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烧烤有什么必吃的菜品?

深夜钻进成都网红烧烤店:不扯情怀和故事,简单粗暴就是吃!
故事起因是这样的。前段时间《人生一串2》又火了,再次带红一大批天南地北的烧烤店,这其中就包括成都的 陈孃烧烤

有趣的是,晓得自己火了的老板,因为招架不住突然络绎不绝的关注与客流,关门, 放狗 跑了(其实是旅游去了),等回来第一天开业,两小时不到所有菜品一扫而空…

这件事情在范儿姐日常选题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范儿姐:这家店有那么火?听都没听过,可以测评下!
范儿姐男同事:必须qie搞哈,挖掘下老板的故事,可以写人文一些!
范儿姐女同事:同意,但一家不够,多扒几家成都烧烤单店,采访采访更好!
范儿姐背后的男人(Boss):阔以,那大家分头行动到烧烤店里去采访,来一篇人文烟火气十足的策划吧!
范儿姐们:repect!了解!

一周后,我们回来了,em…有点小小失望…
六个人共同发现一个问题:
成都烧烤店老板似乎有点傲娇,他们不摆龙门阵!
我猜他们是觉得 故事情怀不重要,
了解一家烧烤的最好途径还是 吃味道
所以,赶紧来看肉测报告吧!

陈孃烧烤: 说休息就休息
抚琴第一烤: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明明东北烧烤:明明“重口味”烧烤
妙来鸳鸯抄手杨記一盏灯特色烧烤:听八卦的好去处
李记糖醋烧烤:童年网红店
江哥串烧:Be Quiet!(保持安静)

作为被选入 《人生一串2》深夜美食节目中唯一一家坐标成都的烧烤店 ,陈孃烧烤在今夏算是小火了一把。不过这家店每周却依旧只卖9小时,周三、五、日营业,来店先预约,因为一不小心,陈 可能就去休假了。

