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全文带拼音解释中对于朋友两字的解释

当前位置:&>&&>& >
解读《三字经》(七)
来源:百家讲坛资源网 点击:次
【字幕配画外音】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作为传统的启蒙教育,在讲完了对自然界的认知以后,就开始告诉你怎样为人处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基本内容,源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么在《三字经》中,仁义礼智信的排列顺序能否打乱?又为什么要把仁排在最前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七集。
【钱文忠】
在人间,尤其在我们传统的中国,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以五开始的,对应于五行,那就是仁义礼智信。所以《三字经》接下来是: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字幕配画外音】
《三字经》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钱文忠】
仁义礼智信,分开来讲,比如讲仁讲义、讲礼讲智讲信,在诸子百家里头,早就已经有了,这五个概念分别来讲。但是将它们综合起来成为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一个系统,进行了这样的排列。我接着要讲,这个排列是有道理的。这是儒家学者的工作,当时叫五性,就是五种性质、五种最重要的性。
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叫《白虎通》。根据《白虎通》的经典的解释。
【字幕配画外音】
礼 合乎规范
智 明辨是非
信 专一守信
&&&&DD《白虎通》
【钱文忠】
后来大家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五样东西,应该是经久不变的,应该是超越一切时空的限制的、它是永恒的,所以把它叫五常。
【钱文忠】
也许大家会讲,五常吗?五样最重要的东西嘛。我可以讲仁义礼智信,我也可以讲信智礼义仁、我也可以讲义信智仁礼,我可以把这个先后的次序,我可以打乱了讲。因为反正是五常、五样东西嘛。大错特错!我们忽略了《三字经》这三个字:不容紊。绝不允许紊乱,这是非常重的语气。
按照儒家的解释,仁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仁者爱人。我想一种爱的情怀,是一切伟大人格的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国,仁这个字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好人过去叫仁人、讲仁义的人,好的政治叫仁政、好的声誉叫仁声。大家知道佛陀都知道释迦牟尼、一个印度人,大家都知道佛陀还有一个名字吗?在早期叫能仁。
【钱文忠】
早期的中国人,看见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他不知道怎么翻,佛陀是音译。那么佛陀传达出来什么呢?早期的中国人也把他和仁挂钩,叫能仁。再说的俗一点,大家嗑个瓜子,嗑出来的还是个瓜子仁,吃的干果里边是果仁。你怎么不吃瓜子皮啊?怎么不吃外面裹的壳啊?你要吃那里面的仁啊?因为里边是好的、是最好的东西,是可以吃的、是有营养的。所以仁在中国古代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仁义礼后面接着的是智和信。这个顺序为什么不容紊乱?这里面就有传统中国思想的一种精义在。按照儒家思想智慧和守信是好东西,但是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如果没有仁义礼为前提,智和信可以是很可怕的。
很简单。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仁义道德,也不守礼仪、不遵守社会秩序,说咱们哥俩儿商量,今天晚上偷一个东西。这个大楼有一个柜子,我比较傻,我抡着斧头。我说把它劈开,咱哥们儿给它拿走。你很聪明,你说不用不用,咱们去做钥匙,悄悄打开,轻松地拿走。你说哪种更坏?你聪明的反而坏了。有智慧反而做更大的坏事,更能够掩盖做坏事的痕迹啊。如果在这方面再讲信那就太可怕了。今天晚上咱们说好,咱们偷一个东西,咱们一定去,绝不反悔,这社会就乱了。
所以古人的心思是很细密的。诸位,仁义礼智信,这个顺序绝对不允许紊乱。智和信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智和信必须以
仁义礼为前提
才可以是一种
优秀的品质
【钱文忠】
不然的话,有智慧的坏人、守所谓信用的坏人,那比一般笨乎乎的坏人、说话不算数的坏人,恐怕更可怕。
【字幕配画外音】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品质,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保证。尤其是在为人处世上,人们更是看重信字。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那么在历史上,又流传着哪些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呢?
