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现代化2000字

大风号出品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实现国家现代化不能落下乡村
十九大报告对2020年后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此前关于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安排相比,十九大报告把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把本世纪中叶所要达到的现代化目标进行了拓展和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使农业农村现代化跟上国家现代化步伐。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目标时, 城乡差距非常明显,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较低。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在新世纪以来的历次全国党代会《报告》中,都立足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三农” 工作作出部署。十六大《报告》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领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报告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八大报告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统领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次十九大报告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展现出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乡村振兴的清晰脉络。这既保持了思路、目标的连续性,又根据新时代的要求, 在思路上进一步拓宽,在目标上进一步提高。思路上的拓宽,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意味着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借助城市的力量,解决好城市的问题也要借助乡村的力量,城市与乡村应水乳交融、双向互动、互为依存。目标上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以前多次单纯强调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础上, 这次新提出了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这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都有很大改变,但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仍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结构性问题。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仍高达2.72,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倍差也高达2.27。城乡居民家庭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手机普及率的差距明显缩小,但家用汽车、空调、计算机普及率的差距仍然很大。城乡差距大、农村发展滞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体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低,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是我国发展不充分的突出表现。放眼全世界,像目前我国这种城乡差距也是不多的。这种局面不改变,将会阻碍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第二,这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需要。从城镇居民来看,对农产品量的需求已得到较好满足,但对农产品质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不仅要求农村提供充足、安全的物质产品,而且要求农村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 以及农耕文化、乡愁寄托等精神产品。从农村居民来看,不仅要求农业得到发展,而且要求农村经济全面繁荣;不仅要求在农村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而且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丰富的文化活动,过上现代化的、有尊严的生活;不仅要求物质生活上的富足,而且要求生活在好山、好水、好风光之中。无论是从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角度,都要求全面振兴乡村。第三,这是具备条件启动实施的国家战略。从农村内部来看, 十六大以来,城乡统筹取得积极进展,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免费义务教育、新农合、新农保、低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变化。近年来,一些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摸索出了好的做法。截至2016 年底,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60%左右,处理污水的行政村比例达到22%。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国家能力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已有很大提高,2016年我国乡村人口占比已下降到42.65%、第一产业就业占比已下降到27.7%、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已下降到8.6%,有条件以城市这个“多数”带到乡村这个“少数”、以工业这个“多数”支援农业这个“少数”。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良好条件。第四,这是对其他国家经验教训的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曾实行单一的农业政策,通过价格干预等措施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面对环境问题恶化、年轻人口大量流失、乡村不断衰落,他们都转向实行综合性的乡村发展政策,把农业生产、乡村环境、农民福利等问题一揽子解决。日本、韩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都先后实施乡村振兴计划。而拉美一些国家没有能力或没有政治意愿实施乡村振兴,大量没有就业的人口涌向大城市,导致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正处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能否像一些专家预测的那样在2024年左右迈入高收入发展阶段,进而顺利地向现代化目标迈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农” 问题解决得如何。从正反两方面情况看,我国现代化进程已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候。立足现代化目标, 准确把握乡村振兴“五句话、二十字”总要求的深刻内涵十九大报告用“五句话、二十字”概括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曾提出过“五句话、二十字”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那时,我国刚刚实现总体小康、迈入全面建设小康新征程,城乡差距很大,农村基础薄弱,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既要鼓舞人心、又不能让人感到高不可攀。现在,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需要对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作出新概括。两相比较,这次提出的“五句话、二十字”总要求,除“乡风文明”外,其他要求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字面的调整上,更体现在内涵的深化上。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要求农业农村经济更加全面地繁荣发展。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乡村振兴,第一位的任务都是发展生产力、夯实经济基础。但在不同形势下,发展生产力的着力点是不同的。2005年前后,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供给水平是主要任务。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面向未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且要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主攻方向。与此同时,还要拓展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视野,全面振兴农村二三产业, 防止农村产业空心化。当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我国工业化的第二战场,虽然分散布局造成环境污染、土地资源低效利用,但提供了大量就业,使一些乡村完成了资本积累。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改制、集中布局的推进,以及90年代后期土地管理制度的调整,除了硕果仅存的部分“明星村”,全国大多数乡村的二三产业发展都陷入低谷。如果这个局面不改变,农村局限于发展农业、农业局限于发展种养,在我国这种资源禀赋条件下,农民不可能得到充分就业, 乡村不可能得到繁荣发展。现代化的农村,不仅要有发达的农业,而且要有发达的产业体系。为此,要瞄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现代食品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村产业体系全面振兴。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要求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消费升级、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2005年前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刚刚从温饱转向小康, 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仍高达46% 左右,处于联合国划分的40%-50% 的小康标准范围内,总体上刚刚温饱有余。