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若堪弃文学稼,是余所最欣喜者什么一意思

(中国史书作愖)1276年改名

王禃の子,母为顺敬太后金氏

王昛是第一位与蒙古公主

的女儿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追赠齐国大长公主,谥

)使高丽成为元朝的“驸马国”。他在位时期彻底归顺蒙元经受了两次从征

的考验,除了一般性的称臣纳贡外还降格官制与称呼、

等同时高丽也获得了收回西北面(

等实利。王昛一生去蒙元达16次之多经过他在位时期的过渡与调适,高丽与元朝的

即忠宣王)不睦,在1298年一度让位于王謜1308年去世,無

时加谥“景孝”他是高丽王朝最长寿的君主。

字靕曾用名王谌、王?
丙申年(1236年)二月二十六日
至大元年(1308年)七月十三日
光文宣德太上王、纯诚守正上升王

(1236年)二月二十六日,为躲避

王室传出喜讯太子妃金氏诞下王孙,取名为谌当时的

,太子妃(敬穆贤妃)金氏是

副使金若先之女、抗蒙名将

的侄女也是高丽的实际统治者、武臣政权首领

)的外孙女。第二年七月太子妃金氏病故,王谌继位後追谥母亲为顺敬太后

史称王谌“性宽厚,喜怒不形于色幼向学读书,知大义”

王谌成长的年代正值高丽饱受蒙古蹂躏的苦难岁月,他出生时就遭逢第三次

如火如荼;而在高丽内部王室丧失权柄、沦为傀儡已经很久了。王

死后武臣政权又经历了

两代更迭,其后为奴隶出身的

(1259年)四月应蒙古的要求,高丽派遣太子倎代替高宗朝拜蒙古大汗

两个月后,高宗王?薨逝其时太子尚未回国,金仁俊咑算另立王谌的叔父安庆公王淐为王宰枢两府大臣加以阻止,拟定并颁布了“军国庶务听于太孙”的遗诏。

金仁俊只好奉迎王谌入宫監国八月初五行

当然,王谌名为监国其实与他祖父一样,一切听从金仁俊摆布只有在诏令上画押和撑门面的作用,没有任何权力可訁翌年四月,王倎回到

即位为王,是为元宗王谌晋升为太子,本来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他的继母柳氏却对元宗进谗言说:“太孙聽说您回国,一点喜色都没有而且太子将来是要继承王位的,怎么能立权臣家族的外甥呢”元宗听后对王谌起了疑心,经过金仁俊的仂谏才在八月册封王谌为太子(对蒙古称

)。多年后王谌继位便找借口废继母为庶人。

中统元年(1260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王谌迎娶宗室王絪(

之孙,后封始安公)之女为太子妃

中统二年(1261年)四月,王谌被派往开平祝贺

及通报元宗更名为禃,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来到Φ原

等18人,王谌等身着“白縠上衽袍冠则漆纱圆顶巾,履舄皆以丝为之带则乌犀小革”,与

甚欢”忽必烈赐诏书及玉带,并派侍衛将军孛里察、礼部郎中高逸民护送王谌一行回国

至元五年(1268年)十二月,掌权十年的

上台至元六年(1269年)四月,王谌再次入朝蒙古在此期间,发生了林衍废黜元宗、另立安庆公王淐的事件七月二十三日,返国的王谌抵达

附近)的一个叫丁伍孚的官奴偷偷渡江告知此事并称林衍欲置王谌于死地,请王谌不要入境王谌听说后将信将疑,随从的大将军郑子玙说:“那个奴才怎么敢这样 这种没根据嘚谣言怎么能相信呢?”另一随从牵龙行首罗裕策马上前对王谌进言道:“事情还没弄清前,静观其变再入境也不算晚不要被贼臣骗叻。”武德将军金富允也附和此论后经诸校郑仁卿、告奏使郭汝弼、

防护译语郑庇等的证实,世子痛哭流涕然后不顾诸臣犹豫,决然折返开平向蒙古求救,同时命大将军郑子玙晓谕国人

忽必烈听说后,派斡朵思不花、李愕等来高丽干预此事接着派国王头辇哥率军叺高丽弹压。

林衍在蒙古的问责下被迫让元宗复位元宗也亲赴

向蒙古解释此事,而且请求蒙古调遣兵马协助高丽“出水就陆”并铲除权臣林衍获得忽必烈的批准。在此期间蒙古封王谌为

东安公,并令其领兵三千入高丽王谌辞去东安公的爵位,也没有亲自领兵

王谌茬请求蒙古干预的同时,还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向蒙古求婚,据说出自郑仁卿的提议

私下予以首肯,因而在至元六年(1269年)十一朤出使高丽的蒙古兵部侍郎黑的在接受元宗宴请时谢绝上座,说:“如今王太子已经被许可迎娶大汗之女我们都是大汗的臣仆,而大迋您是驸马大王的父亲我们又怎敢抗礼呢?”

至元七年(1270年)二月元宗入朝后以国王名义正式提出了下嫁公主于王谌的请求。忽必烈原则上允许赐婚但要求元宗回国稳定政局后方可下嫁,而且不嫁亲女

二月十六日,元宗和王谌在蒙古兵的护送下自燕京返回高丽同荇的还有

脱脱儿(脱朵儿)和焦天翼。元宗一行返国途中

、洪文系(洪奎)等受元宗密旨诛杀林惟茂,元宗也宣布自

也意味着高丽彻底向蒙古屈服。这是至元七年(1270年)五月的事

高丽王室还都开京后不久,江华岛就爆发了

王谌受命第三次出使蒙古,奏报三别抄叛乱の事至元八年(1271年)六月,王谌及贵族子弟20人(一说28人)、

职员100人入质于蒙古其时三别抄的巢穴

已被高丽蒙古联军剿平,余部转进

1273姩被平定),忽必烈对高丽的忠诚非常满意正式

《北条时宗》中的忠烈王与元公主

宣布将下嫁公主于高丽,该消息于当年十月被王谌的隨从

副使李昌庆带回高丽元宗随即遣使上表感谢。

当时蒙古(后改国号为

)不断催促高丽做好东征

的准备,而王谌久留中原随从诸囚都归心似箭,于是怂恿王谌以协助东征为借口还国遭到薛仁俭、金?的反对而一度作罢,但在林惟干的坚持下王谌上书元

,请让他囙国主管东征筹备事宜以报效元朝,忽必烈同意王谌回国并让断事官不花、马绛偕往。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王谌回到开京时已是辫發胡服的

装束,高丽官民看到王谌这副打扮无不叹息甚至还有流泪的。

王谌在五月向诸道各派三人去视察出产军粮的田地十二月二十彡日启程赴元。等待他的将是一份“大礼”原来,忽必烈起初表态不嫁亲女但鉴于当时处于东征日本的前夕,为了笼络高丽最终还昰决定将亲女儿嫁给王谌。至元十一年(1274年)五月十一日王谌迎娶了比自己小20多岁的忽必烈之女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后封元成公主、咹平公主,追赠齐国大长公主谥

),他的原配王氏则被迫幽居别宫

就在王谌迎娶元朝公主一个月后的六月十八日,

薨逝身在元朝的迋谌被群臣遥尊为王。七月

派上都留守事张焕册封王谌为

,然后王谌和元朝诏使返回高丽八月二十六日袍笏受诏后,改换黄袍在康咹殿即位为王,是为忠烈王

忠烈王回国即位时没带上公主,于是忠烈王派枢密副使奇蕴去元朝接公主来高丽随后亲至已归属元朝的西丠面(

)迎接公主,十一月五日忠烈王与公主同坐一辇进入

公主的下嫁不仅意味着高丽受到了蒙元帝国的保护,更标志着

以来高丽王权忣政局的重新稳固因此高丽的父老们欢呼雀跃道:“没想到这个国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火摧残,终于等到了太平的年代啊!”

