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航研究的手术机器人领域未来潜力大吗?

2018年9月20-21日,由投中信息、投中资本主办、投中网协办的第12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深圳召开。本次峰会以“投资转折”为主题,按照GP/LP参会1:1的比例,广邀知名母基金、政府引导基金、银行资管、险资、上市公司、家族基金等优秀LP,以及国内头部GP代表,齐聚一堂,深度分析当下行业市场新变化、新趋势,洞悉资本未来发展方向,构建GP/LP双方对接实效、沟通高效、募资成效的顶级平台。

同创伟业管理合伙人丁宝玉在主题为“医疗器械的黄金十年”的演讲上表示,人工智能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少则未来五到十年,长则十到二十年,你的生活当中一定会看到人工智能在你身边非常大的变化。就像当年看到互联网的变化一样的道理,无论信还是不信,将来的事实就摆在那里,我们可以用时间来作为衡量这个事情的标志。医疗机器人也在过去一两年成为人工智能的其中一部分。

以下为同创伟业管理合伙人丁宝玉演讲实录,投中网编辑整理:

大家好,感谢投中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大家分享同创伟业对医疗机器人的看法。虽然我们说医疗机器人也是过去一两年里人工智能的其中一部分,商汤最近被国家定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第五个核心企业,现在整个热火有所下降,但是人工智能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少则未来五到十年,长则十到二十年,你的生活当中一定会看到人工智能在你身边非常大的变化。就像当年看到互联网的变化一样的道理,无论你信还是不信,将来的事实就摆在那里,我们可以用时间来作为衡量这个事情的标志。

今天的主题是医疗机器人,坦白说到今天市场化,完全人工智能化的产品到目前还是寥寥无几的,尤其是直接做手术层面,因为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医疗手术机器人,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就是达芬奇机器人。我们今天分享的是手术机器人,机器人分为很多,有康复、护理、救援等。如果拿医疗机械的许可证角度,只有手术机器人是必须拿医疗机械许可证的,其他的作为非医疗机械产品也是可以在市场中存在的,比如说护理机器人,不拿医疗许可证,当做服务类、消费类的机器人,我认为也是可以考虑的。所以今天重点聊的是手术机器人。

现在医疗机器人的发展到今天还没有到AI的地步,更多的是利用自动化领域来用机器代替人的手,代替人的眼睛,代替人的大脑。注意这是代替,也不能叫代替,应该叫增强,增强你的手,增强你的眼睛,增强你的脑。如果完全替代了,那就是整个AI技术在医疗机器人中的应用。因为我们用机器无论是用来导航还是做手术是需要大量的临床数据,然后才能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方法进行回归,最终才能知道机器人完全不需要人来去做,所以目前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达芬奇机器人,商业量产的产品主要就是增强医生的脑、增强医生的眼、增强医生的手。

不要小看这个增强,因为人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情绪化,早上跟老婆吵架了,心情不好,手术就很危险。因为机器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可以非常冷静处理。这三方面的增强可以使外科手术更微创,也可以使手术更加精确,所以达芬奇机器人在推出之前,很多人认为它很危险,但是推出之后还是比较成功。

我们比较一下手术机器人和传统手术的差异。对比传统腹腔镜手术,手术机器人在这九个维度里,在安全性上,因为手术的控制、成像技术、灵活准确性等等每个环节都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刚才说了,医生的情绪不好,即使平时是高手,那天的准确率可能就没那么高,手术的效果可能就没有那么好。中国人去做手术经常要请所谓的名师,就因为他手术做得多,为什么不去找工作一两年的人做,就是因为担心他经验不多,担心成功率没有那么稳定,所以这几个都影响手术成功率。手术机器人无论在哪个维度,大部分都将比人工有经验的大夫更强。但是有一个地方可能会增加它的手术不安全性,就是我们知道只要是机器就有可能有故障,比如说停电等等。机器各种多关节及放大的综合几个维度,会增加手术非常大的成功概率,但是机器有时候会出故障,会增加风险,但是这一个维度不影响整个手术机器人的成功率。就像人工智能律师一样,手术机器人的效果比例已经达到90%左右,整体上它的手术成功率更加好,就是因为刚才讲的整个手术的成功牵扯到每个领域,绝大部分领域手术机器人都比人做得好。所以,有时候机器会出现故障,但是整体上成功率是更高的。

看一下这几年达芬奇的成果,它占了全世界手术机器人90%的市场,在已经过去的17年,销售收入达到了31.3亿美金,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其中卖机器人系统卖了将近10亿美金,租赁是2600万美金,一次性手术器械是16亿美金,服务有5.73亿美金。达芬奇在已经过去的2017年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在上半年仍然有20%的增长,上半年收入17.6亿,净利润5.4亿美元,30%的纯利润率,可见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基本上没有达芬奇竞争的对手。

