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是不是赤潮是由哪种藻类引起的呢生物

作者:黎荔随着地球气温升高和海水温度升高,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正在静悄悄地发生,比如海藻的异常活动。很多人觉得海洋藻类没有什么惊人的,不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海白菜之类的简单植物吗?可是,难道你们不觉得海藻极其不同寻常吗?藻类形态上有丝状体、叶状体、囊状体和皮壳状体等,它们的特征是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现象;不开花,无果实和种子;生殖器官无特化的保护组织,常直接由单一细胞产生孢子或配子;无胚胎的形成。藻类是基础细胞所构成的单株或一长串的简单植物。但是,越是简单至极的植物,越是具有进化变异上的无限可能性,以及大规模繁衍、批量化复制的非凡力量。海藻家族是如此复杂庞大,生物学特征形态上海藻大小悬殊,形态各异,有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各种形态。单细胞海藻的个体微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群体海藻由单细胞个体群集而成。藻体的大小从几毫米到几米,最大的长达60米以上。绿藻,红藻,褐藻,丝藻,马尾藻,墨角藻、珊瑚藻……从海底到洋面,海藻家族茂密繁盛,绵延不断。以海藻为名的生物囊括了很多种,这些形体差异巨大、横跨了多种生命体。地球上第一批动物是怎样出现的?澳大利亚科学家提出,在6亿多年前的“雪球地球”时代,一次升温事件使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海洋,导致藻类迅速繁荣,为动物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分子化石证据表明,在成冰纪之前,蓝细菌是海洋唯一的统治者。蓝细菌又称蓝绿藻,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丰富的藻类产生了更高效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转移途径,促使生态系统里进化出更大、更复杂的生物,这是地球生态史上最重要的转变之一。可以说,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是蓝藻,正是由于蓝藻的光合作用才使地球有了氧气,成为了生命的家园。由于进化过程中的多次内共生形成了各类藻类的分化变异,在此基础上才创造了今天令人惊异的生物多样性。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地球生命系统之所以不断进化,就因为地球可以不断地将太阳的光能得以有效地吸收转化,而这个工作的核心很大程度上是藻类贡献的。事实上,今天我们所广泛利用的石油就是数亿年前的藻类,世界石油储备是由大量死藻类组成的,几百万年前在海底被压缩成原油。藻类,是世界上第一批光合作用者,这些生命的祖先们花了数亿年的努力才得以供养我们。而我们以每天1亿桶的速度在燃烧石油,主要是在汽车、卡车、轮船和飞机上。我们释放的二氧化碳正在加热我们的大气层,随着近海富营养化问题的加剧,有毒有害藻形成的赤潮规模在逐渐增大,频率在逐渐增加。赤潮过处,鱼、虾、蟹、贝类大量死亡,受有毒藻类影响的海岸线在不断延伸,整个海洋的生态结构正在发生悄无声息的变革。当巨大的赤潮爆发之时,宁静的蓝色大海如同染满了血腥。当然,赤潮不完全是红色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绿、褐、黄色等不同颜色,也就是绿潮、褐潮、黄潮,近些年来都在洋面上出现了。这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这是海藻的革命。人类目前还不知道海藻的目的和意志是什么?你可能会说藻类不过是简单生物,可是,无垠海洋无数藻类,漂浮开花,瞬生瞬死,交换着它们短短的基因段、记忆体,你怎么能说它们的生命不存在某种目的与意志?你想想那种可怕的景象,汹涌澎湃的大海上,突然一个巨大的浪头席卷而来,泡沫破碎,潮往潮来,蔚蓝色大海染满了如头发纠缠一般的藻类。红得如流血,绿得如草原,黄得如大染缸,褐得如泥石流。我们人类对此有对策吗?藻类可是最难控制的。我觉得未来人类的海洋征服史,就是不停地与各种藻类相遇,并逐个与之战斗、相博、难分胜负的过程。交缠的藻类,千姿百态的水中之花,又像坠落的水中之火,在无边无际的深蓝浅蓝之中,支蔓纠缠地盛放,爆发得惊心动魄,如此激烈,如此挣扎,如同汪洋大海的一场暴怒。在更深处的幽暗之海,人类的足迹还不能到达的荒野之海,可能还有着我们难以想象、匪夷所思的神秘巨藻。在地球演化的亿万斯年中,藻类不断地演化出新的生存策略,不断地寻找新的生态位,以致成为整个地球生命系统中历史最为悠久、生态功能最为重要的成员。我不知道构建了地球生命的古老藻类,今天为何在漫长的海岸线上频繁地发动一场场赤潮?我总觉得藻类是女性的,她是地球生命最古老的养育者,她也将是时间的尽头依然能够恣意跳舞的大母神。我们人类不过是藻类养育的诸多孩子之一,也许,也是她要刻意惩罚的那一个。可能有那么一天,在人类这个物种灭绝很久很久之后,藻类会慢慢清理我们留下的烂摊子,那时候的海洋世界,依然缤纷热闹。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出现了一件怪事,当地海水看上去一片通红,仿佛如鲜血一般,加上近期日本又有地震发生,给人一种很怪异的感觉。其实自2021年9月下旬开始,北海道东部海域内就出现了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的事件,海水里、海滩上,随处可见已经死亡的海胆,里面的海胆黄早已消失不见,剩下的海胆壳一捏就碎。由于大量生物死亡,导致当地海域附近产生了刺鼻的腥臭味,闻之令人作呕。更早的时候,日本就宣布要把核废水倒入海里,一下子就点燃了国际社会舆论。核污染的危害我们都有所耳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不少网友认为此次日本北海道海域海水呈鲜红色,可能与核污染有关。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其实还真不是,北海道海水变红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一种有害生态现象,生态工程学科里将其称为“赤潮”,简单来说就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同理的还有“水华”现象。只不过赤潮是出现在海里,而水华则出现在淡水水域上。什么是赤潮?视觉看上去,像是海水成了红色,实际上这只是海藻的颜色,并非是水体变红了。赤潮也不一定是红色的,它还可以是褐色、绿色,甚至是黄色的。赤潮也叫红潮,是由海里浮游生物暴发性急剧繁殖,或由细菌、原生动物、浮游植物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异常现象。我国的一些海域也发生过赤潮现象,比如2020年4月份,福建莆田南日岛、泉州惠安县大港湾附近海域,都出现了赤潮现象。每年的4-6月份,是赤潮最容易出现的季节,渤海湾、长江口、珠三角、香港海域等,都是我国赤潮的高发区。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关于它形成的原因,迄今人类还未完全整明白,但已知的是,其结果是有害的,与近海海域污染有关,所以那些洋流交换较慢,海水相对没那么流通的地区,更容易出现。