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元宇宙未来趋势这个概念特别火,元宇宙未来趋势对于文旅行业是新的发展机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元宇宙的市场图谱来看,越往左边,更多的是平台类型的企业,越往右边,更多的是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类的企业。

国内的创业和投资情况更多是靠左侧,游戏类和消费电子类居多。在Wind最新发布的A股元宇宙指数,游戏和消费电子(包括但不限于AR/VR)占比分别高达24%和19%,是当之无愧的投资焦点。

在一级市场也开始涌现出像VR领域的Pico和小派科技和AR领域的Nreal这样的头部企业。

这个格局目前和美国有些区别。在美国Roundhill Ball Metaverse ETF中,游戏和消费电子占比仅为5%和9%,美国创投界更热衷于投资支持像Unity这样游戏研发的游戏平台,占比达到19%,而中国目前尚且缺乏成熟的此类标的。

从投资人的视角来看,与TMT投资类似,技术类型的项目要看其当前的技术领先性和后续持续领先的可能性。

而平台类型的项目就要看其是否能构建出以网络效应为核心的竞争壁垒。有些项目如果是两方面属性都兼具,更值得关注。

当然,团队是最重要的,但这与是不是元宇宙项目没有太大关系。

至于项目估值,实际上跟TMT投资的思路和理念没有明显的区别,只是在对未来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的想象上可以更大胆一点,更乐观一点。

哪些细分领域的创业项目会率先跑出来?

1)相关技术是元宇宙最令人激动的机会

根据前面的分析,元宇宙这个概念之所以能够成立,最核心的因素是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和超高带宽无线通信等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可以为用户在虚拟世界中提供足够真实的沉浸感。

在之前的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底层技术公司几乎完全都来自海外,中国公司主要是在应用层,后来逐渐才在底层技术方面缩小了一些差距。

但是在元宇宙这一波大潮的早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技术水平跟世界同步甚至领先的公司,比如高端VR/AR设备和核心零部件领域,有一些公司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收入和用户基础,成为了相当成熟、同时又具备巨大上升空间的投资标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重仓一级市场的原因。

2)元宇宙应用层和平台业务层的机会

这些机会有两类,一类是从当前互联网中的3D相关业务自然转型到元宇宙项目,比如3D类的游戏转型到VR游戏。

另一类则是基于元宇宙全新模式和用户场景的元宇宙原生项目。这类项目还都在早期阶段,主要原因是元宇宙从一个科幻概念到产业落地也是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

3)适合元宇宙范畴传播的内容平台会率先吃到红利

麦克卢汉有一个著名的“冷媒介”“热媒介”的理论。其中,热媒介是指清晰度高的、对受众参与度要求较低,并且在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感官参与的媒介。这种类型的媒介不需要解释,因为它提供了所有理解所必要的信息。冷媒介则相反,需要受众通过“脑补”来补全缺失的讯息。

随着互联网形态的发展,麦克卢汉的这个理论可以很好的预言在不同媒介形态下,内容的生产方式需要发生什么变化。

比如,对于文字来说,由于阅读是一件需要受众大量“脑补”的过程,所以文字是冷媒介,写字这件事,不仅需要作者动脑子,也需要读者动脑子。

到了短视频时代,媒介就逐渐变热。有多少人有过刷抖音刷的停不下来的经历?在短视频传播的过程中,虽然短视频创作者需要动脑子(比如情节设计、剪辑、转场等),但是看短视频的人已经几乎不需要动脑子了。

如果我们未来会迎来元宇宙的时代,那么对于VR头显这样的媒介来说,几乎热的要沸腾了。不仅是眼睛、耳朵等基本感官,连触觉等都可以通过体感衣完全模拟。这个时候,内容会对受众的心智造成更大的影响,创作者和受众都不需要“动脑子”。

打个比方,大家都很喜欢看“女友视角”新垣结衣的vlog,想想看,如果这个“女友视角”是用三维方式呈现,会有多少“宅男”沉迷?到那个时候,颜值博主、萌宠博主会拥有比现在多几个数量级的粉丝。

易凯资本的《2021年元宇宙报告》也认为,元宇宙的起点不是平台,而是可以独立成篇、自我迭代、多维立体地吸引用户参与体验甚至参与创作的内容。搭建元宇宙需要从内容起步,从内容走向平台,把小宇宙膨胀成大宇宙,而不是一上来就拉开搭建平台的架势,试图凭空创造一个无边无垠的宇宙。

元宇宙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一定是新的机遇;但内容也有可能因此变得更加低俗化,对于创作者来说,也许是新的灾难。

