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由什么决定?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
故答案为:刻度尺;最小刻度.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长度的测量.

测量时要根据精确程度要求的不同,选择最小刻度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

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和一个公认的进行比较的过程。

1.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

l千米(km)= 米(m)

1米(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纳米是长度单位)

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2)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3)量程:所能测量的长度。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放法不正确,放斜了,读数不准确)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

思考:视线偏左读数,视线偏右读数。

(看正确:中间看法正确)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即。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否则数值没有意义)。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例如:某同学记录的测量数据为:9.45厘米,

(厘米)(毫米:最小刻度值,倒数第2位)

可以看出他使用的刻度尺为毫米刻度尺,(从数据的倒数第2位可以看出),准确值为:9、4厘米,估计值(数据倒数第1位)为:0、05厘米

知道: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值决定的。卷尺、皮尺的用途。

指距、步长可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等。

*滚轮法:测花坛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量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什么决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