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吗?

前段时间在行业微信群里看到一条消息,颇为震惊。大意是一个广告人转行做教育转型成功的案例,分享给大家品一品:

不知你们看后作何感想,令我震惊的当然是高昂的补课报酬,一小时400,一天2000,15天就是30000!现在补课费用都这么高了么,“家教”这个行业这么赚钱的么?

暂且不谈这则群消息的真实性,单从自身出发讲一讲目前的工作状态。2021年,初代90后正式迎来或即将迎来而立之年,难免会对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些许焦虑。回首毕业这几年,生活和事业都平淡且真实。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职业转型迫在眉睫。一些问题不时浮现脑海:

你对目前的工作状态满意吗?

这份工作你还能做多久?

未来,你还有哪些新的可能?

实际上,许多职业是有“保质期”的,过了某个年龄,就要接受被职场淘汰的现实。比如:模特、运动员以及多数城市格子间的“打工人”。以一线城市白领职工为例,如果35岁(甚至30岁)还没有成为“行业专家”,或还未晋升到管理层,再跳槽基本已经没有工作机会可以选择。

站在企业老板的角度换位思考,现代社会创新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内部都在倡导打造年轻活力的团队。刚刚步入职场的20岁应届毕业生,无论是体力、学习能力还是工作热情,都要强于那些30+岁的员工,况且他们的用工成本也更低一些,当然会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新鲜血液”。反观那些30+岁个人表现平平无奇,依旧在单位基础岗位上做着不咸不淡的工作,他们自然要被列入团队“优化”名单。

当然,也有一些能够终身从事的职业,时间和历练是这类职业获得更高社会认可度的必要条件。比如:教师、医生。话题回到开头,如果考虑职业转型,教育行业会不会是一个方向?做教师就真的“安全”了么?

以父母辈的传统思维来看,“教育工作者”貌似确实是一份可选的理想职业。不过,不要忘记一个现实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想象。据权威预测,现存职业中,47%的岗位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包括教育行业。而随着这些旧的工作消失,有一批全新的工作会被创造出来,这次全球疫情又明显加速了这个进程。

那么哪些职业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哪些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呢?

前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CEO李开复曾做出过相关分析,个人认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将现存常见的工作岗位按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进行分类,体力劳动类职业从技能高低、是否结构化/社交性强弱两个维度分析作图,脑力劳动类职业从优化型、创意或决策型/社交性强弱两个维度分析制图,得出以下结论:

两张图各分为四个象限:第三象限是“危险区”,第一象限是“安全区”,第二象限是“结合区”,第四象限是“慢变区”。工作内容主要落在“危险区”的工作(如卡车司机等),在未来几年面临着被取代的高风险。“安全区”的工作(如心理治疗师、理疗师等),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不太可能被自动化。“结合区”和“慢变区”象限的界限并不太明确:尽管目前不会完全被取代,但工作任务的重组或技术的稳定进步,可能引起针对这些工作岗位的大范围裁员。可以对号入座,判断下自己的职业属于哪个范畴。

抛开专业人士的研究,仅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看,我们也多多少少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

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首当其冲,现代化工厂多引入智能机器人,促使大量一线流水线工人失业;快递行业,每年双十一等大型购物节,分拣机器人都会成为热门话题;餐饮行业,送餐机器人成为许多餐厅招揽顾客的一种方式;出行行业,无人驾驶正在呈现增长态势,自动驾驶时代或将到来;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大范围的疫情让在线教育的优势更加凸显;就连娱乐行业也不可幸免,网络虚拟歌手洛天依微博粉丝已近500万……可以预见,未来一定会有更多职业将被人工智能替代。总结来看,大多数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都是重复性的、不需要较长决策时间的、不需要同理心等情商、不需要创造性和敏锐性感觉的。

反之,那些有趣味性的、主观性强的、需要较长决策时间的、需要同理心等情商、需要创造性和敏锐性感觉的职业被淘汰的可能性较小。比如:艺术家、公职人员、调解员、手术主刀医师等,还有那些类似模特、运动员、赛车手等原本就以人为参与主体的职业。

当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有职业被淘汰,就会有新的职业需求产生,例如创造、训练、定制和维护人工智能系统的工作。

讲了这么多,主要给自己也给大家提醒几件事:

1、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对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提前为即将到来的失业潮做好准备;

3、不要为回避失业风险而选择冷门专业;

4、保持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5、要有危机意识,但不必过于悲观和焦虑,所有问题都是有解的。

最后,相信大家都会找到未来的职业出路,这只是时间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成为比昨天更优秀的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理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