【钱文忠】
我在下面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一看古人是怎么看重这个信字的。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成语
【字幕配画外音】
【钱文忠】
那么这是个什么故事呢?东汉的时候,河南南阳有两个人,一个姓朱,叫朱晖;一个姓张,叫张堪。张堪很早就知道朱晖很讲信义、很讲信用。但是两个人原来并不认识,后来两个人有机会到太学里边,成为同学了,两个人才熟悉起来。因为来自同一个地方嘛、老乡嘛,但是也并不是来往很密的,更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混在一起,扎堆打牌、打麻将,没这事。同学了一段时间,两个人学业有成,要分手各回各家的时候,张堪突然对朱晖讲,讲什么呢?说我身体不好,今天呢我们俩同学的缘分到了,我们俩要分头回家了,我有一事相托。朱晖也摸不着头脑,就看着张堪说,你要托我什么呢?张堪就讲,假如有一天,我因病不在了,请你务必照顾我的妻儿。
当时两个人身体都很好,这个朱晖也没当回事,也没做出什么承诺。但是分手以后,果然张堪英年早逝,留下了妻子和孩子,生活非常的艰难。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原来也未必很密切的朱晖的耳朵里,朱晖就不断地给张堪的妻子和孩子以资助,去关心他们。
年复一年,这就弄的朱晖的儿子不理解。朱晖自己也有儿子啊。就问爸爸,说父亲,您过去和张堪没什么交往啊,并没有什么深交啊,您怎么对他的家人如此关心呢?朱晖的回答是,是的,我的确跟张堪不是相交很深的、不是来往很密的。但是张堪在生前,曾经将他的妻儿托付给我。他为什么托付给我,而不托付给别人呢?因为他信得过我。我怎么能够辜负这份信任?我当时没说什么,实际上我在心里已经承诺了,所以我要守信。履行我对张堪的诺言。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吧?诸位,对吧?更让人感动的还在后头。因为朱晖在家乡是一个非常扶危济困啊,非常有公益心的一个人物。南阳太守,早就仰慕朱晖的为人,那么在古代怎么来褒杨你?怎么来奖励你呢?往往是一个办法:让你的儿子也出来当官。征辟你的儿子,征辟朱晖的儿子,给你一个官的机会。到了这个当口,大家知道朱晖怎么做的吗?朱晖就去找南阳太守,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是我的儿子(古人说犬子)、我的儿子呢,才具有限得很,才华、本事都不太够。他在家里待着还不错,如果您要让他当官的话,我看恐怕不合适。我向您推荐一个人,推荐我的故友张堪的儿子,他学习勤奋,非常守礼仪,是个可造之才。我愿意把我故友的儿子推荐给您,让他有一个去当官为民众服务的机会。
后来张堪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朱晖对他的信任,非常廉洁奉公、非常勤奋踏实,为民众做了好多好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典故的来历&情同朱张&。
我想这个故事和很多其他的故事一样,足以说明我们传统的中国人,是多么看重一个信字。这里头并没有合同、并没有文书、甚至没有一句公开说出口的承诺。但是朱晖这么去做了,我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反思的。
讲完了五常,那么大家知道《三字经》接下来一定是讲六,
【字幕配画外音】
《三字经》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字幕配画外音】
在中国民间,人们常常会说五谷杂粮、五谷丰登等等,那为什么在《三字经》中会讲六谷呢?对此,钱文忠教授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钱文忠】
这里面就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说,这个六谷没错的,五谷也对。为什么呢?稻子不算。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很古的时候北方没有稻子,所以《三字经》讲六谷,而更古的人讲五谷。北方,这是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呢?是稻子算的。但是黍和稷只不过是同一个品种。是什么品种呢?就是我们讲的黄米。现在大概没什么人吃了,咱们现在都吃白米。但是也许老人还知道,有一种黄米。这黄米里面分两种,比较黏性的叫黍、比较筋性的叫稷。那么这两种并起来算一种,也叫五谷。我想这都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些日常的知识。
《三字经》既然讲完了六,理所当然就得讲七。
【字幕配画外音】
《三字经》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钱文忠】
七情:喜-喜悦、怒-愤恨、哀-忧伤、惧-恐惧、爱-爱恋、恶-厌恶,欲、最后一个欲望。
只要你是个人,是个正常的人,你都会有这七种情感。但是儒家认为,虽然这七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但你却不能由着它来。你要对它有所节制,用理智去制约,人的情感终究需要用理智加以制约。这就是儒家的&发乎情、止乎礼&
【钱文忠】
一方面,肯定人的正常的情感需要发散、需要宣泄、需要表达,但是有个限度-到礼仪,要符合礼仪。我想儒家学说的这部分内容,对于现代社会的人,特别有参考价值。而在现代社会,我想人啊,特别需要控制的,是一种对物质的贪欲。
人特别需要控制的
是一种对物质的贪欲
【钱文忠】
就是有的时候,你看见财物了,看见物质的好处,你不要随便伸手。你先要问你该不该拿?合乎不合乎礼仪?合不合乎仁义礼智信?