按每人每年2300元(2010 年不变价格)的现行农村贫困标准,2005年全国农村还有贫困人口2866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高达30.2%。当时,农业税刚刚取消,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刚刚迈过刘易斯第一拐点、就业很不充分,新农合制度刚刚建立、筹资水平和保障程度很低,低保和新农保制度尚未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尚未全面免费。基于当时这种现实,把“生活宽裕”作为未来新农村的一种愿景, 是恰当的。随着这些年农民就业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低保制度的完善,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改善。2016年全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为32.2%,即将跨越联合国划分的30%-40%的相对富裕标准, 进入20%-30%的富足标准。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仅剩下4335万人,仅占农村人口的4.5%。这表明,即便按国际标准,把“生活富裕”作为未来乡村振兴的一种愿景,也是切实可行的。实现“生活富裕”,必须注重提高农民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把农民作为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扶持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使绝大多数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要求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农村。2005年前后,我国农业仍处于增产导向的发展阶段,没有精力关注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农村还不富裕,没有定力和底气抵制城市污染下乡。农村建设缺乏规划,人居环境脏乱差,大多数农村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况。基于这种现实,同时为了避免大拆大建,当时仅仅提出了“村容整洁”的要求。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已得到充分暴露,有必要也有能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民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发展休闲旅游养老等新产业,吸引城市消费者,也要求有整洁的村容村貌、优美的生态环境、怡人的居住条件。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未来有必要把“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遵循。为此,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开展农村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继续搞好农村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内道路硬化。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2005年前后,农村税费改革正在推进,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刚刚开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还需要农民负担部分费用;乡村债务较为严重,如何化解需要审慎决策;农业补贴制度刚刚建立,补贴资金如何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需要周密部署;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还不完善。解决好这些问题,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当时把着力点放在“管理民主”上,强调在农村社区事务管理中村干部要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规范的是干群关系。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社区公共事务的深刻调整, 以及利益主体、组织资源的日趋多元,仅仅依靠村民自治原则规范村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不够的。人口流动的增多、外来资本的进入、产权关系的复杂化,需要靠法治来规范和调节各类关系。自治和法治都是有成本的,如果能够以德化人、形成共识,促进全社会遵守共同行为准则,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社会运行的摩擦成本。为此, 需要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根据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尽管“乡风文明”保留了字面的一致,但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在未来现代化进程中,要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乡村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注重人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普及科学知识, 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特别是在婚丧嫁娶中,要摒弃传统陋习,减轻农村人情消费负担。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要注意三点。一是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 继续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大扶贫格局。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无论贫困地区还是发达地区, 无论是扶贫专业部门还是各机关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二是根据脱贫进展,实行分类指导。经过几年的扶持,部分建档贫困户、贫困村甚至贫困县将陆续脱贫出列,对他们应“扶上马送一程”,继续实行现行扶持政策,把脱贫的基础搞扎实。对剩下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应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尤其是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三是提高脱贫质量。在中央高位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在较短时期内集中大量资源, 可以实现收入、生活水平维度的脱贫目标。但人的观念改变、能力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的改善也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才是高质量的脱贫。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培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7年第21期公号内容版权归属中国发展出版社及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转载务请注明出处(刊物名或本公号名)及原作者。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并关注和传播“中国发展观察”微信公众号(ID:ichinado),我们会努力提供有价值的回报。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中国发展观察@tangshan.gov.cn
@bgt.tangshan.gov.cn
@12345.tangshan.gov.cn
当前位置:&>&&>&&>&&>&内容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
若干重大关系
产业兴旺是振兴乡村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其中第一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放乡村生产力,大力发展乡村生产力。产业是乡村最重要的经济基础,直接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关系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如果没有产业兴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无从谈起。
产业兴旺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农办主任韩俊认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设定乡村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时明确设定&产业兴旺&新目标,这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中央提出的更高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优先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日至20日召开的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际上,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在抓紧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央将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地方将推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方案和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必须要回答:怎样才能称得上乡村产业兴旺?乡村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前景是什么?尽管有党的十九大报告权威解读提及产业兴旺的内涵,如韩长赋认为产业兴旺就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旺盛,但目前这些回答总体上仍然比较笼统,是粗线条的。当然,随着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乡村产业兴旺的认识一定会进一步提高,理解更加精确,从而对乡村产业发展和兴旺实践发挥指导作用。深入探讨与乡村产业兴旺相关的重要关系,是深化产业兴旺认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不仅有助于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而且有助于为确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取得成效和减少偏差或者避免偏差提供思想基礎和理论武装。
