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的意思民间投资是什么意思?

民间故事名词解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民间故事名词解释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民间故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趣味民间故事集
趣味民间故事集
傻子学乖&&&&&&&&&&&&&&
&&&傻子学乖,是民间传说的一个很遥远的故事。
说的是一家父子俩相依为命过日子(家中无女人)。儿子从小便和邻屯一家小女订下童婚,并写了婚约。儿子年龄逐渐长大,个头逐渐拔高,可智商却逐渐减低,大脑却逐渐愚钝,用老百姓的话说——傻子,但还没傻实诚。
&& 一天,其父对他说:“傻子啊,人家知道你傻,要退婚。”傻子说:“那咋办哪?”其父说:“你到外边学乖去吧!学人家是怎么说话的。”“那就去学吧!”傻子说。于是其父让他牵上一头驴,背上钱褡子,告诉他向人家学乖,得给人家钱。就这样,傻子牵着驴,背着钱褡子,就到外边学乖去了。
走到屯的东头,天大阴,挂起大风,正像俗话所说:“风在雨头喽,屁在屎头喽。”傻子看见两个人走向房头避雨,他也跟了过去,靠房山墙站在了两个人的身边。天要下雨,不远处的一片树林中,群鸟吵叫不停,突然飞来一只雀鹰,群鸟立刻鸦雀无声,只听一人说:“一鸟进林,百鸟压音!”傻子一听,心想,赶快学,便送给人家几个钱币,两个人明白了,这是出来学乖的,便又把此话重复了一遍,傻子默默地记在了心里。风大雨急,下的快,停得也快。两个人动身赶路,傻子紧跟不舍。走不远处,一个人看着地面上的一小坑水说:“这坑水是好水,缺少鱼养活。”傻子又给了人家钱,把这句话记下了,继续往前走。走进树林,突然从草稞里蹦跑了一只兔子,一人说:“日晒泥沙转,跑的何也?”傻子付钱,记下,又往前走。来到一条小河边,河上搭着一独木桥,又一人说:“双桥好走,独木难行!”付钱记下,过桥后继续跟走。走进一个屯子,有一人家结婚,按风俗,派人到各家报信请喝喜酒,这差事多半由女人承担,这家请了一位年龄大一点的领着几个年轻的女人到各家去报信请客,见此情景,一人说:“头前走只老母鸡,后边跟群小母鸡,穿红戴绿不知何人之妻?”傻子付钱记住,寸步不离地跟着人家走。忽然看见一条老母狗追赶着一头老母猪,老母猪蹭地从杖子钻了过去,老母狗一下被杖空夹住了,一人又说:“老母狗钻杖子,出不来,进不去。”付钱记住,跟着走。两个人走进了一家人家,傻子只好站在院门口傻等着,当两个人出来时,只见抱手对送的人说:“乡下不见,城里见!乡下不见,城里见!”又付钱又记下。两个人对他说:你可以回家了!把“教乖”挣的钱,如数地塞到傻子的钱褡子里。(好人多啊!)傻子听喝,牵着毛驴按原路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其父问他:“你学乖了吗?他说“学乖了。”其父说:“那好,你明天就去你媳妇家,把你学的乖用上,他们就不会退婚了。”
第二天,傻子牵上毛驴就奔对象家去了。正巧,人家接聘礼请客,屋里屋外吵吵嚷嚷很是热闹。突然,看见傻子牵着毛驴走进院来,大家立刻静了下来,看着傻子,只听傻子大声说:“一鸟进林,百鸟压音!”大家愕然?傻子把驴栓在槽头,走进屋里,坐在炕沿上,一声不语。有人给他端来了一碗白开水,他看着碗说:“这坑水是好水,缺少鱼养活。”喂呀!这哪是傻子说的话呀?放桌吃饭,四人一桌,有人出主意,放三双半筷子,给他留一根,看他咋办?结果,他拿起一根筷子说:“双桥好走,独木难行!”三人吃惊!大喊快把筷子备齐!饭后,听说傻子满口甩文化,都想进屋看看,女的争先,年长一点的领着几个年轻的开门走了进来,只听傻子说:“头前走只老母鸡,后边跟着一群小母鸡,穿红戴绿不知何人之妻?”说得他们跑了出去,傻子接着说:“日晒泥沙转,跑的何也!”她们告诉了姑娘的妈妈,老太太说:“我去看看!”说着,把门一开,把头伸进屋里细看,只听傻子说:“老母狗钻杖子,出不来进不去!”可把个老太太气懵了,把大家惊呆了。傻子说完,起身走出屋去,牵上驴,回头抱拳一本正地说:“乡下不见,城里见!乡下不见,城里见!”然后,调转头走去......
这哪是傻子啊,这是一个有大学问的人哪!赶快把媳妇给人家送去吧,若不然人家一定去城里告状的!全院人惊愕不止,议论不止......
