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与秋天的气温差不多?

【题目】阅读下面课外现代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別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的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2—6段从候鸟迁徙的________、观测、路线、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

2选文第④段划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中的“大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

4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选文中“有勇有谋”“冒险事业”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有情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趣味性。

B.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广泛采用在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C.硫磺鹀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

D.作者对候鸟在迁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守信和责任是肯定和赞美的。

1 原因、 智慧、 困难

2打比方,作者把候鸟迁徙路线比作“高速公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候鸟迁徙速度之快,使说明对象通俗易懂,具体可感。

3不能删去,“大多数”表示绝大部分,句子的意思是说绝大部分候鸟的迁徙路线是呈南北方向的,但并不排除特殊的情形。如果删去,和事实不相符合。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文本,根据文本内容分析概括即可。根据第②段内容“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別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得出:迁徙原因;根据第④段中的“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得出:路线;根据第⑤段中的“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得出:智慧;根据第⑥段中的“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得出:困难。据此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把握。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即可。根据“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分析,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迁徙路线”比作“高速公路”,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候鸟迁徙速度之快。使说明对象通俗易懂,具体可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3首先明确态度。不能删除。然后分析句意。把删去前和删去后的句意作对比。从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分析回答。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大多数”表示绝大部分,句子的意思是说绝大部分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但并不排除特殊(不呈南北方向的)的情形。如果删去,和事实不相符合。所以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B.有误。与文本“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不相符。故选B。

(原标题:春天的花开 秋天的风终于把宁波的冬天给招来了)

还没好好感受深秋的美好,冬天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来了。

这波强冷空气实力强劲,一把将宁波拽进冬天。宁波市气象台昨日发布消息,11月23日起宁波正式入冬,比常年(11月28日)略早。

今明两天,宁波的气温将继续“跌跌不休”,最低温在4 -6 ,山区仅1 -2 ,26日开始气温将缓慢回升。

今秋气温偏高,雨水偏多

副热带高压今年特别霸道,秋姑娘姗姗来迟。常年宁波的入秋时间是9月25日,今年一直拖到10月8日入秋。

说到一年四季,很多人可能都向往秋天,秋高气爽,蓝天白云,但今年这样高颜值的日子却不多见。今年的秋姑娘很任性,不走寻常路,气温偏高,雨水偏多,阴雨寡照天气居多。

来自浙江省气象局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全省日照时数平均52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少104小时,破历史同期最少纪录(1953年10月82小时);全省降水日数平均17天,比常年同期偏多8天,为历史同期第3多(1975年10月18天,1964年10月17天);全省平均降水量13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倍;全省平均气温21.5 ,比常年同期偏高2.1 ,为历史同期第2高(2006年10月21.9

对宁波来说,整个10月更是被“绵绵无绝期”的秋雨承包了。10月份,全市平均雨量是155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多8成;平均气温是21.9 ,比历史同期偏高2.7 。

到了11月份,气温忽上忽下更是让人捉摸不透。11月18日,市区的最高气温达到26.7 ,创下当日历史新高,小伙甚至把塞进衣橱的短袖重新拿出来。

为什么秋姑娘不按常理出牌?宁波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涂小萍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今年秋季,暖湿气流偏强,往年这个时候副高早就去海上了,但今年副高偏强,位置偏西。宁波受副高影响的时间较长,水汽充足,冷空气迟迟下不来。

气温反常,植物的生物钟有点乱

气温任性,花花草草跟着凌乱了。原本在春天盛开的杜鹃花,竟然在秋天肆意绽放。11月下旬的日子里,我们还能在街头闻到桂花香。

前几天,在日湖公园散步的周先生惊喜发现,原本在春天盛开的杜鹃花竟然在秋天悄然绽放,公园里一片红艳艳的特别好看。住在青林湾的罗女士在小区陪孩子玩,无意中看到小区里种的海棠花开了,忙着晒朋友圈。

就在上个周末,记者在中山广场竟然看到了一朵盛开的桃花。树枝光秃秃的,叶子早就掉光了,唯独一朵粉色的桃花在风中摇曳,旁边有新长出的嫩叶,别有一番情致。环顾四周,并没有在其他桃树上看到盛开的桃花。

最近,细心的市民可能都注意到了,今年反季节开花的植物挺多。有网友打趣说,气温波动大,连植物的“生物钟”都被打乱了。

为什么会出现反季节开花?这对植物生长有没有影响?

