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f在物理压强计算中是什么?

1.此公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即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都可用此公式。

2.此公式中各物理量单位分别是p→Pa、F→N、s→m2。在计算物体的压强时,只有当F的单位为N,S 的单位为m2时,压强的单位才能是Pa,因此在计算中必须统一单位。

3.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 104N。

4.公式中的,是压力而不是重力。即使在某些情况下,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也不应把公式直接写成,而应先注明F=G得:。

5.公式中的受力面积S,是指受力物体发生形变的那部分面积,也就是两物体的实际接触面积,而不一定是受力物体的表面积。如图所示,一个圆台形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采用A、B两种方式放置,对地面的压力不变,但图A中受力面积是S2,图B中受力面积为S1,而它们都与水平地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6.  由公式推导出F=pS和可用于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所圆柱体(包括长方体、正方体等)产生的压强,只与固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而与固体的重力、体积和底面积因素无关,应用公式就给解这类题带来很大方便。
例1如图所示,两圆柱形铁柱的底面半径之比是 3:1,高度相同,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解析:本题是分析圆柱体的压强,可直接利用公式进行分析。因为两圆柱体的密度相同、高度相同,所以压强相同,选项C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9.3-1所示的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2、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C.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 D.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
3、同学们背书包时,肩部会有受压的感觉,所以,小红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宽带书包.书包带宽5cm,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为35cm,书包的总质量为7kg,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  )
4、如图9.3-2所示,将A、B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
A.两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B.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C.A纸片不动,B纸片向外飘开 D.B纸片不动,A纸片向外飘开
5、如图9.3-3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6、如图9.3-4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9.3-5所示为某饲养场牲畜自动饮水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储水箱与饮水杯A、B、C组成连通器 B.控制进水的自动装置应用了杠杆平衡条件
C.静止时浮子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静止时水对三个饮水杯底部压强的关系是:PA 8、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的水银柱高出水银面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些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 B.实验时,在玻璃管加粗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9、如图9.3-6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10、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11、在冬天,装有一定水的热水瓶过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A.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12、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
A.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压力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迷信说法中的“龙’把物体“抓”到空中
13、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9.3-7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14、海滩上常见“车螺”(学名“文蛤”)与“刺螺”两种贝壳,“车螺”外壳光滑,“刺螺”外壳有很多刺,当不小心踩到“刺螺”上时会很痛,甚至伤脚,这是因为踩“刺螺”时:( )
A.压力变大 B.压力变小 C.压强变大 D.压强变小
15、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塑料管从瓶子中吸饮料 B.注射器吸药液
C.塑料挂衣钩帖在光滑的瓷砖面上 D.水人高处向低处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的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低该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上方为____;物理学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_____Pa;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____。
2、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3、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华牌”月球车将在2013年送上月球,该月球车装有6个宽大的车轮,这种设计是为了减少车辆对地面的___;修鞋师傅用的锥子做得尖尖的,那是为了_____。
4、两个金属圆柱体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8:9,密度之比是9:8,桌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3:2,那么这两个金属圆柱体的高度之比是____。
5、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_______,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担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空气,在管外____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6、如图9.3-8所示,A为边长0.1m的正方体,重5N,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N,则图甲中B所受压力为____牛,受到的压强是____Pa,图乙中B所受到的压强为____Pa。
7、如图9.3-9所示,在侧壁开有三个小孔的玻璃容器中倒入足量的水,水将从 a、b、c 三个小孔中喷出,其中___小孔喷得最远,说明___________。
8、如图9.3-10所示,某同学利用自制水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他拿着气压计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将____,由此可知________。
9、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 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两点______;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
10、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____得多(选填“大”或“小”),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影响,使得水的沸点____100℃(选填“高于”或“低于”)、
11、2011 年 7 月 28 日,我国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了 5188m.在下潜过程中,“蛟龙”号受到海水对它的压强不断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因此,应该选择硬度更____的材料制作舱壁。
12、的帕斯卡实验如图9.3-11所示,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小是2分,共4分)
1、如图9.1-12所示,一物体静止于某一斜面上,请你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的示意图。
2、如图9.1-13所示,画出小球对水平面压力的示 意图.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9.1-14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__。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__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
(5)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___的压强大小关系。
2、小明同学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了完全相同的四块砖和完全相同的三块海绵,做了如图9.1-15所示的三个实验。
①该探究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
②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____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___相同时,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五、计算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7分,第3小题7分,共20分)
百公里油耗/L ≤19
1、我国从12年3月28日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下表是某专用校车部分技术参数。已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3m2。求:
(1)校车所受重力大小;
(2)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0.5×10-4m2,手指对图钉的压力为20N,求:
(1)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
(2)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相当于多少米深处水所产生的压强;
(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ρ水=1.0×103kg/m3,一标准大气压为Po=1.0×105Pa)
3、植树节里,小倩同学用水桶提了15L水给刚栽上的树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桶中水深h为30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0×10-3m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多大?
(2)提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2、 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
3、 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5、 将管内的空气排出来 大气压
7、 c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8、 升高(变高)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9、 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线上) 连通器原理
12、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中的小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