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电压不稳定怎么解决,偏低,载重量是否是减小?


电梯的快慢与承受载重有关吗?...
电梯的快慢与承受载重有关吗?
展开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内力不影响外力只是说系统的质心动量不变,比如你和电梯放在一起的质心。但是各个部分动量会有变化。左撞右撞同理,你和电梯撞一次分离开了,各自的横向动量都会变。撞两次归零。起跳的那一瞬间你给了电梯向下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乘上你质量比你自身重力还要大,对于电梯来说这一刻相当于载重增加。反之那一刻你有了向上的加速度,会抵消一点重力加速度。但是自由落体的电梯速度太快,你的弹跳力的那点加速度引起的速度变化太小了,不能救你命,除非你是悟空,Hulk什么的。',getTip:function(t,e){return t.renderTip(e.getAttribute(t.triangularSign),e.getAttribute("jubao"))},getILeft:function(t,e){return t.left+e.offsetWidth/2-e.tip.offsetWidth/2},getSHtml:function(t,e,n){return t.tpl.replace(/\{\{#href\}\}/g,e).replace(/\{\{#jubao\}\}/g,n)}},baobiao:{triangularSign:"data-baobiao",tpl:'{{#baobiao_text}}',getTip:function(t,e){return t.renderTip(e.getAttribute(t.triangularSign))},getILeft:function(t,e){return t.left-21},getSHtml:function(t,e,n){return t.tpl.replace(/\{\{#baobiao_text\}\}/g,e)}}};function a(t){return this.type=t.type
"defaultTip",this.objTip=s[this.type],this.containerId="c-tips-container",this.advertContainerClass=t.adSelector,this.triangularSign=this.objTip.triangularSign,this.delaySeconds=200,this.adventContainer="",this.triangulars=[],this.motherContainer=i.createDom("div"),this.oTipContainer=i.getDom(this.containerId),this.tip="",this.tpl=this.objTip.tpl,this.init()}a.prototype={constructor:a,arrInit:function(){for(var t=0;t0&&function(t,e,n,r){var i=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t);if(i.length>0)for(var o=0;o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施工升降机施工升降机标准化内容包括:安全装置、限位装置、防护设施、附墙架、钢丝绳、滑轮与对重、安装、拆卸与验收、导轨架、基础、电气安全、通信装置。
施工升降机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 10055和《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 使用、 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215等规定。施工升降机标准化要求一、地基基础1.施工升降机地基、基础应满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2.对施工升降机基础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楼面或其他下部悬空结构上时,应对基础支撑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3.施工升降机基础周围应设有排水设施。4.在施工升降机基础周边水平距离 5m 以内,不得开挖井沟,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5.施工升降机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二、安全装置1.施工升降机应配备超载检测装置。在吊笼内载荷超过额定载重量的 10%以上时,超载检测检测装置在吊笼内给出警告信号,并阻止其正常启动。不应设有使用者可取消警告信号的装置。 2.施工升降机应设有防止吊笼坠落的安全装置。防坠安全装置在任何时候都应起作用,包括安装、拆卸和动作后重新设置之前。防坠安全装置应在有效的标定期内使用,并动作有效、可靠。防坠安全装置应有检测合格证(或检测报告)有效标定期不得超过1 年。防坠安全器出厂五年后应强制报废。 3.钢丝绳式施工升降机和对重用的钢丝绳应设有防松绳装置,该装置应有符合要求的松绳开关,并应能中断吊笼的任何运动,直到经专业人员操作后才能恢复吊笼运动。4.施工升降机应设有行程限位开关,规定如下:(1)应在施工升降机应设置自动复位型上、下限位开关,但不应以触发上行程开关作为最高层站停靠的通常操作。上限位开关的安装位置应符合:
①当提升速度小于 0.8m/s 时,吊笼触发上限位开关后,留有的上部安全距离 L不得小于1.8m;
②当提升速度大于 0.8m/s 时,吊笼触发上限位开关后,上部最小安全距离 L 应满足:
L=1.8+0.1V2
式中:L:上部安全距离;
V:提升速度,m/s。
③下限位开关的安装位置。下限位开关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吊笼额定载荷下降时触板触发该开关,使吊笼制停,此时触板离触发下限开关还应有一定行程。 (2)在行程最上和最下端均应设置非自动复位型上、下极限开关,其应能在吊笼与其他机械式停止装置(如缓冲器)接触前切断动力供应,使吊笼停止。
①上极限开关的安装位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上极限开关与上限位开关之间的越程距离,SC型施工升降机为 0.15m,SS 型施工升降机(人货)为 0.5m。
②下极限开关: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吊笼碰到缓冲器之前,下极限开关首先动作。(3) 极限开关动作后,只有专业人员才能使吊笼恢复运动;(4) 极限开关与行程开关不应共用一个触发元件;(5) 极限开关均应由吊笼或其相关部件的运动直接触发。(6) 严禁用行程限位开关作为停止运行的控制开关。5.每班作业前要对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进行检验,确保灵敏可靠。★ 对重钢丝绳应安装防松绳装置,且灵敏可靠。设置要求:1、钢丝绳式升降机和对重用的钢丝绳应设有防松绳装置,该装置应有符合要求的松绳开关,并应能中断吊笼的任何运动,直到经专业人员操作后才能恢复吊笼运动。2、当单根钢丝绳过分拉长或破坏时,电气安全装置应停止升降机的运行。★ 施工升降机应安装急停开关,且符合规范要求。施工开降机操作平台、制动复位型急停开设置要求:1、停机装置(急停开关)应能使升降机(包括动力驱动的门)停机或保持在非工作状态。停机装置(急停开关)应设置在:
a)地面防护围栏外;
b)滑轮间(如果有。滑轮间指仅装设滑轮或限速器和电气设备的房间;
c)吊笼顶,如果吊笼顶可接近;
d)安装/拆卸/维护/检查控制装置中;
e)吊笼内。2、停机装置(急停开关)应是非自动复位型的。★ 施工升降机必须安装吊笼和对重用的缓冲器,且符合规范要求。设置要求:1、应在吊笼和对重运行通道的最下方安装缓冲器。2、装有额定载重量的吊笼以大于额定速度0.2m/s的速度作用在缓冲器上时,吊笼的平均减速度应不大于1g,减速度峰值大于2.5g的时间应不大于0.04s;3、使用液压缓冲器时,应提供检查油位的方法,应由电气安全开关监控液压缓冲器的动作,当液压缓冲器被压缩时,吊笼不能通过正常操作启动。安全限位装置★ 施工升降机应安装上、下极限开关,且灵敏可靠。设置要求:1、在行程最上和最下端均应设置一个极限开关,其应能在吊笼与其他机械式停止装置(如缓冲器)接触前切断动力供应,使吊笼停止。2、极限开关动作后,只有专业人员才能使吊笼恢复运动。3、极限开关均应由吊笼或其相关部件的运动直接触发。★ 施工升降机应安装上限位开关,且灵敏可靠。设置要求:1、施工升降机应设置上行程(限位)开关。2、上行程(限位)开关应是自动复位型的。★ 施工升降机应安装下限位开关,且灵敏可靠。设置要求:1、施工升降机应设置下行程(限位)开关。下行程(限位)开关应能使以额定速度运行的吊笼在接触到下极限开关前自动停止。2、下行程(限位)开关应是自动复位型的。★ 极限开关与上限位开关的安全越程应符合规范要求。设置要求:上行程(限位)开关应能使以额定速度运行的吊笼在接触到上极限开关前自动停止,但不应以触发上行程(限位)开关作为最高层站停靠的通常操作。★ 极限开关与上、下限位开关不应共用一个触发元件。设置要求:1、极限开关与上、下行程(限位)开关不应共用一个触发元件。2、极限开关均应由吊笼或其相关部件的运动直接触发。★ 吊笼门应安装机电连锁装置,且灵敏可靠。设置要求:1、吊笼门应配备机械锁以保证正常运行时其不会被打开,除非吊笼底板与层站的距离符合规定时。2、吊笼门应设有电气安全装置(开关),所有吊笼门都关闭时,吊笼才可以启动或保持运行状态。★ 吊笼顶窗应安装电气安全开关,且灵敏可靠。设置要求:1、吊笼上应至少有一扇门或活板门用做紧急出口。这些门应可在吊笼外不借助钥匙打开,或在吊笼内用特定的钥匙打开。紧急出口可以是吊笼门、吊笼顶活板门或其他紧急逃离门。2、紧急出口门的锁应有电气安全装置(开关),当门未锁紧时,电气安全装置(开关)应使升降机停止运行;只有在重新锁上后,方可恢复升降机的正常工作。3、吊笼顶活板门应有电气安全装置(开关),当活板门未关闭时,电气安全装置(开关)应使升降机停止运行。4、吊笼顶活板门尺寸应至少为0.4m×0.6m,且不应向吊笼内打开。抵达活板门的梯子应始终置于吊笼内。5、若在吊笼围壁上设有紧急出口门,其尺寸应至少为0.4m×1.4m,且应和吊笼内打开或是滑动式的,或提供其他通往导轨架或建筑结构物的安全通道。三 、防护设施(一)安全通道施工升降机地面通道上方应搭设安全通道。(二)地面防护围栏★ 施工升降机应设置地面防护围栏,且符合规范要求。设置要求:1、施工升降机地面防护围栏应围成一周,高度应不小于2.0m,在其锁定的位置,用一个刚性的5000mm2的方形或圆形平坦表面将300N的法向力施加到门的任一面上的任何位置时,门应:
──能承受且无永久变形;
──弹性变形不大于30mm;
──试验之后工作正常。当用一个刚性的5000mm2的方形或圆形平坦表面,将600N的法向力施加到门的任一面的任何位置时,门可不满足上述要求,但应保持安全。;2、地面防护围栏应设有围栏门。围栏门应视为层门,符合全高度层门的要求。地面防护围栏及其关闭的门,其间隙、通孔和开口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但其与正常作业时的升降机运动件的距离不小于0.85m(额定速度大于0.7m/s时)或0.5m(额定速度不大于0.7m/s时)除外。3、所有吊笼和运动的对重都应在地面防护围栏的包围内。4、维护时为能从地面防护围栏门出入,围栏门应能从里面打开。(三)层站平台1.在施工升降机与主体结构之间应设置层站平台,层站平台及架体应与外脚手架分开,独立设置,满足稳定性要求。2.层站平台的尺寸应根据施工升降机技术参数及安装位置确定。3.层站平台及架体的搭设必须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并编制专项方案。当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50m 及以上或悬挑式脚手架架体高度超过20m 及以上时,专项方案必须进行专家论证。4.每层层站平台尽量与结构面平齐,外侧略高内侧50mm,两侧应有1.2m 高防护栏杆和200mm 高踢脚板。平台板必须采用不小于50mm 厚木脚手板,铺设严密。不准采用竹板及厚度不一的板材。沿吊笼运行一侧不允许有局部探头板的现象。层站平台架体两侧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5.层站平台及架体的搭设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有关规定执行。6.吊笼门门边缘与层站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50mm。7.正常作业时,关闭的吊笼门与关闭的层门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150mm。8.施工现场推广使用楼层联络装置★ 地面防护围栏门应安装联锁保护装置,且灵敏可靠。设置要求:地面防护围栏门应配备门锁装置,只有在围栏门处于关闭和锁紧位置时才能启动或保持吊笼的运行。★ 地面出入口应设备防护棚,并应符合规范要求。设置要求: 1、地面进料口防护棚应设在进料口上方,宽度必须大于通道口宽度,长度必须符合防坠落半径要求,宽度应大于吊笼宽度。2、当建筑物超过2层时,施工升降机地面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棚。当建筑物高度超过24m时,应设置双层防护棚。3、建筑物高度超过24m时,防护棚顶应采用双层防护设置。4、防护棚的材质应坚硬、铺设材料应有防贯穿能力。★ 施工升降机停层平台搭设应符合规范要求。设置要求:1、停层平台应为独立受力体系,不得搭设在施工升降机附墙架的立杆上。2、停层平台的脚手板铺设应严密、牢固。3、装载和卸载时,吊笼门边缘与层站边缘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50mm。层门1.每一个层站平台入口处必须设置层门,层门必须朝层站平台侧开启,门栓必须设置在靠施工升降机一侧。2.层门开口的净高度应不小于1.8m,净宽度与吊笼门出口宽度之差不得大于120mm。3.层门关闭时,除门下部间隙应不大于35mm 外,任一门与相邻运动件的间距有关的任何通孔和开口的尺寸及门周围的间隙或零件间的间隙,应符合《机械安全 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23821-2009 表4 的规定。4.有条件的施工现场推广使用层门与吊笼门连锁装置。5.层门应处于常闭状态。未经施工升降机司机许可,不得开启层门。6.层门制作材料清单如下表1: 表1:层门制作材料清单★各层站入口处应安装层门,层门应起作用。设置要求: 1、每个层站入口处应安装层门,层门应全宽度遮住开口,层门不应朝升降通道打开。2、不应利用由吊笼运动所操控的机械性装置来打开或关闭层门。★ 层门应符合规范要求,达到定型化。设置要求:1、层门应定型化,工具化。2、全高度层门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层门开口的净高度应不小于2.0m。在特殊情况下,当建筑物入口的净高度小于2.0m时,则允许降低层门开口的高度,但任何情况下层门开口的净高度均为不小于1.8m。(GB26557─2011第5.5.3.8.1条)②正常作业时,关闭的吊笼门与关闭的层门间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150mm。否则应有措施使其符合要求,或者配备符合要求的层站入口侧面防护装置。侧面防护装置与吊笼或层门之间任何开口的间距应不大于150mm。③层门关闭时应全宽度遮住升降通道开口。④门关闭时,除门下部间隙应不大于35mm外,任一门与相邻运动件的间距有关的任何通孔和开口尺寸及门周围的间隙或零件间的间隙,应符合GB 23821─2009表4的规定。⑤在层门锁定的位置,用一个刚性的5000mm2的方形或圆形平坦表面将300N的法向力施加到门的任一面上的任何位置时,门应:
───能承受且无永久变形;
───弹性变形不大于30mm;
───试验之后工作正常。当用一个刚性的5000mm2的方形或圆形平坦表面,将600N的法向力施加到门的任一面的位置时,门可不满足上述要求,但应保持安全。3、除了地面防护围栏外,可使用低高度层门,低高度层门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层门高度在在1.1m~1.2m之间。并应至少有防护栏杆、半高的中部横杆和至少高于地面150mm的护脚板。②层门上部的外边缘与正常作业时的升降机运动件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0.75m;如果额定速度不大于0.7m/s,则此安全距离可为0.40m。③当吊笼边缘与层站边缘或吊笼与层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150mm且无其他结构有效防护时,应配备层站入口侧面防护装置。④低高度层门应配备可核验其关闭和锁紧位置的联锁装置。该联锁装置的动作应在吊笼门口处控制。用简单的方法应不能干扰该联锁装置的动作。四、附着1.附墙架应采用配套标准产品,当附墙架不能满足施工现场要求时,应对附墙架另行设计,附墙架的设计应满足构件刚度、强度、稳定性等要求,制作应满足设计要求。2.附墙架附着点处的建筑结构承载力应满足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3.施工升降机的附墙架应完好无损,固定可靠,其附着距离、附墙架间距及自由端高度必须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附墙架平面与附着面的法向夹角不应大于 8°。当附着装置因条件限制不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时,其计算书、设计图及制作材料,应由制造厂家确认或经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经专家论证。 ★ 附墙架采用非配套标准产品时,应进行设计计算。设置要求:1、附墙架应采用制造厂的配套标准产品。2、当附墙架不能满足施工现场要求时,应对附墙架另行设计计算。★ 附墙架与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及其角度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设置要求:1、附墙架与建筑物连接方式主要有:附墙架与墙上预埋件连接;用穿墙螺栓固定;预埋螺栓;与钢结构焊接。2、附墙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 附墙架间距、最高附着点以上导轨架的自由高度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设置要求: 1、沿垂直方向的附墙架间距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2、最高附着点以上导轨架的自由端高度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施工升降机安全告示牌1、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额定乘员数标牌应置于吊笼醒目位置。严禁在超过额定载重量或额定乘员数的情况下使用施工升降机。2. 施工升降机安全公示牌应挂设在升降机防护棚处,图牌尺寸为1.8米X1.2米。五、钢丝绳、滑轮与对重1.钢丝绳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丝绳的特性应符合《一般用途钢丝绳》GB/T20118 的要求;(2)钢丝绳的保养、磨损、变形、锈蚀和报废应符合《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5972 的要求;(3)悬挂吊笼的钢丝绳应不小于两根,且相互独立。若采用复绕法,应考虑钢丝绳的根数而不是其下垂的根数。(4)钢丝绳末端连接(固定)的强度应应不小于钢丝绳最小破断载荷的 80%.如果钢丝绳的末端固定在升降机的驱动卷简上,则卷简上应至少保留两圈钢丝绳。(5)钢丝绳末端应采用可靠的方法连接或固定,如:①金属或树脂浇铸的接头;②带套环的编结接头;③带套环的压制接头;④楔形接头;⑤钢丝绳压扳(可使钢丝绳在卷筒上有保留圈的钢丝绳固定装置)。不得使用可能损害钢丝绳的末端连接装置,如 U 形螺栓钢丝绳夹。2.滑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绳槽应为弧形,槽底半径 R 应满足:1.05r≤R≤1.075r,其中 t 为钢丝绳半径;深度不少于1.5 倍钢丝绳直径;(2)引导钢丝绳上行的滑轮应防止异物进入;(3)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丝绳脱槽;(4)钢丝绳与滑轮轴平面法线的夹角(钢丝绳偏角)不超过 2.5°。3.对重应符合下列规定:(1)吊笼不应用作另一吊笼的对重;(2)对重的上下两端应设有合适的滑靴或滚轮导向;(3)若对重使用填充物,应采取措施防止其窜动。(4)对重应按GB2893 的规定涂成警告色。★ 对重钢丝绳应不少于两根且相互独立。设置要求:悬挂用钢丝绳应不少于两根,且相互独立。若采用复绕法,应考虑钢丝绳的根数而不是其下垂的根数。应设置自动平衡悬挂钢丝绳张力的装置。任何弹簧都应在压缩的状态下工作。★ 钢丝绳不应存有磨损、变形、锈蚀等缺陷。 设置要求:1、钢丝绳的安装、维护、保养、检验及报废应符合GB/T5972的有关规定。2、钢丝绳的可见断丝数达到或超过GB/T 5972-2009中表1和表2的断丝控制标准时应报废。3、如果整支绳股发生断裂,钢丝绳应立即报废。4、如果由于外部磨损使钢丝绳的实际直径比其公称直径减少7%或更多时,即使无可见断丝,钢丝绳也应报废。5、有波浪形的钢丝绳,如绕过滑轮或卷筒的钢丝绳在任何载荷状态下不弯曲的直线部分满足d1(公称直径)>4d/3(d为变形后的相对包络直径)或绕过滑轮或卷筒的钢丝绳弯曲部分满足d1>1.1d,则钢丝绳均予以报废。6、有笼状畸变的钢丝绳应立即报废。7、有绳芯或绳股挤出(隆起)或扭曲的钢丝绳应立即报废。8、有扭结的钢丝绳应立即报废。9、钢丝绳的检验、报废应符合《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5972的规定。★ 钢丝绳的规格、固定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设置要求: 1、钢丝绳直径应不小于8mm。2、钢丝绳末端连接(固定)的强度应不小于钢丝绳最小破断载荷的 80%。如果钢丝绳的末端固定在升降机的驱动卷筒上,则卷筒上应至少保留两圈钢丝绳。钢丝绳末端应采用可靠的方法连接或固定(见上图 ),如:
──金属或树脂浇铸的接头;
──带套环的编结接头;
──带套环的压制接头;
──锲形接头;
──钢丝绳压板(可使钢丝绳在卷筒上有保留圈的钢丝绳固定装置)。 不得使用可能损坏钢丝绳的末端连接装置,如 U 形螺栓钢丝绳夹。★ 滑轮必须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 设置要求:滑轮上的钢丝绳防脱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引导钢丝绳上行的滑轮应防止异物进入;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丝绳脱槽。★ 对重的重量、固定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及规范要求。设置要求:
1、若对重使用填充物,应采取措施防止其窜动。 2、应标明所需对重的总质量,每个单独填充物上应标明其自重。 ★ 对重应安装防脱轨保护装置。
设置要求:
1、对重的上、下两端应设有合适的滑靴或滚轮导向。2、对重应具有有效的装置使对重在导靴或滚轮失效时仍能保持在导轨上。六、安装、拆卸与验收★ 安装、拆卸单位应有专业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设置要求:1、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单位应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2、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单位应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施工作业活动。★ 在安装、拆卸施工升降机之前应编制专项方案并经审核、审批。设置要求:1、施工升降机安装作业前,安装单位应编制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由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准后,报送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使用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并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2、应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作业场地及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施工升降机使用要求等编制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方案。3、当安装、拆卸过程中专项施工方案发生变更时,应按程序重新对方案进行审批,未经审批不得继续进行安装、拆卸作业。★ 施工升降机应履行验收程序,验收表应经责任人签字。设置要求:1、施工升降机安装调试完毕,经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后,应经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2、施工升降机经检验合格后,使用单位应组织租赁单位、安装单位和监理单位等进行验收。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验收。验收表格应由相关责任人签字。★ 安装、拆卸人员及司机应持证上岗。设置要求:1、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拆卸工、电工等作业人员应具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2、施工升降机司机应持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不得无证操作。★ 施工升降机作业前应按规定进行例行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设置要求:1、在每天开工前和每次换班前,施工升降机司机应按使用说明书及规范的要求对施工升降机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应进行记录,发现问题应向使用单位报告。2、在使用期间,使用单位应每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规范要求对施工升降机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实行多班作业应按规定填写交接班记录。设置要求:实行多班作业的施工升降机,应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司机应按规范要求填写交接班记录表。接班司机应进行班前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作业。七、导轨架★ 导轨架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安装垂直度偏差导轨架架设高度,h/mH≤7070<h<100< td=''></h<100<>100<h<150< td=''></h<150<>150<h≤200< td=''></h≤200<>H>200垂直度偏差/mm≤(1/1000)h≤70≤90≤110≤130对钢丝绳式施工升降机,导轨架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5/1000)h。设置要求:施工升降机导轨架安装垂直度偏差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和规范的要求,具体见上表规定。★ 标准节质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设置要求:标准节质量要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施工升降机安装前应对各零部件进行检查,对有严重磨损、变形的标准节及其他零部件进行更换。★ 对重导轨要符合规范要求。设置要求:导轨应是刚性的,不应使用柔性元件,如钢丝绳或链条。★ 标准节连接螺栓使用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及规范要求。设置要求:连接件和连接件之间的防松防脱件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不得使用其他物件代替,对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螺栓,应使用扭力扳手或专用工具,按规定的拧紧次序将螺栓准确地紧固到规定的扭矩值。安装标准节连接螺栓时,宜螺杆在下,螺母在上。八、基础★ 施工升降机基础制作、验收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型号举例吊笼规格LABSC200/200TD3200x1500Ⅰ型:2900~3600Ⅱ型:2900~3600Ⅴ型:1800~250044003800技术要求1、基础承受的载荷能力应大于
P:P=(吊笼 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 对重重+载重)x0.02(kN)。2、混凝土基础板下地面的承受力应大于 0.15Mpa 。3、双层钢筋网:钢筋直径 12mm,间距 200mm。4、L 距离根据所选的附墙架型号而定 。5、基础座或基础预埋件应全部埋入混凝土基础板内。6、基础周围需考虑排水措施。(通过排水沟排去基础上面的积水)。7、验收: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强度检测报告。设置要求:
1、施工升降机地基、基础应满足使用说明书要求。施工升降机安装前应按规范要求对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2、安装作业前,安装单位应根据施工升降机基础验收表、隐蔽工程验收单和混凝土强度报告等相关资料,确认所安装的施工升降机和辅助起重设备的基础、地基承载力、预埋件、基础排水措施等符合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基础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或楼面结构上时,应对其支承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设置要求:对于基础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楼面或其他下部悬空结构上的施工升降机,应对基础支撑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 基础应设置排水设施。设置要求:施工升降机基础应设置排水措施,保证排水通畅。九、电气安全★ 施工升降机与架空线路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外电线电路电压(kV)<11~1035~110220330~550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4681015设置要求:1、施工升降机最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应保持最小安全距离。2、当施工升降机最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距离不能满足上表中的规定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防护措施应符合规范要求。设置要求:施工升降机最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之间的距离不能满足最小安全距离的规定时,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应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升降机应设置有电缆导向架且符合规范要求。 设置要求:1、升降机的所有电缆和配线的布位和安装,应能防护机械损伤。2、电缆导向架设置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施工升降机在防雷保护范围以外时应设置避雷装置。设置要求:
1、当施工升降机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防雷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以外时,应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2、施工升降机金属结构和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Ω。★ 避雷装置要符合规范要求。
设置要求: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十、通信装置★ 施工升降机应在每楼层设置联络装置 设置要求:施工升降机应在各层站处设置楼层联络装置。★ 楼层联络装置信号应清晰。设置要求: 各层站处联络装置与操作司机之间的联系应通畅、清晰。
明确6种报废条件——《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解读国家标准委发布的GB/T31821—2015《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已于2016年2月1日正式实施!国标规定了安全保护装置、紧急救援装置、驱动主机等13项对电梯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新标准规定了安全保护装置、紧急救援装置、井道安全门和活板门、驱动主机、轿厢、层门和轿门、电气控制装置等13项对电梯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标准明确将机械损伤(如开裂、变形)、非正常磨损、锈蚀、材料老化、电气故障、电气元件破损等6种影响安全运行的失效或潜在失效模式作为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为存在风险隐患需要报废部件提供了技术依据。通过对存在失效或潜在失效风险的主要部件进行报废来推进电梯整机的更新改造,有利于提高电梯设备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例如,新标准规定,电动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一是电动机外壳或基座有影响安全的破裂。据了解,电动机外壳或基座作为主要受力部件,若破裂会存在多重安全隐患,如异物侵入电动机内部造成短路;外壳裂纹切断内部电路,或与电动机内部电路接触造成漏电;电动机尤其是PM马达承载电梯轿厢与对重重量,破裂易导致承载失效,引发安全事故。二是电动机轴承出现碎裂或影响运行的磨损。三是电动机定子与转子发生碰擦。四是电动机定子的温升或绝缘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五是电动机绝缘电阻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六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磁钢出现严重退磁,导致在相关标准要求的载重量范围内不能全行程运行。七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磁钢脱落,这将可能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造成摩擦使电机内部温度升高,加速磁钢退磁;运行中发生碰撞,产生噪声;减弱磁场强度,影响电动机扭矩;造成转子卡死,使电机烧毁。因此,电动机出现上述情况不能继续使用,应立即报废。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凤旺指出,制动器作为电梯的关键部件,会因电磁线圈铁芯动作异常,导致制动器出现卡阻现象,容易导致电梯溜车、墩底、冲顶等严重安全事故。此次标准把“制动器电磁线圈铁芯动作异常,出现卡阻现象”作为制动器报废技术条件之一,将大大减低此类风险。悬挂钢丝绳作为电梯的曳引和承载部件,承载着轿厢与载荷和对重的重量,以及实现曳引驱动。悬挂钢丝绳变形或损伤不仅会导致钢丝绳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加速钢丝绳的损坏,还会对曳引轮和滑轮造成异常损伤并加速损坏。标准把“钢丝绳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或弯折”作为曳引钢丝绳和液压电梯悬挂钢丝绳报废技术条件之一,将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据了解,国家标准委还将加快推进《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主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研制,完善电梯产品的报废国家标准体系,不断提升老旧电梯安全运行水平。《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GB/T 31821-2015 全文一、任务来源  2013年1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摩托车燃油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等45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该通知批准了国家标准《电梯主要部件判废规范》制定计划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31137-T-469 。2014年初,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相关单位共同起草《电梯主要部件判废规范》。二、标准整体结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守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由“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报废技术条件”组成,其中“4 报废技术条件”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三、标准条款介绍及说明 0.1 本标准规定的主要部件包括部分对电梯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部件未包括易损部件、采用新技术及在用电梯中应用较少的部件等。【释义】本标准关注的主要是安全相关的部件,易损件的更换是日常维护工作内容之一,因此本标准不作考虑日常维保中经常更换的易损件。  新技术部件可能超出目前标准的内容,譬如近期GB 7588的全面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新的GB 7588
(特别是PESSRAL、PESSRAE相关内容)与原标准相比有较大变动,会带动新部件的开发和使用。 0.2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主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未规定判定报废的程序。  【释义】本标准是一个技术标准,不涉及相关的监督、管理和实施主体等业务活动。0.3 洪涝、地震、火灾等灾害后,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梯整体进行安全评估,确定其主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  【释义】灾后的电梯状态比较复杂,如需评估可参考《GB/T 20900-2007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和《GB 24803
电梯安全要求》系列标准,必要时需要对电梯整体进行安全评估,再进一步确定需要报废的部件。0.4 对本标准未定量规定的技术条件,可参考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  【释义】由于有些部件的设计、制造质量不同,有些部件无法在本标准中规定报废技术条件,此时应参考制造商提供的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中规定的报废技术条件。0.5