构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繁复,如甲藻、硅藻等都是,一旦这些生物大量聚集形成赤潮,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海域内大量鱼类等生物死亡,从而造成生态污染。这让人们想起了水葫芦,当初引进它们的目的也是为了净化水质,但由于后面疯长,导致水里缺氧,从而成了危害生态的植物。赤潮的形成原因形成赤潮的原因目前所知主要有两大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很容易理解,因为赤潮的原理就是水中浮游生物大量增殖或聚集,而这些浮游生物,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是无数的小植物。植物要生长,那就必须要有养分、适宜的环境等等。比如某片海域里面,因为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原因,导致大量鱼类死亡,而这些死亡的生物,就能为海中各类植物提供养分,当然也包括赤潮生物。气候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研究表明20—30℃是赤潮生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所以这个温度范围内,也是最容易爆发赤潮危机的温度区间。与自然因素相比,人为因素更容易导致赤潮出现。首先,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简单来说就是浮游生物要大量增殖,水中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而自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制造力大幅度上升,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废水被排至海洋,使得磷、锰、铁等营养物质在水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为赤潮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赤潮的发生过程大致可以分成4个阶段,分别对应起始、发展、维持和消亡。首先就是海域里本身就生长有各种赤潮生物种,只是在健康水质范围内,它们的数量保持在一定合理范围内,而当环境改变,变得适宜时,这些赤潮生物开始疯长,这个阶段就被称为赤潮的起始阶段。发展阶段也称赤潮的形成阶段,当海水中温度、盐度、光照、营养物质都达到了适宜它们生长时,它们便进入了指数级增殖期,大量繁殖快速形成赤潮现象。维持阶段就是人们最常看见的阶段,整体表现是海水一片红,或者一片褐,用手一捞,清晰可见手掌中都是各种藻类。这个阶段的长短,取决于适宜环境的稳定性,以及水中营养物质的消耗程度,如果一直有废水排入,那么赤潮现象会更持久。消亡阶段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赤潮消失的阶段。它可能因为被风吹走了、下雨冲散了等等原因,使得原本大量聚集的浮游生物,密度降低了,赤潮现象自然就消失了。赤潮有哪些危害?既然知道赤潮是一种有害的生态现象,那么它具体有哪些危害呢?首先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破坏渔业,因为往往伴随着赤潮现象出现的,还有大量海中生物死亡,日本北海道沙滩上随处可见的海胆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水中大量的赤潮生物,会堵住鱼类的鳃部,使之窒息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分解时,也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造成鱼类等缺氧;如果鱼吞食了一些有毒的藻类,则可能被直接毒死。其次就是破坏生态环境了,大量生物死亡,学术上将其称之为“大规模死亡事件”,这些动物尸体,如果没有被得到及时处理,就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恢复,甚至会重构生态系统。截止2008年,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赤潮危害,而日本是最严重的。日本是一个岛国,其海岸线贯通,一旦严重赤潮发生之后,很有可能就会从一个地方危害到另一个地方了。不过纵观他们对海洋的污染,算是自食其果吧!很多网友担心,日本的赤潮现象,对我国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其实大家不用太担心,赤潮一般发生于海湾处,还未在茫茫大海上看见过,而北海道的赤潮,难以突破重重洋流集体漂浮至我国。至于某些赤潮生物能分泌出毒素,鱼、贝吃了之后,这些毒素在食物链中不断富集,最终被人类食用而导致中毒,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我们要相信国家的进出口检验能力,疫情期间我们也见识到了我国的自给能力。早在4月份的时候,日本就已经从捕捞的黑鲉上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超标,但我国专家却表示大家可以放心吃海鲜,不必改变消费习惯,因为我国是水产品自给率较高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大国的底气。至于说日本北海道赤潮,对我国一点影响也没有,那也不太可能,或许海鲜贸易会受到少许波动吧。

导语: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然而蓝藻是赤潮的一种吗?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然而蓝藻是赤潮的一种吗?水华是如何形成的?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水华和赤潮由于N、P等元素增多(即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等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水华是发生在淡水中的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发生在海中的水体富营养化,因此蓝藻和赤潮不是一种。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佰佰安全网提醒您:水华是由海藻形成的,但是对海里的生物是没有危害的,但是为了避免水华的出现,我们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水华知识、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来帮助自己。
责任编辑:张小付
关键词:
蓝藻
蓝藻水华
绿藻
甲藻
水华
评论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赤潮是由哪种藻类引起的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