从它的手术量的数据,不仅把设备卖出去,收到钱,再看数据。达芬奇完成了87.5万例手术,累计完成500万例手术,手术数量非常大,整个产品在美国最多,三千台,其次欧洲,亚洲是606台。在泌尿外科、妇科、普通外科的量是这些,妇科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另外两个也不算小。这是装机量,累计装了4千多台,主要分布在美国,其次是欧洲然后是亚洲。达芬奇的收入趋势也告诉大家了,排第一的是一次性医疗器械,第二是卖服务,这是收入的三大块。

整个手术机器人如何形成完整的手术机器人?首先是顶层系统软件,因为它是增强人的眼睛、大脑、手,所以,机器人就要围绕这样来设计,所有这些东西,要人机交互系统,肯定要有一个系统软件,要增强手就一定要有机器人装置,最终离不开人,一定是要有人机交互式,所有东西要做精确,一定要有定位系统,人看什么?所以,一定要有图象,如何增强医生的手、脑、眼,就要用这几个系统合在一起。要想把这样一个东西跨学科做好,就要在任何一个层面不能有大问题。如果有,手术成功率一定低,成功率低就不能推向市场,所以,在手术机器人有了达芬奇这样的公司,后来者要想占领市场的话,是比较难的。因为它的整个面已经非常宽,如果要想突破的话,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突破方向,站在投资方向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向。从垂直领域突破再把整个领域突破,我觉得这是创业企业可以选择的方向,如果做一个和达芬奇类似功能的产品的话,医院是否能够接受,是否给你纠错过程,我表示非常大的挑战。当然如果医院给你纠错的过程不断支持你,我觉得这也是可以挑战的。

刚才把达芬奇这家公司整个产品所在领域和销量、安装量,以及最重要的市场收入来源给大家进行了简单介绍。现有的手术机器人里其中一个方向就是触感,因为人握手可以感受到对方对你的力度大小,你接触到内脏和器官组织的时候,反应力和作用力如何,如何利用这种反馈增强精度,或者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在出现比如说虽然打了麻药,种种原因造成的位置些许变化的时候,加大加强手术的准确率,这是进步的方向。这个解决之后还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时间,因为手术时间的减少,一方面能够减轻外部带来的负担,同样手术时间越短,病人康复时间越短,所以,时间在手术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术导航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些微创手术里还是需要导航,能够增加手术机器人的成功概率,所以导航系统也是非常或的机器人的方向,国内目前在机器人领域,大部分尝试的更多是在导航系统里面。这是增加整个手术机器人成功概率的,这一块是可以单独去发展的。因为一个简单的手术机器人不可能把所有的系统都配齐,手术导航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大的手术机器人领域可以拓展的方向。

因为这是国内案子比较多的领域,很多人工智能公司做手术机器人,其实大部分是做手术导航,既然是手术机器人,它也是有三大块,导航一定要成像,不能成像导什么航?看人一定要成像,所以一定要有成像系统,导航也一定要定位,在手术导航系统一定要有传感器,所有这些东西搞完之后,最终要显示出来,这样一个结构加在一起就成了整个手术导航系统,你要做好就必须这几块没有漏洞。从它的底层来说,它比手术机器人要简单一点,比如显示在手术机器人是一定要有的,成像模块也是一样要有的,定位从某种角度上也是一定要有的,否则怎么下刀?唯独传感器,比如力度,在动手术这个层面,用得还不多,但是手术导航里所涉及到的技术底层的东西,在手术机器人都能做到,所以要想做好就必须都有。

这是介入手术机器人,达芬奇主要是外科手术机器人,介入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达芬奇也在研究一个肺结节的介入机器人。

未来具体手术完全由机器人操作,医生只需要制定方案,到未来可能机器人还能自己制定方案,这就更完美了,但是这个挑战当然更大。这个未来大家还能看到,但是机器人制定方案的可能还看不到。

中国市场有2000家三级医院,大概有10亿美金的市场。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达芬奇机器人在中国有57台。

分享一下我们在医疗领域的三个案例,第一个是杭州三坛,是专注于外科骨科的设备,当时我们投他们的时候是两千万,当时也没人投,是一个外科主任出来搞公司说想搞这个事。北京天智航,是中国达芬奇机器人的代表,在今年有五个亿的收入,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机器人领域,医疗领域形成销售收入的公司。堃博生物,最近一次融资是两亿美金,是非常优秀的浙江的导航系统公司。

这是我们公司在大健康领域的整体上的布局,我们在生物创新药、医疗器械、基因检测领域,目前我们已经投了80家左右的大健康领域的公司,其中有7家上市公司,还有一家最近也要在香港上了,这样的话就有八家上市公司。谢谢大家。

