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疫情是什么灾难的时候火灾是不是很多


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疫情宝宝起名的相关知识,通过是也会对疫情期间宝宝起名相关问题来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的话,希望大家别忘了关注下本站哈,接下来我们现在开始吧!

2022年出生宝宝取名,取名2022年好名字大全

2022年出生宝宝取名

因为新冠疫情及养孩成本影响年至2021年,不但中国,全世界人口出生率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不得不说,看着这篇的朋友们有责任心的勇士。这样的大环境下也要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

这也是我写这的原因。为了勇敢和负责任的人们!

下面入正题,怎样为新生宝宝起名。

因为宝宝出生后就需要填资料办出生证明,所以我们一定要预先想好新生宝宝名字。

在不知宝宝性别情况下。首先,我们可以准备好一张A4纸,在左边记录男孩名字,在右边记录女孩名字。查到了或有灵感就马上记录下来,再反复一一查验名字文字的意思。

这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要有耐性

如果觉得”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或不介意和几万人共用”伟,强,涛,瑞,轩,芳,丽……”其实大可不用那么费脑筋,拍拍脑袋起个自己喜欢的就行了。

当孩子长大了,问到为什么给他她起这名字时,请你也认认真真毫无愧意地告诉他她你就是随便起的。

再重复一遍告诉自己,这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把古今名人历史作品翻一遍

想清楚要想向宝宝传达一个怎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个是关键!

当宝宝长大了问起,你将怎样给他讲故事,怎样解释你的想法。

以后的日子,小小的名字会叫上万几十万次,有意义的名字会改变孩子的人生。也可能会影响你和孩子长久的亲子关系。宝宝名字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最初的纽带,认真想来这个说法一点没错。

1、历史好名字重名率比较高。比如”修竹,振声…”这些出自典故的名字就很多名人已用过

2、名字不要起得过于高大上。以免让小朋友从小太大的压力,例如”泽民,泽天,龙,虎…”并不是人人都能罩得住那么大的帽子,我个人不希望宝宝从小承受这么大的名头,只希望能健康成长就好。当然这也是见仁见智的。

3、注意名字的发音,在不同的方言中是否有歧义和不好的意思。比如容易被起花名

4、更好把预产期的全部生辰八字都研究一遍,然后在名字上做好准备。如”缺金,缺木,缺土,缺水,缺火”,各自名字上要做好准备。( 这方面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就不在细述了,可留言或私下交流)

5、起中文名时顺带地把英文名也想好。可以通过音译或意译 *** 从中文名得到英文名

6、不要想着改变和左右宝宝的人生。最终,路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来走。

可能,为了个名字,你会几个月都睡不好觉,改了又改。但为了孩子一辈子,再辛苦也值。

相信天下父母都会认同吧,

少年时,父母为我们操过的心,我们又传递给了孩子们,

感恩,祝天下父母安康!

以上就是与2022年出生宝宝取名相关内容,是关于亲子成长的分享。看完取名2022年好名字大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婴儿小名大全2022女婴,牛宝宝取名大全2022 款好听有涵养

1月1日,2022 年的“元旦宝宝”来了!

1月1日0点0分,在中国福利会和平妇幼保健产房内,一名体重3175g、身长50公分的健康顺利诞生。本文图片 均为医院供图

0点0分,在中国福利会和平妇幼保健产房内,产妇黄女士经自然分娩,顺利娩下一名体重3175g、身长50公分的健康。

28岁的黄女士仅仅用了半小时就顺利诞下宝宝。

28岁的黄女士,籍贯四川,来沪10年,目前在上海工作和生活。黄女士整个分娩过程十分顺利,全开后,仅半小时便顺利诞下宝宝。黄女士曾在外院诊断为异常,并接受过并指手术。

“年初查出怀孕的时候,正值疫情爆发期,加上自己的这个情况,我一度十分担心。”回想起怀孕时的情况,黄女士说道,“感谢医院产科,还有产前诊断中心的医护人员,是她们给了我信心和鼓励。现在看到宝宝一切正常,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在上海市之一妇婴保健院产房,医护人员为新年定制了祝福语“2022 ,爱依侬浓”献给新生的宝宝和妈妈们。

1月1日0时05分,一名宝在上海市之一妇婴保健院东院产房呱呱坠地。仅仅过了7分钟,0点12分,伴着动人的啼哭,一名萌萌的女宝宝又顺产出生了。

每个在上海市之一妇婴保健院诞生的宝宝都会宝贝纪念卡。

“体重3330克,身长50公分,是个小妹妹。”“恭喜你当妈妈了,辛苦了!”爸爸蔡先生和妈妈吴女士都是上海人,面对助产士发自内心的祝贺,他们非常开心:“这个囡囡是更好的新年礼物。”

