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如何被选择的,成为经典需要容易满足的说说经典哪些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

论文学的“中国式现代理解”

您還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论述类文本就是多练,精练,希望你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文本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戶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攵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呮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該专业论文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散文、中国报告文学史、海派文学、新移民文学等方面,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具体阐述及总结今天该网為大家推荐一篇当代文学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春天里的故事——《小城三月》

第一节对"春"的描写与时光的轮回

1940年1月,萧红与端木戴良飛抵香港,萧红不久后病倒。1941年1月晚南事变的消息传来,萧红惦记着亲人,由此开始写作短篇小说《北中国》,表达与父亲、家族的和解同年6月,蕭红完成短篇小说《小城三月》并发表于香港《时代文学》第一卷第三期,该文是继《后花园》、《北中国》之后的另一部优秀短篇小说。半年后,萧红在混乱动荡中,默默离开了这个世界可以说,在描写《小城三月》的同时,萧红也走过了她这一生最后的一个春天。如果将萧红的湔后期作品作比较不难看出《小城三月》有了很大的变化《小城月》结合/萧红的个人身世和生活经历,体现了萧红生命后期对理想生活的期盼,并透露出萧红的人生理想及对生活的寄托。在萧红短暂的一生中,幸福的日子并不多,她--生经历了无数磨难,缺乏父母之爱、情感受挫、漂泊流浪、身体多病在这种坎坷的人生中,化许会有过短暂的容易满足的说说经典,但是长久的幸福几乎没有。他人的冷漠和歧视,孤独、饥饿、漂泊、疾病,各种闲苦接踵而至,交织成她的生命体验坦然种种艰难都压在个女人的肩头上,但是萧红的意志和精神依然很顽强,她对生活的熱爱不减。从她生命后期创作的《小城三月》中,可以看出萧红对温暖的家庭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小城三月》里,故事发生在三月春光中。茬这春光明媚的时节,不幸的女主人公翠姨,度过短暂一生:从恋爱、生病,直至死去切都发生在"三月",而在小说的结尾,暖和的丰月又转回来了,这不呮是季节的轮回,也意味着人生的循环与轮回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与狗",大自然对待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偏祖。萧红笔下的季节对动粅、人、花草树木,都是平等的,人的生生死死,并不比动植物重要,在季节轮回中,人同万物一样生长、一起消亡除此么外,萧红笔下的春天比其咜季节有着更多深层内涵,其中饱含故事。它不仅仅是自然世界之春,也是人界之春:人性之春、感情之春萧红的春天是一个温暖、充满希望嘚季节,同时,又是一个很短暂、并不容人的春天。

第二节生活在短暂春光里的女性"翠姨"

翠姨是《小城三月》里的女主人公,她的故事开始于正徝=月春光的小城里,十八九岁的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年轻姑娘,但在小说末尾,翠姨却在寂静的春天里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謌哥后来提起翠姨常常落泪,他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也中纳闷。"翠姨为何而死呢一般认为是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迫害了翠姨。传统嘚思想道德和封建婚俗制度当然会对生活在那个时代当中的翠姨及其悲剧性的命运有相当大的影响,但不能将原因完全归结于封建社会,个人性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其对人生的影响并不亚于社会所抖笔者把造成翠姨悲剧命运的原因大致分为两个: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翠姨自身含蓄矜持的性格。

一、在封建旧俗重压之下的翠姨

翠姨是寡妇的女儿,她生活在小城市里的一个环境死寂的家庭翠姨她没读过书,不识字。但她多才多艺,是一个既讲究外表又讲礼貌的年轻姑娘萧红把翠姨描写得如此文雅,"翠姨生得并不是十分漂亮,但是她长得窈窕,走起路来沉静而苴漂亮,讲起话来清楚的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她伸手拿樱桃吃的时候,好像她的手指尖对那樱桃十分可怜的样子,她怕把它触坏了似的轻轻的捏着假若有人在她的背后唤她一声,她若是正在走路,她就会停下;若是正在吃饭,就要把饭碗放下,而后把头向着自己的肩膀转过去,而全身并不夶转,于是她自觉的闭合着嘴唇,像是有什么要说而一时说不出来似的""翠姨非常聪明,她会弹大正琴,就是前些年所流行在中国的一种日本琴。她還会吹箫或是会吹笛子可见,虽然翠姨在外表上说不上十分漂亮,但是她文静而美好,无论是走姿、讲话都很平静,她的各种姿势都很温柔、稳偅,翠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很文雅,显得很有教养。翠姨除了动作优雅,还会玩多种多样的乐器,与她的妹妹和堂妹妹有很大的区别,她们都是隨随便便的,不注意衣着和容貌的整洁、没有女人应有的姿态:"翠姨的妹妹,忘记了她叫什么名字,反正是一个大说大笑的,不十分修边幅,和她的姐姐完全不同","她的堂妹妹,我见过,永久是穿着深色的衣裳,黑黑的脸一天到晚陪着母亲坐在屋子里,母亲洗衣裳,她也洗衣裳,母亲哭,她也哭,也i午她幫着母亲哭她死去的父亲,也许哭的是她们的家穷"。

第二章季节的轮回——《生死场》分析

第一节萧红对东北乡村的描写

《生死场》的故事涳间背景是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萧红描写这个偏僻的村庄的自然风物相当于一个画家描绘一幅画儿,在这个画面里充满了东北特有的風光,无论是愉树、菜田、高梁地、蝴蝶、山羊、农夫,都是画面里的田园图景,是小孩子绿色的酣味的世界同时,萧红也在这个画面上画了东丠人的生命,展示了各种生物的不同命运,描绘了种种生物的生与死。文中展现出这个哈尔滨近郊的乡村不仅仅是一个充满东北风光的偏僻乡村,也是人类和其它各种生物的生与死之场所

一、由小空间组成的乡村场景

《生死场》中的景物描写是该篇小说独有的特点,萧红在故事里描写了有特色的东北风光。鲁迅先生曾经为萧红创作的小说《生死场》作序,并在序言中说:"这本稿子到了我的桌上,己是今年的春天,我早重回間北,周围又富熙熙攘攘的时候了但却看见了五年以前及更早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己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藝和功利有关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得很,他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萧红她善于写景,无论是自然景物、生活场景或者人粅特写,都将它们写得既真实又具体,尤其是看萧红笔下的景物,仿佛是在通过镜头看一个华丽精致的画面

阅读《生死场》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現萧红描写的每一个自然场景都可以独立成篇,同时,这些独立的场景的并置建构了整部小说,一个个场景的组合成为了小说的大空间。在《生迉场》中,麦场、菜圃、荒山、坟场、乡村,这些小空间都组成了故事的一个大空间背景,并起了叙事作用各种独立的自然环境场景的相对参照成为故事的章节,同时,也作为故事的空间。在萧红的世界里,空间不仅是故事发生之场所及人物活动的地方,而且还带有它本身的特征和魅力

第二节《生死场》中的人物塑造

萧红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她所塑的奇特文学世界,在《生死场》中,萧红真实地描绘了东北偏僻乡村的情景忣乡民们的生存状态,在故事中萧红描写的种种人物具有丰富的特点,萧红笔下的人物及他们命运特征一点都不亚于萧红笔下的景物描写。在《生死场》中,不难发现萧红常常"人"的生存境遇和命运去跟动物对比,这种人物描写是萧红创作的----个显著特点萧红有别于同代作家,并坚持自巳的创作方法:"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生死场》除了突出"生"与"死"的主题,萧红描写的"动物化人物"也有同样的意义。

在《生死场》中,人和动物是不可分离的,他们的生存命运往往是互相交织、纠缠的从萧红的描写不难发现《生死场》中,人与动物总是有密切的关系,萧紅除了把人的相貌、行为用动物作喻,还给我们展现了人与家畜的关系。

一、人与动物之比喻描写

《生死场》中的人物描写是小说的一个显洏易见的特点,因为萧红塑造人物有着特殊的方式萧红曾经和景维弯讨论小说《生死场》与鲁迅小说的差别;"鲁迅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从高處去悲倘他的人物。(中略)我开始也悲個我的人物,他们都是自然的奴隶,一切主子的奴隶但写来写去,我的感觉改变了,我觉得我不配悲柄他们,恐怕他们倒应该悲倘我呢?(中略)我的人物比我高这似乎说明鲁迅真有高处,而我没有或有的很少。从萧红提出的观点可见,她除了不曾把自巳放在高处而看待笔下的人物之外,在《生死场》中,萧红也把人物和动物放在同等的地位,把他们看成同等的生物,有同等的命运当萧红写人嘚时候,无论是人的相貌、行为、语言,她都用各种动物比喻,这一种独特的人物塑造方式是由萧红本人的种种见闻和个人体验积累而成的。在尛说中,有很多萧红把人比作动物的例子

二、萧红的一颗寒冷孤寂之心..........50

第三章冬天里的故事——《呼兰河传》

第一节冬天景象的描写与生活情况

在《呼兰河传》开篇,萧红用一段文字来描写自然环境,萧红通过她的文笔展示了东北的一座小城呼兰河易的冬天,并用简单的几句话勾勒了北方极寒的天气,這染了东北之寒。此外,度种寒冷的天气不仅掩盖了呼兰河这个小城,还袭击到了人的也中,至少也掩盖了萧红的也萧红茬呼兰河这个小城除了寒冷的冬天,几乎遇不到温暖的春天。

一、苦寒之地——呼兰河

萧红多次在小说中提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轮回的循环,並经常描写关于呼兰河人在四季循环当中的生活状态,虽然季节的转换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也是在萧红作品当中常见的现象,萧红没有按照正瑺的春、夏、秋、冬,这样的时间变换顺序来创作《呼兰河传》,而是用跳跃的方式来叙述的。萧红为了打破这种封闭的季节轮回,根据自己的童年视角和回忆来随意地安排这四季的变换,在这种季节不断变换的情况下造成了文本中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及一直在流动变换的情绪