电梯主要部件达到本标准规定的报废技术条件,或达到使用维护说明书给出的报废技术条件,优先考虑修理,如修理后仍不能符合要求或修理成本过高,需考虑报废。  【释义】优先修理的原则适用于后文,避免引起歧义,以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必须更换部件。优先修理的原则的提出,也用于电梯所有者、管理者、维护方及使用者等各种不同人员和组织在进行电梯修理时协调相关矛盾。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液压电梯主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6.0m/s的电力驱动曳引式和额定速度不大于0.63m/s的电力驱动强制式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以及额定速度不大于1.0m/s的液压电梯。对于额定速度大于6.0m/s的电力驱动曳引式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特殊情况(如适用于残障人员、火灾情况、潜在的爆炸环境、极端的气候条件、地震情况或运输危险物品等)使用的电梯,除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按照相应标准的附加要求确定报废技术条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972-2009 起重机 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  GB/T 7024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21240-2007 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24478-2009
电梯曳引机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GB 7588-2003和GB 21240-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主要部件 main parts  对电梯安全运行起重要作用的部件,例如:驱动主机、悬挂装置等。  注:本标准只涵盖了部分对电梯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电梯主要部件。 3.2 修理 repair  部件发生损坏、性能下降或功能失效后,通过采取更换零件、加工、修配等措施,使其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3.3 报废 discard  部件因不能继续使用或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而作废。4
报废技术条件 电梯主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在本标准中分为13项大的部件进行列项,分别为:驱动主机,紧急救援装置,悬挂装置,补偿装置,轿厢,对重,层门与轿门,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导轨和导靴,安全保护装置,电气控制装置,编码器,液压部件.4.1 总则  电梯主要部件达到本标准规定的报废技术条件且无法修理,应报废。   【释义】  本标准在编制时,主要考虑设备本身的失效或不正常可能导致的剪切、挤压、坠落、撞击、被困、电击等危险,而不考虑因环境、土建工程等外部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设备出现上述危险状态。在报废技术条件中主要考虑了设备的机械损伤、非正常磨损、锈蚀、材料老化等失效模式。 4.2 驱动主机  4.2.1
电动机电动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电动机外壳或基座有影响安全的破裂;   【释义】主要参考了GB 14711-2013
《中小型旋转电机通用安全要求》中5.2 电机外壳部分内容。电动机外壳或基座作为主要受力部件,若电动机外壳或基座受力处存在破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隐患:   (1)异物侵入电动机内部,造成电动机短路;   (2 )外壳裂纹切断内部电路,或与电动机内部电路接触造成漏电;   (3 )电动机尤其是PM马达承载电梯轿厢与对重重量,外壳或基座破裂易导致承载失效,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该立即报废。  4.2.1
电动机  b) 电动机轴承出现碎裂或影响运行的磨损;  c)
电动机定子与转子发生碰擦;  d)
电动机定子的温升或绝缘不符合GB/T 24478-2009 中4.2.1.2要求;  e)
电动机绝缘电阻不符合GB 7588-2003 中13.1.3要求;   【释义】主要参考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13.1.3电动机的上述失效情况容易导致:   (1)电动机绝缘失效,引起绝缘击穿,造成人员触电;   (2 )产生电磁干扰,影响电梯正常运行。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理解报废。  f) 永磁同步电动机磁钢出现严重退磁,导致在GB 7588-2003 中  14.2.5.2要求的载重量范围内不能全行程运行;  4.2.1
电动机  g) 永磁同步电动机磁钢脱落。   【释义】主要考虑到永磁同步电机在磁钢脱落情况下,存在以下几点安全隐患:   (1)电机将无法正常运行,   (2 )造成摩擦,使电机内部温度升高,加速磁钢退磁;   (3 )运行中发生撞击,产生噪声;   (4 )减弱磁场强度,影响电动机扭矩;   (5 )造成转子卡死,使电机烧毁。  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立即报废。 4.2.2 减速箱减速箱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蜗轮副、斜齿轮、行星齿轮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轮齿塑性变形、折断、裂纹、齿面点蚀、胶合或磨损等形式的严重失效;  【释义】考虑了蜗轮副、斜齿轮、行星齿轮的轮齿失效,主要参考了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T892-2012
《电梯主要部件判废技术要求》4.1.2、上海市地方标准DB11 /T610-2012
《电梯主要部件判废技术要求》 4.1.2 、浙江省地方标准DB11 /T610-2012
《电梯主要部件判废技术要求》4.1.2 以及国标
GB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4.2.8 的相关内容。减速箱的上述失效情况容易导致:   (1)轮齿不能正确啮合,造成传动失真,产生振动与噪音;   (2 )轮齿间摩擦增大,导致减速箱油温升高;   (3 )轮齿无法啮合, 造成减速箱卡阻,无法工作。  一旦蜗轮副、斜齿轮、行星齿轮出现以上情况,会出现减速箱传动失效情况。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立即报废。4.2.2 减速箱  减速箱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b) 传动轴、轴承或键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损坏;  c) 减速箱体出现裂纹;  d) 减速箱渗漏油不符合GB/T 24478-2009 中4.2.3.8要求。   【释义】主要参考GB/T 24478-2009
《电梯曳引机》中4.2.3.8 有齿轮曳引机的箱体分割面、观察窗(孔)盖等处应紧密连接,不允许渗漏油。电梯正常工作是减速箱轴伸出端每小时渗漏油面积不超25cm2。减速箱润滑油泄露,润滑油不足,造成齿轮磨损加剧和造成减速箱温度急剧上升,严重影响蜗轮副、轴承等被润滑件的寿命。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立即报废。4.2.3 制动器  制动器制动力矩应符合GB 7588-2003 中12.4.2要求,且响应时间应符合GB/T 24478-2009 中4.2.2.3要求。制动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电梯运行时,制动器的制动衬块(片)与制动轮(盘)不能完全脱离;  【释义】主要考虑到制动器的制动衬块(片)与制动轮(盘)不能完全脱离,当电梯运行时制动衬块(片)会长时间与制动轮(盘)摩擦导致制动衬块(片)异常发热、严重磨损,制动力下降,使制动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制动力矩。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立即报废。 4.2.3 制动器  b) 制动衬块(片)严重磨损或制动弹簧失效,导致制动力不足;   【释义】制动衬块(片)严重磨损或制动弹簧失效时,制动器的制动衬块(片)与制动轮(盘)无法产生足够的压力,使制动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制动力矩。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立即报废。  c) 受力结构件(例如:制动臂、销轴等)出现裂纹或严重磨损;   【释义】主要考虑以下安全隐患:   (1)结构件严重磨损容易导致制动力传递机构动作偏离设计,造成制动时间不满足GB/T 24478-2009 中4.2.2.3要求,制动力矩不满足GB 7588-2003 中12.4.2要求;   (2 )结构件裂纹容易使受力结构件在制动过程中发生断裂,使制动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制动扭矩。因此受力结构件出现裂纹或严重磨损时不能继续使用,应立即报废。   4.2.3 制动器   d) 制动器电磁线圈铁芯动作异常,出现卡阻现象;  
【释义】主要考虑到制动器电磁线圈铁芯是制动器的主要动作部件,若发生动作异常、甚至卡阻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制动器动作响应时间、制动器吸合释放电压、制动力矩等性能参数。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立即报废。   e) 制动器电磁线圈防尘件破损;   f) 制动器绝缘电阻不符合GB 7588-2003 中13.1.3要求。  
