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后喝盐水有什么好处处?

  慢跑的正确方法,在诸多运动项目之中,慢跑是一种较为平稳和缓慢的跑步形式,那么慢跑的正确方法有哪些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你也会爱上慢跑这一项有趣有益的运动!

  在诸多运动项目之中,慢跑是不错的运动。因为在慢跑过程中,人体内的脂肪会充分燃烧。日久,脂肪减少,人就会瘦下来。

  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很多人都会担心自身会患,所以,要是能防癌,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慢跑。慢跑也确实具有防癌的功效,因为排汗时,致病物质也会一起排出体外,如亚硝酸、铝等。

  轻松的慢跑运动,可以使人的肺活量增加,因为在跑步时,人需要大量吸入氧气,这对锻炼肺部有帮助。同时,慢跑还能使人的心肌增强,具有锻炼心脏的作用。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感到工作压力大,但又苦于找不到方法缓解。其实,慢跑是一种有益于释放压力的运动。

  跑步时,头肩保持稳定,不要幅度太大,重要的是,避免摇头晃脑。最好能眼看前方,保持肩部放松。

  扭胯幅度要控制在5-7度,如果超过7度,可能会导致大腿后肌拉伤,所以,要多加注意。

  左右摆臂是错误的,前后摆臂才是正确的。摆臂时,幅度不要太大,尽量不要高于胸部,也不要超过身体正中线。

  步伐一旦过大,就会对脚踝产生压力,极易造成运动受伤。素以,为减缓脚部与地面的压力,要控制好步伐。

  身体前倾,能减缓阻力。在跑步时,尽量前倾身体,让整个人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这样跑起来更快。

  慢跑是一种相对轻松的运动,任何人都适合。跑前,应做好热身运动,这样身体才能尽快进入状态,使整个跑步过程更为顺畅。如没有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扭伤等不适症状,一般跑30分钟-1个小时是比较合适的。

  如果跑太短时间,人体都未进入有氧状态,难以获得运动带来的效果。因为通常一开始跑时,身体处于无氧状态,等一段时间后,身体才进入有氧状态,体内的热量开始大量消耗,脂肪也转化为能量不断供给身体。

  不过,需注意的是,对于初次跑步的人来说,跑太长时间是无益的,应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等日后身体适应了,再慢慢延长时间,以达到锻炼的目的。还有,别勉强自身,应在恰当的时机休息,使身体尽快恢复,以改善不良情况。

  香蕉:跑步后感到饥饿,是很正常的,因为身体能量大量消耗,不断出汗,营养也会随之流失。但跑后吃高脂、油腻的食物也不合适,建议吃少量香蕉,因为香蕉富含纤维和蛋白质,能补充人流失的`营养。

  浆果:富含高纤维,对缓解跑后肌肉疲劳有帮助。经常跑步的人,可以多吃浆果,帮助身体恢复。

  花菜:被称为“营养的发电站”,富含多种营养素,如植物素、维他命、钾等,能帮助身体尽快恢复,让人处于健康状态。

  低脂酸奶:包含人体一日所需的钙元素,对改善骨骼密度,促进肌肉恢复有帮助。跑后喝低脂酸奶是不错的选择。

  瘦牛肉:牛肉是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而且铁元素含量极高,这是跑步者尤为重要的一种元素,因为铁元素不足会导致疲劳。

  每次运动,身心疲乏,是因为跑后没有做好整理运动,以致肌肉酸痛,让人不适。所以,跑后做好整理运动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做走步、伸展等动作,缓解肌肉紧张。

  运动量大,马上坐下来,会影响血液回流,加深肌体疲劳。正确的做法是慢行,舒展腿部,让血液流畅。

  运动后大量喝冷饮,会诱发胃肠道疾病,不利于人的健康。所以,尽量不要这样做,应喝温开水或者生理盐水。

  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体内热量还没散失,突然洗冷水澡,人很容易感冒。所以,跑后应休息一段时间,等体温下降后,再洗澡,而且尽量洗热水澡。

  慢跑,想要获得效果,路程应在5000米左右。跑程不宜太短,不然,身体都未进入有氧状态,就已停止,脂肪不能充分燃烧,人难以瘦下来。如果是刚开始跑的人,也不需要勉强自身,一直跑完5000米。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5000米确实很长,跑到一半路程就会让人双腿疲软、气喘吁吁。所以,循序渐进,延长距离即可。