宁波市城管园林局考核科副科长沈明解释说,这主要受小气候的影响。前段时间宁波的气温升升降降,温度湿度变化幅度较大,这种变化可能让植物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春天来了。其实,植物对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是最敏感的,只要满足了开花的条件,就会出现反季节开花的情况。“今年杜鹃、海棠等都出现了反季节开花的现象,在往年确实不多见。”

反季节开花虽然吸引眼球,但对植物来说却不是件好事,因为消耗太大。

沈明说,由于植物反季节开花会消耗一部分的养分,对来年生长有一定影响。碰到这样的情况,一般会把花朵摘掉,以保存植物的养分。

宁波入冬首场雪多下在12月

昨天,很多小伙伴都在问:冷空气来了,你那里下雪了吗?

武汉、苏州、济南等地都下雪了……朋友圈里,小伙伴们纷纷晒雪。这波冷空气影响,四明山区会不会下雪?

这波冷空气,最冷的就是今明两天,最低温4 —6 ,山区仅1 —2 ,但26日开始气温缓慢回升。

宁波冬天的初雪,往往都下在“大雪”节气前后。2013年12月16日,四明山下雪;2014年12月4日,四明山下雪;2015年12月5日,宁波气象发布降雪消息;今年1月21日,宁波大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四明山区有积雪,积雪深度达5—17厘米,最大出现在余姚鹿亭达17厘米,全市雨雪量大多在15—25毫米。

其实,下雪并非易事。我们知道,雪花由冰晶构成,只有空气温度在0 以下的时候,冰晶才不会融化。雪花在降落的途中,气层的温度始终在0 以下,落下的是雪花;高于0 时,就不得不变换成雨的姿态。

说简单点,气温高1 是雨,低1 就是雪,若雪花还未来得及全部融化便落到地面,就是雨夹雪。

能不能下雪,有很严苛的气象条件,不光要有降水,还要有温度的配合,高低层“打配合”。“如果高层温度低的话,雪直接就降到地面了;如果地面温度高,一落地就化开了,积不起来。”涂小萍说,从常年的情况来看,其实宁波降雪的日子不太多。

宁波的小伙伴都在关心,这波冷空气,四明山会下雪吗?

余姚气象局的工作人员透露,从气象条件来看,23日夜里四明山区局部可能有雨夹雪,范围较小。随着气温升高,24日夜里到25日仍以降雨为主。

今冬不会太冷,但会阶段性低温

还没有好好欣赏秋姑娘的美,冬天就这么迫不及待来了。一场冷空气,直接把宁波吹进了冬天,冻手冻脚的日子又要来了。进入冬天,冷空气活动将越来越频繁,气温会慢慢走低。

今年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类似的消息早已在朋友圈刷屏。

从北极关键区域冰融情况看,专家预测今冬我国或为冷冬。而从南边的拉尼娜事件也同样显示,今冬是冷冬为大概率事件。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王永光表示,受拉尼娜影响,我国冬天气温偏冷的概率约七成,冷空气活动偏多。

专家称,当拉尼娜发生时,容易出现西太平洋异常大气气旋环流和北风异常,东亚大槽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东亚中高纬经向环流明显,冬季风偏强,我国近海容易出现冷空气大浪和海水低温冻害。

涂小萍说,其实不管是“冷冬”还是“暖冬”,算的都是一长段时间内气温的平均值,并不是说“冷冬”就意味着这一整个冬天都很冷;反之,就算是“暖冬”,也有可能出现某几天特别冷的现象。

