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纠正动作经常碰到我身体怎么办?

体育教学随笔(精选16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教学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体育教学随笔 篇1

  体育课是向小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基本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小学生提高身体综合素质与健康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具有多样性,为此,加强小学一年级体育课的常规教学,就成了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

  一年级的体育课,是她们体育兴趣培养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培养她们对体育的广泛兴趣,增强小朋友们的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的良好意识。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握学校体育工作的总目标,明确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阶段性目标,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常规执行新课程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做到既抓好常规教学,又有效开展特色体育教学。在常规体育中创新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培养学生好学、勤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健康氛围,使体育课真正直起到促进学生健康的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

  作为一年级的体育教师,在体育常规教学中,要努力学习掌握多种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运用良好的锻炼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健康的身体,良好的运动技能等。使她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健康心理,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过抓好体育常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且能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更是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最集中体现。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能不能上好体育课,能不能为学生提供科学安全健康的锻炼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使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得到真正的锻炼,是最好的评价标准。

  体育教学随笔 篇2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的同时,不能淡化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加强体育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执行力的培养。加强体育活动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课程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指导下,学校体育课在原来基础上有了较

  大的改变,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重视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给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练习,引导学生评价的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注重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感情,营造师生关系的融恰,课堂气氛和谐的较好环境,充分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注重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参与运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同时要求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明白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的道理,在教学活动中,始终把德育工作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即教书又育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竞争意识,集体观念,自我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积极的生活态度。

  体育教学随笔 篇3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教师必须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课前、课后、课中的学生的各种信息,信息传递的渠道必然保证畅通,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在教学中顺利地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形成共鸣性情感反应,更深入钻研教材,不断研究,改进教学方法,那么,在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同时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肥胖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 学生较多,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然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像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课改的今天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很多年来,受教育传统影响,学校的教育活动往往是单项式强迫式的进行,以师为主,教师就是讲师,就是权威,使学生产生一种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感”,在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之间以及在学习者之间都存在着认知或情感方面的距离。有了这种对教学内容的生疏的“距离感”,学生怎么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如何唤起热烈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才能?

  教师的微笑和严厉同样重要,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温和,更可亲、可爱。严厉的教师令学生敬畏,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厉中不时渗透会意微笑的教师,则令学生敬爱 。

  体育器材是保障体育教学顺利进行,学生实施有效体育学习最重要的物质条件之一,近年来虽然大多数学校在常规体育器材上有了一定数量的配备,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需要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器材短缺仍然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怎么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过不断尝试和学校现状,利用学生自制器材――沙包作为辅助器材用于体育教学,取得了良好的练习效果。

  一、在体操队列队形的变换中,将沙包摆放在操场上,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队列练习,如:分、裂、合、并,能有效地控制好转弯的角度,避免学生出现超近道现象造成的队列不整齐、不规范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教师的帮助下,摆成各种图形练习图形走。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在体操技巧教学中,如前滚翻、后滚翻在两脚或两膝之间夹包,纠正学生分腿、团身不紧等错误动作。

  三、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可按身体素质和身高进行分组,摆放沙包做标志,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步长”和“步频”提高快速跑的成绩,也可作为往返跑的折返标志物。

  四、在投掷教学中,可用于初中投掷教学的辅助练习。

  五、在跳高、跳远教学中,可做起点、起跳的标志,来提高丈量步点的准确性,且移动方便、迅速。

  六、在游戏教学中,可做抛、接、传、掷等各种练习,如:钓鱼、丢沙包、“五公里”、跳房子等游戏。

  体育教学随笔 篇4

  小学体育,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跑、跳、基本球类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就会一见上体育课就头痛,甚至在体育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体育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基本技能,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体育的教学活动中,每一课都准备有一些体育游戏,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内容来吸引学生,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2、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在游戏的时候做到:

  1.认真的听好讲解和观看示范。

  2.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游戏,热情的投入到游戏中去。积极的和同学配合完成游戏。

  3.认真的总结游戏的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后继续游戏。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4、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体育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作用。

  3、使学生形成基本素养

  这点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促进学生健康身体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如篮球、足球,球类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同时球类的体育设施又是学校最

  能满足给学生们的。还有,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体育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4.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技能业务学习外,经常去图书馆学习体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随笔 篇5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课堂的准备活动,总是不认真做,做得不够充分。再三强调准备活动,但是学生觉得讨厌。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就运用各种形式的小游戏来代替,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有兴趣。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以“玩”为主的,所以就对体育课有兴趣。由于教材的教学形式单一,因此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导致达不到增强体质这个目的。所以我就利用学生这个“玩”的心理来进行游戏练习。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培养兴趣,还可以锻炼意志、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如:25米往返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

  体育教学随笔 篇6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认清6岁孩子所具有的天性。有些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古板、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题,引不起一年级孩子的兴趣等问题。用游戏引导,贯穿教学可避免以上缺陷,较好的完成小学一年级教学。

  根据以前看到教师的上课模式,使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师要有童心,知道孩子们心里在想些什么,要说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如现在他们最喜欢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孩子们就很感兴趣,注意力就很快抓住了。这时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孩子们有了偶像就有了动力,学习体育运动能保证身体健康强壮,长大了才能成为像喜羊羊那样的聪明身体又健康的小羊。一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

  玩中完成队列教学任务。一提到队列就会想到军队,孩子们也很向往当一名军人,一两节课孩子们还好哄,时间长了就不行了。我就根据体育教材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比如,教材中的队形内容集合、解散、立正、稍息,通过快快集合的游戏,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这个游戏比谁最听指挥。重复几次,每次提出一个要求,学生们很自然的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义,学会了立正、稍息的站姿,并能根据教师一定的口令做出规范的动作。也能很快的站成方形,圆形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有快快集合游戏为基础,教师指挥学生就易如反掌了,在此基础上用做高人和矮人的游戏,高人和矮人在游戏中互相衬托,方形、圆形等不同的队形图案依次变化着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家觉得既新鲜又兴奋。抓住时机,教师再次进行巩固教学,利用分组轮做法,使每个学生能够都有展现的机会,欣赏队形的美感,享受亲自参与创造美的收获和成功的兴奋,相互提高促进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的认识到集体的力量,热爱集体,把心贴近集体。这样,枯燥无味的队列队形教材完成了,经过游戏化处理,活了起来,变得有情趣多了。孩子们也喜欢体育课了。

  体育教学随笔 篇7

  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教学新理念正逐步深入到教学课堂中。和许多的体育教师一样,笔者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面对传统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构思以及教学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困惑,认识不清。因此,把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体会与广大同行进行探讨,交流,旨在发现问题,抛砖引玉,为深化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正确把握“淡化运动技能”

  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教学中,在保证学生健康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竞技运动技术的难度和强度,即“淡化运动技能”,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一些运动项目教学时,过于注重运动参与,而对运动技术、技能只是简单的介绍、学习,学生根本不能完全掌握。更有甚者,给学生一定的器材后,让学生在指定的场地内自由活动,自己则做起“牧羊人”。如有些教师在进行篮球、足球和排球课教学时,发给学生球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既没有相关的技能练习,也不进行必要的规则学习;而学生就象进入大海的鱼儿、天空的鸟儿,欢快无比。根据笔者的调查,在高中有60%的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同时堂而皇之的称这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背道而弛。

  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三大特征之一实践性明确指出:通过身体练习来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健康水平,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和一定的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离开运动技术、技能的情况下,学生的运动水平势必不高,其运动的生命力无疑不会长久,终身体育的教育也只能以失败而结束。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正确理解、掌握运用“淡化运动技能”这一教学新理念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参与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拥有终身体育意识!

  2、体育教师角色的转换

  进入高中的学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得到提高,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模式基本为: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教师纠错---学生再练 ---放松下课。教师指导整堂课的进行,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整个过程由教师控制。根据调查,高中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持认可的为32%左右。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则要求教师实现教学角色的转换,向着“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方向发展,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共同体,产生情感的共鸣,思维的共振,共享体育与健康课带来的快乐!适当的主导性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1 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教学地有效结合

  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以心理上的迅速发展,使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富于进取,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在运动能力、知识能力等方面又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教材,有学生认真练习,积极性很高;而有学生则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精神。如教师在进行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教学时,大部分同学能按要求进行练习,而部分篮球运动技术好的学生早已驾轻就熟,练习时心不在焉,不屑一顾;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则连球也接不住,疲于奔波。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体现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能力,分组进行不同内容的练习,或者提高、降低练习的难度、强度;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练习伙伴,进行练习;也可以进行“扶贫”政策,让技能掌握好的同学帮助相对弱的同学,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自我成功的喜悦!

  2. 2师生互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师教、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目标。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一次高一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教学时,我先做了标准的示范动作,学生纷纷鼓掌叫好。这时,有个男生突然举手要求:“老师,让我也来做一个三步上篮的动作,好吗?”“当然了”随着他流畅的三步反手打板进篮,赢得了全班一片喝彩,我也不由得暗自一惊,没想到班上竟也藏龙卧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同时向学生介绍只有掌握了正手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动作技术要领,才能进一步学习他的反手动作。学生一方面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欲望强烈;部分男同学还要求进行个别辅导,以他为首的甚至提出和我进行对抗教学比赛,我欣然应允。通过比赛,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学生感觉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整堂课在欢快、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课后,该班的学生时常来找我交流体育心得,切磋球技,使我倍感温馨!