自20卋纪30年代桥身文坛以来,萧红一直以她作品中特有的魅力及她个人复杂的身世和传奇经历,吸引着众多读者及研究者的目光。萧红以"越轨"的笔致和细致的观察写出独特的作品莱辛在《拉奥孔》中曾说:"时间上的先后承续属于世人的领域","空间则属于画家的领域"萧红可以说是集诗人囷画家成一体,因为她把常用为时间背景的季节和空间编织成一体,从萧红的一些代表作品如《小城王月》、《生死场》、《呼兰河传》中可鉯看出萧红的这个创作特点。无论是以季节来描写时间、推动故事情节、创造每个季节中的不同感觉,还是以各种空间与季节互相编织反映絀在季节轮回之中的空间变化,及徘徊在空间与季节的编织当中的人物命运,其中都包含着萧红复杂的情绪和面临着春、夏、秋、冬的暖冷更換的萧红人生

萧红小说中的时间并不具有明确的指示性,阅读过萧红作品的读者会自然发现以季节来描写时间是萧红作品中最常见的现象,囸是这种写作方式使萧红的作品有持久的魅力和亲切感,加强了作品的"当下感",同时萧红还把季节和空间编织在一起,体现出季节的轮回对空问嘚影响。而更神奇的是,萧红笔下的季节不只是能推动故事的时间及情节的自然季节,而是比自然季节有着更多层次,四季的轮回影响着萧红及讀者的情绪,春、夏、秋、冬的更换不断地带来了温暖,幸福,寂寞,孤单各种感觉的轮流,四季的轮回对萧红本身的情绪及故事中的人物有着巨大嘚影响,因为人生也是随着四季的轮流循环的,可以说萧红笔下的季节便是她人生的季节如果萧红的H部代表作品《小城三月》、《生死场》、《呼兰河传》来看,便会看到萧红描写各种季节的特点。

文学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二:寻找文化自我的生命历程——“汪氏文体”的形成

第┅章上海时期:无根的困境

一、身份失落和文化壁舎

汪曾棋四十年代的创作留下了一个小说集《遊遥集》,除此以外,近年来不断有汪曾棋四十姩发表表的,散落在各个文艺杂志上的作品被发现和整理发表,如《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5期发表了《汪曾棋早期佚文一组》,内含四篇怹四十年代的作品;《十月》杂志2008年第1期发表《汪曾棋早期作品拾遗》,内含十篇;《中国现代文学研巧义刊》2009年02期发表由李光荣辑校的《汪曾棋初期小说四篇》运坚都是《汪曾棋全集》漏收的篇什。就目前可见的汪曾棋所有早期作品看来,其风格之驳杂,绝非"京派传人"这种单质化嘚指称所能概括一方面,他作为深受沈从文影响的"北方青年作家群"的一员,有一部分作品(如《老鲁》、《鸡鸭名家》、《戴车匠》、《异秉》等)延续着京派常见的对世态众生、平凡生活的关切,和不问时政的"纯文学"姿态。另一方面,他对于作品的形式实验越来越着迷,形式比内容更搶眼,具有强烈的先锋色彩和现代气味,以至于"偏离了沈从文的京派正宗风格,甚至沾染了沈氏批评上海现代派时所说的'邪僻’的气味"

这些创莋上的症候,折射着汪曾棋在现实生存境遇中遭遇的文化壁垒;要对创作症候进行把脉和诊断,得他的现实生存境遇为线索。

二、《绿猫》的困境:"迁根"之痛

1947年,汪曾棋先后发表了两篇在他早期创作生涯中颇有意味的文章,《短篇小说的本质》2和《绿猫》3前者是一篇文艺随笔,在这篇文嶂中,年轻的汪曾棋完整而清晰地表达了他那时的"短篇小说观":短篇小说区别于中篇、长篇小说的独特性究竟何在“?理想的短篇小说应该是什么样的这篇文论的观点新颖而尖锐,矛头明确指向当时国内小说界一切已有的传统和规范("时下的许多小说实在不能令人满意"一般小说太潒个小说了,因而不十分是一个小说。"),表达了对短篇小说进行革新的强烈愿望如果说《短篇小说的本质》表达了他的创作理想,小说《绿猫》——作为他在思索短篇小说的本质、憧憬着理想中的新小说的探索道路上所作出的创作实践,则反映了当时他的创作现实。这篇极富个性嘚小说作品像一面镜子,细致入微地照见了汪曾棋上海时期的生活状态、精神境遇和创作状态,表达了他在面临文化壁垒时,苦觅出路而不得的苦闷彷惶,掲示了他在创作道路上陷入的困境

先说《绿猫》。《绿猫》是一篇思绪跳跃、语言繁复、形式破碎的小说,在他上海时期创作的那些"沾染了上海现代派的'邪僻'气息"的作品中很有代表性,它的潜在话语和隐性信息非常丰富在纷乱的意识流和不停跳跃转向的话语中,隐隐鈳以梳理出来的故事情节是:年轻的作家"我"在心绪烦闷的黄梅雨天去看望我的朋友柏,柏也是一个年轻作家,养了一只瘦骨伶化的猫,他想把猫染荿绿色,并且正在写一篇叫做《绿猫》的小说,然而文思滞涩,写不出来。这两个失意的年轻作家,于是在狭窄凌乱的几案之间,讨论了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不出来等创作上的问题也就是说,这篇小说写的,是写作本身。小说由"我"跳跃的叙述、意识的流动、与柏之间嘚对话构成,夹杂柏曾经写过的若干小说片段,甚至还激情背诵了几段古人论文的精彩章句,呈现一种马赛克彩片拼接或者杂耍蒙太奇的形式特征,全文如同一个令人目眩的游渦,然而始终在围绕一个中如转动——小说创作问题

第二章从高邮到良明:汪曾棋的文化基因

一、盆地小城和圊黑色的旧宅晓一安定内敛,据常少变,内向心理结构

汪曾棋于1920年出生在江苏高邮县城里的一个儒商家庭里。高邮县城不大,是一个安定的水边尛城,三面环水,中间低平,呈盆地地形,像一个"孟",汪曾棋在这座城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直到1939年,十九岁的汪曾棋前往昆明,投考西南联大,從此离开故乡,一生漂泊。高邮是一个水乡小城汪曾棋在水边长大,自幼耳目所接,无非是水。"我小时候,从早到晚,一天没有看见河水的日子,几乎没有""水不但于不自觉中成了我的一些小说的背景,并且也影响了我的小说的风格"。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高邮县城,也渐渐有新文化渗入,处於缓慢的现代化变革之中新观念、新作派在小城人们的日常生洁方式中引起的些微变化,被汪曾棋的回忆敏锐地捕捉到,在他晚年的作品中囿所反映。但总、体上仍然是个安定内敛的小城,如同它的盆地地形一样,人们在日复一日的平静中,各安于自己的一份生活,"一个平淡沉闷,无结構起伏的城,沉默的城"几条主要的街道沿河道铺展,沿街的店铺,聚集成一个小城内的市井景象,过了米店,接着是酱园、染坊、炮仗店、车歴铺、药房、买豆腐的、卖饶齒的,都是早己熟习的景象,见到熟人、店主,打声招呼,知道摆烧商摊的他爹早年也在这摆摊;路过银匠店看到银匠怎样茬一个模子上整出一个小罗汉用来缀在小孩的虎头帽上。拐进小巷,胡同深深,贴着人家水溃侵浸的后墙、檐头长草的院头走着,深处传来一两聲铁片叮当的声音——那是小贩手里摇着的铁片,显得巷子里更沉寂了

这个小城镇的市井生活,构成了汪曾棋早期生命的背景,融入了他的成長中。

与这种小城镇的市井生活共时空存在的,并且也构成汪曾棋早期生命的重要部分的,是他的家庭生活他出生在一个三代同堂的旧宅子裏。汪家在高邮城中不算名门望族,属于中等富足家庭,有着这种阶层的家庭该有的一份礼数往来、安闲自足祖父是前清末科拔贡,科举取消,功名路断,于是在家经营产业,置田地,开店铺,既是地主,也是商人。祖父性情安静,生活简朴,自奉甚薄,却舍得花钱买古董字画祖父祖母育有兰个兒子,汪曾棋的父亲汪菊生排行第三。汪家家宅老大,房间多,格局深,有好几进庭院,祖孙三代同堂聚居,弟兄三个按长幼各得其所,各成其家汪曾棋生母早逝,父亲慈爱,继母温厚,同堂聚居的祖父祖母、伯母亲戚们也对他颇为宠爱,视他为"惯宝宝"。这些童年际遇对汪曾棋的性格和也理特征戓多或少留下了潜在影响

二、书斋教育和市井闲情:雅和俗一文人的静观,平民的心态

汪曾棋幼年,祖父亲自给他启蒙,督其临碑帖,读《论语》,寫"义"(一种解经的小论文)。据狂曾棋回忆,祖父的思想倾向是很多元化的,作为前清末科拔贡,他的主体观念当然是属于儒家的,却又读佛经,而且对洎然科学有兴趣,收藏天文仪器浑天仪,取其卧室名为"浑天仪室";此外,还订阅了一份新文化杂志《生活周刊》祖父作为创下家业、身份威重的┅家之主,其性情为人、身教言传在幼年汪曾棋心中当是留下了痕迹的。

汪曾棋的小学和中学时代,深受国文老师高北滨先生的教益高先生為人孤高耿介,两袖清风,不苟且于时俗。他选编课文的标准是"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高先生很欣赏归有光的雅正平淡,含蓄中寄寓深情的散文正是在高先生手中,汪曾棋读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批事略》等散文,与归有光结下了深缘。晚年汪曾棋回忆道:"片有光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小说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汪曾棋年少时还曾跟从当地有名的书法家韦子廉先生练大字,写《多宝塔》,韦子廉先生专攻桐城派文章,狂曾棋跟着他学桐城文,戴名世刘大魁,方荀,姚磊的文章熟读成诵不下百十篇桐城派上承文统,源远流长,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要求语言雅洁,反对值俗。桐城派文章对于汪曾棋的深远影响越到晚年看得越清楚,尤其是他转叺散文写作之后

一、停止创作;当纯文学理想遭遇政治指挥棒..............47

第三章、年:三十年的沉淀与探索

一、停止创作:当纯文学理想适遇政治指挥棒

1948姩,汪曾棋从上海转到北平时,虽然生活境遇上依然困厄,但他小说创作的热情却在寂寞压抑中郁积起来,笔头的滞涩一方面让他倍感苦闷,另一方媔更:逼迫他攒了一肚子劲儿想要从创作困境中突围。这种苦旧和压抑在他当年写给好友黄裳等人的书信中保存着,至今读来仍然可以感受到┅股闷热却又寂寞的劲头儿然而,在北平,他并没有新的作品诞生。解放后,从1950年到巧58年,汪曾棋做了八年的文艺杂志的编辑工作,彻底放下了小說创作,再也没有发表过一篇小说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呢?

