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卡和老年卡哪种可以免费乘公交和地铁、公园?

天津市公交集团正式施行

“津门战疫”扫码乘车行动

先用手机扫描“津门战疫”二维码

没有智能机或者不会扫码的

“”有效线路,可以不用扫码

针对老年乘客不方便“扫码”乘车的问题,天津公交集团服务部副部长杨静表示,公交集团已经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1 对于敬老卡有效路线

对于敬老卡有效线路,目前不需要扫码,直接刷本人敬老卡就可以乘坐公交。

2 对于敬老卡无效路线

对于不是敬老卡有效线路,需要扫“津门战疫”二维码乘车。不过针对不方便扫码的老年乘客,还有两种途径可以解决↓↓

第一种:让家人或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助申请“津门战疫”二维码,打印出纸质版随身携带,乘坐公交时出示,由司机扫码后可乘车。

第二种:让司机帮助登记信息,老年乘客如实告知姓名和手机号,司机可使用“为人代办-为他人生成二维码”功能,帮助乘客扫码,扫码成功后方可乘车。

据数据监测,随着人员返津返岗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加速,早晚高峰出现客流增长趋势,呈现通勤客流特点。截至目前,天津已有34条通勤公交线路恢复运营。

34条通勤公交运营线路:

通勤842、通勤610、通勤725、通勤732、通勤379、通勤649、通勤801、通勤682、通勤665、通勤629、通勤185、通勤208、通勤3、通勤685、通勤832通勤838、通勤826、通勤707、通勤616、通勤716、通勤690、通勤715、通勤快1、通勤快2、通勤911、通勤912、通勤850、通勤9、通勤872、通勤475、通勤495、通勤496、通勤459、通勤462

为应对企业复工等早晚客流增长,天津公交集团还开通了7条区间线路,主要连接学校、写字楼、。区间线路的运行时间为工作日,即每周一至周五,辆车前有明显标识,乘客乘车时请注意区别。

7条区间线路具体线路信息如下:

732路区间:双青新家园西至瑞景新苑地铁站,发车时间:6:00、7:00、16:30。

628路区间:水木天成至陞安大街,发车时间:7:10、17:10。

846路区间:浯水道至金星里,发车时间:7:00、16:20。

631路区间:水木天成至长江道,发车时间:6:35、16:55。

观3区间:程盛道至富民路,发车时间:7:00、16:10。

622路区间:水木天成至天津八中,发车时间:7:30、9:30、16:45。

910路区间:新能源基地至张兴庄地铁站,发车时间:6:30、16:30。

(责任编辑:张巧珍_tj68)

2016年6月26日,星期天,上海的地铁车厢里显得比平日空阔不少,几乎看不到老年人的身影。而之前每逢双休日,白发苍苍的长者总是三五成群,结伴乘坐地铁出游。原来,从当天起,上海正式终止70岁以上沪籍老人持"敬老卡"免费乘公共交通的制度,今后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需买票投币。而与此同时,根据新的综合津贴制度,具有上海市户籍且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便可享受老年综合津贴。其标准按照年龄段分为五档,从

在陶然亭公园外的公交站,刘大爷需要穿过一列小轿车,到马路中间去上公交。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的公交站,售卖商品的小商贩占用了候车座位,几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站在他旁边。上周,记者在四惠公交枢纽站的322路公交车站台发现了专为老幼病残孕开设的绿色通道。晚高峰时间,老人们都在这里有序地排队,避免了拥挤。

养老专家称,60岁以上的老人就会面临出行难题,甚至有两三成的老人因为遇到出行困难而放弃出行。因不会操作线上打车,仅有极少数老人选择打车出行,公交是绝大多数老人首选的出行方式。《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曾提出,在公交地铁、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置老年人等候专区,保障老年人优先通行。

记者探访发现,在四惠公交枢纽站,仅有一处公交站台设置了可供老人优先上车的通道。而在老人经常活动的公园、医院周边,并未发现老年人等候专区,从站台候车到上公交车的过程中,老人遇到了许多困难。

晚高峰时间开放绿色通道,让老幼病残孕优先上车

探访地:322路四惠总站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在公交地铁、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置老年人等候专区,保障老年人优先通行,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记者探访四惠公交枢纽站,只在一处站台发现绿色专用通道。

在四惠公交枢纽站,322路公交的停靠站台比其他站台多出了一个上车的通道--绿色专用通道,老幼病残孕可以从这里优先上车。4月13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322路公交车站台看到,这里共有四个候车口,绿色专用通道在最前头。322路公交车开过来,会先在绿色专用通道前停留片刻,待绿色通道内的乘客上车后,再往前开到普通乘车通道前,等候其他乘客上车。

站内执勤的工作人员介绍,绿色专用通道内的乘客,每趟车能上6人,这是因为每辆公交车内给老幼病残孕准备的专座是6个,这样能保证从这个通道上车的乘客都能有座。绿色专用通道开放的时间是每天下午4点至晚8点,候车乘客需出示老年卡或者残疾人证。每天下午5点左右,是乘客最多的时候,很多老人也都赶着回家做饭,使用绿色专用通道的人也最多。