  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手术机器人赛道潜力巨大。机器人辅助手术(RAS)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里程碑,相比第一代开放手术和第二代传统微创手术(MIS),RAS具有灵活精准、抗疲劳辐射、视野大且清晰、过滤震颤、创口小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直觉自然、易于学习等优势,在高难度手术中具备必要性,在简单的良性手术中具备消费升级属性,运用场景有望不断突破。2010年以前,以达芬奇为主的腔镜手术机器人“一马当先”,在泌尿科、妇科、普外科领域不断渗透,发展迅猛,近年来以骨科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等不同产品在不同手术领域不断商业化,目前RAS行业呈现“万马奔腾”的趋势,过去20年的起步阶段即将开启更远大的故事,预计2020年到2026年,全球手术机器人行业将从83.2亿美元增长到335.9亿美元,复合增速26.2%。

  商业模式+技术壁垒构筑好赛道,国内十年500亿潜力空间看国产龙头蓄势待发。商业模式方面,手术机器人行业“设备+耗材+服务“的模式壁垒高于纯耗材模式,且设备保有量和单设备产出的增加带来收入增长的稳健性和可预测性。技术壁垒方面,在竞争初期阶段,技术基础决定临床比较,而临床比较的优劣是影响商业化的重要因素,目前以主从遥控操作手术机器人为例,技术难点主要在系统和机械臂上,其中系统方面关键技术包括控制系统、视觉临场感主从控制等,机械臂关键技术包括从操作手臂构型、远心机构、手术器械等,这些技术涉及多学科运用,国产仍有差距,但随着未来手术机器人越来越与5G远程、AR、人工智能等国内外差距小的技术产生融合,国产龙头依然前景可期。参考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2026年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50亿元,复合增速44.3%;根据我们简单模型测算,预计2030年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和关节手术机器人渗透率分别为8.2%和12%,对应手术量分别为191万例和42万例,单手术耗材费用均价下降至1万元以内,预计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为260亿元,关节手术机器人为65亿元,按比例关系推算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495亿元,相比目前27亿元接近10年20倍的潜力。

  腔镜手术机器人:是商业化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代表,凭借微创、精细、灵活、滤抖等显著优势,可以极大地扩展外科医生的手术能力,有效解决传统手术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在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拥有很好的运用前景。复盘直觉外科公司(ISRG.O),通过其系统四代更迭和术式演变,为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参考,年ISRG收入从0.27亿美元增长至43.6亿美元,复合增速29%,净利润从0.23亿美元增长到10.7亿美元,复合增速26.9%,达芬奇装机量、耗材产出、服务收入稳健增长,其中耗材占比逐渐提升。目前达芬奇系统销售单价约150万美元左右,2020年全球装机保有量5989台,其中美国3720台,年单系统年手术量从125提升至205台,2020年单手术平均耗材收入1976美元,近年来基本维持美元之间,单系统年耗材产出从28万美元增至40万美元左右,利用度逐渐提升。从手术费用看,国外RAS比MIS手术成本高美元,基本都有医保覆盖,国内RAS比传统腹腔镜手术贵2-4万元,目前医保报销有望逐步打开。2020年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保有量189台,相比美国还有极大的空间,2013年以前国内年装机量基本低于5台,年新增在10台左右,2019、2020年增加值50台以上,后续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2026年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80亿美元,国内市场有望从2020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26年的150亿元,潜力巨大。

  骨科手术机器人:有望成为下一个广泛使用的RAS领域。从类型看,目前脊柱手术机器人主要为共享操作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主要是半自动机器人;从技术看,骨科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主要在控制系统、定位导航装置、机械臂装置三个部分,其中控制系统的比较难以量化,定位导航系统和机械臂装置则可根据技术路线做出一定比较;中国近年来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技术积累较快,专利量仅次于美国,国产龙头具备较大商业化潜力。从市场看,脊柱手术机器人功能以导航定位为主,当前局限性较多,未来仍有提升的潜力;关节手术机器人则属于应用最广泛、难度最大的一类,当前主流产品在THA、TKA、UKA适应症领域已证明由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结果,市场放量最为确定,预计2026年国内关节手术机器人市场增长至3.3亿美元(约21.5亿元),渗透率3%。

  其他手术机器人:1)泛血管手术机器人:能够减少辐射、提高精度,在血管介入手术中逐渐渗透,预计2026年全球16亿美元,国内11.7亿元(渗透率3%);2)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具备更好的视野和灵巧操作能力,有望应用于自然腔道腔镜手术,如支气管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及胃镜检查,预计2026年全球17.9亿美元,国内8.4亿元(渗透率0.01%);3)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凭稳定性和精度适用于经皮穿刺组织活检和治疗手术(如肾取石),预计2026年全球14.9亿美元,国内17.1亿元(渗透率9.5%);

  投资建议。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具备10年500亿潜力,国内企业布局广泛,按腔镜、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优先筛选优先企业。从标的看,1)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建议关注微创医疗机器人(即将上市)、威高机器人、康多机器人;2)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建议关注微创医疗机器人(即将上市)、天智航(688277)、键嘉、元化智能、鑫君特等。3)此外微创医疗机器人在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均有布局。

  风险提示:手术机器人装机不及预期、政策配置证限制、医保报销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医疗事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有潜力的机器人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