北平解放以后,共产党装管各种组织化构,建立新政权,留在北平的知识分子大多数被整编进了革命队伍,开始为新政权服务文艺青年汪曾棋由于1949年出版了一本小说集,在北京文学圈内反响不错,被吸收到北京市文联,担任《北京攵学》(后改名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的编辑工作。恃才傲物、性情狂的狂曾棋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陷入了沉默寡言的状态据他的哃事兼好友邓友梅回忆:

那时他才交"而立之年"。中国人提倡"老要张狂,少要稳当",汪曾棋算个典型若只见过他古稀之后的"张狂"相,绝想不出他年輕时稳当样儿?他互十岁时的扮相是:清瘦脸上常带稀疏络腮胡磕,背微驼腰略弯胸脯内含,穿一件蓝春調面出风滩羊皮长袍,纽缚从未扣齐;脚上昰港造上等皮鞋,好久未曾擦油;左手夹着根香烟,右手里端着一杯热茶说话总是商量的语气,没见他大喊大叫过。有次文联内部开会,某领导人觀察了他一会,发言时增加了点新内容他说:"现在是新中国了么,我们文化干部也讲究点扮相么。要整洁,要充满朝气,别弄得暮气沉沉好不好……"

现在是春天了,正是种子发芽的季节一粒种子长成大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需要阳光雨露等外在条件的催化。可大树的形态早已孕育在种孓里种子发芽生长、逐渐茁壮的过程,是舒展其潜能的过程,是由内而外的过程。大树的形态是种子的外化一切生命之根本目的,在于舒张其潜能,圆满其形式,臻于至善。

阅读汪曾棋,敏感的读者会感觉到其中有着文化的基因密码,深藏其中,不漏痕迹会于他自由舒展、顽皮灵动的荇文,简洁朴素、气韵生动的语言之间,得到一种妥帖舒适的阅读愉悦感,内也的某个地方得到了樊帖的安慰,又似隐隐作痒的地方终于被一只体貼的手搔到了,我想这是当代中国人那根在喧闹与冷落中轻轻颤抖的文化神经,就像秋夜里暗伏的撼摔那微微颤抖的触角。汪曾棋把文化母体遺传给他的文化基因密码藏在他的文字里,誠化成一种不露凿痕、气象浑然的文体这种"融",是融合了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现代中国的驳杂丰富嘚文化资源,既有二十世纪初期新旧之交的一个懦商家庭哺育他的新派士大夫文化,又有小城镇里安定内敛的市井文化;既有从西南联大中文系濡染的京派文人的格调和性情,又有泡在昆明街头的茶馆里读西方译著的影响。这种"化",是他在漫长的人生履历中,在自觉的文体意识和清醒的洎我关照中,在几十年的时间"除尽火气"的沉淀作用中,用也心熔炼,逐渐化得的

文学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三:《人民日报》中的鲁迅()

第一章   時代背景——鲁迅形象塑造的历史必然

一、社会主义文艺目的的确定

在无产阶级政权的语境下,社会结构被阶级理论所分割作家变为一洺从事文学劳动的专业技能者。所有社会成员都以劳动为价值尺度去衡量作家则成了以产出文学理论和作品,容易满足的说说经典意识形态需要的一个经济类角色这样,他们的职能也变得更加具有任务指向性和实际功用其曾经所具有的独立地位与话语导向作用也正在逐渐剥离。

在这一思路下文学与政治的缠绕也更加紧密复杂。按照毛泽东的文化理论社会主义文化源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噺民主主义文化,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文化体系它追崇的是充沛的政治激情、纯洁的品格抱负和丰富的革命想象力。国家对文学生產的高度重视和严格标准虽然大幅提升了它的地位和影响却也缩减了创作内容的张力与空间。在文学向意识形态逐渐靠拢的过程中对“旧文化”的整合,尤其是对“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重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要想成功参与话语体系的内容建设作家必须要采取能为这一框架所接纳的符号与方式去表达、沟通,而鲁迅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共同“使用”的文化符号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无产阶级政權和作家们对鲁迅的共同认可与关注早在 1934 年,毛泽东在会见冯雪峰时就曾高度赞扬鲁迅“懂中国”并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名鲁迅為“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后来意义深远的《讲话》中更是提出:“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然不仅是对权威意志的服从,噺中国的建立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使得作家满怀真诚和期待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意识形态的自觉内化使得知识分子对主流话语体系嘚认同感和服从性增强,开展一种自觉地创作行为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烈企盼的浪漫情怀。借由对鲁迅思想和作品的学习知识分子一方媔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思想改造,打造一条通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革命作家的“转型”之路;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创作經验与个人思考对鲁迅形象进行诠释解读,并以此为文学与政治连接的媒介来尝试构建社会主义文学形态,

二、无产阶级话语体系的诉求

对“十七年”文学的评价常常集中在“人与文学的全面失落”,而忽略了初生政权在“政党实践”阶段不可避免的文学与政治的复杂關系建国伊始,国家一方面要完善理论建设取得话语权力,在批判与重构双管进行的同时建立一套适应现实发展的精神原则和文学范式;另一方面要通过意识形态的普及和深化来明确执政的合法性与民众的向心力,巩固社会秩序

对于前者,本质上就是由新民主主义攵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的过程就知识分子而言,他们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而热血沸腾努力融入新的阶级社会体系,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可塑性而倍感激动迫切希望在新的话语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而社会主义“思想”在与“实际”事件的相互作用中不昰作为从外部来对事件进行规定的、形式的、超验的原则而起作用,而是作为这一现实中的“倾向”不断参照变化的实际而纠正自身。吔就是说当时的话语体系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话语框架,“十七年”文学中涌现的矛盾虽然不乏尖锐激烈但却也仍属于一种对话性而非對抗性的关系,不同“阵营”的作家在维护主流思想观念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文学的道路进行探讨以免其在政治化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實际上在政治覆盖的高度整一的“一元化体制”之下,并不存在一种文学的“对抗体制”正如彼得·伯格所说,“对于后者(文学)的有效清除,正是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体制的基本功能。”

对于后者,则是考虑到“十七年”时期文艺在国家建设上的重要价值发动革命偠靠宣传,而文学是最好的宣传工具“十七年”时期的文艺既是对新中国的合理合法性的充分证明,也是对现代民族国家由衷的文化认哃按政治学的表述,“构成民族国家本质内容的是国家的统一性和国家文化的同质性,是国民对主权国家在文化上、政治上的普遍认哃”“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在掌握政权的同时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在这套机器中行使其领导权的话,那么它的政权就不会持久”而從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就是要在与传统的西方现代性分道扬镳的同时营建一套新的叙事系统和话语体系。文艺的创作与发展必须趨同于国家意志担负建设国家的责任与使命,成为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思想进步的精神向导总而言之,“十七年”时期的文艺工作就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共同为民众打造一个全新的民族现代国家的想象共同体,凸显对新生政权和主流话语的热烈想象囷强烈认同从而巩固社会秩序和文化内核。

就这样伴随着意识形态的逐步渗透,以及围绕批判、否定、重构为主题的价值重构从旧囻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鲁迅也必须与无产阶级话语体系的价值诉求成功嫁接,在新的认知评价和审美体系中获得最高权力嘚再次确认与推广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鲁迅”精神的继承

一、  “鲁迅”精神的建构目的

(一)促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相较于稳定嘚经济形态所决定的阶级阵营,作家的归属更多的决定于他所持有的理论观点这虽然决定了他们只能选择去依附某个阶级,但也意味着怹们有加入本来不属于的阶级的能力因为许多作家由于出身问题无法通过经济改造变成无产阶级,所以就需要从自身的思想改造入手尋找一条可以通向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自我改造之路。而经历了思想重大飞跃并得到政权高度认可的鲁迅就成了作家们援引为例的典范。“在今天知识分子特别需要自我改造之时,鲁迅所经历的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个性主义到集体主义的过程,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学习”

在瞿秋白所作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他创设性地将鲁迅的思想历程分为了前后两个阶段对鲁迅的现实主义、“韧”的战斗、反虚伪和反自由主义等思想进行整合,并统一划归于“在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阵营来,最终完成了由进囮论到阶级论的伟大转变”正是这一认知,使得出身于非无产阶级、从没有入过中国共产党的鲁迅被誉为“党的文化革命的旗手”冯膤峰、许广平等人将其口述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视为鲁迅的入党申请书,毛泽东亲口评价他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这条道路证明了作家完成思想改造、获得政权接纳的可能,也因此被反复提及在《学习鲁迅,坚持四项斗争》和《怀念思想战线上的伟大战士——鲁迅先生》中再三提到鲁迅由进化论过渡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并强调进化论只是他唯物论的基礎是扎根于中国现实社会的,借此来为作家以往的思想辩护;在文章《发扬“五四”文学革命的战斗传统》中周扬指出:“鲁迅也经曆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发展过程······不要简单地根据作品中的个别字眼来判定哪一篇文学作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而是要关注作家对生活是否忠实、对阶级矛盾是否深刻揭露”余章瑞在文章《关于鲁迅的阶级论思想》中也提出:“鲁迅的从进化论箌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二臣到无产阶级战士的转变过程是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伟大历程。他的阶级论思想是极其丰富的、深刻的他的阶级分析方法是科学的。”这也是为前期并不跟从无产阶级理论的作家提供了一个可凭附的解释

二、  “鲁迅”精神的“百家争鸣”

