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百氏饮料瓶子旁边有奶油能喝吗?

三十家子玉米种子广告词(不念) 农民朋友们,为回报广大棚户多年来对我店的大力支持与厚爱,三十家子广金农资又推出玉米新品种,切实为广大农民朋友保品质、保产量。 诚信、专业、竭诚为您服务。 君实9号:丰收最可靠!不秃尖、不空秆的好品种!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25--127天左右,有效积温2700℃左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株高270厘米左右,穗位90厘米左右;果穗长筒型,穗粗5.5--6.0厘米,穗长22--24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红色、特细;籽粒深马齿型、金黄色、果穗均匀、适应性广、商品性好、千粒生420克。 【产量表现】 该品种是一个耐密、抗病、抗倒、优质、高产的优良玉米新品种。参加省区试验和生产试验,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位列第一。一般亩产900公斤左右,展示田高产地块亩产高达1145公斤。 【栽培要点】 春播亩保苗株、4月下旬--5月上旬 播种,采用大垄双行、二比空、膜下滴灌等高产栽培方式产量更佳。 尧单 稀植大棒 系列 广田3号: 抗病、抗倒、产量高! 【植物学特征】 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280厘米,穗位130厘米,果穗筒型,穗长26厘米,穗粗5.8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红色,籽粒橙黄色,深齿型,百粒重43.7克,出籽率85.3%左右。 【生物学特征】 根系发达,株型紧凑,茎秆坚硬,保绿度好,活秆成熟,适应性广范,稳产性好,籽粒脱水速度快,抗倒性极强,高抗各种病虫害。 【产量水平】 该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下,产量有所不同,一般亩产850公斤以上,产产栽培条件下亩产可达1100公斤。 【适宜种植区域】 需≧10℃积温28000℃,平肥地、坡岗地,凡种植丹玉405、良玉118等品种的晚熟区域均可种植。 最新审定 尧单333 玉米杂交种 产量更高! 良玉88:良玉种子播天下,致富农民亿万家 精量精播,首选品种 【植物学特征】 春播生育期128天左右,夏播98天左右。株型紧凑,苗势强。 株287厘米,穗位110厘米,果穗粗锥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深马齿型。 【生物学特征】 抗大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抗灰斑病,抗倒伏,抗旱、抗涝。 【产量水平】 2009年9月29日经国家"863"重点课题组织专家组验收,在大田生产管理水平下,亩产高达1015.52公斤。 2010年经农业部专家组验收,在高产创建管理水平下,亩产高达1256.03公斤,公顷产量达到18840.45公斤。 2011年经农业部玉米专家组进行高产潜力试验,亩产高达1308.82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大垄又行、二比空、膜下滴灌等多种高产栽培方式种植。 建议手工单粒播种,或播种机精量播种。 适宜种植密度株/亩。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种植郑单958和先玉335或有效积温在2750℃区域种植。 良玉118:亲本提纯,高产先锋! ?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290厘米,穗位130厘米,果穗筒 型,穗长25--27厘米,穗粗6.5厘米,穗行数18--22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4.0克,出籽率为87.8%。 ?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有得通风透光,活秆成熟。果穗均匀,无空秆和小穗,不秃尖,丰产性强,稳产性好,耐密、耐瘠薄,抗旱、抗倒伏。适宜密度3000株/亩。 ?该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下,产量有所不同,一般亩产900公斤以上,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种植,具有亩产1200公斤以上的增产潜力。 禾佳源?佳玉538 :单粒播天下,诚信中国人。 轴细粒深、优质高产、抗病耐旱、活秆成熟。 【产口特点】 ☆株型合理:株型较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果穗长24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籽粒黄色,深马齿型,百粒重42.7克,穗轴红色。 ☆熟期适中:春播生育期127天左右,需≧10℃,有效积温2700℃左右。 ☆综合抗性好:高抗黑粉病,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玉米螟虫。根系发达,抗倒能力强。 ☆商品粮品质好:米质特优,国家一级商品粮。品质好,脱水快,好卖粮。 ☆高产稳产:两年区试平均公顷产量11436.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 8.1%,具有15000公斤的增产潜力。 【栽培要点】 一般定植株/亩,高水肥田块4000株/亩。东北一般定植5.6--6万株/公顷。 【适宜地区】 适应性广,适宜于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和通辽、黑龙江第一积温带春播地区及黄淮海夏播地区种植。 禾佳源?铁研53 :单粒播天下,诚信中国人。 轴细粒深、优质高产、抗病耐旱、活秆成熟。 【产品特点及优点】 ★株型合理:株型紧凑,株高275厘米左右。穗长26厘米左右,穗行数18行左右,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5克。 ★熟期适中:春播生育期127天左右

长文,全篇干货,吃货必看,堪称食品工业科普文的良心贴。

内容包含:各种零食配料表的解释(各种类糖,植物油等) 巧克力 各种零食 (燕麦,薯片,抹茶,奶茶等)

作者:天涯---娱乐八卦---那些有关食品工业和工业食品的小8卦——零散,琐碎,想起啥说啥

---作者:醇香一品黑巧

本人只是转载,顺便帮各位整理一下。

从前段时间被说得很多的一种工业食品开始说起吧。

  Margarine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如珍珠般的”。中国人把它翻译过来,管它叫:“人造奶油”。

  人造奶油诞生在法国,1869年,普法战争伊始,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解决令人头疼的战备物资奶油紧缺的问题,在法国国内悬赏重金征求能够代替奶油补给士兵的食物或者方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有人站了出来。哦不,是鼓捣了起来。

  鼓捣出来成果的,不是厨子,也不是吃货,是个化学家(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

Mouries在1870年被拿破仑三世授予奶油代用品发明奖,最早的人造奶油是用猪油和牛油以一定的比例通过简易切合搅拌而成的。原料很天然,方法也还很原始,但比起多少公斤牛奶才能弄出的少少可怜的奶油,这种奶油代用品十分容易取得而且成本相对低廉。切实解决了法国官兵的口粮问题。法国人使用Margarine这个词来形容猪油和牛油拌和在一起时诱人的美丽光泽,也足见他们当时的激动喜悦和对这种食物的赞美之情。由于Margarine拥有和奶油性状相似(高能量低体积易涂抹较味美)却又比奶油更便宜的优点,它迅速的冲出法国走向欧美,向全世界推进,直到今天。

  它同罐头一起,成为了法国两代拿破仑政府对世界人民的特殊贡献。

  人造奶油在成为了法国官兵的专用军粮之后,也开始受到了欧洲各国的关注重视。各国的商人们敏锐的感觉到了这种食物的潜在价值和未来的巨大利润,纷纷向拿破仑三世游说,请求转让专利,共同开发。对此,拿破仑三世的态度是,卖产品给你们可以,要技术?No Way。

  眼看法国人要在奶油代用品市场上一家独大,荷兰人反应迅速,派出了有力武器——商业间谍。先礼后兵,要不到人家的人造奶油技术,我们可以偷嘛~很快,一家名为Margrine Unie的荷兰人造奶油公司成立了。这是食品工业历史上一起著名的商业间谍案,它直接导致荷兰人超越法国人,成为了人造奶油制造技术最大的获益者。

  凭借人造奶油在欧洲的有力行销和自身的有效管理,荷兰Margrine Unie公司迅速赚得盆满钵满。许是觉得单靠食品赚的还不够多不够好,1929年,Margarine Unie公司与英国的一家本来专做香皂的Lever公司签订协议,合并组建了Unilever 公司——就是那个logo很好看的联合利华。现在全球第二大的快速消费用品制造商。

  第一大我们都知道,是宝洁。

 联合利华旗下的食品品牌包括和路雪、立顿、家乐等,日用品品牌则包括奥妙、力士、多芬、旁氏、夏士莲等等。

  猪油和牛油制作的人造奶油出现之后,尝到甜头的人们开始寻求更加廉价的奶油代用品,毕竟,猪油和牛油的来源仍然有限而昂贵。如何让更多人都吃得起奶油?如何获取更多的利润?在食用油的世界里逡巡想象了一番之后,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每年都有巨大产出且相当便宜的植物油。

  如今人造奶油这个名词已经基本可以用植物奶油来替换了,但在当时,一个是液体的植物油,一个是固体的奶油,这两者之间的巨大鸿沟好像还根本没办法跨越。而氢化,终于使之成为了可能。

  简单的说,氢化就是用一些活性金属作为催化剂,在植物油中通入氢气,通过高热反应使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变为饱和脂肪酸,使液态的植物油变成固态的氢化植物奶油。食用油的氢化处理是由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发明的,并于1902年取得专利。美国的一家公司于1909年取得此专利的美国使用权,并在1911年开始推广第一个完全由植物油制造的半固态奶油代用产品。

  这家公司的名字是?