【字幕配画外音】
中国儒家文化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应该受到理智的制约。否则无论是喜还是悲,都有可能造成情感的失控。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钱文忠】
范进20岁的时候就开始应考。20岁的时候,他就去考试了,连续考了30多年,名落孙山、一直考不取,比较倒霉。家里本来就不富裕,因为他把全部心思放在科举考试上,没有空去照料生计,所以家里已经很破落了。他娶了一个太太,是一个屠夫的女儿、卖肉的一个女儿。终于到51岁那年,又去应试。这下好,总算考取了一个秀才。秀才不容易的、诸位,比如秀才娘子,也就是范进的太太、这个屠夫的女儿,从此就可以穿红裙子了,可以穿红的绣花鞋了。不是秀才你再有钱,你敢穿一个试试?古代是很有规矩的。其实范进接着第二年再去考,考举人的时候,他自己没报太大的希望。他岳父也讲,我看你考了个秀才就不错了吧?回来招几个学生教教,也谋几个银子。你这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你还想考举人?考中举人就叫老爷了。举人跟秀才不一样,举人是文曲星下凡啊,举人就不是人啊,是天上的星星啊。
大家要知道,在传统中国社会,你很难见到一个进士的、在家里。为什么?进士都出去当官去了,进士一定要出去当官。而在传统中国,是有严格的回避制度的。你河北人不能在河北当官的,你必须跑到也许湖南去的;江苏人不能在江苏当官的,到安徽当官。所以在老家看不到进士的。哪里有进士?进士都在外头当官。老家最厉害的老爷就是举人啊,举人老爷那很厉害的。
哪知道,范进这好运一来没个头,举人也考取了。这一下怎么样?他接到了(喜)报以后,描写是两手一拍,笑了一声:我中了。他中了,他接到报然后往后一摔,晕过去了。范进就晕了,那旁边的人一看,这是举人老爷晕了,赶紧给他水喝,把他给弄醒。弄醒了以后,范进又跑起来,一面拍手一面大笑,哈哈哈哈,中了、中了,好了好了,我中了。笑着往外飞跑,这一跑,一跤摔在池塘里。摔在池塘里以后,范进还站起来,从池塘里站起来,两手沾满了黄泥,还在那儿拍。说啊,我中了。
他没中了、他疯了。他中举是中了,可是他也疯了。这个故事是很凄凉的一个故事。范进在长期失败,得不到成功以后,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成功,他的情感没有办法控制,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控制不了自己的喜,他的喜再也不能接受理智的制约,所以疯了。
这个故事经常被用来批判传统科举制度的残酷无情。但是换个角度看一看,难道不也可以说明人的情感应该接受理智的制约吗?制约的标准是如何?&止乎礼&。只要你符合礼仪都可以。这个例子说白了很容易理解,诸位在家里爱穿什么穿什么,你愿意在家里穿得很凉快也可以,只要没人见到。但是你如果一旦进入社会,说你去要上学、去要上班,你也这么穿肯定不行,你得合乎礼仪。一个合乎礼仪的社会才会和谐、才会平稳、才会井井有条。
一个合乎礼仪的社会
才会和谐平稳&&井井有条
【钱文忠】
《三字经》讲完七以后又得讲八、八音。当然这里的八音,绝对不是咱们熟悉的八音盒的八音,那个八音盒是西洋的玩意,不是中国传统的。哪八音呢?
【字幕配画外音】
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古人更是把音乐作为贵族子弟的必修课。那么古人为什么如此看重音乐教育?《三字经》接下来所讲述的八音,究竟是指什么?常言道朋友好找、知音难求。千百年来,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自己最好的朋友称为知音?这里面又蕴含着什么样的典故呢?