吴女士是之一次当妈妈,她坦白说,对于分娩自己是有点怕的。”前几天我就一直在做心理建设了。等(宝宝)一生下来,瞬间就放松了。这种感觉超级棒!“在一旁导乐的蔡先生心情很激动,脱口而出:“这是母亲的伟大!这句话一定要写进去。”

吴女士给自己的宝宝取名叫“糖糖”,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

这个宝宝是两人结婚6年才盼来的,所以早就给小宝贝起好了名字。“小名叫糖糖,就希望她以后(的生活)甜甜蜜蜜的,未来一切顺利。”吴女士说。

截至上午8点,上海市之一妇婴保健院产房已迎接了包括糖糖在内的10个“元旦宝宝”。

1月1日0点33分,在复旦大学附属杨浦院区产房,一名3030g重的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呱呱坠地。

产妇小萱今年32岁,是一名 河南的新上海人,两年前曾有过一次史,这个宝贝对她来说格外珍贵。“很希望生个元旦宝宝,没想到成真了。”小萱说,“希望宝贝能健健康康地成长,也希望疫情能快快过去,让我们能顺顺利利地带着宝贝回家过年。”

截止到1日早上8时,共有八位“元旦宝宝”在复旦大学附属诞生。

以上就是与小名大全2022相关内容,是关于的分享。看完牛宝宝取名大全2022 款好听有涵养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地坛医院一位确诊妈妈诞下新生儿,确诊妈妈给他起了什么样的名字?

北京有一位即将生产的孕妇,而且这名孕妇是新冠病毒感染者,4月29日这名孕妇作为确诊病例转到了北京地坛医院,孕妇已经妊娠39周五天,随时都有可能会分娩,这名患者入院后引起了院内的高度关注,地坛医院的专家和市级专家一起制定了分娩方案。

医院安排了多名产科医生,助产士,产科护士对这位孕妇进行24小时的看护,该孕妇是第二次分娩,考虑到她的新冠病情不能等待很长时间,一旦准备临产,医务人员需要迅速将孕妇转至负压手术室。

还没等到转运至手术室,5月1日凌晨3点,孕妇突然有了生产的感觉,全副武装的医生,护士,助产士迅速赶来,在紧张的氛围中,大家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帮助孕妇生产,凌晨5点15分,一声响亮的啼哭传来。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被送到了筛查病房进行核酸检测和观察,产妇也被送到隔离病房里继续治疗,产妇说这几天来她一直感到很焦虑,身边一直走医务人员的陪伴和鼓励,让她安心了很多,因为孩子出生在五一劳动节,一家人决定给宝宝取名“小五一”,她也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

新生儿的诞生是让人最开心的事情,这对母子很幸运,在特殊的情况下能够顺利生产,母子平安,这背后都是医务人员的努力与付出,看到宝宝平安降生,医务工作者都感到特别的开心和激动。

这件事情让很多工作在医院一线的人都倍受鼓舞,北京地坛医院表示,他们将全力做好新冠患者的治疗工作,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保卫战,最后祝福“小五一”能够尽快的与妈妈团聚,健健康康的长大。

2020年又是疫情又是火灾想给宝宝取名字铭记历史感恩英雄逆行者!

今年是一个英雄年,国家虽然遇到了再请,但是英雄们一个个的都把它消灭掉了。今年这个名字很好起。团结的英雄们就叫团英吧。

宿迁无症状感染孕妇产下核酸阴性宝宝取名传成,这个名字有何寓意?

这个名字的寓意是传承抗疫精神。

宿迁无症状感染者孕妇产下核酸阴性宝宝,并且取名叫船长他的母亲,希望他的孩子在以后可以传承这一种抗疫精神,传承医护人员勇敢向疫情拼搏的奋斗精神。同时希望这名孩子长大以后不负父母的所愿,在疫情当下,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努力的为市民们拼搏着奋斗着,他们为了更好的保证市民的健康安全,每天都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进行防疫工作。在疫情当下,每一个为孕妇接生的工作人员工作难度更是非常的大,特别是为这名孕妇接生的时候,原本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了手术,持续了很久才能彻底的完成,并且安全的把婴儿给接生下来。证明母亲得知了医护人员的辛苦,特地把自己的孩子改为传承,目的就是希望以后自家的孩子能够像医护人员一样传承着这一种抗疫的精神。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情的缘由是在宿迁有一名无症状感染者,孕妇当时正在医院进行生产。医护人员费了很大的劲,才顺利的帮孕妇把孩子给生产下来,因为当时这名孕妇是一名无症状的感染者,所以孩子在生出来之后,医护人员就第一时间帮孩子做了核酸检测,核酸却显示为阴性,随后医护人员轮流着照看孩子,孩子目前的生命体征很健康。而证明孕妇得知了医护人员们的辛苦,便特地把自己的孩子取名为穿成孕妇,他表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可以穿成医护人员为人民付出的抗疫精神。

