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二十字

探究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年12期
探究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
【摘要】: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文言文自身特点,多讲究一些教学策略,探究一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3【正文快照】:
人们常说,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从教十几年下来,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我,非常喜欢教文言文,因为它简单刻板不需要深入分析;而作为学生的孩子们,却和文言文的学习格格不入。一遇到练习或考试中的课外文言文,总是胡乱猜测或干脆放弃。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坤灵;;[J];中学语文;1983年05期
张芳红;[J];甘肃教育;1994年06期
璞真;[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周卫华;[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年12期
邓作平;[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年06期
,钟秀萍;[J];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12期
陈金明;[J];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01期
朱雯;[J];中学教与学;1996年02期
田劲风;[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03期
;[J];语文世界(红A版);199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郜继红;荀延龙;房建东;;[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刘书智;郭晓燕;;[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罗凌;;[A];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彭新静;;[A];全国第九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王奕莹;;[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包三十五中学《以自主互助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朱桦;;[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田明亮;;[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于万杰;;[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胡建光;卢大华;;[A];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武都区汉王中学教师
杜松柏;[N];陇南日报;2009年
剑阁县鹤龄中学 梁彦之;[N];广元日报;2009年
吴万红;[N];学知报;2010年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马中学
黄锡香;[N];学知报;2010年
重庆市忠县新生初级中学
何香琼;[N];学知报;2011年
江苏省建湖县近湖中学
朱正东;[N];学知报;2010年
江苏省淮安市平桥中学
张洪梅;[N];学知报;2011年
山东·临沭
李子阳;[N];学知报;2011年
驻马店一高
李天留;[N];学知报;2011年
山东临沭第三初级中学
莫颖;[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皇友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安槿雅;[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姚远;[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王茜;[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徐岩;[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杜湘瑜;[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朱建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洁;[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金蓓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孙晓敏;[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柳林英;[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沈彦;[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郭丽巍;[D];延边大学;2010年
杨雪桥;[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王莉;[D];延边大学;2010年
黄达顺;[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李艳华;[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文言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275所
24小时更新:2285
总量:5694026
您的位置:
文言文句式大汇总(二)
文言文句式大汇总(二)
今天为大家分享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总结。文言文固定句式在高考文严重所占比重还是比较重的,不仅会在翻译题中出现,最重要的是,它会影响你对句子乃至整个文言段落的理解。所以,大家要好好掌握。一、表示疑问1、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 “所……者为何”的倒装和压缩。可译为“所……的(人、事、物)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译文:问姑娘所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例: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的钱所谋求的是什么?2、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怎么办?”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文:拿了我的玉璧,不给我城,怎么办? 还可译为:“为什么……?”例: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何如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1)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可译为“怎么样”。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例:王以为何如其父?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4、如……何?奈……何?可译为:“拿……怎么样呢?”“对……怎么样”“把……怎么样”。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凭着你残余的力气,还不能毁去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块怎么样呢?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对太行、王屋怎么办?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译文: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5、“何(奚)以……为”“何(奚、曷)……为”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文: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例: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6、孰与:与……孰 译为“跟……比较,哪一个(谁)……”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么样呢?二、表示反问1、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2、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译文: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呢?3、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不也是……吗?”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4、“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5、岂(其)……哉(乎、耶)?可译为:“难道……吗?”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译文:(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伶人才如此吗?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译文: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6、安……哉(乎)?可译为:“怎么……呢?”“哪里……呢?”例: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7、……非……欤?可译为:“……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8、宁……耶?可译为:“哪里……呢?”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9、顾……哉?可译为:“难道……吗?”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译文:人们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和尚吗?10、独……哉(耶)?可译为:“难道……吗?”例:独不怜公子姊耶?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11、“其……乎(也、耶)”表揣测、希望、反问等语气。表揣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表希望“还是……吧!”;表反问:“难道……吗?”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难道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译文: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译文: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12、“庸……乎”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三、表示感叹1、何其……也!可译为:“怎么、那么……啊!”“多么……啊!”2、特(直或止)……耳译为“只不过……罢了” 。例:止增笑耳。(蒲松龄《狼》)嗟夫,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读《孟尝君传》)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4、一何……可译为: “多么……啊!”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相关链接: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