这么看,重“内容”的字节跳动确实比重“社交”的腾讯更适合拿到元宇宙的第一张门票。

腾讯几乎是被认为全球大企业中对元宇宙布局最完备的公司。但是其实这不是腾讯在理念上“先知先觉”,而是它在行业中的定位和地位,以及腾讯通过大量的战略投资确保自己不会错过The next big thing的整体策略,决定了在这个产业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腾讯不得不采取动作。

有意思的是,metaverse这个词火了之后,腾讯把它翻译成了“全真互联网”,他们很敏锐的看到,“真实”而且是“完全真实”的感受,这才是对metaverse来说,最重要的一点。

 01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通常是指Metaverse,Metaverse由“Meta”和“Verse”组成,“Meta”表示超越,“verse”是宇宙universe的意思,合起来通常表示,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由AR、VR、3D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的网络世界。

  元宇宙的概念出自美国科幻作家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发表的小说《Snow Crash》(中文名《雪崩》)。根据小说中的表述,“元宇宙”是一个与现实生活平行的世界,利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互联网(Internet)等技术后,现实世界可以一一投射到元宇宙中,现实中的人类在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在元宇宙里拥有一个网络分身,并且可以自己定义分身的形象。

  元宇宙重要的参与者则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其中Roblox游戏公司在招股书中列出了平台具有通向元宇宙的8个关键特征:Identity(身份)、Friends(朋友)、Immersiveness(沉浸感)、Anywhere(随地)、Variety(多样性)、Low Friction(低延迟)、Economy(经济)、Civility(文明)。这也是商业公司首次对“元宇宙”这一概念进行定义。

  与之相比,腾讯公司CEO马化腾更倾向于选择“全真互联网”这个词汇。全真互联网主要是指随着实时通信、音视频技术、人机交互等技术的进步,实现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融合,借助VR、AR技术逼真还原,令用户拥有身临其境的体验,用户将不必再凭借想象,就算网购也能像走进实体店一样,获得全面入微的“全真体验”。

  整体而言,元宇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概念,其本质就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虚拟世界的繁荣,有望在未来建立一个和现实世界融合度较强或者并行的虚拟的世界,能够让人类获得更多的体验。

  02 元宇宙为什么突然火了?

  目前海外市场中,除了号称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Facebook、谷歌、亚马孙、迪士尼等公司也在纷纷布局元宇宙;国内市场中,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也已悉数入局这一赛道。进入2021年以后,元宇宙这个赛道似乎突然变得十分火热,不少公司纷纷打上布局元宇宙的标签。

  元宇宙这一概念之所以能够如此火热,有多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就是今年2月份,因重仓特斯拉而实现惊人业绩的投资公司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以下简称ARK),在2021年度投资报告中提出了15个宏大而前景广阔的投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由虚拟世界联结而成的元宇宙。

  原因二,2021年3月10日,作为“元宇宙”概念股的UGC沙盒游戏平台Roblox以DPO的方式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即突破400亿美元,至今估值涨了10倍。

  原因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元宇宙这种理想化的概念开始变得逐步可行。就如人类对于无人驾驶的追求一样,理想化的场景落地需要时间,但是中间推进过程同样让人心潮澎湃。在行业技术不断发展、热门公司估值增长、以及知名投资机构力挺等三重因素的叠加下,元宇宙这一赛道逐渐成为了具备广阔前途的方向。

  03 元宇宙发展现状

  元宇宙的实现路径,目前是多元化推进,主要有两大类型:

  第一类,更加侧重内容端,分为“分布式内容”和“中心化内容”两小类。其中Roblox公司是分布式内容的代表,其搭建了一个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创作平台,提供面向用户的3D数字世界客户端、面向开发者的Roblox Studio工具集、以及Roblox云服务,使玩家和开发者能够尽情在虚拟世界中游玩、竞技、以及社交;以腾讯为代表的国内公司,则更聚焦于中心化内容,通过单一的RPG游戏或者搭建游戏社区,加强用户和游戏之间的情感牵连。

  第二类,则是以Facebook为代表的公司,通过硬件技术切入赛道,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公司Oculus,通过提升VR/AR的近眼显示系统、以及基于视频通话的AR互动工具,搭建了一个沉浸式的VR交互平台。

  04 行业未来展望

  元宇宙最终将搭建一个有完整运行的经济、跨越实体和数字的世界。我们现在的数字资产、虚拟内容、IP和数字货币都可以在元宇宙内通行,并且这一世界还具备完整的自我驱动和迭代能力。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正如互联网短短半个世纪已经将63%的人类联系在一起,随着5G、AR、VR、MR等技术和终端设备的迭代,元宇宙的建设变化可能会远超人们的预期,多界面、全感官沉浸式人机交互的新互联网形态,将有望成为现实。

  这样的发展趋势带来的投资方向也将是多样化的:

  一是会带来虚拟商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虚拟商品当前的规模约为5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1900亿美元。