这家烧烤店其实不大,室内5、6张小桌子,天气凉快室外也能加上三两张小方桌。肉串在小烤炉上经过陈 熟练的翻烤,滋滋冒着热油,一刷油二刷料,两味简单的调料, 一烤就烤了23年
烧烤 以前是小烧烤摊 ,流转在各个学校周围,“那个时候嘛,就是跟城管打游击战嘛。现在就在这儿了撒,又有铺面,好安逸嘛。”从流动摊位,到天台小烤,再到现在小学门口铺面,陈 烧烤已经成了不少学生的青春回忆。
没有单独的货架,没有花样百出的菜品,顾客点完单直接拿到烤架旁边。人多,烤架小,可能要等个好几轮才端的上来。 不太喜欢跟人摆龙门阵 ,除非遇到常来打卡的老顾客,才打笑两句。
偶尔来一场充满回忆的同学聚会,三十几的大人围坐在几张小小的方桌前,啃到陈 经典鸡翘 ,举杯之间欢声笑语,谈论着当时青葱校园的种种笑迹,此时的陈 烧烤,就仿佛私藏的加餐食堂,装着故事,装着回忆。
来吃这家烧烤必点就是鸡翘翘 ,不少人都对它有偏见,我也是第一次吃鸡...emm 屁股。首先试探性闻了闻,没有任何怪味,小小咬了一口,马上就把盘子里面剩下的一串鸡翘抢了过来。外焦里嫩的口感,有种吃烤鸡的感觉,再撒上一点辣椒面,满口留香又过瘾!
大鸡皮和小鸡皮 也是点的比较多的菜品,软糯,烤的略焦的地方越嚼越香,撒上海椒面才是灵魂搭配。
素菜只有三样,芋子土豆藕片 ,选用的小洋芋和小芋儿,切成半圆形,先过水再烤,软耙的口感裹上佐料,软绵可口,连吃好几串都停不下来。
现在这么多人来排队想吃陈 烧烤,咋个不延长营业时间,或者开个分店勒?陈 摆脑壳笑道,“ 哪里搞得赢哦,这些东西(食材)都要一串串儿经手,自己打整哒,麻烦得很。开分店嘛,不是自己整,味道不放心,怕把招牌整遭了,你们想吃嘛,提前在微信上说了, 又给你们准备嘛 。”
或许,这就是这家烧烤店经久不衰,开了二十多年的原因吧,陈 烧烤坚守的是成都人的一种情怀和美食匠人的精神。
地址:中新路金牛实验中学旁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晚上7点过,入秋后的成都天色渐暗,抚琴南一巷里各种灯牌广告都亮了起来。红红绿绿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不过它们不是我此行的目的地,我要去巷子深处的一家烧烤店,叫“ 抚琴第一烤 ”。
说起做成都烧烤,抚琴第一烤是绕不开的一家。这家店是典型的成都苍蝇馆子,路边摆上小桌子小板凳就能开张,环境虽差,却多的是人趋之若鹜。它成名太久了, 在这个小巷子里安安静静待了十多年 ,然而声名远播,不少外地人都要专门过来打卡。
经营这家店的是一家子,本想和老板多聊聊,奈何他们要 烤的单子太多,无暇作罢 ,寻张空桌子,等菜上桌。好在等待的过程,不算无聊。
“买花生~ 买毛豆花生~”
一旁敲锣叫卖的手工冰粉莲子羹和煮花生,能勾起人的兴趣。毕竟好吃嘴是不能允许自己闲着的,人多,完全可以来点煮花生,一边剥一边等。
大概等了 半个小时 ,烧烤上桌了。我就一个人,点了网上推荐的排骨、五花肉、玉米粒,另有建议的鸡皮、猪皮就没点了,再加了些个人喜欢的鸡脖、郡肝等,凑够一盘还挺丰盛。
首先说, 味道确实不错 。炭火烤出来的焦味很香,看起来干,尝起来咸,但汁水都被锁在了食材里,一口一个,有种油爆爆的快感。特别是排骨,一口排骨肉配上一口青辣椒,过瘾。
最后加瓶啤酒,共计52块钱,性价比挺不错。趁着结账和老板攀谈两句,问起另一家和抚琴第一烤名字相似的店,老板无奈地笑了笑:“ 歪的,我们都开了十多年了,它就是故意模仿我们的名字。
地址:抚琴街南一巷6号(李老大牛杂斜对面)

河北人开的东北“重口味”烧烤

自从沉迷快手,看见超多(吃相没那么过分、不吃肥肉博眼球的)东北吃播后,被种草了东北烧烤,想要试一试所谓的东北“ You串儿 ”!在此之前对东北烧烤的理解就是:油大肉多?反正从来没想过尝试。
翻了一圈儿点评,看上了这家被北方人“认证了正宗”的明明东北烧烤,地理位置也很棒,就在聚集了爆多美食的 海椒市
店看起就是很“ 古早味 ”的烧烤店,老派的装修,但十分干净,桌数不多,没一会儿就坐满了。几桌客人里,有两桌听口音都是北方yin。
石蛋、菜卷、鱼皮、蚕蛹… 这些在四川烧烤里面从未出现过的食物,引起极大好奇!老板儿是个中年阿姨,等着我们把菜选好就拿去后厨烤,一看阿姨就晓得:又是一个第一盘吃东北烧烤的娃儿。倒是没有过多交流,朋友说东北人的热情一般会留在东北。(是吗?)
等串儿间隙,烤的东北酸菜先上桌,我特别喜欢大白菜发酵后的味道,放在锡纸里加点儿小米辣烤,最后撒点葱花,酸辣的味道十分可口,完全不咸。建议大家先吃点儿开个胃,然后留着,等烤馒头片上来后,配着一起吃,啧,安逸。
说几个我特别喜欢的菜。
第一次吃 菜卷、石蛋,爱上了 !因为脑子里对这两个味道没有概念,一吃觉得特别惊喜。菜卷就是豆皮包香菜,料下得没有四川烧烤那么重,搭配干碟子的辣椒、孜(zǐ)然,嚯哟,好神奇的味道,咋个形容呢,烤后的豆皮香混合清新的香菜香,再加上孜然、芝麻的提味,传输给大脑的感知就是:再撸10串。(朋友也觉得好吃,但没有我说的那么夸张)
石蛋是鸡蛋+面碱制作的 ,看起像搅匀了的皮蛋,但确实是两种不同的食物。最初不敢吃,一吃就…又加了几串。外皮烤得比较干,带着焦脆感,一口咬下去,是“弹蹦蹦”的感觉,略微有一点点碱味,在料的映衬下, 特别香 ,还带着点点点点返甜。
牛肉串儿,以瘦肉巨多,烤得合适,拿起还能看见油脂渗出。 东北烤串儿的料下得重,特别是孜然 ,但辣椒基本没有。孜然特别提味,衬得牛肉更香,肉质我个人觉得稍微偏瘦了一点。吃的时候可以要个干碟(干碟里也有1/3的孜然),自己蘸辣椒面儿。
烤板筋 很多人推荐,味道不错,不过我牙口不好,老是qia…另外要说的是他们家 烤鱼皮 ,略带胶质感,味道就是那种“海的味道”。朋友特别喜欢,“下次来我可以只点烤鱼皮,当吃串串一样吃100串”。
走之前,和老板攀谈两句得知,他们一家是 石家庄的 。咦?好像不是东北?管他的,味道还真OK。烤羊肉串、羊腰子那些都有,我不喜欢就没点了。哦对了!那个 蚕蛹 …我怂恿朋友吃了,他说还爆浆,呃咦…
老板不愿说话,顾客超多八卦
22:30,入秋的成都又下起夜雨,建设巷的长队一下散去,再网红的店也陆续关了门。