对宁波来说,今年冬天不会太冷,和往年差不多。当然,并不排除会出现阶段性的低温天气。

(原标题:春天的花开 秋天的风终于把宁波的冬天给招来了)

春捂秋冻的意思是:春天虽然气温日渐回暖,但不要着急脱掉棉衣;秋天气温有所下降,但也不要忽然穿得很厚,适当捂一下或冻一下,有助于身体健康。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多变,如果早早脱掉棉衣,突遇降温,就会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而秋天的时候,适当的寒冷能够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逐渐适应低温。

春捂一般是捂到春分前后,即春天的中后期,也就是农历二月或者说是阳历3月份。

如何正确理解“春捂秋冻”?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春捂秋冻”的含义。古人认为,“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也就是说,春天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因为春季气温虽然开始回升,但是气温还不够稳定,所谓春寒料峭,这时突然穿得少,容易感受风寒之邪,出现头晕、头痛、鼻塞等外感症状;同样的道理,秋天也不应过早防寒,秋季气温虽然开始下降,但是地气升腾,暑热的余温还在,这时过于保暖容易感受秋天的燥气,而且也不利于机体适应后续冬季的寒冷。

元代养生学家邱处机在他的摄生专著《摄生消息论》中写到,春季“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锦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而秋天气温转凉后则应“寒极方加绵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传统医学认为,在秋季气温开始下降的时候,过分保暖增加衣服,会导致暑热留在人体内不易发散,从而不利于“存阴”。

注意保暖,适当“秋冻”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春捂秋冻”对身体健康也是大有裨益。因为适当的“冻”,可以使身体受到相应的寒冷刺激,人体能够自然而然逐渐地适应气温变化,提高耐寒耐冻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季严寒做准备。这样即使到了三九寒冬之际,人体的上呼吸道因为已经习惯冷空气的刺激,毛细血管也不会过分收缩,相应血流量灌注量相对维持稳定,从而使抗菌能力相对增强,更容易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

其次,我们要强调的是,秋冻是“适当的冻”。一味地“秋冻”,不注意气温的变化,气温接近零度了,还只穿一件单薄的衣裳,那也肯定不行。从时间上而言,宜秋冻的时节应是初秋;从体质上而言,体质虚弱的老人、慢性哮喘患者、脾胃虚寒的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朋友,更应该注意“头、手、足”的防寒保暖措施,避免诱发疾病的发生。

以下为大家介绍一张配合“秋冻”,滋补气阴的食疗方。

选一只2斤左右重的老鸭,把内脏洗净、除水后,加入6克党参、9克黄芪、3克枸杞和1个红枣,用矿泉水大火烧开,小火炖2个小时,然后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喝汤吃肉,每隔1天服用1次,可以起到很好的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的功效,特别适宜秋季保健服用。

综合上述,“春捂秋冻,百病难碰”的养生谚语符合传统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针对个人情况适当施行,可以增强体质,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

在感受丝丝秋意的同时,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健康充实地过好每一天。

    春捂秋冻三个部位不能冻分别是头部、腹部、脚。 首先是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头颈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

    春捂,即在春天到来之际,不要完全脱出厚衣服,要慢慢来,这样身体才能适应。秋冻指秋天不要太早穿上厚衣服,要让身体慢慢去适应逐渐变冷的气候。 夏晕冬藏是什么意思? 春生,...

    春捂一般捂:手腕、腰部、肚脐、小腿等这些部位。 1、手腕 心脏主管着全身的血脉,像全身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手腕上有个穴位主管各脏器的元气,所以春天一定,把它捂好...

    春捂在立春之后开始,至少要10天之后结束。 一般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天15天。这是因为虽然立春代表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过渡时...

    春捂秋冻,春天捂下半身,上半身可以略少点衣服。秋天冻下半身,不要冻上半身。 春天捂是让人们晚点脱掉厚衣服,而秋天是让人们晚点穿厚衣服。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添加衣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秋天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