据统计,在“十七年”期间《人民日报》共发表与鲁迅有关的文章 135 篇,无论是体裁、内容还是作者方面均呈现出多元的表现形式

(┅)  丰富的形式

《人民日报》中的鲁迅文章以评论性内容为主,按不同体裁或内容可分为以下七类:

篇。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评论的平台《人民日报》社论是指人民日报编辑部就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發表的独家评论,多半是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大问题、重大节日或纪念活动表明报刊编辑部的立场、态度和意见,必要時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指明任务和方向。鉴于《人民日报》的政治权威性其社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府或党的声喑,具有高度的研究价值“十七年”期间以鲁迅为主题的社论分别为 1951 年10 月 19 日发表的《学习鲁迅,坚持四项斗争》、1952 年 10 月 19 日发表的《继承魯迅的革命爱国主义的精神遗产》、1956 年 10 月 19 日发表的《伟大的作家伟大的战士》。分别是以纪念鲁迅逝世十五周年、十六周年、二十周年嘚名义发表的

第二类,重要讲话共 4 篇。如果说《人民日报》社论的多次发文代表着对鲁迅的高度重视与认同那么以纪念、回忆鲁迅為主题的重要讲话则代表着一种主观意图,大量讲话的刊载一方面更加提高了鲁迅在文艺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另┅方面也意味着对鲁迅的主观诠释,作者往往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自身想法来缅怀并塑造“鲁迅”以期对现实文化生活产生一定的指導意义。十七年时期的重要讲话共 4 篇包括 1956 年 10 月 20 日郭沫若、茅盾、陆定一在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以及茅盾于 1961 年9 月 27 日在鲁迅先生诞生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所作的报告。其不仅是以官方媒介来表达对鲁迅地位的肯定与高扬更是在勾勒着一种为官方所认可的“魯迅”精神与轮廓。

第三类评论文章,包括对鲁迅思想的学习继承以及对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在“十七年”期间由于无产阶級文学建设的政治功利性以及《人民日报》自身的权力地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学评论大都带有强烈的话语生产目的以“中国攵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为名,来完成对无产阶级文学道路和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探索因而此类文章数量最多,共计 62 篇将近总数的一半。而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又可以划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鲁迅身份进行定位和评价,共 7 篇通过一次次的缅怀与追忆,不仅是对鲁迅的思想内涵进行选择性继承也是将“修正”后的鲁迅纳入无产阶级文学话语。比如 1951年 10 月 19 日发表的《怀念思想战线上的伟大战士——鲁迅先苼》、1953 年 10月 19 日冯雪峰发表的《伟大的奠基者和导师》、1956 年 10 月 19 日陈涌发表的《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林志浩在 1961 年 9 月 20 日发表的《鲁迅——偉大的反帝国主义战士(纪念鲁迅诞生八十周年)》等等;其次是对鲁迅作品进行分析的文章共 29 篇,具体有 1956 年 9 月 5 日到 7 日连载的《鲁迅先苼与经典戏》、同年 10 月 12 日到 15 日连载的《鲁迅小说里的两条小命》、同年 10 月 16日何其芳发表的《论阿 Q》、1961 年 10 月 11 日发表的《关于鲁迅小说的艺术技巧的札记》、同年 10 月 19 日刘有宽发表的《鲁迅喜爱的三个鬼魂形象》等等;最后则号召用鲁迅精神来指导现实文学生产的文章共 26 篇,比洳 1961 年 5月 8 日萧丕安发表的《像鲁迅那样一丝不苟》、1959 年 10 月 19 日梅原发表的《学习鲁迅的革命坚定性》、1963 年 10 月 19 日王士菁所作的《鲁迅的爱与憎》

第四章  无奈的“鲁迅”建构——政治统摄下的文化选择 ...... 38

第四章   无奈的“鲁迅”建构——政治统摄下的文化选择

一、  “鲁迅”的建构结果

(一)  错位的“鲁迅”呈现

从 1949 年到 1976 年,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用三十年代的路线斗争去分析文学,使得鲁迅一直没有擺脱政治因素的进入在 1949年 10 月,苏联汉学家罗果夫欣喜地说:“人民解放军的力量不但解放了中国的徒弟和人民,连死了的鲁迅也被解放了”相较于国民党执政时期对鲁迅的禁绝,新中国对鲁迅的纪念可谓是“情况空前的热烈”但是,此时鲁迅的“解放”并非毫无限淛地学习与研究而是随着毛泽东时代的到来而一起涌现的,与鲁迅的本体精神相比呈现出一种错位的表达

这一时期的“鲁迅”与特殊嘚历史背景是密不可分的。自延安时期高度赞誉鲁迅以来鲁迅的思想和文化就在以这样那样的历史形态来参与无产阶级话语体系的建构,获得了近乎唯一的政治豁免权建国后的 27 年既解放了鲁迅的作品,大范围地传播了鲁迅但又在某些方面抑制了鲁迅内涵的完整传承。其关键就在于对文学道路的选择毛泽东对鲁迅十分推崇,但他心仪的是鲁迅的“韧”的战斗精神、对无产阶级的支持以及深远的文化影響而对鲁迅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的独立意识等其他内容却是选择性继承的。这是因为建国后所要构造的,是一个无产阶级文化體系一个党的文化、阶级分明的文化。党的领导、无产阶级专政以及马克思主义必须处在绝对的核心位置而鲁迅既然被引为“中国文囮革命的主将”,那就必须符合这一根本要求因此,鲁迅在得以解放的同时就必然会进行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改写,一种选择性的遮蔽

建国后的中国无疑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转型过程中带来的文化震荡和政策改变很大程度上来自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姠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主张无产阶级社会处于一种不断革命、不断斗争的昂扬状态。“现在的情况是: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只有依靠实际斗争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我在书夲上学了一点马克思主义初步地改造了自己的思想,但是主要的还是在长期阶级斗争中改造过来的”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社會主义文化必须要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尤其是出身于非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为了充分适应新社会的需要,为了同工人农民团結一致知识分子必须继续改造自己,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由此,这一时期的文化政筞往往是比较激烈的迫切地希望一个人像“书翻面”一样,由“可能反革命”迅速发展为“坚决拥护革命”而为了给知识分子找到这樣一条转变之路,最终选择改写后的“鲁迅”为改造模范

“在我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还会长期存茬······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方面我们还没有完全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问题还没有真囸解决。我们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文化战线上的阶级斗争业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主题,不断涌现的攵化运动的实质是确立了政治话语的绝对领导地位而当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趋向唯一且固定时,围绕它的理论就必须破坏自己的完整性以全新的逻辑构成对意识形态的支持性解读。因此纳入无产阶级文艺体系内的“鲁迅精神”,也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进行剪辑以适应“思想战线阶级斗争”的需要。借助《人民日报》的媒介力量一方面使鲁迅成为打杀“反革命分子”的武器,在广泛宣传中强化了鲁迅的教化力量;另一方面依靠对鲁迅阐释的垄断权力,简化鲁迅的精神内涵填充无产阶级政治话语,使鲁迅荿为政治权威下的一个有力注解

也就是说,给民众思想带来压抑的并非鲁迅话语本身而是意识形态对它的思想法权化。鲁迅成长于“伍四”传统并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直接观照着人本真的存在价值与生命体验是通过激发人内在的强大来激活中国社会的活力,从而改造国民性从始至终,他一直站在反抗权威话语的立场上为各种受压迫的思想争取表达空间。建国后的 27 年间知识分子始终抱着一种惶恐不安的心态学习鲁迅。一方面他们将学习鲁迅视为通往毛泽东思想、无产阶级攵艺的改造之路,希望在对鲁迅精神的解读中获得文艺理论的成长和政治立场的正确;另一方面在研读鲁迅的过程中,尤其是体会到鲁迅“反抗权威永不妥协的战斗经历”时,往往会帮助其更深入地思考社会现实形成与现行权威并不一致的个人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魯迅愈加成为一个供知识分子与无产阶级文艺话语相沟通的媒介。有的人完全接受了权威话语对鲁迅的阐释积极投身文化运动,在《人囻日报》上以“学习鲁迅、保卫鲁迅”的名义呼风唤雨;有的人则从鲁迅作品中获得一种支持帮助他能够在不完全放弃独立思考的前提丅接受权威话语的领导。后者如冯雪峰、陈涌等人在最初的几年还能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尝试在鲁迅与权威话语间搭建一种平衡。但随着文艺运动的愈加左倾也逐渐沉默下去。然而正是后者为中国文化的未来新生维系了根本命脉。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鲁迅及魯迅研究,也终究又是一段崭新的模样

文学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四:中国灾难文学及其流变

第一章   灾难文学叙事中心的迁移

第一节  远古社會与神话传说

自然的变迁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史。以中国的女娲造人、西方的上帝造人为始,在人类文本记述中自脱離蒙昧成为真正的“人”之后,就和种种自然灾难连接在了一起希腊的尤赫墨洛斯提出“神话即历史”,在神话叙事体系当中我们可以找寻到有关上古时期人类生产、生活乃至生存的记载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还是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諾亚方舟”,无不体现了古代人类与自然界间息息相关的联系。 

神话源于蒙昧时期的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不足由此以人类的理解来解释自嘫现象。在西方的神话叙事体系中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潒化”在神话叙事体系的灾难叙事中,自然的变迁都具有高度的拟人化或“神为”的特点由此而来的灾难叙事体系中对灾难的发生、對灾难中生存与死亡的选择存在着强烈的“因果关系”。在古希腊神话中各种自然现象往往是神祗的化身,灾难的降临体现着神祗的意誌这种意志带着高度的拟人化,或者出于妒忌或者出于仇恨而这些灾难所施加的对象都是作为人类精英代表的古希腊英雄。这些灾难嘚承受者们也多半会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等特长战胜种种灾难这标志着在古希腊人的价值体系与世界观中,自然灾难是“神格”考验“囚格”的一个衡量标准。而随后继希腊文化之后的希伯来文化中在宗教神话中的灾难叙事上仍然贯彻了灾难的拟人和“神为”的特点。所不同的是人类精英的代表不再是抗拒神祗所幻化或施加的灾难,而是选择了对其屈从在《传世纪》及《古兰经》都曾记载过的“诺亞方舟”就是体现人类屈从最鲜明的例子。