不过在 建设南支巷 ,天越黑,有个地方的人就越兴奋,它便是路尽头的“妙来鸳鸯抄手杨記一盏灯特色烧烤“名字略长…但店招只写抄手,晚上确是烧烤天堂。

典型的苍蝇馆子,人暴多。虽然在学校旁,但周天晚上这个点,唔哩哇啦吵吵闹闹, 坐的大都不是学生,几个纹身壮汉和性感靓女最为扎眼
既然要听烧烤店的故事,我便去和烧烤 聊聊“老板儿,这个烧烤店开了好久啊?”“你想要好久嘛?”我一脸黑人问号…弄半天才明白,原来 听成了“这个烧烤要烤好久”,解释后 她竟有些不耐烦 :“十几年嘛,赶紧进qie坐到,现在忙滴很。”于是我第一次被赶回来…

好吧,那采访放一放。我和小伙伴选的菜都是烧烤必点,还点了一个 大茄 。说真的,这家烧烤的味道说不上有多惊艳,个人觉得一般, 烤五花肉 倒是突出一点儿,油脂浸润,肉质焦脆带嫩,一吮一串,停不下来。

烤鱼也将就,鲫鱼本身没啥腥味,剖开内部被酸菜等各种调料填满,紧实入味;至于 烤大茄 ,我拿到的那根 烤糊了很多 ,我相信这不是老板的正常发挥。

烧烤就酒,越吃越有。按习惯必点夺命大乌苏,说实话将就餐的重心从烧烤里转移出来是有用的,因为这家 烧烤味道偏重,而且越吃越咸 ,还是喝酒更畅快一些。

老板烧烤在一个独立的厨房, 5个大男人挤在里面同时作业 ,我好奇再次起身想进去聊聊,顺便拍点儿火苗蹿动,烟火气十足的照片…然而“进来zua子嘛”哦豁,第二次被赶回来…
夜深了,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多,烧烤叔叔和 进进出出忙得不可开交。临了,我也是一再被拒绝,没采访到什么故事。说实话这家店味道很一般,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呢?我想这附近 只有这一家老资格烧烤店 的缘故吧...
待了许久,没问到老板故事的我有些失落,但逐渐的,我发现来 这里的顾客似乎更有 八卦 故事 :盯着电视看盗墓电影,嘴里却聊着自己未来的一对小青年;脸喝得通红,一边谈着公司愿景,一边说着有缘再见的部门聚餐....
还有两个人喝了10多瓶乌苏,现场哭得稀里哗啦的女生,我们旁边一桌的两个纹身大汉跑过去安慰她们,还一起拼桌玩游戏,最后计划着下一场去哪里玩...哦吼...
我还莫名收到一个 浴足优惠券 ,看设计蛮有戏...烧烤店里总有收获,毕竟这才是中国人正儿八经的深夜食堂,烧烤店老板或许没有故事,但烧烤店不缺故事。

