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交通换乘客流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项目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项目7(3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 1 1车站客流组织工作概述车站客流组织工作概述2 2日常客流组织日常客流组织3 3大客流组织大客流组织4 4突发事件客流组织突发事件客流组织 客运组织是通过合理布置客运有关设备、设客运组织是通过合理布置客运有关设备、设施以及对客流采取有效的分流或引导措施来组织施以及对客流采取有效的分流或引导措施来组织客流运送的过程。地铁车站客运组织工作是地铁客流运送的过程。地铁车站客运组织工作是地铁运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运组织工作的核心运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运组织工作的核心是保证客流运送的安全、保持客流运送过程的畅是保证客流运送的安全、保持客流运送过程的畅通、减少拥挤及保证大客流发

2、生时及时疏散。通、减少拥挤及保证大客流发生时及时疏散。 一、车站客流组织工作概述一、车站客流组织工作概述 客流组织的核心是流线的设计。所谓乘客流线,客流组织的核心是流线的设计。所谓乘客流线,是指车站内乘客的流动过程和流动路线。是指车站内乘客的流动过程和流动路线。 乘客流线主要有三种:进站乘客流线、出站乘客乘客流线主要有三种:进站乘客流线、出站乘客流线和中转换乘乘客流线。流线和中转换乘乘客流线。1车站客流组织工作的要求车站客流组织工作的要求(1)安全准时:保证乘客进站、出站和乘车的安)安全准时:保证乘客进站、出站和乘车的安全,确保列车按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时间运行。全,确保列车按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时间

3、运行。(2)方便迅速:导向标志清晰准确,售检票设备)方便迅速:导向标志清晰准确,售检票设备操作方便,确保乘客快捷到达目的地。操作方便,确保乘客快捷到达目的地。(3)热情周到:耐心正确的解答乘客询问,主动)热情周到:耐心正确的解答乘客询问,主动热情地为乘客服务。热情地为乘客服务。 2车站客流组织工作的原则车站客流组织工作的原则 (1)避免各种流线相互交叉干扰)避免各种流线相互交叉干扰 (2)最大限度地缩短乘客走行距离,避免流线迂回)最大限度地缩短乘客走行距离,避免流线迂回 (3)完善车站内外乘客导向系统的设置,使乘客快完善车站内外乘客导向系统的设置,使乘客快速分流,减少客流聚集和过分拥挤的现象。

4、速分流,减少客流聚集和过分拥挤的现象。 (4)乘客能够顺利地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乘客能够顺利地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5)满足换乘客流方便、安全、舒适的基本要求。满足换乘客流方便、安全、舒适的基本要求。 二、日常客流组织二、日常客流组织(一)日常客流流线(一)日常客流流线 1进站乘客流线进站乘客流线(1)通过站房直接上车的乘客流线。)通过站房直接上车的乘客流线。 进 入 站 厅进 入 站 厅安检安检闸机检票闸机检票站台侯车站台侯车上车旅行上车旅行图图7-17-1进站乘客流线之一进站乘客流线之一(2)进入车站购票上车的乘客流线)进入车站购票上车的乘客流线。 进 入 站 厅进 入 站 厅安检安检厅厅询

5、 问 或 换 零询 问 或 换 零钱钱购票购票入闸检票入闸检票站台候车站台候车上车旅行上车旅行图图7-27-2进站候车乘客流线之二进站候车乘客流线之二2出站乘客流线出站乘客流线 站台下车站台下车经过出站(通经过出站(通道)道道)道补票补票出闸检票出闸检票站厅通道站厅通道出站出站图图7-3 7-3 出站乘客流线出站乘客流线3中转乘客中转乘客站台下车站台下车到站到站换乘通道换乘通道站台上车站台上车中转签证中转签证图图7-4 7-4 中转乘客流线中转乘客流线(二)车站进出站口客流组织(二)车站进出站口客流组织 北京地铁西直门站进出站客流图北京地铁西直门站进出站客流图 1车站出入口的组织应结合实际的客