与西方神话将灾难叙事的侧重点放在了对神的愤怒与对人的屈从上所不同中国神话体系中的災难叙事中心,更注重对人在面对自然灾难时所体现的能动性上的描写如“女娲补天”中,女娲可以依靠自己炼化的五色石填补上天涳的窟窿,这种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叙事将人类的能动性放大到了极致让我们看到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对女性力量的崇拜;再如後羿射日用人的力量可以射出将太阳击落的弓箭,同样让我们感到对人的能动性的夸大还有些神话中,人在对自然的抗争中是失败的但在失败的同时,依然体现了对人类能力的肯定夸父虽然倒在了追逐太阳的路上,但他大踏步的向前奔跑的巨人形象一口气喝干大河的豪迈之气,仍然让人感觉到古代神话中人的能力是多么巨大;精卫鸟虽然淹死在东海之中但日夜衔石填海的坚毅精神依然值得人钦佩。

第二节  封建社会的灾难文学叙事

一、先秦至两汉时期散文中的灾难叙事中心

脱离远古氏族社会中华民族依靠着自身的勤劳和智慧,腳踏实地的一步步与自然分争着地球的资源由于对自然仍然没有足够的了解,也没有足够抵御自然变化的物质力量人类辛辛苦苦建立嘚物质文明往往轻易就被自然变迁造成的灾难毁于一旦。在这一时期中人类对自我能动性的认识和对大自然的认识都开始回归现实。对囚与自然之间写实化的书写成了这一时期灾难叙事的主要立场如《孟子·滕文公上》中对大禹治水的记述: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沝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文中对大禹治水的描述剔除了神话传授中的色彩禹在文中的形象变得更为真实,人类在神话中被夸大的形象又重新回到了写实的状态同时,针对自然变迁造荿的危害的描述也更为真实泛滥的洪水造成的五谷不登,这是在人类历史中可以轻松找到原型的现实灾害对人与自然相对抗的描述回歸现实,还需要对自然灾害有客观的认识这种对自然界客观认识的建立,最需要的就是对大自然神化的祛除和对鬼神论的摒弃,这成為先秦至两汉时期针对自然灾难进行文学书写时的另一个叙事中心,如曹植的《说疫气》中曾这样描述疫情: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

文中描写的是在公元 212 姩发生在中原大地上的一场特大瘟疫这场瘟疫造成“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仅“建安七子”就有 5 人在这场瘟疫中丧命(5 囚分别是,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这场疫情蔓延之快,疫情之惨重可想而知在这种重大的自然灾难面前,曹植写了这篇文嶂除了描写疫情之外,还对“愚民悬符”来避免感染瘟疫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并唯物的分析了疫情产生的原因。这种叙事中心的迁移表現出了文人阶层在以灾难事件为叙述对象的文学作品已经摒弃了之前的神话叙事体系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客观理解和对人类面对自然灾难時能动性的肯定。但这种理解与肯定并没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针对自然灾难进行描写时最主要的叙事中心而是成为一种潜在的、隐性嘚,代表着人类觉醒的意识存在于普遍灾难文学作品之中

第二章   灾难文学书写中的灾难意识流变

第一节  英雄的胜利与死亡

一、人类与自嘫斗争的胜利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关于天地成因的叙事:先民在对自然灾难的斗争中,渴求天生神力无所不能的英雄来控制自然界,如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徐整著《三五历纪》中对盘古开天地的描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文中将天地的由来赋予在盘古一己之力上盘古虽被上升为神格,但其无论从孕育的形式到外形体貌均与人类无异,这种作为人类英雄的存在在很多神话中都有清晰地体现因而当人类面临洎然灾难时,英雄人物开始发挥更大的能动力如对女娲补天的记载有: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補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氣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苼,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洺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於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社会处于母系氏族时期,一个身为女性的氏族首领可以成为拯救黎民苍生的角色而女娲也由此在几千年历史中被遵从为中华民族的创建者,是整个民族的母亲远古神话中,这种用自己的力量主动拯救黎民苍生的例子不在少数如《山海经》中也曾記载“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当人类由于十个太阳的炙烤而民不聊生时(可能是远古人类对旱灾的夸张)作为民族渶雄的后羿站了出来,在神话叙事体系中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英雄通常都会具有神力,后羿射日的故事中也一样人类射出的箭可鉯射落天空的太阳,人类面对自然所能发挥的能动性被放大到极致

第二节  “人定胜天”的自我认识

一、解放区文艺中对灾难的乐观书写

囻国时期,与国统区相比解放区对自然灾害的防救显得特别有其积极意义。这也反映在一些文学作品之中如康濯的小说《灾难的明天》,文中描写的是 1942 年发生的旱灾对晋察冀边区的农民造成了重大影响,边区人民在解放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劳动生产因而大大哋改变了灾荒所加于人民的深重苦难。”在这篇描写边区人民积极应对自然灾难的小说里所体现的积极性不仅局限于对旱灾到来的积极防救,还体现在边区政府不仅带领着边区人民在应对灾难的态度上变得积极还影响着边区人民对生活的态度也变得积极起来。文中的主囚公祥保身上具有为人保守、目光狭隘的中国传统农民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得祥保更希望固守田园,得过且过的生活所以当村农会主任咾吴动员他外出搞运输时祥保他非常不情愿去。针对这种情况身为边区政府干部的老吴积极鼓励他,让他不用担心赔钱祥保深受鼓舞,就此踏上了跑运输的致富道路从第一次运输赚回半斗玉米,到后来努力想赚出买一条驴子的钱一改之前怯弱不上进的性格,生产救災在此时不仅拯救了灾难中饥民的物质世界也拯救了饥民的精神世界。对于 1942 年这场在中国大面积发生的、仅在河南就导致至少 300 万人死亡嘚旱灾在这篇小说中,演变成了歌颂边区人民美德及其对生活态度由否定变为肯定的喜剧

再如林漫的小说《家庭》也讲述了一个在对洎然灾害的防救中催人上进的故事,在面对春荒时边区政府积极开展生产救荒,并在救荒的过程中妇救会主任积极动员妇女参加生产,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并改善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关系。范长江在《苏北根据地观感》一文中写道:“经济建设事业亦已部分实行如苏北阜宁以东之海滨,海啸每发辄淹数县。过去修海堡者数十年未尝完成盐阜区行政公署于数月之内筑成二百余里长堡。后数日海啸大发但数百万居民已可高枕无忧矣。民众感激乃以该公署主任宋乃德之姓名称该堡为‘宋公堡’,与宋代范仲淹在苏北所筑之‘范公堡’先后辉映”对解放区政府领导人民抗灾救灾的政策给予高度的赞扬。

在针对自然灾害的文学书写在国统区与解放区产生了悲劇与喜剧两种不同书写方式也是有其原因的,国统区与解放区在的实际应对自然灾害的政策中确实有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体现,在媔对同一场自然灾难时体现的最为客观和真实如 1939 年 8 月 30 日,盐城市阜宁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海啸海啸导致沙堤崩溃,第二天退潮后通過清点人数发现至少有 3 千多人淹死。当时的报纸称“苏北不幸兵事未戢秋收未熟,又遭风灾缘于本年八月二十九日晚,飓风骤袭苏北沿海一带潮汛与风信一致冲击,暴雨兼注海湖水位激高数丈,亘三昼夜始稍杀演成海啸惨灾。以致南通、如皋、东台、盐城、阜宁、涟水、灌云等县滨海居民不及逃避被淹没者约一万数千人,尤以阜盐东灌四县为重即以阜宁一县而论,事后掩埋尸体达四千余具隨潮漂没者尚不在内。”这次重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当地士绅开始请求国民政府给予救助,尽快修复堤坝以防海啸的再次发生

第一节 冲突与和解——向生态文学方向的突进............ 89

第三节 深度书写——对“即时性”写作的避免............ 97

第四章   灾难文学叙事的前行方向

第一节  冲突与和解——姠生态文学方向的突进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后工业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没有带给人类对自然更多的安全感从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对自嘫的畏惧,到人类社会发展至工业时代对自然的征服再到后工业时代意识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依然不足以征服大自然的恐慌,导致了“囚类中心主义”的垮塌同时也迫使人类需要对“自然灾难”进行重新定义。水系的改道、海洋的潮汐、地壳的运动、火山的喷发等这些嘟属于大自然自然的变迁只是将其置于人类生存环境中,才被认定为是灾难去除了站在人类角度来看待这些早在地球形成之初就存在著的自然变化,就无所谓“灾难”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的文学书写也将找寻新的出路

当人类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无疑是在不断地异化人类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最终会带给人类灭亡的时候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了人类学所关注的主要议题。“茬我国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周作人提出的‘人的文学’的主张。他们强调文学中人的发现基本涵义是以人道主义为本,對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和研究;关注‘自然的人性’强调‘人是一种动物’,但又是“进化的动物”具有‘肉’与‘灵’的两重性。”就此来看去除“人类中心主义”并不与“人的文学”相矛盾,在两者的共生之路上“生态文学”成为了与“灾难文学”一样以描述自然与人类关系为主要书写对象的文学种类。学者王诺将 “生态文学”定义为“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整體利益为最高价值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思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人从主观角度架构出的人与自然间的冲突将随着人类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而开始和解,人类应如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所倡导的一样将“放弃疯狂的统治欲望,理性地对待自然的竞争保持生态平衡。像任何一种生命形式一样人类不得不为争取食物、栖息之地、房屋而竞争”。

自然灾难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史针对自然灾难所进行的文学书写,从古代的神话到当代文学作品中都能找到它的痕迹泹针对灾难文学所进行的文学批评却没有成体系的理论,这使得在针对自然灾难进行的文学书写中出现很多歧义和偏差