地址:建设中路重庆鸡公煲旁
李记糖醋烧烤在成都算是 资格老店 ,老到…有人为它排队的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红店”这种说法。
这家店最早在 拱背桥街 小巷子在往里面走的转角处。附近老居民楼多,学道街中学的娃娃放学也喜欢往里面钻。破破烂烂的店,桌子上的油都没kai干净,标准的成都苍蝇馆子样子。
去年去吃,才发现店搬到了 耿家巷 。前几天又想那个味道,才发现店又搬到下莲池。搬了几次,店里面还是破破旧旧的样子。
问老板“你们开了好多年了哦?”老板盯了我一眼,“可能那个时候你就这么高。”一边说一边把手比到膝盖。
我们六点过去,店里人还不多。门口的大冰柜自己选菜,选好了端给老板。他们家是铁板烧,先炸,然后铁板翻炒,再拌调料。
点了特色糖醋烧烤,铁盘装起。我从小吃到大,不变的就是那股超级香浓的酸甜味。
夜再深点,店里人开始多了起来。
提着竹筐卖黄果兰的老婆婆进进出出,2块钱一串,笑盈盈地挨桌问“妹妹要一串不?”拥挤的小店,烧烤店店员和她错身而过,好像有一种默契。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12:30-次日02:00

很照顾周边居民的“清烧烤”

《阿翔》自08年推出以来就受到全国观众的追捧,获得2008年度星光大典最 佳舞台剧奖,09年初更在深圳东莞郑州武汉四地的保利院线展开巡演,引发了全国的“开心麻花”欢乐狂潮。

故事讲述的是,阿翔准备了一次必死的自杀行动,但意外被扯进一宗不靠谱的连环谋杀案中。剧中人物关系时刻发生着微妙的化学变化,连环谋杀案终于在每个当事人驴唇不对马嘴的回忆中显露真相...

想知道真相的朋友快去留言说说你的烧烤回忆吧, 范儿姐会选择4位网友,分别送9月21日(本周六)19:30《阿翔》的剧票2张

作者:锅圈食汇发布日期: 09:05:39点击量:1380

信不信?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人首先嗅到的并不是四处弥漫的草香、花香,而是烤羊串肉、烤鱼、烤五花肉、烤鸡翅、烤脑花、烤鱿鱼的焦香……

纪录片《人生一串》中说,中国人爱吃烧烤,因为这里有嬉笑怒骂,柴米油盐,人间戏梦,滚滚红尘。”的确,从夏商周时期一直到现在,烧烤已经积攒了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妥妥的从人类的本能到发展成一种必不可少的消遣方式。


郁闷的时候也要吃烧烤;

闲暇的时候也要吃烧烤;

情场失意的时候也吃烧烤......

