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翻译与爱莲说中的本心分别指什么

鱼我所欲也和爱莲说古诗_百度知道
鱼我所欲也和爱莲说古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盛爱 一作:甚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采纳率:3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鱼我所欲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1)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
(1)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默写题难度:偏易来源:模拟题
(1)大漠孤烟直 (2)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3)思而不学则殆 (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答案不唯一)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主要考查你对&&诗文背诵&&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明珠,源远流长的古诗文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正因如此,古诗文背诵默写也作为中考必考的范围。诗文背诵技巧:诗文背诵的考查方式主要有:古诗词默写、课文默写、名篇名段默写以及对内容的理解性默写。一、加强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朗读,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①字典随身带,边看边查;②开动脑筋,边看边想;③笔不离手,边看边画;④防止遗忘,边看边批;⑤为讲故事,作好准备。这种导读方式,训练了学生多种阅读能力:①阅读的思维能力;②阅读的理解能力;③阅读的知行合一能力;④阅读的记忆能力;⑤阅读的表述能力。反复朗读,不厌其烦,读得顺畅、流利、朗朗上口,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把背诵比作“砍柴”,那么“朗读”就是“磨刀”。事实证明:反复朗读后,就会发现课文差不多背下来了。读得越熟练、越流利,背诵就越快、越好。二、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地安排背诵“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在1885年揭示遗忘的规律。在通过实验表明:在学习材料之后,隔20分钟重新学习时初中语文论文,记忆量为58.2%;1小时后,记忆量为44.2%;一天后记忆量为33.7%;6天后记忆量下降到25.4%。根据这些数据绘成的曲线,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①根据遗忘曲线,科学家们找出了最佳的记忆周期:第一个记忆周期是1小时,第二个记忆周期是 1天,第三个记忆周期是 4天,第四个记忆周期是7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15天,第六个记忆周期是31天。根据这个记忆周期,对于背诵科学安排,有计划地背诵。如果按照上边的记忆周期来进行安排背诵时间,就可以减少遗忘,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按照这个记忆周期进行巩固循环,就能有计划的、轻轻松松地将这些古诗文烂熟于心了。②另外,“科学研究表明,人每天有四个高潮记忆点:第一点是清晨六至七点,第二点是上午八至十点,第三点是傍晚六至八点,第四点是临睡前一两个小时。”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晨起和临睡前的时间背诵,以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三、背诵方式①理解记忆 “按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是一种与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的、积极主动的识记,所以它的效果总是优于机械识记。”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意义识记。对于未教的诗文可以通过辅导书对全文有个大致的理解,明确文章的脉络来背诵,自然能够提高背诵的效率。②结合思路层次背诵。每一篇,每一段课文都有思路层次,结合思路层次,既背的快,又不易忘。在哪儿背不下去了,想一下层次,往往会记起应该是哪一句。本方法常和第三条结合使用。比如背诵蒲松龄的《狼》。课文有四个层次,依次未:屠夫遇狼;屠夫惧狼;屠夫御狼;屠夫毙狼。按照这个思路,背诵起来就会比较轻松。背到“缀行甚远”时,如果背不下去了,想一下下一层是“屠夫惧狼”,就很容易想起来下一层句是“屠惧,投以骨”。有的课文比较长,可先分析原文段落层次,概括其要点,然后对照要点背诵,可以大大节省背诵时间且不容易忘记。以《出师表》为例:A、提出三点建议:(1)广开言路(分析形势,提出建议)。(2)严明赏罚(正反论述)。(3)亲贤远佞(推荐文臣,举荐武将,总结教训)B、表达一片忠心:(1)自叙经历(表明志向,感激先帝)。(2)劝勉后主(报效先帝,共兴大业)C、明确各方责任:(1)先说自己(讨贼兴复)。(2)再说大臣(兴德之言)。(3)后言陛下(咨诹善道)③动笔写写抄写能够加深学生对字形的掌握,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完成背诵时,要结合抄写,当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时候就抄写。而默写可有效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四、及时巩固利用一段时间背会了一段课文,并不就是万事大吉了,还必须及时巩固。根据记忆规律,记忆内容要经过7遍左右的复习巩固才能真正保持住。一般地说,复习需要第二天一次,三天后一次,一周后一次,一月后一次,半年后一次,一年后一次,这样才可说真正背诵了记忆内容,而且几乎不会再忘记。总之,要提高背诵的效益,就要在朗读、理解上下功夫,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注意复习巩固背诵成果。这样,背诵古诗文就不难了。中考背诵诗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1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33.几处早莺争暖树,夜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6.商女不天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发现相似题
与“(1)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000964504173397110502198263190914使用次数:5
入库时间:
默写、填空。(6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2)王维《使至塞山》中描绘沙漠雄奇壮美景色的诗句是&&&&&&&&&&&&&&
,&&&&&&&&&&&&&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染,&&&&&&&&&&&&&&&&&&
&&。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
  (6)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站得高望得远”的意思,&&&&&&&&&&&&&
&.&&&&&&&&&&&&&&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濯清涟而不妖。(4)莫道不消魂(5)白露为霜,在水一方(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cooco.net.cn答案Net搜索#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答案,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答案搜索功能。
用户评论纠错:
&&&&&&暂无评论
我来说几句: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中考部分文言文简答题汇编
&&&&&&&&&&&&&&&&&&&&&&&&&&
《陋室铭》《爱莲说》
(2007百色市))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
答案:4、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2005宁德市)9、理解填空(3分)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
