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罗振玉价格叶永峰价格

“戥秤传人”叶永峰
发布时间:
  中国台州网 &.cn 
【大&中&小】 【打印】
叶永峰(右)和他的师傅。
  记者&&陈红松/文&&本版图片由叶永峰本人提供
  小秤竟是濒临失传
  的民间艺术奇葩
  结缘戥秤,
  小秤竟是濒临失传
  的民间艺术奇葩
  叶永峰祖上行医,家里留传下来一套称贵重药材用的秤,戥秤就是其中的一杆。“家人保管得很好,很多年来一直锁在奶奶的柜子里,很少让人碰。”这杆稀奇的秤,在他心中,更多的是一种神秘。
  1996年,叶永峰走上工作岗位,奶奶把这杆珍藏了多年的戥秤作为礼物送给他。
  叶永峰特别珍爱这杆秤。但是,时光飞逝,奶奶去世了,秤也如人的容颜,慢慢老去。叶永峰很心痛,他想到了要修复这杆老秤。于是一有空,他就自己琢磨制秤工艺。
  在不断地探索中,叶永峰也对戥秤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国杆秤制作历史悠久,目前考古出土的最早杆秤可追溯到汉代。戥秤作为一种小型的杆秤,是古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材和香料的精密衡器,是我国古代度量衡发展史中的一朵奇葩。因其用料讲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外盒精美,形似如意,寓意“称心如意”,也被当作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公元1006年,宋朝内务府主管刘承研制出可精确称量的小型杆秤,即历史上第一杆正式以“戥秤”命名的杆秤。随着人们的制作手艺不断发展,戥秤的制作工艺不断提高,至明、清时期,戥秤工艺达到顶峰,该时期制作的戥秤工艺精良、用料考究。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动荡,戥秤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电子秤的普及,传统的戥秤已绝迹市场,其制作工艺也濒临失传。
  “不能让如此精致的传统技艺就这样消失了!”了解戥秤的历史后,叶永峰坚定了要把戥秤做出来的决心。
  真正开始动手做时,叶永峰才发现小戥秤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戥秤制作工艺独特,一杆戥秤从选料、打磨、校准、抽线、打星眼、制作外盒、刻花等,前后要经120多道工序,手艺历来由师徒相传,特别是校准、抽线、打星眼等工序,要求工匠有高超的手艺,才能制作出一杆精准完美的戥秤。
  从2000年开始试做戥秤,8年多时间以来,一有机会,他就四处打听和收集整理戥秤制作工艺。每次到外地出差,叶永峰都要抽时间拜访当地制秤老艺人,讨教做秤技艺,先后到四川、广东、西安、北京、青海等地,每次搜集戥秤制作工艺细节,回家后马上购置制作材料,加工实践后整理记录。但由于戥秤制作是清代、民国的事情,几十、上百年过去了,真正自己做过的戥秤艺人已非常稀少,有些关键工艺已处于失传状态,无从考究,叶永峰所能了解到的也只是其中的只言片语,研制戥秤进行得并不顺利。
  2006年调到了泽国工作,叶永峰又开始寻找当地的制秤老艺人。
  泽国镇是台州文化、商贸重镇,早在宋代初年就已建集镇。泽国民间杆秤制作历史源远流长,因商业发展需要,杆秤、戥秤一直是泽国手工艺制作中的重要产品。直至今日,在泽国老街区,仍有一些老工匠在做售木杆秤。
  2006年初,叶永峰终于找到了这位制秤名师。师傅是位近70岁的老人,叫颜安年,是颜氏杆秤的第五代传人,做了一辈子的秤,如今还守着那家秤店。“这是我吃饭的手艺,不能教给外人的。”每次去拜师,总是吃闭门羹。
  叶永峰没有放弃。
  一有空,他就去老人的店里,叫一声“师傅”,然后递上烟,再陪他闲聊,带着平时遇到的困惑向老人家讨教。每当聊到秤时,老人总会自豪地夸起自己的手艺,回忆起关于制秤的掌故,不经意间也透露了不少制秤的独到的技术。
  叶永峰暗暗记在心里,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动手做,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叶永峰把戥秤基本做了出来。大概过了半年时间,老人被叶永峰的诚心好学感动了,终于答应收下了这个徒弟,并慢慢地把一些制秤“秘诀”传授给了他。
