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姐老火锅怎么那么好吃?

年后,从东北驶离,向南而下,不曾想却进入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窗外不断飘着雪,与东北的赤裸的反常冬季不同,中部的大地上却穿上一件银白的礼服,遮掩了那永久的孤独,火车的飞驰将周遭的雪扰得疯狂,眼神停留在前一秒雪的离去,却永远错失了这一秒眼前的光影。

第三次来西安,26个小时的火车,车上很热,人也很多,坐在靠窗的位置,腿不舒服,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好,靠窗的优点是可以相对的独立起来,自己看着外面的风景,看着自己的书,累了就靠着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吃点东西,从河南开始,外面就开始下起了大雪,风带着雪拍打着火车,这个冬天东北都不怎么见雪,反倒是南方下了雪。外面的雾很浓,可以可能是整个陕西,算是由于下雪的原因吧,期待中的等待,喜悦取代了疲劳,火车如期的到达了西安站,我在车上补了华山到西安的票,可是下车却没检查上,算是白花了二十块钱吧。

西安并不比沈阳暖和,晚上依然很冷,除了西安站,就坐公交车去之前定好的朵拉国际青旅,原想门面会很大,没想到这么不好找,贴着城墙的根,隐藏在一个小宅子里面,进门一楼是大厅,那天没人,夏天人多的时候应该可以做酒吧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前台的义工,聊了几句,问他们哪里可以吃饭,没想到他们热情招待我和他们一起吃,岐山哨子的炒饭,义工阿南的手艺,床位是男女混住的,八人间住了四个人还有两个义工,我们住在二楼,三楼通着隔壁的酒吧,去洗澡的时候听到了隔壁的喧闹声,意外碰到了老板娘朵拉,没有我想像中的那么老,感觉朵拉像是搞艺术的,旅社里面尽是一些油画,我们住的那间则是梵高主题的,里面贴着几幅梵高的画。

这天睡得还很晚,阿南买了几瓶当地的啤酒,大家每人喝了一瓶,广东的姐把带着的特产给我们分享,大约聊到了十二点才睡觉。早晨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八点了,计划是去逃票爬城墙,本来很自信的,在旁边的南门早市吃饭,早晨吃了碗泡馍,就来到旅舍对面挂着禁止攀爬的地方,但是不是那么顺利,于是想进去拿梯子,结果发现梯子很矮,没想到出来的时候,那个大姐已经翻过去了,我就按着她翻的位置小心翼翼的翻过去,这还是我第二次逃票,第一次没有这爬上爬下的风险,城墙上已经有雪,但是没有那么滑,我爬的时候,有过路的看着我,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但是要坚决抵制这种滥收票的问题!!城墙一侧挂着红灯笼,在飘雪的季节颜色的对比更鲜明,特别是几乎每个城垛都有灯笼,一长串看过去看不到尽头。今天西安的雾异常的大,我们在城墙上边走边聊,看看城墙内外的城市,谈论着城市的变迁,城墙上有不少后修的兵站,仿古的建筑,城墙的砖上面刻着84年王某某,这城墙近年经过维修过,不过在中国保留着这么大的一圈城墙已经很不容易了,贴着城墙的几乎都是低矮的楼,没有越过城楼的,东面较南面则空旷了,城墙外多是一些工厂,在这么大的一个雾天里面,工厂的排烟筒依旧在向外面排着弄弄的烟,让人看着都可怕。

久违的雪在空中与雾凝结,在空气承受不住之时,它便坠落下来,不是孤独的小小一片,而是成群的扎在一起,结成小小的薄薄的一团,却依旧轻柔,不会打断你欣赏它的兴致,几缕寒风轻抚着脸颊,眉梢的雪花让我不禁爱怜。我们在北面的一座城楼下来的,之后便分开了,我沿着街向回民街那边走,原来西安有一片都是回民聚居的地方,称之为“回坊”,我是因为看了许多的美食攻略才发现的,这满街都是回族的美食,其实所谓的美食攻略就是把每一家餐馆都写进去了,我真的没感觉那些所谓的美食多么好吃,中午来了一份羊肉少得很的泡馍,倒是有许多的回族人来这里吃饭,没有回民街那样浮动着游客的身影。

听说碑林博物馆很不错,里面有许多盛唐时期书法家的杰作,碑林博物馆隐藏在书院门里面,书院门名不虚传,一进这条街便有许多卖文房四宝的,湖笔端墨宣纸,还有卖碑林里的拓片,许多老外住在这里近距离的感受中国的文化,除了街边的大店铺,街上的小商贩也有很多。碑林博物馆所在的文庙,也是靠在城墙的脚下,现在是淡季,碑林博物馆的门票比较划算,珍贵的碑刻都存放在屋子里面,由玻璃罩着,而一些龟驼碑则放在外面的院子里,听一个带着孩子来的大姐说,当她还上学生的时候来这里,还可以用手摸碑文,现在则不许了,屋子里面很冷,开始并不怎么觉得,但你要是看的仔细些,呆的时间长一些便会感觉冷的忍受不住了,但是这里的确比名不虚传,那些小时候听到的书法家的字体都在上面,还有整卷的春秋、四书五经,许多外国人来这里都是为了拓下许多碑文带回去参考练字,要是早一点来这里的话,我说不定会对书法感兴趣呢,只狠懂事太晚,错过时机,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多多的接触一些古典的文化,说实话自己被冻的不行了,只想找一个有空调的地方呆着,幸好那边还有个博物馆,里面展示着许多佛教的造像,虽然有的已经残破,但是依旧不能掩盖住那种神圣与庄严。

书院门离朵拉青旅很近的,但是我绕了些远路去了湘子庙,就是八仙之一韩湘子的道场,不是特别懂道家的规矩,只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拜一拜。晚上来了一碗羊血粉丝,不得不说西安的吃的的确很贵啊。行李放在朵拉,回去的时候看到阿南正要往外走,做了短暂的告别,洗了一个澡之后我也离开了这里,走着去的城隍庙那里,离回民街很近的,还是穿过了那片热闹的地方,每次来到西安都要去一次回民街,不为吃东西,职位怀念那过去的人!走着去的火车站,十多天没走这么多的路了,喜欢走路的感觉,晚上西安的雪停了,火车站也比之前来那次安静了不少,我那趟车等车的人却很多,一个候车室都排不下队了。

无处安放的青春,我们四处去释放自己的野兽般的情欲孤独,曾经简单的逃避,却无法抹去回头看到的现实,我们可以用一层雪去掩盖着,不停地更换伴侣,却终发现镜子里的并不是想要的自己,我们的确应该与自己先谈一场恋爱,听自己讲话,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呼吸心跳,愈加珍惜这孤独,享受这渐渐远离寂寞的孤独。旅行,阅读,世界在陪着自己。

在重庆的时候,住过两个很不像青旅的青旅,第一个是因为太大了,第二个则是因为太破,没装修的清水房,几乎灯都不是每个房间都有。不只一个人问我,为什么要来重庆,对每个人的回答都是,我只能买到从沈阳到重庆的车票了。

之前对重庆的了解仅限于火锅和大足石刻,可怜的我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重庆在抗日的时候是国民政府的首都,还有那部小说红岩也都是这里的故事,总之,我是误打误撞的到了这么一个地方,由于是临时的决定,所以攻略做的少的可怜,多了许多被动的无奈。

从西安到重庆的火车是一夜,天亮的时候我已经醒来了,可能已经进入重庆境内了,两边多是些山,与陕西的黄土高原不同,这里多是绿色的植物,少了些荒芜,雾也淡些,黎明如期而至,云与山难舍的分开,山亦是苍茫,云却不舍牵挂,思丝难断。重庆北火车站是新修的,在江北区,即嘉陵江的北岸,一下火车,重庆便用小雨迎接我,幸好有直接到我预定旅馆的公交,车上我伸展着疲倦的双腿,抱着中重重的背包,久闻重庆山城之名,这第一天便在公交上体验了一把,车子随公路的坡上上下下,记不清什么时候到的站。在重庆这几天我都没看到太阳,所以一直没有方向感,而且不知为何,百度地图的导航在重庆严重失灵,一度的给我顶错位,在一个低处的居民楼圈内转了许久才找到那家玺院青年旅舍,这家青旅是一个宾馆改的,有十多层还有电梯,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里根本不像是青旅,一楼虽然有大厅却没有交流的气息,前台的冷的要命。

领了门牌钥匙,坐电梯上了九楼,房间里面有一个人,但是我们相互看了几眼并没说话,因为我看不出他的年龄,怕叫错,洗了一个热水澡,屋子里面有空调还是很温暖的,只不过缺少阳光让人感到不适。重庆的小路都很曲折一眼望不到对面,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进的是不是一个死胡同,而且上坡下坡,爬山一样的折腾你,我是跟着屋子里那个人的后面走出去的,他可能没发现我,于是我便跟着他熟悉了这条出去的路,重庆的树也多长在墙上,根部裸露在外面。

重庆的第一顿饭愣是没敢吃辣椒,只要了一份清汤的小面,我住的地方离解放碑步行街特别的近,这是一个大商圈,步行街多是仰脖子看不到顶的高楼大厦,时时提醒着你这城市的繁华,其实吸引我的还有很多,就像站在一处平台,背后依着高楼,却发现平台下面宛若又是一座城,而那片城又高出江面一大块,自己像在繁华的天堂看底下一处纷扰的人间。

久违的醪糟汤圆,记忆中味道,重庆的醪糟汤圆酒味更浓,不辣人只是那浓浓的香醇,比较解放碑商圈几十年前的照片,老照片里的解放碑是这片最高的建筑了,可是现在它却是依偎在高楼的庇护之中了,话说重庆的美女多,站在解放碑附近打望美女是一大享受,可能是因为天气不好和时间的问题与美女错过了。从解放碑走到嘉陵江畔有一处洪崖洞,吸引我的是那铜雕的洪崖洞的原始风貌,山体斜侧的吊脚楼,巧妙而富有智慧的建筑,而现在的洪崖洞被开发成了一处美食商业街了,带着电梯,虽然有些瀑布小山,白壁木楼,但也多是人工修饰的结果,天气昏暗的原因加之火车上的疲惫,心情并没有那么舒适,嘉陵江的过江索道已经拆了,现在正在修一条过江大桥,看样子即将完工了。