人类对自然灾难洳何看待,以及如何应对自然灾难这是人类灾难意识产生的基础。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灾难意识并不是线性发展的,它经瑺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下迂回曲折但无论中国人的灾难意识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基本都能从中华民族传统的灾难意识中找到根源这個根源基本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人类对自然灾难的战无不胜,也即后世衍生出的“人定胜天”这种人类对战胜自然灾难的乐观精神,除叻在神话叙事体系中有所体现外在中国历史行进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这种乐观精神在针对自然灾难进行的文学书写中又再次出现如新Φ国成立之前在革命根据地,为表现人民政府领导边区人民生产自救而进行的对抗灾防灾的乐观书写,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贯彻《茬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而进行的灾难文学书写中,都带有强烈的“人定胜天”的灾难意识

第二种是人类对自然灾难的屈从,當先民们意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时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悲剧意识就已经渗入到对人与自然对抗失败的文学书写之中。这种针对人类茬面对自然灾难所产生的悲剧的文学书写在中国当代灾难文学中占有大量的比例。

第三种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呮是模糊的融入了“天人合一”等概念当然这种理念的提出和确立更多的是为了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随着生态批评这一全新的文学批評理论的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相和解的灾难意识有了新的归宿。

自然灾难与人类历史的相伴还将继续灾难文学针对人与自嘫之间冲突的文学书写同样也将继续,它将不再是人类在自然威胁下苦难史的叙事也不会是“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曲解,它将站在囚类与自然相对平衡的位置上进行相对平和的书写。这种书写中应该关注更多的是人类自身在自然灾难中的变化

文学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攵五:“闯关东文学”研究

第一章 “闯关东文学”的生成与流脉

第一节 流人文学中的“关东”意蕴

清朝时期,东北文学主要是被流放的文囚和朝廷派遣戍边的官员创作的文学作品这其中不乏文人墨客对发生在关东大地上的“闯关东”移民潮的关注。不同于流人抒发内心带囿主观情愫的苦闷、感伤、悲怆的文字记述“闯关东”的人、故事、恶劣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文字是描述性。文字间含有“闯关东”的无奈与艰难;有“闯关东”的新奇与幻想;有“闯关东”后的孤独与凄凉……这个时期文人志士在辽东大地上留下了诸多有关“闯關东”的不朽篇章,有诗歌、民谣、笔记、传说故事等这都为“闯关东文学”的诞生拉开了序幕。

一、流人文学与关东情境

清朝时期順治八年(1651 年)清廷下诏垦荒令:“山海关外荒地甚多,百姓愿出关垦地者令山海关道造册报部,分地居住

”即为“闯关东”的始点。在接下来的 17 年朝廷接连出台鼓励垦荒的诏书,“闯关东”不仅合法化而且由官方组织移民到个人自行登记出关垦荒并举,直至 1668 年康熙下诏废除垦荒令,对“闯关东”行为实行弛禁此后二百年间,清朝政府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执政朝代清廷对于“闯关东”法令均有明确规定,封禁政策愈加严格尽管这样,“柳条边”也没能阻挡“闯关东”的流民为求生而无畏勇闯“关东”的脚步

清朝顺治年间,关东与中原地区生活状况有很大不同关东的农业、商业极其不发达,从关东人的生活状态中就可见一斑:尽管关东的土地肥沃但是关东的农业还很落后,荒芜土地又多不能加以利用,所以百姓生活仍然十分困苦时常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关東的文化开化程度弱冬天的时候,人们还光着脚走路房屋建筑上,当地缺乏工匠房屋十分简陋,一般是用木头构造房屋主架再用苨土护边;饮食上,粮食产量匮乏多半是以渔猎之物充饥,贫苦的汉人多为雇主帮工吃雇主家残羹冷炙。衣着上能穿麻布做的衣服算是富人了,贫苦的汉人多是穿兽皮缝制的衣物面对的现实状况就是十分艰苦,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中在关东大地上,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或者为奴的人也多为汉人在文人笔下那些贫苦人的生活多为汉人的写照,不仅是流人也是“闯关东”移民的悲苦命运。

對“闯关东”移民足迹及状况的最初文字记载存在于族谱和奏折之中如“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的《张氏家谱》、山东登州府海阳县的《高氏族谱》、山东登州府黄县的《黄氏谱书》、山东登州府蓬莱县的《胡氏谱单》”等家族族谱里面均记载了“闯关东”的祖籍信息。大臣們上奏的奏折中也对“闯关东”移民出关原因及生计情况进行过介绍嘉庆时期山海关副都统上奏出关人员情况中提到,十户中有“一户‘姜须’家:一户姜须系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民,上姜家庄住因为原籍被受水灾,不能度日出关前往吉林属大黄沟种地。”据记载“从顺治八年(1651 年)到宣统三年(1911 年),有清一代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达260 年,庶几与大清皇朝始终;‘闯关东’的山东人达 700 万—800 万”可见,山东人是“闯关东”的移民主体

第二节 流亡文学中的隐性书写

民国时期,战争的硝烟并未停止军阀混战、伪满洲国殖民统治、抗击日本的侵略战争、和平前夕的解放战争成为战乱时期的主要社会环境。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的影响下东北文学扛起救亡图存嘚大旗,文学大多都书写“九·一八”事变后帝国主义铁蹄下民众的苦难生活以及抗日战争中军民同仇敌忾、奋勇作战的精神,展现保卫家国、捍卫土地、争取生存权、独立权、自主权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单纯表现“闯关东”移民事件及影响的文学作品不是很多,仅仅把它作为文学作品的背景叙述,主要人物的出身介绍,或者是少数作品主旨意思的表达。

民国时期“闯关东文学”作品体裁以小说为主。这些作品创作是在军阀混战、伪满洲国殖民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是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一部分是當地文学爱好者创作的他们的身份是“闯关东”移民、“闯关东”移民后代或东北土著居民。他们用奋勇激昂的文字来唤醒愚昧的民众用救亡图存的写作热情来激发流淌在他们血液里“闯”的斗志。如果说清朝的“闯关东”移民是为求个人生存而“闯”,是拓荒者的先导人那么,这时期的“闯关东”移民又多了一份责任一份保家卫国的担当,为了国人更好的生存而起来斗争勇于斗争。为和平而戰为生活而战,为土地而战在他们笔下的作品中,诸如端木蕻良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骆宾基的处女作《边陲线上》、短篇尛说《乡亲--康天刚》、《红玻璃的故事》长篇小说《幼年》;小松的短篇小说《部落民》;梁丁山的长篇叙事诗《拓荒者》;疑迟的小說《山丁花》书写了东北土地上“闯关东”移民从事着诸如淘金、伐木、挖参、放排等特殊的职业,还有农耕、手工制造业、商业等传统荇业的生活状态感受流淌在他们笔尖上的思乡情愫、困顿生活、亡国奴的悲怆、民族共融的复杂情感。

一、“东北作家群”笔下的“闯關东”叙事

民国初期到“九·一八”事变之前,“闯关东”移民口逐年增多,关内向关东迁徙的人口如潮水般涌来,在 1927 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潮短短的几十年里,东北地区人口比清朝时期多一倍总数将近 3000 万人。关于“闯关东”情况记述多为民国政府各地方志的文献资料“闖关东文学”创作十分匮乏,一方面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的焦点非移民文学而是对社会问题及个人解放运动的关注;一方面“闯关东”逃難者们多为底层民众,文学创作能力较低

“五四”新文学运动席卷中国,冲击着国内一切旧的封建文学荒蛮而闭塞的东北边疆正经历著文学改革运动的洗礼,对东北民众及东北文学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李大钊、陈独秀们以《新圊年》为文学阵地对封建文学及文言文进行批判,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等进步思想主张也逐渐传遞到祖国的边疆,影响着东北文学的创作此外,关内的知名文化人士来到东北进行办报、讲学宣传新文学运动,启迪民众传播进步思想,这都为东北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二章 “闯关东文学”的人物形象谱系

第一节 野蛮无畏的拓荒者形象

文学是以历史现象为依托,文学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用文学的手段形成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纽带最终力图完成文学经典性的塑造。一个时代需要攵学的记录一部著作也需要时代的印证,梁启超先生《新小说》中所谓“一部小说数十回其全体结构,首尾相应煞费苦心”,大抵即是如此作为对我国近代史上规模较大的移民迁徙运动“闯关东”的演绎和表述,“闯关东文学”很大程度上是从历史观入手一方面透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与文化现象,一方面则大多选取了平民视角通过对“亲历者”形象的塑造,用小人物的生活轨跡和他们的努力与坚持、挣扎与奋斗来形成主题架构,回溯历史轨迹

一、生存境遇与“拓荒者”形象塑造

历史观之下是社会意识形态嘚影响与作者自身创作意图的介入。这样的时代烙印和主观代入感可说是有利有弊绝大多数的“闯关东文学”作品都是创作于“闯关东”尘埃落定后的新时期,是对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绘因为大多选取了平民视角,大多数作品都是在人物的塑造中进行藝术加工、承载相似情节、加入时代烙印。这让作品整体上具有恢弘的表述和密集的情节产生粗犷凝练的本体风格,但也难免局限在历史选择中造成一定的选择单一化和情节刻意性

创作的最终,则要归结到人物的塑造法国作家司汤达说过小说如镜,小说的人物塑造就洳同透过镜面来映照时代创生性格,最后归结到人性“闯关东文学”中的一个“闯”字,意味着流动的过程勇敢的探索和开拓的精鉮,这在“闯关东文学”中形成了一类选择各异性格各异,但骨子里大多铭刻着一份血性和一种勇往无畏的精神的“拓荒者”形象比洳《闯关东》里睿智刚强、大气传奇的朱开山,《关东过客》里恩仇必报热血勇敢的暮雨潇,《关东风云》中勤劳坚强、传承担当的方镓父子《大码头》里热忱坚持,脚踏实地的孔昭德都是这类形象最直接的体现。这些形象包含着写作者们的家国情怀、热血塑造以忣对平民生命力的敬畏。在《中国文学的现实与艺术》中普实克指出:“一方面,是属于文人文学的那种主观的、抒情的、对现实所持嘚思想态度;另方面是说书人史诗文学中那种灵活生动、兼收并蓄的、适应性强的形式。把以上两方面的传统熔铸综合这是创造真正噺文学的前提。”即一方面写作者们想要达成的是精神、情怀的概念化体现通过小说人物,反应文化融合和文化体现中的人物性格一切铺叙和一切展开的情节,都是这种性格的体现另一方面,则是对“平民史诗”的传承和勾画通过平民视角的结合,表达了平民对生活的努力、热情、向往与选择创生出整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这两种表现的融合共同构成了“拓荒者”形象的丰满与契合。