  苦练绝艺,
  小小戥秤蕴含着
  人生大道理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叶永峰深知其中的道理。由于工作繁忙,他就用晚上和双休日闭门钻研。
  制秤的过程是寂寞和辛苦的,每天清晨、晚上只要有时间,雕刻、磨杆都是必习课。有段时间,为了把秤杆制作工艺琢磨透,叶永峰找来工具把牦牛骨切开,牦牛骨不知做坏了多少根,最后才掌握了牛骨下料、脱脂、漂白、取直、刨成型、抛光的工艺。而制作一枚成型戥秤杆,至少还要经过选料、切割、磨圆、画线、定孔位、钻孔、测定盘星、打星眼、涂色、穿绳纽等十几道工序。杆上一排排星眼,其做工之难、之细、之精,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好像艺术品那样完美、准确、高雅。
  叶永峰说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研究、制作戥秤上了,家里的其他事情都顾不上,也很少时间去陪妻子、儿子,这让他感到很惭愧。家里人刚开始也反对,说他不仅浪费钱财,还浪费时间。但叶永峰依然执迷不悔。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在自家的阳台上搭了一个简易的“工作室”,常常晚上辞了不必要的应酬,回到家吃完饭就投入到制秤的世界,钻、凿、刻、磨……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没有名利追逐,告别喧嚣浮躁,叶永峰就这样心无旁骛地沉浸在制秤世界里。
  制秤的过程,也让叶永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计量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常说的成语“权衡利弊”,就是从做秤来的,权就是秤锤,衡就是秤杆。“一杆戥秤是否准确,打眼是关键,要求制作者不仅要有高超熟练的技艺,更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叶永峰提起戥秤的内提纽,没有挂秤锤,就能非常平衡,纹丝不差。“心态一浮躁,注意力不集中,打出来的孔就歪了,秤就不准了。”没有找准秤杆上平衡基准点,做出来的秤就不准;现实的生活中,没有找准矛盾的关键,问题就解决不了。
  叶永峰把这种做事的方法运用到在平时的工作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对事、对人。遇到棘手的问题,应冷静地去对待,找准矛盾的关键,单位里碰到大事研究时,叶永峰经常能提出自己独特精准的观点。
  “做秤和做事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叶永峰说,他由衷地感谢颜师傅毫无保留的指导,师傅勤劳、耿直、善良的为人也深深地影响着自己。
  天道酬勤。2008年底,叶永峰终于完成了《戥秤制作细节工艺流程》编写工作,使戥秤制作工艺得到了全面恢复。
  艺无止境,
  完美戥秤计划继续
  叶永峰说他做戥秤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从工艺上,叶永峰追求纯手工。在跟师傅学杆秤制作时,叶永峰最感兴趣的还是老工艺,师傅有时也迷惑,说现在的钻孔机又快又好,这些老把式他自己都不用,可叶永峰还是非要师傅教他,直到学会使用、制做工具为止。
  为了恢复戥秤的原有计量标准,叶永峰又系统研究了中国古代计量史资料,制作了一套清朝旧十六两一斤制的标准砝码,清代一斤相当于现在596.8克。叶永峰认为,虽然旧十六两对于现代已无实际用处,但他觉得,制造、使用旧时古人的手工工具,按原貌制作才叫做戥秤。
  为了把秤做得更完美,叶永峰在资金上舍得投入。戥秤杆的材料从马骨、牛骨、骆驼骨到名贵的象牙;秤盘、秤砣的材料从黄铜、紫铜到纯银制;秤盒从樟木、檀木到乌木――只要打听到什么材料好,他都会想方设法弄到,在叶永峰的工作室中,见到了真正的南非象牙棒,细腻、白净,这是他目前正在替一个朋友定做的,一杆象牙戥秤。“做秤杆象牙是最好的材料,配上纯银的秤盘、檀木,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戥秤了。但象牙已很难找,除此之外动物骨头中牦牛上腿骨是最好的,质地细、白。”谈起对各种材料的认识,叶永峰颇有心得。细算下来,几年在做秤上已经投入了六七万元。