故事后的感想:我可怜同情智力弱者,并为所有智力上的痴呆、肢体上的残缺等弱势群体呐喊:人类和社会不要歧视他们!要更多地关爱呵护他们!
故事后的故事:老翁不希望傻子因“学乖”而把媳妇娶到家里,他最好的结局——不娶媳妇,为什么?大家都明白,得到爱的应该是他的父亲、身边所有的人和社会。
话说李二傻子(其实不傻脑子反应慢一些大家都叫他二傻子)找了一个媳妇,娘家嫌弃姑爷有点傻提出退婚礼,又另嫁一家,最近就要过彩礼,李二傻子家里不服气要提出打官司。
家人给二傻子打扮一翻,拿10两银子叫他出去学乖。他走啊走,看到一帮人在河边伐木,其中一人说;“在河边伐树有站处无坐处”叫二傻听到了,就赶忙上前去问,大哥
你说啥?伐木人很不高兴的说:“你走你的路,我们说话管你什么闲事”二傻子说:“告诉我给你二两银子”,伐木人一听这是好事就告诉他说:“在河边伐树有站处无坐处”送给人家二两银子后,边走边记在心里。
二傻子往前走着走着看到一个学生在河边打水漂,边打边叨咕,河里有水清水不捂鱼,二傻子赶快跑过去问:“老弟你说啥?学生抬头看他一眼说“你烦不烦人啊,我说啥管你什么闲事,”二傻子说:“你告诉我给你二两银子,”学生一听这是好事正好没钱买学习纸笔呢,就告诉他刚才说的话,看见河水很清没有鱼我就说“河里有水清水不捂鱼,二傻子说:“我记住了,”送给学生二两银子继续向前走。
李二傻子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拦阻去路,一只独木小桥架在河上,前边人边走边说,双桥好走独木难行,叫二傻子听到赶快跑上前去问:大哥大哥你说啥?过桥人说,各过个的桥,各走各道路,我说啥你还管得着啊?二傻子说:告诉我给你二两银子,过路人一听这是好事从天上掉下馅饼一样,就告诉二傻子刚才讲的是:“双桥好走独木难行”,二傻子又给人家二两银子又上路往前走。
二傻子正在行走之时,看见一只野鸡在头顶上飞过去了,有两人正在追赶,其中一人说:“花花绿绿一只鸡,从道东飞道西,二人端枪打,不知道谁是谁的,”李二傻子赶快跑过去问:大哥大哥你说啥?人家赶忙去追野鸡没希理他,李二傻子穷追不舍,追上人家问:“你告诉我给你二两银子,”打猎人一听说给二两银子,心想二两银子买两只野鸡也用不了,就停下来告诉他说:“花花绿绿一只鸡从道东飞道西,二人端枪打不知谁是谁的,”李二傻子重复了好几遍才记下来又送给人家二两银子。
李二傻子跑了一天肚子饿了,见前边有一村庄。想去讨点饭吃,刚到村口看到一帮送客人在村口,互相打招呼说:“再见再见,今天不见明天再见,县里不见省里再见。李二傻子紧忙踌到跟前去问:大哥你说啥告诉我给你二两银子,大伙一看都笑了,那来的一个傻小子,问我们说啥,告诉他还给二两银子。其中一人讲:”我们在送客,都是在县里和省里干事的人,互相寒暄说:“再见再见,今天不见明天再见,县里不见省里再见。”&
二傻子掏出二两银子送给人家,一一记下人家说的话。一摸兜里没银子了,所带10两银子都用完了,吃饭钱都没有了,回过头来往家返。
李二傻子媳妇退婚又另嫁一家正在举行过彩礼仪式,李二傻子也去看看情况,回来好打官司。刚来到村口,听说姑娘原来的傻女婿来了,呼啦一下来了好多人出来看傻姑爷究竟长的什么样。待客的人知到了,赶快接到客房。进屋没人让坐,李二傻子一看没有坐就说:“在河边伐树有站处无坐处”他把学习第一句话用上了,大家一听不傻呀,待客的招呼,赶快让坐,大家才给他让坐。
待客人紧招呼上茶,有人给他端一碗白开水看李二傻有什么反映,二傻一看是白开水没有茶就说:“河里有水清水不捂鱼”待客人赶快招呼换茶,这姑爷也不傻呀还文质彬彬的。
开宴席了都让到大棚就座,捞忙的(帮忙上席人)给李二傻子一根筷子,人家都开始吃饭,他拿起一根筷子就说:“双桥好走独木难行”大伙一听这姑爷不傻呀,待客人赶快招呼拿筷子,小捞忙的赶快把那只筷子送过去了。
姑娘听说原来的傻女婿来了,都说傻,要亲自出去看一看,利用吃饭时机,爬席朋东边看一看西边看一看,叫二傻子看见了,又想起学习第四句话时说:“花花绿绿一只鸡,从道东飞道西,二人端枪打不知谁是谁的,”大伙一听姑爷不傻呀,出口成章,两家争一个姑娘不是二人端枪打吗,现在还不知道谁是谁的呢?说的很对呀。