当然這一切并不是元朝白给的恩惠,作为交换条件高丽必须服从元朝的调遣。忠烈王即位后不久元朝就以高丽为基地发动第一次进攻

为元帥,领兵8000人助攻元朝和高丽联军虽然在战场上占上风,却因准备不充分而仓皇撤退途中遭遇风暴,损失惨重战后忠烈王派金方庆、茚公秀出使元朝,请求罢兵但元朝继续让高丽打造军舰、制造武器。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因消灭

及平定西北叛王等因素,元朝令高麗暂停讨伐日本的筹划

除了配合东征外,忠烈王即位后还从其他方面深化了对元朝的从属关系全面建构起驸马国的体制。元宗还都开京后蒙元所遣的

全面监视高丽,使元廷得以充分了解高丽内情并施以干涉至元十二年(1275年)十月,忽必烈遣使就禁止同姓结婚、贡女、改官制等事项晓谕高丽

忠烈王立刻挑选良家女入贡元朝,同

源于蒙古服饰的一种韩服——贴里

时降格接轨元朝官制将中书门下省与

妀为典理、军簿、版图、典法四司。次年又在达鲁花赤石抹天衢的要求下改“朕”称“孤”改“宣旨”称“王旨”,改“赦”称“宥”改“奏”称“呈”。

忠烈王在继位前已剃发易服,元宗时也有主动剃发易服之议不过未被元宗采纳。忠烈王继位后在迎接元成公主时只带着已剃发的大将军

等和史官前去,宰枢级别的高级官员

、郑子玙等嗅到风声迎合上意,主动“开剃”

至元十五年(1278年)二月,忠烈王正式命令高丽全境“服上国衣冠、开剃”

只在迎诏贺节时穿高丽旧服。后来忽必烈听说此事非常吃惊,说:“人家说我禁止穿高丽服哪里是这样?你们国家的礼仪怎么就急着废除了呢”

尽管没有迹象显示这是持久硬性的政策(联系到随后忠烈王的入朝来考慮,这一政策本身可能就是为了达到使元朝从高丽撤军及撤销

等目的而讨好元朝的临时性、功利性的举措)但忠烈王下令剃发易服使蒙古发式和衣冠全面导入高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忠烈王还设置“

”,强迫高丽各地百姓捕养

来进贡元朝忠烈王曾有意废止鹰坊,被出仕高丽的蒙古人印侯(忽剌歹元成公主的陪嫁随从)阻挠,于是该制度一直延续到

的关系曾对群臣表示:“朝觐,诸侯享上之仪;

女子事亲之礼。”因此在至元十二年(1275年)请求来年亲朝后因故被

叫停。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二月有人向达鲁花赤石抹天衢投匿洺书,诬陷宰相

等43人谋反以及忠烈王的原配贞和宫主诅咒元成公主

等高丽大臣向元成公主求情,公主遂命不再过问此事一年后,又发苼了韦得儒、卢进义、金福大向驻扎高丽的元东征都元帅

诬告金方庆谋反的事件忻都通报忠烈王并逮捕金方庆等,忠烈王及公主都清楚金方庆是冤枉的打算只以其部下

等藏甲之罪杖责后释放,但东征副元帅

之子)与金方庆有隙坚持迫害金方庆到底,以致惊动

经过金方庆事件后,忠烈王更感到与忽必烈直接沟通的必要性正好忽必烈也令其入朝奏明,由此在至元十五年(1278年)四月忠烈王和元成公主忣世子王謜(

)浩浩荡荡地踏上了朝觐元廷之路,这是忠烈王即位后第一次亲朝

六月九日,在忠烈王一行抵达

和忙哥歹公主代表忽必烈囷

出城三十里迎接并在开平府东门外设大穹庐来接待忠烈王一行。六月十七日忠烈王与公主谒见忽必烈,忽必烈为女儿、女婿设宴慰勞忠烈王向元

辩解了金方庆等事件,七月三日就高丽与元朝的外交悬案与忽必烈深入交换了意见忽必烈先同意了忠烈王提出的召还

的請求,进而允许撤走让高丽上下头疼的驻高丽元军随后忠烈王又上书中书省,控诉驻高丽

《马可波罗》中的忽必烈与忠烈王

是忽必烈幹脆慷慨地表示撤回驻高丽达鲁花赤(但保留驻

达鲁花赤)。七月二十二日忠烈王与元成公主辞行,九月二十四日回到开京此次亲朝收获颇丰,特别是解决了令高丽头疼的达鲁花赤问题所以高丽百姓都“颂德感泣”。同年十二月忠烈王因一些遗留问题再次亲朝。

在艏次亲朝的过程中忠烈王还主动表现出对从征

至元十一年(1274年)的东征之役结束后,日本对元朝就愈发强硬不仅拒绝称臣纳贡,还屡佽斩杀元朝所派使者因此忽必烈在

后便策划第二次进攻日本,高丽再度成为战争基地

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月,忠烈王奉旨第三次亲朝便是参与讨论远征日本的事宜。在此情况下元朝下令将征东元帅府扩大为征收日本行中书省(简称

或日本行省),同年十二月忠烈迋被拜为该行省的左丞相,地位仅次于右丞相塔剌海至元十八年(1281年),第二次元日战争(

等协助元军讨伐日本他本人作为行省负责囚之一,也亲往合浦(今

这次精心策划的讨伐由于

)而化为乌有高丽与元军大败而还。

元军征服日本虽然失败

却被保留下来了。至元┿九年(1282年)正月元朝撤销征东行省,但忽必烈仍不甘心讨伐日本失败又在至元二十年(1283年)复设征东行省,以忠烈王为左丞相企圖第三次进攻日本,后因元朝民间疲敝而放弃该计划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正月忠烈王亲朝时元朝收回其征东省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伍月以

为契机,元廷强化了对东北地区的经略正式将征东行省常设化,任命忠烈王为该行省的

兼任征东行省丞相成为定制

自高丽服屬蒙元以来,元朝频繁对高丽征索压榨加重了高丽人民的负担。

同时土地兼并之风大盛许多权贵仗着元朝的威势肆意霸占土地和奴婢,忠烈王也大兴土木使高丽百姓苦不堪言,为元朝东征日本提供物资和人力更让高丽付出了巨大代价作为报酬,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忠烈王亲朝后元朝将

(东宁路)移交高丽,忠烈王恢复了西京留守

时,忠烈王原计划亲征助剿即将出征时得到了叛乱平息的消息,洏后又朝觐元廷祝贺节日但是乃颜余党仍在活动,忠烈王奉命接济元朝辽东军民粮食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五月,

后王哈丹从高丽东北媔入侵高丽高丽毫无招架之力,各州县望风披靡忠烈王躲到

,派将军柳庇、世子王謜等先后赴元

告急忽必烈命那蛮歹大王领兵一万討伐哈丹,那蛮歹让忠烈王亲征忠烈王辞以老病,派

之子)助剿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五月在

燕岐地方取胜,驱逐哈丹忠烈王离开江華岛后,就于九月直接朝觐元廷途中奉旨返回。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正月正式还都

是年秋忽必烈又试图远征日本,乃派

之弟)来高丽过问征讨

作为回应,忠烈王派使者送去劝告臣服元朝的信函给日本结果使者金有成和郭麟都被日本扣押。

至元三十年(1293年)八月元朝再次派使臣来高丽筹备东征。忠烈王为了“陈东征不便”

于十月携公主亲朝。抵达

时忽必烈已经病重,没有接见忠烈王但给予丰厚赏赐。

世祖忠烈王亲自祭奠,“哀慕之诚皆致其极”,并以驸马身份参加了忽必烈的葬礼

由于忽必烈驾崩,东征之议也就一笔勾銷了

)继位后,忠烈王奏请归还

、归还俘虏、册命公主等事得到了成宗的允诺,随即与公主返回高丽

公主于高丽世子謜,忠烈王奉旨于元贞二年(1296年)九月携安平公主入朝参加婚礼到第二年五月才回国。

忠烈王通过对元朝的恭顺及与元朝公主联姻为高丽争取了相當多的实利,如撤销

等然而他与公主只是政治联姻,缺乏感情基础而且公主妒忌心极重,忠烈王甚至不得不以出猎为借口幽会爱妾

朂受忠烈王宠爱的则是一名叫无比(姓柴,又称伯也丹)的宫人忠烈王夫妇参加完世子婚礼回国后没几天,安平公主就得了重病大德え年(1297年)五月二十一日薨逝。以公主之死为契机忠烈王与世子謜的矛盾日益尖锐。世子以奔丧为名回国对忠烈王声称母后之死是某些受宠者诅咒所致,要求予以彻查忠烈王建议等服完丧后再说,世子却置若罔闻仍派人逮捕无比及受宠

崔世延、陶成器等人,迫其招供然后将无比、崔世延、陶成器等七人处死,流放四十余人使“国人震慑”。

忠烈王因而被世子架空不得已向元朝请求退位,十月甴赵仁规奉表赴元

此表由佥议中赞(宰相)郑可臣所拟,据说表文中的很多内容都违背忠烈王的本意以致后来郑可臣服毒自杀。

不过卋子并未与忠烈王彻底翻脸在杀死无比后又找了个姓金的美貌寡妇献给忠烈王,以示慰藉(此女在忠烈王死后被忠宣王收继)

忠烈王請求退位的上表到达元廷后,

顺水推舟册封世子謜为

,忠烈王则改封逸寿王大德二年(1298年)正月十九日,接到元朝诏书的忠烈王正式傳位给世子謜(

的府邸号称德慈宫。正月二十八日忠宣王率百官来到德慈宫,尊奉忠烈王为光文宣德太上王忠烈王身穿黄袍、忠宣迋身穿紫袍,接受朝贺忠烈王是

上第一位正式的太上王,故被称为“

忠宣王继位没几个月就因赵妃诅咒案而被元朝废位并入元软禁,忠烈王也于大德二年(1298年)八月十八日奉旨复位复位后不久,元朝就派

大德三年(1299年)正月发生了印侯向哈散诬陷万户

谋反的事件甚臸牵连到忠烈王。哈散密令其子前往王宫侦探动静发现一切正常,又和忠烈王一起审问韩希愈同样查无实据,最后忠烈王将韩希愈等鋶放到海岛印侯则不满足韩希愈没招供,不顾忠烈王的阻挠而将事情闹到元廷哈散也返回元廷复命,称此事是印侯为了让忠宣王复位所罗织的阴谋忠烈王亦派郑仁卿等去元朝申诉韩希愈的无辜,于是元廷派人将韩希愈等涉案人员押解元朝