【字幕配画外音】
《三字经》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钱文忠】
上面讲的八音,实际上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分类法,按照制作乐器的材质进行分类。匏是指用葫芦制作的吹奏乐器,比如笙。土就是用陶土制作的乐器,比如埙。革是指用皮革制作的乐器,比如鼓,上面蒙一层皮革。木是用木头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有一种叫yǔ。这个大家很少听到,但是大家知道现在在华山一带,有一种老腔。这个老腔在演唱的时候,突然会跑出来一个人,扛着乐器。什么乐器呢?一条板凳、一块木头。嘭嘭嘭,在那儿敲。这也就是说,在老腔里面保留着中国古代用木器做打击乐的痕迹。那么石就是玉制的打击乐器,比如磬。丝就是通过丝弦发声的演奏乐器,琴瑟。竹子就不用说了,笛子都是。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分类法并不一定科学。但是呢,传统中国就是这么分,这么分有它的道理,这是属于专业的音乐范畴的问题,我们不在这儿讨论。我只问大家一件事情,我们平时经常说,哎呀,这个人吹牛皮。对吧?吹牛嘛。那牛当然不能吹,你肯定是吹牛皮。我倒请问大家,吹牛皮到底什么意思?大家一般认为,吹牛皮是说大话。那牛皮能吹大吗?诸位,那么厚一牛皮,你怎么给它吹大嘛?它多大就多大。你干嘛不吹一个更有弹性的东西?为什么叫吹牛皮啊?实际上吹牛皮的本意不是这个,跟八音相关。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垒的,牛皮是敲的。牛皮是鼓嘛,鼓你是吹鼓啊,所以吹牛皮的意思是不搭调。
吹牛皮的意思
【钱文忠】
不搭调、你讲那事跟这个没关系,是否夸大倒在其次。当然我们现在都忘了,所以老说吹牛皮。
传统中国认为,音乐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位,能够使人相互理解沟通,成为朋友。最好的朋友叫什么?知音。
【字幕配画外音】
常言道朋友好找、知音难求。千百年来,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自己最好的朋友称为知音?这里面又蕴含着什么样的典故呢?
【钱文忠】
知音的故事,牵涉到两个主人公,一个叫俞伯牙,一个叫钟子期。
【钱文忠】
俞伯牙是春秋时代楚国的顶级的音乐家。从小聪明、酷爱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他为了使自己的琴技能够更上一层楼,这个俞伯牙经常带着琴,到河边没有人的地方去演奏,苦练琴艺。
那么有一天,已经成为一代大师的俞伯牙,他依然很勤奋,就在一个下雨天坐上了船,沿着江慢慢漂游。一边欣赏淅沥淅沥的雨声,一边情不自禁拿出琴演奏起来。演奏演奏的时候、过程当中,俞伯牙突然发现自己的一根琴弦弹了一下。这很奇怪,他已经是大师级的人物了,这种小小的杂音,怎么琴弦会动?他马上就知道有事,他就觉得有人在偷听他弹琴。俞伯牙抬头一看,发现岸边树林旁边,蹲着一个打柴的人,这个人当然就是钟子期。俞伯牙把船靠岸,请钟子期上船。说您那么喜欢听我的音乐,钟子期说是是是,那让我为您演奏一曲。演奏完了一曲以后,俞伯牙问钟子期,你什么感觉?您听到了什么?钟子期说,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俞伯牙大惊,他弹的正是《高山》,他没有事先告诉他,我的曲子名叫什么。俞伯牙觉得太奇怪了,那我再为您弹一曲,您再听听看。又弹了一曲,钟子期的回答是,多么浩荡的流水啊。这俞伯牙服了,他弹的曲子正是《流水》。
那俞伯牙觉得,你那么理解我的音乐,就称为知音、你了解我的音乐。这也就是一个成语,高山流水的典故就从这儿来的。
【钱文忠】
两个人相约,俞伯牙说我要出去旅游,古人都要旅游我们讲过的,等我回来以后,我到您府上拜访,我再为您演奏。等伯牙旅游回来的时候,钟子期去世了,他们两个没有能够再碰到。俞伯牙按约到钟子期家,拜见的时候,看见的是钟子期的坟。俞伯牙带着琴,在钟子期的坟前,再演奏了一曲,非常的凄凉、哀婉。演奏完了以后,伯牙把自己最珍贵的琴,在钟子期的坟前摔烂了,从今往后,俞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
这又就是伯牙摔琴的故事。
【钱文忠】
可见在传统中国,把音乐看得有多么的神圣。赋予音乐多么崇高的一种价值。当然,同时如果象我这样的人,听俞伯牙弹琴,他弹高山,我肯定说哎呀,一土堆啊;弹流水,我说哎呀,一水沟啊。那就是什么?那就叫对牛弹琴。我就成牛了,那就是风险很大,听音乐的风险是很大的、在古代。
《三字经》讲完这个以后,接下来就讲了单数最大的一个数、九。
【字幕配画外音】
在中国古代,九这个数字被认为是最具神秘色彩的数字。古人以九为大数,汉语中关于九的词汇也有很多,比如九五之尊、九霄云外、九牛二虎等等。然而在封建社会,还有一个词与九有关,那就是一个人如果犯了罪,就要株连九族。那么这里的九族,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呢?