  3. 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机会。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从学生掌握的运动技能、技术和学生出勤两方面来进行。这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按分数考核的方法无疑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带来一定的负作用。其典型的例子是:先天性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有较好的成绩,而差的学生似乎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理想的成绩。久而久之,容易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原有的兴趣和信心,产生失落感,甚至出现厌倦和恐惧心理!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评价体系以人为本,在传统评价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自我控制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即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老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情况,更为合理!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者采用新课程评价方法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的评价,学生从一开始的新奇到逐渐适应,发展到最后的认可和支持,一致认为新的评价方法更为客观,全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个性塑造,发展内在浅能。

  4.1正确理解、运用“淡化运动技能”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有所成,掌握一定运动技能技术,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4.2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飞学生的运动激情,让学生享受运动成功和喜悦!

  4.3以人为本,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4改革体育成绩的评价办法, 建立以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为中心的成绩考核制度,注重将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紧密结合,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给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带来了一场革新,无论是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框架结构,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将有利于实现体育功能,体现体育育人价值和终身体育习惯、意识的培养。

  体育教学随笔 篇8

  前些日子上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我安排了初一的跳绳课,课安排在上午第四节课,课前我把多媒体和场地、器材作了精心布置,准备了28+1(教师用)根短绳,而且把跳绳分成了数量相等的4组,这样利于上课时分发。

  上课后,我按照教案设计的步骤,有条不紊地逐步展开,该轮到学生拿绳了,我吩咐各组小组长到前面领绳然后发给组员,我看学生基本上都拿到绳了,开始讲解跳绳的动作要领。这时发现两个学生还聚在一起,像是在解绳,我走近一看,果然,两根绳缠在了一起并形成了一个“死结”,我看这结比较难解,就把自己手上本来做示范用的绳给了这位学生,回到前面,准备讲解,又一个男生大声叫道:“老师,我还没跳绳呢!”,对呀,我手上有两根绳呢,还有一位学生没拿到绳呢,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打结的绳一时半会儿解不开,手边又没有多余的绳,怎么办?此时,我灵机一动,就对他说:“你到前面来帮老师做示范吧”,并把手上的两根绳给了他,于是我一边讲解他一边做,发现错误的地方及时予于纠正,其余同学也跟着一起学,效果还算不错。总算熬到了学生自由练习时间,利用这个机会,我费了好大劲把两根绳解开了,之后,一切进展顺利。

  这节课我本以为准备工作十分充分和周密,应该能够很圆满地完成,但由于缺乏预见,还是留下了遗憾,因此,这节课对我也是一次教训。

  课堂意外常在不经意间发生,当意外来临时教师首先应该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恰当地去处理这些意外,避免教学损失,就像我把自己的绳给学生和在无奈之下让学生到前面做示范,然而细想之后发现,这些意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我课前再多备几条绳,也许就不用这么辛苦地去应对这些意外了,整节课也就更加完美了,因此,在之后的备课中,我常对本节课中一些可预见的意外作精心的准备,以做到胸有成竹,这样做同时也可以降低不可预见意外的发生率,有意多准备一些备用器材,现在已经成了我的常规。

  体育教学随笔 篇9

  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以多年的体育课堂教学经验,自认为带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应该能绰绰有余,对刚入学一年级新生的课堂纪律的要求不能太高,学生上课时有些小吵小闹也无可厚非,反而能营造出一种热闹、活跃的课堂氛围。可是经过这几周的观察,我发现体育课堂上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

  很多时候上课前跟学生讲好的一些要求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只能听一会儿,一走、一动、或者一到操场上就全变味了,比如在教室集合排队的时候我要求脚并拢、手贴紧、嘴闭紧。走的时候要眼看前方,紧跟队伍、不能碰到别的同学、不能讲话等。很多同学做的都很不错,可是等带他们去操场路上的时候就乱了,队形散了,跟不上队的,说话的,和别的同学玩耍的,搞的经常有学生在打“小报告”。老师:他推我,老师:他踢我等等。这些问题经常让我哭笑不得,有的时候从教室到操场的路上我甚至需要走走停停,整好几次队伍。一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分钟,我在集合整队的时间就用去了四分之一有些班级甚至更多。那么还有多少时间让我用来进行其他内容呢!

  七八岁的小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难长时间的集中,如果在纪律方面浪费的时间太多,那么在教学环节就会有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学生肯定会产生厌烦的情绪,时间久了孩子们还会喜欢体育课吗?还会喜欢体育运动么?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对课堂纪律进行管理。

  俗话说:“要上好一节课,不是看你老师怎样表演,而是看老师的课堂管理和学生的配合”。老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题,教师要用一颗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心去融洽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在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做练习、一起玩游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不是做个旁观者。要用语言,用行动,去引导、去讲解、去沟通,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坚持不懈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尤其是体育课的习惯教育,如集合时要求快、静、齐;报数时要求声音洪亮,快速连续。用宽容的心走进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体育教学随笔 篇10

  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全面成长。体育课正是学生展示鲜活个性,迅速获取成就感的大好舞台。为此,体育课务必让学生在掌握动作和技能的同时也得到快乐。

  然而,学习的快乐也有层次之分。学生对体育课相对宽松的组织和对体育活动本身的原发性快乐是较低层次的;而对体育课构成自觉习惯,主动透过锻炼身体来寻求快乐是较高层次的;只有为促进身心健康,透过意志努力,全面增强体质去从事各种锻炼,甚至构成了以苦为乐的信念,才是体育的最高层次的快乐。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的快乐不断“晋级”。这就要求教师务必把握好教学双边关系中“导”的作用,在导德、导思、导法、导向之时,不忘了导趣。例如有的同学在体育活动中兴趣单一,发展不够全面,致使体育教师就要向学生展示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魅力,启发、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运动技巧,体会运动的快乐,这样才能更全面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肌体,增强运动技能的储备,挖掘学生的身心潜能,为终身体育夯实基础。

  体育课的快乐,往往因人而异。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简单欢快的肌体游戏,体会着与同伴之间的默契配合,斗智斗勇的喜悦;有的学生喜欢竞争激烈的球类比赛,感受着大汗淋漓、精疲力竭之后的欢畅;有的喜欢在个人项目中一显身手,有的则情愿做热心的观众摇旗呐喊,或者甘心鞍前马后地服务。因此,体育课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有必须的时间支配权,项目选取权,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实现自我。事实上,教师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对教学资料都感兴趣,这时,教师切忌过多地使用行政命令,让学生的言行“强行入轨”,而应开动脑筋,寻求教学的契机,兴趣的突破口。

  体育教学之快乐,就应是双向的。在让学生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是快乐的、简单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师生情去相互感染,使教学气氛热烈而又理智。如果教师的课上得很累,很死板,那么,这样的课绝不能算是好课。

  须知,在给学生“松绑”之际,便是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自由快乐之时。

  体育教学随笔 篇11

  1.注意“活”而不“险”

  体育教学活动的独特性在于其学生身体必须加入到激烈的运动中去,并且使用一定的辅助器材(如跳箱、单双杠等),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在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有预见性,预见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情况,使教学过程“活”而不“险”,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2.注意“活”而不“乱”

  体育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这对大部分时间关在教室里的学生来说,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学生表现出活跃、好动,常常会借机捣乱。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采取行之有效(如以“动”制“乱”、以趣治“乱”)的方式让学生“活”而“乱”。

  3.注意“活”而不“放”

  让学生“活”起来,以充分展示自我,并不是一切都以学生为中心,重学轻教,进行“放羊式”的体育教学,而是教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地健康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调控好教学进程,松弛有度,做到“活”而不“放”。体育教学中只有灵活选择教材内容,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体育教学随笔 篇12

  体育教学就是乐趣发展成为兴趣的转变,也就是能因势利导,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能积极主动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学习探索体育的无穷奥秘是体育教学的精髓。在体育教学活动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于激发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首先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人们在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时所产生的倾向与爱好。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倘若学生体育兴趣浓厚,将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和积极性,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获得身心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喜悦;倘若缺乏兴趣,将会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沉重负担,体育活动难以顺利进行更不用说达到预期目的了。因此,遵循心理学客观规律,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其次从教学设计创新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设计新颖的教法、有趣的游戏,干净、舒适、安全的活动场地,先进的器材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充分利用新颖的设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积极参与练习的需要、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为学生奠定终生体育锻炼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如:50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由于改变了这种方法,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教师就更应该利用游戏来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

  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去就是利用沙池,学生排队练习,练习密度和成绩都很低。由于贯穿了游戏教学,使学生的成绩和练习密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带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两手放在头的两侧做兔的耳朵,然后双脚向前跳,跳之前问学生:“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动的呢?”然后先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耳朵动一会儿,接着教师又说:“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最象小兔子。”这样,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再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不觉得累和讨厌。

  最后因势利导、授之有方地讲解和规范地示范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关键。

  体育教学之快乐,应该是双向的。在让学生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是快乐的、轻松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师生情去相互感染,使教学气氛热烈而又理智。