&&&&&&&&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
答案:追求隐逸&&&
贪慕富贵&&&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意思对即可)
(2006襄樊)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答案: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2006长沙)《陋室铭》《爱莲说》41.简要回答问题
(1)&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
42.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4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衬托莲之高洁(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42.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2012广州梅州)8.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
9.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答案:8.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
(2012苏州)8.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析。(2分)
9.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2分)
答案:8.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见陋室不陋。9.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2010长沙)18.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表达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
答案:18.陋室(或陋室不陋)&
,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千里马的遭遇 ,
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
;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
(2011襄樊)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陋)、乙(莲)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赞美莲的形象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2分)
5.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4、托物言志&&&&&&&&&&&&&&&&&
5、甲文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分);乙文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和对正直品德的追求(1分)。
(2010重庆)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2.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分)
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12.示例l;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出师表》
(2012桂林)17.“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18.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答案:17.(2分)①五月渡泸,平定南方;②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18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来回答即可。(2012长沙)16.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
答案:16.(1)先帝三顾茅庐;(2)先帝临危委重任;(3)先帝临崩寄大事。(共2分,答对两点即给满分,若只笼统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则只给1分)
1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语答:
&&&&&&&&&&&、
&&&&&&&&&&&、&
&&&&&&&&&&、&
&&&&&&&&&&&&&。
15.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
&&&&&&&&&&&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答案:14、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5.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2011广东)3、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___”;二是“____,___”。(用原文词句回答)
答案:3.内外异法& 亲小人,远贤臣
(2008浙江奉化)22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答案:22、“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004沈阳)11、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苟全性命于乱世……)
12、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分)
13、选问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摘取文中原句回答)
答案:11、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 12、谨慎、才智过人、忠心
13、报先帝而忠陛下
(2006泉州)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4.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等。&&&
答案:3.“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4.报先帝忠陛下
5.例: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2010贵州安顺)
13.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1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答案:13.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4.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2009青海)15.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16.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
16.(1)目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2)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化身等
《鱼我所欲也》
(2009赤峰)2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答案:2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22.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
23.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
答案:22.举例 义
生 &&23.“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对比;
(2009四川泸州)8.