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与产业兴旺相关的重要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与经济增长、城镇化、农产品供给保障和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产业兴旺的一些具体内涵和意义。
二、乡村产业兴旺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长期以来,一般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是什么关系?科学定位乡村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界定乡村产业兴旺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主要功能,有助于明确乡村产业发展的方向,从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乡村产业的积极作用。
把乡村产业兴旺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国民经济整体中来把握,不难看出产业兴旺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有机构成。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我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全篇内容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第四部分,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提出的,意味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中进行阐述的,意味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领导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无疑,乡村产业是实体经济,要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并构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实现乡村产业兴旺需要对我国乡村产业经济的现状有所认识。但是,目前如何评估我国乡村产业经济现状仍然非常困难。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没有乡村产业方面的直接统计数据,很难直接测算出乡村产业的经济规模和结构等情况。
如果把第一产业作为乡村主要产业,那么乡村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很小,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小。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实际增长速度也相对较小,在GDP(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总体上趋于下降。从表1可以看出,2005年和2010年,我国GDP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1.4%和10.6%,属于高速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5.1%和4.3%,明显低于GDP实际增速,且第一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2%和3.6%,对GDP的增长拉动率分别为0.6%和0.4%,都非常低。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第一产业实际增速进一步下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仍然相对较小。2015年和2016年,我国GDP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6.9%和6.7%,而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分别下降到3.9%和3.3%,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下降到8.8%和8.6%,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仅有4.6%和4.4%;这两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对GDP的增长拉动率仅有0.3%,微乎其微。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估计未来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实际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低速增长,在GDP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对GDP的贡献和增长拉动也不可能提升。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即使是第一产业发展,也不应理解为追求乡村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提升。
从严格意义上说,乡村产业除了第一产业,还包括第二、三产业。但是,我国多数乡村经济基本上只有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微乎其微。历史上乡镇企业曾经&异军突起&,但由于缺乏竞争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乡村第二产业经济规模估计不会很大,即使是农产品加工业,也主要集中在城镇产业园区内。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2017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达到33万家,营业收入近5500亿元,但是2016年年末开展旅游接待服务村在全国乡村中的比重仅有4.9%,即超过95%的乡村是没有旅游产业的。
经过多年的农业区域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不同乡村的产业经济差异悬殊,有的乡村基本上只有农业生产,而有的乡村农业已经占很小的份额。但是,总体上说,全国绝大多数乡村的产业比较单一,基本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乡村产业发展很难对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乡村产业兴旺,不是所有乡村产业形态千篇一律。各地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应围绕产业兴旺的目标任务,在尊重不同乡村资源禀赋基礎上进一步实现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合理定位当地乡村产业的主要经济社会功能,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三、乡村产业兴旺与城镇化的关系
中农办主任韩俊认为,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不矛盾的,二者互相促进,互相联系,构成命运共同体;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里落户,是对农业发展的极大促进。因此,城镇经济发展和乡村产业兴旺理应相互促进,并构成一体化的格局。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势必需要引入科技、资本和人力资源到乡村发展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现阶段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在我国现代化大局中是为了追求逆向城镇化,让城镇人口流向乡村,让乡村人口更多地留下来。我国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将处在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当然这并不排除少数乡村产业兴旺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的情形,包括吸引来自城镇人口的个案。
长期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践证明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年,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此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表2可以看出,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由52.6%上升到57.4%,提高4.8个百分点;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相对应,农民工数量持续增加,同期由26261万人增加到28171万人,累计增加近2000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农民工数量增加,为减少乡村富余劳动力,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做出了重要贡献。年,乡村就业人数从39602万人减少到36175万人,在全社会就业人数中的比重由51.6%下降到46.6%,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由25773万人减少到21496万人,在全社会就业人数中的比重由33.6%下降到27.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是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之一。之所以出现较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根本原因是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异。