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差数列中a1等于3,a7等于15,则公差d等于多少?

  若a,b,c三个数按这个顺序排列成等差数列,那么b叫a,c的等差中项,高中数学中,等差中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重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沪教版高一数学等差中项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数学等差中项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第n项的值=首项+(项数-1)*公差

  前n项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高一数学等差中项练习及解析

  1.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公差d=2,则a4等于(  )

  A.5            B.6

  解析:∵A、B、C成等差数列,∴2B=A+C.

  4.在等差数列{an}中,

  A.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C.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D.非等差数列

  4.已知m和2n的等差中项是4,2m和n的等差中项是5,则m和n的等差中项是(  )

  ∴m、n的等差中项为3.

  5.下面数列中,是等差数列的有(  )

  解析:选C.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验证可知①、③、④是等差数列.

  6.数列{an}是首项为2,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数列{bn}是首项为-2,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若an=bn,则n的值为(  )

  ∴数列{a2n}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10.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它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3n-5.

  1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

  (1)求此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268是不是此数列中的项?若是,是第多少项?若不是,说明理由.

  又∵{an}为等差数列,设首项为a1,公差为d,

  ∴268是此数列的第136项.

  (1)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画出这个数列的图象;

  (3)判断这个数列的单调性.

  (2)图象是直线y=2x-1上一些等间隔的点(如图).

  (3)因为一次函数y=2x-1是增函数,

  所以数列{an}是递增数列.

又∵{a3n}是以a3为首项,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5.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有( )

将③代入④中得n=13.

6.在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中,所有奇数项的和为165,所有偶数项的和为150,则n等于( )

∴{an}是一个首项a1=-7,公差d=2的等差数列.

(1)写出该数列的第3项;

(2)判断74是否在该数列中.

(2)求{an}的前n项和sn及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

所以当n=5时,sn取得最大值.

12.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

(1)前四项和为21,末四项和为67,且各项和为286,求项数;

看了高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训练题还看了:

  • 一、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符号表示为an+1-an=d(n∈nav,d为常数).2.等差中项:数列a,a,b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a+b...

  • 一.教材分析及能力要求:数列前n项和是数列单元的重点内容,是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础上课题的延伸;要求学生对公式能理解并掌握,并能根据条件灵活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数学公式只是一些符号,学生记忆容...

  •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来说,上好每一堂课,要充分挖掘教材,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还要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进行反思。高中数学不少教学内容适合于开展研究*学习;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设计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提炼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对学生来说,...

  • 今天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引导学生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重要内容。在探究公式的计算方法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解决问题。有意识地使学生在推导过程中,忽略公比q=1和q≠1的情形,从而突破了公比的q=1和q≠1难点,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差数列求公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