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不交天课有罪吗


  “乜贴”二字,被穆斯林广泛使用, 人们把施舍钱财叫做“散乜提”、“出乜提”。 请阿訇、乡老吃饭叫“过乜提”。 过乜提是穆斯林的传统习俗,每当穆斯林有喜庆大典、乔迁新居、纪念亡人等,都会邀请阿訇、穆斯林亲朋好友到家中诵经、讲卧尔兹、吃饭的习惯,这种做法就叫过乜提。
  “乜提”,阿拉伯语音译,意为 “决意”、“意图”“意念”、“动机”等。经堂语为“举意”,即穆斯林在履行净礼、拜礼、斋戒、朝勤、施舍、宰牲等宗教功课之前,首先思想上要明确举意,是为了获取安拉的喜悦而做某件事,并诵读“举意词”,称为“举意”或“举乜提”。穆斯林干任何一件功课都要 举“乜提”,否则功课不成。举意在一切行为中,就象灵魂融入身体。没有灵魂的身体是无法存在的。造物主不看它的形式、说教和表演,而看它的举意和内涵。因为许多表面完美的行为,缺乏灵魂和内涵,安拉是不接受的。其实“乜贴”不是穆斯林的专用语,它是全人类的用语,乜贴分为“善功乜贴”、“非善功乜贴”。
  一、 从五大功修论乜贴
  “乜贴”在各项事务中起到一个定性的作用,我们千万不要疏忽“乜贴”的重要性,穆圣(愿主福安之)说:万事的成功全凭举义,举意是万事成功的基础,如果举意是纯善的,那么,所举意做的工作也会是纯洁的。举意端正了,工作就会被安拉接纳。 清高的安拉说:“他们只奉命崇拜安拉,虔诚敬意,恪遵正教。”想要达到举意纯洁,就必须做任何事情要心口如一,也就是说在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和外表要达到统一的标尺。默默为取安拉的喜悦而工作,就像人们不愿意宣扬自己过错一样,也不要去宣扬自己的善功。这样才能称之为“善功”,这样的善功才能持之以恒。
  我们都知道,五大功修是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主命,针对我们的功修。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说:“谁因为沽名钓誉而封斋,谁确已举伴了真主;谁因为沽名钓誉而礼拜,谁确已举伴了真主;谁因为沽名钓誉而施舍,谁确已举伴了真主。”(白易哈给收集整理)
五大功修的“念”(即认),通过你口诵了清真言,就证明你认识了宇宙的造物主。但接下来你必须明白,你要做的任何事都必须举意为了取悦于伟大的真主。如果我们口口声声高念清真言,不为取主喜悦,只为人,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有教门的人。然而你的所做所为却与清真言格格不入。那么你徒劳无益,一无所获。又比如:你认识真主,念诵经书,不为取主喜悦,而是为了在人们中提高声望,夸夸其谈,沾沾自喜。那么你在真主那里同样一无所获。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
  礼――礼拜:同样的念词、同样的鞠躬叩头、同样的动作,可它有不同样的属性,区别就在于“乜贴”。如果我们糊里糊涂的站在大殿就礼,那是徒劳的。礼拜是为了体现对安拉的感恩之心,穆斯林应该全身心地为真主而礼拜,《古兰经》 6章 162节告诉我们:“我的礼拜,我的牺牲,我的生活,我的死亡,的确都是为真主――全世界的主。”
  “拜功”是穆斯林必当坚守的“五功”之一,但也没有强制,因而因个人觉悟不同,有的礼拜有的不礼拜,而将来自有不同的报偿。虽说礼拜是自觉自愿的,但既做礼拜就当出于内心的虔诚,礼拜者的“乜贴”即“虔诚为真主”,这不仅是礼拜者开始时必须要口中诵念或心中默念的仪式,也是对于礼拜者首要的要求和拜功的第一要素。安拉说:“伤哉!礼拜的人们,他们是忽视拜功的,他们是沽名钓誉的。”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不是每个礼拜者的拜功都是有效的,都是被安拉接纳的。这种礼拜者是对拜功疏忽大意的,是沽名钓誉的。他们的“乜提”不纯洁,所以,他们除了使自己疲劳外,别无收获。当拜功成为沽名钓誉时,他的拜功就变成了一种犯罪,一种卑劣的行为,因为这种拜功失去了它的意义。其他善功也一样,当目的是为了安拉时,他就是善功;当目的为了让人们夸耀,给人们显示自己是虔诚的,那就是犯罪。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礼拜快的人也不少,突然有一天,他身边站一位礼拜很认真也很虔诚的人,就故意放慢节奏,认认真真。这样在真主那里同样一无所获。因为放慢节奏,认真礼拜,只是做给身旁的看,让他们认为你非常虔诚。而不是为了真主。又如你平时不礼拜,而遇上送殡或亲戚朋友在清真寺请客念经,你却积极参与礼拜。你的此种表现只是为了面子,并非为真主。结果你竹篮打水一场空。