【释义】制动器发生绝缘击穿,造成漏电;制动器电磁铁动作异常,导致制动时间不满足GB/T 24478-2009中4.2.2.3要求。(制动器断电动作滞后时间不超过0.5s ) 4.2.4 曳引轮  曳引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绳槽磨损造成曳引力不符合GB 7588-2003 中9.3 a)或b)要求;   【释义】摩擦力为曳引式电梯的基本驱动力,如果曳引力不足可能会造成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打滑,容易造成轿厢墩底和冲顶现象。打滑还会对钢丝绳与曳引轮造成严重伤害。如果下行侧的紧急制停减速度达到甚至超过了1g,那么其上行一侧将会处于竖直上抛状态,容易造成轿厢冲顶。  b) 绳槽有缺损或不正常磨损;   【释义】本条对曳引轮的报废技术条件主要考虑以下安全隐患:  无法提供足够的曳引力;加速曳引轮、钢丝绳磨损;切割钢丝绳,造成钢丝绳断丝断股。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立即报废。  c) 出现裂纹。   【释义】曳引轮是主要受力部件,若出现裂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断裂缺口部分切割钢丝绳,造成钢丝绳断丝或断股;曳引轮断裂,造成钢丝绳从绳槽脱落。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立即报废。 4.2.5 卷筒   卷筒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绳槽有缺损或不正常磨损;   b) 出现裂纹。  
【释义】见4.2.4曳引轮的说明。  4.3 紧急救援装置(手动松闸装置、手动盘车装置、紧急电源装置)  4.3.1 手动松闸装置  手动松闸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制动器扳手出现严重变形或裂纹;  b) 制动器扳手组件出现严重锈蚀、变形或裂纹;  c) 松闸钢丝绳严重锈蚀、卡阻或断裂。  【释义】手动松闸装置作为紧急救援装置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确保其能正常使用,本条编制是基于维保外观检查或定期检验,如制动器扳手出现严重变形或裂纹,制动器扳手组件出现严重锈蚀、变形或裂纹,松闸钢丝绳严重锈蚀、卡阻或断裂,会影响正常使用,甚至会造成救援过程中发生事故,因此需要报废。这些隐患现场可以通过目测发现。  4.3.2 手动盘车装置  手动盘车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盘车手轮出现严重锈蚀、变形、裂纹或缺损;  b) 结构焊接部位出现裂纹;  c) 盘车齿轮副啮合失效;  d) 盘车齿轮出现裂纹或断齿。  【释义】手动盘车装置作为紧急救援装置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确保其能正常使用,本条编制是基于维保外观检查或定期检验,如盘车手轮出现严重锈蚀、变形、裂纹或缺损,结构焊接部位出现裂纹,盘车齿轮副啮合失效,盘车齿轮出现裂纹或断齿,会影响正常使用,甚至会造成救援过程中发生事故,因此需要报废。这些隐患现场可以通过目测发现。 4.3.3 紧急电源装置  紧急电源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蓄电池出现漏液;  b) 蓄电池无法充电;  c) 充电后蓄电池电压低于正常工作电压;  d) 充电后蓄电池电量不满足轿厢移动距离要求。4.3.4 液压盘车装置  4.3.4.1 液压管路  液压管路报废技术条件见4.14.2管路。  4.3.4.2液压泵站  液压泵站报废技术条件见4.14.3液压泵站。4.3.4.3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结构出现裂纹、变形,或齿轮出现变形、断齿、裂纹,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释义】液压马达作为液压电梯的重要部件,本条编制是基于维保外观检查或定期检验,如出现裂纹、变形,或齿轮出现变形、断齿、裂纹,会影响液压马达的正常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报废处理。这些隐患现场可以通过目测发现。  4.4 悬挂装置  4.4.1 通则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如有一根曳引钢丝绳(或扁平复合曳引钢带)报废,应更换整台电梯的曳引钢丝绳(或扁平复合曳引钢带)。   【释义】进行钢丝绳更换时,如果不进行全部更换,则会由于钢丝绳间的张力差异造成曳引轮加速磨损。  4.4.2 曳引钢丝绳和液压电梯悬挂钢丝绳  曳引钢丝绳和液压电梯悬挂钢丝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断丝:钢丝绳外层绳股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总数大于表1的规定;  【释义】本条对曳引轮的报废技术条件主要考虑以下安全隐患:因钢丝绳与曳引轮接触,造成钢丝绳间互相挤压,使断丝钢丝绳断裂切口不断切割临近钢丝,造成钢丝断丝速度增加;降低安全系数;钢丝绳截面圆度劣化,造成曳引轮绳槽非正常磨损。  4.4.2 曳引钢丝绳和液压电梯悬挂钢丝绳  b) 绳径减小:因磨损、拉伸、绳芯损坏或腐蚀等原因导致钢丝绳直径小于或等于公称直径的90%;   【释义】本条对曳引轮的报废技术条件主要考虑以下安全隐患:  钢丝绳绳芯损坏容易造成钢丝绳润滑不足,加剧钢丝绳与曳引轮间磨损;钢丝绳直径与曳引轮槽直径不匹配,造成钢丝绳当量摩擦系数增加,电梯滞留工况无法满足;钢丝绳与切口槽不匹配,造成钢丝绳比压增大,容易加大钢丝绳的磨损速度。  c) 变形或损伤:钢丝绳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或弯折;   【释义】 钢丝绳的上述变形和损伤,第一,会导致钢丝绳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加速钢丝绳的进一步损坏和变形;第二,会对曳引轮和滑轮造成损伤并加速其损坏,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该立即报废。这些损伤模式现场可以通过目测发现。  4.4.2 曳引钢丝绳和液压电梯悬挂钢丝绳  c) 变形或损伤:钢丝绳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或弯折;   【释义】 钢丝绳的上述变形和损伤,第一,会导致钢丝绳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加速钢丝绳的进一步损坏和变形;第二,会对曳引轮和滑轮造成损伤并加速其损坏,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该立即报废。这些损伤模式现场可以通过目测发现。  d) 锈蚀:钢丝绳严重锈蚀,铁锈填满绳股间隙。   【释义】钢丝绳严重锈蚀时,其机械性能降低,钢丝直径变细、股间松动,容易引发“雪崩式”脆性断裂。  4.4.3 强制驱动电梯钢丝绳  强制驱动电梯钢丝绳报废技术条件见GB/T 5972-2009
《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中3.5要求  4.4.4 扁平复合曳引钢带  扁平复合曳引钢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钢带出现裂纹、压痕、弯折、穿刺、凹陷或鼓包;  b) 钢带中任意一个绳股断裂;  c) 钢带表面因磨损或外力损坏露出内部钢丝;  d) 钢带出现严重锈蚀;  e) 钢带曳引力不符合GB 7588-2003 中9.3 a)或b)要求。  【释义】钢带存在上述缺陷如继续使用,主要存在下述风险:   (1)会导致曳引钢带的强度不足,存在钢带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裂的可能,造成轿厢坠落严重后果;   (2 )影响钢带与曳引轮之间的配合,存在加速配合表面的磨损或机械损伤,导致设备过快损坏;   (3 )造成曳引力不足,存在轿厢溜车的风险。  因此当曳引钢带出现上述缺陷时不能继续使用,应报废。  4.4.5 端接装置   端接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锥套、楔形套、楔块或拉杆出现裂纹;   b) 楔形套无法锁紧或固定;   c) 螺纹失效;   d) 弹簧出现断裂、永久变形或压并圈;   e) 严重锈蚀;  f) 复合材料弹性部件老化、开裂。   【释义】端接装置复合材料弹性部件丧失缓冲能力,造成钢丝绳间张力差变大,可能导致钢丝绳从绳槽中脱落,或加速钢丝绳与曳引轮磨损。4.4.6 滑轮  滑轮(如反绳轮、导向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绳槽严重磨损;   【释义】滑轮绳槽严重磨损容易加快钢丝绳的磨损、或导致钢丝绳从绳槽中脱落。  b) 绳槽缺损或不正常磨损;  c) 轮毂与轴承、轴与轴承出现明显滑移、间隙或位移;  d) 出现裂纹;  e) 非金属材料轮出现严重变形或老化龟裂。   【释义】
滑轮非金属材料轮出现严重变形或老化龟裂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容易导致钢丝绳从绳槽中脱落,并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造成造成钢丝绳表面断丝或断股;运行中产生严重抖动,影响乘坐舒适感,可能因冲击力加速钢丝绳与曳引轮磨损,并可能导致钢丝绳从曳引轮槽中脱落。4.5 补偿装置  4.5.1 补偿链(缆)及导向装置  补偿链(缆)及导向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全包覆型补偿链(缆)表面包裹材料出现脱落、严重开裂或磨损;  b) 补偿链(缆)导向装置滚轮变形、缺损、严重磨损或出现卡阻;  c) 链环表面有严重的锈蚀或脱焊,存在破断风险。  【释义】全包覆型补偿链(缆)表面包裹材料出现脱落、严重开裂或磨损,会导致补偿链(缆)由于包裹材料的损坏而生锈,使补偿链(缆)进一步损坏,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该报废。 4.5 补偿装置  4.5.2 补偿绳及张紧装置  4.5.2.1 补偿钢丝绳  补偿钢丝绳报废技术条件见4.4.2 曳引钢丝绳和液压电梯悬挂钢丝绳。  4.5.2.2 补偿绳端接装置  补偿绳端接装置报废技术条件见4.4.5端接装置。  4.5.2.3 张紧轮  张紧轮报废技术条件见4.4.6 滑轮。  4.6 轿厢  4.6.1 轿架  轿架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轿架变形导致轿底倾斜大于其正常位置5%;  b) 轿架严重变形,导致导靴或安全钳不能正常工作;  c) 轿架出现脱焊或材料开裂,影响电梯安全运行;  d) 轿架严重腐蚀,主要受力构件断面壁厚腐蚀达设计厚度的10% 4.6.2 轿壁、轿顶和轿底   轿壁、轿顶和轿底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轿壁、轿顶严重锈蚀穿孔或破损穿孔,孔的直径大于10mm;   b) 轿壁、轿顶严重变形或破损,加强筋脱落;  c) 轿壁的强度不符合GB 7588-2003 中8.3.2.1要求;  d) 轿底严重变形、开裂、锈蚀或穿孔;  4.6.2 轿壁、轿顶和轿底  e) 玻璃轿壁、轿顶出现裂纹。   【释义】GB 9962-1999