  小小戥秤,不仅让他生活更加充实,也让他收获了更多的人生惊喜。
  谈起同王伯敏老先生的结识,叶永峰至今仍激动不已。虽然王伯敏老先生也是温岭人,但已移居西子湖畔多年,并且年事已高,很少有对外交往活动。今年春节过后,叶永峰花了近一个月时间,精心制做了一杆戥秤,托朋友到杭州拜访王伯敏老先生时带去,目的是求得王老先生的指点。王伯敏老先生看到濒临失传的戥秤,居然做得这么好,非常激动,专门题词“称心如意”,落款“己丑书给戥秤传人叶永峰任者,王伯敏八十又六”;又赠画“璞图”,上画璞玉一块,题字“璞玉也,不琢而成器,重在万斤以上。有云,戥秤可称此,举他盖世,有福有缘,万事得称心如意也”,落款“己丑油菜花黄之时,写给永峰任者,王伯敏八十又六”。叶永峰说,能得到王伯敏老先生的如此看重,是对我做秤的极大鼓励。
  在叶永峰的工作室内,还看到了北大教授、著名书法家王岳川先生赠送的题词“道不远人”、著名篆刻家逯国平刻的印章“称心如意”。
  制秤也让叶永峰结识了很多朋友。有一次,叶永峰去青海,同事们都去了风景区旅游,他却没去,而是跑到了卖牦牛肉的商铺买回了一大袋的牦牛骨。店主尼玛是藏民,联系久了,成了好朋友,现在只要一有上好的牦牛骨,就会从高原快递到泽国。四川驯龙镇的向阳先生,帮助他学会了如何处理好牛骨。泽国的制木工刨名匠林于仁先生,帮助他制作的檀木秤盒。
  现在他更为关注的是戥秤制作技艺的传承。叶永峰充满忧虑地说,戥秤的制作对眼力的要求很高,制作技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我做一杆秤,最少要15个工作日,所有的配件都需要自己加工,如果算成本也在3000元以上”。戥秤因制作工艺复杂,配件无处寻找,制作成本高昂,戥秤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使用价值。“100元就可以买到精确到0.01克的电子秤”,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杆秤的消亡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但当我们真正面对这样的事实时,心中又有些不舍。”叶永峰说。
  但叶永峰认为戥秤的价值是不会消失的,毕竟,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一直在使用着它,并代代相传。它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人们不断赋予杆秤文化内涵:公平公义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他表示会不遗余力地将戥秤做下去,还会把自己学到的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温岭小戥秤传承的文明史 日&&10:32:59&&星期日&&
叶永峰赠送戥秤给韩国大田广域市区长。
叶永峰为全国戥秤收藏第一人周长年先生定制的戥秤。
杆上的黑色标志就是星眼。
在当今瓷器玉器等热门收藏中,它显得微不足道,甚至逐渐失传但它来源于古人的生产生活,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第一次知道戥秤是因为温岭木杆秤制作技艺(戥秤制作技艺),是因为它上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找资料,才发现原来在我们身边还有设计如此精美的老物件。
在网上找了图,总想着闲暇时若能自己打造一把,时时带在身边把玩一番,该是多么享受的事情,结果辗转找到温岭戥秤传承人叶永峰,才知道制作一杆小小的戥秤是如此不易,而它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更是让人不敢小觑。
戥秤见证了一段历史
戥秤是秤的一种,不过可不是用来秤萝卜白菜的普通秤。
在过去,戥秤是用来称量贵重物品的,譬如金、银、名贵中药、名贵染料及香料的精密器具,因为外型设计巧妙,只有手掌大小,携带方便,为商人所喜。