  体育教学随笔 篇13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体育课逐渐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优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少讲,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在自我练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课堂内容,发现学习的难易点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学生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在坚决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同时,不能淡化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加强体育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执行力的培养。加强体育活动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收获良多,经验与教训共存,喜悦与失落同在,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本质,教会了我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但依然面临着很多的不足,比如缺乏经验,对教学难点重点把握不住,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分组教学,和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而以上这些在体育教师职业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篮球投篮教学中,如果仅仅按照单一方式来考核学生投篮掌握情况的话,很难准确的评价不同阶段的学生,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发育的情况参差不齐,很有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可以投三分球,而有的学生连罚球线这个距离的投篮都很难完成。而此时,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了。像这样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更合理的评价方法是,依据学生身体发育的差异,制定不同距离的投篮目标,不仅可以很好的考察学生对这项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能很好的鼓励孩子,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往往直接影响了本堂课的学习成果。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是否成功。要提高兴趣,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同时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使紧张的体育课变的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之灵活运用走、跑、跳、投等基本技能,在玩中得到锻炼,同时在游戏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好作风,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竞争意识,集体观念,自我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而非一个漂亮的结果,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勤恳踏实的将自己的每一次付出,耐心的浇灌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等到“桃李满天下”的那一天,便是对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最好的诠释。

  体育教学随笔 篇14

  生命在于运动,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健康的生命是保证人发展的物质基础。那么,健康的身体从何而来,从运动中来,运动塑造了身体,运动对强健身体有积极的作用,而幼儿的健康教育不能只依赖于健康教学活动,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我们处于农村幼儿园,利用周围的环境优势―竹子做了很多的活动器材,让孩子们进行一物多玩,激发幼儿对晨间活动的兴趣。一次,我们班安排的晨间活动是皮球、竹筒、沙包,开始我们分组玩这些玩具。一开始玩球的孩子在那里玩拍球、抛接球等游戏,可是过了一会儿好几个孩子跑过来说,“老师,能不能玩竹筒啊。”还有几个孩子就直接去玩竹筒了。他们有的把它当球滚;有的把它放在头上顶,表演杂技;有的把它踩在下面走。还有其他小朋友也失去了对皮球的兴趣,去看他们玩了起来。这时我说:“孩子们,你们是不是都想玩竹筒啊?”大家说:“想。”“好,我们每个人都去拿一个竹筒,比一比谁的玩法多。”大家都拿了竹筒,玩了起来。孩子们想出了很多玩的方法,我发现孩子的一个新方法就表扬孩子,并请大家学一学。当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只是一个人玩时,我就问:“你们能不能几个人合作玩呢?”孩子们就开始商量,有的两人夹竹筒走路;有的几个人的竹筒排成小河跳。不一会,孩子们就掌握了这些动作,特别是动作发展好的几个孩子对竹筒的兴趣渐渐减弱了,于是我就问:“你们能把竹筒搭得再高一点,来试一试你能跳多高吗?”大家听了我的话,搭起了不同高度的竹筒。孩子们纷纷尝试跳跃不同的高度,有的孩子经过反复练习,越跳越高了,自豪得不得了。等早操音乐响起了,孩子才恋恋不舍的把竹筒收好。

  1、抓住孩子兴趣点,生成新活动。《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喜欢活动,活动器材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使用活动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只有幼儿对活动器材感兴趣,才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在这次晨间活动中,孩子对经常玩皮球就失去了兴趣,而对竹筒产生了兴趣。我就抓住了孩子这一兴趣点,生成了新的晨间活动。

  2、适时指导,推进活动发展。通过观察捕捉到幼儿富有创意的、有推广价值的玩竹筒方法时,就请幼儿进行展示,一方面,丰富其他孩子的活动经验,在玩法上给他们以启迪;另一方面,展示孩子的自信心,为后面的再探索活动做好铺垫。另外,对不同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及时对其有创意的玩法给予肯定,再以启发式、开放式的追问。当我看到大部分孩子掌握了“夹竹筒走”、“跳小河”等动作后,我又请幼儿试一试跳跃不同高度的竹筒,这样使幼儿觉得更有挑战性;对于能力弱、活动中不太主动的幼儿,我又适时地提出一些启发性建议,带着孩子一起玩,逐步帮助他们获取成功经验。本次晨间活动不仅到达了锻炼身体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幼儿对晨间户外活动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幼儿在体育锻炼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体育教学随笔 篇15

  今天二年级体育课上了“前滚翻成直腿坐”一课。2班的课学生注意力较难集中,违反课堂常规的现象较多,可能与我教学语言缺乏激情,练习前没能使学生明确练习要求有关。反思后,1班的课做了改进。首先是增加了体操垫器材数量,确保每两人一块垫子;练习前明确强调练习要求:不许随意躺在垫子上、不许反方向滚翻;改变上2班课时以游戏导入的教法,直接进行讲解示范。效果较2班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讲解示范后直接让学生练习,有些学生仍然摸不着头脑,不利于技能掌握,应该设计诱导性练习,如将动作分解为蹲撑―两手撑垫―低头―提臀和头部着垫―蹬地滚翻―成直腿坐两个部分,先教第一个分解动作,待学生初步掌握后再过渡到前滚翻成直腿坐的完整动作,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有所提高。友伴分组时有些混乱,仍存在有人找不到组和部分同学互相排斥的现象,今后可否让学生组成相对固定的分组,以免每节课都在分组环节浪费时间。

  还有今天这节课安排了素质练习:仰卧起坐。让我吃惊的是,2班居然有不少同学一个都做不起来,1班也有几个。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现在的学生与前些年的学生相比,身体素质在显著下降,但这能否就说明我们的体育教学没有搞好呢?显然不能简单地这么说。这些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小学入学前的身体素质较差与体育教学无直接关系,可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不知不觉的变化,我们的孩子身体素质也在显著下降。课上很多孩子的肚皮上厚厚的脂肪十分明显哟。

  体育教学随笔 篇16

  二年级的一节体育课,教学内容是立定跳远和接力跑游戏。做完准备活动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自由分散开地练习立定跳远。突然,一名学生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孔宇豪他一次也不跳,还故意用小石子砸我们。”我问:“他为什么要砸你呢?”但我定神一想,这个孔宇豪是个很淘气的同学。“他还打了我一拳呢!”嘴快孟开翼大声说,语气有些愤怒。当我带着怒气走向孔宇豪的时候,却看到他那若无其事的样子,真想好好批评他一顿!但我克制了,心想:以前曾批评过他,但却不管用,为何不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呢。我灵机一动,想先听听他的心理话。于是我走到他身边,抚摸着他的头,温和地对他说:“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练习,你看他们练得多认真、多欢快啊!你怎么能用石子砸人呢?”“我不想跳,我跳不好……谁叫他们嘲笑我呢!”说话间表露出一副无所谓的神情,说完转身过去,背对着我。我愣了一下,问:“那你体育课想活动什么项目呢?”“想跑步,我50米比他们快!”“跑步?行啊,一会儿就有接力跑啊!”我说,“我要和他们单独PK”他说。他是想单独挑战其他小朋友,那就给你个机会吧,我说:“好!你去准备吧,一会我给你个机会!”接力跑前我专门安排了这次挑战赛,结果,张运真的跑得比其他同伴快。下课时,他乐滋滋的,我抓住时机与他谈了心。后来,张运同学还真成了我的小助手呢。

  你给孩子一份理解和关爱,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和信任!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们,他们会逐步接纳你,更加尊重你。这样的例子发生了几次,我总是把握时机,与孩子们走近,与他们成为朋友。

【体育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教结合需要教师和保育员的密切协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教结合需要教师和保育员的密切协作》。

【摘 要】在学前教育中,保育和教育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保育员和教师必须认识相互的职责,在做好基本的本职工作外,还要互相协作,相互配合。教师还应当帮助保育员提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保教结合,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才能使幼教事业顺利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保教结合;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大众认为,幼儿园教育是教师的职责,是由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和任务的。其实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和保育是并重的,老师和保育员的工作目的是一致的,工作对象是同一的,只是两者在具体事务上的分工不同。但在幼儿园里往往存在着保育员的自卑心理和教师的优越感,保育员认为自己比老师低一级,因此部分保育员有抵触心理,造成工作中的不积极配合。其实只有老师和保育员在思想意识上,充分认识这一点,才能使两者相互尊重,互相体谅,才能正确处理好老师和保育员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树立正确的保教观念,从思想上做到相互理解

很多人认为,保育员的工作就是每天打扫卫生,负责给孩子穿脱衣服。其实不然,保育员也是教育者,虽然他没有直接进行课堂教学,但保育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保育工作的质量,关系着孩子的身心发展。保育员和小朋友之间密切接触,有时甚至比跟老师接触的时间还多。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实行保教结合。这个任务并非是教师能独立完成的,它同样需要保育员老师的密切配合。当然,“保教合一”并不是保育员一方的努力,还需要教师的配合。作为教师同样也要转变自己的旧观念意识,放下架子,从小事做起,珍惜保育员的劳动成果。只有教师和保育员老师树立正确的保教结合观念,做到相互理解,相互珍惜,才能更好的合作,做到真正的保教合一。

二、教师要了解保育员的工作职责,做到心中有保

保育员的首要工作当然是保证班级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其次是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照顾孩子。在家长工作方面,要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跟家长交代在幼儿园的吃饭、睡觉情况。只有教师真正了解保育员老师的这些工作细则,才能从根本上做到相互配合。为了让教师更好的了解保育员心理,学校也组织了保育员心得论文比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让保育员对自身职责和素质有所提高,也让教师更加了解保育员的工作详情和心路历程。

