进进出出方便多了。“居民张云飞表示。

  通过“微更新”,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据悉,接下来,街道还将帮助更多小区杜绝电瓶车上楼充电的安全隐患,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解决居民充电难问题,为小区的安全建设添砖加瓦。

  电动车成常客电梯“很受伤”

  《海口市电梯安全管理若干规定》施行半个多月,电动车“坐”电梯现象仍存在 人车共乘电梯,埋下安全隐患;部分小区物业多举措制止此举

  一住户将电动车推进电梯(监控视频截图)

  “电动车‘坐’电梯,不但占空间,而且也会给电梯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多不安全啊!”近日,家住海口市宝泰温泉花园小区的钟先生向本报反映称,小区里经常有人将电动车推进电梯里运上楼。

  据悉,海口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海口市电梯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8年6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定》,禁止用载人(货)电梯运载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虽然《规定》已施行半个多月,记者走访海口部分小区发现,电动车搭乘电梯的情况依然存在。

  专业人士表示,电动车进电梯,人车混装,不仅易出事故,还会导致电梯马达受力不均,加速老化,引发故障。此外,电动车容易撞坏电梯轿厢门,导致电梯脱轨及轿厢被刮伤刮花等情况的发生,缩减电梯使用寿命,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广大业主。

  部分小区住户推着电动车“坐”电梯

  钟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刚走进电梯准备上楼,结果电梯门被按开,对方推着一辆电动车。钟先生见状只能往电梯最里面移动,给电动车腾地方。“那辆电动车体积比较大,电梯的空间又小,正着不能放人家就斜着放,车尾已经紧挨着电梯门了,这样多不安全啊!”钟先生说,最近,他无意中得知《海口市电梯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已开始施行,其中规定电动车不能“坐”电梯。“既然有相关规定,为什么还有业主把电动车推进电梯?”钟先生说。

  6月12日,记者前往海口市宝泰温泉花园小区走访发现,小区多栋居民楼入口处及道沿上都停着电动车。此外,小区里贴着不少“整改通知书”和“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上明确写着“严禁电动车乘电梯上楼入户停放、充电”。“现在好多了,以前更乱,很多人通过电梯将电动车推上楼的。”业主张阿姨说。

  除了钟先生,鸿禾温泉大厦的陈女士也告诉记者,经常有业主将电动车推进电梯,然后停放在楼道里充电。“听说电动车‘坐’电梯会对电梯的寿命有影响,万一哪天我们被困在电梯里怎么办?而且私拉电线充电也很不安全,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这里住的可不是一户两户人家,那些业主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大家的安全着想啊!”

  12日,记者前往鸿禾温泉大厦走访发现,陈女士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记者看到,一栋居民楼的外墙有几根电线从楼上垂下来,落在地上的一头连接着插线板,旁边还放着一个电动车充电器。记者来到该居民楼四楼发现,楼道应急灯上挂着一根电线,电线连接着一个插线板,记者顺着电线的方向看过去发现,这根电线是从住户家里拉出来的。“那是业主为了给电动车充电,专门拉的线。”正当记者疑惑时,从电梯里出来的一位业主说。

  多是因为没地方停车充电,担心被盗

  住户为何不愿意将电动车停在楼下,非要运上楼呢?

  “用电梯把电动车运上楼很方便,也比较安全!”宝泰温泉花园小区业主黄先生说,小区供业主充电的电动车停放点除了地下车库,还有多处架空层,但部分业主不愿意将车停放在地下车库,而更倾向于停在架空层。“晚上回来晚了,架空层没地方充电,业主自然就把电动车推上楼,他们觉得这没什么。”黄先生说。

  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除了没地方充电外,如果住户长期出门在外,担心将电动车停放在小区车棚里不安全,而且也被灰尘弄脏,所以只好推上楼。

  走访中,对于人、车共乘一部电梯的现象,不少业主表示担忧。“将电动车强行推进电梯,肯定会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如果电梯坏了还不是要全体业主买单,这太不公平了。”鸿禾温泉大厦业主高先生说。

  停车区域不足也是原因之一。鸿禾温泉大厦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以前在楼下设置了一个露天的电动车充电区域,由于不避雨,一到下雨天就容易触电,进而烧坏电动车,此后,这个区域便不再使用。目前,该小区仅有一个承包出去的电动车停车棚,但面积不大。

  此外,对于有人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里,并从家里拉电线出来给车辆充电的做法,鸿禾温泉大厦不少业主认为,这样既不文明也不安全,容易引发火灾。

  多举措阻止业主将电动车推进电梯

  宝泰温泉花园小区物业处有关负责人说,电动车“坐”电梯上楼的现象,从2015年物业进场管理该小区时就已经存在,物业先后采取了上门劝说、收充电器、加装自动充电设施等措施,目前,这种行为已经越来越少。

  该负责人介绍,小区地下室共有200-300个电动车充电口,此后,物业又在6、7、8栋楼架空层位置安装了约150个自动充电设施,但不管物业怎么劝说,总有部分业主坚持将电动车推进电梯。

  该负责人说,为了阻止这一行为,前段时间,物业在小区各楼栋入口设置了围栏,部分业主对此表示“抗议”,物业只好拆了围栏。“物业只是受业主委托管理这个小区,没有执法权,也不能罚款,只能劝说管理。”他说。