  慢跑,一定要注意速度,最好不要忽快忽慢,应匀速前进,不然人很容易感到疲惫。一旦人疲惫,呼吸就不规律,进而会影响手脚,最终使人出现各种不适,迫使人停下来,这样就无法完成5000米的跑步目标。此外,还应注意时间,不宜在短时间内跑完。因为时间缩短,距离不变,也就意味着跑步速度要加快。所以,控制好时间,尽量在30分钟以上,让脂肪燃烧到达顶峰,更有助于。

  跑步时,别随便穿一双鞋子就开跑。如果鞋子不合适,可能会损害人的脚部,让跑步时间大大缩短,影响跑步的效果。精选一双舒适合脚的跑鞋,对瘦身很重要。

  原则2:做拉伸运动

  跑前要做拉伸运动,让身体尽快进入紧张的运动状态,使身体脂肪充分燃烧。如果是初跑者,本身体能较差,又没有做拉伸运动,跑时可能会出现扭伤等情况,直接影响跑步效果。而适当的拉伸运动有助于防止受伤,可以让人持续跑很久,这样才有助于调动脂肪,提高脂肪的燃烧效率。

  跑步过程中,人会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人容易出现脱水症状。一旦脱水,人会头晕眼花、四肢无力,严重时甚至会昏倒。所以,为避免不良情况出现,跑步时要适当喝水,保证身体碳水化合物处于平衡状态,以避免不适,缩短跑步时间。

  虽然慢跑效果不错,但不建议天天跑,因为天天跑,人会感到疲惫,手脚容易出现酸痛感,这或许会影响跑步效果。最好隔一天跑一次,跑后做好整理运动,防止乳酸在四肢堆积,引起人体不适。

  别以为跑得越快,出汗越多,脂肪燃烧也越多。其实,恰恰相反,跑得慢,跑的时间长,脂肪才能充分燃烧。因为人体已进入有氧状态,脂肪会要不断消耗供给身体能量。如果跑得快,身体处于无氧状态就已停止,脂肪燃烧不充分,难以获得较佳的效果。

  3、不要只跑20分钟

  在充分热身下,慢跑10分钟,脂肪开始充分燃烧。30分钟后,脂肪燃烧到达顶峰。如果20分钟就停止跑步,储备能源的脂肪还未充分燃烧,所以,不宜跑20分钟就停止。每次跑步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上。

  有的人虽然坚持跑步,但跑姿不对,由此,跑后发现四肢酸痛,体重不减。所以,正确跑姿,才是的有效保障。跑时,前倾身体,自然摆动双臂,迈开双腿,脚尖先着地,再全脚掌着地。

  跑步时,一边跑一边喝饮料,相当于白跑了。有数据显示,喝一瓶350ml的饮料,相当于白跑半个小时。所以,最好不要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即使口渴,也不要喝饮料,可以喝淡盐水、葡萄糖水等。

  3、与跑后饮食有关

  跑步搭配饮食调整,才是最佳的方式。正所谓,管住嘴,迈开腿,才能成功。所以,跑后要适当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慢跑的正确方法】相关文章:

答:那要看是否你周围所有的人用过的毛巾都如此,如果是,那是外因;如果不是,便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过,我认为如果个例也无大碍,这应与汗腺分泌有关,有的人穿的衬衫也特别容...

  1、运动后多久喝水

  通常来说运动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立即补充水分,或5分钟后一次100ml左 右为宜。每两次之间至少间隔10分钟。而剧烈运动之后则不宜立即补充水分,最多只能漱口或者咽下不超过50ml的水,要做休整运动(比如长跑后的慢走等) 使人体脱离运动状态,当颈动脉脉速恢复至120次/分钟(可以自己按住颈动脉掐表测)以下时,方可进行水分补充,仍然是100ml一次为宜,每两次之见至

  2、不宜立即大量饮水

  在剧烈运动后大量喝水会使血液中盐的含量降低,易发生肌肉抽筋等现象,甚至引发头疼、呕吐等多种疾病。而且,一次性喝水过多,胃肠会出现不舒适的胀满之感,若躺下休息更会因挤压膈肌影响心肺活动。所以,剧烈运动后,口再渴也不该一次性喝水过多,应采用“多次少饮”的方法喝水。

  3、不宜立即停下来休息

  剧烈运动刚一结束就停下来休息,大脑会因心脏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休克等缺氧症状。因此,剧烈运动刚结束时应做些放松调整活动,如长跑之后逐渐改为慢跑、再走几步、揉揉腿、做几下深呼吸等,这样能使快速血液循环慢慢平稳下来,有利于肌肉中乳酸的清除,消除疲劳。