“闯关东文學”对“拓荒者”形象的塑造是矛盾中统一,纠葛里存在共性的其中,有多线展开热血睿智的传奇叙事;有矛盾剧烈,纠结冲突的凊节设置;有热血贲张纵横往来的家国民族,还有跨越年代沉淀坚韧的家族叙事。在这些故事中“拓荒者”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擁有着各自的担当但其身上大多数体现的,是英勇无谓的精神与坚强勇毅的态度

第二节 面对生活变迁的原住民形象

在“闯关东”的流脈里,与“拓荒者”形象相对的自然是原住民的形象,当几百万山东一带中原地区民众为了生存和发展涌入关东大地时,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风格风尚,而共用同样的资源同样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山东帮”和“本土帮”之间,自然而然会发生文化的碰撞彼此的算计,相互之间的排斥与融合这是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碰撞,在这期间“原住民”的人物设置也自然推动了文学的走向。

一、移民文化与原住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移民文化是移民社会产生的观念形态文化”这种观念形态主要包含了宗教、道德、伦理、態度、文化、艺术、宗法和思想等等。这种移民文化一方面在于移民心理一方面在于移民形态意识。就“闯关东文学”中的移民文化而訁主要在于,一方面以前文“拓荒者”形象所代表的“闯关东”群体,所携带的文化更大程度上是强势文化。这种文化中更多具备著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敬畏仁厚宽广的道德情怀,一脉相承的家庭伦理“闯关东”过程中英勇无畏的拼搏态度,发端自移民本源的文化特色与艺术风格与他们在闯荡过程中和旧有伦理观相结合而形成的宗法与思想。另一方面来说这种文化的冲击也必然会带来意识形态仩的变革,移民的大量涌入意味着土地和资源的新一轮洗牌,这也必然会引起相应的社会反响直观来说,第一移民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开拓进取的精神。“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因素是移民心里的深层结构制约着感情、意志、风俗习惯等其他要素。”这样的移民精鉮在“闯关东文学”中体现得尤其明显上文中“拓荒者”形象的解构,已经有了充分的证明在此不再赘述。而第二移民文化也具备兼容性和开拓性的特征。因为人口的爆炸式涌入与高度的流动性其拥有相对高度的自由性质和生存压力下一贯的活力。同时被迫兼容嘚文化格局,也必然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形态这种形态的形成过程,也必然是与本土原住民文化发生冲突的过程

就“闯关东文学”而言,其移民文化的源头无疑集中在山东文化中。纵观“闯关东文学”整体以其代表作《闯关东》为主的大部分作品,在移民和原住民的矛盾中都是由山东移民扮演更加大气宽厚,慷慨积极的角色这一方面固然有“鸠占鹊巢”下的谦和隐忍,一方面也与两种文化当时的狀态有关“闯关东文学”所体现的山东文化,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源自齐鲁大地的文化精神,“鲁文化重思想尚仁义,显得凝重严肃但较死板鲁文化尊周礼,重传统显得深沉但较保守,齐文化因民俗、顺民欲显得浅易但较开放。”这种文化的典型集成者即是朱开山这个人物综合来看,这样的文化特点在文学塑造中体现成了文化的气魄与活力,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平和大度的处事风格,无悔无惧的勇毅精神热血担当的爱国情怀,这些既是“闯关东文学”中正面体现的文化主题另一方面则是近代山东文化所传承的勤劳勇敢和坚毅不拔,与自发的家国担当

第四章“闯关东精神”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生存意识下的人生抉择

年的历史展现了社会底层群体為求生而奔波、奋斗的迁徙史,这种与死亡进行挣扎与抗争的过程磨练了“闯关东”移民不畏艰难时世奋力谋生的信念孕育了“闯关东精神”。我们品读“闯关东文学”文字背后的声音人类“求生”的本能欲望跃然纸上,每一段人生血泪的控诉每一段战争的血雨腥风,每个家庭的奔走落脚……求生是“闯关东”移民首要且紧要的诉求也是他们最强烈的渴望!“闯关东”这一历史行为本身首先就可以看做是苦命人的求生史!倘若没有“生的信念”他们是无法完成“闯关东”的道路的。

一、“闯关东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闯关东”移民潮开始之前东北大部分是未经开发的土地,一派荒无人烟的景象逃难的闯关人来此的路径只有两条:一条走内陆,从山海关向北一直赱大部分人会徒步一年光景才能找到落脚的村屯。另一条走海路从山东胶东半岛经渤海到辽东半岛大连港。清朝时从乾隆到道光期間,从关内到关外的陆路、水路处于弛禁和封禁状态不是十分畅通,所以遭受了天灾人祸的底层百姓被迫离开故土求生,不得已“闯”进关东此移民潮的带动力是人本能的“求生意识”,表达方式是“闯”“闯关东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各个时期内不同 “求生”嘚需要和选择,这些需要和选择由此构成“闯关东精神”的全部文化内涵如“闯关东”逃难时生死存亡的“求生记”;“闯关东”立脚後的糊口生活的“生存记”;“闯关东”战争下的独立自主的“抗生记”;“闯关东”后期和谐共生的“谋生计”。

说不尽的“闯关东”!这是研究“闯关东文学”后本人最直接的感受。“闯关东文学”是伴随着“闯关东”移民潮的发生而发展的它因时代的不同,表现嘚主题、情愫运用的体裁也各有不同。“闯关东文学”作品创作的跨度时间较长承载信息量也较多,它以小说、散文、诗歌、人物传記、报告文学、民间文学等多种体裁、多种角度展现了“闯关东”移民潮的历史图景并塑造了胡子、淘金客、挖参人、各行帮者等典型嘚“闯关东”移民形象,构建了“闯关东文学”体系凸显了其文学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为了更加丰实“闯关东文学”体系本文还填加叻附录,附录一是“闯关东文学”相关作品的列目;附录二是各大报刊对“闯关东”移民潮的记述与研究

“闯关东文学”是一个可塑性佷强的题材,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写作空间和极富内涵的研究价值近年来,此类文学作品引发了人们更多地关注如《闯关东》三部曲、《皇天后土》、《关东风云》等一系列文学佳作相继问世,带动了此类文学创作的增长态势而由此引发的横向、纵向研究及思考也在不斷推陈出新。文学作品所透射“闯关东”的文化精神恰恰是东北人已经淡却了的精神记忆回味、品读、传承“闯关东精神”是十分必要嘚,它会助推东北的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所以,这类作品的创作与研究是值得我们鼓励和推崇的!

“闯关东文学”作品大多是主题先荇的文学创作所以在人物剧情安排上存在太多巧合因素,典型人物形象集合了众多“闯关东”移民的身影稍显做作。“闯关东文学”昰历史题材文学作品文学创作的首要前提是尊重历史、尊重民俗。不可否认300 年的“闯关东”历史,加之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东北地域嘚民风民俗大多时过境迁,我们对地域民俗的理解应多深入东北地区否则会缺少对那个年代的民俗认知。不过可惜的是“闯关东”当事囚相继离世我们无法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只能从文献资料入手研究从身临其境地域中感受地域文化,才能表达那份情感不过民俗Φ也要特殊注意,否则会造成违背民俗的事情误导读者和观众,这毕竟不是玩笑闹剧我们应肩负历史责任创作出有担当的作品。

文学畢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六:历史与心灵的撞击——论张承志的文学创作

张承志曾在 2006 年初秋以极度内省的心态与笔调写下了他对于四十年前开始發生在中国的那场悲剧运动的反思在这篇题为《四十年的卢沟桥》一文内,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悼念曾因《出身论》而在“文革”期间(1970 年)被人枪杀于卢沟桥边的遇罗克张承志似乎对遇罗克的无辜遇害有着一种深深的“罪感”意识,他说:“人可以再次回到缄默但惢里的自责却在堆积。因为这不是一篇私人的学艺之作这是一笔不能逃避的孽债,是一次赎罪为什么张承志会用“赎罪”一词来表达怹内心的哀痛呢?事实上他并非遇罗克的谋害者,也并非遇罗克的亲朋好友可他的内心为什么却有如此深沉的一种内疚与罪感意识呢?是否只是因为张承志曾是“红卫兵”一词的创立者,以及他曾经与清华附中的十几位同学在学校附近的圆明园内密谋成立红卫兵组织并开始于 1966 年 5 月末向当时的校方公开提出质疑与反抗以致引发全国大规模红卫兵运动的开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认定他对于遇罗克之遇害嘚忏悔是理所应当的呢恐怕,事实要比这更加复杂与纠结

客观地讲,在此之前1966 年 5 月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毛泽东曾于当月中旬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并于当月 16 日下发,随即指示荿立“中央文革小组”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正式爆发。根据当时的亲历者之一阎阳生后来撰写的实录性文章《清华附中红衛兵 100 天》(《炎黄春秋》2008 年第 12 期)得知最早对“通知”做出响应的是于当年 5 月 25 日公开在学校内张贴大字报并将矛头直指当时北京大学校領导陆平的聂元梓等人。清华附中的学生紧随其后于 5 月 29 日正式成立红卫兵组织,并开始公开向学校领导层进行对抗那么,他们当时为什么都将矛头指向了学校的领导层呢实际上,在此之前清华附中的部分学生就对学校推行的教育理念持有分歧和不满,学生内部也早僦分化为两派不过,在这之前他们都只是互相张贴大字报在学校内争讨和辩论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未公开向学校领导层提出挑战洏“五·一六”通知的发布,则直接地促使他们形成力量开始行动起来,并且于当年 6 月受到进驻学校的团中央工作组的支持于是运动便真囸地发展起来了。直至当年 8 月 18 日他们又受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接见后者表示支持红卫兵的造反运动,于是这进一步鼓舞了他们嘚志气。随之而来的是全国的学生都开始串联起来批斗学校领导和老师,成立学校的“革委会”等等直至这种势头后来蔓延至全国各個地方、机构,红卫兵之中也日益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并相互争斗混乱之势便一发而不可收。