从上面沿着小山走下去,想从洪崖洞走到朝天门,结果误打误撞的上了快车道,幸亏前面封路了,不然车会很多,朝天门的附近在修路,想到码头去还要绕一大圈,走到朝天门码头更是误打误撞了,下到了长江的江边,这是我第一次和长江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江河湖海,这两年我走过了这些路,回头想想真的很值得回味。长江和嘉陵江在交汇在朝天门码头,之后嘉陵江就属于长江了,感觉游船两江游很坑,但是听到有到洋人街的船便宜,听着这个名字也新鲜,赶上攻略上有提到过洋人街,于是打算体验一下,除了鼓浪屿那次,这算是自己第二次坐船吧,体验当地人当作交通工具的东西,也是一件快事,看着远方的长桥一点点的接近,然后远去,船上的江风很大,细雨也未曾断过,直到船到彼岸,洋人街本来只是一个小村子,后来被美心集团开发成了一个游乐园,买东西也很便宜,有一元一次的马车,一元一个的面包不过不提供塑料袋,还有自己放钱自己拿得矿泉水,15元一个的印度抛饼,真的是外国人,倒不知道是不是印度人,将饼飞起来,这才是真的抛饼嘛!这里的酸辣粉算是最便宜的了,不过不是特别的好吃罢了,在洋人街逛荡了好一会,感觉实在没意思了,就会码头等船了,回去的时光远没有来的时候有趣,到朝天门的时候天气也没完全的黑,没法欣赏重庆的夜景了。

在码头这么一走,我发现有从重庆到湖北宜昌的游船,于是想更改计划以坐船作为从重庆到宜昌的交通工具,不过并没那么顺利,在朝天门打听的票都很贵,而且我要去丰都的话还的从丰都赶回重庆,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增加一笔不必要的花销了,于是联系克哥希望他能帮我打听丰都的港能不能走船不巧他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我只好多打听几家,但是那些大多千篇一律,都是一个模式的。从朝天门往回走的时候就惨了,天已经黑了,而且地图经常定错位,走了还几个岔路,公交车的站也不好找,于是只能自己一点点的摸回去,本来白天在重庆走已经够困难了,何况是夜晚,害怕自己的手机会没电,所以一直很省的用,幸好看看到了解放碑附近的商业街,心情顿时激动啊,抛去了那些疲惫只管往旅馆走。

青旅的大厅虽然有几个人但是依旧很安静,都是自己在做自己的事情,打听很冷,屋子里有空调,难怪都到屋子里去了,今天屋子里住满了人,也认识了几个人,有两个从西藏回来,还有从厦门来的,我一开始看到的那个人是北京人,历史老师,退休了开始旅行,感觉那个人有点痞气,但是说话倒是很有水平也很有气场,人家才叫旅行已经在重庆呆了两个月了,各家青旅都住过,好吃的火锅也尝遍遍,经常徒步出去转转,深度的体验重庆的味道,这天晚上大家到时聊了不少东西,从最近的东莞扫黄开始,那大叔就给我们一通的分析东莞的性产业的好处,以及东莞产业的历史必然性,对比相同的服务在北京要很贵,真长知识!聊到共产党和国民党,大叔就解释说开始的时候老百姓都把共产党当成土匪,一听共产党来了,就赶忙的跑了,记得他在贵州问过一个当地的百姓当年共产党抢不抢百姓的粮食,那个当地人说哪还用他们抢,一听说共产党来了大家都跑了!哈哈,可能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吧。

早晨八点,天仍是暗暗地,一个人在床上啃昨天的面包,重庆的早晨有些微冷,青旅的大厅依旧是那么冷清,十八梯就在我昨天路过的平台下面,只不过昨天没留意罢了,听说十八梯才有老重庆的味道,不见底的石梯,两边是破旧的房屋,有卖豆花的,还有早点,石阶上的路可能是一层油吧再加上一层灰,是雨水冲不掉的那种年代感,半山坡几乎都是没住人的房子了,但是下面到时很热闹,一条集市,看着却不属于重庆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即使是有的村镇也要比这里整洁大气,但是这就是老重庆的样子,一股江湖气息,重庆的确很接地气,没有那么多的伪装,不做作。重庆的路都是在上坡和下坡之中,这里的运货不能用带轮子的小车,轮子在重庆就是鸡肋,这里基本上是靠挑竹杠,或者背筐,从一个地方背到另一个地方,但发现在城市里这么背的都是一些老人。

过江索道在重庆是一种交通工具,本地人只要两元钱,而外地的游客坐这个要10块,重庆人总是会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应对这些天然的地理环境,一条跨长江的索道缩短了不知多少倍的车程,地铁什么的都弱爆了。这长江索道一点都不险,人们被装在一个带窗户的箱子里,厢内人很多,我靠着窗户,本来以为会有一些惊险的,但是的确很平静,到对岸也不过几分钟而已。

重庆的山路多的令人厌倦,不停地上坡下坡,岸这边的街道看上去更民众化,可能现在这里和几十年前不同,并不是重庆的一个中心地带。话说当年蒋介石被日本人撵着从 南京一路逃到了重庆,在南山上建立了重庆过敏症府,他的官邸也在那里,属于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我乘车到了重庆的南山植物园,才发现坐过了站,于是要往下走回到黄山风景区,蒋介石的官邸现在被改成了重庆抗战博物馆,就一路还算轻松,都是下坡路,但是山上飘着小雪,而且来往车辆开的很快,我格外的小心,路上遇到处绝佳的美景,让我第一次感到水雾朦胧之美,只见几只小鸭在静静的水面上划开了一道细纹,打破了这云雾笼罩下的单调,河岸的绿意依旧,空中却细雪缠绵,物我两相忘。

现在想想假如自己是土豪该多好,那样就不用在山上还啃冷面包,可以惬意的到农家院里坐着喝茶,吃特色的泉水鸡,现在想起我在重庆的雨里啃面包的心情还有些于心不忍,雨水打湿了面包,打湿了我的鼻尖。在抗战博物馆买的是带馆内的联票,可是进去就发现很坑人了,因为五个馆子里面只有一个有人检票,旅游淡季让这些公务员忙里偷闲了。

站在蒋介石曾经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一座二层的小别墅,都比不上现在的暴发户来的幸福,心里有些伤怀古人了,权力再大也有流逝终止的一天,任是何人也无法摆脱命运的作弄,我们又何必苦恼着人生中小纠结。从图像和数据上看,当年国民党抗人死去了那么多人其中一多半是将领,而且国民党的精锐都放在了印缅战场,为国际反法西斯倒是做足了贡献,国内的抗战主要还是靠美国的援助,主要的大战都是国民党打得。

在重庆的迷雾森林里徘徊许久,这里的风景真的不错,不闻山外事,静卧听雨斜,山上道路多是的泥泞的,剩余的建筑孤独着可怜,一个一个的散落在山头,静静的一个人品味着他们的孤独。山上的桃花开了,映照着平台上的台湾光复纪念碑,一直陪伴着他的是防空洞里焦急的脚步声,虽然防空洞的门口已经苔藓遍布,那些脚步声却一直响着,一直响着。

想在重庆吃一顿火锅,可是在美团上看半天都没也得意的,而且一个人去吃还要锅底料的钱,坐地铁回到了重庆的两路口,重庆的地铁也会过江,整个地铁只吸在一条细细的钢轨上。喜欢这种时而穿梭在山洞,时而悬于江上的感觉,陌生的人永远不知道下一刻自己身边的景色,这样的自己永远不会厌倦现在,而是怀着一颗拥抱世界的内心,前行。

我记得我在两路口下车之后,转了好几个弯弯,才从一条长长的石阶走下去,在一个小摊位来了一碗抄手,上来一看是馄饨,两路口这里是老重庆站,还有重庆的汽车站,本来是为了来买明天去大足石刻的票,然后被告知这车要开车之前买。重庆有一条亚洲最长的扶梯,像交通工具一样,乘坐要收来那个块钱,从这足以看出重庆这山城的程度了,山上一城,山下一城!沿着一条马路走,马路下面还有九层楼,在楼顶可以看到江边,从楼顶也可以下到一楼。

这边的老房子也不少,黄木红漆,丝毫不失几十年前的江湖气息。总之在重庆爬山要比走路轻松多了,走的每条路都是石阶路,沿着山的半截还拉出了长长地一条木栈道,废了很多的周折才走到的旅馆附近,路过小巷子里,看到许多的人坐在一起烤火聊天来度过悠然的晚饭后。回到旅舍约了两个人一起去吃火锅,听他们说好吃的火锅不会在团购网站上,而且要排队等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开始我们去的莽子,那里排到三十多号,看样子要两个小时之后才能吃上。

我们又找了一家人稍微少一些的店,重庆的火锅真是美味,火红的锅底一点点融化,当我夹着第一口豆皮放入口中的时候,那真是一种享受啊,特别是舌头被麻到之后来一口啤酒,惬意的生活啊,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要有啤酒这个东西,锅底是牛油,然后蘸料是香油,经常吃这个好使很容易发胖的。最后在他们两个人的诱惑下点了一份猪脑花,看着很恶心,不过吃这个就像麻婆豆腐一样。

在重庆的街上和这两个新朋友聊天,他们都有很多故事,邓宇是加拿大籍的华人,从小在加拿大长大,现在在银行工作,从他口中我才知道他们可以去尼泊尔但是不能去西藏,原来西藏只有中国人才能去!还有那个黑黑壮壮的山西哥们,我一度以为他是一个败家子,后来才知道人家的钱都是自己赚来的,毕业了在矿井下干了两年,攒了十万块钱,就再也受不了井下的那种环境的寂寞了,主要是在煤矿的井下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他说以后不会再回去工作了,怕自己有命赚钱没命花钱,他们山西大多都是煤矿。

这让我想起柴静笔下那些小煤矿对山西环境的严重破坏,一直在想把山西的煤矿挖空了怎么办,靠资源搞活的经济,卖出去的煤收益最大的却不是山西人,而是中间经手的那些商人,那些领导高层们,或许人就是这样,人的视力有限,所以只能看到自己目所能及的地方,再说大家都在想,我不去挖煤别人自会挖,最后人家发财了,我没挖那不亏死了!呵呵,淡定的社会啊。回旅舍的时候他们带我走的时之前没走过的小路,他们两个都来重庆好多次了,邓宇还给我指重庆最大的那条酒吧街,原来我路过两次都没发现这是酒吧街,好汗颜。

今天晚上大家依旧聊了很多,聊东莞,聊抗战历史,聊重庆的故事,也聊到那个爱情天梯的故事,话说是一个老人在一座山上为了纪念她的老伴而自己搭建的一条石阶板路,不过看样子现在已经被旅游业开发起来了,临近的小县城也搞个网站推广其旅游业来了。他们商量着什么时候去那里,我是没时间了,只能在网上看看照片了,期待着下次来重庆了!