  二是能推动AR/VR的快速发展。2020年全球AR/VR市场的相关支出为120亿美元,预期在年的5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4%;2020年AR/VR设备的总出货量达到512万台,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到4320万台。

  三是进一步推动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因为元宇宙的实现需要更为庞大的数据存储和计算需求。

  四是对于内容或者平台搭建者本身来说,能够建立一个集社交、娱乐、广告、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沉浸式虚拟世界,其商业价值讲随着用户价值链的延展而呈现几何级数的提升。

感谢关注广发基金,教你从0开始成为基金投资达人,明天我们继续不见不散!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不构成推荐、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客观冷静,量力而为。基金、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基金、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

“元宇宙”概念持续火爆,席卷全行业的“大火”正“愈烧愈烈”。

微软、META、、、阿里等纷纷提出元宇宙的新概念、新计划、新产品、新观点,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深圳等地不约而同将元宇宙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予以高度重视。

3月29日,《厦门市元宇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正式出炉;同日,杭州未来科技城发布XR(扩展现实技术)产业发展计划;3月30日,新智元首届“元宇宙,新人类”论坛举行;7月,北京将举办2022世界元宇宙大会……

元宇宙被高度瞩目,成为各方追逐的“顶流”。一批敢于尝鲜创新的宁波企业也加紧布局,抢跑元宇宙新赛道。

在争夺元宇宙这个具有制高点意义的未来产业新赛道上,创新者总是跑在前面。敢于尝试的宁波人也不在少数。

搜布科技是服务于面料领域的一家科创企业,从开发3D试衣软件起家,尝试推出虚拟人网上试衣服务。

2014年,搜布开发基于手机APP的移动电商平台,实现在手机上选面料;

2017年,搜布推出面向设计师的平台服务,实现面料开发领域的“小单快反”服务。

截至目前,搜布平台已19万家成衣公司,63万服装和面料设计师,8万面料供应商。

去年底以来,搜布开发时尚产业元宇宙,并将其命名为“出品”。其主要有两个层面——

一是,建立时尚设计师资产交易平台,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实现设计师数字产品的确权,并可实现在线交易;

二是,构建时尚产业虚拟商城,实现时尚产品的“数字上新”和“在线选购”,并打通线下实物交易。

出品元宇宙与产业大脑融合

“数字刷新时尚。这是未来趋势。”

搜布创始人程小军表示——

“搜布搭建的时尚产业元宇宙,应用场景已全部架设完成,并与宁波服装产业基础相结合,融入海曙正在构建的服装产业大脑,将形成从设计到智造的全面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重构时尚产业供应链,并将大大降低品牌方的线上运营成本。”

2021年底,在香港上市的合资成立飞扬元宇宙科技有限公司,也全面进军元宇宙。

1月6日,飞扬元宇宙公司召开“META 2022元宇宙技术生态峰会”,与必扬极限有限公司、ETD亚太联合实验室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多方合作推出元宇宙业务。

“元宇宙将在农业、工业、信息、智能四个经济时代之后,开创出崭新的意识经济时代。作为前沿科技的集大成平台,元宇宙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生态级投资主线,前景不可限量。”

董事长何斌锋表示,飞扬集团计划将元宇宙技术与区块链、云存储、游戏、旅游、文创、大健康等行业结合,探索基于公司现有资源的元宇宙转型发展之路。

在时尚元宇宙、旅游元宇宙等应用场景进行开发的同时,宁波城市的部分区域也正在通过数字孪生与元宇宙相关联。完成这一工作的是数字孪生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宁波美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美象科技董事长朱仁表示,数字孪生是元宇宙最重要的技术和应用之一,目前,美象在建筑设计、未来社区、智造港、东部新城、智慧地铁等三维仿真领域都进行了探索。

“美象数字孪生的内容生产已实现“人工+智能”的先进模式,通过无人机获取最新数据,即可实现结构化数据更新,保持孪生城市的相对实时更新。这使得美象能够以最高效率链接现在与未来、链接虚拟与现实。

这项技术成果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朱仁期待,未来,大家可以在元宇宙的世界里用各种姿势体验宁波城市的美景。

美象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宁波城市的三维仿真领域。

据企查查数据,2019年以来,宁波已有8家企业成立元宇宙公司,或新增与元宇宙相关的元素如商标、企业名称等,并得到市场监管部门核准,相关联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研发与销售、商业、旅游、外贸、企业管理、人工智能、供应链等。

部分元宇宙的应用,即将在宁波落地。由此,元宇宙对行业的微改造也即将开启。

工业元宇宙,是想象空间巨大的元宇宙应用场景之一。我市的博威集团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尝试。

据博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工业元宇宙可以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测试、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赋能工业。