吃完饭李二傻子要走了,出来送客的人特多,都想看一看傻姑爷长的什么样。送到村口李二傻子回头逐客:“再见再见啊,今天不见明天再见,县里不见省里再见。”
送客人一听不对劲啊?他要到县里告状,县告不赢。还要到省里去告咱们,明天赶快把媳妇给人家送回去吧,不然要摊官司的。
就这样李二傻子花了10两银子,学习五句乖。又把媳妇要回来了。
傻子”学乖
有个年轻的农民,因家里很穷读不起书,年近二十还不识字,人们都认为他傻,其实他心里明白,在家种田是一把好手。一次,家乡的三位秀才要上京赶考,一位姓汪,一位姓王,一位姓旺,想找一位挑夫帮忙挑行李,三人一商量,不约而同地都想到了这位“傻农民”,认为他没文化,不会调皮,更不会说不吉利的话。于是三人一同到这位农民家商谈,说好三天要赶到京城,一定要请他帮忙。家里人听了都不好推辞,特别是妻子还十分赞成,心想跟读书人出去,见见世面,学点新东西,长点新见识也是好的。为了让丈夫多学点知识,晚上睡觉前妻子还反复向丈夫叮嘱:你在路上遇事不要先开口,要多问,要学会说文明话,不要说粗话,要学乖,不要丢丑,要虚心向三位秀才学习,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人,回来要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傻农民”牢记妻子的交待,要妻子放心,一定不会给家里丢丑的,回来你考核,看我学得怎样。&
第一天,吃了早饭,三位秀才把各自的行李集中、打包,由“傻农民”挑着,四人一同上路,往京城进发。沿途顺利,快到中午,正准备进旅馆吃中餐,忽然迎面来了一位挑大粪的,“傻农民”心想,快要吃中餐了,不能说大粪难听的话,不然会反胃,便故意装着不知道,便问三位秀才:这位大哥挑的是什么?三位秀才见问,相互看看,也不好直说,但又不得不说,三人经过商量,由汪秀才来教:他挑的是“双黄酱”。傻农民一听心里想笑,但不敢笑出声,只好也跟着说一句:啊!是“双黄酱”,记住了。三人进店吃了中饭,接着又上路往京城走。走不多远,迎面有一跛子走来,一跛一跛地从三人身边走过去。傻农民也不好直说这是跛子,就向三位秀才请教:他为什么这样走路?三位秀才一商量,由王秀才来教:他是走的“风摆柳”。‘傻农民“也只好跟着说,啊!他走的是“风摆柳”,记住了。四人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不知不觉太阳西下,便找客店投宿,吃了晚饭,三位秀才一商量,便对“傻农民”说:今天都累了,早睡吧!明日早起,于是大家就寝,一觉睡到天明才起床,梳洗完毕,吃了早饭,就上路往京城走。&
第二天一出门,大家埋头赶路,无话可言,走不多远,只听到有人在哭泣,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那家死了老人,八个人抬着棺材,正在出丧,“傻农民”心想,这不能直说是死了人,抬的棺材,不吉利。便问三位秀才:他们抬的是什么呀?三位秀才见问,相互一琢磨,不能说这是抬的棺材,心想棺材盖上面有一根大树杠,是供抬棺材用的,不如就叫抬的是“逍遥杠”。便由旺秀才来教:他们抬的是“逍遥杠”。傻农民一听,也只好跟着说:啊!他们抬的是“逍遥杠”,记下了。四人继续往京城赶路,一路无话,在途中一饭店随便吃了中饭,又立刻上路往京城赶。走着走着,看看天色将晚,正在赶路,忽然耳边响起了锣鼓声,还有叮叮铛铛的铃铛声,好象就在前面,大家越往前走,声响越来越大,待走到一大户人家门前一看,原来是一户财主在为去世的亡灵做道埸,请了不少道士,超度亡灵,又是打锣敲鼓,又是念经摇铃,十分热闹。“傻农民”便问:他们在干什么?三位秀才一商量一齐答道:他们在开“叮铛会”。“傻农民”听了,也跟着说:啊!叮铛会,记下了。看看天色已晚,大家便找了一家旅馆投宿,吃了晚饭,就上床睡觉。&