厦门来的那个小伙子本来是要和我一起去大足的,可是从下楼开始直到吃早饭一直在磨叽自己晚上什么时候能回来的事情,我听着都有些烦了,索性就劝他回去,不要和我一起去了。就这样我自己一个人坐地铁又到了两路口,走的是和昨天相同的路,到汽车站去坐车,车票很贵要50块钱,而且车开的慢慢的,没出重庆市区的时候就各种的堵车,出了市区也不好走很颠簸,一会儿就会有一个隧道,在车上把孤独六讲看完之后就一直盯着外面看,重庆的司机开车都很慢,可能是因为地势的原因,不敢开快车吧。 到了大足都已经12点了,我我差一点就下错站了,又熬了将近一个小时我才到了大足县,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应该带着背包在这里住下的,不然这半天根本不够自己在这转的,时间太赶了,下车之后去找小巴去宝顶山石刻也很麻烦,在汽车站旁边吃了一份凉皮,拌凉皮的那个人往里面放了海带和甲梨根,我第一口吃的时候一股腥腥的味道,我以为是海带没洗干净,后来才知道里面放了一种白色的野菜,可以助消化的。去宝顶山石刻的小巴很挤,半路上也没有什么可看的景色,天空就是那样一直下着小雨,看不到太阳让我心情一点都不好,仿佛自己都没有了正能量,景区里面也都是旅行团,或是一些大叔阿姨级的人们,或者都是结伴而来的,少有的我这样的独行者,也好可以自己随性的想呆多久就呆多久,想转几圈就转几圈,跟着那些小团体蹭导游的讲解,大足石刻确实应该做好攻略再来,不然只是看石雕而已,看不出上面门道,我看有人带着个pad一边走一边看,这样也不错嘛,大足石刻的石雕都是在外面的,也有一个洞窟供着佛像和壁画,但没有莫高窟保护的那么神秘,没有人管你拍不拍照,洞窟设计的倒是很有趣,门洞的上方有一个小洞,正好照在了一朝拜者石雕的头部,显得神奇了许多,洞内的排水系统也是利用龙头吐水的方式来的,完美的诠释了古人的智慧啊。

外部的造像多以佛教居多,也有些道教的造像,雕刻都是直接从山岩上的取材,雕刻的上面则是移山而建的庙宇,第一组雕刻是一个《牧牛图》以牛喻心,以牧牛人喻修行者阐述佛教调伏心性的过程,从“未牛”到“双忘”的十组图来显示修行者境界的逐步提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六道轮回的大石雕了,虽然上面的颜色都有些褪去了,但是依然无法将那股气势削弱几分。“六道轮回图位于第3龛,宋代作品。此摩崖造像,顶部为平顶,顶高7.80米,像宽4.80米。龛中刻有一个直径为2.7米的圆形巨轮,名“轮”。

按照佛教的说法,此轮是载人于中生死运转的车轮。轮外刻“转轮圣王”,头顶“三世佛”,面目丑怪,蓬头獠牙,脚踏鳌头,口衔轮沿,双臂环抱巨轮,以此表示人生之“业力”不可逆转。”“六趣轮可分为四层。内层中心刻结跏跌坐的卷发修行者。其左侧有一只猪,右侧有一只鸽,座下有一条蛇。此三种动物,分别表示愚痴、贪染、嗔恚“三毒”。

佛教认为,人生有诸多恶业因,其中尤以“三毒”为最,成为产生诸恶业的根本,故又称为“三不善根”,列为“根本烦恼”之首。” “另从行者胸部(圆心),发出六道毫光,直射轮外,将巨轮分为六份。第二层的六份即是所谓的“六趣”、“六道”、即六种因“业力”导至的果报。” “在佛教教义中,苦、集、灭、道四圣谛是其基本教义之一。苦谛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本。佛教的一切理论都建立在“众生皆苦,苦海无边”这块基石上。有所谓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五盛阴)等八苦。集谛就是探寻造成各种痛苦的根源。灭谛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原因和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无苦境界——涅盘。道谛是指达到涅盘境界的道路,即必须遵循的“八正道”。 重要性仅次于“四圣谛”的是“十二因缘说”。第三层上方正中小圆龛内,刻一罗刹将军,身著将服,手执宝剑,危襟端坐。以下沿反时针方向依次刻,表现了“十二因缘说”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人生彼此互为条件或互为因果联系的十二个环节。”“第四层分十八格,每格中于瓦罐似的套筒里刻出一个个生灵转世轮回的图像。从“天道”开始,沿反时针方向依次可见套筒两端刻有:人头人尾,人头畜尾(天道);狼头人尾,牛头畜尾,狮头畜尾(阿修罗道);禽头畜尾,畜头蛇尾(畜牲道);蛇尾,鱼头人尾,蛇头畜尾(地狱道);人头畜尾,畜头畜尾(饿鬼道);猪头畜尾,龙头人尾,鸟头畜尾(人道)等等,这可能表示的是受胎生死像,以头示生所属,以尾示亡所属。”然而,佛教又认为,坠入轮回之中并非无法解脱。轮外左右上方刻有颂偈,意思是只要勤修戒、定、慧,断除无明,斩断烦恼,息灭“三毒”,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得正果而成佛。”最大的三座石雕是华严三圣了,在下面看着不怎么高,但是听说要二十多米高,而且佛手中托的宝塔就有一人高,而且要上百斤重,这就不由得让我佩服古人的力学设计了,利用手掌与衣袖完美的支撑将宝塔安稳的托于手中,而且三个大佛本都是山中之石,身后又有无数的小佛龛里面又有许多的佛!还有释迦摩尼的涅槃雕刻,见过三个涅槃像一个是在敦煌一个是在张掖第三个便是这里了,卧佛紧闭双眼,四周弟子在为他默默地祈祷。夹在涅槃像和华严三圣之间有一座庙供奉着一座千手千眼的金观音,可惜现在正在修复(贴金)所以看不到全貌了。

再往下走有一处毗卢道场也是洞窟内有壁画和佛像,下面各处的的壁刻都是对佛家思想的阐述,例如那些地狱的刑法,对于杀生的人,对于卖肉的人,对于诱惑他人的那些人,对于不信佛的人,,不孝不义的人,佛家都有自己刑法来惩罚,下油锅过刀山火海,割舌头剖腹,锯腿…惨不忍睹啊!让我不禁怀疑佛教的劝人向善的方式,如此的警示世人如果此生不做好事尽做坏事,死后必定会受报应的。最后还要几处因为战争而没有雕好而后期加工的,看上去就不是那么协调,与整个的雕刻也不是很搭配。

从宝顶山那些石刻出去之后再附近的商店买了点纪念品回去,在车上认识了来自山东的一家人,那个大哥是沈阳人,开始聊得还有限,等我们到了县里一起吃了次肥肠面,然后就互相熟悉了,晚上坐车要三个小时,而且车内黑糊糊的,我们就一直聊,从九寨沟聊到沈阳,再聊美食,聊他的工作,他是包外墙活的,之前开了眼镜店,刚开始干几年还是很艰辛的,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在朝天门下车之后就分别了。我依旧摸索着重庆那蹩脚的路,一点点的摸回去,倒是对着不好走的路产生了不少感情,一想到明天就走不到这种路了,也挺伤感的。重庆叫雾都啊,晚上的雾也是那么大,看到江对面的岸上在夜的灯光下也是朦朦胧胧的,喜欢吃克哥那次给我带来的重庆胡豆,所以我在重庆买了好多的胡豆来吃,百吃不厌。

忽然感觉自己的游记写的很水,过于平淡,或许是因为日后之作,那份激动与喜悦已经淡去了。

早晨离开了玺院准备去另一家青旅,在照片里看到过重庆大礼堂,感觉很漂亮,所以准备去看看,走着去的,路还算好走,但是走到大礼堂附近的时候出了岔子,走错路了,误入了人家酒店的后院,一直走到了一个死胡同,才发现走不通,在外满最讨厌这种情况了,爬了半天的路,结果发现不对劲,还的掉头重走。看到了像天坛祈年殿一样的重庆大礼堂,只不过绿瓦朱墙,但比起人民大会堂,在远远看上去要美许多,一种难以言说的霸气,像一个宫殿,像一个城堡,重庆,当年中华民国的中心,虽然是落魄的中华,但却是以举国之力抗击外敌的年代,一个奋斗的中华。

三峡博物馆在重庆大礼堂的对面,天在下雨,但是广场上还是有许多人,一打打的游客从一边挪向另一边。三峡博物馆当然主要是介绍三峡了 ,从古老的三峡人,到三峡的地貌,以及三峡工程造成的水位上升,导致两岸许多的居民移向别处,也展示水中石画等等,从水中打上来的碑文及岩画也有很多。重庆附近的民俗像丰都的鬼文化,以及各处过节时的表演戏服,面具都保存在这里。这里很大的,有好多层,但是最有价值的还是关于三峡的东西,其次感兴趣的就是那个钱币展了,都不知道原来从中华民国开始换了这么多套的纸币,而且在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时期,金圆券的极度贬值更是让我出乎意料,国民党的失败就像一棵树的衰败,从跟上就被蚂蚁给啃烂了,然后共产党在那边磨斧子,结果砍了一斧子下去,最先断的不是刀斧触及的位置,而是那些腐烂的位置。

从三峡博物馆这里出来找了个公交车到了重庆大学,重庆大学算是有些历史的大学了,由于当年抗日时期,重庆还属于相对安全的所以教育得以保留,校园里面的山路也很多,但是相于外面的路当属平的了,奶牛梦工厂好像只有重庆才有,在那买了一瓶酸奶味道很棒,重庆大学的电气工程学院很不错,来这里看看也是为了看看这儿的电气,不过这里主打的是电力系统和那种输电保护类的,作为一个直辖市里最好的大学,校园内的建筑当然值得一看了,而且这里也有着历史故事,建国前周恩来曾经多次到这里来演讲,重庆大学的绿茵操场像厦大的上弦场也有个名字叫团结广场,正好我到的时候跑道上有人在拍微电影,老一点的建筑也都集中在这周边,红色的藤蔓攀爬着岩壁,裂缝的岩壁上几座不属于这个世纪的小屋子向人们讲述许多故事。重庆大学的理学院那个黑瓦屋顶的三层小楼更是别致,门口两对对望的石狮还留着潮湿的雨迹,文字斋是一排长长的小屋子,藏在依旧泛着绿意的小圆子里面。本来想从重庆大学的侧面出去,结果发现走不通,路不对,在重庆就没有找到方向感过,绕了一大圈,还是从进来的门出去的。

按着青旅的老板的指引,循着闹市,走到了一条小路,曲曲折折的下了几折山路,到了一个电梯口,从电梯下到了小区,原来越感到重庆这个城市的有趣了,电梯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工具。青旅的老板娘是沈阳的没有我想象的年轻,叫浦姐,但是也走过了不少的地方,青旅的是我见过的最简陋的了,连灯都没装全,浦姐看样子不是很有钱,而且只是租了几年的清水房,只是大致的装饰了一下,用一些油画来彰显屋内的艺术气息,其实这间屋子里的好多东西都是捡的,浦姐想让我帮着把电灯装上,可是电线都不够,电线还是在外面捡的,其实挺同情她的,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真的不容易。