“博威正携手联通公司进行试点,对部分生产线、研发设计环节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应用元宇宙技术,部分合金产品在研发设计阶段就可以进行产品的虚拟性能测试等,帮助取得关键数据。在生产制造环节,也可以进行虚拟化模拟生产测试,从而对生产线进行调整。”

在特殊技能培训领域,一些元宇宙的应用已经落地。

据浙江优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EI产品部总监陈颖介绍,目前,该公司主要从事数据可视化、数字展厅、驾驶舱、展览展示、交互式投影、VR/AR展示等与元宇宙相关的应用场景建设服务,其中有一项业务是配合电力部门采用AR技术和手持设备进行远程链接,提供在线的机房巡检、维护等服务。

“由于电力应用场景比较特殊,不可能在现实环境下开展。所以,我们搭建了如电力变电站这样的‘危险场景的应用培训’的应用场景。虽说这只是元宇宙的一个简易应用场景,但效果很好。”陈莹透露。

元宇宙也被众多国内城市视为新兴产业予以重视,官方对元宇宙的青睐不绝于耳。

1月24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

“抢抓国家推进新基建、大力发展的大好机遇,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的进程,培育一批数字产业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别要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这意味着,元宇宙等创新概念被工信部列入新产业和新基建领域。

在1月11日召开的武汉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壮大数字产业,推动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地理空间信息、量子科技等与实体经济融合。

可见,武汉已将元宇宙纳入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中。

3月29日,《厦门市元宇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出炉,力争到2024年厦门元宇宙产业生态初具雏形,引入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技术、营收上亿元的元宇宙企业,元宇宙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取得明显进展,对政府治理、民生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此前,深圳成立了元宇宙创新实验室,上海将元宇宙写入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杭州成立元宇宙专委会……我国多个城市对于发展元宇宙的热情上升,官方正助推元宇宙的新一轮发展。

对元宇宙相关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宁波也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

宁波市经信局处处长苏志杰表示——

“宁波企业已在有序参与元宇宙相关应用场景的开发。发展元宇宙产业,要从平台谋划、产业联盟构建、特色园区引导、人才培养支撑等多个方面进行推动促进。

就宁波而言,目前,元宇宙相关产业基础还相对薄弱,但应用场景丰富。市经信局将进一步加强元宇宙相关和产业链梳理,积极考虑将元宇宙纳入未来产业培育体系,并规划“未来产业先导区”来引导元宇宙相关产业的发展。”

到底何为元宇宙?为何从资本、科技巨头到政府主管部门,均对元宇宙青睐有加?

作为电信技术专家,宁波分公司政企部副总经理吴程科梳理了元宇宙相关的产业和应用——

“IT行业正在发生交互方式变革,由此也推动产业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最初的电脑交互方式是键盘鼠标,后来发展到触摸屏。这是交互方式变化的开始。

而显示领域从中屏(电脑)到大屏(电视),还有小屏(手机),以及沉浸式(上下左右都有)的VR无屏交互模式。这些交互方式的变革,引起了产生数据模式的变革,从而推动元宇宙这个概念的产生。”

市经信局软件集成电路与软件信息服务业处四级调研员郑波博士介绍——

“目前,国内外对元宇宙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各方都把元宇宙视为下一代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是VR/AR/XR、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多项新兴技术的复合体,应用场景想象空间巨大,因此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和参与。”

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有望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到2030年,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

吴程科指出,国外一家名为Beamable公司的创始人乔·拉多夫(Jon Radoff)从产业层面对元宇宙的概念进行了拆解,将其分为7个层面——体验、发现、创作者经济、空间计算、去中心化、人机互动、基础设施。

体验层:主要涉及运动、购物、游戏、社交等。

发现层:用户了解体验层的重要途径,其中包括各种应用商店、广告等,主要参与者是大型互联网公司。

创作者经济层:主要是帮助元宇宙创作者的成果货币化,其中包括设计工具、货币化技术、动画系统、图形工具等。

去中心化层:主要是帮助元宇宙生态系统构建分布式架构。

人机交互层:大众接触元宇宙的媒介工具,主要体现在触觉、姿势、声音、神经等层面,其中包括AR/VR、手机、电脑、汽车、智能眼镜等,主要参与者是3D软硬件厂商。

基础设施层:包括5G、半导体芯片、新型材料、云计算、电信网络等。

“上述7个层面将带来各种应用和商业机会,并形成巨大的价值链。”

“宁波可以在电商、游戏、社交等“体验层”大有作为。搜布的“出品”可以归入此类。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宁波依靠扎实的制造业基础,也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比如,舜宇就具有这方面的产业基础。
此外,元宇宙需要大量的内容去吸引用户参与,这是各种创作者的空间,也是宁波可以快速参与到元宇宙中大有可为的领域。”

————END————

一审:张波 二审:诸新民

三审:周立明 终审:刘雄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宇宙未来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