6、流状况,当车站设施能车站出入口的组织应结合实际的客流状况,当车站设施能够满足客流需求时,采用正常的组织方法够满足客流需求时,采用正常的组织方法 。 2对于经过通道与站厅连接的出入口,当客流较大时,可在对于经过通道与站厅连接的出入口,当客流较大时,可在通道内进行排队组织,当客流过大时,需在出入口外进行限流通道内进行排队组织,当客流过大时,需在出入口外进行限流组织。组织。3对于与商场、单位连接的出入口,应考虑客流组成和出行特对于与商场、单位连接的出入口,应考虑客流组成和出行特征,当客流较大时,应按照与相关单位共同制订的措施进行客征,当客流较大时,应按照与相关单位共同制订的措施进行客流组织。流组织。

7、 4天气异常时出入口的客流组织天气异常时出入口的客流组织 (1)站务人员要经常巡视出人口状况,观察天气状况。站务人员要经常巡视出人口状况,观察天气状况。 (2)遇雨雪天气在出入口铺设防滑设施并及时清理站内湿滑遇雨雪天气在出入口铺设防滑设施并及时清理站内湿滑地面,避免乘客摔伤。地面,避免乘客摔伤。 (3)雨天加强巡查排水沟及清理淤塞。雨天加强巡查排水沟及清理淤塞。 (4)加强出入口处的宣传疏导,提高乘客出站速度,并提示加强出入口处的宣传疏导,提高乘客出站速度,并提示乘客防止滑倒。乘客防止滑倒。 (5)地面线及高架线车站要密切关注车站建筑设施漏雨情况,地面线及高架线车站要密切关注车站建筑设施漏雨情

8、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向乘客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保证乘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向乘客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保证乘客安全。安全。(三)进站客流组织三)进站客流组织 组织引导客流经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组织引导客流经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通过通道进入车站站厅层非付费区;通过通道进入车站站厅层非付费区; 组织引导部分乘客在自动售票机、客服中心或临时票亭购票组织引导部分乘客在自动售票机、客服中心或临时票亭购票后检票通过进站闸机进入付费区,引导部分持储值票或次票、周后检票通过进站闸机进入付费区,引导部分持储值票或次票、周票等不用购票的部分乘客直接检票通过进站闸机进入付费区;

9、票等不用购票的部分乘客直接检票通过进站闸机进入付费区; 乘客入闸检票或人工检票进入站厅付费区后,组织引导乘客乘客入闸检票或人工检票进入站厅付费区后,组织引导乘客再通过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进入站台层候车;再通过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进入站台层候车; 乘客到达站台,应组织引导乘客站在黄线内候车,通过导向乘客到达站台,应组织引导乘客站在黄线内候车,通过导向标识和乘客资讯系统选择乘车方向和了解列车到发时刻;对于没标识和乘客资讯系统选择乘车方向和了解列车到发时刻;对于没有安全门的车站,应宣传有安全门的车站,应宣传“请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内候车,不要探请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内候车,不要探身嘹望,以免

10、发生危险身嘹望,以免发生危险”。 当列车进站时,应关注乘客安全。有安全门的车站,要防止当列车进站时,应关注乘客安全。有安全门的车站,要防止乘客倚靠或手扶安全门,避免安全门开启时乘客被夹伤或摔倒。乘客倚靠或手扶安全门,避免安全门开启时乘客被夹伤或摔倒。 列车到站停稳开门后,引导乘客按先下后上的顺序乘车。列车到站停稳开门后,引导乘客按先下后上的顺序乘车。请候车乘客站在车门两侧,待下车乘客下车后,再上车,避免请候车乘客站在车门两侧,待下车乘客下车后,再上车,避免乘客拥堵,提高乘降效率。乘客拥堵,提高乘降效率。 当关门提示铃响后,应阻止乘客抢上抢下,请其等待下次当关门提示铃响后,应阻止乘客抢上抢下,请