她很喜欢重庆的城市,和她坐在榻榻米上聊天,聊重庆的事,还有她一个人在重庆过年的时光,还有她对未来的畅想。晚上去吃特别好吃的酸辣粉和米皮,在一家小店人特别多,排队还要很久,我们就那样蹲着吃。浦姐推荐我们去一个公园去看夜景,那个公园上面建了一个它,可以无障碍的俯瞰整个重庆的夜景,其实重庆的夜景还不错,但是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繁华,可能是站的地方不对,也可能是重庆的地势导致的看那些灯光不是那么亮,但是在这里可以看到嘉陵江和长江的景色,总的来说还不错。晚上是坐公交回去的,重庆的公交在同行的朋友口中是那么的烂,不仅是车破,而且整体规划也不好,但是我到不介意这些,我等皆是他乡之客,有些事不必计较过多,回到青旅人不是很多,也就几个人,大家坐在没有灯的客厅一起聊天,直到接近十二点才睡觉。

关于“感受风”,在玺院的时候我们住在一起认识了,在厦门送快递的小伙子,家在广东,到重庆是想找一份工作,但是忽然发现不喜欢这个城市,最后还是打算换到成都去找工作,和他聊天的时候,他会谈些送快递的事情,比如会偷吃一些快递的食物,还有他们做这个行业的辛酸,以及自己在厦门时候的欢乐,闲暇时间几个伙伴一起躺在海边,这倒是我这个只去了厦门几日的人怎么也无法深深地感受的。

磁器口和歌乐山计划只用一天,早晨依旧是二两小面,从住的地方走到磁器口也没多久,公交车也只有两站地,被嘉陵江和一座小山夹着的公路在早晨很安静,少有车辆路过,山上则是一层层的小房子,有的甚至比瓷器口的还要简陋,距离磁器口还有一公里的时候就看到了古镇里的一座塔楼,古镇的外表看上去是那么的崭新,差一点让我失兴而归,磁器口没有公厕,小厕所都是收费的,我走到半路才发现肚子痛,而且是在离磁器口还有一段路的时候就开始疼,心里很是纠结,熬到了磁器口,随便找了一个就闯了进去,管他要收多少…

我原本不想到我会喜欢磁器口,本以为就是一个为旅游业而后兴的小镇罢了,但是只有在一个清晨,当温柔阳光照在那百年的青石板路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的嗅到这神秘而古老的味道,也只有在清晨,你可以自己一个人安静的在小镇的巷弄里徘徊,看着年迈而提着重重行李的老人,看着果着奶嘴玩沙子的小孩,忙碌的开张的小店主,磁器口并没有其他的古镇那样坑游客,几乎卖的所有的东西都要比别的地方便宜,这里也有土著居民,我过了一座小桥,随着一个提着水桶的老奶奶的背影,一步步的迈上青石台阶,狭窄的石梯两侧是简单地房屋和泛着青苔的墙壁,木头搭的吊脚小平台摇摇欲坠,看到男人携着妻子然后箩筐里背着一个小孩子,这边的箩筐还是自己编的,还特意给孩子留出了座椅的地方。

再走回磁器口古镇的时候人已经开始多了,这里也不少那种文艺的小店铺,藏在角落里的小酒馆,搭配着古镇原有的木门竹窗,仿佛自己回到了百年前,一个幻想着游历天下的侠客。去接触一个古老的小镇,小镇的建筑和青石板路虽然透露着历史的沧桑,但也只有看到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巴渝古镇的专属味道。磁器口的商人还是很实在的,没有像其他的古镇里那种砸游客的钱,或者是因为这里是在使区内的原因吧,亦或许是重庆人的性格,在镇口来了一碗麻辣小面。

从古镇离歌乐山不远,摇着我在镇上买的龙凤铃儿,一路听着铃儿声,沿着山路往上走,先是到了国民党当年迫害共产人士的监狱,渣滓洞,山坡上一处静静的小院子,几十年前却发生着许多血腥的故事,院子里墙上的青天白日,好像国民党刚刚撤走,这里因为前几年的一场大水,把这里淹了,水退了之后,又将这里修复了,可以看到当年犯人拥挤的生活环境,墙上也有记录他们生活的故事,人们来这里大多是因为江姐过来的,但是没想到这里牺牲这么多人,却也在情理之中,想人家的大好江山都让你夺了,杀你几个人算轻的了。

据说1949年10月1日那天,老蒋躲在广州马上要走了,听着无线电台中毛泽东充满湖南腔的建国演讲时候,下属曾经问要不要派飞机去轰炸天安门,但是老蒋想了,没同意,他怕自己成为千古罪人,老蒋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做人还是很有底线的,正因为他这种底线,这种君子,可能也错失了许多次的机会,但他还算理智,没有学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是逃到台湾保留自己的实力。我是从来不坐景区的车的,或许是因为不想花那份钱,也是想在路上遇到一些美丽的景色与以外的惊喜。今天来这里也算是为了小萝卜头来的,小萝卜头和他爸妈是死在香山别墅的,和杨虎城将军一样,香山别墅白公馆里面还是不错的,较之渣滓洞的监狱,关押在这里的犯人好像高一个层次,白公馆是一个姓白的军阀建的,为了和白居易拉亲戚关系,就以香山居士的“香山”二字为其命名,大门时一处外八朝向的大门,黄色的外墙。

个人感觉杨虎城死得很憋屈,明明已经逃到国外了,还要回来抗日,结果被蒋介石软禁了,你这不是自投罗网吗,你差点给人家干死,人家能给你撵出国就不错了,留你活到解放前,最后背后给你来了一刀,也好留下一世英名啊!下了山是红岩遗址博物馆,里面都是介绍的国民党与美军的合作,主要目的是讲其合作到最后破裂的过程,还有就是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迫害,政党之争,明里暗斗,互相残杀,政党之争其中的是非和对错很难说清楚,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吧。倒是看到了五星红旗最初的样子,中间一个大星星,然后四个角落四个小星星,比起现在的国旗,更多的是对革命纯真的期待吧。

西南政法大学正好就在山脚,当然重庆的大学里都是一个个的小山坡,在附近的小馆子里吃了顿豆花,和家里那边的水豆腐差不多,去过这些地方哪里都有豆花,有时候叫法相同但不是一个东西,却都说自己的好吃。

在重庆我的手机导航还不是很很好用,而且可能重庆太大了,在一个蹩脚的路走了好几个来回,浪费了我很多的时间,贴别是在国道边上的类似于下水道的路上走,要忍着怪味道,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没有可以走的路了,然后还有忍着味道走回去,穷游不好过啊!我还是坐公交车到了沙坪坝,又从沙坪坝溜达回去的,这是我在重庆的最后一个夜晚了,享受着一个人在重庆夜里的灯光淋漓,明天是情人节,也是我二十岁的生日,我很满意这一年自己走的这些路,虽然有些苦和累,但是心里却满满的收获,这一次在重庆,算是我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吧,生活中充满着期待,生活等着我去经历,生活需要我的存在,我要活的精彩!

今天要离开重庆去丰都了,早晨起得很在,可能是把浦姐弄醒了,没想到浦姐记得我的生日,还煮了一碗长寿面给我吃,说今天是元宵节,跑下楼去现买的元宵,给我送别,真的很感动,同时北方的人,为了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感受另一个城市的味道,我们有缘聚到了一起,初逢却似老友,很让人感动。丰都属于涪陵属于重庆,克哥在火车站旁边的一个小山坡上望着我,那个小山坡上基本上都是接站的人,看着挺好玩的。

我们先坐车到了他们的县城里,先到他妈妈和妹妹在县城里租的一个房子里面,房子里比较简易,是一个顶层的阁楼改的,幸好楼顶还有个小花园,根据在山城重庆生活的人应该不会在乎住在多少楼的问题,因为即使你感觉自己是住在顶层,可是你抬头一望,发现那边的山坡上的一楼都在你之上,看样子克哥家里不是很富裕,我给他妹妹买了些零食,她妹妹和他很像,但不是很好意思和陌生人说话,这都是青春期的特点吧,但是她妹妹的手艺不错,做的抄手比外面的好吃,站在他们家的这个“空中花园”就可以看到这镇上的一所高中,看着教室里的孩子们还在上自习,不禁会想到高三时候的自己,忽然有些沧桑感浮了出来,往事如风,年华入水,追忆往事的我们像在河底往天空张望的人,水流过却抓不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流逝,我们流出的眼泪也随着那水流走了。

下午辗转了两次,龙河转车,到了克哥他们那个村子,这一路风景真的不错,尤其是夹在山间和峡谷间的时候,但这条路在雨季的时候会受到山体泥石流的影响而坏掉,还好我比较幸运。有一段路河水是蓝色的,不知道是天然的色觉,还是水质污染,感觉重庆的山区特点很适合隐居或者与世隔绝,在这群山之中占得一角,隐居终老很是不错!到了龙河县城克哥去找他舅舅拿东西,我没想到是一个生日蛋糕,他居然记得我的生日,而且还给我买了块蛋糕,我很是感动,今天的惊喜太多了,县城到村子的公交车没了,只能边走边搭车,路上插了一段顺风车,才到了他们的村子,村子里多是新建的白色房子,多层的,克哥的爷爷是做挂面的,不过他们这个挂面比我吃的好吃不少,因为都是手和的面,然后把面弄成很长的一条条的,再切成我们在超市里买的那种形状。

那个村子的小学就在他们家附近,我们翻过大门进去的,据说这里的小孩子基本上都可以过去,我汗颜了…晚上在他们家里面吃的麻辣烫,他们怕我不能吃辣的,都没怎么放麻辣,但是经过这么多天小面的洗礼,我对麻辣有了一份特别的感情,所以都有点感觉口淡了,饭后点了蜡烛,一起吃了蛋糕,这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生日,而且是我的二十岁生日,真的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里面,无法言表,克哥家的几个弟弟妹妹都很好,不过我还是感觉他们家的大姐比较成熟懂事一点,而是把家务弄得也不错,他爷爷在楼下的小炉子旁边烤火,我真的很久没这么近的接触由木炭烧出来的真实的火焰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晚上在屋子里睡觉很冷,小村子晚上基本没有路灯,所以这里的黑夜寂静的,这寂静由冬月守候着。

晚上多盖了几层被子,可还是会被冻醒,早晨早早的就起床了,这里今天早晨是有集市的,爷爷也要去卖自己的挂面并且买些东西回来,今天原来是打算去山间的小河沟野餐的,意外的被告知,可以去吃某一个亲戚的寿酒,从他们家到那边要先下山再上山,我们背着箩筐,里面装着锅,混沌皮,还有肉馅什么的。虽然是冬天山上还是带着些许萌萌的绿意的。