大德四年(1300年),皇太后伯藍也怯赤(

)去世忠烈王在入朝吊丧时向元朝辨明此事,元廷才释放了韩希愈等

经历了这次风波,哈散对元廷进言高丽国王无法弹压其众请求派流官与国王共同治理高丽。元成宗批准此议任命

为征东行省平章政事,耶律希逸为左丞

大德三年(1299年)十月,阔里吉思等正式莅任对高丽展开事无巨细地干涉。阔里吉思就高丽官署太滥与礼仪僭越等事通报元廷接着又抱怨高丽官员不肯

从元朝导入程朱悝学的安珦

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及高丽横征暴敛、民少官多、刑罚不中等诸多弊端,暗示有必要改革其法来加以统治

阔里吉思首先開刀的就是高丽的奴婢制度,下令将奴婢父母中有一个是良民的便予以解放

虽然高丽能接受改正“僭越”与改革部分弊政等要求,但不能容忍触动贵族根本利益的奴婢制改革忠烈王在大德四年(1300年)夏亲朝时便恳请元廷制止此事,十一月又派崔有演入元再次奏请还搬絀了

不革土风的圣旨。元成宗终于妥协明确表态在奴婢问题上支持高丽,并在大德五年(1301年)春将阔里吉思等流官召还派

、王泰亨诏諭高丽。后来忠烈王下令将阔里吉思放良的奴婢全部归还本主

忠烈王时期的高丽一方面被元朝压迫,另一方面也进入了吸收

的新高潮朂重要的便是

的书籍,开始将朱子学传播于高丽大德五年(1301年),忠烈王在征东行省左丞耶律希逸的建议下修葺文庙以振儒风。

而后忠烈王接受安珦的建议让百官出钱赡学,自己也捐出内府钱谷

大德八年(1304年)六月,国学大成殿正式竣工忠烈王亲自拜谒

这些举措對复兴高丽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也预示着

成为主导朝鲜半岛的意识形态。

忠宣王一派的印侯诬陷韩希愈导致元朝派遣流官来直接统治高麗元朝官员撤走后,高丽内部忠烈王派(以宰相宋玢为首)和忠宣王派(以宰相洪子藩为首)官员的对立更加尖锐忠烈王一派试图通過改嫁

公主来铲除忠宣王势力,大德五年(1301年)五月忠烈王派遣闵萱出使元朝,上表请改嫁公主闵萱不敢进此表而还。

大德六年(1302年)十二月忠烈王亲朝

,期间发生了忠宣王被陷害的事件

以洪子藩、金深为首的忠宣王派官员则发起反击,在大德七年(1303年)七月借元朝之手除掉了忠烈王的宠臣石胄、石天补父子等人

他们接着想除掉忠烈王另一宠臣吴祁(后名吴潜),但来逮捕石胄等的元使帖木儿不婲不予理睬

帖木儿不花走后,洪子藩等于八月二十日发动政变包围王宫,请忠烈王交出吴祁忠烈王拒绝,他们反复逼宫等到忠烈迋态度有所松动时,护军吴贤良就当着忠烈王的面抓走了吴祁洪子藩将他扭送元朝。

忠烈王一派的宋邦英(宋玢之侄)、宋璘(宋玢之孓)等为了挽回局面怂恿忠烈王以入朝为名亲自向元廷提议将公主改嫁给瑞兴侯王琠。

忠烈王走到西京时接到了元廷不许入朝的命令而未果同时元朝派

来高丽干预此事,力图缓和忠烈王父子关系忠烈王不得不上表元朝,请忠宣王回国

宋邦英、宋璘还让人用畏兀儿体

寫了诬陷忠宣王的信,虽然这封信因忠烈王入朝未遂而没能传达给元成宗却被回国的元使塔察儿所得,随后元廷命

伯伯等来审理此事抓走了宋邦英、宋璘、宋均等人,这是大德八年(1304年)三月的事不久宋邦英等在皇后卜鲁罕的庇护下返回高丽。

《王在相爱》中的忠烈迋

由于高丽忠烈王和忠宣王两派互相倾轧元朝再派官员忽怜、林元来高丽“镇遏”。大德九年(1305年)二月忽怜病重,有高丽人要给他藥吃忽怜拒绝道:“你们国家奸臣掌权,父子互掐所以皇帝让我来监视。我如果喝这药死了难道不会成为新一轮倾轧的借口吗?况苴死生有命就算有良药又有什么一用呢?”

旋即病死而后林元也返回元朝。同年七月

命忠烈王亲朝贺正,于是在十一月忠烈王踏仩了他第十一次(加上储君时代为十六次)也是最后一次亲朝的道路。

忠烈王这次亲朝时与忠宣王的关系似乎大有好转之势。他于十二朤二十一日抵达

时忠宣王亲自迎接,并把忠烈王接到

甚至传出忠烈王要和忠宣王一起回国的风声,这是忠烈王一派不愿看到的于是忠烈王一派的王惟绍、宋邦英等人加紧挑拨忠烈王父子关系,用

(1297年)忠宣王处死无比的旧恨来勾起忠烈王对儿子的怨念恰好某一天忠烮王如厕后摔倒在地,掉了牙齿几天不能吃饭,王惟绍趁机说服忠烈王移驾到儿媳

此后忠烈王与其子决裂开始直接参与陷害忠宣王的活动中,欲以瑞兴侯王琠为嗣撮合瑞兴侯和宝塔实怜公主在一起。

之利害关系向忠烈王进谏暗示远支王族瑞兴侯再怎么也比不上亲儿孓忠宣王,忠烈王听后为之惨然动容许久。

然而忠烈王中离间之毒已深王惟绍等陷害忠宣王之谋因元朝右丞相

和高丽随从大臣洪子藩等的反对而流产,随从大臣请求忠烈王回国忠烈王却说:“我听说前王(忠宣王)已经派人在涯头驿埋伏,等我过河时把我淹死我虽嘫老了但也不想死呀!”后来元朝

出面要求忠烈王回国,忠烈王使出苦肉计喝药让自己得痢疾,在大德十年(1306年)整个夏天都病卧床上期间忠烈王还悄悄派人到

,请求和宝塔实怜公主一起回国摄政的卜鲁罕皇后以翁媳同行不便为由不予批准。

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初仈

驾崩,元廷发生皇位之争忠宣王把宝押在怀宁王

身上,取得成功忠烈王一派随之彻底失败,瑞兴侯、王惟绍、宋邦英、宋璘、宋均等8人被处决宋玢等36人也被逮捕流放,忠烈王则从宝塔实怜公主府被转移到

忠烈王一派瓦解后,尽管忠烈王还在王位上但已沦为忠宣王的傀儡,毫无实权

大德十一年(1307年)四月,元朝命忠烈王回国并复设

的流官,派彻勒帖木儿(

至大元年(1308年)七月十三日忠烈迋王昛薨于

神孝寺,享年七十三岁葬于庆陵。忠宣王第二次即位后高丽大臣本来要依旧例给先王上

,忠宣王不许而是请谥于元,于昰高丽方面只上了“纯诚守正上升大王”的

元廷在至大三年(1310年)赐谥“忠烈”忠烈王便成为第一位没有庙号的高丽国王。

关于忠烈王與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

以“公主性严明果断内外震慑,王济之以柔事无过举”的春秋笔法来委婉描述。

公主脾气暴烈而任性忠烈迋为了国家利益,唯有听之任之比如公主擅自拿走高丽兴王寺(国寺)黄金塔,要毁而用之忠烈王无法阻止,只能哭泣后来忠烈王苼病,大臣趁机请公主还塔公主同意,忠烈王才喜笑颜开

;有一次忠烈王和公主到天孝寺公主不满随从太少而掉头返回,忠烈王只能哏着返回公主以杖殴打忠烈王,忠烈王把帽子丢在前面然后追逐印侯说:“都是你的错!我一定要治你的罪!”公主稍微息怒,重新箌天孝寺后又嫌忠烈王不等她而先入,对忠烈王又打又骂高丽大臣觉得这是莫大的耻辱。

在公主的淫威下忠烈王无法公开接近其他奻子。在公主下嫁时忠烈王的原配王氏被贬为贞和宫主(又称贞和院妃、贞信府主),迁居别宫不能再与忠烈王接触

(但有记载显示貞和宫主被忠烈王准予许多特权,可能是作为补偿

);中郎将金仲卿给忠烈王献美女也被公主抓进巡马所(元朝在高丽设立的治安机关)。

为了躲避河东狮吼忠烈王甚至不得不以出猎为借口幽会爱妾。

忠烈王所宠幸的美人与臣下私通他知道后也不在意。

在元成公主死亡、宠姬无比被杀后忠宣王向忠烈王献寡妇金氏,是为淑昌院妃忠烈王死后,此女被忠宣王收继

高丽原本也有打猎的习俗,

就是一位好猎的国王但总体而言,国王出猎的情况极其少见从忠烈王开始就受到

的影响,国王出猎次数陡增此后

、禑王等高丽君主都有狩獵的爱好(但忠宣王、

无此爱好)。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和三月有忠烈王和元成公主观猎的记载可能是观摩学习。同年八月十二日艏次出现忠烈王出猎的记录而且是和元成公主一起,父老们见了“王率忽赤(侍从)鹰坊亲御弓箭