11、其等待下次列车,防止车门夹伤乘客和影响列车正点发车。列车,防止车门夹伤乘客和影响列车正点发车。 当车门关闭后,要观察车门关闭状况,当发现车门或安全当车门关闭后,要观察车门关闭状况,当发现车门或安全门未正常关闭时,若由于乘客或物品被车门夹住时,应协助取门未正常关闭时,若由于乘客或物品被车门夹住时,应协助取出并劝导乘客等候下次列车或征求乘客同意后帮其完全进入车出并劝导乘客等候下次列车或征求乘客同意后帮其完全进入车厢;若为设备原因,应按相关作业办理程序进行处置。厢;若为设备原因,应按相关作业办理程序进行处置。 对于楼梯边缘与站台边缘较近的情况,应尽量疏导乘客对于楼梯边缘与站台边缘较近的情况,应尽量疏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该课题的可行性,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交通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查看。

  课题名称: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

  由于轨道交通具备了高速度、大运量、高密度、独立专用等诸多优点,随着我国各大城市越来越突出的交通压力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成为了缓解城市化和机动化飞速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矛盾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很多大城市都相继提出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发展模式,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投入,根据各自城市的具体情况筹划修建大、中运量的地铁或轻轨交通项目。现在我国已有20多个大城市陆续开始规划建设或已具备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建设快速发展,全国通车里程逐年增加,计划并开始修建轨道交通的城市越来越多,当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成了,如何高效率的运营好轨道交通系统、保证运营服务质量、合理的实现科学运营组织,真正达到城市轨道建设为市民提供快速、安全、准时、便利的运输服务的目的,就成为当前社会需要研究探索和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以上原因就使得对城市轨道的运输组织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它对指导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建成前需要运输组织规划,建成后需要高效的运输组织,这都需要合理的运营组织规划方案。合理的运营组织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行车间隔,更好的确定列车交路计划,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地铁高速、大运量、快捷的优势,方便居民出行,促进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取得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本论文就是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分析对象,结合具体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结构及客流结构的特征,考虑其对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带来的影响,对系统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线路特点和客流需求特征,进一步对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规划和建设,国内外就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优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关于列车编组方案及行车间隔、客运量特征分析、列车运行交路、列车开行方案、运营方案评价等方面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一)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研究

  Sigurd以美国纽约大都市圈范围内的轨道交通系统运输组织为研究对象,对包括轻轨、 地铁、通勤地铁等子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历史、系统构成、运营模式、客流组织、安全预警管理、运输能力计算、运营成本核算、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形成了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的理论体系。

  1998年,季令、张国宝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阐述。

  2003年,何宗华等人编写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2006年,毛保华等人编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他们以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模式、客运组织、运输计划、运行图编制、运输能力计算、列车运行控制、运营安全管理、列车运营过程模拟与分析、运营经济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原来的基础上,开发了列车运行过程仿真软件来模拟列车操纵策略,提高列车运行预期效果和运行过程控制的精度,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

  (二)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的研究

  Casteili等(2004)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内换乘站衔接的各条线路的客流量、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和方向特性,据此提出适应各线客流特征的列车时刻表的'优化方法。

  Assis等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时间动态特征以及车站乘客候车时间和和乘降时间,据此提出了分时段列车时刻表优化排定方法。

  方蕾和庞志显(2004)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在线路方向上和断面上的空间不均衡性和时间上的动态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分布特征设计行车组织原则。

  周妍(2008)从小时、全日、季节的层面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间动态特征,从车站、断面、线路方向的层面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空间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客流预测方法的拟合程度。

  王修志和宋建业(2009)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据此提出了以交路选择和编组选择为核心的行车组织方案的确定方法。