山上全都是梯田,不过冬天好像没有收获的作物,所以显得空空的。真的是翻山越岭的感觉,到了那边,正在演节目祝寿,来回来去就是那么几个人在蹦跶也没啥好看的,就在附近的小山坡溜达溜达,看到了一大片类似白菜花似得黄色的花丛,着实很漂亮,这附近的的小溪,据说好几年前还能捉到小螃蟹,不过现在不知道怎么污染的,已经很难在小石板小发现小螃蟹了。在农村参加这种活动挺好玩的,特别是吃饭的时候,是流水席,不想再酒店里面,一桌子人在那泡几个小时喝酒吃肉,这边基本上是轮着吃,一桌一桌的轮着来,基本上都是乡亲或者亲戚,而且盘子碗什么的都是现撤现刷,我看到我之前那桌的一个老大爷把剩的白酒和花生米偷偷地装了起来,这么个行动发生在老人身上倒是挺可爱的,这边有些老人会用白色的头巾把头围起来,我以为是什么名族习俗,一问才知道这是怕头痛才这么弄得,这里这么潮湿的确很容易得寒病的。

小弟弟还告诉我不要吃太多,要不然一会儿去小河沟那边做饭的话吃不下去了,几分钟就被下一波的人换下去了,我和他弟弟去那边的一家农家的后院去看那里养的牛和羊,看看他想想以前的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却又多了写什么。我们往小河沟走的路上偷了许多的菜,挺好玩呢,以前奶奶家那边好像根本没偷过别人家的菜,那个小朋友在河边捡了一条死鱼,胜利的向我们招手,自己带着劈材然后在路上捡了许多引燃用的秸秆,搬了几块大石头就是开始造了一个灶台,用刚才偷得菜来刷锅,然后再铺张大叶菜,在上面开始包抄手,在这就不用担心农药的问题了,把偷得小土豆直接扔在火里面烤,这个露天的小灶台唯一的缺点就是,火里面的灰会飘到锅里面,把盖子盖上还好。抄手熟了的时候就飘香四溢了,以前没感觉煮东西会这么香呢,哈哈,几个人在山间的河边围着锅端着碗吃抄手,这种感觉这的很棒,河边的好处就是吃完就可以直接把碗洗了,在河边的石头上玩耍了好一会,又一路沿着小河往回走,在这我完全没有方向感,特别是重庆这么个雾都基本上看不见太阳。有一段水是绿色的,翠绿翠绿,像照片里的九寨沟的水,很美,不知道在阳光下回事什么样,是在北方看不到这种翠绿,有人告诉我北方的水和南方的水是不一样的,或许是我没看全北方的水吧。

今天做了一件冒险的事,在克哥滑到的地方,光脚跳到河对岸的一处山窝里,像水帘洞一般,然后再往上爬,别提多么惊险刺激了,除了稍微冷一点之外其他都很好,幸亏上面有救援队来提供面巾纸,要不然回去要感冒了。这一路很好玩,几个人欢声笑语不断,听着川味的口音对白,的确是一种小享受呢。今天晚上依旧是麻辣烫,来了两个客人,是长辈,所以菜里面就什么辣味了。忘了说,他家里面挺缺水的,所以基本上都是去山上的井里面打水,用水就比较节约,几个人在一个大盆子里面洗脚,还是第一次这么做…今天多在火堆旁边待了一会儿,和大姐聊了很多,比如他们小时候,这里的风俗,还有她自己,女孩子的确比男孩子要细心,而且她知道的也真不少,虽然差不多大,但是看上去成熟些。

晚上在一个人没有电的屋子里面睡得,昨天的屋子让给了那两位老人,因为最近学生要返校了,所以第二天早晨很早就要去赶车,不然就没位子了,克哥好像住的地方更惨,而且早上很早就要去排队买车票。早晨很早就起来了,终于迟到了爷爷做的挂面,口感非常的好,天还没量就开始了颠簸,也好,这样看着山间一点点的亮起来。

这一天完全是在丰都县城内,早晨颠簸了几个小时,导致了整天的疲惫,今天是克哥妹妹开学的日子,克哥替他妈妈去给妹妹开家长会,我们穿过了半个县城,到了他妹妹的中学,南方的中学的走廊和北方的不同,它不是封闭的,可能与湿度和常年的气温有关吧,在这千里之外的一个中学,重温体验了中学嘈杂的氛围,一些感觉是在各为所安的大学里少有的。今天的主要目的便是丰都的名山鬼城,我们是先坐轮渡到江对岸,然后沿着江一直走到了鬼城的大门,一路听克哥讲几年前的丰都,县城还在鬼城这边,之后一点点迁移到了江对岸,形成了一个新城区。

说是鬼城,其实只是一座山,上面有几个有说辞的庙而已,沿着上山的路上尽是各种鬼的石雕,个个威武,单一的石头颜色倒看不出恐怖,如果调上颜色的话可能就画龙点睛了吧,不见彼岸花的奈何桥的青石板上侧已布满青苔,好像过这个桥几步走,先迈哪个腿都有讲究的,对面则是一座供着玉皇大帝的庙宇,庙宇上面顶着姜太公,蹭着导游的讲解,倒是得到了许多的趣闻,话说当年封神之时,姜太公想自己做玉皇大帝,就一直留着这个宝座没封,来了一句“这张宝座要一位有道之人来做”,这是一个道人一下子坐到了宝座上,说自己是张有道,自然是自己来坐,姜子牙气愤之下,就坐到了南天门顶,以示自己至高无上。

印象里,是有一条黄泉路,不管后面什么样的叫声叫你,你都不可以回头看一眼,黄泉路尽头是望乡台,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就会在这里看自己故乡最后一眼,这个平台上,有一个阎王殿,正中做的是包公,还有十位阎罗君主,里面还有十八层地狱的蜡像,里面尽是些酷刑,较之大足石刻的雕刻,可能更生动些更恐怖些。鬼国神宫倒比较有趣,这里的鬼市好像也有些年头了。丰都给我的印象,还是在克哥家比较多一点,就在那个宁静的小河谷。

能坐上丰都到宜昌的船可以说是颇费周折,原本并没有这项计划,只是因为那天在朝天门码头意外的看到了重庆到宜昌的三峡游船宣传广告,四处打听价格和行船路线,这艘晚上10点在重庆始发的客船第二天早晨会到丰都,但旅行社的人告诉我从重庆始发的客船票源紧张,于是马上联系我在丰都的同学看看能不能在丰都买到船票,从丰都上船不仅不用再折回重庆而且还会省下一笔船票钱。倒是麻烦了丰都的克哥几次找人去码头帮我,最后打电话告诉我说提前一天去买票就可以了,而且到了之后我才知道这里可以买到散席和四等舱这样就又实惠不少。

早晨四点半就起床了,克哥送我到码头,本来一大早不想麻烦人家的,后来一想对这里并不熟悉,万一走错了码头就不好了。码头上早已有几个人在等候,从他们的包裹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出去务工的人,黎明未亮的天际,只能靠江水流动的声音来分隔,期待中的一声船鸣,刺眼的光源在一片漆黑的空中漂浮中,一点点向这里移动,码头的灯光清晰了白色的船体,上船之后与克哥挥手告别,这样便是离开了重庆的土地了。躺在船舱里的我只剩下疲劳,睁开眼后天已经亮了。船慢慢的割开江水的皮肤,冬季的长江两岸不失绿意,却大多掩盖上些许雾霭,连山不绝的江岸不时点缀着几块小村落,亦或几栋出奇的林立几栋高楼依次叠放在山坡。

绿色的江水,在风的陪伴下,似有条例的向东流去,泛起的水波交错的闪着光。船头甲板上的寒风一早没有停歇,不是全副武装的话,根本不敢长时间驻足在此,倚靠在栏杆上,初次相遇的风不留情面的袭来,船尾倒是没多大的风,但是一股股汽油的味道到让你宁可去忍受寒风的摧残。甲板上遇到一位北京打工的哥们,经常做这艘船,据说夏天的时候看到过江豚,很漂亮,有时会跟着船一起向前走。船行的第一天并没有进入三峡,但是依然良多趣味,江上运载汽车,泥沙的货船倒是不少,搭载集装箱的船也不少见,最有趣的是,运汽车的船上要连带着大货车一起运往目的地。

长江上的码头都散发着历经几十年沧桑的陈旧感,不时江岸边也会聚集着洗衣服的妇女。船路过石宝寨的时候停了很久,旅行团的人下去揽胜了,我只是在船上远远的看了看依在石印山上的红色塔楼,沉沉的雾中虽然黯淡了它的颜色,却也不失其美。船行到万州已经是晚上了,虽然远离重庆市中心,但是依旧散发着繁华,通明的灯火泄在水中,彩虹般的艳丽。瞿塘峡,白帝城是被黑夜掳走的,船一路开到了巫山县,停泊到天亮。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抑制不住兴奋,跑到船舱外去看对面的巫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黑夜褪去,朝阳未生,配合着云雾,将远处的连山染成诱人的蓝色,远浅近深,如诗如画。朝霞等不到河岸灯光的暗淡就在山头涌出一片红晕,慢慢的天空发亮了,云的脉络也逐渐清晰,一声鸣笛之后,船向着那悬而不坠的皓月驶去,如此便算是进入了巫峡了。有人说,三峡工程使得三峡不再险峻,湖面宽了许多,少了那几份去的动力,只能说,那种深陷词中的美丽只有真正来到的人才能体会,虽然没有了古诗中吟唱的那般水流匆急,但两侧的高山依旧直插云端,山顶的积雪与云难分,让人不禁思考这山的高度,可能对一些探险家来讲这些东西都不算什么,但是我倒是十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山水美丽,每隔一个小时才回到室内暖暖,怕措失了什么美景。

刚驶入巫峡不远,在地图上搜索神女峰的位置,因为这儿类似站立的人像有好多,和别人研究了好一会儿,对比网上的图样和地图上的位置,才敢确定,差一点错过了真正的神女峰。巴东三峡巫峡长,没有猿猴的鸣叫,少了那几分的凄惨,多了几分宁静,两岸多是绝壁少有人家,隐约在山腰处看到栈道,这山间的鸟儿倒也不寂寞,闲来有山水相伴,作一个静静的聆听者,听人们抒怀己郁,窃喜在这山中的无忧无虑。还是喜欢那种黄墙黑瓦的老房子,与这山水韵律才合得来,忘记船在那一秒离开了云山雾绕的巫峡,厚厚的云被撕裂成若干块,云的背后出现了天的浅蓝,那种稚嫩的蓝让你忍不住去喜欢。那一大团厚云包裹着山顶,乍一看上去给人一种火山爆发的感觉,云倒像是一个登山人,一点点爬到山顶。

可能是因为离开了雾都重庆境内的原因,破天荒的看到了太阳,西陵峡的美景也不赖,趁着天气晴好,那高山之上的白色积雪分外显眼,难以联系到山脚岸边的民居和绿色的菜园。出乎意料的是两岸居然会有几根长长的跨江输电线,难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工程,逐渐增多的依附在山腰的公路让我恐惧此次旅行的结束,梦生梦落,船上的人告诉我到了三峡大坝的茅坪港,急匆匆的下船了,感觉自己蛮充实的,但是却感觉少了点什么,也许需要再来才能找回吧。