  斋戒:在五功中享有独特的地位。真主在“古杜斯”的圣训中说:“人类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他自己的,惟斋戒例外,它是专为我的,我将钦赐斋戒者。”斋戒之所以能获得真主钦赐的殊荣,主要是因为其它功课都有一定的外表形式,惟斋戒没有任何外表形式,也没有任何人监督,不会有任何沽名钓誉的嫌疑。所以先知穆罕默德说:“谁在莱卖丹月出于信仰和虔诚而斋戒,他已往所犯的罪过已被恕饶。”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封斋只是表面封斋,怕父母骂,怕别人笑等等。其实“乜贴”(举意)一错,全盘兼输。正如先知穆罕默德所说的:“或许有些斋戒者,只是白挨饿而已。”所以我们要纯正“乜贴”(举意)全身心为主而封斋。封斋不但不能吃饮,还要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思、成为一个真正的斋戒者。
   天课:它是由“则卡特”(zakat)一词译过来的,其字面意义指“纯洁”,即一位拥有财富者应从其财富总额中抽出一部分给予应得这些财富的人。它是安拉为其仆人规定的、为了整个社会的富裕而绝对担负的一项责任。 天课一词不仅包括慈善、赈济、布施、赋税、仁慈、正式的捐税、志愿的捐献等意义,而且是把人类精神上、道德上、人道上、政治上和社会上的动机与安拉的旨谕相互融合起来的一个综合体。
  天课的目标是对安拉的一种敬拜方式,因此,真正的信士施恩而不求回报,右手施舍左手不知。所以要特别注重“乜贴”(举意)。天课是纯粹的敬拜真主。
  我们一定要避免为了沽名钓誉,为了某种商业目的,为了面子,利益等等出天课,那样完全只是为人,不是为了真主。试想这种做法能得到真主的喜悦吗?说白了他们只是在自欺欺人罢了!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乜贴”,因心正则事业正,意假则事业败。
  朝觐:朝觐是阿拉伯语“哈吉”的意译。其字面的含义是:“走向一个地方”;在现代语意中,“哈吉”就是遵从真主的命令。穆斯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奔赴麦加,去完成伊斯兰的朝觐功修。先知穆圣鼓励人们完成朝觐这一主命。因为朝觐是最贵重的功修之一。穆圣说:“众人啊!真主确把朝觐定为你们的主命,谁为真主而朝觐,并在朝觐中不做违禁之事,不做恶,则他朝毕回归时,便宛如初降生的婴儿那样纯洁无染。”
  艾布胡莱勒传述:有人请教穆圣:哪种工作最贵?穆圣说:“皈信真主和使者。”又问:其次是什么?穆圣说:“为主道而奋斗。”又问:再次是什么?穆圣说:“纯善的朝觐。”所谓纯善的朝觐就是有一个虔诚的“乜贴”在朝觐期间,用纯洁的费用,认真地完成朝觐所规定的各种仪式而没有犯罪,这就叫纯善的朝觐。
  所以,“乜提”虔诚,至关重要。出发前你要净化朝觐动机,排除任何私心杂念的干扰,净化心灵,端正“乜提”,举意因为敬畏真主去朝觐。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朝觐为了沽名钓誉,纯粹为了做生意,更有甚者为了“哈志”这个名誉,不惜借债,贷款朝觐。还有的强迫子女拿钱给他朝觐。还有的卖田,卖房朝觐等等。这样失去了朝觐意义,只能说是去旅游而已。
  二、 从穆斯林的义务论乜贴
在日常活动中,有些工作从表面看起来微不足道,工作量也很小,但由于“乜贴”纯正,从而使这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能获得安拉加倍的回赐。
  《穆斯林圣训实录》的传述:“穆斯林互相应尽的义务有六项:见穆斯林时道赛俩目、答应邀请、要求尽忠时尽忠、打喷嚏并赞颂了安拉时为其祈福、生病时探望、归真后送殡。”可在履行这些义务时,由于人们对“乜贴”的重视不够,就把穆斯林的义务给世俗化了。
  1、“色俩目”:有人只给认识的人,有钱的人,当官的人说色了目,不认识的人,穷人,没权的人就不说色俩目了。
  2、“邀请”有人 只邀有钱的人、当官的人,而忽略没钱没势的人,目的是看人情,面子,利益等。
  3、尽忠就更不要谈了。几乎都是要看有没有利益,否则免谈。
  4、打喷嚏就不需说了。
  5、看望病人也是要看有面子,权势,地位,人情,金钱的人,而那些真正需要关心的弱势群体却无人过问。
  6、参加送殡也要看亡人是什么人,若是有钱有势,有地位的人,不需说争先恐后。而没钱没势,没地位的人,那就寥寥无几。试想,这些人的举意是为了什么?完全为了面子,权势,地位,人情,金钱。丝毫没有尽到一个穆斯林应尽的义务,丝毫没有半点是为了真主。最后,到后世结果只有一个,真主使他们所做的一切化为乌有,灰飞烟尽。
