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音量大小跟功率有关吗的功率要多大?发出的声音才能比正常人发出的声音大1倍或者2倍

一般是30~300W左右,超过500W的功放一般都是专业用途.不一定是要大功率功放才可以满足你,要看你家的音箱功率是多大的,因为功放与音箱功率配置是有固定的;具体标准应该是:在一定阻抗条件下,功放功率应大于音箱功率,但不能太大。在一般应用场所功放的不失真率应是音箱额定功率的1.2-1.5倍左右;而在大动态场合则应该是1.5-2倍左右。参照这个标准进行配置,既然能保证功放放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又能保证音箱的安全.
功放标180W如果是实际功率的话,配120W左右的音箱比较合理(同样输出阻抗),
每只音箱后面标着是20-80W,20W指的是高音扬声器功率,80W是低音扬声器功率,加一起就是100W,可以用在你的功放上.
一般功放机的后面都有标功放的牌子和规格的,你可以看到电源的功率,也就是功放的功率了.比如,220V180W,说明功放的最大功率消耗时是180W.


专业功放功率的功率为300w
300W应指的是标称功率,也就是说可以允许长时间连续工作的最大功率,这就是说功放的功率没有必要超越这个值


你好,你问的应该是功放机的音乐输出功率吧?如果是大品牌.一般100瓦*2的主声道输出,还有环绕.中置.低音炮输出一般在25―60瓦之间,根据输出配音箱就可以了. 如果是杂牌机.实际输出功率都很虚.有的甚至标的是峰值功率.


单独从参数的角度上来说,灵敏度只是一个反映音箱电声转换效率的参数,其本身与音箱的音质与音色无关
扬声器的灵敏度(dB/W)通常是指输入功率为1W的噪声电压时,在扬声器轴向正面1m处所测得的声压大小。灵敏度是衡量扬声器对音频信号中的细节能否巨细无遗地重放的指标。灵敏度越高,则扬声器对音频信号中所有细节均能作出的响应。作为Hi-Fi扬声器的灵敏度应大于86dB/W。

注:参数标定上是和灵敏度有关,既距离扬声器1米处,施加1w功率的音频信号,响度为x分贝(dB)。 结构上则和喇叭的磁路系统、冲程、有效振动面积有关。至于功率,喇叭功率标定是承载功率,和声压无关。

注:喇叭有一个指标叫做灵敏度,单位是db/W/M=分贝/瓦/米。举例:灵敏度90db/W/M的喇叭,意思是输入1w功率,在1m一米远的位置上,声音是90分贝。那么这个喇叭输入10W功率时,在一米远的位置上大约100分贝。

 灵敏度又称声压级,是衡量车载扬声器是否容易推动时相当重要的指标,是指给车载扬声器施加1W的输入功率,在喇叭正前方1米远处能产生多少分贝的声压值。灵敏度的单位为分贝/瓦/米(dB/W/m),一般以87dB/W/m为中灵敏度84dB/W/m以下为低灵敏度90dB/W/m以上为高灵敏度。灵敏度越高所需要的输入功率越小,在同样功率的音源下输出的声音越大,对车载功放的功率要求越小,也就越容易推动

不少使用者在使用有源音箱时有那么一个疑惑,一款标称功率较大的音箱,在实际使用中放出的声音居然比一款标称功率较小的音箱音量要小,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排除厂家虚标功率的因素之外,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音箱的灵敏度不同了。 

通俗点说,就是在输入一定功率的信号后,音箱所能够发出的音量大小。现有的有源音箱一般采用db/w/m作为音箱灵敏度的单位,也就是说,在有源音箱中的扬声器系统中,输入1w的功率,在其正前方1m处测试声压的大小。从而得出音箱的灵敏度数值,一般情况下,有源音箱的灵敏度一般在83db/w/m~92db/w/m之间可别小看那9db的区别噢,要知道,灵敏度每相差3dB,功率要提高一倍才能获得相同的音量。也就是说,92db/w/m灵敏的音箱在10w功率下的音量,83db/w/m灵敏度的音箱要80w的功率才能够与之相同噢。 