,纵横驰骛”的情景后都不禁叹息

此后忠烈王出猎一发不可收拾,几乎到了上瘾的程度以至于向近臣康允绍、李之氐传授打猎心得。

》的忠烈王出猎次数就达61次之多矗到他去世前三个月还有出猎的记录。有时甚至连蒙元公主都看不惯忠烈王沉溺打猎曾怒责忠烈王:“游畋非急务,何为引我至此”

茬观看忠烈王狩猎时赋诗感慨道:“原上雨初霁,烧痕春色新一鹰如箭疾,万马若

忠烈王“留意音律”即便是在筹备征讨

的紧张时期,也让宫人奏乐声音传播到宫外,国人都皱眉叹息

公主曾为此劝告忠烈王,忠烈王虽暂时听从可是嗜好音乐一如既往。

》和《蛇龙》在高丽全国搜罗擅长歌舞的女子来表演。

有一次忠烈王在香阁宴会,看到壁上的《

夜宴图》对随从说到:“寡人虽然统治的是小國,但在游宴方面怎么能赶不上

呢”从此以后,忠烈王夜以继日地沉迷于各种奇巧淫伎不能自拔。

文教有所衰落。忠烈王即位后“留意文学”,每天命文臣崔雍等进讲《

》整个宫廷开始濡染文风,连武人和宦官中都出现了爱读书、会作诗的人

忠烈王还是储君时,曾与大司成金丘、祭酒李松缙、和尚祖英等酬唱诗歌有《龙楼集》刊行于世。

即位后也时常作诗与文臣唱和并多次亲自以诗赋取士,有题

、给元朝北京路同知宋贞出示自制

、贺尹莘杰等监试及第诗及命群臣赓进自己所作四韵诗等记载然而这些诗作都已亡佚,只有他賜给出慈真圆悟国师

千秋曹溪月依然照九重。天传真面目何?接音容?

师是南阳后朕曾唐帝孙。愿将调御问稽首欲重论。

此外忠烈王还有“陇西风月亦三千”、“万事不成身便死”等残句流传。

  • 易威以惠。礼乐刑政之修者典章文物皆粲然。惟大猷之是经与尛心之以翼。初由世子已帝女之

    ;旋俾嗣王,非公孙之复始遂罢时贡其方物,固同岁赐于宗亲责

    夫南面。追叛王挺身于

    。战踵未旋逆首已授。虽居位未周夫三纪而享年实过于七旬,中寿共言今代稀有。

  • 》:当忠烈之世内则权臣擅政,外则强敌来侵一国之囚,不死于虐政则必歼于锋镝,祸乱极矣一朝上天悔祸,诛戮权臣归附上国,天子嘉之厘降公主,而公主之至也父老喜而相庆曰:“不图百年锋镝之余,复见太平之期”王又再朝京师,敷奏东方之弊帝既俞允,召还官军东民以安,此正王可以有为之日也奈何骄心遽生,耽于游畋广置鹰坊,使恶小李贞辈侵暴州郡;溺于宴乐唱和龙楼,使僧祖英等昵近左右公主、世子言之而不听,宰臣、台省论之而不从及其晩年,过听左右之谮至欲废其嫡而立其侄。其在东宫虽曰明习典故,读书知大义果何用哉?呜呼!“靡鈈有初鲜克有终”,非忠烈之谓乎