茅坪,港下游没多远就是三峡大坝,茅坪港很小,离秭归县城中心有一段距离,没有跟着去三峡大坝一日游的大巴车走,自己一个人沿着地图指引的道路,渐渐地有了人烟,不管怎么样先吃了碗面,到秭归的客运站去问荆州方向的客车,可是去荆州的车每天只有一班,错过了只能等明天,所以就漫无目的沿着江岸走,大坝这侧的江由于水坝的原因几乎见不到太大的波澜,犹如平湖一般,看着地图显示凤凰山的那个地方有一个类似景区的大门,但是有许多当地人沿着景区的外围从江岸进了去,直觉告诉我这里可以逃票,而且里面应该很有趣,尽管不知道里面是什么,还是沿着那些人的小路,穿过了栅栏进了去,幸亏路边有导引,大致了解了这景区里的东西。屈原故里的牌坊后立着昭君和屈原的墓碑,面朝着江岸,背依着青山,前行便是一座观湖台,台子不高却可将高峡平湖尽收眼底,询问了当地人才知道对面那长长的一整条都是三峡大坝的主坝也就是水电站,两侧还有船闸和副坝,宁静的平湖泛起的微澜也被梅花遮住了一半,奔腾的长江水也有羞涩之时。

两座小山见有座链桥,山上有不少木制的建筑,有一座改建成皮影博物馆,里面有搭成的皮影戏台子,由于三峡工程的实施,长江水位上涨,山上的许多建筑据说是从另外的村子迁移过来的,包括那最大的屈原祠,比原先扩大了几倍,外面看上去建筑很有特色,但是内部却缺少一种存正的古色,空荡荡的洁净,我进入的时候游人很少,几乎也没有什么工作人员,里面也没有展示什么好的东西,只是一些现代出版的有关于屈原的书罢了,没有什么心情多留在这里。

背着包往外走,从入口出去了,看到了售票处,才知道自己逃的票是屈原故里的景区。附近便是秭归的县城了,奇怪的是这里为什么没有雪糕卖,问小卖店里的人反倒惹得人家笑。原本想从副坝的公路走到主坝,可是一看却不现实,通向副坝的公路和部队的大院是连着的,没法进去。找了个角度看到了副坝的另一面,不见那面高高的湖,斜着的梯形副坝下全是黄土,生了许多植物,远处的低坡也有许多房屋群。既然走不到主坝,便放弃了,想去高速路口搭车,结果在半路上看到了去宜昌的班车,也省去了不少的麻烦,班车绕了好几个弯弯,路过了三峡大坝的正面,只是浮光掠影隐约看到大坝好像在放水,还有一艘船在过道道的船闸,汽车沿着西陵峡走的,这边的景色也是不错的,在车上找到了宜昌唯一的宜家青年旅舍。

下车的地方在宜昌站附近,宜昌站是目前人很少,好像不经常用。情侣很好找,走路到的那里,收拾下之后就出去寻找美食,到了湖北当然先吃了顿热干面,这里的步行街很小没得转,只在江岸吹吹晚风,这段水位不高,浅滩比较多,对面连着几座山,还有座泛着灯光的长江大桥。现在对于宜昌来说是旅游淡季,青旅几乎没人,很安静,前台不是义工没有提供什么有趣的地方来玩,倒不如回屋子里。

起的很早,没给自己在宜昌留太多的时间,因为都不了解宜昌有什么好玩的,我原本只是想找个高台去望一下葛洲坝就好了,问了几个人他们都不了解,于是打算自己摸索吧。早晨起来吃了一份热干面,很喜欢这种味道的,然后去坐公交车,不幸的是,竟然坐反了,但是方向却是去葛洲坝的方向,一直沿着长江走,经过了几道大坝的拦截,此处的长江水已经没有那么汹涌,甚至有些地方都干涸了,对宜昌的人文了解不多,但是可以看出来,处于中原地区的宜昌还是有很多故事。

在地图上根本看不出来葛洲坝旁边的楼房是遮挡的,也看不出来那些路是堵死的,但是我在一座桥上看到了葛洲坝的一部分,非常感兴趣,接着我就这样一点点的逼近那一侧的长江岸边,没想到有很多意外的惊喜,我看到了临江的居民楼这有一个可以翻过去的围栏,下面的礁石上有几个大叔在钓鱼,打听了一下,可以下去,不过从这里下去还是有些困难的,一个70升的大背包背在身上不怎么也得想想怎么上来吧,但是为了近距离的看葛洲坝,只能冒险一试了。先把包扔下去,然后跳下去,姐这样,一点点的到了临水岸边,礁石特别的滑,上面是绿色的苔藓,那汹涌的江水更是让我胆怯,不敢随意的取迈出任何一步,在这礁石上都是一步化作两步走,这还不像海边的礁石这石头离岸太近了,而且你不知道那水有多深,不知道一下子会被冲到哪里去,但是坐在岸边,听着这江水自上游奔腾而来的喷溅声,那来不及平静的白色水花,又被下一波水卷起,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盖过一浪。在这礁石上拐过一个弯就能看到那葛洲坝了,没有三峡大坝那么大,那么高,却也很壮观,想着高坝之上憋着的高湖,自己这么近距离的接近,确实有些小激动呢。

在这里坐了很久,不想离开,想一些杂事,却又急切的抛之脑后,真想找个这样的地方一直待下去,或者学校可以在这样的地方,发现自己是一个很急的人,很难找到和自己频率一样的人,恰巧这些激浪,好像很懂自己一般,是难得的知己啊。爬上去的时候更是困难重重了,先把背包扔上去,然后一点点的爬山去,结果到了上面之后背包上全是灰尘,幸好这有一片白菜地,捡了几叶大白菜叶子擦擦包,翻过了栏杆,又回到了刚才那个居民区,之后再想要不要去三峡大学,没做公交车的时候就开始纠结,后来决定先来什么车就坐什么车吧,正好来了那个车是去火车站的,于是,就这样,一个小时之后离开了宜昌,坐上了去荆州的动车。

听过荆州,仅限于三国,之前想去襄阳的不知道怎么的就选择了荆州,荆州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不仅是它有一个老城区,一个残破却又完整的城墙。荆州会宣传自己的三国文化,所以会建关公祠。我去了荆州博物馆,这博物馆是依傍着荆州文庙建的,文庙的大部分还保存着,荆州是楚国旧都,所以这里的青铜剑出土的特别多,当然还有其他的青铜器以及玉器,丧葬用玉器覆盖全身,连脸都要带上玉面罩,还有以前未见过的木质红漆具,其实想想如今博物馆里的东西都是从墓里挖出来的,象征的可能只是当时的丧葬文化,是否能准确的反映社会生活呢,感觉还需要很多斟酌吧。但吸引我的却是那一把把青铜剑,原来青铜剑也是有剑鞘的,而且握剑的手柄也是有的,不过经过千年的腐蚀,只剩下那青铜的枝干了,在荆州博物馆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出土的干尸了,这种地方博物馆特有的东西,让我无意中碰到了,那尸体在福尔马林里泡着是红色的,两个眼睛已经空洞洞的,鼻骨已经腐蚀,但是脸部和身上的肉却基本上完好,据说埋在了地下十米的地方,而且用了厚厚的棺木装着,如今他静静的躺在地下室的一个充满福尔马林透明的棺材里,离得很远,不过在二楼可以透过几层玻璃看见。这个馆里还有许多,汉朝的衣物,残破,但却能识别出上面的纹饰。

还是在展示青铜剑的地方徘徊了一阵子,出了博物馆,沿着一条大街找饭店,想吃点东西,但是这周围却很少,看到有个人在卖锅盔,好像是武汉的特产,用一个大炉子,把弄成饼状的东西贴在炉子的内壁,嚼上去很脆,比起一般的馅饼和点心的确不一样,沿着我走的这条路一直走,就出了西门,这不是第一次看见城墙了,不过荆州的却与其他的地方的不同,可能由于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吧,这门这里是两层的,可能这就是古语的瓮中捉鳖吧,敌人进入第一个门时,就可以在城墙上进行围困式的攻击,荆州的城墙虽然没有西安的高,但是却有原始的护城河守护着,而且大部分的城墙都是原始的,有些里面的半城墙已经坍塌了,外面却完整,在坍塌的地方长起了高高的树,不像西安的城墙为了迎合旅游业而刻意的去修,而且此处渐渐被人遗忘的小城,正是我所喜欢的,沿着外城墙走了一段,又上到城墙上走,就这样绕了很久,到了南门,算是一条繁华的小街巷吧,来去的人很多,穿梭在这古城门之间,的确有种穿越的感觉,这里的人确实那么的自然,骑着车下班,和小商贩讨价还价,我就沿着南门出了城。

打算去长江大学附近找一家旅店休息,不知道为什么这路边的小吃部都关门的特别早,又冷又饿的,挨到了长江大学附近,这边好像属于开发区那类的,有许多新楼,但是门市却很少,而长江大学这的小巷却不一样,很繁华的,好多好多美食,好希望自己学校附近也有这样一条小吃街生活街。随便找了一家旅馆,住下了,就赶快的下楼去寻找好吃的,中午就没吃饭的自己,晚上吃了好多,都有些不消食了,就在长江大学里溜达,没想到他们开学这么早,而且现在就有好多人在自习室里面上自习了,我去过很多大学,有图书馆不刷卡的真不容易呢。感觉唯一的不适就是我和当地人说普通话,她非得和我说湖北话,搞的我听不懂都,理发的时候也有很多的麻烦呢。

都怪自己懒了一些,如果提前订好火车票,就不会造成,到了火车站没有高铁票的局面了,这早晨走了好久才到的,结果又得回到市区内,等几个小时,不过,这又让我细细的品了半天荆州,意外的在荆州吃到了鱼糕,在城内的公园里静静的散步,听老大爷吹笛子,然后就在城里胡乱的走着,坐在城墙上看着下面来来往往的人,一个城市需要一个这样的地方,静静发呆的地方,荆州的老城区内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好像还没有抚顺发达,但是这里却不浮夸,没有工厂,没有空气的污染。宜居的小城。一点点挨到了下午,该坐火车的时候,又赶回了火车站。

武汉,给我的前印象有很多,武大,黄鹤楼,仅此而已,再就是那些旅行攻略了,而在重庆时候,才知道,武汉也做过临时的陪都,可是由于日军轰炸过于猛烈,不得不撤到重庆,借助山的优势来抵御进攻。在高铁上就在查哪家青旅经济实惠有好玩,于是看到了龟北路3号这个奇怪的名字,而且他们青旅的房间时集装箱式的,让我很好奇。出了武昌站,就坐公交车直奔古琴台了,古琴台是伯牙绝弦之处,不过这里一看就是后来修复的地方,所以不值得买票进去蹭场了。