  你猜对了,是宝洁。

历史无数次向我们证明,谁掌握了新的技术,谁就快人一步。

  我们有了用植物油制作的奶油代用品,它同奶油一样可以制作各种食品(只是在口感上略次),却又不含胆固醇(真是肥胖又爱吃两口人士的福音),固态的油脂更方便保存和运输(油脂制造商们大乐)。在植物奶油被消费的早期,它被大加赞美,食用油脂的制造商们不遗余力的推广这一新的食物原料。而由于二战期间的奶油和牛油的限量供应,用氢化植物油制成的人造奶油最终以其低廉价格,以压倒性优势占领了战后的欧美市场。并行销全球。

  至此,人类创造的食物仿佛超越了自然本身的赐予,奶油被它的代用品挤到了角落里。当世界各地的食品制造商们开始广泛使用廉价而“健康”的氢化植物油代替奶油制作各种需含油的食品(蛋糕、饼干、面包、沙拉酱、巧克力、冰淇淋、蛋黄派、薯片……)时,在氢化植物油中发现了普遍存在着的反式脂肪酸。

  让我们回到氢化处理这一技术,完全的氢化能够使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变为饱和脂肪酸,而不完全的氢化,它会把不饱和脂肪酸拧一拧,变成个麻花。这个麻花就是反式脂肪酸,完整的说,是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在整个植物油氢化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这样的“麻花”。

  反式脂肪酸在自然中很少存在,所以对于它,人体其实是不接受的——我们的身体很难转化、代谢、利用反式脂肪酸,说反式脂肪酸是吃进体内的垃圾亦不为过。除了高心脑血管病诱发率和可能的致癌性,它对健康尚有许多还在研究明确中的风险和损害。

  从5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反式脂肪酸会导致心脏疾病,80年代起欧美各国针对反式脂肪酸进行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期间是同油脂制造商、食品制造商们不断的辩论和博弈。直到2003年,丹麦政府率先规定,从2007年6月1日起,凡是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2%的油脂不能用于食品加工。继而美国、加拿大等国相继出台政府规定,要求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提醒消费者尽可能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

 2011年出版的最新国标已经规定凡使用氢化植物油的加工食品都必须在营养成份表中标明反式脂肪酸含量。提醒大家在购买食品时可以先看看配料表,如果有人造奶油、起酥油、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植脂末等等类似名词作为原料的,留心一下它的营养成份表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世卫建议每人每天的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要超过2.0g)。

  小tips:现在的技术和设备已经可以做得到完全氢化,完全氢化的植物油是不含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的,所以如果你看到某些含氢化植物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标注为0,也不要太质疑。这种全氢化的植物油只是稍微贵些而已,只要要求标注,食品企业就会忙着换配方换油^_^不管怎样,油吃多了总是不好的,哪怕它没有反式脂肪酸,哪怕它再天然。

  又及:自己家里反复煎炸使用的植物油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的哦,因为原理是类似的嘛~!以前我们还专门炸鱼做实验测定最后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有多少(炸鱼我记得很好吃,实验数据我已经忘了= =|||)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一条~

  很多热爱巧克力的姑娘们都在评论里疑惑是不是都没有真正的巧克力吃了(是不是以前吃到的都是假的?)

  代可可脂和类可可脂——仍在继续的模仿之路

可可是一种很奇妙的食物,奇妙而有限,每年270万吨的寥寥产量,可全球巧克力爱好者众多。对于这种原材料供应紧张(又贵)满足不了加工生产(多快省)需要的情况,食品生产商们的解决办法是——请看上面。

  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出现了将植物油氢化以模仿可可脂的代用品。由于可可脂的口感和物理特性独特(低温时硬脆,入口易溶且无油腻感),早期用于氢化代替可可脂的这类植物油也比较特殊,比较典型的是棕榈仁油。将棕榈仁油部分氢化形成硬化棕榈仁油,制成接近可可脂性状的代可可脂。

  可能大家不太熟悉棕榈仁油,不过我们是经常把它的兄弟——棕榈油给吃进肚里的。

  炸制方便面所用的就是棕榈油,另外我们在很多食品的配料表中看到的“精炼(制)植物油”、“食用植物油”也大多就是棕榈油。作为一种被食品工业使用最多的油类,它的营养价值不高且相当廉价(不便宜谁用呢)。

  写一下棕榈油其实是让大家少吃方便面>_<~(好多饼干面包里也有,这货比氢化植物油也好不到哪儿去)

  喏,棕榈仁油和棕榈油都是取自这货。


  油棕榈果肉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油,而果仁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仁油,两种油的成分并不相同。

 嗯,上世纪80年代研发出了改进版的代可可脂,用棉籽油、玉米胚芽油、大豆油和花生油等,通过氢化提成形成硬脂。克服了硬化棕榈仁油一类有皂味、不耐高温的缺点,更加类似可可脂的物理特性。目前的食品工业生产也基本上都是使用这种代可可脂。由于代可可脂的生产需经氢化过程,所以国标规定使用代可可脂的食品也都需要标明反式脂肪酸含量,大家购买含巧克力制品时请注意一下配料表和营养成份表。

  使用代可可脂的含巧克力制品非典型性举例:

  【奥利奥巧克棒的“巧克力味”,怡口莲的“Chocolate Flavor”瞩目】

  昨天刚好看到了怡口莲的新春广告,广告词里明明白白说着:“巧克力风味酱”。凡是在食品名称、配料、广告语中出现“风味”“味”等字眼的,真材实料必定有限。无他,国标规定而已。

  刚刚找到一份最新资料。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巧克力生产厂家使用的还是多为月桂型代可可脂(即硬化棕榈仁油一类)。

  刚才更新的这段:“80年代研发出了改进版的代可可脂,用棉籽油……等,通过氢化提成形成硬脂。克服了硬化棕榈仁油……的缺点,更加类似可可脂的物理特性。目前的食品工业生产也基本上都是使用这种代可可脂。”里“目前的食品工业生产也基本上都是使用这种代可可脂。”这句【错误】。

 刚刚找到一份最新资料。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巧克力生产厂家使用的还是多为月桂型代可可脂(即硬化棕榈仁油一类)。

  刚才更新的这段:“80年代研发出了改进版的代可可脂,用棉籽油……等,通过氢化提成形成硬脂。克服了硬化棕榈仁油……的缺点,更加类似可可脂的物理特性。目前的食品工业生产也基本上都是使用这种代可可脂。”里“目前的食品工业生产也基本上都是使用这种代可可脂。”这句【错误】=。=

  类可可脂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的模仿可可脂的工业食品原料。类可可脂在脂肪酸组成和物理性状上可以做到与可可脂几乎相仿,缺点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调温。类可可脂的制造过程无需氢化,所以并不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制作类可可脂的原料油主要是一些热带植物油脂,国内鲜有且类可可脂的价格与可可脂相差不大,所以国内生产厂家基本不使用类可可脂。本贴也就不再继续讨论了。

