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求解受控电压源与受控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源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压、电流、功率、能量、电路元件、受控源;
     2、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2、电路中基本物理量的计算,电路中元件吸收/发出功率;
      3、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4、基尔霍夫定律及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

  •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本节主要介绍电路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电路的功能以及电路模型的建立,要求学习者了解电路课程,掌握电路模型的建立。

  • 本节介绍了电路中常用的物理量:电压、电流、功率和能量。重点要求学习者掌握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正确求解电路的电位,会判断电路中元件或支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 1.3 电路元件和电阻元件

    本节介绍了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五种理想电路元件,重点分析了电阻元件,要求学习者会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电阻元件。

  •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本节课介绍了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定义、电路符号,要求学习者重点掌握两者各自的特点。

  • 本节介绍了受控电源的定义和类型,要求学习者理解受控源的概念,会处理含有受控源的电路。

  • 1.6 基尔霍夫定律

    本节介绍了电路分析的依据—基尔霍夫定律,分别介绍了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的内容、适用范围和应用步骤,要求学习者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

  • 1.7 仿真项目——Multisim仿真软件和电路基本定律的验证

    本节介绍了Multisim仿真软件的界面,利用仿真软件搭建电路,重点要求学习者应用仿真软件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会判断电阻的连接形式:串联、并联、混联、Y型和三角型
     3、掌握电源的串并联和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方法,
     4、掌握一端口无源网络输入电阻的计算。
      2、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电路计算及分压、分流公式的应用;;
     3、电阻Y型和三角型等效变换及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
     4、电压源和电流源串并联的等效变换;
     5、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根据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进行含源电路的化简;
     6、一端口无源网络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

  • 2.1 电路的等效变换

    本节介绍了等效的概念,分析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等效电阻、分流、分压公式,要求学习者根据给定的电阻电阻分析电阻的串并联结构,根据等效计算电路参数。

  • 2.2 电阻的Y形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本节介绍了电阻的Y型和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条件,要求学习者能区分电阻的Y型和三角型两种联结,并正确地进行两者之间的等效变换。

  • 2.3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本节介绍了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重点分析了理想电压源的并联和理想电流源的串联特点,要求学习者能进行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并联的等效变换。

  • 2.4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本节分析了实际电源的伏安特性得出实际电源有两种模型,介绍了两种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要求学习者会根据电源的两种模型进行电路的化简和计算。

  • 本节介绍了输入电阻的定义,给出不同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要求学习者掌握输入电阻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

  •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理解电路分析必须满足两大约束:元件约束和拓扑约束;
     3、掌握在基尔霍夫定律基础上推导出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
     1、图论、连通图、树、独立回路的概念,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
    2.支路电流法的分析步骤,无伴电流源和受控源处理方法;
    3.网孔电流的概念,网孔电流方程的建立,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及受控源电路的处理;
    4.回路电流方程的建立,回路电流法与网孔电流法的区别,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及受控源、无伴电流源电路的处理;
    5、结点电压的概念,结点电压方程的建立,应用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及受控源、无伴电压源电路的处理。

  • 本节介绍了图论、连通图、树、独立回路的概念,推导出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要求学习者掌握一个电路的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

  • 本节介绍了支路电流法的定义,推导出支路电流法的分析方法,同时介绍了无伴电流源、受控源电路的处理方法,要求学习者能够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

  • 本节介绍了网孔电流法的定义,推导出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从而总结出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方法,特别指出受控源支路的处理方法,要求学习者能够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

  • 本节介绍了回路电流法的定义,指出回路电流法与网孔电流法的适用范围,总结出应用回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方法,同时指出无伴电流源、受控源电路的处理方法,要求学习者能够应用回路电流法分析电路。

  • 本节介绍了结点电压和结点电压法的概念,推导出结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从而总结出应用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的方法,同时指出无伴电压源、受控源电路的处理方法,要求学习者能够应用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

  •  1、理解各电路定理的适用范围;
     2、掌握线性电路具有齐次性和可加性的特性;
     3、能熟练应用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进行电路分析与计算。
     1、叠加定理是线性电路可加性的反映,齐性定理是线性电路齐次性的反映,应用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分析电路。
     2、替代定理的内容,应用替代定理可简化电路。
     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内容,正确求解等效电源参数: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等效电阻,从而简化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4、最大传输功率定理的内容,应用定理求解最大功率问题。

