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轻生的人死后有罪吗

玄门日诵早晚课《步虚韵》指出,皈依、静念、稽首大道,有念即感,有“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的功德。同时,也说明道教信仰中,也是有地狱的概念的。那么,道教的地狱从何而来?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是元始天尊以盘古身开天辟地的结果,还是灵宝天尊因混沌赤文开九霄时设置的,还是后土皇地祇效仿昊天而设的,还是太乙救苦天尊为广度三途而设立,还是张道陵天师与鬼帅立盟威时设定的呢?大道为超度三途苦难,救拔九幽沉沦,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又化身哪些神仙救度的呢?

一、地狱究竟是怎么来的?

据《九幽地狱救苦法》载,天堂皆在我,地狱不离心。道教认为,人生在世,所作所为,动合乎理,死后就没有罪,也就没有地狱。地狱出现是因为“世人心术颠迷,六尘俱染,至於诬毁圣真,背叛君父。杀生偷盗,负命欠财。一生昧心,奸欺肆纵”,以至于死后其魂,堕入地狱。

《九幽地狱救苦法》还指出,愚人劳心损志,日间神乱,夜卧魂飞,随事作用,现诸恶境,及其睡觉,方知妄梦。所谓地狱,其实和这种妄梦是一样的。凡生前所作的因缘,到死后所受的苦趣。也就是说,地狱无形无象,是随罪魂的生平恶念,其狱即现,皆为意念幻化,并不象阳世官府所建的牢狱。

地狱生於诸罪,罪业原於一心。既然地狱是亡魂的妄想,自求牢笼,无形五象,到底是怎么被破的呢?据道经记载,地狱无实,形难言破。心法无定,相难言捉。欲定其心,先断其妄。妄之既断,罪斯无形,则地狱破矣。所以,破狱其实就是定心断妄。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 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 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正如《清静经》所说,“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责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天阳则明,地阴则暗。暗则为苦,苦则幽囚,即是地狱。要想破狱,必须先运天光,假符而委炁,假炁以舒光,以明破暗,以阳破阴,以真破妄。道教认为,上士一悟无疑,下士未能了达。道妙难穷,心法无尽。

二、道教的破地狱有什么说法?

道教破狱科仪有破九幽狱和破五方狱之分,师承和地区不同,也有差别。一般认为,为国祈福、超度四生六道十类孤魂等众,方能行破九幽狱科;为普通大众建醮,多行破五方狱科。

其中,九幽,是幽冥、幽阴、幽夜、幽酆、幽都、幽治、幽关、幽府、幽光的合称,即八卦九宫,按九州分野,各有社令主守,在天为九霄,在地为九州,九宫化形为九狱,其名有九,乃一气所化,一念必感。凡人生前一念之恶,其狱即现,其报亦随之。故太上垂慈,振拔幽魂,共出迷津,超升仙界。凡建设九幽大斋,为报答四恩,普度沉沦苦爽:

若设三、五天的小斋,不祝国不度九幽,只度众魂,上帝特为几魂而开恩,赦诸地狱,只可设三涂五苦,九斋之数足也。破狱之事,不必举行,庶免僭渎,然孝子报亲,一念存诚,忏悔酬天答地就足够了。如果必须行持,却当随设斛食,振济远近沉魂,不拘多寡,随力建功。若欲行之,无量苦爽穷魂,堕入地狱,若非祈天请命,申奏天地水阳,颁符破狱,解释九幽十类孤魂,河沙甶孑,当此法行之。

九幽狱,上属北斗所治。虽分布九方,各有其名,然后随死魂生平恶念,以见其狱。据《破狱法》载,破狱之法,合以策杖扣狱扃。三洞法师用策杖,正一法师持剑而破狱,受中盟大洞箓者可用策杖,其他盟威法箓可用剑。所以,破地狱也并非用斧、锤之类的东西砸破地狱门,而是高功法师用自己真阳,假借天尊慧光,遍照九幽,罪魂随光出离幽狱,上升福庭。

济度幽冥,以真而觉妄。凡人生则迷真,死则失真,一真既失,妄想从生,现诸苦报。圣师立教无他,专以真而觉妄也。盖人心迷失真元而入幽境,虽千圣亦难着力,惟能运一真破一妄,使痴魂於清净,了然脱去苦境,不有萦牵,也不失太上慈悲立教之初意。

三、酆都大帝和九幽拔罪天尊是谁?