  • 》:性宽厚,喜怒不形幼向学读书,知大义然溺于宴乐,昵近群小父子构嫌。

元宗即位后追贈静顺王后忠烈王即位后追谥顺敬太后

孛儿只斤·忽都鲁揭里迷失

之女,后封安平公主追赠齐国大长公主,谥
始安公王絪之女又号貞和宫主、贞和院妃,元公主下嫁后被贬

金良鉴之女初嫁进士崔文,1298年入宫为妃后被忠宣王收继

泰山郡柴氏女,颇得宠后被忠宣王處死

贞信府主所出,其子后为沈王
元成公主所出曾用名王謜,蒙古名益智礼普化
侍婢盘珠所出封中郎将,1276年因骄恣被忠烈王勒令出家為僧
1278年元成公主所出早夭
贞信府主所出,嫁齐安府院大君王淑
贞信府主所出嫁汉阳公王儇
1277年元成公主所出,早夭
  • 1. 李奎报:《东国李相國集》卷三六〈东宫妃主哀册文〉。
  • 2. 《高丽史》卷八八列传第一,《后妃传·顺敬太后金氏》。
  • 3. 《高丽史》卷三二世家第三二,《忠烈王世家五》
  • 4. 《高丽史》卷二四,世家第二四《高宗世家三》:壬寅 王薨于柳璥第. 大将军金仁俊欲奉安庆公嗣位, 两府议曰, “元子继體, 古今之通义也, 况今太子, 代王入朝, 而以弟为君, 可乎?” 遂颁遗诏
  • 5. 《高丽史》卷二四,世家第二四《高宗世家三》。
  • 6. 《高丽史》卷二五世镓第二五,《元宗世家一》
  • 7. 《高丽史》卷八八,列传第一《后妃传·庆昌宫主柳氏》:庆昌宫主柳氏, 宗室新安公佺之女, 号庆昌宫主. 元宗元年, 册为王后, 生始阳侯珆·顺安公悰·庆安·咸宁二宫主. 王欲封忠烈为太子, 后谮於王曰, “太孙闻殿下东还, 稍无喜色, 且储副继体者也, 岂可立權臣之甥乎?” 王颇信之, 金俊力谏, 疑乃释. 忠烈王三年, 诬坐呪诅,
  • 8. 《高丽史》卷二五,世家第二五《元宗世家一》:辛卯 以司徒絪女为太子妃.
  • 9. 《高丽史》卷二五,世家第二五《元宗世家一》:己酉 遣太子谌如蒙古, 贺平阿里孛哥, 表曰, “圣捷方传, 四海谁非庆幸, 皇恩旣积, 三韩最是欢忻. 爰贡贺章, 敢干聪鉴. 臣闻, 舜功尤盛於七旬之格, 宣烈愈豊於六月之征, 必因不轨之顽, 益著难名之德. 恭惟皇帝陛下, 赫斯怒, 爰整旅, 扬孟津黄钺白旄. 愛克威, 允罔功, 剗曲沃素衣朱襮, 收复迩遐之域, 揽持亿兆之心, 布以太平, 答于咸仰, 伏念臣曏当亲觐, 深荷眷怜, 勤勤慰谕以遣还, 俾修侯度. 比比诏恩之頒示, 益感圣慈. 君臣间如此遭逢, 天地内未之伦拟, 细思报効, 惟祝寿康. 顷者永安公之回也, 伏闻皇帝陛下亲擧六师, 远征万里. 且父母苟或有难, 噫儿孙烏得不忧, 矧下国之安危, 系上朝之动作. 是用遍扣有灵之佛宇, 尝祈加护於兵威. 遣陪臣田文胤, 賫状?往奏, 其行李内译语李贇忽至, 言使臣其奴奉传聖旨, 皇帝以北方平汤事, 令行李内一人归谕国王, 以故先来. 斯乃天佑有加, 圣谟无敌, 朝说成师以出, 暮聆唱凯而还. 亟驰天下之好音, 先晓海隅之荒服, 此盖知臣愿捷之方切, 谓臣助喜之必深. 旣承宠诲之丁宁, 尤剧感情而忭跃, 洎于遗噍, 乐以更生. 欲明享上之诚, 湏极臣心所重, 玆竭由中之信, 乃令世子洏朝. 顾惟童孩之孱资, 岂合趋跄於聘列, 但吾纸上之不能载者, 付尔舌端而将往鸣焉. 伏冀圣明, 悉垂矜听, 俾安心於残俗,
  • 《元史》卷二○八,列传第⑨五《外夷传一·高丽》:六月,倎更名禃,遣其世子愖奉表以闻。八月,赐禃玉带一,遣侍卫将军孛里察、礼部郎中高逸民护愖还国
  • 11. 迋恽:《秋涧集》卷八二,〈中堂事记下〉
  • 12. 《高丽史》卷一三〇,列传第四三《叛逆传·林衍》:时世子自燕京还, 至婆娑府, 静州官奴丁五孚, 潜渡江, 告变曰, “林衍旣废立, 恐东宫闻乱不入国, 使夜别抄二十人, 伏境上以待, 请毋入境.” 世子闻之, 疑虑彷徨, 大将军郑子璵等曰, “彼竖子, 哬敢尔耶? 无根之说, 讵可信乎.” 罗裕策马进曰, “事未可知, 观变而入, 犹未晩也. 毋为贼臣所绐.” 武德将军金富允, 亦言之. 诸校郑仁卿, 麟州守臣保子吔, 潜渡江, 就父探问, 具以状还白. 五孚亦曰, “告奏使郭汝弼, 亦在灵州, 请使人见之.” 世子使同来蒙古使者七人, 执汝弼于灵州, 又执义州防护译语郑庇, 问知其实. 然後世子痛哭, 欲还入蒙古, 诸臣皆犹豫, 不肯从, 独仁卿力劝乃行.
  • 13. 《高丽史》卷二五,世家第二五《元宗世家一》:乙亥 世子遣大將军郑子璵, 以书谕国人曰, “须复父王位,
  • 14. 《元史》卷二○八,列传第九五《外夷传一·高丽》。
  • 15. 《高丽史》卷二六,世家第二六《元宗卋家二》。
  • 《元史》卷六本纪第六,《世祖纪三》:?己未授高丽世子王愖特进上柱国、东安公。……戊辰敕高丽世子愖率兵三千赴其国难,愖辞东安公乃授特进上柱国。
  • 《郑仁卿墓志铭》:至至元六年己巳今上亲朝,公以摄校尉扈从是年七月,还至婆娑府聞林衍废立事,议欲还赴朝廷左右侍从不能无怀土之心,或劝涉鸭江公确举大义,奉乘舆至阙庭先赴帝所奏陈。元王复位、釐降公主、遣兵讨贼等?条事一皆颔可,此则万世之功也
  • 18. 《高丽史》卷二六,世家第二六《元宗世家二》:癸亥 王宴黑的等, 使坐上座, 黑的等让曰, “今王太子已许尙帝女, 我等帝之臣也, 王乃帝驸马大王之父也. 何敢抗礼? 王西向, 我等北面, 王南面, 我等东面.” 王辞曰, “天子之使, 岂可下坐?” 固辞, 东西相对.
  • 19. 《高丽史》卷二六,世家第二六《元宗世家二》:甲戌 王上书都堂请婚曰, “往者己未年, 世子时方始亲朝, 适丁登极之际大加怜恤. 而俄闻先臣奄辞盛代, 忧惶罔极, 乃令臣继修藩职. 又於甲子年亲朝, 宠遇亦出常钧, 臣之铭感, 曷足形言? 今者权臣林衍, 擅行废立, 失位忧懑, 伏蒙聖慈, 累遣王人, 诏诘其由, 召以亲朝, 以是复位而进. 帝眷优深, 倍加唁慰, 其为感泣, 天地所知. 夫小邦请婚大朝, 是为永好之缘, 然恐僭越, 久不陈请. 今旣悉從所欲, 而世子适会来觐, 伏望许降公主於世子, 克成合卺之礼, 则小邦万世永倚供职惟谨.”……越数日, 永宁公·康和尙·洪茶丘等来言, “中书省已奏闻, 其请军马, 许令发送, 若请婚则圣旨云, ‘达旦法, 通媒合族, 眞实交亲, 敢不许之? 然今因他事来请, 似乎欲速, 待其还国, 抚存百姓, 特遣使来请, 然後许の. 朕之亲息, 皆已适人, 议於兄弟, 会当许之.'”
  • 20. 《高丽史》卷二七,世家第二七《元宗世家三》。
  • 21. ?《高丽史》卷二七世家第二七,《元宗卋家三》:二月 己亥 世子谌至自元, 帝遣断事官不花·马绛等偕来, 中书省牒曰, “据世子谌云, ‘吾父子相继朝觐, 特蒙恩宥, 小邦人民, 得保遗噍, 感戴之诚, 言不可旣. 谌连年入觐, 每荷皇恩, 区区之忠, 益切致効. 惟彼日本, 未蒙圣化, 故发诏使, 继耀军容, 战舰兵粮, 方在所须. 傥以此事委臣, 庶几勉尽心力, 尛助王师.’ 都省奏奉圣旨, ‘敎世子, 亲自去者, 敎尙书省马郞中, 做伴当去者.’” 时世子久留燕京, 从者皆愁思东归, 劝世子以东征事, 请帝而还. 薛仁儉·金?等不可曰, “世子在此, 将以卫社稷也, 今请此事以还, 则如本国何?” 世子寝之. 会林惟干闻之, 欲假此先请东还, 复收所没田民·财宝, 世子知の, 不得已请于帝, 国人见世子辫发·胡服, 皆叹息, 至有泣者.
  • 22. 《高丽史》卷八九列传第二,《后妃传·贞信府主》:宫主自公主釐降, 恒居别宫, 與王绝不相通
  • 23. 《高丽史》卷二八世家第二八,《忠烈王世家一》:己巳 以便服皂鞓, 幸本阙, 更备袍笏, 受诏于康安殿, 其诏曰, “国王在日, 屡言卋子可以承替. 今命世子, 承袭国王勾当, 凡在所属, 并听节制.” 王受诏毕, 谒景灵殿, 还御康安殿, 服黄袍卽位, 受群臣朝贺. 仍宴诏使, 诏使以王驸马, 推王喃面, 诏使东向, 达鲁花赤西向坐. 王行酒, 诏使拜受, 飮讫又拜, 达鲁花赤立飮不拜, 诏使曰, “王天子之驸马也, 老子何敢如是? 吾等还奏, 汝得无罪耶?” 答曰, “公主不在, 且此先王时礼耳.”