  • 本节介绍了叠加定理的内容、适用范围,应用叠加定理的注意事项,同时介绍了齐性定理的内容,适用范围。重点要求学习者会应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

  • 本节介绍了替代定理的内容、适用范围、应用时注意事项,要求学习者学会应用替代定理简化电路,使分析计算方便。

  •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本节介绍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内容、适用范围,求解开路电路、短路电流和等效电阻的方法,要求学习者能够应用等效电源定理求解某一支路的电压、电流或功率的问题。

  •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本节介绍了负载在变化下何时获得最大功率以及最大功率的值、得出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内容,要求学习者求解最大功率问题,结合应用等效电源定理最为方便。

  • 4.5 仿真项目——电路定理的验证

    本节介绍了利用仿真软件验证叠加定理和等效电源定理,以及仿真软件的直流扫描分析功能的使用。

  •  1、理解电容元件的特性;
     2、理解电感元件的特性;
     3、能熟练应用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串并联关系。
     1、电容元件的定义、符号以及电压电流关系,重点理解功率和储能关系。
     2、电感元件的定义、符号以及电压电流关系,重点理解功率和储能关系。
     3、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串并联关系。

  • 本节介绍电容元件的基本特性以及串并联关系。

  • 本节介绍电感元件的特性和串并联关系

  • 第六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理解动态电路过渡过程的特性;
     2、掌握一阶电路响应的求解;
     3、了解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情况。
     1、换路定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2、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会熟练运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响应。
     3、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4、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 6.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本节介绍了过渡过程的概念,同时介绍了初始条件的判定方法。重点要求学习者会求解电路的初始值。

  • 6.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本节介绍了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同时介绍了时间常数的概念。要求学习者会分析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 6.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本节介绍了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要求学习者会分析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 6.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本节介绍了一阶电路全响应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同时介绍了三要素法。要求学习者会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 6.5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本节介绍了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概念和特性,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 6.6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本节分别介绍了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同时介绍了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的特性。

  • 6.7 仿真项目——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

    本节介绍了利用仿真软件观察一阶和二阶电路的过渡过程,并分析了时间常数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 2、掌握电路定律及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3、学会简单电路的分析。
    1、复数与正弦量的关系,有效值,相位关系;
    2、相量的概念,相量与正弦量的关系;
    3、电路定律及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 7.1 复数和正弦量

    本节主要介绍了复数的表示形式及各种表示形式间的转换,复数运算,正弦量的的概念,正弦量的三要素,有效值,相位关系。

  • 7.2 相量法的基础

    本节主要介绍了相量的概念,相量和正弦量的关系,相量运算。

  • 7.3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本节主要介绍了电路定律及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电路元件的相量模型,相量图,简单电路的分析。

  • 第八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掌握阻抗和导纳及其串并联的等效电路;
    2、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3、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的计算方法;
    4、掌握正弦交流电路复功率的计算及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意义;
    5、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阻抗和导纳的概念及其等效变换;
    2、电路的相量图及电路分析;
    3、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
    4、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复功率及功率因数提高;
    5、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 本节主要介绍了阻抗导纳的概念,阻抗导纳与电压电流相量的关系,阻抗导纳的等效变换。

  • 8.2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相量图法和相量法。

  • 8.3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本节主要介绍了正弦稳态电路中不同功率的分析方法: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

  • 本节主要介绍了复功率的引入,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

  • 8.5 最大功率传输

    本节主要介绍了正弦稳态电路中负载不同类型时的最大功率传递及分析方法。

  • 8.6 仿真项目——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研究

    本节介绍了利用仿真软件验证在交流电路中基尔霍夫定律不成立,观察在交流电路中电容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

  • 8.7 仿真项目——电路功率因数的测量和提高

    本节介绍了在仿真电路中利用瓦特计测量电路的功率因数,验证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理解补偿电容容量的过大会出现过补偿。

  • 第九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掌握互感的伏安关系列写;
    2、掌握含有互感电路的计算;
    3、了解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计算;
    4、掌握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计算。
    1、互感的概念及伏安关系;
    2、含有互感电路的计算;
    3、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计算

  • 本节介绍了互感的概念,同名端的意义,互感伏安关系列写。

  • 9.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本节介绍了耦合电感的连接,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计算。