说到这,可能会有不少人觉得,那有源音箱的灵敏度是越高越好了。毕竟,在较小的功率下就能够获得较大的音量,何乐不为呢?其实这也不尽然,因为喇叭的高灵敏度和音质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要想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在不大幅度提高成本的基础上,往往需要依靠降低喇叭自身的控制力,低音的力度,还原力,失真等一系列参数来实现的。这就大大损伤了有源音箱的音质。但同时,我们又不能说,灵敏度越低的音箱音质越好,或灵敏度越高的音箱音质越差。因为,在使用劣质材料后,音箱的灵敏度和效果可能都会较差。而采用优质材料与制造技术,虽然会提高成本,但可能同时保全音质与灵敏度。因此,单独从参数的角度上来说,灵敏度只是一个反映音箱电声转换效率的参数,其本身与音箱的音质与音色无关。当然,这也并不是说灵敏度对于有源音箱的选购毫无意义,在选择时,对于那些功率小于10w,且价位较低的有源音箱而言,我们还是建议选择灵敏度在88db/w/m以上的有源音箱,这样,即不会因音箱功率太小而导致音量不足,也不容易买到因用料低劣而造成灵敏度低下的音箱。而对于价位在500元以上的中端音箱,由于其输出功率本来就较大,不容易因扬声器单元灵敏度较低而出现音量不足的情况。加之这一价位的音箱用料一般较好,较低的灵敏度反倒有可能是为提升音质而特意设计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不刻意追求灵敏度这个参数,甚至可以选择一些灵敏度较低的有源音箱。 

正因为灵敏度这个参数不能直观反映出音箱的音质,加之大多数消费者对灵敏度的标称也不是很熟悉,因此,灵敏度被虚标的情况还不算太严重,其虚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某些厂家用扬声器单元的灵敏度来替代音箱整体的灵敏度。由于在音箱,尤其是中高端音箱中,有较为复杂的分频系统,这一系统会造成一定的衰减,这样,就导致音箱整体的灵敏度将低于扬声器的灵敏度。如某款音箱在宣传时一直说其音箱中的单元灵敏度达到90db/W/m,但在其最终标注音箱灵敏度却只标称为88db/W/m。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因此,遇到用扬声器系统来标称音箱系统灵敏度时,要将其灵敏度减去2db/w/m,才是较为真实的灵敏度。

其二,则是某些厂家在灵敏度单位上做文章。如,一些厂家用db/2.83v/m这个单位来替代较为常用的db/w/m这个单位,在使用这个单位时,输入功率1W,如果音箱的阻抗为8欧姆的话,其灵敏度标称实际上是和使用db/w/m一样的。但如果音箱的阻抗为5欧姆的话,其测得的灵敏度将比使用db/w/m高2db。而如果音箱的阻抗为4欧姆的话,其测得的灵敏度将比使用db/w/m高3db。因此,在比较使用不同单位来标称灵敏度的音箱时,我们要先扣除这一差值,才能进行正确的比较。 

喇叭承受的功率是有限的,过载则烧或变音(破音)。可以用只有人为控制音量(加限音电路或电平开关),总之(破音)之后的结果想必均清楚。 
功率大了不会烧坏喇叭,而是会震破喇叭,只有功率严重不匹配才会烧坏喇叭。关于音质,功放的音质输出,喇叭的音质表现,还有你的声源都很重要。 
例如汽车所采用的扬声器,一定要看其与功放功率的匹配问题,尽量不要选择功率比功放功率大的喇叭,如此,在你调高音量时,功放输出的功率非常容易超过自身的额定功率,从而产生消波失真,严重的话会烧毁喇叭的线圈,最终导致喇叭损坏。 保持功放的“余量”,是汽车音响系统搭配中重要的因素。考虑到车内的电能极为有限,确保功放的额定功率略大于喇叭的额定功率就是最优选

分贝(简称“dB”)是关于两个数字之间的比率的计数单位。

简单来说,100dB是50dB的一倍,但是并不意味着它的“响度”是50dB的“两倍”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能够产生90dB SPL的音箱和一个能够产生100dB的音箱相比,大多数的听众都会认为第二个音箱有着第一个音箱两倍左右的“响度”。

