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群黑水(遵依信息网)?

道路通畅,环境整洁,闲置宅院得以盘活,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乘着村镇文明建设的东风,经开区胡村乡张堆村已旧貌换新颜,百姓正奔向幸福文明新生活。

在建设美丽文明新农村的道路上,张堆村结合村庄实际,保留村中古屋、古树、老街,因地制宜栽种花卉、蔬果,打造景观游园、实用菜(果)园,营造抬头见景的景观效果,也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吕秀芬喜笑颜开:“村子变干净了,还建了老年活动中心,环境越来越好了。”

张堆村的蝶变,是经开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经开区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绘就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的美丽乡村画卷。各乡镇以庭院美化为重点,积极开展房前屋后、乡村道路专项整治。目前,全区累计出动人员4万余人次,调动各类大型机械7000余台次,清除垃圾2万余吨;规范集镇市场9个、摊位2600余个、规划车位450余个;整治坑塘159个、清理残垣断壁148处、乱搭乱建213处、沟渠30余公里。全区新建3个森林乡村示范村、19个“一村万树”重点村,共完成乡村绿化800余亩,栽植银杏、樱花等各类绿化苗木4万余株,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焕然一新。

在南乐县杨村乡,村民在用另外一种方式扮“靓”他们的村庄。近年来,南乐县因地制宜,依托国储林和廊道绿化带,通过采取“党建+林下经济+联村抱团”模式,大力发展以菊花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每年金秋时节,遍地开放的药菊不仅装点了村庄,也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目前,南乐县可年产各类菊花750万斤,实现经济效益2200万元。绿色产业链的打造,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黑水虻干虫   (图源:源创环境)

濮阳县鲁河镇后杜堌村的华丽蜕变,同样受益于乡村振兴的东风。几十年来以传统种植为主的村民,如今正大力发展黑水虻、蚂蚱养殖和黑木耳种植产业。在村西的黑水虻养殖场,技术员张绍增说,现在全村黑水虻养殖面积已发展到3000余平方米,年产值可达60万元。在村北的蚂蚱养殖场,村党支部书记孙来盟说,这50座蚂蚱棚由村集体和群众共同投资、共同受益。人工养殖的蚂蚱属绿色食品,富含高蛋白,肉质鲜嫩,很受欢迎。“村里除了养殖业,还建设了16座黑木耳棚,年收益也相当可观。”孙来盟说,后杜堌村用了短短4年的时间,实现了由“落后村”到“先进村”的转变,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零收入增长至2021年的22万元,今年有望突破30万元。

三、绘就文明乡镇新画卷 

在华龙区岳村镇瓦岗村,一则独具特色的村规民约成为该村推进移风易俗、提升村民文明素养的有效助力。村党支部书记翟耀强说:“2018年,村‘两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村规民约,成为村庄管理的‘好帮手’。”在瓦岗村,村干部依照村规民约,向村民宣传喜事要新办、丧事要简办,监督大操大办、聚众赌博、乱倒垃圾、破坏村内设施等不文明现象;定期组织村民对村规民约提出意见和建议。村民表示,对操办红白喜事进行明确规定,既改变了铺张浪费的陋习,也减轻了他们的压力。

在范县王楼镇东张村,《东张村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细则》助推该村形成了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该细则是村里为评定星级文明户而制定,将爱国爱集体、遵规守纪、家庭和睦、诚实守信等指标列入其中,并以“积分制”进行细化量化管理。同时,该村把破除陈规陋习、红白喜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新内容纳入积分设置,通过评先进、政策奖励、物质奖励等方式,达到“以积分记录美德、以积分兑换服务、用行动传递正能量”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东张村“积分制”管理已覆盖全村90%以上的农户,村民主动参与、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有效破除了陈规陋习,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环境变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百姓的美好生活正如花绽放。

文章来源:濮阳网,记者:王亚娟,原标题:乡村文明催开生活幸福花;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8日;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如若侵权,联系删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12月13日在芒果TV播出的直播助农真人秀《希望的田野》第二集,嘉宾们在节目中发生了一场“冲突”:当“希望小组”的成员们信心满满想把四川省黑水县的优质农产品大卖一场时,却发现这些农产品没有相关的售卖“资质”。最终,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原则下,只能忍痛割爱,部分农产品未能在直播间上架。

一方面是农产品的销售难题,一方面是外界庞大的市场,直播助农节目让双方在热气腾腾的网络直播间遇上了。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36.8亿元。而相比一档节目、一场直播所带来的销量,授之以“渔”,才是助农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是当地政府提供硬件保障。黑水县木都村第一书记杨帆说,为了拓宽当地产品的销路,特别是解决生鲜类产品的运输问题,村里把所有能开支的经费全部用在了修路上。节目播出后,黑水县官方微博“微黑水”发布了一则微博,表示黑水已经开展了当地农户电商知识培训,农户相关农产品的资质也正在协助办理中。

另一方面是在节目的影响下,当地人的意识发生转变。《希望的田野》来到黑水,除了直播带货,还带来了一场淘宝大学的培训,普及电商直播的知识和操作指南。节目组在每个地方都会邀请当地主播参与,播下希望的种子。

《希望的田野》总导演潘希晨介绍,很多人对电商直播的印象,只停留在热闹的直播间,并不了解背后的故事。《希望的田野》把镜头前移,一件产品如何才能出现在直播间,前期需要大量的准备和筛选。95后藏族姑娘土豆花是黑水县的一名导游,这次成为节目组在当地培养的“主播继承人”,跟着专业主播学习,也参与直播全过程。

土豆花介绍,黑水有纯天然的高山牦牛肉、藏香猪、土豆、野生菌、冬虫夏草、红脆李……但过去因为缺乏宣传和运输不便,这些好东西只能自产自销,水果吃不完甚至只能烂在地里。

土豆花说:“以前我们只知道东西好,却不知道还能在网上售卖,更不知道在网上出售还需要相关证书。这个节目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变化是让我们有了一种意识,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直播带货,或者说一档综艺节目,时间终究是有限的。做完这一期,《希望的田野》节目组就会离开黑水,奔向下一个点,一档节目也终将有结束的那一天。但节目在各地留下的“主播继承人”不会离开家乡,他们是田野的希望。

就像土豆花说的:“我会不断努力学习,把黑水的好东西卖出去。我一个人力量有限,但当黑水的人们都有了这个意识,一切会慢慢好起来。”(文化副刊部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花溪疫情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