第三天天刚亮,大家就起床,梳洗完毕,吃了早餐就立即上路。因为今天一定要赶到京城,大家都只顾埋头走路,也没多的话讲。正走之间,忽见前面火光冲天,一个大庄园被火烧着,火势很猛,无水可救,一家男女老小哭成一团,真是惨不忍睹。“傻农民“见状,不敢轻易表态,便问三位秀才:这是为什么?三位秀才经充分商量后一齐答道:这是“屋放光”。大家继续赶路,快到中午时分,终于到了京城,便到考试院报到,住进统一安排的旅馆。安顿好后,大家一起吃中饭,饭后,三位秀才向“傻农民”说了些感激的话,就安排“傻农民”饭后可以先回,并说:你这次跟我们出来,虽然辛苦,但也学了不少知识,你今天要和我们分别,临别前你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借你的金口,祝福我们三人在考试时走好运。“傻农民”听了三位秀才的要求,摸了一下脑袋,不好意思地对三人笑了笑,慢条斯理地有板有眼的说道:
三位先生汪、王、旺,
顿顿吃的双黄酱,
去是走的风摆柳,
回来坐的逍遥杠,
一年一个叮铛会,
两年一次屋放光。
说得不好请三位原谅,多谢三位耐心教导,不然这几句话我还说不出来呢!我回去还要向我老婆汇报呢。三位秀才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是哑吧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一听说他回去还要向妻子回报,便敢忙说:你别、别、别……,傻女婿以为要他别忙着走,便连忙抽身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说:三位秀才,你们别客气,祝你们好运,早日坐逍遥杠回来,再做个叮铛会,屋上好放光啊……。
从前,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财主,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最小,女儿都长得如花似玉的,三个女儿都陆续的出嫁了,儿子也娶妻生子。大女儿嫁给了一位私塾先生,二女儿嫁给了一位秀才,就是长得最漂亮的三女儿找了一位心眼不健全的男人,大家都叫他傻子。那时候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女儿总是来家埋怨爹妈。爹妈实在没办法,就想了一个注意,拿出点银子,让傻子出去学乖去,学乖就是说出去锻炼锻炼。
这一天傻子带着银元宝出门了。傻子走进了一片大森林里,听见了各种鸟在鸣叫,这时突然飞进一个老鹰,群鸟都不叫了,此时走出一位猎人,猎人说了一句话:“一鸟进林百鸟不语”,傻子没听清,上前问猎人,说:“猎人大哥,你说啥,告诉我我给你一个银元宝”,猎人告诉了他,傻子给猎人一个银元宝,也把话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傻子沿着河边走,看见一位大哥在用锯拉树,树的四周有水,只能站着,此时拉树大哥说了一句话“在河边拉树木,有站处无坐处叫我傻子难。”傻子又花了一个银元宝学了一句“在河边拉树木,有站处无坐处叫我傻子难”。
第三天,傻子走着走着,看见一片好大的水面,一个打渔人在撒网打鱼,撒了好几次网不见鱼,这时,渔人说了一句话,傻子没听清,上前就问:“大哥,你说啥,你告诉我,我给你一个银元宝”。打渔人心想,有这样的便宜事?就告诉了他:“一片好水无有鱼”。傻子又记在了心里。
傻子第四天接着走,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小河边,有一个独木桥,对岸过来一个老人上了独木桥吃力的走着,走在独木桥的中间说了一句话,傻子没听清,等老人下了独木桥,傻子说,老大爷,刚才你说啥?告诉我我给你一个银元宝,老头就告诉他说:“双桥好走,独木难行”,傻子又花了一个银元宝,把这句话也记下了。
第五天,走在一个村子,看见一位大嫂拿着一个掏耙在打一条狗还在说这啥,傻子跑上前去,就说,大嫂,你说啥告诉我,我给你一个银元宝,大嫂告诉他说:“你再呲牙,呲牙给你一掏耙”,傻子给大嫂一个银元宝学了句话然后接着往前赶路。