  只是姓类也好,姓代也罢,它们都不是可可脂。并不具备可可脂这种“植物油脂之王”所具有的种种好处(能让你开心啦,抗氧化呀,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啊等等),它们是代用品,能做到的,就是满足你对口味上的需求,仅此而已。

由于可可脂在实际的食品加工中大多单独使用(做涂层、夹心、或制巧克力),口感较容易鉴别。所以还没有出现像奶油一样几乎被代用品完全挤出生产加工线的情况^_^(我对pocky 百奇这么贵的饼干还是使用的人造奶油相当无语)

  以下,当当当当~巧克力广告时间到:

楼主爱黑巧,但是接受极限为70%。曾经被85%的瑞士莲黑巧100g排装苦得吃了一个月。。。

  黑巧推荐瑞士莲,便宜又地道。那些高端的几百一颗的货不在本贴讨论范围,那么贵的东西要是不是用的真正可可脂,会被砸店的XDD

  花色/牛奶巧克力~

  我个人是它的忠实拥趸

  “把它吃掉的”士力架

  “含真正巧克力的”阿尔卑斯太妃糖
昨天急着想扒完收尾睡觉,竟然还漏掉了一个巧克力品牌:
  国产的金帝(现在在中粮旗下)

  榛仁夹心巧克力~美滋滋(金帝下的品牌),有次收喜糖吃到,味道很惊艳,看看配料表,果然是用纯可可脂做的。只是国产品牌相对来说广告宣传和包装都太薄弱了。好东西。要努力啊!

比较直接的方法是从价格上判断。现在最便宜的可可脂差不多50元每公斤。。。德菲丝那种动辄百元左右每公斤的价格像是专门运来中国做慈善的,你会相信它用的是真正的可可脂吗。
  还有就是看标签,可可脂的英文名是cocoa butter,这么贵的原料,哪怕只用了1%,厂家也是会在标签上注明有cocoa butter(≥1%),表示我是(含)可可脂的制品。

 最新国标已经规定只有含18%以上可可脂产品才能称自己为巧克力,否则只能称作“代可可脂巧克力”或者叫“巧克力味”产品,

像德菲丝这样以巧克力之名卖代可可脂的,也只能在网上卖卖,最后还被扒皮了。  不过看到有回复问到欧洲那些卖的很便宜的“巧克力”,还有某宝上那些“手工制作”“松露”“进口”“代购”之类“巧克力”,还是想提醒一下大家注意甄别。

  第一,关于价格,可可脂目前最低价也有50块一公斤,加上必要的开支和利润,凡是价格标在100元每公斤左右甚至更低的“巧克力”,请基本排除它是可可脂制造的可能性,顶多它给你点可可粉。

  第二,关于海外代购的较便宜的巧克力,不清楚品牌和情况的,请注意下面几个单词:

  在外包装的配料表里找,有哪个词,它就是什么成分。

  第三,在可可脂含量相同的情况下(不讨论那些国外的高端品牌),巧克力的具体价格请参照国内大众品牌,如德芙等。国内这些品牌巧克力真心卖的不贵(产地在这里成本会节省很多),如果你买到的代购、进口、XX国或手工“巧克力”比国内这些贵太多或者便宜太多,那么,不是被宰了,就是被骗了。

  巧克力部分到此结束。

  纯燕麦有需要煮制的和即食的,只说说加工好的即食产品哈!

  目前即食纯燕麦的制作工艺是将燕麦粒熟化后直接压制(或烤制)成片,分为含燕麦麸皮的(如亨利)和不含麸皮的(如桂格)两种。含麸皮的燕麦片口感粗一些,但膳食纤维含量要比没有麸皮的高一倍左右。

  国外还有一种谷物麦片,是以全麦面粉、小麦粉(或米粉)等为主料,加入奶粉、可可粉、植物油、糖,或干制水果、坚果等为辅料,混合熟化后压制(或烤制)成的即食可冲饮麦片【就是在我们在很多美剧里看到他们给小孩泡牛奶吃的玩意儿】这种麦片的营养也不错,不过我还是觉得不含糖的纯燕麦片更好一些。

  国内还有一种“营养”麦片,通常是以小麦粉、植脂末(以葡萄糖浆和氢化植物油为主料做成的类奶粉代替品)、氢化植物油、糖、麦芽糊精(行话叫它“填充物”,淀粉酶解制成,营养价值极低)等,加入少量燕麦片或不加燕麦制成。这种食品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均不到纯燕麦片的三分之一。它的所谓“营养”,有可能只是额外添加的一些化学提成的营养剂之类,于健康或减肥大计都并无助益。

  目前市售的薯片大约有三种:

  1.切片型油炸薯片:将马铃薯切片后炸制,裹粉(调味粉)制成【以乐事袋装为代表】

  2.薯粉塑形型油炸薯片:将马铃薯淀粉混合成泥后挤压成片,后炸制,裹粉【以可比克袋装为代表】

  3.焙烤型膨化薯片,将马铃薯切片后,淋油,烤制,膨化后裹粉制成【以薯愿为代表】

  不管是哪种类型,你都看到了【油】或者【炸】,所谓非油炸的薯愿也有25%的脂肪含量(具体哪种薯片含多少油请看它们的营养成分表)。而且这个“油”,不是氢化植物油就是廉价的棕榈油(配料表里的植物油)

  所以,还是少吃一点吧。我就不说所有的薯片味道都是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提供的了……以及高盐食品已经被反复证明的对心血管的危害。

  其实这两个,一个应该算是工业食品原料,一个是工业食品制成品。

  抹茶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相传它的制作工艺是随绿茶蒸青技术一起由遣唐使传到日本。日本人做东西有个特点,就是将一切做细,细化到极致。做学术研究他们是这样,做电子机械化产品是这样,做食品,他们当然还是这样。

  明治雪吻巧克力,北海道特产白色恋人饼干,都是这种将食物原料细腻到极致化的典型体验产品。抹茶,也是这种极致细化原料的产物。

  将采收的新鲜茶叶以蒸汽杀青后(不同于我国现在普遍的炒制杀青),用机器石磨碾磨粉碎(磨出的茶叶粉末最终的细度以微米来计算),这样用古法辅以现代手段制出的食品原料,就叫做抹茶。

  由于茶叶品种和杀青技术的区别,抹茶粉不涩少苦,它的细度又保证了足够与各种食品原材料有效混合,所以抹茶十分适合制作各种甜口食品。比方星巴克的抹茶拿铁、八喜的抹茶冰淇淋、雪吻的抹茶巧克力,都是使用抹茶粉作为原料的。

  可能有不少人都喜欢用抹茶做的食品那种微苦甜香的感觉,我以前也挺喜欢的=v=

  【注】区分一下绿茶粉和抹茶粉:

  一是口感和细度上有差别,绿茶粉味苦涩而较抹茶粗,通常只用来做茶饮料;二个是价格上有差,绿茶粉和抹茶粉的价格有时可能相差几十上百倍。

  不讨论那些随处可见的奶茶店,市售的奶茶大概有两种。杯装需冲调的以香飘飘为代表,瓶装直饮的以统一阿萨姆奶茶为代表。(前者好像卖出10亿杯了,后者好像最近很火?)

