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科学的晨练跑步?

四川名医第三期直播,心肺功能测试(CPET)评估有什么用、怎么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减肥方法——《有效运动!解读减肥和健身的秘密》

“看你这话问的,女人永远都在减肥!”

“可是自己变着法儿地减,称上的数字仍是有增无减,看来健身房是非去不可了。什么?在家也能科学减肥?怎么减你说说看呢?”

所以第三期直播,我们就来讲讲心肺功能测试(CPET)评估有什么用、怎么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减肥方法——《有效运动!解读减肥和健身的秘密》

*点击右边蓝字回顾第二期


Q:如何解读CPET报告?这份报告有什么意义?

A:梅脱值(METS)是反映心肺耐力的最重要指标。它每提高一梅脱,死亡率下降13%-15%,对于心血管疾病愈后也是有明显改善的。

运动心电图、运动血压还可以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Q:科学运动能治病吗?

A:国外研究发现,通过3个月的科学运动,在不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有可能降低收缩压10-20毫米汞柱。所以,通过科学运动,不仅能够帮助控制血压,还能降低对药物的依赖。

科学运动加之饮食控制,完全有可能逆转高血压的状况。对糖尿病、冠心病等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病也能够起到效果。


Q:如何科学运动?有哪些误区容易出现?

A:不同的运动具有不同的效果。对于有减脂、降压需求的人群来说,首选有氧运动。

选择什么方式:游泳和骑车都是不错的选择。FMS测评能够更精确地告诉您更适合做哪种运动。

有氧运动的误区:并非在有氧器械上做的运动,就是有氧运动。此外,超重的人不建议跑步,因为重量对于膝盖的压力太大,容易出现膝关节损害。

当心率在在一定区间内的运动,才是有氧运动。在此区间内,身体功能才能达到有氧代谢的方式。

选择什么时间:一周的有效运动时间累计在200-300分钟。


Q: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跑步?

A:先评估BMI身高体重比是否处于正常区间。

其次,还要评估下肢肌肉状况,才能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跑步锻炼。

Q:为什么越跑步,小腿的肌肉越大,有什么方法避免吗?

A:这个问题与跑步方式,和运动时间有关。

时间短,强度大的跑步方式很容易增加腿部肌肉。短跑练到的是腿部块状肌肉。

时间长,心率控制在60-70之间的慢跑,锻炼的是小腿的条状肌肉。

Q:一天中哪个时间段的运动效果最好?

A:并没有固定的时间段,而是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如果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避免晨练。

Q:有什么简单的办法提高心肺耐力吗?

A:如果1分设定为像坐在板凳上一样容易,10分设定为无法坚持,日常运动强度保持在6-7分的强度。

或者是这样的强度:跑步或者游泳时,能做到“可以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如果想强度更大,试着做到“不能完整地说一句话”。

注意要维持10分钟以上这样的状态,才能达到锻炼心肺的作用。

你首先需要通过心肺功能测试评估自己的身体情况~

想知道哪里能做心肺功能测试?

四川省只有3个机构可以做,

其中一个就是术康医学运动中心。

我们在上海也有门店哦!

可以通过下方的联系方式进行预约哦~

More+更多·趣味科普

不少人都想养成晨练的习惯。但因为各种各样主观或客观原因,我们往往很难保持持续一致的晨练日常。那么,坚持晨练的好处有哪些?如何坚持晨练呢?佰佰安全网来科普相关的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

晨练,即早上起床后进行的锻炼,与黄昏练对应,是人们常见的锻炼身体形式之一。晨练有利于强壮身体、塑造体形等,可以增进健康,得到生活乐趣。

坚持晨练的好处有哪些?