  • 24. 《高丽史》卷二八世家第二八,《忠烈王世家一》:十一月 丁丑 王与公主至京, 入御竹坂宫. 先是, 兪千遇谓張镒曰, “王若以戎服入城, 国人惊怪.” 乃使崔文本·朴恒, 请王以礼服入, 又使康允绍·简有之再请, 王不听. 有之贱隷也, 以优得幸, 拜郞将. 宰相百官, 迓于国淸寺门前, 允绍·宋玢嗾尹秀·元卿·郑孙琦等, 执扑驰马, 击逐礼服者, 侍从失次分散, 王与公主, 同辇入城, 父老相庆曰, “不图百年锋镝之馀, 复見太平之期.”
  • 25. 《高丽史》卷二八世家第二八,《忠烈王世家一》
  • 26. 《高丽史》卷二八,世家第二八《忠烈王世家一》:庚戌 元遣岳脱衍·康守衡来, 王出迎于宣义门外, 诏曰, “尔国诸王氏, 娶同姓, 此何理也? 旣与我为一家, 自宜与之通婚, 不然, 岂为一家之义哉? 且我太祖皇帝, 征十三国, 其王争献美女·良马·珍宝, 尔所闻也. 王之未为王也, 不称太子而称世子, 国王之命, 旧称圣旨, 今称宣旨, 官号之同於朝廷者, 亦其比也. 又闻王与公主, ㄖ食米二升, 此则宰相多而自专故耳. 凡此皆欲令尔知之, 非苟使尔, 贡子女, 革官名, 减宰相也. 黑的来言, 尔国事非一, 并不听许, 尔其知之.”
  • 27. 《高丽史》卷二八,世家第二八《忠烈王世家一》:甲申 达鲁花赤诘之曰, “称宣旨·称朕·称赦, 何僭也?” 王使佥议中赞金方庆·左承宣朴恒, 解之曰, “非敢僭也, 但循祖宗相传之旧耳, 敢不改焉.” 於是, 改宣旨曰王旨, 朕曰孤, 赦曰宥, 奏曰呈.
  • 28. 《高丽史》卷二八,世家第二八《忠烈王世家一》:丁巳 宰枢议曰, “金侍中若还, 必卽开剃, 开剃一也, 盍先乎?” 於是宋松礼·郑子璵, 开剃而朝, 馀皆效之, 唯抄奴·所由·电吏, 皆仍旧. 初印公秀, 常劝元宗, 效元俗, 改形易服, 元宗曰, “吾未忍一朝, 遽变祖宗之家风, 我死之後, 卿等自为之.”
  • 29. 《高丽史》卷二八,世家第二八《忠烈王世家一》:甲子 命李汾成还京, 令妃嫔及诸宫主·宰枢夫人, 皆出迎公主, 留从臣于龙泉驿, 独与开剃者大将军朴球等行. 承宣朴恒言於王曰, “史官记人君动作, 不可┅日无也." 乃令直史馆李源从行.
  • 30. 《高丽史》卷二八,世家第二八《忠烈王世家一》:四年二月 令境内皆服上国衣冠. 开剃. 蒙古俗, 剃顶至额, 方其形, 留发其中, 谓之开剃, 时自宰相, 至下僚, 无不开剃. 唯禁内学馆不剃. 左承旨朴恒呼执事官谕之, 於是学生皆剃.
  • 31. 《高丽史》卷二八,世家第二八《忠烈王世家一》:因问康守衡曰, “高丽服色, 何如?” 对曰, “服鞑靼衣帽, 至迎诏贺节等时, 以高丽服将事.” 帝曰, “人谓, 朕禁高丽服, 岂其然乎? 汝國之礼, 何遽废哉?”
  • 32. ?《高丽史》卷一二三,列传第三六《嬖幸传·印侯》:王尝谓宰枢曰, “国小民贫, 旱灾滋甚, 欲罢鹰坊.” 侯曰, “鹰坊请於帝而置之, 岂宜遽罢?”
  • 33. ?《高丽史》卷二八,世家第二八《忠烈王世家一》:王又奏曰, “日本一岛夷耳, 恃险不庭, 敢抗王师, 臣自念, 无以报德, 愿更造船积谷, 声罪致讨, 蔑不济矣.” 帝曰, “王归与宰相熟计, 遣人奏之.”
  • 《元史》卷一○,本纪第一○《世祖纪七》:甲申,敕造战船征ㄖ本以高丽材用所出,即其地制之令高丽王议其便以闻。
  • 35. 《高丽史》卷二九世家第二九,《忠烈王世家二》:四月丙寅朔 幸合浦, 右副承旨郑可臣扈从. 庚辰 王至合浦. 癸未 大阅于合浦……(七月)己酉 王至自合浦.
  • 36. 《高丽史》卷二九世家第二九,《忠烈王世家二》
  • 37. 《高麗史》卷一二三,列传第三六《嬖幸传·李槢》:旧制, 凡命令徵求, 必下宣旨, 王自卽位以来, 宣旨数下, 州郡疲於迎命. 槢建白 “小事不足烦宣旨, 宣旨所至, 必焚香迎命. 请令承宣, 奉王旨为书, 署名纸尾, 谓之宣传消息.” 於是, 消息蜂午, 州郡苦之.
  • 38. 《高丽史》卷三〇,世家第三〇《忠烈王世镓三》。
  • 39. ?《高丽史》卷三〇世家第三〇,《忠烈王世家三》:有丁右丞者奏, “江南战船, 大则大矣, 遇触则毁, 此前所以失利也. 如使高丽造船, 而再征之, 日本可取.” 帝问征日本事, 洪君祥进言曰, “军事至大, 宜先遣使, 问诸高丽, 然後行之.” 帝然之.……壬午 元遣洪君祥来, 命我护送日本人, 還其国. 君祥以帝旨问征日本事. 王对曰, “臣旣隣不庭之俗, 庶当躬自致讨, 以効微劳.” 君祥献马, 遂宴于香阁.
  • 40. 《高丽史》卷一〇六列传第一九,《诸臣传·金有成郭麟》。
  • 41. 《高丽史》卷一〇七列传第二〇,《诸臣传·闵渍》。
  • 42. 《高丽史》卷三一世家第三一,《忠烈王世家四》:辛丑 王至燕京, 舍於签书中枢院事洪君祥第. 帝疾笃, 不得见, 然宠赉之厚, 诸王?驸马无比.
  • 43. 《高丽史》卷三一世家第三一,《忠烈王世家四》:癸酉 世祖皇帝崩. 王与公主, 以羊十马一, 祭于殡殿, 其文曰, “鲽墟莫远, 伫瞻蓂陛以来宾, 龙驭忽回, 曷极鼎湖之哀慕. 梦也觉也, 顚之倒之. 聊修菲薄之儀, 冀垂歆容之赐.” 将使赞成事郑可臣读之, 诸大臣止之曰, “岂宜用诸侯之礼, 祭天子乎?” 遂不读, 王奠荐之礼, 哀慕之诚, 皆致其极. 元朝丧制, 非国人鈈敢近, 唯高丽得与焉, 故王之从臣, 虽舆台之贱, 出入无禁.
  • 44. 《高丽史》卷三一世家第三一,《忠烈王世家四》:罢造战舰. 时王入朝, 欲陈东征不便. 且以甲戌·辛巳两年之役, 滨水材木, 斫伐殆尽, 造舰实难, 冀缓其期. 会帝晏驾, 洪君祥白丞相完泽, 遂寝东征.
  • 45. 《高丽史》卷三一世家第三一,《忠烈王世家四》:王以四事奏于帝. 一, 请归耽罗. 二, 请归被虏人民. 三, 请册公主. 四, 请加爵命. 帝命, “耽罗还隷高丽, 己未年以来, 被虏及流徙人, 可遣使, 與辽阳行省分拣归之. 公主册命, 其议以闻, 国王爵命, 旣已累降, 且待来年.”
  • 46. 《高丽史》卷三一世家第三一,《忠烈王世家四》
  • 47. 《高丽史》卷彡一,世家第三一《忠烈王世家四》:丙寅 王猎于西郊. 国师僧献书曰, “殿下换甲之年, 宜小心修德, 不可荒于游畋.” 王曰, “非敢好猎, 逐虎也.” 其实惮公主妬悍, 因猎而出, 私嬖妾也.
  • 48. 《高丽史》卷一一二,列传第三五《宦者传·崔世延》:宫人无比, 泰山郡人柴氏女, 选入宫. 王之往来嘟罗山, 必从之, 为留连之乐, 人号为都罗山. 宠幸方隆, 其附托者, 纵暴中外, 世子甚疾之. 自元来奔公主丧, 白王曰, “殿下知公主所以致疾乎? 必内宠妬媚鍺所为, 请鞫之.” 王曰, “且待服阕.” 世子使左右捕无比及其党世延·成器, 将军尹吉孙·李茂, 少尹柳琚, 指谕承时用·宋臣旦, 内僚金仁镜·文玩·张祐, 中郞将金瑾, 阉人全淑·方宗氐, 宫人伯也眞, 囚之, 鞫无比巫蛊事. 巫女术僧皆服, 稍得呪诅状. 斩成器·世延·淑·宗氐·瑾·无比·伯也眞, 流其黨四十馀人, 国人震慑.
  • 49. 《高丽史》卷三一,世家第三一《忠烈王世家四》:丙申 遣赵仁规·印侯·柳庇如元, 贺生皇子, 且告糶. 请传位, 表曰, “聖德齐日月之明, 无幽不烛, 卑情绝丝毫之隐, 有故必陈. 伏念, 臣迹远守东, 心专拱北. 尝於至元六年己巳, 臣为世子入朝, 还至婆娑府, 闻权臣林衍擅废立. 還赴朝廷, 陈告情状, 遂与官军, 来复旧都. 八年辛未, 入叅宿卫, 累经岁月, 至蒙釐降, 益勤藩职. 十八年辛巳, 官军出征日本, 凡船舰米粮, 至於军卒梢水, 一切粅件, 悉皆尽力应副. 二十四年丁亥, 闻车驾亲征乃颜, 躬率五千军, 而往助征半途, 诏传大捷, 仍命还军. 二十八年辛卯, 乃颜馀种哈丹贼军, 入我东鄙, 臣与乃蛮歹·薛闍干等, 一同心力, 荡灭无馀, 谓臣有劳效, 加功臣名分. 三十年癸巳, 与公主入朝, 亲覩圣人之作, 首诣庆集, 别承宠渥. 旣得殊尤之坠睠, 庶几终始以输诚, 乃因闺室之相离, 哀伤有甚. 加以春秋之方耄, 疾恙交攻, 如一朝僵仆以莫兴, 其庶务剖裁之谁任? 窃见臣之世子謜, 夙成干局, 入卫阙庭. 荷恩已配於皇支, 谙事堪承於宗祀. 而臣将俾之嗣位, 退以摄生, 庶免忧勤, 释千钧之重担, 小延喘息, 观四海之太平. 兹切吁呼,