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全社会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差超过20个百分点,2016年,这两个比重仍然相差近20个百分点。因此,减少乡村劳动力,就意味着乡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乡村劳动力减少,对农民增收至少具有两方面的直接作用:一是外出务工直接增加工资性收入,二是提高乡村劳动生产率增加家庭经营收入。从表3可以看出,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429.6元增加到12363.4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从3652.5元增加到5021.8元,经营净收入由3934.9元增加到4741.3元。比较而言,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可支配收入的贡献更大,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呈现出上升态势,而农民家庭经营净收入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相对较小,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呈现出下降态势。年,工资性收入增加对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46.7%,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由38.7%上升到40.6%,累计提高1.9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增加对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27.5%,经营净收入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由41.7%下降到38.3%,累计减少3.4个百分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我国&三农&方面的很多难题,仅仅在农业农村内部是很难解决的。我国人地关系紧张,人均耕地少,乡村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应用和农业规模经营水平的提高,还将进一步释放农业劳动力,乡村富余劳动力将会更多。如果不大规模减少农民,农业现代化必需的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就很难培育。当然,推进城镇化,转移农业人口和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是为了消灭农业,不是为了让农业后继无人,出现没有人种田养殖的结局。因此,各地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必须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是放弃城镇化,更不是在现阶段总体上推进以城镇人口向乡村迁移为标志的逆向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其中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缺一不可的两股重要驱动力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年来我国采取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回乡创业,2017年回乡返乡创业农民工达到700万人。2016年进城农民工达到13585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8.2%,但进城农民工比上年减少157万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走逆向城镇化道路。农民工返乡回乡创业就业,最直接的效应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型城镇化,不仅要让城镇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业,提高人口城镇化率,而且还应让更多的农民家庭离开乡村进城,成为市民。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4%,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2%,二者相差16.2个百分点,表明虽然越来越多的乡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但他们的家庭仍然在乡村,突出表现为进城就业的是乡村青壮劳动力,而生活在乡村的往往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着力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就是要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家庭全体成员成为市民,一方面让市民化的居民同等享受美好生活,另一方面缓解农村人地紧张关系,促进农业现代化,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更多更好的基础条件。
显然,新型城镇化并不是简单地要消灭乡村,市民化并不是简单地要消灭农民,而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和均衡配置,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共同在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上发力。
四、乡村产业兴旺与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作为&三农&工作的最重要的两大任务。其中,保障农产品供给,最重要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最迫切的任务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作为突出任务,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乡村产业兴旺与保障农产品供给之间是什么关系?传统上,我国农产品供给基本上立足国内生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进口越来越成为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一条重要渠道。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连续3年超过1亿吨,进口最多的是大豆。估计2017年粮食进口量仍然超过1亿吨,其中进口大豆约9000万吨。因此,要多途径提高我国粮食抵御国际市场冲击能力。
在部分粮食品种进口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国内粮食却出现了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粮食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普通粮生产数量相对过多,导致稻谷等库存过多。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把粮食生产和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放在突出位置。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划定9亿亩耕地用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其中6亿亩用于稻麦生产;划定2.38亿亩耕地用于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和天然橡胶等5类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B11各地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应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农产品供给保障要求布局乡村产业发展。
稳定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粮农利益、确保国家掌控粮食合理储备规模,都应是战略目标,不能丝毫动摇。普通粮供给偏多、稻谷等库存规模过大,属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战术性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面对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遇到的多种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战略性问题和战术性问题,绝不能因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摇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绝不能因为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而削弱生产能力,绝不能因为粮食去库存削弱国家调控能力,绝不能因为完善粮食收储制度而损伤农民种粮积极性,要确保国家粮食生产战略能力的不断增强,这是在乡村产业布局时必须充分考虑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长期来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对谷物消费和粮食消费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粮食和食物消费的更高要求,就要按照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要求,增加绿色优质专用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乡村农业产业经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實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乡村产业兴旺的一个重要标志理应是乡村产业发展能够实现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从表4可以看出,在年的农民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人均净收入虽然相对较多,但是增速明显地滞后于第三产业人均经营净收入。年,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人均净收入由3153.8元增加到3270.0元,名义增长3.7%;第三产业人均经营净收入由1073.7元增加到1184.0元,名义增长10.3%;第三产业人均经营净收入虽然大约只有第一产业的1/3,但第三产业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速却大约是第一产业的3倍,即使是2015年和2016年的第二产业人均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速度也分别比第一产业高出1.4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要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对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现有的粮食主产区和其他典型农区的劳动力与人口将进一步外流外迁,这类地区的乡村产业格局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将会进一步分化。一部分乡村产业主要是种养融合,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长期难以解决的农业面源污染物将逐步被资源化利用替代,产业实现循环发展,供给的农产品主要是绿色有机农产品,满足远距离市场需求,实现优质优价,靠农业内部循环和融合发展实现提质增收,这类地区将通过粮食生产功能区、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实现。另一部分乡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体验、乡村旅游产业等蓬勃发展,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主要靠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实现。