很多人总会问,在一天之中,什么时段是锻炼健身的黄金时间呢?晨练是个不错的选择,晨练有五大好处,具体表现如下:

1、晨练能提高呼吸系统的能力,使呼吸频率加快,让氧气的吸入量增加,提高人体供氧的能力,此外,慢跑是保护健康的最好方法,主要是氧气,有经常晨练的人呼吸系统的老化速度要比不晨练的人慢一倍。

提高与改善系统功能,经常晨练不仅能加强新陈代谢,还能改善提高血液量,改善血管的弹性,提高机能的摄氧能力,提高血液量,一般情况下,运动时的心脏每分钟输出血量要比平时输出血量高8倍,因此,像那么平时不爱晨练的人,一旦活动就会出现心跳加速、胸闷、头痛、气促等症状,而爱晨练的人由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血流量也增加,至使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脏容量增大,休息时间延长,心跳次数减少,久而久之,会导致成心机发达,心机纤维变粗。

3、晨练能让大脑与神经系统在紧张的过程中获得更充足的能量物质,当脑细胞工作中,它所需的血液量往往比肌肉细胞要多得多,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50%内,早晨的晨练能促使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交替,避免神经系统的紧张过程,能使大脑清醒,思想敏捷,消除疲劳。

4、经常晨练的人,肌肉组织的贮氧能力较高,改善肌肉的供应能力,增强肌肉的耐久力,从而让肥肉纤维变粗,肌肉能量增大,弹性提高,肌肉变得发达又结实,一般人的肌肉能量占体重的40%,而时常锻炼的运动员们的肌肉量可达体重的45%-50%。锻炼的关键在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让自己的生理机能得到调节。当你能够长期坚持锻炼,说明你已经找到了一个适合你的生活方式。

5、晨练不仅能改善营养状况,增强物质代谢,使有机成分、骨骼增加,还能改善关节韧带和骨骼肌的弹性及柔韧性等,可有效提高骨骼抗拉、抗压、抗折、抗扭和抗弯的性能,同时还能提高韧带与关节的运输幅度、准确性和灵活性。

怎样进行晨练才有效果?

1、晨练的时间应该在5点以后,最好是5:30到6:00左右。运动时间也不用太长,30分钟就够了。

2、每周锻炼的次数应为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如果身体情况好,时间允许,所从事身体锻炼的项目活动量不大,可以适当延长一些。

空格到绿化比较好的地方,例如公圆、树林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在日出后开始制造氧气。阴雨天忌在林中晨练,因树木此时未受阳光照射仍吸氧吐碳,会使人二氧化碳中毒。

1、早上醒来时,不要马上起床,至少等上半分钟到一分钟,让身体和大脑完全醒转。可以躺着做一些简单的活动,轻微地摇摇头、活动一下手脚和四肢,然后再起床。起床后,喝一两杯温开水,以150—200毫升为宜。适当进食,不要空腹运动。

2、注意热身,压腿,体前屈,活动关节,尤其是足部,不热身容易导致足部扭伤。活动各个关节,适当幅度的扭动特别是脚、腰、手、肩膀、头部,能感觉到微热。

1、跑步匀速,注意调整呼吸,感官集中腿部,感受腿部肌肉的细微变化。

2、老年人参加晨练宜做间歇锻炼,晨练的最好有个同伴,边锻炼边聊天,既能活跃气氛又能相互照应。

3、运动时饮水最好能分次少量饮用。

1、运动过后尽快做肌肉拉伸运动,如双腿前后打开,前腿曲膝,后退脚跟不要离地,这样就可以拉伸小腿的肌肉,坚持15秒钟,再进行交替。记住不要使劲压腿。

2、运动后一定要多喝开水,多吃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

3、晨练后不宜再睡觉。有的人甚至三四点钟即爬起来锻炼,然后再回去睡个“回笼觉”。这不但易受空气污染,还会使生物钟错乱,导致疲劳、早衰。

(一)夏季晨练的注意事项

夏季健身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夏季的大部分地方,上午11时到下午4时是阳光最强的时候,对人的皮肤有直接伤害。在健身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健身,可以戴上太阳镜、太阳帽,也可以使用一些护肤产品,保护眼睛和皮肤。

夏季健身注意要适量饮水

夏季人体水分蒸发较多,饮水对参与健身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夏日健身,就意味着运动会消耗身体更多营养物质,所以健身者一定要注意补水,因为炎热的天气里,普通健身者在3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1个小时较大量的运动,汗液排放量便可达到3升以上,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那么在夏季人们健身的时候,身体一旦出现脱水,健身者便会出现疲劳、厌食、头晕、恶心、肌肉痉挛甚至昏厥等症状。如果外出健身,最好自己带水,不断地少量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饮水,切忌狂饮。

