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辣条培训压出来为什么成丝,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辣条在网络上被认为是80后、90后以及00后,记忆中的经典零食。一个是河南省的《DB41T515-2007调味面制食品》另一个是湖南省的《DBS43/002-2012湘式挤压糕点》就在8月1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废止有关食品地方标准的公告,决
辣条在网络上被认为是
80后、90后以及00后,
记忆中的经典零食。
就是这深受大家喜爱的辣条,
终于要迎来国家标准了。
在国家标准之前,辣条就两个地方有标准:
一个是河南省的《DB41T515-2007调味面制食品》另一个是湖南省的《DBS43/ 002-2012 湘式挤压糕点》
就在8月1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废止有关食品地方标准的公告,决定自2019年10月1日起废止《河南省地方标准调味面制食品》(DB41/T 515-2007)。
《河南省地方标准调味面制食品》由原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7年发布。2018年11月29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原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职能并入该局。
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到,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地方标准,负责地方标准的立项、制定、修订、公布,开展标准宣传、跟踪评价、清理和咨询等。
通知还提到,地方标准与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矛盾的,应当及时废止或修订;不属于地方标准制定范围的,应当及时废止。
据了解,2018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调味面制品》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国家标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目前仍在制定中。
相信随着河南省老标准的废止,说明国家标准的出台真的不远了。
那么,为何国家要花如此费力来为一袋辣条制定标准呢?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几年调味面制品行业快速发展,标准不统一、集中度不高、缺乏创新力等问题也随之而出,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行业的发展,还衍生出食品添加剂问题。
1
作为一代网红食品的代表,辣条不仅是段子手的最爱,也是地方食药监部门抽检黑榜中“常客”。
2015年至2017年中旬,全国有15个省份,共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辣条上了食药监局的“黑名单”。
在通报的180起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总数超标占68起,甜蜜素超标占30起。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曝光过一起记者对一厂家的暗访视频,结果让很多人瞠目结舌。
辣条生产车间里弥漫着浓重刺鼻的味道,盛放食品的器具都覆盖着厚厚的污垢。
单双甘油酯脂肪酸、三氯蔗糖、甜味剂、增味剂、保鲜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大大小小十几种添加剂摆放在地上,等待被掺入辣条中。
再加上一些不良黑作坊,为了牟取暴力,完全不顾食品安全及卫生。
下面是一款名为“虾扯蛋”品牌辣条的生产车间。
搅拌桶上也满是油污,搅拌机旁边几米远就是水池。
一家名为欧飞的辣条产车间,膨化机前地面上堆满了被烤糊的面团。
远处地面上黑乎乎像炭一样的污物散落一地,传送辣条的机器上沾满了油污,现场生产环境十分的污浊。
这款“爱情王子”辣条生产车间,面粉被膨化后拉成丝。由于自动抽丝的机器出了故障,面筋丝在运转中断裂,掉落在了地上。
一名工人顺手抓起落在地上的面筋丝,放到了机器里,整个过程中,面筋不断在地上拖动。
2
相信这些曝光的画面让各位家长细思极恐。这么肮脏、危险的食物,孩子居然爱不释手!
据调查显示,辣条居然是小学门口小卖店里最热销的商品,很多孩子说自己一天能吃2包,甚至3、4包。
而孩子喜爱的那种“麻、辣、鲜、甜”复合型的刺激味道,居然是用这些东西勾兑出来的。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郭晓薇说:
一包小小的辣条里,含盐量高达11克,而成人一天的食盐摄入量才6克,吃一包辣条,相当于孩子把两天的盐都吃了。
那么一包辣条到底有多脏呢?
知乎用户放心选·独孤评测曾做过一次辣条评测,为让大家理解大肠杆菌、呕吐素等,都将shi、猪饲料、马桶水”的等量类比。
大肠菌群超标
菌落总数超标
呕吐毒素超标
恶劣的生产环境,再加上添加剂超标、菌群超标等问题,长期食用这种辣条严重危害着孩子们的健康和生命。
2017年7月,四川女孩玲玲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多次出现腹泻不止,并且伴有腹痛,每天大便至少有4、5次,体重一下骤减20多斤。
医院通过肠镜检查,发现玲玲的整个大肠上分布着多个大小不等的溃疡,经过病理活组织检查后确诊为罕见的克罗恩病。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曾与玲玲沟通,发现玲玲特别爱吃学校外5毛钱一袋的辣条,而且书包里面少则两袋,多则5、6袋。
主治医生左小梅和玲玲
2018年3月,山西省临县的两个小兄弟因吃了学校门口超市里卖的辣条,同时出现中毒症状,食用较多的11岁弟弟不幸死亡。
3
就因为辣条乱象频发,在今年的3·15晚会曝光后,各地也纷纷对辣条出手!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要求所有校园及周边200米内禁售“辣条”。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调查,一万多包问题辣条被扣押。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政府,召集县内100余家辣条企业负责人召开整治大会,要求所有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立行立改。
湖北省相关部门对“3·15”晚会曝光的4家企业生产的辣条开展清查,连夜查处涉事辣条,对问题商品一律下架封存处理。
但这些只能算做是无奈之举,真正的釜底抽薪,除了捣毁黑工厂,不让毒辣条招摇,最关键的就是设立国标,纳辣条生产于规范之中,但也需要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健康饮食教育。
就算厂家足够良心,完全按标准生产,吃辣条还是要注意适度。
因为有太多食品都比辣条有营养,偶尔过过嘴瘾得了。
许多人都告诉过我不要去吃这个辣条,
但是人类的本事就是真香……
来源│大河报、新华社、知乎、成都商报、湖北日报、看看新闻Knews、央视财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工辣条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