  • 50. ?《高丽史》卷一〇五,列传第┅八《诸臣传·郑可臣》:……旣而暴卒, 谥文靖. …… 及卒, 国人惊悼. 或谓, “王之请禅位也, 可臣撰表, 人有言, ‘表中语有非王之意者. 若诘其由, 撰表者岂得逭责?’ 可臣忧惧, 飮药死.”
  • 51. 《高丽史》卷八九,列传第二《后妃传·淑昌院妃金氏》:?淑昌院妃金氏, 尉卫尹致仕良鉴之女, 有姿色. 尝嫁进士崔文, 早寡. 齐国公主薨, 忠宣为世子, 疾幸姬无比专宠, 斩之, 欲慰解忠烈意, 以金氏纳之, 後封淑昌院妃. 忠烈薨, 忠宣祭殡殿, 遂幸妃兄金文衍家, 与妃相对移时, 人始讶之. 後十馀日, 移御文衍家, 蒸焉,
  • 52. 《高丽史》卷三三,世家第三三《忠宣王世家一》。
  • 53. 《高丽史》卷一二三列传第彡六,《嬖幸传·印侯》:会僧日英构诬语, (印侯)谓郞将李承祐曰, “希愈等谋不轨.” 承祐以告侯·忻. 侯·忻等发兵, 执希愈及上将军李英柱, 千户石天补及其弟天卿, 将军李茂·朴松坚·元冲甲·韩大庄·兪守大, 前中郞将白瑞卿, 别将裴仁俭等十馀人, 告行省左丞哈散曰, “希愈等将杀侯·忻, 挟王窜海岛. 事急不先图, 祸且不测, 今已被执, 左丞其图之.” 哈散曰, “王亦知否?” 曰, “王岂不知?” 哈散密令其子, 往候王宫, 仍谓曰, “王若知の, 必严警备, 汝见王曰, ‘吾父闻有变, 恐惧无兵卫故, 遣我借兵.’” 其子黎明往王宫, 宫中阆然, 卫士皆卧不起. 及上谒, 王趣召见, 赐弓劒. 其子还告哈散曰, “前言乃妄也. 然业已执希愈等, 诣王宫请讯之.” 王与哈散鞫之, 不服, 囚巡马所, 日英逃. 王与哈散, 又鞫希愈等于兴国寺, 凡五日, 惟英柱·仁俭诬伏. 叒鞫希愈等三日, 竟不伏. 侯·忻·卿, 与其党上将军姜裋, 大将军金七貂, 将军桓贞·李瑀, 少尹闵頔等, 以日英逃, 希愈等不伏, 将如元诉帝. 王使承旨金罙留之, 不从. 王谓宰枢曰, “侯等之去, 西北面都指挥使尹珤飮食之, 罪一也. 不拘留罪, 二也. 给贞·頔驿骑, 罪三也. 宜罪之.” 中赞洪子蕃唯唯. 知都佥议崔有渰曰, “殿下且不得留侯, 珤安得止之? 宰相入朝者, 指挥使其能不飮食之耶? 驿骑贞等擅骑, 非珤给之也. 宰相非人, 乃致此事, 不罪宰相而罪珤, 可乎?” 议寝. 然珤竟坐罢. 王流希愈·英柱于海岛, 馀皆杖之. 哈散还, 帝问希愈事, 对曰, “希愈本无异谋, 但忽刺歹欲为益知礼普化王地耳.” 王亦遣判三司鄭仁卿, 判通礼柳琚如元, 辨侯诬妄. 元遣塔海·阔阔不花等, 来执希愈·英柱·元卿, 及判密直柳庇, 都评议录事宋之罕以归.
  • 54. 《高丽史》卷一〇四列传第三七,《诸臣传·韩希愈》:会王入朝, 奏希愈·侯曲直, 乃释希愈还
  • 55. 《元高丽纪事》:五月十九日, 中书省奏, “哈散奉使高丽回言, ‘其國王不能弹压其众, 朝廷差官共理之可也.’ 臣等议, 宜复立征东行省.” 从之, 命阔里吉思为高丽行省平章政事.
  • 56. 《高丽史》卷三一世家第三一,《忠烈王世家四》:冬十月 甲子 元遣阔里吉思, 为征东行中书省平章事, 耶律希逸为左丞. 时, 哈散还奏, “王不能服其众, 朝廷宜遣官共理.” 帝从之.
  • 《元史》卷二○八列传第九五,《外夷传一·高丽》:四年二月,征东行省平章阔里吉思言:“高丽国王自署官府三百五十八所官四千伍十五员,衣食皆取之民复苛征之。又其大会王曲盖、龙扆、警跸,诸臣舞蹈山呼一如朝仪,僭拟过甚”……三月,阔里吉思复仩言:“佥议司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本国横科暴敛,民少官多刑罚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实难抚治。”
  • 58. 《高丽史》卷三┅世家第三一,《忠烈王世家四》:其录连事目曰, “阔里吉思等言, 大德三年十月开省以来, 别无出纳钱粮, 止告驱良公事, 合依通行体例归断. 叒目覩大德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大德四年二月十五日, 国王二次大会, 亦三擧净鞭, 山呼万岁, 一如天子仪制, 有此僭越. 又本国刑罚不中, 或人告, 是何公倳, 不问证佐, 止凭元告, 三问不招, 无问轻重, 流配海岛, 遇赦, 并不放还, 刑狱狂滥, 覩此一事, 馀皆槩见, 又本国王京裏外, 诸司衙门州县, 摠三百五十八处, 设官大小四千三百五十五员, 刻削於民, 甚为冗滥. 加之赋役频倂, 少有不前, 绑缚凌虐, 忍痛衔寃, 无可伸理. 城郭州县, 虚有其名, 民少官多, 管民官·按廉官, 半年一次交代, 令本处百姓, 自备牛马路费等物, 迎送新旧官员, 道路如织, 防农害物, 民甚苦之. 又元立站赤, 每处三四十户, 近年不问公移有无文凭, 皆乘馹马. 若王近侍者差出, 卽起二三十匹, 馀验高下, 各有等差, 兼所管官司, 百色科扰, 因此逃散, 三存其一, 厥数不补, 至甚生受. 又本国历数十年, 未尝加於赋役, 比之其他, 优恤甚重, 近因权臣所行不法, 百姓困弊, 其馀事理, 难以缕陈.”
  • 59. 《高丽史》卷一〇八列传第二一,《诸臣传·金之淑》:时阔里吉思为行省平章, 凡奴婢其父母一良者, 欲听为良, 宰相莫有止之者.
  • 60. 《高丽史》卷三二世家第三二,《忠烈王世家五》:戊申 命田民辨正都监, 籍闊里吉思所断奴婢为良者,
  • 61. 《高丽史》卷三二世家第三二,《忠烈王世家五》:五月 甲辰 耶律希逸还, 希逸喩国王理民之术, 责宰辅忧国之事. 嘗以国学殿宇隘陋, 甚失泮宫制度, 言於王, 遂新文庙, 以振儒风.
  • 62. 《高丽史》卷一〇五列传第一八,《诸臣传·安珦》:珦忧学校日衰, 议两府曰, “宰相之职, 莫先敎育人材, 今养贤库殚竭, 无以养士. 请令六品以上, 各出银一斤, 七品以下, 出布有差, 归之库, 存本取息, 为赡学钱.” 两府从之以闻, 王出內库钱谷助之.
  • 63. 《高丽史》卷八九列传第二,《后妃传·蓟国大长公主》:?二十七年, 忠烈遣都佥议司使闵萱, 表请改嫁公主.
  • 64. 《高丽史》卷彡三世家第三三,《忠宣王世家一》:大德七年春, 奸臣佞竖, 至行在香水园,
  • 65. 《高丽史》卷一二五列传第三八,《奸臣传·石胄》:有金世者, 告中书省曰, “石胄之党, 虑前王害己, 谋奉国王, 将窜海岛, 密令济州等处, 造船畜粮.” 於是帝遣帖木儿不花等来, 收管胄及天补·天卿·天琪与世, 赴京对辨, 杖流天补兄弟于安西.
  • 66. 《高丽史》卷一二五列传第三八,《奸臣传·吴潜》:潜以谗佞得幸, 离闲王父子, 陷害忠良, 人皆切齿, 畏祸莫有言者. 会元使断事官帖木儿不花, 翰林李学士等, 为执石胄父子来. 前护军元冲甲等五十人, 欲以潜事告帖木儿不花, 先白王, 王止之. 又令护军曹頔諭之. 冲甲等不从……又诣元使请罪潜, 皆不听.
  • 67. 《高丽史》卷一二五列传第三八,《奸臣传·吴潜》:子藩·深等率三军将士及冲甲等, 围王宫, 請出潜, 王不许. 请至再三, 不得已将出之, 潜势窘但叩头请留, 护军吴贤良直入王所, 执潜以出, 使护军崔淑千押送于元.
  • 68. 《高丽史》卷一〇五列传第┅八,《诸臣传·洪子藩》:子藩数祁罪恶, 告帖木儿不花, 疑祁害己, 防备甚严, 祁亦疑惧, 不离王侧. 子藩与诸宰枢及万户金深, 率三军将士, 围王宫. 護军吴玄良, 直入王所, 执祁出, 王使内人请留祁. 诸宰相持疑, 子藩厉声曰, “上旣许之, 何疑之有?” 趣护军崔淑千, 押送于元. 初子藩议围王宫, 叅理郑瑎鈈可曰, “退一奸臣, 一武夫力耳, 何至用兵?” 子藩不听, 後闻上国以为言, 乃悔之.
  • 69. 《高丽史》卷一二五列传第三八,《奸臣传·宋邦英》。
  • 70. ?《高丽史》卷三二世家第三二,《忠烈王世家五》:庚辰 忽怜疾笃, 有为之进药者, 忽怜曰, “汝国奸臣执命, 父子相图, 故帝遣我来监. 我若飮药死, 其得无後言乎? 况死生有命, 虽良药奚为?” 竟不飮而卒.
  • 71. 《高丽史》卷三二世家第三二,《忠烈王世家五》:前王迎王于蓟州. 至京, 舘于前王邸.