早在宋代,出现了戥秤。这种戥秤设计精美,结构合理。过去有句俗话:家有万贯,外有戥子(戥秤)。可见戥秤在当时社会和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这一不太起眼的老物件,我们现在已难见其踪,一些年轻人对此物几乎是一无所知,就是这个“戥”字念什么也会让我们去翻查一番字典。
“现在温岭还在做戥秤的人只有我了,而且据中国度量衡研究专家丘光明老师介绍,全国范围内,她也没有见到还有做的。”叶永峰是现在仅存的“戥秤传人”,找到他的时候,记者非常惊讶,因为他并不是家传的手艺人,而是温岭市泽国镇的一名机关干部,但是就是这个忙碌的机关干部,在工作之余,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应酬,投身戥秤制作,用了整整8年时间,让这朵传统的民间艺术奇葩重放光彩。
与戥秤结下不解之缘
叶永峰祖上行医,家里留传下来一套称贵重药材用的秤,戥秤就是其中的一杆。“家人保管得很好,很多年来一直锁在奶奶的柜子里,很少让人碰。”直到叶永峰走上工作岗位,奶奶才把这杆珍藏了多年的戥秤作为礼物送给他。就是这个礼物,让他从此与戥秤结下不解之缘。
泽国镇是台州文化、商贸的一个重镇,早在宋代初年就已建集镇。泽国民间杆秤制作历史源远流长,因商业发展需要,杆秤、戥秤一直是泽国手工艺制作中的重要产品。直至今日,在泽国老街区,仍有一些老工匠在做售木杆秤。
2006年初,在泽国老街的一家秤店里,叶永峰找到了一位制秤名师,老人叫颜安年,已经70多岁,是颜氏杆秤的第五代传人,做了一辈子的木杆秤,如今还守着那家秤店。
几经周折,叶永峰拜师,并开始苦练手艺。有段时间,为了把秤杆制作工艺琢磨透,叶永峰找来工具把牦牛骨切开,牦牛骨不知做坏了多少根,最后才掌握了牛骨下料、脱脂、漂白、取直、刨成型、抛光的工艺。而制作一枚成型戥秤杆,至少还要经过选料、切割、磨圆、画线、定孔位、钻孔、测定盘星、打星眼、涂色、穿绳纽等十二道工序。杆上一排排星眼,其做工之难、之细、之精,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好像艺术品那样完美、准确、高雅。
“现在对我来讲最难的就是如何寻找到制作的材料,很多配件都是我自己手工制作的,特别费工夫。”叶永峰说仅仅是制作原材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说牦牛骨头如何脱脂漂泊工艺、小的铜盘如何制作涉及到铜匠工艺,秤盒如何制作涉及到木匠工艺,还有秤砣上还要刻上名字记号,涉及到铜錾刻技艺。很多类似的手工技艺都是要求你从头学起,才有可能做出一把精致的戥秤。
“大人物”喜与他结识
每次到外地出差或旅游,叶永峰都要抽时间拜访当地制秤老艺人,讨教做秤技艺。“我还会直接去当地的古玩交易市场或老街看看。一次在西藏就收到了全国目前最小的戥秤,在云南丽江古城,收到了一把茶马古道上专用的银虎金戥,还有在长沙拜访了当地的老秤匠,也学到了很多不同的技艺。虽然不一定每一个制秤师傅都会做戥秤,但是每个人都有所长,学习他们的长处对我自己制秤也有很大帮助。”叶永峰说。
制作戥秤还让叶永峰认识了很多以前不可能认识的“大人物”,并收获了很多惊喜。
中国度量衡研究专家丘光明曾这样评价泽国戥秤:“泽国戥秤制作已有数百年历史,至今仍以活态形式存在,在全国来看都非常罕见。这为研究我国古代戥秤的制作工艺提供了宝贵的样本。希望叶永峰先生能把这门技艺好好传承下去,让泽国戥秤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王伯敏老先生看到濒临失传的戥秤,非常激动,专门题词“称心如意”,落款“己丑书给戥秤传人叶永峰任者,王伯敏八十又六”;又赠画“璞图”,上画璞玉一块,题字“璞玉也,不琢而成器,重在万斤以上。有云,戥秤可称此,举他盖世,有福有缘,万事得称心如意也”,落款“己丑油菜花黄之时,写给永峰任者,王伯敏八十又六”。
在叶永峰的工作室内,还有北大教授、著名书法家王岳川先生赠送的题词“道不远人”、著名篆刻家逯国平刻的印章“称心如意”。书法家吴鸿清更是把錾刻的全套工具都送给了他。
叶永峰说:“能得到他们的看重和鼓励,是我做秤的极大动力。”
传承人韩国挂职锻炼
由于戥秤制作是清代、民国的事情,几十、上百年过去了,真正自己做过戥秤的艺人已非常稀少,有些关键工艺已处于失传状态,无从考究,再加上电子秤的兴起,戥秤的消亡更成了必然的趋势。