日出之后日落之前是晨练的最佳时间,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相对较高,能满足锻炼时人体耗氧量的补充。晨练应当尽量推迟时间,最好在早晨6时之后、9时之前,同时应避免上午10点半到下午3点半这段温度最高、太阳直射最强的时间,可在傍晚5点到7点太阳落山之后进行体育锻炼,并且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有条件者可多进行室内运动,如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

晨练后不宜马上进餐。身体在运动后,血液大多在体表血管内,胃肠道血流量相对较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此时进食易产生腹胀、恶心等症状。另外,饮食尽量清淡,不宜油腻,免得加重肠胃负担。

锻炼后不宜立即洗冷水澡

锻炼后不宜立即洗冷水澡。因为身体在运动后毛孔处于扩张状态,此时洗冷水澡会使皮肤受冷毛孔关闭,体内热量无法散失而导致发烧感冒。

空腹运动的危害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一般在运动之前可以适量吃一根香蕉、少量面包或者蜂蜜水。

另外,运动之前不宜过饱,吃得过饱再进行运动反而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如阑尾炎。

闻鸡起舞并非人人适合,过早的起床运动不仅得不到很好的运动效果,身体机能没有恢复健康状态,反而诱发多种疾病。

雾霾天、下雨天等都不适宜运动,不然抵抗力不仅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出现疾病现象。而当室外运动无法进行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室内运动。

运动之前的热身运动是少不了的,热身运动一方面可以调动身体机能,避免运动时出现障碍。另一方面,身体的拉伸可以避免在运动时出现扭伤现象。

(二)冬季晨练健身的注意事项

1、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冬季天气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肌肉和韧带也比较紧,这时猛一发力,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甚至骨折。因此,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好,不但剧烈活动前应该如此,即使走路、慢跑也是一样。

冬季健身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注意好保暖,这个时候进行健身的话,可以提高抗冻能力,但是也要记得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它的好处以及一些方法。

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因为冬天出来运动,为了活动方便,往往穿的比较少,在前往锻炼地点的路途中很容易着凉。因此最好披上一件大衣,等活动开了再脱下来。再有,刚刚做完运动时,由于血液循环很快,身体正在迅速散热,所以短时间内感觉不到寒冷。但此时毛孔张开,冷空气很容易刺激身体,造成隐性伤害,等感觉到冷时,其实身体已经受到很大程度的侵害了。

身体受凉很可能带来肌肉痉挛、运动疲劳反应加重、抵抗力下降等到不适或发病隐患,因此运动后也应当及时穿上外衣,做好保暖工作。

冬季健身,倡导进行耐力性项目,也就是有氧运动,以锻炼心肺功能,提高自身体质。项目包括长跑、健步走、拳类、操类、滑冰等等。大家熟悉的足球、篮球、网球等球类项目属于对抗性运动,容易发生身体接触,在冬季比较容易受伤。

4、健身器材避免直接跟皮肤接触

当冬季温度很低时,在户外使用健身器材最好避免直接跟皮肤接触。有生活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在零摄氏度以下时,当人体皮肤接触到冰冷的金属,很可能造成皮肤与金属粘连,带来伤害,所以在使用金属器械时,最好戴上手套。

从摩擦力等方面考虑,在做双杠或脚蹬器等器械时,最好戴上皮质手套或穿上胶底鞋,以免脱手或滑倒。

5、室内运动健身注意通风

在冬季,人们总喜欢把门窗关得紧紧的。殊不知,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有20多升。若十多人同时进行锻炼,一小时就是200升以上。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出的不良气体等,致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健身效果自然不佳。

6、冬季健身要加强强度和力度

冬季健身要提高锻炼的强度和力度,增加动作的组数和次数,同时增加有氧锻炼的内容,相应延长锻炼时间,用以改善机能,发展专项素质,消耗体脂,防止脂肪过多堆积。另外,要注意锻炼间隙要适当短一些,尤其在室外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于冷空气中。