  这两种奶茶都用到一种主要原料,也是在食品工业中用得比较多的食品原料:植脂末。上面扒“营养”麦片的时候有提到它,这里再详细的说说。

  植脂末,曾用名:奶精粉。看它的名字就知道,这种食品原料的主要成分是植物脂肪(植物油)。植脂末里所含的植物油含量和品种都可以根据厂家和产品的需要任做调整。制作奶茶所用的植脂末通常是,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辅以少量抗结剂、助溶剂、乳化剂、再加上一些可以制造蛋白含量的酪蛋白酸钠、加一点奶粉或完全不加,经喷雾干燥成粉末,来代替奶粉使用。除了相比奶粉而言更加廉价,它比奶粉含更多的油份,能够带出口感上“顺滑”的广告效果,这也是食品厂商选择植脂末做奶茶产品的另一个原因。

  会使用植脂末的工业食品还有:咖啡饮料(雀巢2合1咖啡里最多的就是植脂末,就是雀巢发明了植脂末这种食品原料然后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咖啡伴侣”这种事儿我会说嘛?),干吃奶片,部分低价冰淇淋,即溶麦片等等……你觉得应该使用的是“奶粉”的食品。

  所以,买加工食品之前看看配料表和营养成份表多么重要。(植脂末还大多使用氢化植物油制造,所以购买含植脂末产品要注意反式脂肪酸含量啊~)

  是不是看到这里觉得很累,感觉再也不会爱了?

  嘛嘛,生活多美好,国标hold住。希望它继续保持,继续严格,继续努力!

  雪吻的抹茶巧克力很不错,把那种细腻,甜香微苦发挥得恰到好处

  八喜很不错哒,我自己觉得它比哈根达斯也差不到哪儿去。可是八喜的抹茶冰淇淋真是贼苦,估计抹茶粉加多了。。。我最喜欢八喜的朗姆酒冰淇淋^_^

 如果你看得到茶叶,说明可能用的不是便宜的茶粉,因为红茶叶也不贵的

  立顿红茶包虽说不算好,不过也不算坏。毕竟必胜客14块一杯的柠檬红茶也是用它泡出来的不是?

  其实还是成本估算大法啦,虽然便宜的红茶叶可能就几块钱一斤,但是250ml一袋的牛奶也要1块多的。那种两三块钱一大杯还特别“香浓”的奶茶就不要想它还可能有真实的【奶】或者【茶】的成份了,起码七元以上一杯的奶茶才有可能是真·奶茶。毕竟物价这么高,人工、店面、税收、就是装奶茶那个杯子也是要钱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切记切记。

  现在还是面粉做的。

  西点么,就是面粉、糖、奶、油、蛋黄、蛋白这些的不同组合,搅搅打打,扔烤箱……

  现在又多了一种慕斯蛋糕,要用到凝胶粉(就是琼脂明胶一类的东西),然后也是蛋黄、蛋白、糖、稀奶油一起打打,扔冰箱……

  只不过现在可能蛋糕店里用植物奶油比较多(奶油贵嘛),不影响打发的情况下可能糖也会少放点(糖也涨价了嘛)。放点甜味剂啊香精什么的(节省成本嘛)……

  西点的方子厨蜜网下厨房这些地方有很多,我就不献丑了,如果家里没有烤箱的话,蒸或者用电饭锅可以做一部分的蛋糕。(蒸蛋糕我觉得也很好吃,这个就看个人口味了。)如果爱吃面包,但觉得面包又要整形又要发酵麻烦的话,一台面包机也可以解决问题了。

 忘记说了,打发是个力气活……能用两根筷子把蛋白打出硬性发泡的都是神人+男劳力。【所以从前的西点大师傅都是男淫。。(大误)】

  不过还好现在有电动打蛋器,一把在手,天下我有!

  自己做的放心些,烘焙的基础方子其实都不难的。

好的,正好下面要8的那个还没思路,楼主就先来八八这个。

  首先,果脯蜜饯类的最好都别吃。有次我好不容易看见一种话梅,号称自己不含糖精不含甜蜜素不含XXX很激动拿起来一看,好嘛用的是阿斯巴甜。。。(果脯蜜饯们你们敢真用一次白糖蜂蜜试试吗摔!)

  上面说到的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还有一个叫安赛蜜的,都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甜味剂。糖精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的,后面三种甜味剂来自化学合成。由于它们的安全性在各类毒理试验中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所以这几种甜味剂在各类食品中都是限量使用的。可能的危害性大概是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目前我国已经基本禁用糖精,不过在部分蜜饯果脯食品中还有它的身影。。

  所以看到水果干这些配料表里有糖精甜蜜素的,都慎重选择咯~

  原味的最好,其他奇奇怪怪什么奶油啊香草啦都是靠甜味剂香精这些做出来的~

  零食方面楼主原来膨化类的只吃上好佳荷兰豆,因为只有它没什么添加剂……最后吃到腻,索性膨化类的都不吃了。

  现在楼主就吃吃巧克力(黑巧瑞士莲,花色费列罗和好时),吃吃信得过的肉干(达州牌子的灯影牛肉推荐,灌装的,之前我提过),吃点东北产的原味核桃、山核桃、松子神马的。。。波力的蛋卷不错(可惜以前有鹌鹑蛋的现在也不放了,成本问题吧),黄飞红的花生也可以(就是有点辣)。高兴起来会弄个酸奶加点葡萄干吃(加州阳光少女的葡萄干不错)

  饼干推荐丹麦蓝罐,确实用的是真·奶油也确实贵,楼主很少买。

  以及,,,鬼子的北海道特产白色恋人饼干,绝对是饼干中的极品,Queen!但是国内不卖只能淘宝,而且贵。楼主只吃过一次但是念念不忘啊,吃的时候想喊【苍天啊大地啊尼玛这是饼干嘛不敢相信!】强推~吃货都海淘吃一次吧,不会后悔的。

  很多零食你知道它用的是什么成份后就不可能再去买来吃,身为吃货的食品er楼主其实很苦逼的有木有。。。。

  不过工作原因(以及吃货体质)市面上有卖什么新食品楼主都会去买来尝尝的,这个时候就不管它是怎么做的,啥做的啦>_<

就。。。看看营养成份表里的热量值,每百克上千KJ热量的都不要考虑了

  避免那些容易滋长脂肪的成份,像糖、奶油、精炼(制)植物油(食品生产中大多使用棕榈油这种高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不好)等

  酸奶、奶酪是好物,纯可可脂也是不会增加身体负担的“好”油脂,但都要看看其中是否含过多糖分。

  最后,少喝含糖饮料。

  减肥可以多吃蔬菜,少吃水果,因为几乎所有水果的糖分都很高。

  推荐的减肥方法:保证每天定时定量的淀粉类(米饭、面食)摄入,一斤以上的蔬菜,一到二两肉类,三餐之间适当吃些酸奶、水果(不超过自己拳头大)、坚果(一把)作为零食,戒掉薯条、蛋糕、肉类等高糖(或盐)高油零食。保证一定量的运动。每个月瘦一两斤这样慢慢减。

  管住嘴,迈开腿,慢慢减,这样就不会反弹啦

  而且最重要是健康><

 食品行业的巨无霸很多,许多你认为八杆子打不着的食品品牌可能都出自同一家公司。令最初知道真相的楼主也觉得,有点晕。

  今天要扒的,是德芙的母公司,玛氏。又被业界戏称为“火星公司”。

  因为它的企标是这样的:Mars

  楼主最近关注到它是因为听说它家有个对自家女性员工非常好的福利,它的公司内部设有专门的母乳室,并且,非常豪华。

  楼主表示对此项福利十分垂涎。

  玛氏旗下的品牌包括但不限于

  作为一家跨国公司,上图显示了玛氏的活跃领域,包括零食类、主餐食品类、宠物食品类等等。这个阵容也略有点豪华啊~

  自08年借了巴菲特44亿刀,以230亿美刀的价格收购箭牌公司(拥有绿箭、黄箭、益达等著名品牌的口香糖和糖果制造商)之后, 玛氏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糖果制造商,控制全球糖果业的14.5%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玛氏仍然是一家家族控股企业(私企),玛氏不上市,因此也不在世界500强名单之列。

  楼主说说咖啡吧!尤其是现在都加伴侣,据说很不好,怎么办?什么好呀?