“戥秤的制作对眼力的要求很高,制作技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需要时间静下心慢慢学,学会了又不能以此为生,所以会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除了戥秤,在温岭会制作木杆秤的老艺人也从六、七十年代的60多人到如今的十几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视力、身体等各方面原因,渐渐放弃了这个行当。
“浙江省非遗申报审批后,作为传承人,我就开始研究、保护、传播戥秤文化,发表论文、到韩国讲课为了更好地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目前,叶永峰正在韩国挂职锻炼,他的行程中有一项是给韩国的朋友上课,内容就是涉及戥秤。“我们国家确实是文化灿烂辉煌。我到韩国这些天,给50岁以上的老人上中文课,就讲了这个戥秤,他们非常感兴趣,都不愿意下课。”
叶永峰告诉记者,即使在韩国,他也没有放弃制秤,还亲手做了一杆送给韩国大田广域市区长。
来源:&&作者:卢珊&&责任编辑:余彩虹
&&网友评论
&&精彩图片
&&分类信息
&&热点专题
&&论坛热帖
&&视频推荐
中国台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包括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台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台州网(包括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温岭小戥秤传承的文明史
  杆上的黑色标志就是星眼。
  ▲叶永峰为全国戥秤收藏第一人周长年先生定制的戥秤。
  叶永峰赠送戥秤给韩国大田广域市区长。
  记者&卢珊
  第一次知道戥秤是因为温岭木杆秤制作技艺(戥秤制作技艺),是因为它上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找资料,才发现原来在我们身边还有设计如此精美的老物件。
  在网上找了图,总想着闲暇时若能自己打造一把,时时带在身边把玩一番,该是多么享受的事情,结果辗转找到温岭戥秤传承人叶永峰,才知道制作一杆小小的戥秤是如此不易,而它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更是让人不敢小觑。
  戥秤见证了一段历史
  戥秤是秤的一种,不过可不是用来秤萝卜白菜的普通秤。
  在过去,戥秤是用来称量贵重物品的,譬如金、银、名贵中药、名贵染料及香料的精密器具,因为外型设计巧妙,只有手掌大小,携带方便,为商人所喜。
  早在宋代,出现了戥秤。这种戥秤设计精美,结构合理。过去有句俗话:家有万贯,外有戥子(戥秤)。可见戥秤在当时社会和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这一不太起眼的老物件,我们现在已难见其踪,一些年轻人对此物几乎是一无所知,就是这个“戥”字念什么也会让我们去翻查一番字典。
  “现在温岭还在做戥秤的人只有我了,而且据中国度量衡研究专家丘光明老师介绍,全国范围内,她也没有见到还有做的。”叶永峰是现在仅存的“戥秤传人”,找到他的时候,记者非常惊讶,因为他并不是家传的手艺人,而是温岭市泽国镇的一名机关干部,但是就是这个忙碌的机关干部,在工作之余,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应酬,投身戥秤制作,用了整整8年时间,让这朵传统的民间艺术奇葩重放光彩。
  与戥秤结下不解之缘
  叶永峰祖上行医,家里留传下来一套称贵重药材用的秤,戥秤就是其中的一杆。“家人保管得很好,很多年来一直锁在奶奶的柜子里,很少让人碰。”直到叶永峰走上工作岗位,奶奶才把这杆珍藏了多年的戥秤作为礼物送给他。就是这个礼物,让他从此与戥秤结下不解之缘。
  泽国镇是台州文化、商贸的一个重镇,早在宋代初年就已建集镇。泽国民间杆秤制作历史源远流长,因商业发展需要,杆秤、戥秤一直是泽国手工艺制作中的重要产品。直至今日,在泽国老街区,仍有一些老工匠在做售木杆秤。