又一天,看见前面有一群人,围着一头驴在喊:“周周抬抬,扯尾巴拽起来”,傻子又学会了一句话,一路就这一句没花银子学的。
出来好几天了,傻子从没出过远门,也有些想家了,银子也没多少了,就往回走了。
傻子到家时正赶上老岳母的七十大寿,家里客人不少,没等傻子进屋就有人提议说,傻子进屋大家都不说话也别给他让座,傻子一进屋发现大家都没声了,这时傻子说了一句话:“一鸟进林百鸟不语”。此时没有给傻子让座,傻子直挺挺的站着又说了一句:“在河边拉树木,有站处无坐处叫我傻子难。”这时也有人给傻子让了座,大家都很惊讶,傻子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有进步。
这时开饭的时间到了,小舅子媳妇想调戏傻子一下,大家吃饺子没给傻子拿筷子,并且只给傻子盛了一碗汤,也没给傻子饺子,这时傻子又开始说话了,“一片好水无有鱼”,“双桥好走独木难行”,小舅子媳妇给傻子端上了一盘子饺子也拿上了筷子,这时候小舅子媳妇对傻子说:“姐夫,你也不傻呀,进步很快呀”,傻子说:“你在呲牙,呲牙给你一掏耙”,小舅子媳妇急忙跑出去喊自己的老婆婆,也就是傻子的老岳母,说:“谁说我姐夫傻?他也不傻呀,还会跟我开玩笑呢”。这时候老岳母说是吗?我去看看,急急忙忙往屋跑,一下没注意,脚绊在门槛子上摔在了地上,大家非常害怕,这时傻子在一旁大声喊:“周周抬抬,扯尾巴拽起来”。
傻子学乖% o5 H% t1 p4 k" G) E2 y:
n& ](单口相声)  
一个人说呀就为单口相声,单口相声的特点哪,由头至尾是一个故事,故事本身有矛盾,里头就有笑话了。$
Y4 ^3 m&&?$ y: x8 B) v
今天我说的这段儿是傻子的故事。过去有这么一句话:“练达人情皆学问。”这句话也有对的地方,您说这傻子他怎么就傻了呢?除去害热病、吃凉药吃多喽,还有一种就是培养出来的,说这傻子还有培养的?在旧社会,像地主财主这种家庭,就容易培养出傻子来。小时候就娇生惯养,奶妈儿老妈儿看妈儿哄妈儿四个人管着这一个孩子。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八岁吃饭还得人喂呢,十二岁还系着屁股帘儿呢,十五岁大小便还得用人管呢。老妈子不说这句话他不拉屎,非得说:“少爷,该拉屎去啦!”(学傻子腔调)“嗯走。”这才去。老妈子要是不叫他,一天他也不解手去。憋得肚子疼,疼得在炕上打滚儿,就是不敢上茅房,怎么?老妈儿没说话呀——那还不傻呀!7
D0 S# W7 C* X3 n' B
* j2 v9 g5 h9 ^7
d  有这么个故事:有一家大财主,跟前三个姑娘,长大了都出嫁啦。大姑娘给了个秀才,二姑娘给了个举人,就数三姑娘长得漂亮.寻了个傻子。为什么单给傻子呢?因为傻子家那个财主比他们大,仨人同一天出阁。大姑娘、二姑娘咱先不提,三姑娘听丫鬟说三姑老爷是个傻子,心里怪别扭的,赶下了轿子这么一瞧哇,人家家里那个院子那个派头儿,比他们家大,她也没办法。拜天地的时候就闹了好多笑话。
: y% G- Y8 X; m) p/ H+ o,
  到拜天地的时候,傻子往床铺底下钻,好容易把他拽出来,找到天地桌那儿,刚一松手,嗞溜一家伙又跑厨房去了。再拽他,说什么也不出来了。老妈子就说:“少爷,快去拜天地去吧,不要误了吉时吉刻啊!”“是是是!跟一个大姑娘在一块儿多寒碜哪!”厨房大师傅搭碴儿了:“少爷,没关系,那是你媳妇儿。”傻子一听急了!“那是你媳妇儿!胡说我揍你!”也不是谁胡说呢。老妈子说:“少爷别胡说了,你就跟她一块儿去磕头去,磕完头你就躲开。”“是是是,干吗找我磕头呢?到年下给老佛爷磕头,不都是我爸爸先磕吗?”“你怎么那么傻呀,那是过年,这是拜天地!”“甭管干吗了,还找我爸去得了。”这没听说过!
8 W&&j% A1
?&&J  折腾了一天,到晚上睡觉了,还是老妈子先哄着他,把他哄着睡了,老妈子才出去,一宿醒好几回,醒了就哭,三姑娘还得现哄他,哄半天怎么着也不睡,三姑娘说:“哄你半天怎么还不睡呀?”!
E$ V( e- G6 Q
0 t+ _6 Y7 o: w+