  玛氏对自身产品的定位明确,营销手段丰富。你不一定知道这个公司的名字,但很多它的产品广告和广告词你想起来,都会会心一笑。

  就像作为一个中国的巧克力消费者,你有可能不知道玛氏这个公司,但你一定知道德芙,不管现在的我们是不是购买这个牌子。

  1993年,当玛氏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一块重量为47克的德芙巧克力零售价为人民币6元,那是肉价只有2~3元一斤的年代啊——但举目四顾,在我们的童年里,真正的巧克力只有德芙。

  我能说那时候的德芙是装B利器吗?我能说那时候的小情侣小早恋小暗恋们都视德芙为搞定对方的恋爱大杀器吗?

  (我会告诉你楼主在表弟家偷吃了他一小块德芙巧克力的糗事吗?那晚巧克力的温度我到现在都记得。所以楼主现在最爱巧克力不是嘛~)

  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时至今日,德芙仍然稳稳占据中国巧克力市场的头把交椅,这不能不说是市场在给它最初的培育者以丰厚的回报。

  那句“牛奶香浓、丝般感受”的广告词,大家都还记得吗?

  我还是很喜欢今年龙太子和郭采洁拍的德芙情人节系列广告的。

这两天吃士力架吃high了,也不知自己怎么改口味了,喜欢这种甜到齁的味道。

  但不得不说,那种花生与巧克力混合弥漫在口中的香气,确实让人有种富足的错觉。“横扫饥饿”的定位很明确。

  士力架的前身是玛氏生产的一种有花生仁、焦糖和牛乳糖的混合糖,但这种前身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一直不佳。于是在此基础上,玛氏公司给糖块外面包裹了一层巧克力,称之为“Snickers”(士力架)。

  细微的改变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士力架成为了一款当时独一无二的糖果产品,据玛氏公司的数据,士力架至今仍是有史以来销量最好的糖果,平均每年销量超过20亿美元。甚至于“Snickers”(士力架)这个词现在已经收录于俄文字典中。

  诸如【饿了吧,把它吃掉,把它吃掉,“是例假”!饿了吧,把它吃掉,把它吃掉,“是例假”!】这种广告词估计也已经存在玛氏的糗事百科里,现在不再拿出来放了(=w=请原谅我的恶趣味)

  12年踢球黛玉和登山韩剧两则广告还是很喜人的,

  这样卖豆子的恐怖场景在国内恐怕是很少见到……

  也难以想像这个叫M&M's的巧克力豆在美国的流行程度(为选一种颜色进入M豆的大家庭,全美有超过千万人投票这种事……)

  那句几乎是巧克力代名词的广告语:“只溶在口,不溶在手”,最早是为了说明M豆这种新产品有一层糖衣,不会弄脏人们拿巧克力豆的双手。(之后家长们就纷纷开始购买这种不会弄脏孩子衣服和手的巧克力糖豆了……)

  【“快到碗里来。”

  “你才到碗里去。”

  “就不能找个大点的碗嘛~”】这个傲娇的风靡了整个2012夏天的……广告词啊。

 玛氏想8的部分基本完毕。

  这是一家至今还是100%的家族企业,全美第三大私营公司。那里有些特别的福利可能可以实现每个人童年的梦想:自动售货机全天免费提供糖果。开会的时候会鼓励员工嚼口香糖(当然,只能是箭牌的)。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玛氏一贯长于抢在竞争者之前先进入市场,前苏联开放之初,玛氏是第一个进入其市场的。而在1983年,玛氏就开始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糖果产品。在国际营销策略方面,玛氏的做法是,不管在哪里,都利用相同相似的主题进行产品推广,以形成一致的产品概念。

  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

  这是最新一期的《财富》封面:甜蜜的玛氏公司。

  果粒橙这个产品品牌属于美汁源,现在已经被可口可乐收购。不要小看了它,这是中国国内果汁市场的第一品牌,销量超过某哈、某一、某师傅旗下的一切果汁品类。

  有很多人往往把果粒橙这个名词指代一切含果粒或果肉的果汁饮料产品,江浙一带果粒橙的仿品遍地开花,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和它的仿品或类似产品相比,美汁源果粒橙的口味和品质,是它销售多年“持续领先”的原因。

  13年初关于美汁源所使用巴西橙汁使用禁用农药的说法,经查实为不实消息。

  辟谣新闻可以看这条

  可乐属于碳酸类饮料,这类高糖高碳酸的饮料已经被多项研究表明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它似乎是终归要变成一种人类因为健康原因而抛弃的饮料品类了(不过在全世界范围内,依然有很多可乐的拥趸存在着),是以你才可以看到百事和可口这两大可乐对其他食品品类的不断探索和收购。(请允许我用乐事薯片和美汁源作证吧^_^)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可乐果粒橙,如果你对高糖饮料的危害觉得毫无压力,那么,没问题,可以吃。

  如果你介意,就少吃点。

  如果你问楼主,那么答案是,只有工作需要时才会品尝这些高糖饮料。

  请看我之前关于奶茶的解答。

  目前国内无论杯子装的还是瓶子装的,主要原料都是植脂末。

  因为便宜,因为口感好,因为它切实满足物美价廉的需要。

  不过阿萨姆无论广告营销还是产品口味都是做得不错的。

  立顿在联合利华旗下。

  请相信这种国际公司不会卖太糟糕的东西打自己的脸。

  但是我上学时就听说茶包是用红茶加工后的茶末做的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对上班族来说,茶包很方便。

  对爱好茶叶的人来说,他们会买喜欢的茶自己泡。

  各取所需,各取所需^_^

  市面上我看到的各种蛋黄派,里面馅料的主要成份都是:(氢化)植物油、蛋黄粉。

  蛋黄粉又是?是很多的植物油(大多用棕榈油)加一点点蛋黄喷粉做的。价格贵的蛋黄粉,蛋黄用的多一点这样。

  外面的蛋糕坯是面粉+植物油+水+少量添加剂(防腐、增加蓬松度等)。

  我不喜欢吃,主要是觉得馅料太油。

首先如果都看成分表的话,的确有很多零食都要被灭。

  但是甜食和咸味是人类储存在基因里的本能啊……又要口味又要方便制造又要价格低廉,食品商们总会有办法的~!

  酸奶我建议爱吃的话,买一台酸奶机回来,用鲜奶+10~20%的市售酸奶就可以制作。或者买些乳酸菌菌种回来。很容易,比做烘焙什么简单的多,一切交给机器完成的,你只要每次把酸奶机洗干净就好。

  市售的酸奶大多需要加入明胶等稳定剂保证运输过程中的性状稳定,又会加入香精等增加口感,还会加入乳清蛋白粉等增加蛋白质含量。有些会加入甜味剂替代白糖降低成本。

  现在光明出了如实,蒙牛出了纯臻(容我orz一下这个名字),都是号称无添加的产品,不过比你自己做来说,它只是方便,价格太贵了我觉得。

  蒙牛的优益C,伊利的美益添,以及等等这些类似的乳酸菌饮料,无论从生产工艺还是口味上来说,都是模仿日本的养乐多产品。所以和楼下姑娘想问的养乐多合在一起说。

  从工艺上来说,乳酸菌饮料,都是用长时间密集发酵产生的酸奶基加水勾兑而成。

  因为经过了长时间发酵,其中的乳酸含量相当高,高到在调配过程中无需后期加酸(如果你在类养乐多产品中看见加了柠檬酸……那么多半是用酸+糖+奶粉做的不经发酵产品)。

  乳酸菌饮料中的酸高到需要用大量的糖来中和这种酸感。是的。没有一种饮料有养乐多这样高的甜度,甚至超过了在高糖饮料界作为标杆的可乐。

  由于长时间的发酵,乳酸菌增值的量也非常大,广告里说的300亿,并不是【骗人】。但是这样大的外来菌群数,并不推荐每天饮用量超过100ml。对,也就是这种饮料的最早版本:养乐多每一小瓶的容量。(好东西也不能贪杯,除非医生开药,正常人反复大量吃进乳酸菌,会改变肠道正常环境)