文中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答案:8.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1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2009甘肃庆阳)19.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2分)
20.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
答案:19、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2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6.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第二段)答案:16.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2004镇江)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3分)
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3分)
答案:3.(1)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1分,答“义”也可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
(3)对比(1分)
4.(3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各占1分。
(2006浙江京华)22.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3分)
23.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不超过20字)(4分)&&
答案:22.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23.略(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肯吃美国的救济粮)
(2007浙江嘉兴)21、补出下面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乡为(&&&&&
)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2、《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2分
答案:21、义;万钟或施舍&&&&&
22、“贫贱不能移”或第二句。
(2008青岛)3)简答题(5分)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3分)
答案:3)简答题:①道理、举例。答案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
(2011北京)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案:1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011广西柳州)11根据《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填空。(2分)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
&&&&&&&&&&&&&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
&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答案:12.鱼与熊掌,万钟(丰厚的俸禄)
&&&&&&&&&&&&&&&&&&&&&
《小石潭记》
(2008菏泽)12.该文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答案:11.答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2008内蒙古)7、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意思对即可)
(2007四川内江)10.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
11.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10.游鱼清澈的水11.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2006某省)10.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2分)
&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案:10、(2分)评分:指出特点(1分),分析(1分) 
示例: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非常真切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某省)11.理解填空(2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答案:11.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水
(2009浙江衢州)20.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20.孤独忧伤(凄凉)
(2009浙江舟山)20.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20.写出了小石潭幽深泠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
(2010大连)10.选文第二段中的“皆若空游无所依”与上文的“&&&&&&&&&&
”相照应(
(2010浙江青浦)7.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
&,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4分)
8.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
答案:7.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幽静(清幽、幽深、幽邃、寂静)
8.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中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年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
(2010枣庄
与《三峡》比较)7.【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
8.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案:7、甲文写水的湍急、水势险恶,乙文写水的清澈;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8、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
(2004吉林)13.分别从《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文中找出描写江水或潭水十分清澈的语句。
14.选文语句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做简单的分析,语言表达力求简洁。15.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
上句: 小 石 潭 凄 寒 幽
静&&&&&&&&&&&
&&&&&&&&&&&&&&&&&&&&&&
答案:14、理解文意,写出语句特点即可
15、摘引文中原文或自行创作,如:琅琊山蔚然深秀&
岳阳楼壮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宁静
(2006河北)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案:8.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9.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2006海南
与《三峡》比较阅读)22、甲段(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小石潭记)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
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答案:22、(1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分)清澈&
(2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出现“斗折蛇行”一句即可得2
&&&&&&&&&&&&&&&&&&&&
《送东阳马生序》
(2004佛山)22、找出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2分
23、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
答案:22、(2分)计日以还(1分) &
&不敢稍逾约(1分)
23、(2分)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意思对即可)
(2004甘肃
“既加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4.宋濂求学的"吃苦"精神表现在哪里?(摘文中原句回答)你怎么看这种学习精神?
15.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答案:&14.宋濂求学“吃苦”精神表现在:“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5.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2005黄冈)1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2分)
12.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
13.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
答案:11.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
12.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13.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05山西)9.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
&作对比,体现作者&&&&&&&&&&
的精神追求。(2分)
10.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2分)
答案:9、缊袍敝衣(粗袍敝衣) 不畏生活艰难刻苦读书
10、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广州南洋)14、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4、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2005烟台)10、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案:10、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意对即可
(2005湛江
(余幼时即嗜学 ……卒获有所闻。)
22.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答案:22.
(1)得书难&&
(2)拜师难(写出一点得1分,共2分。
(2006新疆)⒛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
答案:⒛(2分)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
 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2006广州
余幼时即嗜学 ……卒获有所闻)9.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
答案:9.3分
&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各1分)
余幼时即嗜学 ……卒获有所闻 )8.作者在学习上遇到的矛盾是什么? 他是如何解决的? (2分
答案:8.(1)"幼时即嗜学"与"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矛盾。解决办法: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走送之。
(2)"益慕圣贤之道"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的矛盾。解决办法: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分,矛盾1分,解决办法1分。答出其中一组矛盾和解决办法即可。用自己的话来答,意思对也可)
(2007内蒙古)15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表明自己求学的艰难?
16、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答案:15、(3分)得书、从师、求学
16、(2分)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占战胜困难
(2008咸宁)2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答案:25、①刻苦学习 & ②博览群书
& ③虚心求教
(2009浙江)14、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2
答案:14、通过对比,①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②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
(2009株洲23.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方式?