e&  “是是是,哄什么呀,你不拍我怎么睡呀?”喊,敢情睡觉还得用人拍着。3 E- e+ {: g4
% d1 `, r- P( c- ?1 s% z. 三姑娘心里这个别扭哇。
到了第二天,三姑娘心里堵着一个大疙瘩,一琢磨:明儿就到了“三天”该“回门”啦,我们俩得一块儿回娘家(叫回门),就他这个傻德行,让亲友一看,我是死我是活呀?三姑娘急得坐在屋里掉眼泪。傻子一看新媳妇儿哭了,就跑过来了:“是是是,你哭什么哪?”三姑娘真急啦,“哭什么呀,跟你在一块儿我算是倒了霉了!”“是是是,怎么呢?”“你是个傻子。”“是——你怎么知道我是傻子呢?”“你不会说话。明儿三天你跟我一块儿回娘家,我爹妈一看你这傻德行,大姐二姐一听你不会说话,她们一笑,我多难看哪。”“是是是,我不会说话,你不会教给我呀?”三姑娘一听:对呀。“我教给你记得住吗?”“是,记得住。”“明见到了我们家,我爸爸要是出来迎接你,你怎么样呀?”“是,我就进去。”“没那么省事的。我爸爸必然说:‘三门婿你来啦?往里请吧。’你先别走,这就该你说话了。”“唔……我说什么?”“你说,‘岳父您头里请,长者先,幼者后,小婿我来了,我应当的,我应当的。’”“哎,是,岳父您头里请吧,长者先,幼者后,小婿来了,我应当的,我应当的。”三姑娘一听,挺高兴,他真说上来了。“到里边儿,你瞧着我。我碰头。你跟我一块儿磕头,到吃饭的时候,咱们坐在一桌上。我爸爸必然给你夹菜,你就说:‘岳父您停手,小婿我自取,我够着了,我够着了。’你把我刚才教给你的话说一遍。”“岳父您头里请吧,长者先,幼者后,小婿我来了,我应当的,我应当的。岳父您停手,小婿我自取,我够着了,我够着了。”三姑娘说:“对,别忘了哇!”这一说“别忘了”,傻子逮住理了,甭管是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这一天他老说这个:“岳父您头里请吧,长者先,幼者后。小婿我来了,我应当的,我应当的,岳父您停手,小婿我自取,我够着了,我够着了。”他老说这两句话,把三姑娘说烦了:“呆着吧!”就是让他别说了。他以为这句也是教给他的呢,“岳父您头里访吧,长者先,幼者后。小婿我来了,我应当的,我应当的。岳父您停手,小婿我自取,我够着了,我够着了。呆着吧!”三姑娘这回可真急了:“再说我给你个大嘴巴!”他以为这句也是教给他的呢:“岳父您头里请,长者先,幼者后。小婿我来了,我应当的,我应当的。岳父您停手,小婿我自取,我够着了,我够着了,呆着吧!再说我给你个大嘴巴!”三姑娘这个气呀:“今晚上我不跟你在一个屋里睡觉了啊!”傻子睡觉害怕,没人拍,没人哄他睡不着。一听说三姑娘今晚上不跟他在一个屋里睡了,他害怕了,就不敢说了。虽然没说,可心里头记住了。
到了第二天,两口子一块儿坐车回门。三姑娘她爸爸出门迎接,果然老岳父真说这句话:“三门婿你来了,往里请吧。”“岳父您头里请吧,长者先,幼者后。小婿我来了,我应当的,我应当的。”老岳父一听:“都说我三门婿傻。他不傻呀!”到里头一磕头,傻子小心谨慎,看三姑娘怎么磕,他就怎么磕,真没露出马脚来。赶到吃饭的时候,老岳父老岳母上座,三对夫妻下首相陪:落座之后,岳父疼姑爷,果然布过菜来了:“哎,三门婿你吃这个!”“岳父您停手吧,小婿我自取。我够着了,我够着了。您把那丸子往这边儿挪挪。”三姑娘一听,怎么又添了这么一句啊?岳母一听,三姑爷喜欢吃丸子,赶紧拿勺舀了两丸子:“哎,三门婿给你这丸子。”傻子把那句想起来了:“呆着吧!”“哟,怎么啦?好心好意给你布菜,怎么让我‘呆着’?”大姐一看老太太生气了,赶紧说:“妈您甭生气,三妹夫不会说话,他横许是好意,说让您歇着吧。他让您歇着您就歇着,我给他布——三妹夫你吃这个吧!”“我给你一个大嘴巴!”“哟!这是怎么啦?好心好意给你布菜,怎么要给我一个大嘴巴?”二姐比较明白,赶紧就说:“大姐,三妹妹跟你小时候你们姐俩就反对,净打架。甭说,三妹把这个事告诉三妹夫啦。得啦,你瞧我的吧。我跟三妹妹最好,那什么,三妹夫给你这鱼片儿!”傻子把那句也想起来了:“今晚上我不跟你在一个屋里睡觉了。”“你不跟谁在一个屋里睡觉了?”"