  所以优益也好,美益也罢,那么一大瓶的设计,偶尔喝喝解解馋吧。

  尽量选择有口碑的店。一般来说,台湾日本的好些。其次是锻炼口感,真材实料的味道你吃过几次,假货就骗不过你的味蕾。

  如果有机会就选择自己烘焙吧,入门的那些很简单,电饭锅也可以搞定。

  我也爱吃芝士哦>_<,还会买奶酪片来吃。奶酪吃多了就知道啦,都是一股酸酸臭臭的奶香,重芝士蛋糕也是一个味儿。

  再说一个辨别泡芙里奶油是否是鲜奶油的好方法吧。

  微波炉,把泡芙丢进去高火,出来化了,乳白色,有一股奶香,喝起来是甜丝丝的奶味儿的,那是用牛奶做出的鲜奶油。

  微波炉,丢进去高火,出来化了,一层油状,原有香气变化了,喝起来有一股油腻感的,那是植物奶油。

本地的玻璃瓶装的酸奶是很好的

  也就是业内所说的凝固型酸奶,它是直接在玻璃瓶里发酵,保质期短,除了糖和菌种,一般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

  你只需要考虑它的瓶子是不是干净的。解决方案就是每次你喝完,自己把它洗得干干净净,虽然厂家瓶子回收回去也一定会清洗,但你自己洗干净后,就不存在残留酸奶造成的霉菌等致病菌在瓶中生长的问题。

  你说的粘稠度不一样,恰恰是因为这种酸奶里没有添加稳定剂,所以状态不会像市售的搅拌型酸奶那样经过长途运输也可以保持那个状态。

  有时候有水——那是一层析出来的淡黄色乳清,含有大量的乳清蛋白,是营养价值相当高的东西,是乳酸菌免费给你从牛奶里提取出来哒。不要浪费哦

  第二,关于海外代购的较便宜的巧克力,不清楚品牌和情况的,请注意下面几个单词:

  在外包装的配料表里找,有哪个词,它就是什么成分。

黄油也好,奶油也好,都是翻译的名词。它们所指向的英文原单词应是Butter。

  个人觉得奶油的翻译更加贴切,因为这本身就是从牛奶里提取出的脂肪。黄油这个词,只强调了奶油的颜色特征。

  是以市面上售卖的无论叫做植物性奶油还是植物性黄油,其实都是用氢化植物油制作的【奶油代用品】。省略了代用品的后缀,只是食品商和油脂商玩的一个小小手段,增加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

  不知道现在怎么多出了所谓“动物性奶油”这个词。

  奶油就是特指从牛奶中得来的脂肪,它的脂肪酸成份、物理性状都与动物油差别很大。如果特别指出它的“动物性”,怎么看怎么像画蛇添足。

  而使用动物油成份的奶油代用品,

以来的就是牛油和猪油而已。

  原谅我看见“动物性奶油”这个奇怪的名词只能想到猪油和牛油制造的奶油代用品。或者现在,那些混了牛油的奶油也是这么叫的?

  卡夫:饼干王国里的巨人

  如果让你现在说说你最喜欢吃的饼干牌子,你会说是哪个?

  奥利奥、趣多多、甜趣还是太平梳打?

  很多年前,楼主很喜欢吃太平,知道它被收购之后很伤心,专门去查了收购它的单位:知道了那家公司叫做纳贝斯克。

  一个在当时就拥有奥利奥、趣多多、鬼脸嘟嘟、乐之等等品牌的庞然大物。

  这个组合金刚一样的公司最早是由北美十几家饼干公司(包括品牌)联合而成,而后又被卡夫收购。它像一个执着的怪物,喜欢在全球寻找目标(即饼干品牌),然后像吃饼干一样,把它一口吞下。

  所以,你以为它吃掉太平就满足了吗?

  不久之后,纳贝斯克又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收购达能的饼干业务。达能旗下饼干品牌包括LU、王子、闲趣、甜趣等。其中LU饼干是欧洲第一大畅销饼干品牌。【于是,楼主喜欢的达能三层梳打也被吃了】

  不过不同于至今仍被保留的太平品牌,达能全线饼干系列在经历了初期的双标(达能和Kraft两个标志同时存在在饼干包装上)时代之后,已经被Kraft标志全面替代。

  楼主腹黑猜测这是两家曾经作为竞争对手,杀的头破血流的缘故。

  【爱你爱到杀死你。受死吧,达能君~!】嗯,大约是这样。

  所以原来的达能王子君,现在请叫它卡夫王子君吧。

  加工过的坚果尽量选择不含糖精的。

  坚果都含有高脂肪,所以推荐的每日食用量是一小把。

  恩,就是那个中国饮料行业老大的娃哈哈。那个造出中国首富的娃哈哈。

  首先,邀请宗庆后董事长镇个楼( ̄▽ ̄)

  恭喜第二次获得首富称号。

  80年代的少年们,不知是否还记得乐百氏。当年的乐百氏AD钙奶与娃哈哈齐名,曾经邀请到小燕子赵薇做代言;当年乐百氏纯净水27层净化的广告深入人心,销量远远超过其他水类品牌。后来出的脉动,开创了一个维生素水的品类,行销至今并屹立不倒。

  还记得这个牌子的请举手。

  你是否觉得已经很久没看过它了?那个漂亮的Robust英文标志。

  一切开始于一场并购。

  自2000年达能收购乐百氏,这个来自法国的老牌乳企,就在逐步弱化自己买来的这个中国著名商标,尽管面临许多非议。如同上文提到的,卡夫弱化进而完全抛弃达能标志一样,资本总是这样冷酷而贪婪。

  你们,要说我跑题了吧?

  奥利奥用的可可粉和精炼植物油(多为棕榈油)

  趣多多巧克力豆的部分用的是代可可脂

带有蓝色好看花纹的著名的蓝霉奶酪请不要尝试,非一般之重口味,很有可能把从没吃过奶酪的同学吓哭,逼吐。

  同理,所有长着漂亮花纹或者颜色丰富外壳的奶酪都不要轻易尝试,等习惯了奶酪的味道之后再慢慢来。

  (它们可能有臭脚丫味,烂木头味等等不一而足)

  外国人喜欢拿它们配红酒吃,说是人间极致美味(呆滞脸)

  比较平和的奶酪是马苏里拉或者切达。披萨饼上撒的,就是马苏里拉,奶味重而腥味少,很适合国人的口味。

  如果不是为了烘焙需要购买奶酪,只是想尝试它的口感,可以从超市购买的那种片状的再制奶酪开始,品牌推荐百吉福。性价比较高,直接吃或者加一片奶酪片在面包里,配上蔬菜培根微波炉叮一下,味道很不错哒?