答案:23、答案要点:①尊师、应该谦虚
&&&&&&&&&&
②尊师方式应改,提倡平等交流
(2011福州末段)13.选段依次从□、住、食、□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的求学意志,那是"
&"。(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案:13.行(走)
& &衣(穿) &
&艰苦(艰难) &
&以中有足乐者(4分,每处1分)
(2011恩施)20.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21.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
答案:20.(2分)⑴学习的刻苦(0.5分);⑵从师的艰难(0.5分);⑶求学的艰苦(1分)三个方面。或:勤且艰若此(2分)。
21.(2分)"以中有足乐者"或"余幼时即嗜学"。
&&&&&&&&&&&&
《 岳阳楼记》
(2012广东)8.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字);二是“&&&&&&&&&&&&&,&&&&&&&&&&&&”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
答案:8.因己而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012六盘水)23.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23.议论(1分),点明主旨(1分),表达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012山东德州)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
答案:15.答案示例:文天祥国难当头,临危不惧,誓死卫国,忠贞不渝。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绝唱。
评分:3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语言通顺即可得分。
(2012重庆荣昌)9.“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两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9.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10.开放题,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2012重庆)11.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12.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答案:11.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12.(4分)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判断,1分;理由,2分;联系实际,1分。辩证的思考,答“有时能”“有时不能”,只要理由恰当,就可得分。)
(2011深圳)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8.“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2011安顺)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2分)
13、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3分)
14、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②③两段对第④段的作用。(3分
答案:12、“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通俗一点就是说在朝廷上做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通俗一点即是说不在朝廷上做官,隐退江湖。
13、“忧谗畏讥”和“宠辱偕忘”二者之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或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2、3段紧扣上文的“异”字细致地描绘了“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这阴晴两种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忧、喜两种览物之情。这两段描写为第4段的议论奠定基础。
(2006河北)9.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
答案:9.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2008长沙)10.《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11.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12.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案:10.气象万千&&
11示例:醉翁亭清幽秀美& 桃花源恬静优美
&小石潭凄清幽邃
&(抓住景物的特点,符合对联营的要求即可。
12.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与他“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刻苦自励”分不开的。(答案中抓住“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刻苦自励”等关键语句来谈与《岳阳楼记》中的胸襟抱负之间的联系即可)
(2006北京)14.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1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答案:14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5.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醉翁亭记》
(2012岳阳)9.
结合全文,说说太守到底在“乐”些什么。(2分)
10.从写景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与民同乐)。(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2分)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答出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这个写景的角度,即可得满分)
(2012巴中市
岳阳楼记末段)2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末段)
选文与链接材料的作者在当时均是被贬之人,却都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乐”,试比较两人之“乐”的相同点
答案:21、都是与百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不受个人得失的影响。
(2012毕节市
滁人游那段)16.选文第②节描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何用意?(滁人游那段)
答案:16。描写了众人游宴之乐,揭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2012日照
与《岳阳楼记》比较阅读)12.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答案:11.答案: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2008大连)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某省)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抒发自己&&&&&&&&&&&&&
&&&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11、忧&&&
&12、先天……后天……
(某省)3.“乐亦无穷”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
&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答案:3.朝暮四时游玩之乐
4.美丽的山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与《桃花源记》比较阅读)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答案:18.世外桃源&&&&&&&
19.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
&&&&&&&&&&&&&&&&
《桃花源记》
(2009广东汕头)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3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
答案:2答: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
  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
  3.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2010襄樊)15.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
  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
16."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
答案:15.进入桃花源 &
&复寻(迷失)桃花源(2分,每空1分)
16.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或: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只要答出要点"对和平的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即可)
(2009娄底)5.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
答案:5.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2010长春)11.缘溪而行的渔人忽然看到美丽静谧的桃林,此景激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并让他产生了穷尽桃林的愿望。请从文中找出这处景物描写。(2分)
12.渔人穿国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请你谈谈渔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2分)
13.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仪真仪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案:1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2.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社会风尚"回答。或围绕"美丽富足、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回答也可。
13.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批判,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
(2011浙江湖州)3.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
答案:3(共2分)能结合文章内容1分;描述怎样的世外桃源,言之成理,1分。
示例l:作者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语句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美好,人人安居乐业,人们和平劳动的"世外桃源"。
示例2;作者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2012福建南平)12.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①&&&&
&&&&&&&&&&&&&&&&&&②&
&&&&&&&&&&&&(2分)
13.选文第①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2分)
答案:12.(2分)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3.(2分)答题要点:环境优美,物产富饶,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如只答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给1分。)(答到三点满分,意近即可)
&&&&&&&&&&&&&&&
&&&&&&&&&&&&&&&&&《三峡》
(2004河南)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
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1空1分。共2分)
4.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2006黄冈)11.: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答案:1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2009齐齐哈尔)14.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潭中鱼可百许头……)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2分)
答案:14.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2006海南)
2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文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5分)
(2008株洲
与《早发白帝城》结合阅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
)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
)一句相对应。
答案:24.湍急&&
两岸猿声啼不住&
(2009湖北枣阳)14、“清荣峻茂”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分)
(2010广东)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描写水势盛大,又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分)
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3分)
答案:10.【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分)】
11.【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答对l点得1分,全对得3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我所欲也 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