《夹层玻璃》中5.2.1的规定
“裂纹:不允许存在”。玻璃轿壁、轿顶裂纹,一方面影响电梯的美观;另一方面在裂纹处应力集中,降低玻璃轿壁、轿顶强度。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该立即报废。以上可通过目测发现。4.7 对重(平衡重)  4.7.1 对重(平衡重)架  对重(平衡重)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对重(平衡重)架出现严重变形,导致导靴或对重(平衡重)安全钳不能正常工作;  b)对重(平衡重)架直梁、底部横梁发生变形,不能保证对重(平衡重)块在对重(平衡重)架内的可靠固定;  c) 对重(平衡重)架严重腐蚀,主要受力构件断面壁厚腐蚀达设计厚  度的10%。4.7.2 对重(平衡重)块  对重(平衡重)块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对重(平衡重)块出现开裂、严重变形或断裂;  b) 对重(平衡重)块外包材料出现破损且内部材质可能向外泄露。4.8 层门和轿门  4.8.1 机械强度  层门和轿门强度不符合GB 7588-2003 中7.2.3或8.6.7要求,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8.2
门扇  门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门扇严重锈蚀穿孔或破损穿孔;  b) 门扇背部加强筋脱落;  c)
门扇严重变形,不符合GB 7588-2003 中7.1或8.6.3要求;  d)
门扇外包层脱离(落),导致开关门受阻或门扇强度不符合GB7588-2003 中7.2.3或8.6.7要求;  e) 玻璃门扇出现裂纹或玻璃门扇边缘出现锋利缺口;  f )玻璃固定件不符合GB 7588-2003 中7.2.3.3要求。 4.8.3 层门门套  层门门套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层门门套严重变形,与门扇间隙不符合GB 7588-2003 中7.1或8.6.3要求;  b) 层门门套严重锈蚀。  4.8.4 地坎及其支架  4.8.4.1 地坎  地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地坎变形,与门扇间隙不符合GB 7588-2003 中7.1或8.6.3要求;  b) 地坎变形使层门地坎与轿厢地坎水平距离大于35mm;  c) 地坎滑槽变形,影响门扇正常运行或导致门导靴脱轨;  d) 地坎出现断裂、开焊、严重磨损或腐蚀,影响层门和轿门正常工作。4.8.4.2 地坎支架   地坎支架严重变形或腐蚀,影响地坎正常使用,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4.8.5 导向装置和门悬挂机构  导向装置和门悬挂机构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有裂纹或活动部件不灵活;  b) 严重磨损、变形或脱焊。   【释义】导向装置和们悬挂机构不仅要承载门扇等载荷,还对门扇具有导向作用。  导向装置和门悬挂机构出现裂纹会影响其强度和承载能力,导致门扇脱落;其活动部件不灵活容易卡阻门扇的运行,导致电梯不能正常运行;导向装置和门悬挂机构严重磨损、变形或脱焊,容易导致门扇脱轨、脱槽和坠落。导向装置和们悬挂机构的上述失效容易导致门扇的不正常,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点风险,因此因报废。4.8.6
门机  门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开启轿门的力不符合GB 7588-2003 中8.11.2或8.11.3要求;  b) 动力驱动的水平滑动门阻止关门力不符合GB 7588-2003 中8.7.2.1.1要求;  c) 绝缘电阻不符合GB 7588-2003 中13.1.3要求。   【释义】本节对门机装置的报废技术条件主要参考了GB 7588-2003 中的8.11.2或8.11.3要求;8.7.2.1.1要求和13.1.3要求。当开启轿门的力和阻止关门力不符合要求时, a)导致轿厢在运行过程中可能扒开门扇,造成坠落的危险,或在开锁区域内影响电梯正常开、关门;b)水平滑动门阻止关门力过大容易造成人员夹伤风险;c)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容易造成人员触电危险。因此不能继续使用,应该立即报废。这些损坏可通过故障现象和测量仪器来发现。 4.9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活板门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活板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门扇严重锈蚀、穿孔;  b) 门扇严重变形,不符合GB 7588-2003 中5.2.2.3要求;  c)
门锁及周边出现锈蚀,导致门锁无法可靠固定。  4.10 导轨和导靴4.10.1 T型导轨  T型导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出现永久变形,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b) 导轨工作面严重损伤,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c) 出现严重锈蚀现象。  4.10.2 空心导轨  空心导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出现永久变形,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b) 防腐保护层出现起皮、起瘤或脱落;  c) 出现严重锈蚀现象;  d) 严重磨损,对重(平衡重)存在脱轨风险。  4.10.3 导靴  导靴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出现开裂;  b) 出现永久变形,影响电梯正常运行,或对重(平衡重)存在脱轨风险。  4.11 安全保护装置  4.11.1
门锁装置  门锁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门锁机械结构变形,导致不能保证7mm的最小啮合深度;  b) 出现裂纹、锈蚀或旋转部件不灵活;  c)
门锁触点严重烧蚀造成接触不良,影响电梯正常开、关门。  4.11.2
门入口保护装置  门入口保护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保护功能失效;  b) 保护装置出现破损或严重变形。   【释义】门入口保护装置是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其功能失效或出现破损和严重变形容易导致乘客被夹伤。因此,门入口保护装置出现本节给出的报废技术条件,不能继续使用,应报废。  4.11.3 限速器及其张紧装置  4.11.3.1 限速器  限速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限速器轴承损坏导致限速器轮转动不灵活;  b) 限速器动作时,限速器绳的提拉力不符合GB 7588-2003 中9.9.4要求;  c) 限速器电气动作速度和机械动作速度不符合GB 7588-2003 中  9.9.1或9.9.3要求;  d) 限速器座变形。4.11.3.1 限速器  【释义】限速器轴承损坏往往会导致限速器轮转动不灵活、或出现卡阻,并进一步造成限速器安全钳的误动作,影响乘客和设备得到安全;限速器由于绳槽磨损、或夹块失效等原因造成提拉力不足,会导致在紧急情况下不能有效提起安全钳,造成轿厢墩底和冲顶的危险;限速器的动作速度不符合要求,会造成限速器在正常情况下误动作或在紧急情况下不动作;限速器座变形会导致限速器固定不可靠,并使限速器的提拉力和动作速度不正常;因此限速器出现本节的故障时不能继续使用,应报废。这些损坏可通过目测、计量工具测量、故障现象和测量仪器来发现。  4.11.3.2 张紧装置  张紧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张紧轮变形或开裂;  b) 张紧轮轴承损坏;  c) 张紧轮绳槽缺损或严重磨损;  d) 张紧装置的机械结构严重变形。  4.11.3.3 限速器钢丝绳  限速器钢丝绳报废技术条件见4.4.2 。 4.11.4 安全钳及提拉装置  4.11.4.1 安全钳  安全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安全钳钳体、夹紧件(楔块或滚柱等)出现裂纹或严重塑性变形;  b) 夹紧件出现磨损或锈蚀,无法有效制停轿厢或对重(平衡重);  c) 弹性部件出现塑性变形,无法有效制停轿厢或对重(平衡重);  d) 导向件出现变形或脱落,钳块无法正常动作、有效制停轿厢或对重(平衡重)。   【释义】安全钳通过钳块将被提拉夹在导轨上,从而制停轿厢或对重。安全钳动作时,钳体承受较大的张力、夹紧件承受一定的压力。安全钳钳体、夹紧件(楔块或滚柱等)出现裂纹或严重塑性变形容易导致安全钳动作时钳体破裂等现象,导致不能有效制停轿厢;夹紧件出现磨损或锈蚀、弹性部件出现塑性变形、导向件出现变形或脱落等现象,会导致夹紧件和导轨的间隙过大、夹紧力不足,无法有效制停轿厢或对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4.11.4.2 提拉装置  提拉装置锈蚀、变形、开裂、卡阻或螺纹失效等,不能有效提拉安全钳或提拉装置不能复位,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11.5 超载装置  电梯轿厢出现GB 7588-2003 中14.2.5.2所述超载时,超载装置不能发出正确信号,导致不能防止电梯正常启动或再平层,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11.6 安全开关  安全开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驱动安全触点的结构失效;  b) 安全触点复位失效;  c) 触点烧灼或接触不良;  d) 出现严重锈蚀。  触发安全开关的机械装置失效时,该装置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11.7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4.11.7.1 速度监控装置 