  制作含奶酪的食品网上有很多菜谱。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香!奶味儿足,吃多了有点腻而且会上火。。。

  现在X牛出了干吃奶酪片,加了很多植脂末和一点点干酪粉,很坑爹且售价贵,请不要尝试。

一岁以上可以吃鲜牛奶了,选择七天保质的巴氏消毒奶,无论从品质或者营养来说,这种奶都是最好的。

  品牌推荐光明,或者本地的奶源有保证的自有品牌。

  鉴于是宝宝吃的,考虑到维生素需求,请抛弃保质期长达六个月的常温奶,哪怕它叫特伦苏这么高端的名字或是来自国外。

看到楼上的妈妈让我说详细一点,那么请不要嫌我啰嗦再说一段。

  牛奶虽好,也不要当水一样给宝宝喝。每天按照他自己的需求,喝一两顿。

  青菜豆腐保平安,增加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摄取量。

  多让宝宝接触大自然,多和小朋友玩耍、运动。

  一个好的身体,需要合理的运动和膳食结构,良好的作息习惯。不是吃什么好东西能吃出来的。常见很多妈妈给不满五岁的宝宝吃桂圆、铁棍山药、虫草这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甚至药物,千万不要这样。

巴氏杀菌奶得名于它的杀菌方式,巴氏杀菌法或称巴氏消毒法,这种用62~65℃的恒定温度保温30分钟杀灭细菌的方式最早应用于啤酒,发明人巴斯德。

  现代工业通常采用75℃左右,杀菌15~20秒。

  与其他热杀菌方式相比,杀菌温度不超过100摄氏度的巴氏杀菌法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份。

  此外,由于杀菌温度低,巴氏杀菌法一般只能杀灭食物中的生长型致病菌,会残留一部分的芽孢(也就是细菌的种子,有合适温度就会长的那种),还有一些喜欢热水浴的家伙(如乳酸菌,但对人体无害)。

  所以,巴氏杀菌奶是需要在0~4℃环境下保存的,以延长芽孢发芽(也就是生长啦)的时间,同时保存时间只有七天。(7天后过期的巴氏奶只可以做花肥哦,不要问我哎呀太浪费了是不是可以喝掉呢?233~)

  也因为巴氏杀菌不能杀灭芽孢的这一特点,所以对巴氏奶对原料奶的新鲜度要求较高,那种自然状态下放了几天的牛奶是根本不会拿去做巴氏奶的,很容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大量的芽孢繁殖起来是很惊人的),另外太脏的奶(有牛粪啊饲料啊这些在里面)也不可以。

  举个栗子。就像快坏掉的肉只会拿去红烧煎炸加辣各种重口,而绝不会拿去清蒸水煮一样,太容易吃出来了。

  so~上文才会说,无论从品质还是营养上来说,巴氏奶都是最好的选择。

 常温奶,意即6个月保质的牛奶。

  这么长的保质期,又是常温储存。只能祭出可以对付芽孢的大杀器了。

  中文名字是超高温瞬时灭菌。温度:135℃,时间:3~5秒。(快不快?快!)

  【不要用它来形容男友哦。←_←楼主你节操掉了】

  这样高的温度,不要怀疑,芽孢是死了。同时死的还有牛奶中所含维生素,和一些风味物质,所以常温奶的口感会比巴氏奶差一些。

  当然,由于对原料奶的要求没有巴氏奶那么严苛,所以……

  也不要对进口的常温奶有期待。

  经济许可的条件下,请选择本地的品牌、奶源有保证(有自己的牧场,没有四处抢奶情况的企业)的巴氏奶。

  酸奶属于发酵产品,所谓发酵,就是让乳酸菌酵母菌等菌来为我们生产东西。

  乳酸菌吃进乳糖产生乳酸,牛奶中的酪蛋白遇酸会凝固、从而变成我们看见的酸奶那个状态。

  因为乳酸菌也是微生物。所以抗生素这种专门负责团灭微生物的玩意儿同样对它有效。

  所以,牛奶中如果含抗生素是绝对,不可能做出酸奶的。

发一些在魔都时拍的展会图片:

  有食物供给的展会^_^(没拍到的还有蛋挞、蛋糕、鸡排、烤肉等等诸如此类的摊位哦~)

  下面的食品都是用上面的油做哒,基本都是棕榈油,有少部分棕榈仁油~

  好多好多的巧克力,心动木有,可可脂含量还蛮高的

  各种脂肪含量的可可粉,各种,所以深褐浅褐各种褐色……

配料表看起来貌似没有问题……

  主料:可可粉,可可脂,白砂糖,植物油,奶粉。

  配料:咖啡粉,抹茶粉,椰子粉,榛子酱,榛子碎,麦芽粉,柳橙油,香芋粉。

  添加剂:大豆卵磷脂,香兰素。

  ===============

  这个配料表写的很不标准,我觉得它大概也不会是按照国标要求的,所有配料按照用量大小从多到少依次排列这样写出来的。

  因为你说它软而入口易溶,我猜它植物油的用量可能比较多一些。【其实明治的雪吻也是在配方里加植物油的,这样吃起来有快速的溶化感。由于固态到液态的迅速转化会吸热,有时候吃下去舌尖还会带有一点凉感】

  巧克力中的可可脂含量越高,口感上会越硬脆,同时含在嘴里之后要过一会儿,才会慢慢开始溶化(常温高于30℃的夏季除外)。这点我在前面主贴里有提过。

 卤煮求八一八光明那个莫斯利安的酸奶呀,这个大概就是卤煮所说的巴氏杀菌奶了吧!但它又是常温的,很令人费解啊!还有曲奇,我觉得蓝罐太甜而且一点也不酥,我在进口超市买的一种曲奇不甜而且很酥,牌子是GPR,副标是Britis

  莫斯利安是巴氏杀菌酸奶。乳酸菌发酵后的酸奶经巴氏杀菌制成的产品。之所以可以常温且长时间保存,是因为经过了热处理灭菌且产品本身为酸性。

  巴氏杀菌奶、巴氏奶指7天保质的鲜牛奶。

  奶油制作的曲奇在放凉后包装售卖的货架期内不太酥的问题,是由奶油溶点在40度左右的物理特性决定的,常温下奶油为固态,高奶油含量的曲奇在常温下会偏硬、口感上也不是特别酥。如果希望曲奇在漫长货架期内保持酥的状态,就必须要额外加入保水剂、乳化剂等食品添加剂。

现在外面的馆子很多直接倒氢化植物油做菜,我这就发现一家川菜馆整箱进货,可惜没人重视。。。。

  也不一定都是氢化植物油,棕榈油也有可能,地沟油也有可能。饱和脂肪酸高的油脂都会呈现出固态。

  它们的共同优势是,廉价。

  不过餐饮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的问题确实要比食品工业严重的多。

  我们有标准,他们没标准。

  我们有人管,他们偶尔管。

蜜枣是淘汰产品了,太多的糖了,加工工艺也不能保证。

  现在商超里红枣比较多,我个人喜欢干的、小红枣,煮粥很不错。

  家里人喜欢新疆产的大红枣。

  吉百利是英国牌子,但现在被卡夫收购了已经。

  不知道在新西兰的吉百利如何,反正在中国吉百利的怡口莲用料并不是很好,我个人不喜欢。

  费列罗中国销量还可以的,而且它家现在开始走高端婚庆市场了……相当有的赚的市场。他家的营销不错,每一步路都走得很适时。

lz 能不能具体说说哪些品种的奶酪相对来说健康 低卡一点? 谢谢

  奶酪这种5~10公斤鲜奶才能做出1公斤的高蛋白高脂肪密集能量的食物……怎么都低卡不了啊。

  选择非再制奶酪吧,不会额外加入糖这种纯热量非营养的东西。

  另外其实有一些轻奶酪可以尝试,水分含量仍然较多,固体的(奶蛋白奶脂肪)较少,不过可惜我在国内市场看到的轻奶酪都加了很多糖了,其实不推荐。

在工业食品中应用的都叫做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种,比方橙汁饮料里常用的β-胡萝卜素就是天然的橙红色素。而日落黄和柠檬黄则是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主要提取自动植物(包括微生物)的颜色部分,也存在一部分的无机天然色素。人工合成色素则来自于化学合成(很多取自于煤焦油)。