  谈及业主反映的架空层充电设施较少的问题,该负责人说,“小区虽然已有不少业主入住,但目前仍没有通过验收,所以物业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管理维护,不能做大的改动。”

  鸿禾温泉大厦物业工作人员表示,日前,有业主向消防部门投诉电动车“坐”电梯上楼的情况,消防部门检查后也下发了通知,禁止业主用电梯运载电动车。下一步,物业计划安装10多台电动车自动充电装备,可一次给60多辆电动车充电。“安装好后我们会贴通知告知业主,今后不允许他们将车推上楼,一旦发现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锁车,希望全体业主能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电动车进电梯易引发故障,缩减电梯使用寿命

  业内人士表示,电动车进电梯,人车混装,不仅易出事故,还会导致电梯马达受力不均,加速老化,引发故障。此外,电动车容易撞坏电梯轿厢门,导致电梯脱轨及被刮伤刮花等事故的发生,缩减电梯的使用寿命,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广大业主。

  链接 《海口市电梯安全管理若干规定》6月1日起施行

  禁止用载人(货)电梯运载电动车摩托车

  《海口市电梯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已于6月1日起施行。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电梯乘用人应当遵守电梯安全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要求,服从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安全、文明乘用电梯,禁止用载人(货)电梯运载电动自行车、摩托车。

  为督促市民安全、文明乘坐电梯,搭乘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乘用明示停止使用的电梯;(二)乘用超过额定载荷的电梯;(三)在电梯内蹦跳、打闹,或者在运行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逆行以及在其出入口滞留;(四)强行开启电梯层门、轿厢门;(五)拆除、损坏电梯的零部件、附属设施或者标志;(六)以非正常使用方式按压电梯按键;(七)用载人(货)电梯运载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八)在电梯轿厢内吸烟;(九)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不文明乘用电梯的行为。学龄前儿童应当在成年人的陪同下乘用电梯。

近期,全国各地电动自行车

▲7月18日,浙江杭州一辆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爆炸起火,火势迅猛,事故造成两人重伤

▲6月23日,四川成都某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车棚里一辆电动自行车充电过程中突然起火,最终引燃停车棚内上百辆电动自行车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5号)

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规定8月起在高层民用建筑的

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

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为何电动自行车自燃事件常有发生?

是不少人短途出行的首选

电动自行车为何频频引发火灾

大多数电动自行车车主在下班回家后为车辆充电,次日上班拔下电源,连续充电时长一般达12h以上,而常规的电动自行车在8h~10h内即可完成充电,过长时间充电不但会造成电池使用寿命的缩短,也存在过度充电导致电池损坏进而引发火灾的风险。

个别不法商家及使用者为提高续航里程,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规定,电池标称电压应该不大于48V),造成电动自行车内部电路不稳定,在充电或者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短路,从而引发火灾。

使用不匹配的充电器无法有效地控制充电电流和充电截止条件,有可能会导致线路老化或电池过充电引发火灾。

一些电动自行车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采用质量较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线路板以及内部电子元件,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电池破损、电压不稳定等情况,引发安全隐患。

当多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时,就会导致电压不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还有些人喜欢私拉电线充电,也会埋下安全隐患。

▲私拉电线充电引发火灾案例图

选购电动自行车的注意事项

01. 电动自行车的选购提示

应选择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度较高、经营状态稳定、售后有保障的商家购买车辆,注意索要有效票据并妥善保存,特别留意“三包”期限、全国联保等是否齐全。

自2019年4月15日起,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自行车时,要认准3C认证(CCC证书,全称为: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标志。

认真阅读说明书,扫描车辆合格证上的二维码并将信息与实车进行比对,重点查看电池、电机、控制器、充电器等关键零部件是否与CCC证书、合格证信息一致,配套附件是否齐全,车辆是否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规定的最高时速不超过25公里、标称电压不大于48V、电机功率不大于400W,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kg、具有脚踏骑行功能等要求。

02. 电动自行车电池的选购提示

在购买时,首先要清楚所买电动车电池的电压、电流和容量是多少,选择和电动自行车匹配的蓄电池(切记蓄电池标称电压不得大于48V)。

选购大品牌、有质保的蓄电池并在保修卡上标明保修内容及期限,切记不可贪图便宜购买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蓄电池。

购买前要求商家出示相关的防伪标识和安全认证证书,并且仔细核验。

如何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

1. 充电时要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远离易燃、可燃物品,避免长时间充电。

2. 尽量避免在下雨天、积水路段行驶,以防电机进水,充电时短路起火。

3. 在高温天气下骑行后,将电动自行车放置在阴凉处,待车辆及电池的温度降下来后再充电。

4. 电动自行车出现故障时,要选择专业维修人员,切勿擅自拆卸,确保电气线路和保护装置完好有效。

5. 充电前,注意插头的连接顺序,先连通充电器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口,再接通电源。

6. 经常检查充电线路和插座,避免线路老化、腐蚀、短路、接触不良等引发火灾。

7. 电动车不得停放在走廊、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不得占用消防通道。

理性消费、平安骑行、安全充电

今年6月,为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对“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的危险行为作出明确警示,市市场监管局就联合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制作了6万余份“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警示标志,要求电梯维保企业将其张贴于全市电梯轿厢内。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督促电梯使用管理人切实履行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首负责任,及时制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等不安全乘梯行为。

来源:深圳应急管理、深圳市场监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锂电池充电电钻能带上地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