  2006年初,在泽国老街的一家秤店里,叶永峰找到了一位制秤名师,老人叫颜安年,已经70多岁,是颜氏杆秤的第五代传人,做了一辈子的木杆秤,如今还守着那家秤店。
  几经周折,叶永峰拜师,并开始苦练手艺。有段时间,为了把秤杆制作工艺琢磨透,叶永峰找来工具把牦牛骨切开,牦牛骨不知做坏了多少根,最后才掌握了牛骨下料、脱脂、漂白、取直、刨成型、抛光的工艺。而制作一枚成型戥秤杆,至少还要经过选料、切割、磨圆、画线、定孔位、钻孔、测定盘星、打星眼、涂色、穿绳纽等十二道工序。杆上一排排星眼,其做工之难、之细、之精,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好像艺术品那样完美、准确、高雅。
  “现在对我来讲最难的就是如何寻找到制作的材料,很多配件都是我自己手工制作的,特别费工夫。”叶永峰说仅仅是制作原材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说牦牛骨头如何脱脂漂泊工艺、小的铜盘如何制作涉及到铜匠工艺,秤盒如何制作涉及到木匠工艺,还有秤砣上还要刻上名字记号,涉及到铜錾刻技艺。很多类似的手工技艺都是要求你从头学起,才有可能做出一把精致的戥秤。
  “大人物”喜与他结识
  每次到外地出差或旅游,叶永峰都要抽时间拜访当地制秤老艺人,讨教做秤技艺。“我还会直接去当地的古玩交易市场或老街看看。一次在西藏就收到了全国目前最小的戥秤,在云南丽江古城,收到了一把茶马古道上专用的银虎金戥,还有在长沙拜访了当地的老秤匠,也学到了很多不同的技艺。虽然不一定每一个制秤师傅都会做戥秤,但是每个人都有所长,学习他们的长处对我自己制秤也有很大帮助。”叶永峰说。
  制作戥秤还让叶永峰认识了很多以前不可能认识的“大人物”,并收获了很多惊喜。
  中国度量衡研究专家丘光明曾这样评价泽国戥秤:“泽国戥秤制作已有数百年历史,至今仍以活态形式存在,在全国来看都非常罕见。这为研究我国古代戥秤的制作工艺提供了宝贵的样本。希望叶永峰先生能把这门技艺好好传承下去,让泽国戥秤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王伯敏老先生看到濒临失传的戥秤,非常激动,专门题词“称心如意”,落款“己丑书给戥秤传人叶永峰任者,王伯敏八十又六”;又赠画“璞图”,上画璞玉一块,题字“璞玉也,不琢而成器,重在万斤以上。有云,戥秤可称此,举他盖世,有福有缘,万事得称心如意也”,落款“己丑油菜花黄之时,写给永峰任者,王伯敏八十又六”。
  在叶永峰的工作室内,还有北大教授、著名书法家王岳川先生赠送的题词“道不远人”、著名篆刻家逯国平刻的印章“称心如意”。书法家吴鸿清更是把錾刻的全套工具都送给了他。
  叶永峰说:“能得到他们的看重和鼓励,是我做秤的极大动力。”
  传承人韩国挂职锻炼
  由于戥秤制作是清代、民国的事情,几十、上百年过去了,真正自己做过戥秤的艺人已非常稀少,有些关键工艺已处于失传状态,无从考究,再加上电子秤的兴起,戥秤的消亡更成了必然的趋势。&
  “戥秤的制作对眼力的要求很高,制作技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需要时间静下心慢慢学,学会了又不能以此为生,所以会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除了戥秤,在温岭会制作木杆秤的老艺人也从六、七十年代的60多人到如今的十几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视力、身体等各方面原因,渐渐放弃了这个行当。
  “浙江省非遗申报审批后,作为传承人,我就开始研究、保护、传播戥秤文化,发表论文、到韩国讲课为了更好地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目前,叶永峰正在韩国挂职锻炼,他的行程中有一项是给韩国的朋友上课,内容就是涉及戥秤。“我们国家确实是文化灿烂辉煌。我到韩国这些天,给50岁以上的老人上中文课,就讲了这个戥秤,他们非常感兴趣,都不愿意下课。”
  叶永峰告诉记者,即使在韩国,他也没有放弃制秤,还亲手做了一杆送给韩国大田广域市区长。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继元书法家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