  这是世俗的“乜提”,这是亵渎安拉的教门,漠视安拉的法律,利用伪装的教门、利用伪装的信仰在犯罪。在不良举意这个前提下的工作,在付出努力后,除疲劳外,一无所有。
世俗的“乜贴”是为了自己最大的利益、名誉、地位的追求。这种举意为的是自己。无论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造物主也满足他,使他金钱、名誉、地位都能得到,也能在世俗社会中产生一定的影响,成为人物。但在造物主哪里,他得不到丝毫的报酬。造物主是普慈今世的主宰。这是造物主伟大而完美的属性。
  三、善功的乜贴与非善功的乜贴
  乜贴(举意)是区别功修和习惯的分水岭。有了正确的乜贴(举意)才算是功修,否则是习惯。如穆斯林在做礼拜、斋戒、朝觐、施舍等功修的开始前,首先都要有明确的举意,即一切赞念、礼拜、施舍等功课都是为了真主而作,这是功修的一个必须环节,是一切行动的前提。在礼拜殿内静坐,若有正确的意念便是功修(坐静),否则,只能算是休息;礼拜,有了正确的意念是功修,否则是锻炼身体;斋月里我们每天封斋,若举意为主封斋,便是功修,否则就是强身健体、减肥。封斋的时候睡觉,若举意睡觉是避免外出的罪恶,便是功修,否则就是休息、养身;听卧尔兹学习知识,若举意虔诚为主而学是善功,否则就是一时的兴趣;洗大净,有了正确的意念是功修,否则就算是一般的洗澡。 我们无论从事任何工作,做生意、搞企业、办教育、干教门等,一定要有一个虔诚的“乜贴”(举意),虔诚的举意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如果举意端正,一般事也会变成善功。 吃饮,将变成一种功修;你为生活的奔波忙碌,将变为一种功修;你有生之年所走的每一步路,将变为一种功修,如果你举意为安拉的话。就拿戴头巾来说,穆斯林妇女戴头巾是遵行主命,遮掩羞体,而其他女子戴头巾只是为了装饰或抵挡风尘。这就是举意之不同属性之变化,自然两者的意义和回报也不一样。一番拜后等待另一番拜的到来,如同处在拜内。劝善戒恶,替人解惑是善功。生活中很多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其报酬在“安拉”是无比的丰厚。   
  亲爱的穆斯林姐妹们!诚心诚意的“乜贴”在后世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为了我们的善功得以完美、为了我们后世能够顺利的进入永久的乐园,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记住有一个虔诚的“乜贴”――全心全意为安拉而做,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持之以恒,那怕是像微尘一样的小事,我们都要有虔诚为安拉的举意。在复生日虔诚为安拉的人会发现自己的功课薄(册本)中记录着许多自己不曾做过的功课:朝觐,他不曾朝过;施舍,他不曾出过;许多他不曾做过的好事。于是他说:主啊!何来的这些功课?安拉对他说:你活着的时候曾说过:要是我有钱,我一定要施舍,一定要用它来建清真寺,一定要它来为穷人做点事;要是我有钱,我一定要去朝觐;要是我有知识,我一定要用它来裨益自己、言行一致影响它人;要如此、如此…… 安拉知道你是诚心诚意的,因此他为你将这一切记录在你的功课薄里。他未曾做了什么……,亲爱的同胞们只是一个诚心的“乜贴”(举意)啊!安拉都不会亏待我们,我们一定不要自欺欺人。
  总结:“乜贴”不仅使我们的功修发生属性的变化,“乜贴”也是穆斯林完美信仰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时,首先检查自己的意念和内心的动机,我们的工作只能为了追求安拉的喜爱,因为安拉只接受虔诚为他所做的工作。作为穆斯林应当有纯洁的“乜提”后再进行工作。 虔诚的“乜贴”是善功的生命、虔诚的“乜贴”是善功的向导、虔诚的“乜贴”是善功的动力,有了正确的“乜贴”,工作就会持之以恒,获得最终的成功。最后,祈求伟大的安拉使我们的举意虔诚、祈求伟大的安拉接受我们的善功、祈求伟大的安拉使我们身体健康、两世吉庆、祈求伟大的安拉使我们在后世,使我们顺利的进入永久的乐园!阿米乃!

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是伊斯兰教生活的结构。也就是信仰的证词、礼拜、施天课(帮助穷人的生活)、在斋戒月份期间禁食,以及一生之中到麦加朝觐一次(如果有能力的话)。

安拉的使者(先知)。” 第一部分是说:「安拉是唯一的真主,除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穆斯林天课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