沿着山脚的一条小路走了很久才到了这家青旅,在外面根本看不太出来因为这里基本上都是艺术区,攀岩俱乐部什么的,这家青旅本身也是一家羽毛球馆,其实是一家大工厂厂房改建的,羽毛球场的另一半就是由集装箱堆成的房间了,一共四层吧,我住在第二层,箱子外面是涂鸦,箱子内部则装修的很简约却异常的干净,空调什么的都有,在里面完全想不到自己是在集装箱里面。去了附近的汉阳造,汉阳造是当面张之洞所建立的工厂,现在成了一个工业艺术区,但是感觉很小,都是一些艺术公司,并没有北京798那么样的充满艺术气息,但也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在武汉,汉阳是工业中心,汉口是经济中心,武昌是文化中心,各自的分工十分明显。

爬上山了附近的一座小山好像是龟山,这儿6点之后是不要门票的,正好赶上了,龟山上有鲁肃墓,很简单的一个土包,光绪年间重立的碑,看来要追溯三国时期的故事就要在中原了,在山上可以看到武汉长江大桥。于是自己迫不及待的赶在日落前下了山,踩在了长江大桥上,武汉长江大桥很霸气的,很有历史的样子,两层,下面走铁路,上面走人和车,桥中间是有电线的,供给电车行走,每每车多或者火车路过的时候,桥上总会震起来,有几次真的把我吓到了,这大桥的两端有两个电梯,可以下到岸边的低处,而且由解放军把守着,桥上也有执勤的官兵,很敬业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重视,难道是反恐么,走过这桥怎么也需要十几分钟,在桥上脚踩长江看日落的感觉很棒,之前坐船在三峡上天气一直是阴阴的,到了武汉这里则是天朗气清,虽然武汉横跨长江的大桥已经建了好几个,但是这座桥总难以被取代。

在桥上也可以看见晴川阁和黄鹤楼,晴川阁便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晴川,越来越羡慕这南方的浪漫情怀了,虽然看着不咋地,但是人家写的真美,也可能是当时很美,由于过了这么多年早先的文化与自然早已沉没在高楼大厦之间,吊车,绿色围帐,钢筋水泥的味道掩盖了一切。我到黄鹤楼脚下的时候,已经关门了,想进去也进不去了,而且好多人去过的都不推荐我去,因为唐宋的黄鹤楼早已毁于战火,就像滕王阁一样,都是后来为了旅游业而建的,其实远远地看着黄鹤楼已经够了,我印象里的黄鹤楼是屹立在一座山上的,山下很静,而且云烟缭绕,而见一面却是有些失望了。感觉自己的裤子很脏了,在步行街的商店收了一条裤子,然后去那条小吃街溜达。

户部巷是他们说有很多小吃的地方,幸亏武汉有熟人,告诉我啥东西好吃,不然自己在这么多的美食堆了真的难以自拔啊。蔡林记的热干面和桂花糊米酒,桂花糊米酒是在我心里唯一可以和醪糟汤圆媲美的饮品。之后一个人到江滩散散步,只几对情侣坐在江滩,自己一个人沿着大桥走了回去。晚上和青旅的人聊天,自己有些累,武汉冬天的晚上又很湿冷,这家青旅的洗漱间在外面,被南方的湿冷折腾的不小啊。之前约好了雅文,她今天带我在武汉逛,对于这个在厦门认识的朋友,有很多可以聊得,中南财经的研究生,学审计的,长得很像一个男明星,会说广东广西和普通话,约好了在东湖见面的,最近是武汉的梅花节,可以一睹梅花的风采,可以说自己前几年都没看过梅长啥样,因为东北的气候,产不出这玩意。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果然名不虚传,一眼望不到边际,蓝蓝的湖水让我想起了青海湖,湖上停泊着的孤舟点缀着平阔的湖面。和雅文一起游武汉的梅园,这个季节刚刚好,有许多摄影爱好者来这里采风,打鸟,她在武汉待了快七年了,对武汉相当的了解,跟我介绍了不少有关武汉的地理人文。

傲骨梅花,用她的枝干去跳舞,摆出各种别致的舞姿,多么期待这时候可以有一场雪,腊雪寒梅,才是最珍贵的魅力,那盛开在洁白雪色中的红,可以媲美世间任何的美好。在梅园里还看到了水杉,有我看过的最美的树根,生长于水中,贴近水的地方有一圈白色,根部粗,再往上就是细长的,树干。从梅园出来,我们去了不远处的武汉大学,坐拥珞珈山,脚下是东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再也没有比这更好风景的校园了,学校里就是一个森林公园,校园里的建筑也很独特,民国时期的十几座建筑,有的已经封闭,有的仍在使用,这里就像一个中国建筑博物馆的民国时期展,与其他博物馆不同的是,你可以抚摸着它,并且可以闻着它那历经历史的味道,暗淡了的白色石柱,琉璃瓦上的密布的裂纹记录着武汉几十年兴衰的。

对于武汉大学的确是少有能与厦门大学媲美的了,感觉去过了这两个学校之后,其他的再也无法让自己感叹了。之后又去了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四虎之一,学术氛围很浓,校园很大,幽静的林子里可以尽情漫步,还有长尾巴的鸟儿,来回调皮,南方校园里长青的树木要比北方多得多,尤其是棕榈树,记得在南昌第一次见到是那么的兴奋,而武汉的校园里到处都是自己在北方冬天见不到的树木。华中科技离光谷广场很近,夜晚的光谷很好玩,其实有种奥特莱斯小镇的感觉,南方的商场,敢于不把自己完全封闭,因为冬季并没有那么冷,却很潮湿,而北方全要保护的严严实实的,以抵御冬季的严寒。整个广场很大,灯光很美,记忆清晰的却是尽头的那个教堂,其实不算是教堂,只不过类似于教堂的一个酒店罢了,我们在一楼看了一场关于光谷的微电影,很有爱的,情节记忆犹新。我记得第一次去北京,在王府井大街吃了绿茶冰激凌,而在武汉,既然吃了豆浆冰激凌,哈哈,很棒的感觉。我和雅文的最后一顿饭在蔡林记吃的,热干面而已,然后匆匆分别,不知何时再见了。

今天回到青旅,很热闹,听那些当地的武汉人讲武汉的好玩的地方,还打了一会羽毛球,老板很好,他们年前在台湾环岛骑行,她说我下次再来武汉,可以把她的自行车借给我好好的在武汉感受一下,感觉在武汉只有两天太短了,但是为了回去上课,而且车票早已定好了,就不再迟疑了,利用好最后一天在武汉的幸福时光吧。

巴宫房子,贵德寺,民国的老建筑,武汉博物馆,便是我最后一天的行程,难忘的老武汉味道,在为了寻找巴宫房子大费周折,其实汉口江滩附近的老房子非常的多,我还偷偷的上去了几个,陈旧的木制楼梯,幽暗的小楼洞,不知道下次来,还会不会有这些东西,早晨又体验了一下武汉的三鲜豆皮,边走边吃,这次的带竹笋,味道更鲜美了。贵德寺在一个小学校附近,一座中西结合的寺庙,乍一看像一座教堂,或是宫殿,不伦不类,却也别具一格,寺庙里的老人,教我该怎么样的礼佛,相比北方,南方的寺庙要更多些,礼佛的方式也更完善。

汉口江滩很好玩,好多人在这儿安静的坐着,或是带着小孩子放风筝,很幸福,听说夜晚的这里不错,但是没有机会了,下次再邂逅这里吧。湖北博物馆全是好货色,越王勾践的剑,吴王夫差的矛,还有曾侯乙墓,编钟,还是最喜欢那把剑,历经千年,剑锋犹存。离开湖北博物馆的时候,犯了一个大错误,那就是我坐车坐反了,坐到了武汉大学,我不知道我怎么还能淡定的吃了一顿晚饭,急匆匆的破了零钱,一路忐忑的回到青旅,幸亏武汉的交通没折磨我,我顺利的上了火车。

对北京站算是熟悉了吧,下火车直接换乘地铁,在北京理工兜了小半圈,主教学楼前,五个刻着鹰的玻璃叠在一起在前面看像一棵松树,便是他们校徽的模样。在清扬的陪伴下,领略的了中央名族的风采,有几座较古典的建筑便是梁思成的杰作。

为了赶雍和宫的法会,放弃了去清华的计划,地铁直接到了雍和宫,一出地铁便一阵香烛味道袭来,其实这里距离雍和宫还有一段距离。雍和宫便是康熙时的雍王府,四阿哥的府邸,后来才作为藏传佛教的寺庙,穿过几个牌坊,走过几道金顶朱墙的宫门,燃香的烟便出现在眼中,搭配着着天空的大雾霾天气,流动的人群中,那些防毒面具般的口罩是对现实一种无奈而又可笑的抗争,改变不了社会的雾霾,只能适应下在这大雾霾下生存。每个殿内都要拜上几下,走过几个殿却不见红袍的喇嘛诵经,一点点失去了开始的兴致。迈过那个朱红的门槛后,法轮殿内出现几个喇嘛,原来法会在这里举行,喇嘛诵经的时候法轮殿是不让外人进入的,这是正好赶上他们出来转寺,还会奏一些礼乐,但是也只有几分钟便结束了,算是赶得及时吧。

两个偏殿内展示着几件佛教用具,唐卡及造像。转经筒很少,喇嘛没有那么多,毕竟不像塔尔寺那般,倒也是真正能大隐于闹市中修行又有几人呢。簋街,听别人说是美食一条街,,挑了一家川菜馆,清扬做东,泉水牛蛙,毛血旺,之后便开始畅谈,才知道她去年在西藏交了一个男朋友,都是四川人,现在她感觉不到男友的用心,所以很失落和烦恼,才发现,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过于沉溺于父母的疼爱与关怀,你给父母十分之一不到的爱,而父母却给你十倍二十倍的爱,而今,我们却想找一个一样用心疼爱我们的伴侣,往往得不到预期的美好,或许是我们奢求得太多了,才会陷入痛苦与迷茫。或许感情只是生活的佐料,我们需要感情来调制口味,但是我们更需要一份面,一份食材,做一些更重要的事去充实起自己,去旅行,去读书,便不会计较那些不值一提的渺小。

想到她说过自己昨天在火车上没怎么睡,所以在离开饭店后我们便分开了,一个人又穿梭在北京的小胡同里,看到的四合院没有电视剧中那么宽敞,本以为是里面只有一家的门里,进去之后才发现,许多个屋子拥挤在一起,只留下狭小的过道,更别提院子了,才知道,原来活在北京也这么难。听住在里面的人说,进入的这片近代建筑师是慈禧太后用颐和园剩下的资金建立的,段祺瑞执政府的旧址建国后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区,后来学校搬到西郊,余下的这些老楼就作为中国人大的家属楼,由于资金的不足这部分的建筑看上去比较旧,而且那栋主楼几乎已经废弃,里面几乎没人,楼里面去十分的阴森,看着走廊残破的木廊,那种沧桑之感沸腾在心中,权力,金钱到底也无法逃避历史车轮的碾压。头抬起看那历史的天空下,回想那个北京政府如走马灯般的更替的年代,浮生若梦啊。