对于宿迁无症状感染孕妇产下核酸阴性宝宝取名传成, 这件事情我的个人感想。

希望这名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并且不负自己父母的所愿。

宿迁无症状感染孕妇诞下健康宝宝,为孩子取名传成,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是因为孩子的父母希望他以后可以传承医护人员为人民付出的抗疫精神, 我觉得这对父母给孩子取得名字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现在我国的疫情还是非常的严重,目前最辛苦的应该就是疫情期间的医护人员了,这些医护工作者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全,冲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而且还有很多的医护人员被感染了,甚至还有一些人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想说的是,唯有那些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现在这么安好的生活,在这里我也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你们辛苦了。

宿迁无症状感染孕妇诞下健康宝宝,这件事情在网上曝光之后,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个孩子的出生也让我们大家看到了一丝的希望,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杨女士经过剖宫产手术,顺利诞下一名9斤2两重的男婴值得庆幸的是这个男孩子并没有感染上这个疾病。

现在有很多无症状感染我觉得真的是非常的可怕,已感染人员自己身体一点不良状况没有,但是已经感染了冠状病毒,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真正领教了炎症引起的脏器衰竭是真会死人的事实,和不可逆转的可怕之处,新冠肺炎还可怕在它造成的社会恐慌,现在的疫情还没有结束,希望大家在生活当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尽量少出门,其实不到万不得已,要出门的时候我们也要戴好口罩,最好是选择医用口罩,另外,随身也要携带消毒水,最好是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诊,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战胜这场病毒的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地震、火灾、洪水、台风等突发性灾害

但防灾意识应人人具备,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15日为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的。今年的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防灾减灾的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常识,

小编悉心整理了29个知识点,

各位可要牢记并积极转发出去哦!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何时设立和设在哪一天?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背景是什么?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意义是什么?

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及其寓意是什么?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我国何时发布首个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白皮书?其背景及内容是什么?

2009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首个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白皮书即《中国的减灾行动》。

白皮书在前言中说:值此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防灾减灾日”之际,对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状况做一介绍,使世人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减灾所做的巨大努力。

该白皮书包括前言、自然灾害状况、减灾战略目标和任务、减灾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减灾能力建设、减灾的社会参与、减灾的国际合作、结束语8个部分,全书约1.6万字。

2020年5月12日是第几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2020年5月12日是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活动主题是什么?为何确定这个主题?

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之所以确定这个主题,是因为基层基础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只有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才能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开展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应抓好哪些重点工作?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于2020年4月10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做好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通知提出了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突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强化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推进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灾害事故发生后物资保障到位;统筹基层应急力量建设,提高灾害事故救援能力;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因地制宜开展预案演练。

如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地区和行业特点,通过网络公开课、新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情况,有序加大各类科技馆、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生命安全教育培训体验基地、重特大灾害事故遗址遗迹等公益开放力度,设立防灾减灾专区,开展防灾减灾公众现场或线上体验活动,拓宽公众接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途径。开发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动漫、游戏、影视剧等宣传教育产品,编制印发社区和家庭应急手册,发送公益短信,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大力普及防灾减灾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宣传教育实际效果。组织新闻媒体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经验做法进行集中报道,营造防灾减灾良好舆论氛围。

如何强化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推进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防灾减灾救灾与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加强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加强业务培训和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高网格员识别灾害风险隐患的能力。认真总结近年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等参与,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事故隐患排查,重点做好城乡社区、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建筑工地、机场、火车站、地铁、城镇燃气、城市地下管网、泵站闸门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灾害事故隐患,如排水管网堵塞、监测预警系统运行异常、安全设施毁损缺失、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如何落实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灾害事故发生后物资保障到位?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县域应急物资保障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机制,在多灾易灾县(市、区)推行应急物资实物储备、产能储备、社会储备等多种方式,努力满足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峰值需求。继续支持多灾易灾县(市、区)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鼓励灾害高风险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储备站点,实现应急物资靠前部署、下沉部署。建设应急物资物流管理平台和应急物资捐赠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物流企业优势,实现应急物资有序调度、快速运输、高效配送、精确溯源,提高重特大灾害情况下应急物资的快速通达能力。研究制定基层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配备标准及管理办法,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与邻近超市、企业等合作开展应急物资协议储备。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救生避险装备,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