五、乡村产业兴旺与深化农村改革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及的农村改革包括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些改革与乡村产业兴旺直接相关。乡村振兴战略与深化农村改革之间是目标和手段的关系。深化农村改革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不竭动力。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强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强化改革手段和措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农村要素活力。
日本是较早推进乡村振兴运动的国家之一,虽然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提升了乡村风貌,但仍然未能阻止乡村青壮劳动力流失、人口高龄化、农地荒弃等态势。换言之,日本乡村振兴运动总体上存在着很多不成功的方面。日本乡村振兴运动之所以没有完全成功,与乡村土地私有制和长期阻碍城乡要素特别是资本下乡等体制直接相关。
一般来说,多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是乡村大量优质资源要素流向城市,导致乡村产业&空洞化&和农业萎缩,这种现象在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进一步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并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10多年来,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本社会服务不断向乡村延伸,不仅多数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在乡村实现了广覆盖,而且乡村道路等公共品和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正在提档升级,这些变化充分表明国家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先实现公共品供给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效卓著。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进一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完善城乡一体和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缩小并最终消除城乡间和农村地区间社会基本服务差距,更好地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基础条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更加有效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总体上要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构建种养融合或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产业体系,需要首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这必然要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大量青壮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后,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方面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就必然要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必要的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的关键是要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让拥有承包地但不再依赖农业家庭经营收入的农民放心流转土地。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让职业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从而吸引高素质年轻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有朝气的新生力量。稳定承包权,促进农村劳动力更加合理地在城乡和工农之间流动,促进小农户有机地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举措,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键应是构建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体制机制。李克强总理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尽量少靠行政支持示范基地等&戴帽子的办法,而应更多依靠改革并动用市场力量,实现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B17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水平,实现良种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应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重点是深耕深松、机播机收、疫病防治等生产性服务以及烘干、收购等产后服务。构建现代生产体系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有效地解决地怎么种和乡村产业怎么发展等问题。
沿海和城市郊区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以非农产业为主。这类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外来人口与原集体成员的融合。有效保障原集体成员的财产权利,并让外来人员能够分享乡村产业的发展成果,必须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合理界定集体成员,推进乡村集体资产股权改革。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乡村产业中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现代化农业设施用地不易获得、用电价格偏高、社会负担过重等难题,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惠农强农政策实施力度。更多地发挥金融保险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深化农业补贴制度改革,加快财政支持为主的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向市县延伸,发挥财政支农的倍数效应。在加强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拓宽乡村产业发展融资抵押担保范围,支持金融部门开展农业设施设备抵押贷款和生产订单融资。深化农业保险改革,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拓展农业保险覆盖自然灾害、新技术应用和市场价格波动等主要风险源,提高可以补偿全部农业生产成本的保险补偿水平。
要改革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更加注重支持结构调整、资源环境保护和科技研发等,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要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机制改革,最低限度降低财政补贴的市场扭曲效应,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保护生产者合理收益。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每斤已经下调0.03元,稻谷最低收购价应更大幅度下调,以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为优质绿色专用粮食市场发育创造积极条件。
总之,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各地在制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过程中有必要研究清楚产业兴旺与当地经济发展全局、城镇化、农产品供给保障和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形成现代乡村产业格局,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非特别注明,本网信息均来自唐山本地官方媒体
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 唐山市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联合承办
唐山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规划设计并技术实现
ICP备案:冀ICP备号-1
网站标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