  (三)有关多交路运营的研究

  在多交路线路的通过能力方面,徐瑞华等(2005a)基于长短交路套跑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的影响,提出设定小交路的“运行图周期分析法”;建立多种交路条件下城轨交通通过能力损失和车底数量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实例计算。 在交路设计方面,徐瑞华等(2006)根据在不同阶段市域轨道交通沿线客流呈现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从服务水平、线路通过能力、列车运用、车站布置以及客运组织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交路形式的特点,并给出市域轨道交通线列车 行交路的建议。

  邵伟中等(2006)重点研究了市域轨道交通线的几种主要车站布置形式,总结了设置小交路的关键包括:折返站适应一端折返,且能满足列车越行的需要;加强终点站的折返能力和存车能力;换乘站合理设置侧线、渡线和相应的联络线;分分岔站的布置应尽量避免主线和支线间的行车干扰,便于换乘。

  (四)有关列车开行方案的研究

  Mignone等在保证某条线路各站列车时刻表稳定的前提下,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时段开行的快慢列车的跨站组合,是运输供给满足沿线横断面不均衡的旅客乘降量。

  Renfrew(1977)研究了中等运能的轻轨系统的技术参数,针对不同时段的客流特性提出了采用不同技术速度的运营成本效益计算模型,并依据计算结果提出高峰、平峰时段的快慢车开行对数的组合方案。

  袁博阵和王英涛(2004)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不均衡特性,分析了改变行车组织方式的条件,以节省旅行时间为目标,建立了采用分站停车的行车组织方式满足乘客需求的数学模型。

  宋键等(2006)针对开行跨站停、部分停站、直达列车的组织形式及需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快慢车的越行问题,并以上海某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为例进行计算机仿真铺画列车运行图。

  刘丽波等(2006)分析了东京私铁快慢车组合运营的方式及其配线方法,并根据上海市 域轨道交通R2线通过能力的要求,结合线路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运行图铺画,确定合理的越行站位置及其配线方法。 郭丽丽(2007)针对环放结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特点,以运营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结合大小交路的开行比例研究了列车停车方案模型,并应用于成都市地铁一号线的运输组织。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手段及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方案的核心是客流的时空分布,客流在时间上的分布情况决定运输组织的全日行车计划,客流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决定运输组织的列车交路安排,其他的制约关系决定了车辆运用计划。本论文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的技术经济特征和西安地铁2号线相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2号线的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2号线规划年的客运需求进行预测,得到相关客流指标,针对规划线网的地铁2号线制定详细的客流计划,得出列车编组方案、全日行车计划、列车运行组织、列车运用计划、行车交路方案、列车运行图编制等,最后得到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和仿真评估。

  具体的研究内容有:

  (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系统分析

  通过资料收集,分析西安地铁二号线基本技术条件和运营系统构成,并论述基本运营组织背景及要求。

  (2)西安地铁二号线运输需求特征及运量设计

  分析西安地铁二号线客运需求构成及影响因素,运用合理方法预测规划期全线及各车站客运量,分析高峰小时运量特征,设计规划期全线客运量指标。

  (3)列车开行方案及运行图编制

  运用运输组织理论研究西安地铁二号线列车开行方案,通过实验平台及设计运量数据计算运行图参数,编制工作日、周末、节假日列车运行图,并计算运行图指标。

  (二)课题研究方法

  1)时间序列预测法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是将预测对象的历史数据排列成为时间序列,然后通过分析改时间序列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来建立相应的时间序列模型,从而外推出未来年的客流变化情况。即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时间序列所揭示的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这种变化趋势延伸到未来,从而对预测目标的未来作出预测。

  2)对比研究筛选法

  把一组或几个具有一定相似因素的不同性质物体或对象,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通过综合比较它们构造和性质方面的特点,筛选出标准方案。本文中在客流预测中分析不同的预测模型的优缺点,合理预测客流量;在列车开行方案研究中,对比各种方案,综合各方差异,筛选出合理的列车运行计划。

  以数集为对象,采用有限数学归纳法,进行计算,并归纳结果的渐变趋势,提出研究结论。本文中在客流特征分析中,对已知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得到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各种客流指标,总结客流变化趋势,进行运量设计。