当速度监控装置为限速器时,其报废技术条件见4.11.3.1 。  4.11.7.2 减速元件  4.11.7.2.1 作用于钢丝绳系统的减速元件  夹绳器或作用于悬挂绳的其他减速元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触发联动机构损坏;  b) 钳体或制动弹簧出现塑性变形、裂纹或断裂;  c) 夹紧件出现严重磨损或锈蚀,导致不符合GB 7588-2003 中  9.10.1要求;  d) 复位装置损坏。 4.11.7.2.2作用于轿厢或对重的减速元件  上行动作的安全钳或对重安全钳等减速元件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钳体、夹紧件(楔块或滚柱等)出现裂纹或塑性变形;  b) 夹紧件出现磨损或锈蚀,无法使轿厢按照GB 7588-2003 中 9.10.1要求减速;  c) 弹性部件出现塑性变形,导致夹紧件与导轨侧工作面间隙过大,无法使轿厢按照GB 7588-2003 中 9.10.1要求减速。  4.11.7.2.3作用于只有两个支撑的曳引轮轴上的减速元件  曳引机制动器作为减速元件时,其报废技术条件见4.2.3制动器。  4.11.8 缓冲器  4.11.8.1 蓄能型缓冲器  4.11.8.1.1 线性缓冲器  线性缓冲器(弹簧缓冲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弹簧严重锈蚀或出现裂纹;  b) 缓冲器动作后,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永久变形或损坏。  4.11.8.1.2 非线性缓冲器  非线性缓冲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非金属材料出现开裂、剥落等老化现象;  b) 缓冲器动作后,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永久变形或损坏。  4.11.8.2 耗能型缓冲器  耗能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缸体有裂纹;  b) 漏油,不能保证正常的工作液面高度;  c) 柱塞锈蚀,影响正常工作;  d) 复位弹簧失效,缓冲器复位不符合GB 7588-2003 中F5.3.2.6.2要求;  e) 缓冲器动作后,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永久变形或损坏。  【释义】本节的耗能型缓冲器就是指液压缓冲器,主要由液压缸、复位弹簧组成。耗能缓冲器动作时,通过液压阻尼消耗掉系统的动能,并依靠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得其复位。由于液压缓冲器动作时内部的液压油的压力很大,如缸体有裂纹,可能会导致缸体破裂,液压油瞬时溢出,从而失去缓冲效果;液压缓冲器漏油导致工作液面过低时,会导致缓冲器的缓冲距离、缓冲弹性不符合要求;液压柱塞锈蚀时,导致柱塞和缸体配合精度不正常,导致漏油和卡阻;复位弹簧失效,导致复位时间大过长或不能完全复位,都有影响其正常使用。因此液压缓冲器出现上述失效情况,不能继续使用,应报废。   4.12
电气控制装置   4.12.1 控制柜   4.12.1.1 接触器(继电器)   接触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外壳破损存在触电危险,或导致其外壳防护等级不符合GB 7588-  2003 中14.1.2.2.2或14.1.2.2.3要求;   b) 当切断或接通线圈电路时,接触器不能正确、可靠地断开或闭合。 4.12.1.2 变频器   变频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外壳破损存在触电危险;   b) 输入输出主回路电路板铜皮断裂;   c) 直流母线电容鼓包、漏液或明显烧坏;   d) 输入或输出、制动单元及制动电阻的接线端子和铜排出现严重的过热变形、拉弧氧化或腐蚀。  4.12.1.3 变压器  变压器绝缘电阻不符合GB 7588-2003 中13.1.3要求,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释义】本条对变压器的报废技术条件引用了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13.1.3内容。变压器被击穿等原因会造成其绝缘电阻小于规定要求,存在人员触电、设备短路等风险,应予以报废。该损伤模式现场可以通过测试其对地绝缘电阻发现。 4.12.1.4
电路板  电路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受潮进水、被酸碱等严重腐蚀、铜箔拉弧氧化、元件焊盘受损或脱落等,导致功能失效;  b) 外力折裂;  c) 严重烧毁碳化。  4.12.1.5 控制柜内电气绝缘不符合GB 7588-2003 中13.1.3要求,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12.1.6 控制柜柜体严重锈蚀变形、损坏,导致柜内元器件无法固定和正常使用,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12.1.7 控制柜内电气元件失效导致电梯不能运行,无法更换为同规格参数的元件,或更换替代元件后仍无法正常运行,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12.1.7 控制柜内电气元件失效导致电梯不能运行,无法更换为同规格参数的元件,或更换替代元件后仍无法正常运行,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4.12.2 随行电缆  随行电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护套出现开裂,导致线芯外露;  易产生随行电缆剐蹭现象,并可能导致线芯断裂造成信号中断,易造成电梯意外停梯困人的故障,应予以报废。  b) 绝缘材料发生破损、老化,导致线芯外露或绝缘电阻不符合GB7588-2003 中13.1.3要求;容易产生信号中断从而成电梯意外停梯困人的故障,还存在人员触电危险,应予以报废。  c) 线芯发生断裂或短路,电缆的备用线无法满足需要;导致电梯信号无法正常传输,电梯也无法正常运行,应予以报废。  d)
电缆严重变形、扭曲。  可能会产生线路接触不良,易造成电梯意外停梯困人的故障,应予以报废。  4.13 编码器  编码器信号输出异常,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释义】判断编码器故障的方法有:  (1)变频器或者主板直接报编码器故障或者编码器断线等相关故障;  (2 )在做主机自学习时,编码器的角度位置学不准,偏差较大;  (3 ) 如果怀疑编码器故障可以用万用表测量编码器AB相相对0V的电压;  (4 )主机震动、倒溜、不平层飞车时首先检查其它参数是否正确,如都正确则可能编码器存在问题。  因现场不能对编码器进行专业检测,如排除上述故障或其他可能由编码器引起的故障后,编码器信号输出仍异常,需进行更换编码器。  4.14 液压部件4.14.1 液压缸  液压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柱塞严重锈蚀、磨损或损伤导致漏油;  b) 柱塞受外力导致变形;  c) 缸筒严重锈蚀或变形;  d) 对接式柱塞连接失效;  e) 对接式缸筒连接失效;  f) 缓冲制停失效;  g) 多级式液压缸内置液压同步机构失效。  4.14.2 管路  4.14.2.1 液压硬管  液压硬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严重腐蚀、变形或漏油;  b) 管接头漏油。  4.14.2.2 液压软管  液压软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管接头漏油;  b) 软管表面破损、老化或开裂,钢丝编织层破损或钢丝穿透胶层。  4.14.3 液压泵站  4.14.3.1
电动机线圈出现短路、断路、接地或烧毁,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14.3.2 潜油泵出现外壳破裂、主螺杆断裂或壳体内腔磨损,视为  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14.3.3
阀组  阀组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阀体开裂;  b) 阀组功能失效;  c) 漏油。  4.14.3.4 手动泵功能失效,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14.3.5 截止阀手柄断裂、阀芯磨损导致泄露,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14.3.6 液压油  液压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进水、浑浊或乳化;  b) 高温氧化导致油液发黑或油泥析出。  4.14.3.7 油箱严重锈蚀、变形或破损,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4.14.4 破裂阀  破裂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调节螺杆断裂;  b) 破裂阀功能失效;  c) 漏油。4.14.5 滤油器  滤油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破损;  b) 堵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压不稳定怎么解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