  无论天然还是合成色素在各种食品中都有添加量的限制,某种色素可以应用在什么食品当中也有限制规定。

  最早的食用色素大多取自于天然并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比如江浙一带清明常吃的青团的青色,就是取自嫩艾蒿等青草植物的汁液。当食品工业大规模兴起的时候,传统的食用天然色素由于提取不易和原料来源的限制跟不上工业化生产的节奏,合成色素作为一种亟待出现的事物被研制出来供给工业生产,第一种合成食用色素苯胺紫在1850年发明,诞生地在英国。

  只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发现合成色素(主要是煤焦油类色素)对人体的各种伤害,各国都开始限制使用,所以对稳定可持续供给的天然色素的开发和使用又开始成为了主流。

  我国对合成色素的名字有具体的形容,目前国内使用的较多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亮蓝、诱惑红等。

  在日本、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则对合成色素进行标号,如食用黄色4号、橙B这样类似特工代码的名字。。

  什么吃多了都是不好的

  请尽量倾向于选择食物本身的色彩。

  首先蜂蜜这种每批原料的成份和风味不尽相同的产品(因为是蜜蜂做的不是机器做的),厂家在原料蜜收进来之后肯定要进行初期的混合加工和脱水处理以保证每一批次的蜂蜜产品的稳定和口味相同。纯蜂蜜是不需要加入任何额外的东西的,它的高甜度能够有效扼制细菌的生长(防腐剂没有用武之地了),超市里有一些蜂蜜产品的配料表中注明蔗糖、白糖、果葡糖浆等成分,其实是个别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的需要(有假货的嫌疑)。

  另外某些花蜜,比如金银花蜜和玫瑰蜜等,本身花序较深或者泌蜜较少的,其实蜜蜂根本不能采集到,都是厂家在某些大产量花蜜中加入金银花或玫瑰这些不能产蜜的花种的提取物制作而来,只能称为蜂蜜制品,而不是蜂蜜。

  蜂巢中自然熟成的蜂蜜肯定是比超市售卖的要好一些,但是某宝上现在所谓土蜂蜜泛滥,真假难辨。如果有自己熟识信任的蜂农或者店家问他买一点蜜当然最好,没有的话,就选择可信任牌子的纯蜂蜜。

  楼主比较多买冠生园的,老牌子了。

  粉状的固体冲泡类,前面我已经说过奶茶。还有卖的比较多的就是果珍一类了。除了糖和它额外加入的维生素C维生素E之类,营养很有限,不推荐购买。

  现在市面上还有卖罐装冲泡型的蜜炼柚子茶一类,说是蜜炼但是加入很多的糖和酸味剂,不推荐。不过可以自己做,味道更好且安全。

你说的问题我需要一个个回答。

  国产好时我以前吃过很多,水滴形基本吃过所有品类,其实我觉得还不错,除了偏甜一点。当然可能各人味蕾的要求不同。

  娃哈哈的乳饮料,如果我跟你说,增稠剂是有,白颜料是肯定没有,你会不会不相信呢?

  因为娃哈哈全线的乳饮料产品蛋白质(牛奶蛋白)含量都高于1%,这个高于乳饮料的国家标准,也提供了产品最终的颜色,并没有加白色素的必要。而第二,乳饮料的国家标准里是不允许加入二氧化钛等白色素的,请相信大公司即使再烂,也不敢拿国家标准开玩笑,尤其在这几年乳品公司被严查的情况下。

  你说的在乳饮料里加白色素的情况当然有,但是是在那些小厂家,被查出来也无所谓大不了换个牌子继续干。并且就我所知,这种小厂家在10年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乳品行业资质大审查里已经被全部取缔了,现在基本没有在做这种东西的厂家。并且,之所以会需要加白色素,也是因为他们在所谓的“乳饮料”里,一点奶粉都没有放,或者意思意思加一点点,所以,不加白色素怎么办,这还像“奶”吗?而只要蛋白含量达到了0.5%,都没有再加白色素的需要,色素也是要钱的,没事儿加那玩意儿给你干嘛呢。

  当然。调配型酸性乳饮料这种用奶粉(或鲜奶)加糖加酸加稳定剂加香精加水杀菌做出来的东西,发酵型酸性乳饮料这种用酸奶基加糖加酸(或不加)加稳定剂加香精加水杀菌(或不杀)做出来的东西,我从来都没有推荐过,包括养乐多。

  哪怕我推崇娃哈哈的做事风格和手段,我也并不向大家推荐它家的产品。

  不是说乳饮料就不好。但是只有蛋白高于2.3%的,才可以称之为奶,否则只是饮料。分清楚,然后喝明白。并且像娃哈哈的营养快线,为了满足消费者“厚实”的心理预期,确实是加入了大量的增稠剂一类。解馋解渴可以,但没有多少营养。

  X牛很讨厌,但是讨厌的是它四处抢奶,还有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引来别家的盲目模仿最终导致的全行业不肯深耕奶源只知道市场市场的浮躁风气。

  如果你说的是蒙牛的纯牛奶,那么我可以说,水、香精、增稠剂都是没有的。国家不准加,它也没办法。但是在国标修改之前,X牛的纯奶确实有加香精和增稠剂。

  我个人很少买X牛的东西。

  光明的致优……杀菌方式有点特别。

  原本我以为它是esl奶也就是较长保质期的部分超高热杀菌奶,原来其实还是巴氏杀菌奶,只不过在巴杀之后通过一层陶瓷膜,这层膜的作用就相当于我们在家用的滤网纱布(不过肯定比家用的要细的多),可以滤掉一部分巴杀无法杀灭的芽孢之类,从而使保质期在4℃条件下可以适当延长至21天。

  你说的口味会变化的问题,跟这种杀菌工艺可能有点关系,但也不排除是由于原料奶的因素。奶牛产出来的奶毕竟不能保证每一批次的风味物质甚至脂肪蛋白含量都完全相同。由于巴氏杀菌对原料乳的风味影响不大所以能够尝出区别。但是说掺水恐怕不大可能。你要知道,任何一种不安全因素的进入对巴氏奶这种非完全杀灭微生物的产品都是致命性的打击(我在之前已经讲过芽孢如果繁殖起来的恐怖速度)。水不是无菌的,如果要掺水只能掺纯净水。你见过乳品厂某个角落里放一台水处理设备生产纯净水然后呼呼往巴氏奶里加吗?起码我没有。

  如果小朋友长大了一定要喝饮料的话 我建议你给他选择纯奶、酸奶(需冷藏的非灭菌型)或者白开水。

  果汁饮料其实我都不推荐 因为糖含量太高 高甜饮食是导致肥胖的元凶

  娃哈哈目前所有的产品线我都不推荐给小朋友喝 不过等到小朋友长大了的那时候 就不知道它会有什么其他的好东西出来

  娃哈哈之前有个转型的产品叫智慧超人 是灭菌酸乳 料用得都不错 但是做得不好 已经做死了

面包片就是……切片面包吧。

  这些种类之间的区别不大,糖面粉油的比例都相似,只是咸面包的盐加多一点、玉米口味的加甜玉米粒或掺入一点点的玉米面,奶油的嘛,就用点奶油香精加一点奶粉这样。

  很少在市售长保质期的切片面包里发现用奶油的,普遍是用“(起)酥油”,也就是棕榈油或者氢化植物油这样的油制品加一点帮助打发和保水的添加剂。

  面包片代替主食不可行,更不能期望通过它达到减肥的效果。健康的主食摄取食谱是做到米面为主,增加豆类、薯类、杂粮等其他淀粉来源。

  那种糖霜麦片的成份前面已经有叙述。既然口感到了你觉得“甜的要死”的地步,那么想必糖的量不会少,如此是没有减肥效果的。

  燕麦片选择纯燕麦,桂格和德国的亨利都不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怡饮料能喝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