不知是不是网友太过挑剔,从力学和美学上来看,央视的大楼并没有那么糟糕,叫“大裤衩”倒是有些轻浮。第二次到世茂天阶,这次在这儿被一个微电影感动了,那首歌曲也很美,不幸的爱情会让人同情,让人感动,让人相信真爱,但是不知假若,这份爱情没有那么多挫折,没有生命的戛然而止,会不会走的长远呢。随意走在北京的哪条街,你会发现许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世茂通往北京站的路,尽是各国的大使馆,卫兵尽职尽责的守护着,经过时,他的眼睛便会一直叮着,直到我走向远处。

排骨怎么做最好吃呢? 满意答案 【菜名】 糖醋排骨 【所属菜系】 浙江菜 【特点】 外金黄松脆,里嫩鲜。酸甜微咸。 【原料】 主料 生面筋160克,水发木耳26克,净科笋(玉兰片)220克,青、红柿子各22克。调料 香油600克(实耗110克)白汤40克,干淀粉110克,湿淀粉10克,白糖80克,醋油80克,醋30克,姜末1克。 【制作过程】 (1)把面筋压成0.5厘米厚的薄片,再切成3厘米宽的长条。然后把一双竹筷子并在一起,将面筋条由上而下均匀地缠在上面,不让它松散。缠完后放置5~6分钟,让它充分粘牢固,再连筷子一起放入开水锅中,在文火上煮30分钟左右,捞出放在凉水中,慢慢地抽出筷子。 (2)把面筋再切成1.3厘米宽的段,放在碗中加入酱油拌均匀,再稍微挤一下,蘸匀干淀粉。 (3)把冬笋在开水中煮熟,切成长3厘米、宽1厘注、厚0.5厘米的小条,削成猪肋骨形状,一条一条地嵌入面筋段内,使两头露出一点,形似排骨。 (4)将青、红柿子椒去籽和筋,洗干净;木了耳择洗干净,一同切成细丝。 (5)把木耳丝放在碗中,加入白汤、白糖、酱油(2克)、醋、湿淀粉等调成芡汁。 (6) 炒勺内倒入香油,在旺火上烧到7~8成热,下入“排骨”,炸成酱黄色,倒入漏勺中沥油。 (7) 炒勺再回到旺火上,放入香油(30克),烧到5~6成热下入青、红柿椒丝、姜末,煸炒几下,烹入芡汁搅拌均匀,接着放入炸好的“排骨”,颠翻几下,滴下香油适量即成 粉蒸排骨 原料: 排骨, 红薯, 四川辣豆瓣酱, 老抽,蒜, 酒醩汁(没有可用料酒代替), 白糖,盐, 鸡精, 蒸肉米粉,葱, 食用油 做法: 1. 将排骨宰成3厘米长的段, 红薯消皮切成小块, 蒜葱切末. 2. 将豆瓣酱, 少量老抽(主要是上色用的), 蒜末, 酒醩汁, 少量白糖, 鸡精, 少量盐, 食用油(跟烧这么多排骨所用的油一样多)加入到排骨中, 拌匀后倒入蒸肉米粉, 使每根排骨都均匀裹上一层米粉. 3. 取蒸笼, 下面垫上一层切好的红薯块, 然后再将排骨铺上去, 上锅大火蒸45-60分钟, 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注意: 外面一般卖的袋装的蒸肉米粉是已经加过盐的, 而豆瓣酱本身也含有相当的盐份, 所以往排骨里加盐的时候要小心, 少量多次. 用于垫底的不一定非的是红薯, 土豆, 豆芽, 豌豆等均可以. 没有蒸笼的话可以用碗代替, 直接放到掺了水的锅里, 水淹至碗高的一半即可. 蒸的时候别忘了时不时往锅里掺点水, 免得水烧干了. 如果用碗蒸的话记得一定加烧开的热水, 否则一冷一热, 碗铁定炸开。 清蒸排骨 原料: 猪排骨1.5公斤,熟火腿50克,水发玉兰片(茭白、冬笋均可)60克。 配 料: 精盐25克,料酒10克,味精10克,葱丝40克,姜丝20克,高汤(或水)2公斤。 制作方法: 1)将 排骨剁成4厘米长的段,用开水烫一下洗净;火腿、玉兰片均切成小片待用。 2)将排骨分别放入10个小碗内,再分别放上火腿片、玉兰片、葱丝、姜丝、味精、料酒、精盐、高汤,上笼用旺火蒸1小时即成。 特 点: 汤清味美,色泽美观,排骨醉烂。 制作关键: 排骨要洗净,烫时要凉水下锅,这样污物容易出来,要蒸烂,口不要咸。 鼓汁蒸排骨 【原料】 猪排骨250克, 蒜泥1克, 豆鼓泥2.5克, 精盐2—5克, 味精1.5克, 白糖2.5克, 酱油7.5克, 干淀粉10克, 植物油15克。 【制作】 1.将排骨先切成条,后切成2.5厘米的小块,洗净晾干水份。 2.把豆鼓泥、蒜泥、糖、盐、味精、酱油与排骨一起拌匀,腌约5分钟再拌入干淀粉,盛在碟上。 3.旺火烧开蒸锅,在排骨上淋上油后放入蒸笼,改用中火蒸约15分钟至汁清即熟。 【特点】 肉鲜美而有鼓、蒜香味。 四川糖醋排骨:是四川一道很有名的凉菜,用的是炸收的烹饪方法,属于糖醋味型,琥珀油亮,干香滋润,甜酸醇厚,是一款极好的下酒菜或是开胃菜。 先去市场买来排骨适量,(我们做糖醋排骨的时候一次做的很多,一是喜欢吃,二是 做的多省事,三是这菜属于量大质更优的品种。)让老板帮你剁成小段,免得自己回家麻烦,而且伤刀。再准备一些姜葱、花椒、盐、糖、醋等调味品。 锅内烧水,放排骨下锅煮,加姜葱、花椒、料酒,烧开后打去浮沫,继续改用中小火煮至排骨上的肉能脱骨就可以捞出来沥干水分了(饭店一般不用煮,而是飞水后蒸,这样肉味更浓,但是要有条件--用蒸笼长时间蒸) 然后锅置火上,放油烧到七成热(油面开始冒青烟),下排骨炸至棕红捞出。把油倒出,锅洗净,然后加汤并用盐、糖调味(略有咸甜味),糖色调色(用白糖加油炒至棕红加水制成,如果不会,可以加酱油(不过发黑)或是可乐),放入排骨,用中小火烧至汤汁快干时,加醋翻炒至收汁亮油,淋入少许香油翻匀就可以其锅了。 这时候千万要忍住,不要还没凉就悉数扫荡干净,那么凉后更美味的糖醋排骨就不复存在了。此外,你也可以在起锅后撒上少许白芝麻装盘。 红烧排骨 原材料: 猪排骨150克、冬茹10克、生姜10克、葱10克、红椒1只。 调味料: 花生油30克、盐10克、味精8克、白糖3克、老抽王10克、蚝油5克、湿生粉20克、麻油5克、清汤50克。 制作过程: 1、排骨砍成块,冬茹、生姜、红椒都切成片,葱切段。 2、烧锅下油,放入姜片、排骨、冬茹煸炒至香时,加入清汤、盐、味精、白糖、老抽王、蚝油,用小火慢烧。 3、烧至熟透时,用湿生粉勾芡,淋入麻油即成。 最简单的红烧排骨做法: 好排骨,切块,油放在锅里烧热,下肉炒干水分,加海天老抽少许上色,再加海天生抽,不加盐,然后加好一点的料酒,炒干水分,加水,淹没肉,烧开,然后用沙锅或铁锅用很小的火(保持水似开非开的状态),烧1—2小时,你觉得烂了就行,大火收干水,不要太干,加胡椒,少许味精,放一点点糖,加一点香葱段。 排骨海带汤: 生排骨、海带加冷水,用中火烧开。快开的时候,把面上的沫撇掉。开,改微火,保持似开非开的状态,至排骨烂,加盐、即可。吃的时候,在碗里加胡椒、少许味精。 萝卜烧排骨 原料:猪排骨500克,萝卜500克,酱油20克,料酒5克,盐4克,味精3克,白糖5克,葱8克,姜5克,淀粉5克,油50克。 制法:萝卜切绞成块,葱切段,姜切片。炒锅上火,放油将葱、姜和萝卜放入,煸炒至上色加入料酒、酱油、盐、味精、白糖和清水,放入排骨坯料,用火烧开锅后,转用小火烧25分钟,待汁收浓且口味浓香时,加入水淀粉,把汁全部挂在原料表面即可。 特点:成菜色泽红亮,肉质酥嫩,味道鲜美。 粉蒸排骨 1 先将排骨切成小段,用葱、姜、花椒、腐乳汁根据自己的口味再加适量的盐放在一个容器里将其拌匀,腌半小时左右,然后将半斤左右的米(视排骨多少而定,一般一斤排骨用二两米即可)用搅肉机打碎成米粉,将米粉与腌好的排骨再拌匀上笼蒸即可(将排骨放在碗里用高压锅压半小时更快些,高压锅里一定要适量的水)粉蒸排骨 小排骨洗净斩块,焯水后过清。 芋头去皮洗净,切成与排骨同样大小。 郫县豆瓣或辣豆瓣酱剁细(或用香辣酱),姜切末,葱白切粒。 锅上火,放入适量大米小火炒至黄脆,加剪碎的干辣椒和花椒,再炒到辣椒和花椒出香 时离火放凉。 将放凉后的炒米打成粗粉。或者直接买现成的米粉啦(注意:是粉末状的,不是那些卖 粉、面条的店子里那种米粉哦)。 2 小排骨加米粉,油,剁碎的辣酱,料酒,少量盐和味精,老抽,生抽,糖,姜葱,胡椒 粉拌匀,芋头也用同样拌匀。 取一大碗放进拌好的小排骨再放上芋头上笼蒸熟。如用高压锅上汽后30-40分钟即可, 不用高压锅大约要蒸2小时以上。 食用时把蒸好的排骨翻装在深盘内,撒上香菜末浇上些麻油。喜麻辣者还可加上些辣椒 面和花椒面。 注意:米要炒得过一些,不要打太细,蒸出来才香,可一次多做些,用瓶装好可保存较 长时间。也可以用小米炒后直接用。蒸好后如不翻盘就把排骨放上面。底菜也可以用芋 头,土豆,去皮老南瓜,稍老的豆角等等。如用厚片五花肉蒸,即为粉蒸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珮姐老火锅有鸳鸯锅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