  本文中需要利用railsys软件实验平台计算列车运行参数,进行列车运行图的绘制。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安地铁2号线基本情况概述

  2.1 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

  2.2 西安地铁2号线运营背景概述

  2.3 线路运营系统分析

  第三章 线路现状客流分析

  3.1 西安地铁2号线现状客流分析

  3.2 西安地铁2号线客流构成分析

  3.3 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影响因素

  第四章 客流预测和客流特征分析

  4.3 西安地铁2号线客流时序特征分析

  4.4 预测结果客流特征分析

  第五章 线路运营组织方案设计

  5.1 西安地铁2号线现状运营组织方案

  5.2 列车选型及编组方案的确定

  5.3 全日行车计划的确定

  5.4 列车交路计划

  5.5 列车停站计划

  5.6 车辆配备计划

  5.7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第六章 Rialsys系统介绍及运行图的编制

  6.2 西安地铁2号线运营方案设计在Railsys系统的实现

  (四)课题预期成果

  本课题预期成果主要以工程设计形式提交。

  1) 西安地铁2号线线路技术条件和运营系统分析。

  2) 西安地铁2号线规划期预测客运量,及客流特征分析,客运量指标计算。

  3) 西安地铁2号线运营组织方案的研究,及运行图的编制。

  四、任务完成的阶段安排及时间安排

  我专业定于16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17周进行毕业答辩,按此计划进行阶段安排及时间安排。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第1周:深入了解课题的内容,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内容、目的和意义

  (2)第2-3周:查阅资料和参考文献,学习railsys软件,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通过输入已知数据得到相关结果,理解软件的运行过程。

  (3)第4周:整理搜集的资料和文献,结合自身的课题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更进一步理解课题内容,开始撰写论文提纲或目录。

  (4)第5周: 深入研究资料和文献,整理思路,开始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外文文献的翻译工作。

  (5)第6周:学习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分析已知数据。

  (6)第7-16周:按照目录开始论文的编写工作,最后完成论文定稿、打印、送审,准备论文答辩。

  [1] 史瑞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优化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 吴倩.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 靳能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4] 严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优化研究[D].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 刘润莉. 地铁运营客流量计算模型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6] 杨博. 兰州地铁1号线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7] 周源. 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8] 伍建国. 西安地铁二号线一期运营客流特征研究及改善建议[J]. 城市公共交通, —35.

  [9] 王青亚.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方案探讨[D]. 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六、完成任务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及客流预测的基本知识

  (3)相关文件和资料,及线路基本数据

  (4)指导教师的教导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经营师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打“X”,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敌对进路不得同时建立。

2.线路非直线系数指标从施工角度评价轨道交通线网的实施难易程度。

3.联锁设备分为人工、半自动与自动三种。

4.通道换乘方式预留工程少,甚至可以不预留。

5.在隧道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应使隧道位于平坡上。()

6.一般情况下,在线路设计中高架线的占地面积要大于地面线。()

7.自动闭塞车站的发车信号机不受接车站值班员的间接控制。()

8.具有相同覆盖面的线网,也具有相同的规模。()

9、进路的始端一般设警冲标。()

10、轨道信号机一般设在线路右端。()

11、车站服务设备调整的唯一原则是利益驱动原则()

12、城轨为了安全运行所有站都设信号机。()

13、道岔临时改变的位置为定位。()

14、转辙机一般设置在轨道任何位置。()

15、轨道电路是检测列车占用轨道的专用设备。()

16、应答器就是信标。()

17、无源应答器向列车传递固定位置信息。()

18、ATC 自动调度模式由控制中心自动办理进路。()

19、列车ATO操纵模式司机任务是按压按钮。()

20、单轨交通中跨坐式比悬挂式车辆的速度快。()

二、单选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项正确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

1、城轨交通通信主干网是一种基于( )的传输系统()

2、下列采用同步复用和数字交叉连接传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惠城轨线路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