狂欢的精灵
“傻女婿”故事是东北地域分布较广、流传时间较长的一类民间笑话,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它已经逐渐融入了东北本土戏剧——二人转,并在其以“说口”为主的情景喜剧中大量出现(如著名二人转演员魏三的“傻女婿”系列情景剧),成为东北喜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讲述“傻女婿”违反生活常识和基本礼仪的种种行为,具有极为浓重的喜剧气息。听傻女婿故事本身是一种精神的放松,在开怀大笑的瞬间,我们感觉到,某种被压抑的东西释放了,在那个可爱的傻女婿的荒诞行为里,人们在共同进行着一种精神上的颠覆与狂欢。
  按照“傻女婿”所颠覆的秩序的性质及其“动作形象”,傻女婿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宴席秩序的破坏。这里的动作形象是“吞吃”,《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吉林卷》中收录了一篇《傻姑爷回门》:傻子和妻子一同前去给岳父祝寿,妻子害怕傻子在宴席上吃相可憎、举止不雅。叮嘱丈夫在吃饭时看自己眼色行事,具体方法是妻子在傻子腿上拴一根绳子,在该吃饭、夹菜时便拉动绳子。或者是妻子在厨房做饭,用炊具敲打锅灶,傻子依据节拍吃饭。开始的时候,傻子在妻子的指挥下彬彬有礼、举止得体。但后来因为偶然的原因妻子走开,傻子的控制权转移到了其他人或动物的手里,于是傻子失去仪态,开始狂吃不止。这样就完全破坏了宴席的秩序,造成了笑料。
  (二)传统伦常关系的反转。在所有的傻女婿故事中,“翁婿对话”类的故事占了多半,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吉林卷》中的《傻子学乖》故事中,傻子去岳父家说服媳妇回来,临行前父亲给了他20两银子,并且告诉他要学乖(学会说话)。傻子在前往岳父家的途中,先后碰到了教书先生、买卖人、小伙子、衙役、捞鱼人5个人,学了5句话。傻子在到了岳父家后,将前三句一一使用,镇住了岳父一家,让岳父受尽戏弄。在这个故事里,从伦常的关系角度来讲,岳父很显然是处于“上”的位置,傻女婿处于“下”的位置,然而傻女婿的一番话却将中国传统的伦常秩序翻转过来,使得傻子的岳父变成了一个可笑的角色。
  (三)世俗生死关系的颠倒。这一类的故事是“傻子学话”的一个变体,只不过在这样的故事里,傻子学话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岳父”,而是其他的外人。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中收录了一篇《傻子挨揍》的故事:一个傻子出外如厕,妻子递给傻子手纸,并嘱咐其放在头顶,后来傻子的手纸被风刮跑,一只兔子恰好经过,傻子便以为是兔子“顶跑”了他的“白布”,恰逢一户人家丧葬戴孝,傻子上前便问“大哥大哥,你看见有个兔子顶块白布没有?”结果挨揍。归来妻子叮嘱“你跟在他们后面哭两声不就好了!”傻子将之记下。后一家娶亲,傻子便前去哭丧,结果再次挨揍。这个故事里,最突出的故事情节就是傻子对“生死”关系的倒错。
  (四)男女禁忌的破除。这一类故事主要是民间所说的“荤笑话”。在傻女婿故事中,因为主人公的“傻”,就可以毫无忌讳地戏谑正统,由此引出笑料。
  傻女婿本身是一个快乐的天真汉,他的天真是我们欢乐的源泉。弗洛伊德说:“一个天真的人认为,他正常而简单地使用了他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序列,他的心中没有保留的想法:他也没有从他制造的某种天真的事情中获得任何的快乐。”人们之所以从“傻女婿”的行为中能够获得快乐,是因为“人们将发现,天真的条件是,一个人应该有抑制而另一个人则没有,对于天真的理解在于提供抑制的那个人,而且他独自获得天真所带来的快乐。”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人们之所以会发笑,就是因为原来某种本能的欲望得到了发泄和满足,此时人身上的“超我”的压抑作用被解除,通过某种“化妆”的手段被绕过,最终转变为虚无。傻女婿故事实际上提供了一个人类本能欲望的“狂欢”领地,在这个领地里人们可以利用傻女婿的“傻”逃避文明的社会秩序、道德伦理的监督,实现某种潜意识欲望的达成。
  在东北农村,流传着很多“学乖”的故事。  
  何谓“学乖”?“乖”即是乖巧、聪明的意思,那么,所谓的“学乖”,就是傻子向聪明人学习,以图使自己也变聪明一些。众所周知,聪明与愚笨本是天生,学是学不来的,所以,傻子绝不可能仅靠“学乖”就摇身一变,从此成为一个聪明绝顶的角色;恰恰相反,只会留下几段叫人笑掉大牙的笑话。  
  试举一个例子。  
  有一个傻小子长大成人,到了该娶媳妇的年龄了。老爹叫他去未来的老丈人家里去商量一下婚期,可又怕他实在太傻了,办不成事,于是就拿了些银子,叫他一路上和人去“学乖”,每学到一句话就送人一些银子做为回报。  
  傻小子上路了,路过一座独木桥,恰好有人说了一句“双桥难走,独木难行。”,他便送给这人几两银子,把这句话学会了。再往前走,又遇见一人讨债,那人赖帐不还,这人十分生气,准备打官司告状,于是说了一句“家里不见,堂上见。”傻小子听了,又给了他几两银子,把这句话也学会了。  
  到了老丈人家,果然老丈人早就听说他傻,想要悔婚;更甚者,他根本不把傻子当一回事,吃饭时,在他面前只摆一根筷子,想看他的笑话。不料傻小子一看,来词了:“独木难行啊。”老丈人一见,大吃一惊:“这小子不傻啊!”于是再加上一根,傻小子又续上一句:“还是双桥好走!”于是大吃起来。老丈人惊得目瞪口呆。  
  席间,傻小子提出商量婚期的事儿,老丈人不知他的底细,支支吾吾不置可否,傻小子一急,竟然脱口而出:“家里不见,堂上见。”老丈人大惊失色,想不到这小子这么狠,几句话不来就要上堂告状;而且从这情况看来,他也颇有心计,不像传言的那么傻,于是欣然同意,把婚期定了下来。  
  这个结局实在太完美了,完美得恰到好处,完全符合中国人一贯喜欢的大团圆结局。然而,在绝大多数类似故事中,傻子的这种现学现卖的手段都只能弄巧成拙,他也绝不会美人在抱或名利双收,得到的只能是无情的嘲笑,甚至于一顿暴打。