烧烤,可能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了
烧烤最初是在火上将食物(多为肉类、海鲜、蔬菜)烹调至可食用,在人类学会用火之后到陶器发明之前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我们的祖先一直沿用着这种烹饪方式。
在夏商王朝时期的二里头遗址里,考古专家发现了不少烧焦了的兽骨,以猪骨和牛骨居多。由此可见,夏商时期的人们最爱吃烤猪肉和烤牛肉。
秦汉时期,相比于王朝兴衰,烧烤的历史似乎更加坚韧,汉高祖刘邦本人就是“烧烤迷”。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画像石、画像砖上,都曾留下很多烧烤的情景,偌大的厨房里,有人宰羊切肉、有人穿串、有人烧烤、有人端盘子……场面好不热闹。
张骞出使西域,让各种香料也开始风靡起来,烤肉也逐渐流行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烧烤这种饮食方式开始普及。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之中,还专门列有《炙法》篇,记载了多达21种烤肉的方式,包括什么样的肉用什么样的材料烤制,叙述的十分详尽。烧烤调料配方丰富,烤肉也逐渐成为宴席新宠。
隋唐时期,烧烤在百姓日常饮食中占很大比例,唐代人更是到了“热爱”的地步。烧烤食物已经在用火、用料方面有了较详细的要求,石碳、柴火、竹火、草火等烤制,出来的香味各不相同。
烧烤品类也多了起来,比如:烤蛤蜊、烤蚌肉、烤虾、烤鸭、烤整牛……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词中提到的“八百里”就是一种珍贵的牛,八百里炙就是烤的牛肉。
宋人更是极品吃货,经常和家人围炉而坐饮酒烤肉,好不热闹;从大草原入主中原的元人,保留了烧烤的传统,酷爱烤羊肉,以烤全羊最为讲究,皮酥脆,肉嫩香大宴和祭祖时必不可少。
史料记载,清朝御膳房就有专门给帝后做烤鸭、烤猪的。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北京大街上就有小贩,沿街叫卖烤肉。在当时,烧烤类菜品还是各种宴请之事的要菜。
满汉全席中也有各种烧烤类菜品:挂炉山鸡、生烤狍肉、片皮乳猪、维族烤羊肉、挂炉沙板鸡……超丰盛。
烧烤发展到现代,或许是最具人间烟火气的饮食方式了,平凡又简单。邀三五好友,备上一堆炭火,几串生食,几撮调料,几瓶啤酒,享着美味,畅聊人生。
“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烤得不够味。”
中国的烧烤是有地域性的差别,从北到南,由咸转淡;从西到东,由辣转甜;从陆到海,由重转轻。各有各的讲究和味道!
新疆流派:原料块大,焦黄油亮,不腻不膻,外酥里嫩,少见蔬菜
新疆的烧烤可以用“简单粗暴”形容,红柳枝穿羊肉,搭配盐、辣椒、孜然三种最简单的调料烤制,吃得到的原汁原味。馕坑烤肉也是一绝,肥瘦相间的羊肉放到馕坑里,滋滋冒油,越烤越香。
东北流派:种类丰富,肉吃本味,菜吃酱香,偏辣偏咸,肉多蔬菜少
“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东北人吃烤串还是很讲究的,签子要用铁的,肉串讲究块头大、肉厚实,木炭最好用果木,烤串一定配啤酒。
东北人豪放粗犷,但烤起串来却相当的细致,他们会把食物拆解得清清楚楚。烤鸡架、烤鸡脖、烤鸡头、烤鸡爪,千奇百串,嘬骨嚼筋,味道着实销魂。
齐齐哈尔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东北烧烤的粗犷和奔放;受朝鲜族饮食文化的影响,吉林延吉的烧烤则自带一股浓浓的泡菜味……
西南流派:香辣味重,辣劲儿十足,种类丰富,肉多蔬菜也多
重庆烧烤跟火锅的风格相差无几,重油重辣,三峡地区的烤鱼,融合了“腌、烤、炖”的做法,一份烧烤里既有焦香,又有嫩滑的部分,百吃不厌,超级过瘾。还有最具代表性的烤脑花……啧啧!
吃方面从不认输的四川,烧烤也独具风味。乐山烧烤干香、鲜嫩,雅安石棉县的“喷火烧烤”,西昌彝族火盆烧烤,宜宾烧烤更甚,干辣椒面撒到过瘾为止。
云南地区的“昭通小串”、“建水烤豆腐”、“傣味烤鱼”也是妙不可言。
苏浙流派:麻辣咸适中,香气十足,善用水产原料,荤素搭配丰富
新鲜捕捞的各类海鲜食材,简单处理,只需一勺蒜蓉、几滴生抽,就能造就一桌的鲜味盛宴。烤生蚝、烤扇贝、烤鲍鱼、烤鱼、烤海虾……鲜甜爽口,营养丰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庭烤肉什么菜最好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