7、冬季健身少穿健身鞋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由于人的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加上脚部皮下脂肪薄,保暖性差,所以冬季在室外进行健身活动特别容易感到脚冷。若头、背、脚受冷,冷空气从皮毛和口鼻侵入肌体,不但影响健身锻炼效果,还会感冒生病。

许多人认为户外锻炼健身只穿运动服即可,理由是运动起来不会冷。但人体在锻炼中产生较多热量的时候仅是中段,一前一后十分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因此休息以及锻炼结束时,应及时添加衣物。

从本文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晨练的好处很多,比如锻炼心志、陶冶情操、促进食欲、增强一天的精神状态等等,总而言之,经常晨练的人精神状态就会不一样,希望大家安排好作息时间,合理的进行晨练活动。

( 责任编辑: 武伟伟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运动千般好,但是谨防陷入运动误区哦,比如现在不少人都喜欢空腹运动,认为这样燃脂效果好,但有些人并不适合。

  有4类人不宜空腹运动

  1容易出现低血糖或糖尿病的患者

  空腹锻炼时容易出现低血糖,比如出现心慌、大汗、手抖,甚至会引起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空腹锻炼会导致游离脂肪酸增多。如果进行长期大量的空腹运动,体内的游离脂肪酸增多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引起酸中毒,导致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猝死等风险。

  3胃肠功能弱的患者

  刚刚醒来的时候,整个机体都处于相对休眠的状态,包括胃肠道。这个时候去运动,胃肠道也要开始活动,但如果我们这时候没有进餐,对于胃肠功能相对比较弱的患者来说,就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还有胃肠炎。

  刚刚醒来的时候,四肢相对比较僵硬,人的大脑反应也没有那么敏捷,所以如果早上起来马上就去运动,有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

  这些错误的锻炼方式要注意

  很多人习惯天刚亮就出去锻炼,认为清晨空气好、污染少。事实上,此时户外光线暗,容易发生绊倒、刮伤。气温低时,还易导致伤风感冒、胃肠痛,诱发哮喘和心脑血管疾病。气温稍有提升再去晨练。推荐老年人选在下午3点左右进行。

  在马路边跑步不安全,还有大量的尾气。尽量选择宽阔平坦、安全的场所,比如广场、公园或者体育场。

  03没充分热身就开始

  晨起后直接锻炼,可能会出现运动损伤,或因活动量突然加大而给心肺造成负担。充分热身再晨练。热身动作的速度要由慢到快,力量由小到大,做足15分钟,直到微微发汗、呼气稍有紧促感、关节灵活润滑为止。

  04大汗淋漓才有效

  锻炼的时间、强度都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为了锻炼而锻炼。如果运动强度过大,可能会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体力不支等。运动贵在坚持,而不在于速度和强度。

  对普通人群而言,男性最大心率为“220-年龄”,女性最大心率为“210-年龄”,运动安全警戒线为最大心率的75%,老年人应更低些。

  05生病了也要坚持锻炼

  患了感冒或者身体不适时,应暂停身体活动,或者减少运动量。否则不利于疾病康复,甚至会加重病情,延长病期。

  如果在运动中出现眩晕、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必要时应向周围人求助或者拨打急救电话。中老年高风险人群尤其应注意,避免因运动诱发猝死。

  跑步不能代替其他运动方式。仅仅跑步并不能够满足身体锻炼的全部需求。身体机械地重复着单一的动作,有可能给某个关节或某块肌肉带来负担和伤害。应该尝试交叉训练,也就是在跑步以外搭配其他种类的运动。

  07只要是锻炼,什么形式都行

  做运动应根据身体条件量力而行。

  例如,膝关节有骨性关节炎及退行性改变者,不适合爬山、爬楼梯、深蹲等活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适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慢性病患者做高强度运动前应咨询医生。

  08运动中大量饮水或忍着不喝

  运动过程中有口渴的感觉,甚至喉咙发干,说明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应该及时补充水分。

  运动中的补水原则是: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饮水应少量多次,每次喝2口~3口水,水不能太凉。

  最后,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量力而行,才能坚持下去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晨练是锻炼的最佳时间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