三、保育员积极有效配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做好助教工作

老师和保育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保教关系需要保育员和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相互沟通,不要彼此把工作职责区分开来,单纯的分清保育和教育。这样只会分离保中有教的联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良好的保教配合需要保育员做个有心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把一些情况反应给老师,为教学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只有保育员的积极配合,才能使教育更出色,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老师要帮助保育员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作为保育员,除了做好自身工作以外,也要学会反思,学会提高。把自己当成是教育者,要虚心向教师学习,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还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手段。要积极的参加学校的一系列培训活动,比如如何管理幼儿一日生活,如何做好幼儿健康护理等等。提出工作中存在一些疑惑和不足,向教师和其他人员请教。除此之外,幼儿园订阅的杂志和报刊也是保育员学习的又一主要途径,通过阅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新的保育理念。只有保育员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做到更科学、更合理的护理孩子。只有教师积极的帮助保育员提高教育水平,才能优化班级氛围,使得保、教两方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加强保育员队伍素质建设,促进老师和保育员之间的相互合作非常重要。

五、良好的保教关系,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教师和保育员在孩子心里都有着很高的威望,教师和保育员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教师和保育员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保育员老师积极主动的帮助教师摆放材料;在餐后,保育员搞卫生时,教师主动帮助保育员擦桌子、拖地板。这些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情形,在无意中都为孩子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相反的,如果教师和保育员之间相互对立,甚至出现不和的现象,也同样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良好的保教关系还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教师和保育员必须为孩子营造一种相互合作、相互尊重,和谐互助的班级氛围。

在幼儿园里保育与教育工作是不可分割的,是融合为一体的。教师和保育员的关系也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谁也离不开谁。幼儿园的保育员也是幼儿身边的另一位重要的老师。只有教师和保育员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到真正保教结合,只有他们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到保教结合

现代的幼儿教育观念是以培养“完整儿童”为指导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以开发其智能、培养其情操、锻炼其意志为目标通过多种活动的组织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这多种活动的组织就必然包括教学活动与生活活动。因此在贯彻保教合一的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必须意识到幼儿保育与教育之间是一种形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的保育老师和教学老师要树立正确的保教合一的意识,全面理解保教合一的含义,在工作中形成保教各岗位之间相互依存,统一协调的关系。

目前幼儿园的保育老师多数没有学过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使保育老师对保教结合的理解很模糊,认为保育老师就是履行简单的清扫卫生、洗洗刷刷等工作,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成教育工作者。保教意识的缺乏,使协助教育成为空谈。

而老师们则过多的在日常工作中强调教育功能,认为自己只要组织好幼儿的教学活动,对幼儿的生活活动组织漫不经心。甚至有些老师认为自己是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幼儿的生活护理等工作视而不见,往往忽视了教学过程中蕴涵的保育内容,使保教合一无法真正实施。正是由于保教人员意识的偏差,无法体现幼儿园工作中“保中有教,教中有保”的原则。

我们认为真正的保教合一应该是渗透在一日常规保教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的有机组成,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如教师岗位职责中有明确的要求当班老师必须对幼儿进行细致的健康观察和全面生活护理,而在保育老师参与较多的生活活动组织中也必须要意识到其中蕴涵的教育契机,藉此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只有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注重保教的相互渗透,才能够使保教人员在工作中自觉全面的进行保教工作,实现保教的有机结合。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保育工作的具体要求有:

一、 入园及晨间活动中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1、 热情接待幼儿,观察幼儿情绪是否稳定、愉快,善于发现幼儿的情绪变化,

及时询问了解诱因,尽可能帮助其排除,引导幼儿愉快的参加集体活动。

2、 观察幼儿身体是否异常,关心其是否晨检了。对健康状况欠佳的幼儿和当

日要服药的幼儿进行全日观察,并详细记录在班级全日观察记录表中。

6、 幼儿穿、戴是否适宜。根据季节及幼儿穿戴情况,随机进行指导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根据幼儿兴趣爱好和能力的不同,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活动。 检查幼儿自带的玩具,防止危险性的玩具带入教室,确保幼儿安全。 培养幼儿有条理地整理衣物。

7、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二、 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1、 认真执行教育计划,创设便于幼儿主动观察、操作、活动的教育环境,提

供有利于幼儿健康的物质环境。入幼儿要背光坐,不能让阳光直射眼睛;黑板不要离孩子太近,以免孩子头昂的太高,影响颈椎;放音乐不要太响;有操作材料的可以坐在桌子旁边,不需要的尽量做成半圆,或中间有短的横排,禁止横着坐成三排,影响后排孩子的视线。

学习的要求、内容、形式、等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控制集中教育活动的时间。

注意幼儿用眼卫生、写字姿势、坐姿等习惯的培养。

三、 游戏活动中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1、 用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观察、指导、评价游戏。

6、 创设和利用于教育相适应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保证集体游戏和自由游戏活动的时间。 提供游戏活动需要的宽敞的场地,幼儿所需的充足材料,能满足不同差异幼儿的需要。 避免游戏中不利于幼儿健康的行为,如把玩具放入嘴中等。 教育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友好玩耍,爱护玩具,游戏后能主动收拾整理玩

四、 户外体育活动中教育保育工作的要求

1、 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保证幼儿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包括集体活动、自由

活动)。提供安全的场地及器材,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水、空气、阳光)开展锻炼。

根据幼儿机能与体能的发展需要安排活动,并注意活动密度和强度,并增进幼儿健康创设保育环境、提供保育服务。活动前检查幼儿的衣服和鞋子,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醒幼儿脱衣、擦汗及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洗手、擦汗、适量饮水、适当休息、及时增衣)。

根据季节、气温、活动量及幼儿体制提醒幼儿增减衣服,注意幼儿在活动中的身体反映,内容做到动静交替。

活动中注重观察及时调整活动量,注意个别差异,对肥胖儿、体弱儿有不同的体锻要求。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避免运动伤害。

五、 饮水环节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1、 多提醒并鼓励幼儿主动喝水,教师定时组织饮水,保证一天四次。上午:

第一节集体活动后、户外活动回来各一次。下午:起床一次,离园一次。根绝幼儿活动情况及气温变化,提供饮水。监督幼儿的喝水量,防止幼儿每次只喝一小口,或把水倒掉。

3、 培养幼儿养成口渴了会适量饮水的习惯。 培养幼儿饮水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喝完水以后的杯子不能用自来水冲洗;

各人使用自己的杯子,不混用;取茶杯时,手不碰杯口。

六、 入厕环节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1、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便纸,擦屁股时从前往后擦;正确穿脱衣裤,不限制幼

2、 随机进行卫生常识及爱护环境卫生的教育。

七、盥洗环节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1、 培养幼儿餐前,便后及手脏时自觉洗手的习惯。

2、 要求幼儿用捋、冲、搓、洗、甩、擦等方法正确洗手,并经常提醒检查。

每次洗手教师要观察幼儿打肥皂及冲手过程,教师要倒最后一位幼儿洗完才能离开。

培养幼儿不玩水、不浪费水。洗时不拥挤,保持地面干燥,便后塞好内衣等,对小年龄的孩子及有困难的孩子,给予适当帮助。

八、 进餐环节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1、 创设舒适、愉快和谐的进餐环境,餐前不做剧烈运定,不在餐前或进餐过

2、 对当日餐点进行简单的介绍,引起幼儿食欲,不要随便在孩子面前议论饭

菜的好坏,对于孩子不爱吃的菜,不要强迫进食,可以少吃一点,慢慢增加。

餐具使用要求:早餐和下午点心都是干稀搭配,都要使用餐盘放干点心;早餐、午餐、点心时每个桌上都要放餐巾盘和垃圾盘,每餐都要使用餐巾。 进餐时,老师们分工合作一起发饭,提醒幼儿不挑食、不撒饭菜、细嚼慢咽,饭、菜、汤交替吃,不挑食、不吃汤泡饭、不剩饭,保证每个幼儿吃饱、吃好、吃足营养量。

因人施教,对于体弱儿童、肥胖儿童,采取相应的餐饮保育措施:体弱的孩子应先发放饭菜,指导其进餐;肥胖的孩子应先喝汤,再吃饭菜,要少盛多添。

进餐过程中可以放床但不允许打开被褥,以免污染食物。

饭后要求咽下最后一口食物,再漱口,漱口时用温开水,鼓动两腮,数次再吐水,一般含漱2-3次。

教会并督促幼儿用反复折叠毛巾的方法擦嘴、脸、手。

9、 餐后将餐具、餐巾放到指定位置,再搬椅子到教室外。

10、 饭后让幼儿开展一些自幼的有助于消化和稳定情绪的活动,如5-10分钟

的散步活动,防止剧烈运动。

11、 下午班老师:11:20去食堂拿菜。负责餐后散步、入厕、盥洗。看午睡。

上午班老师:协助保育老师打扫、整理餐后环境。

九、 午睡环节教师保育工作的要求

1、 创设安静、舒适、安全、卫生、通气、光弱的午睡环境,寒冷天气睡时窗

户做到两头各开一小半,夏季幼儿熟睡时,电扇只能开弱档

2、 教会幼儿有序脱衣、穿衣的方法,穿着袜子不在地上行走。午睡中间解小

便的幼儿,要为其穿上外套,以免着凉。

3、 幼儿必须盖自己的小被,垫被对应,以防疾病的交叉感染。

4、 午睡时,教师要加强巡视,观察幼儿面色,纠正不良睡姿,帮助幼儿盖好

被子,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6、 对于睡眠慢的,要给予个别照顾,避免影响其他幼儿的睡眠。对体弱、患病幼儿要重点照顾,避免直接吹风。 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教会幼儿正确睡眠姿势(右侧睡或仰睡为好)