【字幕配画外音】
《三字经》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钱文忠】
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九族。九族的亲戚关系,和中国古代的礼制和法制关系密切。为什么?一人犯罪的话,最重的刑罚是诛九族。
灭九族已经够残酷了吧?可是大家知道,秦始皇还经常灭人家的三族。李斯被腰斩,李斯就是被灭了三族的。
【字幕配画外音】
父系的九族
母系的九族
妻家的九族
【钱文忠】
所以是几千口人杀的,这是非常残酷的。而到了明朝以后,杀九族还不过瘾,才有了十族。十族什么呢?加上老师一族,师生关系也是一族。所以在明朝,招学生的风险很大很大,如果一个学生被灭门,明天你老师也被拎出去砍头。当然学生拜老师的风险也很大,如果你拜一个老师不巧被杀,哪怕你毕业了,我也给你揪回来杀了。
这都是中国传统当中很残酷的一面,今天当然早就没有了。这非常残酷,这种传统就不值得继承、这还了得。
那么讲完这九族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亲属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学生从小应该学习哪些亲属相处的礼仪?这个请大家听下一讲。>> 三字经(含王相《三字经训诂》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章炳麟《重订三字经》)_价格26.0000元
三字经(含王相《三字经训诂》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章炳麟《重订三字经》)
编号:seND
品种:其他文字类旧书-其他文字类旧书
属性:其他文字类旧书,,80-89年,,,,32开,150-199面,,汉字,,
简介:王应麟王相贺兴思章炳麟著,岳麓书社印。
您好,欢迎您对本店商品进行点评、提问!如果您需进一步了解商品,请在此向店主询问!
店主 || 还未回复
商店【楚尚书房】“其他文字类旧书”目录下其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其他文字类旧书 >> 三字经(含王相《三字经训诂》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章炳麟《重订三字经》)_价格26.0000元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梁漱溟:胡...”习题详情
28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梁漱溟:胡同里走出的“中国的脊梁”安福胡同,梁漱溟先生的摇篮。一生放言无忌的梁漱溟先生,生长在一个清朝末年的民主家庭。父亲梁济对儿子完全是宽放的,从不干涉他的思想、行为。“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是由于我少年时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耳。例如我极关心国家大局,爱读《三名臣书牍》《三星使书牍》等书籍,写日记,勉励自己。”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梁济很有些西方化味道,不让其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古书,在读过《三字经》后,便让他读传播世界新知识的《地球韵言》。这在当时是一破例的事。彭翼仲先生办报,经营蚀本,债台高筑,几乎自缢。父亲梁济先生慷慨解囊,拯救朋友于危难。儿子梁漱溟年龄虽小,却能见其大者:“见出当时艰难情形和他们做事动机之纯洁伟大。——他们一心要开发民智,改良社会。这是由积年对社会腐败之不满,又加上庚子亲见全国上下愚蠢迷信不知世界大势,几乎招取亡国大祸所激动的”。“大约从十岁开始,父亲和彭公的人格感召,使我幼稚的心灵隐然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而鄙视那般世俗谋衣食求利禄的‘自了汉’生活。”地安门中学,梁漱溟先生的母校。1906年夏天,13岁的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地址在地安门外明清两代兵将局旧址。他在这里度过了美妙、充实的5年半的读书时光。韶华壮志,书生意气。梁先生在国文课上,总喜欢做翻案文章,不肯落入俗套。一王姓老师年逾古稀,对其恼恨之余批语道:“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但亦有一范姓老师对他赏识有加,曰:“语不惊人死不休。”关于中学时期的自学,梁先生深有体味:“学问必经自己求得者,方才切实受用。”“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干涉。十七八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梁漱溟先生认为,“自学的根本,是一片向上心。所谓自学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有智慧识见发出,就是生命向上自强之效验,就是善学。因此,一个人必须力争上游,倾所谓一片向上心,大抵在当时便是如此。向上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二是社会问题(即中国问题)。”也许人们难以预料,为了研究、解答以上这两个问题,梁先生所用的自学资料,不是图书馆诸多名家的皇皇巨著,竟然是社会上热门的维新派报纸。“无论在人生问题上或在中国问题上,我在当时已能取得住在北中国内地的人所能有的最好的自学资料。我拥有梁任公先生主编的《新民丛报》《新小说》《国风报》和《民立报》等。这都是当时内地寻常一个中学生所不能有的丰富资料。”西海西沿2号,梁漱溟先生的老宅。梁漱溟先生的旧居遗址,垂柳、碧波、山石、小桥,叠加成画;一片祥和。秋天的阳光如同那成熟的智慧,并不刺人眼目,和煦、熨帖地照在身上,冷暖适中,不卑不亢。正是在这里,父亲梁济于1918年投湖自尽前几天,曾问过只有25岁的儿子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先生回答父亲:“我信任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父亲梁济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投积水潭自尽。遗言:“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他更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人生道理。