  • 9.3 变压器原理和理想变压器

    本节介绍了变压器原理及理想变压器的条件、性质、特性方程,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计算。

  • 第十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1、 理解频率响应和网络函数的概念和意义;
    2、 理解理解谐振定义,各元件和各支路电压、电流的特性;
    1、 重点掌握RLC串联电路、谐振频率的求解;
    2、 重点掌握RLC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求解揩振频率;
    3、   重点掌握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掌握品质因数、特性阻抗、通频带的概念;

  • 本节讲解谐振的定义、谐振角频率以及如何求解和RLC串联谐振电路有什么特点。加深对串联谐振的理解能够求谐振频率以及其它电路参数。

  • 10.2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本节介绍什么是频率响应以及网络函数的定义。阻抗和电感电压 电容电压的频率响应特性。

  • 本节介绍RLC并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与串联谐振的区别,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 10.4 仿真项目——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本节介绍了利用仿真软件验证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的特点,并用示波器观察当电源的频率发生改变时,电路的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

  • 1、明确对称三相电源、对称三相负载和对称三相电路中的概念;
    2、理解和掌握结电压、结电流、相电压和相电流的含义;
    3、清楚对称三相电源Y形联接 和△形联接及相互间的等效变换;

    二、 学习要点:
    1、重点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能将对称三相电路化为一相进行计算。
    2、理解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具有的特点;熟练掌握和运用三相电路的功率的计算方法;
     3、 重点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 本节介绍了三相电路的定义,对称三相电源的产生及特点,三相电路的四种电路模型。重点分析了三相电源的特点,三相电源的连接方式,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要求同学重点学习三相电路对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

  • 11.2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本节介绍什么是相和线以及相和线之间有什么关系。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关系,重点讲解电源Y型连接和三角形连接时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关系;重点讲解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关系式,YY形连接和三角形三角形连接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 11.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本节介绍YY型三相电路的特点以及如何把一个复杂的三相电路转化为一项来计算。重点YY型三相电路中线的作用以及有无中线如何来计算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 11.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本节介绍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它不像三相对称电路可以化简为一相来分析,必须有三相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不对称Y-Y型无中线,利用中性点来判断不对称的程度;Y-Y型不对称电路有中线如何来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 11.5 三相电路的功率

    本节介绍对称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 单相功率表的原理, 功率表的测量,重点介绍功率表测量的方法:三表法,二表法。学习者加深对功率表测量的理解,能够计算电路的功率

  • 11.6 仿真项目——三相交流电路的研究

    本节介绍了利用仿真软件验证在三相交流电路中相、线电压(电流)的关系,理解中性线的作用。

  • 第十二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了解拉普拉斯变换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学会拉氏反变换及部分式展开法;
      3.掌握电路元件的复频域模型及其分析电路的方法;
      4.了解网络函数的定义和零极点的概念。
     二、学习要点:
      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典型函数的象函数;
      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线性性质、微分性质、积分性质、延迟性质;
      2、拉普拉斯反变换的方法,应用部分分式展开法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
     3、在复频域中基尔霍夫定律形式,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复频域模型和伏安关系式;
     4、应用运算法分析电路;
     5、在复频域内网络函数的定义,零极点的概念。

  • 12.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本节介绍了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典型函数的象函数以及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要求学习者了解复频域分析提出的意义,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基本性质的应用。

  • 12.2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

    本节介绍了拉普拉斯反变换的方法,重点要求学习者应用部分分式展开法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

  • 本节介绍了在复频域中基尔霍夫定律形式,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复频域模型和在复频域内其伏安关系,要求学习者会画电路运算模型。

  • 12.4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

    本节从例题出发介绍了应用运算法求解线性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要求学习者掌握运算法的应用。

  • 12.5 网络函数的定义和零极点

    本节介绍了在复频域内网络函数的定义和作用,零极点的概念,要求学习者会画零极点分布图。

  • 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二端口网络

      1、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2、掌握二端口网络及其Z参数和Y参数的方程;
      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
      3、对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的分析;
     4、二端口网络的定义和Z参数和Y参数的方程。

  • 13.1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本节介绍了非正弦周期信号的特点;其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要求学习者初步会对对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进行分析。

  • 13.2 二端口网络

    本节介绍了二端口网络的定义和参数的方程,要求学习者重点掌握二端口网络的Z参数和Y参数的方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受控电压源与受控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