如何统筹基层应急力量建设提高灾害事故救援能力?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推进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站所建设,以站所建设带动乡镇(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等多元基层消防力量发展。指导各地按照乡镇消防队国家标准,开展乡镇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达标建设,积极将乡镇消防队纳入消防救援队伍练兵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整合基层各类应急信息系统或网络平台,统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和应急广播、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积极推进应急广播“村村响”建设经验,努力解决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完善社会应急力量管理平台,规范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短时间内能够抵达现场并开展先期处置,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科普宣传教育等常态减灾工作。

如何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因地制宜开展预案演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城市绿地、学校、体育场馆等已有设施,改扩建或新建一批应急避难场所,满足辖区内居民紧急避险和临时安置等需求。在应急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位置,设置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张贴应急疏散路线图,方便居民快速抵达。进一步修订完善基层各类应急预案,注重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台风、地震等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危险化学品等事故,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情况,可因地制宜开展线上等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促进公众熟悉灾害事故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能够及时转移避险,同时完善基层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指挥机制。中央和国家机关可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向机关干部和所在社区居民普及自救互救常识和技能。结合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治理行动,做好占用、堵塞和封闭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问题专题宣传教育和整治,同时推动加强停车场等市政建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哪些?

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指出: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3月24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指出: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灾害,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我国自然灾害的三带分布指什么?

一是沿海灾害带。多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自然灾害。

二是沿江灾害带。多暴雨、干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三是山前灾害带。多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冰雹等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地区差异大、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实现了哪“两个转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防灾减灾救灾方针政策,并实现了“两个转变”,即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由建国之初的救灾为主转变为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政府职能从优先于经济目标转变为优先于社会目标。目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成效举世公认。

我国防灾减灾主要有哪些法律法规政策?

我国一贯高度重视依法防灾减灾,制定了一系列涉及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作出了防治灾害的原则性规定。在此基础上,我国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防沙治沙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气象法、消防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以及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洪条例、抗旱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别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对灾害应对、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事项做了具体规范。此外,不少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也对防灾减灾作出了相关规定,从而形成了全方位、多层级、宽领域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违反防灾减灾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防灾减灾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单位违反防灾减灾法律规定的,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罚款。对违反防灾减灾法律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应坚持哪些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群众自救,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自然灾害的信息报告有哪些规定?

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将本行政区域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地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告;地市级和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接报灾情信息2小时内审核、汇总,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告。

对造成县级行政区域内1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房屋大量倒塌、农田大面积受灾等严重损失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后立即上报县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民政部。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报后立即报告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国务院。

特别重大、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执行灾情24小时零报告制度,逐级上报上级民政部门;灾情发生重大变化时,民政部立即向国务院报告。灾情稳定后,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10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并向民政部报告。

对干旱灾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旱情初显、群众生产和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时,初报灾情;在旱情发展过程中,每10日续报一次灾情,直至灾情解除;灾情解除后及时核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灾情会商制度,各级减灾委或者应急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灾情会商会,全面客观评估、核定灾情数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自然灾害的信息发布有哪些规定?

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信息发布形式包括授权发布、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要主动通过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客户端等发布信息。

灾情稳定前,受灾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减灾委或应急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滚动发布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动态、成效、下一步安排等情况;灾情稳定后,应当及时评估、核定并按有关规定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为几级?

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为Ⅰ、Ⅱ、Ⅲ、Ⅳ四级。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如何保障自然灾害救助的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如何保障自然灾害救助的物资?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灾害特点、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原则,设立救灾物资储备库(点)。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应统筹考虑各行业应急处置、抢险救灾等方面需要。制定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建立健全救灾物资采购和储备制度,每年根据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要求储备必要物资。按照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名录,健全应急采购和供货机制。制定完善救灾物资质量技术标准、储备库(点)建设和管理标准,完善救灾物资发放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应急保障和征用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和运输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如何保障自然灾害救助的装备和设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利用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统筹规划设立应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明显标志。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可规划建设专用应急避难场所。

如何做好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宣传和培训工作?

组织开展全国性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灾害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组织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急救日”、“全国科普日”、“全国消防日”和“国际民防日”等活动,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和科学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推进社区减灾活动,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组织开展对地方政府分管负责人、灾害管理人员和专业应急救灾队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培训。

您知道防灾减灾十条应对法则(顺口溜)吗?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十)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全国防灾减灾日历年5月12日的主题是什么?

2010年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做起”。

2011年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2012年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013年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2014年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

2015年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2016年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2017年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2018年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2019年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

2020年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提高逃生能力为生命保驾护航

一起构筑生命健康防线;

增强防灾减灾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四会发布编辑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疫情是什么灾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