  4、不宜马上洗冷水澡、吹风

  剧烈运动刚一结束,马上就用电风扇吹、进入空调室房间或者是洗冷水澡,这些都会带走身体很多热量,使皮肤温度过快下降。但这样极易发生抽筋,或引发伤风、感冒、气管炎等疾病。因此,剧烈运动后应先擦干汗液,等不再出汗时,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应高于体温1-2℃,这样才可以使肌肉真正得到充分的放松。

  剧烈运动后,消化功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恢复正常。所以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吃饭,那样不只吃不香,还会影响对食物中营养成份的吸收。

  1、运动后喝什么水

  剧烈活动时,体内热量增加,出汗是主要的散热方式。大量出汗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不仅导致疲劳和体温调节障碍,也会引起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从而导致疲劳和运动能力的下降。因此,运动时的适宜饮品是含糖量在5%以下并含钾、钠、钙、镁等无机盐的碱性饮料。

  一般纯水多已去除了矿物质,因此运动时单饮纯水不合适,加之其中的无机盐含量不一定能满足运动的需要,因此,不适合作为运动时补 充液体用。对健身时间不超过1小时,运动强度不高的健身者来说,出汗量不会很大,只要在运动前后各喝1~2杯水即可,较大强度运动者,则应运动前喝1杯水,运动中每隔20~30分钟喝1杯水,运动后再喝1~2杯水,每杯水300~400毫升,水中应加少许盐,以口感有淡淡咸味为宜。

  2、运动该怎么喝水

  第一是饮水的质量问题。最好不要喝那些饮料,尤其是碳酸类的饮料,最好喝白开水,绿豆汤还有淡盐水都很好,这些不但能够解除解热,能够在第一时间补充身体流失大量的汗同时丢失的钠。

  第二就是忌服过冷的水。因为平时人的体温在37℃左右,经过运动后,可上升到39℃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第三是饮水的量。运动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饮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另外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

三、剧烈运动后通常只需要含着一口水或漱口

  其实运动之中由于出汗量的增加,确实是会消耗很多身体的水分,但不适宜运动后再大量补水,剧烈运动时,虽然排汗量会迅速增加,而且由于呼吸加速及增强,口腔与咽喉部位的水分蒸发较快,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形成咽喉部粘膜干燥,引起口渴的感觉,但体内其实并不一定是缺水的,通常只要用水漱漱口或饮用少量的水便可以了。如果剧烈运动时饮用大量的水,反而会使胃部膨胀,妨碍隔肌活动而影响呼吸;同时,亦会使胃酸浓度降低而影响消化机能。运动之后虽然会觉得口干舌燥,但却不适宜补充水分,应该在运动前补充预防身体水分透支,喝水之多寡,因人而异,唯避免引起不适,最好在运动之前10至20分钟就饮水,运动后5分钟马上补充才适当。但是运动之后,不能一下子大量饮水,大约在800cc以下,以免胃部吸收不良。运动中的喝水,应在口渴之前实时饮用,不要等口渴时,血液浓度增加,电解质不平衡或不舒服时,已来不及了,尤其是大量流汗的运动,更应该实时补充才对。

四、运动时怎样喝水有利身体健康

  运动前30分钟左右可以喝适量的水,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保证身体各个器官达到最佳的状态;运动中不宜频繁的喝水,否则会使胃部膨胀,运动起来会感到难受,有的会有腹痛等情况;运动后不要立即补水,特别是大汗淋漓时,应休息10分钟左右,待心跳恢复恢复之后再饮水,否则饮水过多会增加心脏和肠胃负担。

  运动前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瓶装矿泉水喝大约四分之一即可,喝多了会让人产生尿意,影响活动;运动中喝水也不能过多,最好多饮少喝,一次50—60毫升为宜;运动后不能大口喝水,不仅解不了渴,对肠胃的损害反而很大。而且会使血液中盐分降低,导致肌肉抽筋。应该先喝200毫升左右,停几分钟后再继续喝。

  运动时身体会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电解质过多的消耗,所以运动适当的补充淡盐水很有好处,能及时补充体液,还能解口渴。比较好的是白开水加入少量食用盐,既卫生又省钱。特别是在夏天,自己在家准备白开水,凉一凉后倒入矿泉水瓶里就行。再就是选择矿泉水、纯净水等,不要喝各种饮料,否则会越喝越渴,而且添加各种甜味剂、色素的饮料对身体不好。也不要相信功能饮料,只能起到一定的补充能量作用,解口渴还是要靠淡盐水。

  在运动时喝水,尽量把水温保持在15℃以上,喝过凉的水会给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肠胃不好的人,凉水一激短时间很舒服,但是对肠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严重的会有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冬天尽量使用保温瓶,夏天喝常温的水比较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身后喝盐水有什么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