  傻子的故事在东北十分流行,甚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类似故事不但在民间故事中大量存在,在东北流行的地方戏曲——二人转里,甚至也有《傻柱子接媳妇》这样的传统剧目。曾经登上春晚的演员魏三和赵本山的弟子张小飞,就都是以饰演傻子而闻名的。
  为什么偏偏会在东北地区形成独特的傻子文化呢?有学者曾专门撰文讨论这个问题,其结论是:源于“闯关东”而形成的东北族群,在曾经的年代里,由于条件艰苦、生活困难,所以成年男子娶亲困难,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便造成了许多近亲结婚的现象,那么,智障后代的大量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时至今日,在笔者所在的乡村里,还仍然能够找到这种现象的遗存。
  一般情况下,类似傻子的故事绝不会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含义或教育意义,能够留给人们的,不过只是一笑而已。因为对于傻子,通过“学乖”而“弄拙成巧”的概率实在太低,能把事情圆满解决的希望实在渺茫,绝大多数情况,他们得到的,只能是嘲笑甚至打骂。
  然而奇怪的是,类似“学乖”的故事竟然也会在我们的领导干部身上出现,而且与傻子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仅笔者搜集到的就有数则之多,俨然成一系列。
  仍然试举一例,以博诸君一笑。
  有一位领导在大会上发言,因为绝大多数领导的发言稿都是由秘书捉刀的,有的领导甚至事先都不曾过目,这位领导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当他正满怀激情地读到“雷锋精神没有死”时,一不注意,竟然忘了说“精神”二字,结果就成了“雷锋没有死”。台下众人大愕,不知道他是否掌握了关于雷锋的什么最新绝密资料,不然怎么敢这样正儿八经地做出这样的结论。还是秘书聪明,一见情况不对,忙在旁边小声提醒:“还有‘精神’呢?”这位领导倒是听话,紧接着就补上一句:“还有精神呢!”结果引起了台下哄堂大笑。时至今日,这两句经典台词仍被传为笑谈。
  《论语》中说:“学而优则仕。”据此而论,能够身居官位、主宰一方的领导干部,都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优秀者才是,何以会出现“傻子官员”呢?
  其实很简单,以果推因,可以想象得到,问题仍出在“近亲结婚”上。
  正常情况下,尽管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在形式上都有着一大套复杂手续,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领导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的“一把手”“一把”提拔起来的,而这些领导,往往都不是德、才杂交而成的优良品种,而是亲信与奴性“近亲结婚”的智障儿。
  傻子不知道自己傻,但他的老爸是知道的,所以心甘情愿地给他拿了钱出去“学乖”。同样,“傻子官员”也不知道自己傻,但他的上司是知道的,所以便常常组织他们出去学习考察。事实上,在大会上出丑不过只是他们低层次的“学乖”表现罢了,更高级些的,就会在学习考察之后,头脑一热,即刻立下雄心壮志,于是筹资金、上项目、搞建设……如此等等,狠狠地折腾一番。结果可想而知,照猫绝对画不成虎,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其犬”。不同的是,低层次的“学乖”只能给人留下笑柄,于大局无妨;而高层次“学乖”却往往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古迹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甚至会造成政府威信下降、干群关系紧张,以至于引起社会的骚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也许仍然有人记得,1997年,亳州市市委书记李兴民在任期间,“学乖”竟然学到了中央领导的头上,堂而皇之的搞起了阅兵式的闹剧,真真叫“是可忍,孰不可忍。”以这样高层次的官员,竟然闹出这样低级的笑话,他们还有什么事儿做不出来呢?
  如果说,傻子的“学乖”还有可能误打误撞,有那么一两分办成好事的几率,“傻子官员”就绝对没有这样的希望。因为他们面对的可是“眼光雪亮”的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那个糊涂透顶、良莠不分的老丈人。
  时至今日,新中国成立近六十年,改革开放近三十年,近亲结婚问题基本杜绝,东北的傻子现象也已成为历史,类似于“学乖”的故事,只能留在民间的传说中和群众的舞台上了。然而,“傻子官员”的“学乖”故事却方兴未艾,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只是因为在我们的政治体制中,类似“近亲结婚”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似乎还占有相当的比例。
  看来,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是任重道远。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傻子官员”真的也会和东北的傻子一样永远成为历史,那时,定是天地人和、四海升平、国富民强的大同世界,全国人民都要额首称庆了。
  还是那句话:我们期待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间打会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