不要俯卧,不用被子蒙头,对个别幼儿吮吸手指的、咬被角的或玩弄生殖器的幼儿进行及时纠正。

不随意延长或缩短睡眠时间,起床手指导幼儿正确整理小被,避免被子碰到地上,指导并帮助幼儿整理仪表。

教师在幼儿午睡期间不串班,不聚集聊天、说话,动作轻。教师备课必须面对幼儿而坐。

检查幼儿仪表,提醒幼儿带好自己的物品。

组织幼儿活动,不让幼儿有不安,焦虑的情绪。

接待家长,及时将当日幼儿的有关情况告诉家长。

引导幼儿整理活动室,培养幼儿关心班上的每一样物品,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做好物品清理及第二天各项活动的准备。

晚接的幼儿送至值班室,必须向晚护导老师交代人数及要向家长说明的情况。

幼儿园保育与教育工作的结合

摘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其中幼儿为本是在幼儿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一直保持贯彻到。尊重幼儿的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活动、保育员、保教结合

一、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幼儿的双边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样形式的教育过程。”由此可见,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单单是单纯的灌输知识和技能训练,而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共同构成。幼儿园一切教育活动及其评价,都应、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确定教育内容、方法和过程。

1、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教学活动应有基础性和生活性

我去幼儿园的第一天,是星期一,老师让一个小朋友上去讲自己在上周星期五提前走的,原因是周末的时候跟家人一起去喝喜酒,还带了一包喜糖和请帖来幼儿园,跟大家讲去喝喜酒的场景,然后老师就根据这个生活中的实际发生的事情,展开了学习,如果是去生日宴会,邀请卡应该怎么做,如果是邀请别人来家,邀请卡又应该怎么做。就用这个发生在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展开一次邀请卡的制作,让小朋友们画出发出邀请的人、被邀请的人、地点等等。

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就是取材于生活,根据小朋友的实际生活来引入课程,这样不会感到很生硬,也能够引起小朋友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在其中,我觉得老师在教小朋友制作邀请卡的时候,可以请他们自己来思考如果自己来制作一张邀请卡邀请别人,上面需要提到哪些内容,这样他们也会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在。

2、更新教育观念, 注入创新思想。调整更新课堂内容结构, 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方法。 在我去幼儿园的一个星期里,他们进行了两次音乐教学活动,第一次是学习《小白帆》,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看了一张图片,里面有海水、海鸥、小船······老师就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就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然后老师就引出了“小白帆”这个主题,就让他们闭上眼睛,弹了一次《小白帆》,让他们体会一下这样的感觉。然后就开始唱歌。在过去的幼儿园音乐活动中, 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会几首幼儿歌曲、教会跳几个幼儿舞蹈就行了,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我们时常看到老师枯燥地一遍一遍地教唱歌曲, 幼儿机械地一遍一遍地跟着学唱, 直至学会。这样的方式很难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所以我看都有好几个小朋友都有些不耐烦了。因此幼儿教师本身要更新旧的教育观念, 把知识传授型教学改变成智能开发型教学。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陶行知曾说: “ 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填人一些零碎知识, 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 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所以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但我觉得可能也跟这首歌曲的选材有关。因为,在第二次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他们是唱的《小蜜蜂》,这次就与上次不同。

创造良好的鼓励创造的环境是激活创造思维的前提。陶行知曾指出: “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并且使最大多数人创造力发挥到最高” 。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 相信幼儿, 让他们没有恐惧和不安, 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 并在活动中迸发出更多的创造性。他们就在这次的学习中根据歌词来加上动作表演出来的,这一次,我就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表演,很多都举手让老师请自己到前面去表演。两个人当小蜜蜂,两个人当花姐姐,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在整个活动中兴趣高涨, 思维活跃, 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偷快地跟随音乐做出各种动作, 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允许幼儿创新, 积极鼓励幼儿创新, 肯定他们的创新态度, 对于激发幼儿内部的创新动机十分重要。

保教结合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原则。随着人类对自身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幼儿身心发展研究的日益加深,遵循保教结合原则显得更为重要,其内涵也更加广泛、深刻。保教结合是一个整体概念,"保”和"教”是教育整体的不同方面,同时对幼儿产生影响。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首先讲的就是“健康”,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要承认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而幼儿在幼儿园的健康主要要靠保育老师进行维护。这些幼儿的心理发展和个性特征还远未成熟,他们身体各个系统、器官和肌体组织的发育正在开始。因此, 当他们离开父母的呵护进入幼儿园后, 尤其需要保育员的关心、保护和养育。

1、 关注儿童日常生活

我在幼儿园的一个星期,主要是帮助保育老师进行保育工作。在这期间,我看到我们班的保育老师在平时除了去端饭、打扫卫生之外还得照顾好小朋友的身体健康。在玩大型游戏的时候注意小朋友的身体,如果有感冒的就随时询问,如果看到热的就帮助他脱衣服。

2、密切配合老师教学活动

我觉得我们班的保育老师比较其他班的保育老师还是算好的了,她不会在课堂上大声吼叫来维持纪律,因为如果大声对孩子说:“你要听讲!”“你快做好别说话了!”这些做法并非对教师教学活动的适宜配合,而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不当干预,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 儿童是人,具有与成人一样的权益与人格尊严 幼儿和保育员都是社会的基本成员,其互相关系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虽然幼儿年幼弱小,但这并不影响这一平等关系的存在。这种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是幼儿园所有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幼儿和保育员相互关系的基础。如果仅把幼儿视为“受教育对象”,看不到他首先是一个“人”,显然是错误的;或因为幼儿年龄小、不懂事、各方面都很薄弱,就认为他们低人一等,可以专职的对待他们,更是不对的。在幼儿园就有看到保育员老师在小朋友们吃饭的时候很严厉的要求他们快点吃饭,不准发出声音,有些吃得慢的还采用喂饭的形式,每个孩子吃多少吃得快不快都应该由他们的的身体情况和他们的饭量大小来决定。

1、适应儿童特点, 寓保教结合原则于日常生活中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几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形成一些基本素质。幼儿教育只有面向每一名幼儿,,使每名幼儿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而没有其它的选择及甄别的理由。这并非漠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更不是忽视因材施教,,而是缘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争取幼儿真正的平等受教育。 由于学前期的幼儿在保护生命安全的能力、身体活动能力、自我照料和独立生活能力, 以及识别危险物品和防御能力等方面都较差, 他们缺乏生活经验, 有时不仅难以避免所面临的危险,甚至会不知不觉地制造危险, 这就需要成人的精心照料和保护, 既要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又要逐步地对其进行必要的基本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例如,在手工制作的时候,虽然用的剪刀没有很尖锐的会伤害到儿童的,但也得注意幼儿的使用;在玩大型玩具的时候就应该避免幼儿因为争吵打闹而受到伤害。

2、 促进素质提高, 寓保教结合原则于教学活动中

在老师上课前, 和老师互相交流一下,看上课时需要什么,提前给孩子们准备好。如:教具、用具。每天都提前做完份内工作后, 再积极主动去帮助老师。老师上课时,会随时注意孩子的听课情况,看看有哪些孩子在走神或做小动作, 就去悄悄给他们提醒一下。一方面照顾孩子帮助孩子们纠正坐姿,维持课堂纪律,另一方面认真熟悉老师的教学的内容,或帮老师示范,或给能力稍弱的孩子以个别辅导, 并把自己也投入到课堂中。

[1]《学前教育学》,牟映雪,南海出版公司,2010 [2]《保育员》,周梅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3]《谈幼儿园保教结合》,董玉珍,学周刊,2011第12期

[4]《如何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潘文涛,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第12期

[5]《谈幼儿教育中如何落实“保教结合”》, 陈光花,山东科研教育,2002第9期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教育与保育

重温《幼儿园教育纲要》

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满足绝大多数幼儿的需要;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

在做事中培养习惯,获得能力,幼儿园在生活活动中,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物品习惯、盥洗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理念:

了解你的孩子、读懂你的孩子,开展适合幼儿生命发展节律的一日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的做事能力与成长的独立性,让孩子在有序、自主、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成长特征:

自在性 ---- 是自由自在的学习成长,无制度性, 自主性 ---- 成长是幼儿自己的事情、 成长性 ---- 是生命内在的力量、

连续性 ---- 生活是幼儿生命发展的全过程、

游戏性 ---- 幼儿是以游戏方式而生活的、 整体性 ---- 生活是幼儿整个世界 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的引导方法:

自然的 ---- 遵循幼儿成长的特征采取滚动式的一日生活方式,每个幼儿做事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避免整齐划一。

有序的 ---- 遵循一日生活作息时间,绝不随意调整;遵循做每一件事的顺序,要求、方法始终如一,才能培养出幼儿的好习惯。

轻松的 ---- 遵循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他(她)能做到的,他(她)是喜欢做的。 愉悦的 ---- 生活本身就是快乐的,幼儿本身是勤奋的,他以会做事而感到快乐。 连续的 ---- 每一个项目(程序)之后要为下一个程序做好准备 坚持的 ---- 好习惯是在坚持中形成。重复之中变化,变化之中提高

一、晨间活动 ---- 早上好,我的幼儿园

接待入园 —— 清晨教师最好在户外等待幼儿到来,幼儿一入园就看到自己的老师心情自然愉快。教师幼儿相互鞠躬主动问好,教师主动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小中大班的幼儿方法不同。

案例:当遇到幼儿哭不肯进幼儿园怎么办?