人们很难想象,猝然失去挚爱的父亲,梁漱溟先生是怎样平复内心伤痛的。就在父亲沉湖一年之后,他开始写作为其奠定学者地位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如果说今日中国不少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自信,持有自尊,倡导自强,那一点儿不奇怪。但是,生逢乱世,饱经扰攘,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却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者,乃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是也!【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父亲的信任且放任只是建立在梁漱溟少年时的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的基础上,可见这个“民主家庭”奉行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B.梁漱溟先生的父亲梁济亲历清末、民国时期的动荡,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带着对旧世界的眷恋投积水潭自尽。C.旧居遗址的描写,在一片祥和的秋日景象中,烘托出梁漱溟先生的成熟智慧和不卑不亢,并引出后文先生对未来人生的思考。D.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梁漱溟先生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认为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深厚”。E.安福胡同、地安门中学、西海西沿2号,这一个个地方勾勒出梁漱溟先生的生命轨迹,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代大师的成长。【小题2】梁漱溟先生对自学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概括。(6分)【小题3】在梁漱溟先生的人生里,父亲对他有哪些影响?请简要概括。(6分)【小题4】生逢乱世,父亲梁济带着“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疑问投湖自尽,梁漱溟却坚信世界一天一天往好里去。做法不同,但都称得上“中国的脊梁”。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理解。(8分)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B得1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河北冀州市中学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梁漱溟:胡同里走出的“中国的脊梁”安福胡同,梁漱溟先生的摇篮。一生放言无忌的梁漱溟先生,生长在一个清朝末年的民主家庭。父亲梁济对儿子完全是宽放的,从不干涉他的思想、行为。“父亲对我...”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A项,“这个‘民主家庭’奉行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理解错误;B项,父亲的自尽“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D项,“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深厚’”属无中生有。试题分析:这道题的信息集中在原文第八段“关于中学时期的自学,梁先生深有体味”,考生只需从梁先生的话语中归纳总结即可得到答案,如梁先生说:“学问必经自己求得者,方才切实受用”,表明梁先生认为自学获得的学问才实用;“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表明良好的家庭氛围才有助于自学;还有“自学的根本,是一片向上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需要通读全文筛选出有关父亲对梁先生影响的段落和语句,然后逐条概括。第二段和第八段,写了父亲营造的民主宽放的家庭氛围对梁先生的影响;第三段“梁济很有些西方化味道”,写了父亲采用西方的教育方式对梁先生的影响;倒数二、三、四段,写了父亲的爱国责任感和父亲的死对梁先生的影响。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小题4】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解答时要首先表明观点,然后再结合原文进行进行分析。本题,考生应首先明确梁先生父子二人都是中国的脊梁,然后可结合学过的课文,解释“中国的脊梁”的含义,明确什么样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再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别分析,为什么说梁先生父子二人都是中国的脊梁即可。考点: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梁漱溟:胡同里走出的“中国的脊梁”安福胡同,梁漱溟先生的摇篮。一生放言无忌的梁漱溟先生,生长在一个清朝末年的民主家庭。父亲梁济对儿子完全是宽放的,从不干涉他的思想、行为。...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梁漱溟:胡...”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梁漱溟:胡同里走出的“中国的脊梁”安福胡同,梁漱溟先生的摇篮。一生放言无忌的梁漱溟先生,生长在一个清朝末年的民主家庭。父亲梁济对儿子完全是宽放的,从不干涉他的思想、行为。“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是由于我少年时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耳。例如我极关心国家大局,爱读《三名臣书牍》《三星使书牍》等书籍,写日记,勉励自己。”