说起九幽,很多人便想起“九幽拔罪天尊”,那么九幽拔罪天尊是谁?很多人也分不清地府神仙,比如酆都大帝、东岳大帝、甶孑大帝、十殿阎王都是什么关系?限于篇幅,今天主要介绍酆都大帝。

其实,我们常说的九幽拔罪天尊就是酆都大帝,道教尊为北方五炁天中太阴北帝、北阴酆都玄卿大帝、太阴真君总理大化天尊等,居阴景天宫,又北阴酆都宫,掌管一切狱,主构二百四十司,管辖五万众,考掠罪人,推穷轻重,纤细不漏,举奏善恶。

《洞渊集》载,酆都在北方,癸地为鬼户,死黑之根,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山有洞宫,皆鬼神之都。山内外各有十二宫,合为二十四阴宫。主考罚罪魂之所,其三官、九府、二十四狱。所以,在《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酆都大帝又称北方癸地酆都罗山五灵玄天北帝神君。

冥官鬼神主黑簿之司,皆浊黑凝滞为地之根,阴黑之主,乃九地枢机焉。山林草木,皆禀毒恶之黑。所生为锋刃烁空,黑烟濛勃,昼夜不停,中有执罚神兵,常考理罪魂。三元八节,北帝冥官引出历劫穷魂,责问罪衅端由、州县乡土,坟墓所在,居住年代去处。或罪法深重,天未原赦者,即流殃见世子孙,灾难自此而生。

甘肃通渭湛龙观破地狱现场

天堂地狱在心头,善恶分明祸福游。如果曾行恶事,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转祸为福。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心善、行善、言语善,就没有地狱。相反,如果不念善因,惟恶是修,恶念随起,地狱就在眼前。

志心皈命礼。五台混融,一袖独建。赞真常之不静,发妙炁以周旋。历劫度人,施恩光以阴境;存流仙化,诗参读于上天。大开利益之门,拔度沉轮之苦。慈悲应物,阐教分形。超四爽于冥途,度神鬼于众处。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幽冥教主,九幽拔罪天尊。

志心皈命礼。位居北府,职隶幽都。掌判生死,赏善罚恶而不漏;权司功过,惩奸褒良以无偏。镇北阴黑暗之山川,察中洞光明之世界。巍巍功德,鬼神咸乐于皈依;赫赫威灵,人民同沾其惠泽。司命司禄,判生判死。十宫普为倾心,六洞同为拱手。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地府北阴酆都,玄卿大帝,九幽拔罪天尊。

志心皈命礼。九炁仙境,泰岳圣宫。总统三界,十极至圣。掌万天之权衡,判四州之禀命。授玉帝之宝诰,举九天之金仙。赐福善而应吉,校群品而化度。赫赫威奕,荡荡高明。众生慈父,五岳上圣。三教能仁,九炁丈人。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酆都大帝,太阴真君,总理大化天尊。

志心称念九幽拔罪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宗教大观】道教不管前世,也不信人死后,将所有努力都寄

任何一种宗教,至少都应从精神层面帮助人们解决两个难题,即

生命的意义和生命在社会群体中的价值。道教不相信人有前世,也不

相信人死后的灵魂,它将所有努力都寄托于今生,希冀通过修炼尽可

能地延长自己的生命,甚至使自己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道教也不相

受苦,,它强调通过一无为,和“不争”

等理念来高度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互不干

涉又相互协调的高度和谐。这也正是古往今来全人类所追求的目标,

是现代科学与社会学研究的终极目的。

身处生产力低下、政治黑暗的封建社会,早亡和受压迫似乎是普

天下的百姓都难以逃脱的宿命,道教的教义决定了它的信徒必须与此

抗争到底——对抗疾病、衰老;对抗腐败的暴政,以捍卫自己的生命

和自由。从这个角度看,一部道教史,就是中国人与宿命的抗争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转世的人有什么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