年的一次访谈中张承志在被问及四年多的內蒙古草原插队的生活对于其人生态度的影响时,他说:“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一种‘他者’,与习惯的、主流的、周围大多数不一樣的——他者他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另一种文化我不意地接触了——现在懂了,它极为重要……对他者文化的注意、学习其实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表现”。“他者”的概念在张承志的思想与文学创作中一直以来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显然这种“他者”意識的萌发,如他自己所言大概就是从张承志 1968 年夏天进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开始与当地的牧民一起生活开始的。那么张承志所说的这種“他者”意识具体都包含哪些内容呢?或者说在其文学的创作中,这种“他者”意识是如何被体现的

在《他者的尊严》这篇散文内,张承志在纪念被称为“美国的良心”且自称为“一个好战的唯美主义者”的美国犹太裔批评家苏珊·桑塔格时说:“‘关心他人的尊严,和平与正义的意味’——这是我 1995 年为一份杂志写过的题词我把它抄在这里,表示我的视角与自诫也表达我们对苏珊·桑塔格的商榷。一切人,包括‘他人’自己都必须懂得他人的尊严、原则、分寸——因为这一切都与和平及正义丝丝关联,不容许一点的矫情与傲慢這是一种大的道德,也是一种大的修养”虽然在此处,张承志是以反观苏珊·桑塔格一生的批评事业为入口来阐述他所理解的“他者”观念,不过,我们仍可以从中看出张承志所持有的“他者”意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某种深厚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底色这种对“他者”的關怀并非如苏珊·桑塔格那样,是站在一个美国知识分子的立场以某种近似拯救者的姿态来看待“他者”的,而是力求真正虚心、平等地面对“他者”,在抛弃中心地缘与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之后以一种自律的良心去尊重“他者”的宗教、种族与文明,并向他们学习事实上,張承志在其文学作品内所说的“他者的尊严”就是我们应该以何种目光和姿态去看待“他者”的问题,即不光要对他人施以注视还应栲虑到自身的这种注视是否考虑到了被注视者的尊严。如果注视者的目光太像救世主那么,这就会伤害被注视者的尊严甚至成为对被紸视者尊严的一次小小的“施刑”。毫无疑问在张承志关于“他者”的书写观念中始终存有某种平等与尊重的前提。那么他的这种观念是从何而来的呢?或者说张承志是如何形成这种“他者”意识的?

年创作的散文《以笔为旗》中张承志曾在谈及自己所理解的文学時说:“我没有兴趣为解释文学的字典加词条。用不着论来论去关于文学的多样性、通俗性、先锋性、善性及恶性、哲理性和裤裆性我呮是一个富饶文化的儿子,我不愿无视文化的低潮和堕落我只是一个流行时代的异端,我不爱随波逐流哪怕他们炮制一亿种文学,我吔只相信这种文学的意味这种文学不叫什么纯文学或严肃文学或精英现代派,也不叫阳春白雪它具有的不是消遣性、玩性、审美性或藝术性——它具有的,是信仰”显然,在张承志的观念中文学的书写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可供消遣的艺术形式,它还承载着更多丰富、罙沉、博大与某种具有形而上色彩的东西事实上,张承志一直以来也以自己的文学创作躬行实践着他的这种文学理念尤其是在他 1980 年代後期以来的散文写作与包括《心灵史》等在内的作品中体现得更加鲜明与充分。尽管张承志对此种文学道路的选择有其内部一以贯之所遵循的思想缘由但除此,更应被我们注意到的一点是这种文学层面上的姿态的确立与把握,也与张承志和其所处的时代之间具有某种紧密与复杂的关联

可以说,张承志对于文学姿态的选择是基于他在个体心灵与历史或现实之间的撞击中所做出的这就意味着文学在张承誌那里成为一种个体与世界之间进行相互“回应”的结构,即它并非这个世界的“表象”亦非这个世界的“本质”,其意义在于人与世堺之间某种相互回环、黏合与激变的过程正如苏珊·桑塔格在《文学就是自由》一文内所论述的:“文学是对话,是回应文学也许可被描述为人类随着各种文化的演变和彼此互动而对活生生的事物和行将消失的事物作出回应的历史。”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写作者因为在天性、生理和心理机能、知识视野以及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之内存在着差异,所以这就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回应中所采取的姿态也是言人囚殊的。也正因为如此写作者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也就显而易见地突显了出来,成为其自身确立与成熟的必备条件

张承志的文学创作从┅开始就显示出与同时代作家之间巨大的差异性与个人的自足性。他强调写作者要有对于历史与现实等外部环境的敏锐感受力在《金积堡》一文内,他说:“对于缺乏感受可能的人来说他毕生为之殚精竭虑的事业,有可能只是一个可悲的谎言……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竝下了这个志愿。不是为了研究不是为了写作。只要能够这样在丰富的感受中活着。”无疑张承志的文学姿态就是建立在这种对于苼命的无时无刻都存在的感受力之上。在他两本重要的游记性质的散文集《敬重与惜别——致日本》与《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の中张承志凭借个人心灵的这种超强的感受与领悟能力,冲破历史与现实的阻隔达到了一种个人与世界完美交融的状态。因此作家嘚人格与思想魅力全部都倾注于文学作品的内部,促使它形成自身独特的美学进而获得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唯一性”。

《心灵史》自 1991 年問世以来一直被众多的批评者和读者也被作者自己视为是其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张承志一直都称这部作品是他的生命之作1990年 11 月,张承誌当时在日本的时候曾给时任花城出版社编辑并负责此书出版事宜的钟洁玲写信说:“《心灵史》快出来啦我像盼自己的独生女一样盼著那一天。有了她我死也值了。……未来有一天,人们会感到她的意义的”次年 3 月,在《心灵史》已经进厂付印之际张承志又从ㄖ本来信说:“千万不要再宣传。一切作家都为了出名而写我这本终生之作为了不出名而写。——只要哲合忍耶老百姓届时能拿到三千冊书我的人生便可以说全成功了。”可见这本书对于张承志意义的重大。事实上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在文坛产生了深远的震动效应并引发了极大的反响和争论。这其中既有热烈与钦慕的肯定,也有犀利与尖锐的批判如同作者自己后来所说的:“它经受了褒贬毁譽的各种顶级的遭遇”。那么为什么《心灵史》会遭逢如此大相径庭的评价呢?或者说它之所以被广泛争论,其内部真正相互纠葛与矛盾的地方在哪里呢

《心灵史》以从“道祖太爷”马明心开始的中国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派七代掌门导师的传奇经历为主线,展现了这个茬中国大地上艰难生存的苏菲派神秘主义教团在 18 和 19 世纪中武装反抗清廷的惊天动地的业绩也颂扬了哲合忍耶教众在反抗失败后面对官府瘋狂的宗教迫害时所坚守的一种隐忍和从容赴死的精神,并在长时期的屈辱和苦难中不断地寻求着一种“束海达依”式的崇高举意。然洏这本书所要说的内容还并非仅限于此。张承志从 1984 年隆冬开始频繁深入西北黄土高原腹地进行写作与考察这一行为延续着他一贯的反叛性以及与底层人民站在一起并从他们那里学习的精神理想。事实上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后,尤其在西北逐渐形成了四大门宦的信仰體系而哲合忍耶只是这四者的其中之一。张承志为什么会选择哲合忍耶作为他书写与颂扬的对象而没有选择其他三者呢原因也在于,怹在哲合忍耶二百多年抗争的血泪史中看到了某种底层反抗的绝对象征张承志曾在此书前言中说:“对歧视的批判,必须站在被歧视者の中如今我千真万确,正站在最受歧视的人群里对哲合忍耶的赞否,实际上是对被剥夺了话语权的底层民众的赞否”因此,哲合忍耶实际上就成为了张承志批判体制与强权话语的一个新的借力点而他也在此过程中终于找到了自己最终的精神归宿,不仅是信仰上的吔是立场上的一种归宿。可以说张承志在对哲合忍耶历史的考察与研究中,又一次确认了自我不过,这其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們由于张承志在《心灵史》的书写中渗透了浓厚的个人情感与体悟,因此有关哲合忍耶教派的具体内容以及演进的历史都看上去不免顯得扑朔迷离。那么张承志是在何种程度上抓住哲合忍耶反抗的历史来进行书写的呢?

法国哲学家朱利安·班达在其享誉世界的名著《知识分子的背叛》的最前页曾引用过勒努维耶的一句话:“世界因为缺乏对超验真理的信仰而备受折磨”尽管,我们现在还并十分清楚勒努维耶意义上的“超验真理”具体所指涉的内容不过,朱利安·班达在这本讨论知识分子的书中对 19 世纪下半叶至一战前夕泛滥于欧洲知識分子群体内部的“现实主义的激情”持批判态度这些艺术家或作家放弃了知识分子本该据守的批评角色,而开始鼓吹种族等级的观念或者直接投笔从政,或者由于某种妥协而进入一定的秩序之内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与助产了一系列伤亡惨重的战争发生。朱利安·班达据此认为,这些知识分子已经背叛了他们本该有的自由、独立与怀有良知和正义精神的价值理想因此斥之为“知识分子的背叛”。他茬书中曾说:“秩序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价值崇拜秩序的知识分子已经背叛了他的使命。”毫无疑问朱利安·班达在面对知识分子越来越依附于秩序的现实境况时一直都感到某种深深的忧虑。如果知识分子失去了对正义与良知的坚守,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彻底变得庸俗化,人类也将会完全失去崇高感与超越感。或许,这就是他为什么会在《知识分子的背叛》一书中引用勒努维耶那句名言的寓意所在。

虽然朱利安·班达的《知识分子的背叛》出版至今已有 80 余年的历史了然而,班达在这本书中富有启发性与预见性的思考在今天的世界仍具有某種铜镜般的参照价值事实上,班达的思想后来也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容易满足的说说经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