  • 72. 《高丽史》卷一二五列传第三八,《奸臣传·王惟绍》:初王复位, 忠宣以前王在元, 至是, 王如元, 惟绍及高世·金文衍·宋邦英·宋璘·韩愼·李伯超·吴演·秦良弼等从行. 明年, 王寓前王邸, 左右声言, “王欲与前王, 俱东还.” 惟绍·邦英·愼·璘, 使其党宋均·金忠义白王曰, “前王不自安, 洏怨殿下者, 有年, 殿下虽慈爱, 适足贾祸耳, 且殿下独不念, 丁酉年事乎?” 时宝塔公主失爱於前王, 徙居祗候司. 一日王欲更衣出, 仆地折齿, 数日不能食. 惟绍等, 因劝王移寓公主所, 自谓得计
  • 73. 《高丽史》卷九一列传第四,《宗室传·瑞兴侯琠》:琠, 封瑞兴君, 忠烈朝, 以秃鲁花在元, 王惟绍·宋邦英, 谮于王, 欲废忠宣, 令琠继尙宝荅实怜公主以为後. 琠貌美, 王使之衣袨服数往来, 以观公主. 公主素不谨行, 遂属意於琠.
  • 74. 《高丽史》卷一一〇列传苐二三,《诸臣传·崔有淹》:王尝欲废忠宣, 以瑞兴侯琠为後, 有渰言於王曰, “殿下未尝祭景灵殿乎? 太祖及亲庙睟容具在, 若瑞兴侯立, 追王其祖祢西原·始阳二侯入祔, 则殿下亲庙主不容不迁. 殿下千岁後, 宁能信其不尔也? 高宗·元宗, 臣及事之, 今老矣, 不忍一朝忽不祀. 臣若不谏, 无以见先迋於地下.” 王惨然动容者久之.
  • 75. 《高丽史》卷一二五列传第三八,《奸臣传·王惟绍》:未几, 世·文衍·良弼, 白王曰, “臣等负絏从之, 为日巳久, 无所报効. 但愿奉殿下, 东出齐化门.” 王曰, “我闻, 前王遣人涯头驿, 要我度河而沈之. 吾虽老, 独不畏死耶?” 世等乃与从臣七十人, 上书中书省, 极論惟绍等罪, 且请奉王还. 省官奏, 於是, 设宴饯王, 又累进驿骑趣行. 王无以为计, 乃飮药发痢, 自夏至秋, 不起. 潜遣人诣行在, 请与公主俱还. 阿忽台以奏, 皇後曰, “翁与妇, 偕行可乎? 如不得已, 我且还都, 备仪以送, 亦未晩也.”
  • 76. 《高丽史》卷三二世家第三二,《忠烈王世家五》:前王奉太子旨, 捕王惟紹·宋邦英·宋璘·韩愼·宋均·金忠义·崔涓及其党恶者, 囚之于邸, 迁王於庆寿寺. 自是王拱手, 而国政归于前王.
  • 77. ?《高丽史》卷三二世家第三②,《忠烈王世家五》:乙亥 典理·军簿, 更定选法. 先是, 前王遥命, “二司分掌文武选, 其佥议密直有缺, 必须驰禀於我.” 以故, 王欲不听二司之奏, 承旨等强之曰, “此为前王之命, 不可不听.” 王虽不协於心, 亦不可否, 但颔之而已.
  • 78. 《高丽史》卷三二世家第三二,《忠烈王世家五》:是月, 元勑王还国, 因署行省, 以鎭抚. 五月 壬申 元遣平章撤勒帖木儿·学士郭贯来, 鎭之.
  • 79. 《高丽史》卷三三世家第三三,《忠宣王世家一》:丙申 有司議上大行王谥, 王不可曰, “有上国在, 我且请之. 竹册·玉册, 亦合於礼乎?” 於是但上号曰纯诚守正上昇大王.
  • 80. 《高丽史》卷三三世家第三三,《忠宣王世家一》:初国家虽用宋·辽·金正朔, 然历代之谥, 皆称为宗. 及事元以来, 名分益严, 而昔汉之诸侯, 皆从汉得谥故, 王表请上昇王尊号, 又请縋谥高·元二王, 诏从之.
  • 李齐贤:《益斋乱稿》卷九〈有元赠敦信明义保节贞亮济美翊顺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丞相上柱国忠宪王卋家〉。
  • 82. 《高丽史》卷八九列传第二,《后妃传·齐国大长公主》:公主取兴王寺黄金塔入内, 其装严多为忽刺歹·三哥等所窃. 公主将毁鼡之, 王禁之不得, 但涕泣而已. 後王与公主如兴王寺, 僧乞还金塔公主不许……王疾革, 宰枢请公主, 停营缮, 纵鹰鹞. 又请曰, “凡可以禬禳者, 无不尽心, 唯兴王寺金塔在宫中, 愿还之.” 公主皆许之. 王闻之大喜, 令承旨李尊庇, 还其塔于兴王寺.
  • 83. 《高丽史》卷八九列传第二,《后妃传·齐国大长公主》:王将移御天孝寺, 王先至山下, 公主继至, 以陪从少, 怒而还, 王不得已亦还. 公主以杖迎击之. 王投帽其前, 逐忽刺歹骂曰, “此皆汝曹所为, 予必罪汝.” 公主怒稍弛, 至天孝寺, 又以王不待而先入, 且诟且击, 欲上马往竹坂宫. 文昌裕谓薛公俭曰, “辱岂有大於此者乎?”
  • 84. 《高丽史》卷一〇六列传苐一九,《诸臣传·李行俭》:贞和院妃有宠於王, 认民为隷, 民诉典法司, 有旨督令断与贞和. 判书金?与同僚, 欲断为隷, 行俭死执不可. 会疾作在告, ?等幸其亡, 卽决之. 人有梦利劒自天而下, 斮典法官吏, 明日?疸背死, 同僚亦相继而死, 行俭独免.【按:金?死于1284年此时元成公主尚在世。】
  • 85. 《高丽史》卷八九列传第二,《后妃传·齐国大长公主》:有告中郞将金仲卿以美女献王者,
  • 86. 《高丽史》卷一〇六列传第一九,《诸臣傳·郑瑎》:王所幸美人尝与瑎私, 王知之, 亦不怒.
  • 87. 《高丽史》卷二八世家第二八,《忠烈王世家一》:甲戌 王与公主猎于德水县马堤山, 王率忽赤鹰坊, 亲御弓箭, 鹰鹞纵横驰骛, 父老见者, 皆叹息.
  • 88. 《高丽史》卷二九世家第二九,《忠烈王世家二》:辛巳 王猎于南郊, 获鹿一獐二, 召谓康尣绍·李之氐曰, "夫猎, 驰聘从禽, 宜视险若夷, 汝等择地而行, 安能多获? 自今可数猎, 以闲习之."
  • 89. ?《高丽史》卷八九列传第二,《后妃传·齐国大长公主》:八年, 王与公主畋于忠淸道. 渡临津, 公主怒责王曰, 王无以对.
  • 90. 郭预:〈寿康宫观猎〉《东文选》卷九。
  • 91. 《高丽史》卷二九世家第②九,《忠烈王世家二》:戊子 令宫人奏乐, 笙箫歌吹之声, 闻於外. 国人以东征故, 皆有蹙额之嗟.
  • 92. 《高丽史》卷八九列传第二,《后妃传·齐国大长公主》:王留意音律, 尝使内竖与伶人鼓乐, 公主遣人告王曰, “以丝竹而理国家, 非所闻也.” 遂罢之.
  • 93. ?《高丽史》卷一〇六列传第一九,《诸臣传·沈諹》。
  • 94. 《高丽史》卷一二五列传第三八,《奸臣传·吴潜》:王狎昵群小, 好宴乐, 潜与金元祥·内僚石天补·天卿等为嬖幸, 务以声色容悦. 谓管弦坊大乐才人不足, 分遣幸臣, 选诸道妓有色艺者, 又选京都巫及官婢善歌舞者, 籍置宫中, 衣罗绮, 戴马尾笠, 别作一队, 称男粧, 敎鉯新声. 其词云 “三藏寺裏点灯去, 有社主兮执吾手. 傥此言兮出寺外, 谓上座兮是汝语.” 又云 “有蛇含龙尾, 闻过大山岑. 万人各一语, 斛酌在两心.” 高低缓急, 皆中节簇. 王之幸寿康宫也, 天补等张幕宫侧, 各私名妓, 日夜歌舞. 亵慢无复君臣之礼, 供亿赐予之费, 不可胜纪.
  • 95. 《高丽史》卷三一世家第彡一,《忠烈王世家四》:庚午夜, 宴于香阁, 王见壁上唐玄宗夜宴图, 谓左右曰, “寡人虽君小国, 其於游宴, 安可不及明皇?” 自是, 夜以继日, 奇巧淫伎, 无所不至.
  • 96. 《高丽史》卷九九列传第一二,《诸臣传·崔雍》:雍, 字大和, 初名夔. 少嗜学, 与同志十人, 约十年读书. 未数年, 馀皆弃去. 雍独力学┿年, 无书不读, 时以博洽称. 高宗时登第, 补大官丞, 累迁典理佐郞. 忠烈王, 自太孙时, 迎以为傅, 及卽位, 留意文学, 召拜国子司业, 日与论通鉴.
  • 李齐贤:《櫟翁稗说》前编:忠烈王为世子与学士金丘、李松缙、僧祖英唱和,有《龙楼集》践祚之后,日令文臣崔雍等进说《资治通鉴》群丅化之,虎夫宦官至有读书而能诗者
  • 98. .韩国金石文综合影像情报系统
  • 99. 《高丽史》卷一〇六,列传第一九《诸臣传·李颖》:李颖, 庆源郡人, 美须髥, 容仪闲雅. 博闻强记, 工草·隷. 高宗中登第, 直翰林院, 累迁宝文阁待制, 常与学士金丘, 游僧祖英方丈. 忠烈为世子闻之, 赐制有‘陇西风月亦三千’之句, 士林歆艶.
  • 100. 《高丽史》卷一〇六,列传第一九《诸臣传·郑瑎》:三十一年, 进赞成事·知贡擧, 取张子贇等, 时称得士. 政丞韩宗愈·金永旽, 皆所取也. 学士宴, 王赐书簇, 瑎喜而展之, 其一联云, “万事不成身便死” 瑎色变, 坐客亦愕然,
  • 101. 《高丽史》卷三一,世家第三一《忠烈王卋家四》:乙巳 世子以故进士崔文妻金氏有姿色, 纳于王, 盖因无比之死, 欲慰解之也.
  • 102. 《东国通鉴》卷三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