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立邦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十大漆品牌是哪些?

在推迟25天之后,立邦涂料母公司日本涂料控股株式会社(Nippon Paint Holdings Co.,Ltd,简称日涂控股)终于在昨日(1月25日)发布了公告,宣布完成对立邦涂料体系(以下简称立邦系)的完全收购;同时宣布完成向特定第三方——新加坡吴德南集团(Wuthelam Group)——的增资扩股。 日涂控股位于日本大阪的总部。在日本,日涂控股设置了两个总部,分别位于大阪和东京 2020年8月21日,日涂控股发布公告,宣布了双方的“双向收购”方案,或者说“交换计划”——日涂控股通过定向增资的方式向吴德南集团让渡更多的持股比例(完成后吴德南集团对日涂控股的持股比例升至58.69%),以“换取”吴德南集团手中的49%的立邦系股权等,从而实现对立邦系的100%持股。(详情参阅《“立邦变天”详解:透视“双向收购”幕后真相》)2020年12月28日,日涂控股将原计划在2021年1月1日完成的“交换计划”的完成日期延期大约半个月,理由是无法按计划获得海外当局的许可。但最终,这一延期又出现超期,直至昨日下午才发出公告。“伴随着定向增资的完成,本公司成为吴德南集团的子公司,以及吴德南集团成为本公司的母公司,在此一并公告。”日涂控股在昨日的公告中说。随着日涂控股跟吴德南集团的此次“终极交换”的完成,一个老话题又有了新的解读——立邦系到底是日本资本还是新加坡资本?事实上,通过此次“交换”,立邦系、日涂控股跟吴德南集团三方的关系变得空前清晰——吴德南集团通过旗下关联公司持有日涂控股58.69%的股权,同时日涂控股100%控股立邦系;这也意味着吴德南集团对于立邦系的持股关系,由原来的直接持股变更为间接持股,而立邦系也从原来的双方合资转化为日涂控股独资。从这个角度上理解,那么将立邦系界定为日本资本完全控制下的企业体系似乎并无异议。但问题在于,从历史上看,立邦系最初是以日涂控股和吴德南集团之间的合资的形式建立,而且双方在近60年的合资过程中(尤其是最近15年),经历了复杂的控股权的博弈之后,使得立邦系的关系颇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之意。特别是立邦系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为了规避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思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立邦系在很长的时间内对于其牵扯到的日本资本背景讳莫如深,避而不谈,更是导致在中国市场上人们对其资本背景认知的偏差。 因此,当立邦系的资本关系逐渐清晰化,以至今天彻底实现单线条的资本关系的背景下,依然还有很多涂料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疑惑,甚至误解。有报道指出,“立邦成为新加坡企业”,从日涂控股的公告上看,此处应为将“立邦系”与日涂控股之间简单地画上了等号,但事实上这完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含义——立邦系只是此前日涂控股跟吴德南集团合资的亚洲区域(事实上只包括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部分国家和区域,不含日本)系列公司的一个统称,在日本及其他市场区域,并不会使用“立邦”这一中文商号。(详解参见《【态度】我们为什么不说“日本立邦”?》)日涂控股网站首页展示的其在世界各个区域的品牌与产品尤其是最近几年,日涂控股确立了全球化目标之后实施了多次收购(最受关注的是收购了澳洲多乐士),在奠定全球涂料巨头的地位的同时,使得立邦系在日涂控股全球体系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所以说,立邦系事实上只是日涂控股全球化业务的其中一个部分,其绝对母公司说到底是在日本发展起来、总部设置在日本的日涂控股。在确立了立邦系跟日涂控股之间的关系之后,持有日涂控股超过50%股份的吴德南集团自然只能算是立邦系“母公司的母公司”(称之为“外祖母公司”可能更合适)。但这里依然有待商榷的地方。我们通过对日涂控股跟吴德南集团两者之间关系的梳理,发现在吴德南集团持续加大对日涂控股投资力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单纯的投资者角色,几乎不参与直接经营管理(暂不考究其间接施与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幕后资本的作用力到底有多大,可能就见仁见智了。吴德南集团的实控人吴学人是立邦背后两大资本势力融合的主要推手 如今已经是2021年,立邦系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已接近30年。这30年间,中国经济领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于人们商业意识的成型与成熟。也就是说,当初立邦讳莫如深的“日资”背景,在今天已经得到普遍的接受,或者说忽略。在全球化持续深入的今天,在商业的世界里,品牌或者企业的实力最终都交由市场定夺。无论是日涂控股对立邦系的“吞没”,还是吴德南集团对于日涂控股的绝对控股,一个关键的点在于,立邦系背后的资本实力越来越集中,它的竞争力自然也越来越强大。在这种背景下,立邦到底是姓“新”还是姓“日”,真的还重要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十大漆品牌是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