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梁济很有些西方化味道,不让其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古书,在读过《三字经》后,便让他读传播世界新知识的《地球韵言》。这在当时是一破例的事。彭翼仲先生办报,经营蚀本,债台高筑,几乎自缢。父亲梁济先生慷慨解囊,拯救朋友于危难。儿子梁漱溟年龄虽小,却能见其大者:“见出当时艰难情形和他们做事动机之纯洁伟大。——他们一心要开发民智,改良社会。这是由积年对社会腐败之不满,又加上庚子亲见全国上下愚蠢迷信不知世界大势,几乎招取亡国大祸所激动的”。“大约从十岁开始,父亲和彭公的人格感召,使我幼稚的心灵隐然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而鄙视那般世俗谋衣食求利禄的‘自了汉’生活。”地安门中学,梁漱溟先生的母校。1906年夏天,13岁的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地址在地安门外明清两代兵将局旧址。他在这里度过了美妙、充实的5年半的读书时光。韶华壮志,书生意气。梁先生在国文课上,总喜欢做翻案文章,不肯落入俗套。一王姓老师年逾古稀,对其恼恨之余批语道:“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但亦有一范姓老师对他赏识有加,曰:“语不惊人死不休。”关于中学时期的自学,梁先生深有体味:“学问必经自己求得者,方才切实受用。”“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干涉。十七八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梁漱溟先生认为,“自学的根本,是一片向上心。所谓自学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有智慧识见发出,就是生命向上自强之效验,就是善学。因此,一个人必须力争上游,倾所谓一片向上心,大抵在当时便是如此。向上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二是社会问题(即中国问题)。”也许人们难以预料,为了研究、解答以上这两个问题,梁先生所用的自学资料,不是图书馆诸多名家的皇皇巨著,竟然是社会上热门的维新派报纸。“无论在人生问题上或在中国问题上,我在当时已能取得住在北中国内地的人所能有的最好的自学资料。我拥有梁任公先生主编的《新民丛报》《新小说》《国风报》和《民立报》等。这都是当时内地寻常一个中学生所不能有的丰富资料。”西海西沿2号,梁漱溟先生的老宅。梁漱溟先生的旧居遗址,垂柳、碧波、山石、小桥,叠加成画;一片祥和。秋天的阳光如同那成熟的智慧,并不刺人眼目,和煦、熨帖地照在身上,冷暖适中,不卑不亢。正是在这里,父亲梁济于1918年投湖自尽前几天,曾问过只有25岁的儿子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先生回答父亲:“我信任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父亲梁济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投积水潭自尽。遗言:“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他更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人生道理。人们很难想象,猝然失去挚爱的父亲,梁漱溟先生是怎样平复内心伤痛的。就在父亲沉湖一年之后,他开始写作为其奠定学者地位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如果说今日中国不少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自信,持有自尊,倡导自强,那一点儿不奇怪。但是,生逢乱世,饱经扰攘,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却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者,乃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是也!【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5分)A.父亲的信任且放任只是建立在梁漱溟少年时的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的基础上,可见这个“民主家庭”奉行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B.梁漱溟先生的父亲梁济亲历清末、民国时期的动荡,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带着对旧世界的眷恋投积水潭自尽。C.旧居遗址的描写,在一片祥和的秋日景象中,烘托出梁漱溟先生的成熟智慧和不卑不亢,并引出后文先生对未来人生的思考。D.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梁漱溟先生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认为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深厚”。E.安福胡同、地安门中学、西海西沿2号,这一个个地方勾勒出梁漱溟先生的生命轨迹,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代大师的成长。【小题2】梁漱溟先生对自学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概括。(6分)【小题3】在梁漱溟先生的人生里,父亲对他有哪些影响?请简要概括。(6分)【小题4】生逢乱世,父亲梁济带着“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疑问投湖自尽,梁漱溟却坚信世界一天一天往好里去。做法不同,但都称得上“中国的脊梁”。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理解。(8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梁漱溟:胡同里走出的“中国的脊梁”安福胡同,梁漱溟先生的摇篮。一生放言无忌的梁漱溟先生,生长在一个清朝末年的民主家庭。父亲梁济对儿子完全是宽放的,从不干涉他的思想、行为。“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是由于我少年时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耳。