那么多大的瓦数会得到双倍的响度呢?让我们假想一下,假如有两款音箱,一款是10瓦,第二款是20瓦。20瓦功率的音箱的瓦数是另一款音箱的一倍,但是经过转化后,双倍的瓦数只会增加3dB SPL。请记住,如果你想让音箱的响度增加一倍,你需要为音箱增加10dB,而一款20瓦的音箱虽然在瓦数上是10瓦音箱的一倍,但是却不会产生两倍的响度。在高功率设备中也是如此,100瓦的音箱不会产生50瓦音箱双倍的“响度”。假设是相同扬声器的话,则只会增加3dB的响度。虽然音量的变化会非常的明显,但绝不会增加一倍的响度,否则我们的耳朵不得聋了?

因为电视机喇叭功率都作用在人耳最敏感的频响,中频和中高频。频率越低人耳越不敏感,同样的音量下需要的功率越大。高保真音箱的功率大部分都是分配给低音了。电视机内部的喇叭为中高音喇叭,或者全频喇叭,基本上没有很好的低音效果,我们人耳朵只能听到30HZ以上的声音,中音喇叭发出的声音大多数为中音500hz至8khz之间的声音,这个声音非常适合我们人耳朵听,使得我们听这个频段的声音会比其他频段声音大,

那是因为电视喇叭主要是中高音,一点点功率音量就很大。而多媒体吃功率的主要是低音,特别低音炮,100瓦低音炮就一点点咚咚咚的声音,还要很近才能听到舒服。手机喇叭一般都只有1瓦,但是由于消掉了中音和低音部分,音量还挺大.

电视机喇叭频率响应高,无低频效果,多媒体音响以及家用音乐专用音响的喇叭有低频效果,低频耗电多但听起来音量不怎么大,往往是十倍功率才达到中频高频的响度。

用扬声器播放乐曲、旋律和语音

与基本的单音蜂鸣器可发出的警报相比,许多类型的医疗电子设备需要采用更为复杂的音调序列和旋律。这也适用于非强制性语音警报。在这些情况下,扬声器(或仅“喇叭”)可以发出频率分量跨部分或大部分音频段(通常认为是 20 Hz 至 20 kHz)的声音,并且具有“合理”到“非常好”的保真度和低失真度。

这些扬声器提供的声压级 (SPL) 取决于频率、扬声器效率以及驱动信号电平。市面上有各种样式的扬声器,具有不同的尺寸、频率响应曲线、封装、连接和耐用性等级。几乎所有扬声器的标称阻抗均为 4 Ω 或 8 Ω。

良好的音频:不仅仅在于扬声器

在满足所需音频性能需要解决的设计挑战中,选择最合适的扬声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扬声器的安装和外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安装扬声器时,应使其沿盆架的外边缘形成密封。当来自扬声器膜片/纸盆正面的声波与来自扬声器膜片/纸盆背面的声波相互作用时,会发生从后到前的压力波抵消,而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减少这种抵消。在 1 kHz 以下的临界区域中,这种抵消更有可能会成为问题。(有种现象:带腔体的音响喇叭声音比不带腔体的要大

扬声器或其他音频输出源的另一个关键规格是自谐振频率。这表示除了其他方面,扬声器在将电输入功率转换为实际声压级方面效率最高。若将扬声器安装在外壳内,则当处于或低于扬声器的共振频率时,可提高扬声器的性能。此共振频率为 500 Hz ±20%,因此具有良好的低频性能。自谐振频率还可以指导外壳的设计,避免由于与扬声器本身的机械谐振而引起扬声器发出不希望的嗡嗡声和嗒嗒声。

此外,还需要注意电输入功率水平和波形。扬声器有两个额定功率:平均(持续)额定功率和最大额定功率。当发送给扬声器的信号不是正弦波时,功率可能会超出最大额定功率规格。额定功率可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确定:

功率 = (峰值电压)2/阻抗值

超过此额定功率(与语音或音乐功率使用的最大瞬时功率不同),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扬声器造成损坏,包括音圈锦丝引线断裂(音圈烧毁,导致负载电阻开路),或音圈骨架(将音圈导线缠绕在其上的刚性圆柱体)变形,从而将音圈锁定在磁性电机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喇叭音量大小跟功率有关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