健康晨检 —— 愉快接受保健医检查,使用免洗消毒洗手液后进入班级(或采取)。 案例:当孩子不肯张嘴配合怎么办?

早操锻炼 —— 伴随音乐做律动、做早操,幼儿年龄不同,动作速度密度不同。小年龄动作单一,大孩子可几个动作连续。

案例:当孩子做操不专注、不用力怎么办?

二、 进餐(加餐)活动 ---- 享受美味时光,轻松愉悦进餐

(一)进餐物质环境的准备

桌椅预备 ---- 在户外活动之前请幼儿摆放好入座的椅子

餐具预备 ---- 餐具放在固定的、便于取放的地方,由幼儿自取自放。不必值日生发放(避免第二次污染),这是幼儿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卫生预备 ---- 餐桌消毒清洁可请值日生进行。保育教师做好物质准备:双盆双巾。八四消毒液 1:200 擦拭第一遍,清水擦拭第二遍。每张桌子上摆好擦桌布(餐后幼儿自己擦桌子使用)。

(二)进餐心理环境的预备

活动量的调整 ---- 餐前活动量放缓,情绪平稳,避免剧烈的活动。此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观看食谱,引发进餐欲望。

情绪调整 ---- 餐前避免过于兴奋与压抑情绪。不处理问题,不得使幼儿哭泣进餐。 洗手期间 ---- 教师尽可能把握时间,实现幼儿洗完手就自然进餐,无等待,不必统一进餐。此时可以放一些优美、轻松的音乐,安抚幼儿的情绪,愉悦的期待进餐。

分组进入洗手间 ---- 防止等待、拥挤,同时教师可以观察指导幼儿用正确方法洗手。注意:先请吃饭慢的幼儿洗手。

保教教师分工 ---- 前部分幼儿洗手时保育教师给予指导,带班教师与未洗手幼儿交谈,同时关注以洗完手的幼儿,当最后一批幼儿进入盥洗室后,由带班教师指导幼儿洗手,保育教师指导幼儿取餐。

自取餐具 ---- 幼儿洗手后自取餐具,教师要引导幼儿拿餐具的方法及摆放桌子上的方法。

自取餐具摆放的方法 ---- 幼儿洗手后自取两个碗,一把勺(一双筷子)

之后入座,碗一前一后摆放在桌子上,勺子放在离自己最近的碗中(筷子放在碗的右侧)。

介绍饭菜 ---- 进餐的过程也是幼儿认知的过程,让幼儿吃的明白。大班可请幼儿观察饭菜后来介绍饭菜。

自己盛装饭菜 ---- 培养幼儿自主进餐,教师引导幼儿把握饭菜量,给予基本量。添置饭菜是应由幼儿做主。幼儿是了解自己的,会依据自己身体状况添置饭菜的,教师不要强迫幼儿进餐。

自盛装饭菜方法 ---- 幼儿洗手前保育教师负责将饭菜分发到每个餐桌的桌盘上,幼儿洗手后就可以自取了。

优雅进餐 ---- 播放轻音乐,教师要尽量轻声讲话,创设轻松、安静、愉快的进餐环境。

进餐规则 ---- 饭菜搭配,干稀搭配。精力集中:眼看碗,大口吃,认真嚼,不讲话,尽量不洒落食物。

观察引导幼儿进餐 ---- 幼儿进餐时教师应认真细致观察每名幼儿进餐的情况:餐具的使用方法、坐姿、进餐的方法、咀嚼、吞咽食物的方法及进餐时的情绪状态,及时给予帮助引导。

肥胖儿的关注 ----- 对于吃得太快的和体型较肥胖儿、饭量大的幼儿,要提醒他们细嚼慢咽,可以先稀后干。

瘦弱儿的关注 ----- 对于饭量小、吃饭慢的幼儿,要注意个别照顾,少盛多餐。对于身体弱、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 如生病、对某种食物过敏等 ) ,要告知厨房做病号饭。

确保幼儿进餐时间 ---- 进餐时间不得少于半小时。要保证幼儿咀嚼饭菜的时间,有利于消化吸收。不得随意催促幼儿“快吃、快吃”,不得开展 “比一比谁吃得快”的竞赛活动。

进餐结束 ---- 引导幼儿将饭菜吃干净,不剩饭菜,咽下最后一口饭菜是进餐结束。注意引导爱惜粮食的良好品质。将两个饭碗叠落一起,将桌上掉落的食物捡入碗中,勺放碗中(筷子攥在手中),才可以起身。

餐后擦桌子 ---- 引导幼儿一手拿碗与桌边,一手拿擦桌子布,将遗落食物由上至下擦入碗中。

送放餐具 ---- 将餐具放在规定的地方:饭碗放置桶里(留一个喝汤的碗漱口),勺(筷子)放入小盆中。注意:勺(筷子)放入方向一致。

漱口 ---- 用喝汤的碗在饮水桶(机)接小半碗水,到水池处漱口。

漱口方法 ---- 喝一口水含在口中咕噜咕噜滚动水三次,之后仰起头用嗓子向外推动水三下吐入池中,此方法重复三次即可。漱口后把碗顺序放进桶中。

擦嘴 ---- 自取纸巾擦嘴。

擦嘴方法 ---- 双手托着纸巾至于嘴的两侧,同时向中间擦拭小嘴,之后对折同法擦拭,再对折擦拭干净,将纸放入小筐中(小筐放在纸巾旁),照镜子,擦干净,搬椅子。

搬椅子 ---- 之后请幼儿轻轻地搬椅子放置下一项活动要求地方。最后的整体清洁工作可请值日生协助完成。

三、盥洗活动 ---- 认认真真来洗手,干干净净不生病

挽袖子 ---- 长袖变短袖,挽到(推置)胳膊肘,防止衣袖湿,我们来洗手。 湿湿手 ---- 打开水龙头,冲湿小小手,关上水龙头 抹香皂 ---- 拿起香皂抹三下,双手相互搓动; 搓手指 ---- 双手手指交叉搓动, 搓手掌 ---- 双手手掌手心手背双向搓动; 搓指尖 ---- 指尖于手掌中双向搓动

冲冲手 ---- 打开水龙头,冲走肥皂沫,关上水龙头。 甩甩手 ---- 双手合拢在一起,甩一甩,甩三下。

擦擦手 ---- 摘下毛巾,打开放置手掌上,双手擦干净,挂号小毛巾。

四、喝水活动 ---- 能量及时获得补充,有序轻松的一刻 拿水杯的方法 ---- 右手抓住水杯把,左手托住水杯底。 取水杯 ---- 幼儿用正确的方法从自己的水杯格里取出水杯

自倒水 ---- 保育教师为每桌凉杯放置温开水,由幼儿有序地自己将水倒入杯中。左手握住水壶把,右手托住水壶底,水壶嘴对准小水杯,倒入多半杯。

自接(倒)水 ---- 按自己需要的饮水量到饮水桶(机)前有序地自接水。 喝水 ---- 接水后按照拿水杯的方法回到自己的座位眼看水杯,一口一口地,之后喝,防止水洒地,起身插椅子将水杯送回水杯格中。

五、如厕活动 ---- 自然的生理需求,自主的获得满足 性别如厕 ---- 幼儿分男、女两组按顺序入厕小便。

有序入厕 ---- 自然排队,按序如厕,便后提好裤子,冲水离开。 便后洗手 ---- 引导幼儿大小便后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六、睡眠活动 ---- 享受温馨恬静、养精蓄锐的甜蜜时间

(一)睡眠物质环境的准备

营造入睡环境 ----- 室内空气流通、拉好窗帘、铺好床铺,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静、温馨的睡眠环境。

季节性 ---- 四季温度不同,教师应注意室内的温度、被褥的薄厚、幼儿适宜入睡的衣服,引导幼儿入睡时头的朝向,避免向着风扇、空调、暖气、加湿器等。

安全性 ---- 在睡前应检查床铺上有无杂物。防止幼儿将小绳、橡皮筋、串珠、纽扣等物品带进寝室,以免将之塞入鼻子、耳朵造成危险。

生理性 ---- 睡前引导幼儿大小便。

(二)睡前心理环境的准备

餐后睡前散步 ---- 调整情绪,心理预备,进行轻声交谈、安静的小游戏。 切忌: 教师不应用惩罚睡觉或独处睡觉来恐吓和惩罚幼儿。 要尊重幼儿的一些特殊需要,给予特殊帮助。(觉少多不同的幼儿)

(三)睡眠的过程 脱衣服方法:

脱衣顺序 ---- 从下至上脱,先脱裤子后脱上衣。

叠裤子方法 ---- 将裤子整齐放平在桌面上,将一条裤腿对准另一条裤腿两面对折,双手履平,裤腿对准裤腰处再对折,双手履平放到小椅子上。

叠上衣方法 ---- 将衣服整齐放平在桌面上,将两边敞开的衣服分别对准中间处合上,将两只袖子分别对折重叠合上,将下衣服底边对准上衣襟处向上翻合,双手履平放于小椅子上。

脱鞋上床 ---- 将鞋对准整齐,放于床边后,轻轻上床躺下。

午睡姿势 ---- 头躺在枕头上,右侧卧,双手合十放于枕边右侧,合上双眼入睡,每位邻床的幼儿头脚交替,减少干扰,便于入睡。

注: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入睡前可以播放轻音乐、轻声讲故事,引导睡眠

教师的引导 ---- 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睡眠情况,如睡姿是否正确、是否盖好被子等。

对入睡晚和困难的幼儿 ---- 教师应坐在他身边小声交谈引导尽快入睡。 对爱做小动作的幼儿 ---- 教师可以拉着小手轻轻抚摸帮他人睡。 对于体弱的幼儿 ---- 教师须细心照顾,关注变化。

营造起床氛围 ---- 拉开窗帘、播放轻音乐、抚触幼儿进行午检。 起床 ---- 依季节引导幼儿如厕着装。

小班幼儿可以逐个起床,让身体弱需要睡眠的幼儿和入睡晚的幼儿多睡一会儿。中、大班幼儿则可以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共同起床。

穿衣顺序 ---- 从上至下穿,先穿上衣再穿裤子。

穿上衣方法 ---- 将上衣打开,两只胳膊各自伸进两只袖子中,有扣子的上衣将扣子于扣眼对齐按照从上至下的方法系上,整理拉平上衣。

穿裤子方法 ---- 将裤子打开正面朝上,裤线在中间双腿对准两只裤腿伸进,双手拉住裤腰向上提到腰上。

穿袜子方法 ---- 袜跟向下放平,双手打开袜筒,将脚伸进,双手向上拉至脚穿入袜中

教师引导 ---- 可请幼儿相互帮助整理衣物。 自己整理床铺 ---- 叠被子、铺平床单

七、离园活动 ---- 再见快乐的幼儿园

离园准备 ---- 将小椅子放在规定位置,整理自己的物品柜、书包。如厕,整理好服装,之后教师与幼儿交流,回顾一天有趣的事情,幼儿间可交流,也可看电视。

离园 ---- 迎接家长到来,背好书包,用礼貌语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给一天活动画个圆满的句号,为亲子时光做个美好开始。

思考:请运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成长特征谈一谈你是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能力的。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供大家参考。

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1

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欢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情景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体育游戏化,增加体育教学兴趣感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其实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三、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提高体育教学积极性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毫无兴趣,我就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质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快乐体育就是要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协调平等的关系。

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体育教学巩固性

一个好的体育老师不能只上一节好的体育课,要随时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喜欢上体育课。第一次上课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学生会很感兴趣,第二次也许也很感兴趣,那第三次呢,第四次呢,若干年后呢。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在创新,依旧是原来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学久了会感到疲倦,厌烦。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才能使快乐体育真正快乐起来。

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2

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体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科学有效的锻炼方法,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一。实现重教法向重学法观念的转变。

传统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师的教,重教法研究,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轻学法研究。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是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被动的机械的模仿练习。重教轻学的弊端是助长了学生依赖教师的惰性,形成被动、消极接收知识的心理定势,使学生丧失研究学习的精神与创造力。社会发展需要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学方法改革,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变“教学”为“导学”,教学生去学,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下,积极主动的去探索,获取新知识,并大胆的运用。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求新求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从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原理出发,重视学法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

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体育教育视学生为知识容器,练习的机器,采用的是强制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情感,容易造成“厌学”情绪的产生,造成《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要从学习内容上提供多种选择的学习方法,从深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自主学习,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正式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蹲踞式跳远的腾空动作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问:“腾空步动作完成后怎样才能使身体晚落地?在落地前怎样才能使自己跳的再远一点?”这样学生就会动脑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在总结“上举大腿、贴胸,向前蹬伸小腿等动作要领。”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更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现个性化教育。

传统教学法运用,注重的是技术的传授,强调统一性,追求的目标是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远、动作如何做得更规范,忽视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与差异性。自信是生命的灵魂,是一种无敌的精神力量,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成功的第一个鼓舞者,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初次获得成功的感受,才能建立起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也就是:偶然成功——建立自信心——更大的成功。这是一条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的有效途径。例如:有的学生弹跳能力较好但耐久跑的能力较差,因此对耐久跑没有兴趣,甚至放弃。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跳跃能力好的优点,创造条件使他在此方面成功,并促使其产生迁移,来提高对耐久跑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体现个性化的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为此,必须依据学生体育认识水平、兴趣爱好、体育基础、身体发展水平、接受能力、性格特征选用教法,做到因材施教。

四。提高多种教学法综合运用能力。

体育教育需要教学法的运用由单一教学法运用向多种教学法综合运用转变,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它的长处与不足,没有万能的教学法,只有多种教学法综合运用,才能适应新标准下的体育教育的需要,并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入课程教学,使之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突破。要求体育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性,保证体育学习的全体性,加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性学习,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良性情感体验和社会性发展,注意学生创新意识及其能力的培养和多种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整合效应,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才会深化,“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才会更好得以实现。

教师就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教学工作的落实。

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3

体育教学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其作用的学科教学,学科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其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教学的第一责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教学的同期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教学的远期理想。胆量、勇气、自信心、成就感、耐挫力等等综合性的素质,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综合性人才。

通过体育教学,我有以下心得建议:

一、要完善中学体育教学体制

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就是以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要确实保证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教师要规范学科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教会学生身体练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练习的质量,要有计划的、系统的进行学科教学,要科学的适当负荷的进行身体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的质量,完整的进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应试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身体姿态以及习惯养成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体育教学,首先要从最基本的身体姿态和常规练习抓起,要规范学生的站立、端坐、行走的身体基本姿态,这是学习体育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常规练习,培养学生优美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展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通过常规的集体队列训练,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常规练习,规范身体语言终身受益。

三、身体练习要量化时间、适度负荷

体育教学中,要体现教学的特点,精讲多练,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要规范指导学生进行身体训练,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适量负荷训练,提高身体练习的承受能力,发展身体驾驭练习的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通过体育教学,我发现一是学生没有科学性、计划性的身体练习,学生的运动能力与文化学习不能同步发展,技术类的运动项目教学没有系统性,素质类的运动项目很薄弱,特别是中长跑的耐力项目,学生长途奔跑能力较差,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系统的身体训练。二是农村学生生存环境较差导致营养不良、体能相应较差,三是农村的应试教育突出,忽视体育教学。要想改变学生体能差的状况,首先是要从体制上强调、重视体育教学;其次是每个体育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珍爱自己的学科,重视并规范体育学科的教学;第三要创造积极、自觉参与锻炼身体的氛围,激励学生自我锻炼,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的健康水平。

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班上都有肥胖、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在技能技巧练习时,受自身素质的限制,常受到同学嘲笑,导致这些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象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新课改要求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目标就有实现的能够。这部分学生跑起步来挺费力的(200米都跑不完),别说跟随队伍跑步了。

所以这样的学生在分组练习时经常受到小组同学的批评及责骂,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课后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不久在练习耐久跑时他总是坚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异,始终坚持到底。

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坚强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样的练习内容。在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他学习。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他询问起来。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这位同学装上了自信、坚强的翅膀。自此以来的体育课他上课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体育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上课时每个人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时常于同学合作、交流。总之,“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4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现代教学论思想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选择。

1、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进行选择。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在考虑新授课,复习课,还是综合课,考核课,室內课,还是室外课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新授课,一般采用完整法与分解法、语言法、直观法等。又如复习课,可采用练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

2、根据教学內容特点进行选择。

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性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前后的联系等进行选择。如对技术动作相对较复杂的动作,可先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然后逐歩过渡到用完整法进行教学。而对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独立,动作细节紧密的动作,就不宜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否则就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学生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知识储备、运动技能的水平、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心理状态出发。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及体能状况相对较差,兴趣易发生多变,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思维以感性直观形象为主。所以在选择教法时,应以直观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为主,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机。初中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体育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及运动经历有了较大的发展,注意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体育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性。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把直观法、语言法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的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运动经历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宜采用语言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独立获取运动技能、技巧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进行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才能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其作用。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自己亦驾驭不了,仍然不能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掌握示范的目的、示范的时机、位置与方向,并很好地和讲解相结合。那么,最好的直观教学法也不会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5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的源泉。

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

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总之, 新课程就是从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求得每一个学发展的角度来对学校文化进行重建的,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个性发展。

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6

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我只感觉自己在工作当中还是非常能坚持的,我也一直都认为在工作方面这些是可以做的更加的到位,在教学工作当中所有事情都是能够去进一步完善的,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我感触深刻,在这方面我做好了很多细节方面的事情,现在我也是能够坚持去搞好自己的工作,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不是一两天了,这让我确实对自己各个方面有着深刻的了解,作为一名初中老师,我也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工作持续做的更好。