例如我极关心国家大局,爱读《三名臣书牍》《三星使书牍》等书籍,写日记,勉励自己。”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梁济很有些西方化味道,不让其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古书,在读过《三字经》后,便让他读传播世界新知识的《地球韵言》。这在当时是一破例的事。彭翼仲先生办报,经营蚀本,债台高筑,几乎自缢。父亲梁济先生慷慨解囊,拯救朋友于危难。儿子梁漱溟年龄虽小,却能见其大者:“见出当时艰难情形和他们做事动机之纯洁伟大。——他们一心要开发民智,改良社会。这是由积年对社会腐败之不满,又加上庚子亲见全国上下愚蠢迷信不知世界大势,几乎招取亡国大祸所激动的”。“大约从十岁开始,父亲和彭公的人格感召,使我幼稚的心灵隐然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而鄙视那般世俗谋衣食求利禄的‘自了汉’生活。”地安门中学,梁漱溟先生的母校。1906年夏天,13岁的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地址在地安门外明清两代兵将局旧址。他在这里度过了美妙、充实的5年半的读书时光。韶华壮志,书生意气。梁先生在国文课上,总喜欢做翻案文章,不肯落入俗套。一王姓老师年逾古稀,对其恼恨之余批语道:“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但亦有一范姓老师对他赏识有加,曰:“语不惊人死不休。”关于中学时期的自学,梁先生深有体味:“学问必经自己求得者,方才切实受用。”“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干涉。十七八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梁漱溟先生认为,“自学的根本,是一片向上心。所谓自学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有智慧识见发出,就是生命向上自强之效验,就是善学。因此,一个人必须力争上游,倾所谓一片向上心,大抵在当时便是如此。向上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二是社会问题(即中国问题)。”也许人们难以预料,为了研究、解答以上这两个问题,梁先生所用的自学资料,不是图书馆诸多名家的皇皇巨著,竟然是社会上热门的维新派报纸。“无论在人生问题上或在中国问题上,我在当时已能取得住在北中国内地的人所能有的最好的自学资料。我拥有梁任公先生主编的《新民丛报》《新小说》《国风报》和《民立报》等。这都是当时内地寻常一个中学生所不能有的丰富资料。”西海西沿2号,梁漱溟先生的老宅。梁漱溟先生的旧居遗址,垂柳、碧波、山石、小桥,叠加成画;一片祥和。秋天的阳光如同那成熟的智慧,并不刺人眼目,和煦、熨帖地照在身上,冷暖适中,不卑不亢。正是在这里,父亲梁济于1918年投湖自尽前几天,曾问过只有25岁的儿子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先生回答父亲:“我信任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父亲梁济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投积水潭自尽。遗言:“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他更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人生道理。人们很难想象,猝然失去挚爱的父亲,梁漱溟先生是怎样平复内心伤痛的。就在父亲沉湖一年之后,他开始写作为其奠定学者地位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如果说今日中国不少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自信,持有自尊,倡导自强,那一点儿不奇怪。但是,生逢乱世,饱经扰攘,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却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者,乃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是也!【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5分)A.父亲的信任且放任只是建立在梁漱溟少年时的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的基础上,可见这个“民主家庭”奉行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B.梁漱溟先生的父亲梁济亲历清末、民国时期的动荡,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带着对旧世界的眷恋投积水潭自尽。C.旧居遗址的描写,在一片祥和的秋日景象中,烘托出梁漱溟先生的成熟智慧和不卑不亢,并引出后文先生对未来人生的思考。D.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梁漱溟先生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认为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深厚”。E.安福胡同、地安门中学、西海西沿2号,这一个个地方勾勒出梁漱溟先生的生命轨迹,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代大师的成长。【小题2】梁漱溟先生对自学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概括。(6分)【小题3】在梁漱溟先生的人生里,父亲对他有哪些影响?请简要概括。(6分)【小题4】生逢乱世,父亲梁济带着“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疑问投湖自尽,梁漱溟却坚信世界一天一天往好里去。做法不同,但都称得上“中国的脊梁”。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理解。(8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字经全文解释及拼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