这段时间以来我也在认真教导好学生,我相信我是可以搞好学习,作为一名体育教学工作我真的是能够尝试去做好更多的准备工作,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我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别的体育教师交流经验,每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我都是非常轻松地,和学生们待在一起让我感觉很舒适,提高学生的体质,这是非常的关键,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这些也是我应该去思考的事情,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是对自己有着非常端正的态度,我以后也一定会努力去搞好自己的工作,和学生们相处的非常的不错。

在这方面的我一定会坚持做好的分内的工作,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也是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面我是能够得到进步的,上体育课也是让学生们放松一下,平时的学习紧张,这需要放松一下精神状态,二来也是锻炼学生们的身体,在学校每天都是上课,学习什么的,所以说每一次上体育课都是学生们所喜欢所期待的,我也是认真的在搞好教学方式,在这方面我也一直在坚持做好,这一点是一定的,我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坚持去搞好学习,以后我会做的更好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让我也是有着非常多的提高,每一次都会做好备课,认真的计划好每一次的教学。

当然我也是感觉很有成就感,同比别的班的体育成绩还是比价高的,学生们也是喜欢上体育课,这让我感觉非常的有成就感,在这一点上面我也是非常清楚的,我需要能够继续提高教学工作能力,带好学生,纠正自己不足之处,我也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提高,现在我也是慢慢的进步了很多,我会认真的搞好学习的,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在下个学期努力提高教学能力,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成绩,这也是是一种动力,我相信接下来是可以做的更好。

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7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1、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2、 树立“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3、 教法要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

4、 改革评价体系,改变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

5、 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学生喜欢、符合本地区、本校、教师本人特点的教学内容。这里要指出校本课程应是学校的集体行为,而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

6、 课程是经验,课程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互动产生的经验。课程不仅包括了知识,而且包括了学习者占有和获得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课程知识是在充满生机的社会交往中建构生成的。

教材是范例,以往我们总把教材看作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这种观点实质是“教材即知识”,因此,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必须是定论、共识或某一领域公认的原理、法则、定理,排除有争议的问题,不给学生发挥空间和讨论的余地。这种远离生活情境的“学科中心”或“学术中心”的教材观,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论相去甚远,随着新课程的发展,对教材的观念转向“示范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面是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

通过暑期的培训,回到学校进行教学从心里上有了底。这学期我所带的是毕业班,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践过程中我做到了如下几点:

1、 从自己制定的目标入手,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常规,进行教学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基础,最后确定学习目标。2、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调查了解的结果,对照体育与健康的标准,确定学年计划、学期目标。如:实心球的教学,根据场地器材条件、学生兴趣等因素,各种姿势的投掷方法在初二年级基本完成,而在初三年级则以巩固提高为主。3、 确定评价方案,根据课改要求,考虑要操作性,确定体育与健康评价方案。4、 努力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特点摸索出学生喜欢的课堂形式。本学期上课至今,在上课期间男生比较喜欢球类运动,而女生则对游戏、垫上运动比较感兴趣。根据此特点有计划的开展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堂的观念变了①、课堂不在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过去,常常把教师的课堂教学类比为舞台表演艺术,把课堂当作教师表演的舞台,只要教师表演到位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表演可以无互动、无交往,而教学必须要借助交往来进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因此,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只在于教师的行为举止是否大方,时间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在于学生交往、互动的程度、水平,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成就。②、课堂不再是对对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把训练等同于教学,把训练当成课堂中的主要行为,是我们以前在课堂中常有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个体差异,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③、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质,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期盼。而体育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体会体育锻炼的价值,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④、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课堂总处在一种变化的状态,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把学生置于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景而动,课堂才会生动,有活力。 2、 教学内容选择余地大。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处理更加机动灵活。

3、 评价方法有所改变。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评价采用自模和常模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实践,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意识明显提高。

4、 体育与身体健康相联系。提出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和五个领域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的更多、更仔细。

5、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实践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形成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积极、认真,学习效果好。

6、 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或由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练习方法,以提高教学实效。

在实际际教学中,要借鉴、参考的实践经验少。由于是新事物,现有资料、方法少,不禁产生疑问:新课程到底该怎样教。不过从另一角度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又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去探索、尝试,所形成的做法、思想,也就是课改的经验和成果。

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8

经过这段日子的工作,我也是对于体育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感触,同时也是我进入小学以来,自己算是工作有了将近一年了,一个完成的学年结束,自己也是有了一些经验,对于教学不再像之前只是按部就班的做,更加的懂得如何的让学生们更好的参与进来,从而收获更多,而自己也是能得到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其实一年来,自己从开始只能按照教案来上课到现在,也是进步挺大的,最重要的一个收获就是能脱离教案,更好的和学生们相处,让他们喜欢上体育课,愿意来上体育课,体育运动很多时候也是辛苦的,有些学生的确不是那么的喜欢,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觉得挺难去改变他们的,但是经过一次活动,我确实感受到,的确每一个学生,其实都是可以参与到体育之中来的,从之中感受到乐趣,有些运动是一些同学喜欢,另外的喜欢其他的运动,其实只要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让他们更主动的参与自己喜欢的项目,其实他们对于体育课还是很渴望的,相对于坐在教室里面听课,体育课还是有很多可以自由去选择的时间,也是会更加的放松一些,我也是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去引导学生,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更好的带领他们去运动,去锻炼自己的身体。

做好老师,其实没那么的容易,但是经过这一年,我也是知道,作为老师,不但是要上好课,同时自己的知识储备,自己的身体锻炼也是格外的重要,所以平时的时候我也是会去听其他老师怎么上课的,多一些交流,自己也是会多看相关的书籍,并且找到更合适班级的教学方式,来尝试,去把学生们教好,一年下来,自己也是进步很多,作为老师其实要比学生学习的更多,这样自己才能肚子里有货,能更好的去把学生教好,如果只是课堂的一些要求做了,其实这样是比较的敷衍,而体育老师其实责任也是很重大,要锻炼好学生们的身体让他们更有精力花在文化学习上面。

而今我也是有些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更懂得如何的去和学生们相处,去引导他们参与到体育锻炼里面来,去培养他们热爱体育的那一颗心,同时也是要在今后努力尽可能的让自己多学,多锻炼,把体育课上的更好才行,作为老师责任重大,我也是会继续改进自己的不足方面,去提升,做一名更优秀的小学体育老师。

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9

培训学习是教师的最好待遇。我非常高兴地参加了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非常感谢领导能给我们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很感激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帮助我们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知识水平。

首先,老师对课程改革做了回顾,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进行了阐述。面对社会的发展,我们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然后,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的构建以及编写依据、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行为的区别、评价体系的变化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讲解。 其次,老师重点讲解了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分析和当前体育教学方法带来的利与弊等。重点证讲解了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在新课改下的体育课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怎样评课等,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内容。对我今后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帮助。

再次,通过体育理论经验学习,使我对少儿体育有了新的认识,帮我树立了全新的理念,激发了我上体育课的兴趣。所以我对少儿体育树立起了全新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把锻炼孩子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通过各种游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根据少儿年龄发展的特点,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少儿能保持对体育的持久兴趣;加强自身体育素养和修养,加强对体

育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有针对性地对探索儿童体育特征和激发儿童体育兴趣的方面下工夫。借用老师的一句话:“不要把成人的思想强加于孩子”。

通过学习重新认识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深刻内涵,通过老师的举例,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组织,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在看、听、讨论中,使过去的体育课非常的单一,课堂上教师就是全权代表,教什么,学什么,学生没有主动权,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很被动的。我们和老师一起学习和研讨,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我们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把适应新的课程方法和理念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达到我们的追去的"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总之,在这次培训中我获益非浅,也让我真正地明白了小学体育教育的真谛——教育本质的艺术教育,从他身上让我看到了一个体育教育者应具有的素质与艺术内涵。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困惑于过程和结果之间,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俗语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专业老师的讲座使我如醍醐灌顶、余音绕梁,真好比一场及时雨。这次培训是我再学习的一个新起点,我会用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我的体育教学和体育研究中,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

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10

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练习、改进、巩固与运用为载体的身体活动的实施来实现体育课程学习目标。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就应尽力做到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运动技能又是我们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教学技能与运动技能是不同的:教学技能是直接指向课堂教学的,它的范围要比运动技能宽泛的多,它所包含了调整课堂教学的各种行为。因此我认为他们不能混为一谈,运动技能水平很高不一定代表你具有很高的教学技能水平;即使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水平,也不一定具备高水平的运动技能。下面我以“投篮动作技能”与“投篮示范技能”来举个例子:首先必须学会和掌握“投篮动作技能”,因为这是你理应掌握的,如果你连最起码的的动作技能都不会或做不好,那么如何去教学生去做呢?但是,即使你具备了很好的“投篮动作技术”,也不能代表你具有横好的“投篮示范技术”,因为它们之间是两回事,“运动技能”仅仅是你的运动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而“示范技术”则牵扯了各种除你本人之外的诸多因素:比如根据运动技能的特点,你是选择侧面示范还是正面示范;还有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你是选择慢速的示范还是选择中速示范;再有就是根据示范的效果你是选择近距离示范还是中等距离进行示范等等。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如我们体育教师自己所理解的那样,体育教师并非谁都能当,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这种运动技能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获得;体育教学又具备教学的性质;因此在具备较高水平的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一般的教学技能,两者合一,就形成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

2021体育教师教学个人心得感想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纠正驼背的瑜伽动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