记者探访时,正值周末乘车的晚高峰,普通乘车通道前都排起了长队,不少拎着东西蹒跚而行的老人直接来到绿色专用通道。正在候车的李奶奶告诉记者:“从这个通道上车不用慌不用挤,上车坐稳了,大部队才上来,还别说,回家轻松了不少。至少啊,上车不用晃晃悠悠地费劲找座儿。特别是工作日晚高峰时段,要从普通乘车通道上车真是得费不少劲,上车了也可能好几站都没座儿。希望在其他公交站台也能设置一些绿色通道,让老人、残障人士和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出行更方便。”李奶奶从四惠回通周的家有好几路公交车能到,还能选择坐地铁,但她说宁愿绕点儿路,也愿意坐322路回家。

站台上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晚报记者,322路在四惠枢纽站设绿色专用通道已经有五六年了,特定在晚高峰时期开放,因考虑到老幼病残群体出行困难而设。因为设置绿色专用通道,这里需要比其他站台多配备一名工作人员,用于维护从绿色专用通道上车的秩序,以防有人插队,或者普通乘客占用通道。

公交车停在路中央,老人乘车需小跑

陶然亭公园外,车都停在马路中间   谢宇航/摄

4月14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距离陶然亭公园北门300余米处的太平街公交站。此时,站台上挤满了老人,还有不少老人站到了马路牙子外,他们都伸着头向公交车来的方向张望着。在这个公交站设有一张矮凳,只能容两人并排而坐。而大部分没座儿的老人们,只得把身子倚靠在公交车站牌。

“有时候一趟车得等十多分钟,现在这个季节还好,要是到了夏天,气温高,马路上都烤人,在这儿站着真是受不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告诉记者,她刚在陶然亭公园参加完海棠春花文化节,准备搭乘公交车回家,“站得有些久了,腰疼”。

不止是等车困难,在这个公交站,老人们上车也得费不少劲。记者探访时看到,公交车都停靠在距离候车站台几米外的马路上,并没有进入划定停靠区。停靠区内停车标示线清晰,然而却一直没有公交车过来。乘客们上车时,也一窝蜂地涌到站台外的马路上。“专13路来了,但怎么线在这儿,它停那么老远,哎,70路也是!”一对夫妻有些诧异,他们一边说着,一边奔跑着穿过一排小轿车,冲向即将关闭的公交车门。

倚在站牌上的刘大爷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经常来公园遛弯的他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公交车不进站停靠是因为马路上的一排小轿车把公交进站的路堵了。记者注意到,公交车停靠区外,确有一列缓行的小轿车,这列车从公园门口一直延伸至公交车站台后,恰好堵住了公交停靠区的入口。原本应该停靠公交车的位置成了一块空地,乘客们需要穿过这片空地,再穿过那一列小轿车,走到靠近马路中央的位置,才能上车。

一辆车过来了,很多老人挤不上去,只能继续等着下一辆。刘大爷干脆支起自带的小板凳,坐在站台上。“这个站上车的百分之八十都是老年人,上了车老幼病残孕专座也不够。”

小商贩占用候车座位,老人站着等公交

探访地:西直门南大街公交站

和广安门医院相比,位于西直门南大街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公交车站的对老年人要友好很多,医院正门外不远处即是西直门南公交站。4月15日中午,许多结束就诊的老人纷纷来这里等候公交车。这里道路比较宽敞,进出医院的车走辅路,公交车走主路,私家车的进出对公交车行驶几乎没有影响。从医院出来的老人们,可以通过医院大门外的一条地下通道直接到达公交车站。这个公交站内设有四个矮凳,每个矮凳可以坐两人。与其他公交车站略有不同的是,矮凳上还包着柔软的泡沫纸。记者探访时正值艳阳高照,而公交车的檐顶恰好为矮凳上的人投下一片阴凉。“有这个凳子舒服多了,等公交车也不用老站着,要是每个公交站都能多有一些坐的地方就好了。”正在和老伴候车的周大爷告诉北京晚报记者,他表示,很多医院周围十分拥堵,公交车不好上,而这个公交站交通比较有序,站台上能坐的位置也多,等车相对舒适一些。

记者探访时看到,有小商贩把自行车推到了矮凳的旁边,坐在凳子上售卖货品。几位候车的老人告诉记者,“其实很多时候,年轻人看到老人过来,也会起来让座。但小商贩在站台上售卖商品,确实是有些影响排队。”

设置无障碍等候区及乘车装置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公交车设置了老幼病残孕专座,并给予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持本市老年人优待卡,免费乘坐市域内地面公交车的便利。从站台到公交车也是交通出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应如何缓解老人上公交车的困难呢?

北京公交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按照政府部门的统一部署落实,目前还没收到相关文件,但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乘客是我们重点照顾的人群,历来都有服务规范要求。枢纽站一般都会优先安排特殊人群上车。”

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资深文化养老专家陈曼丽告诉北京晚报记者,因为公交车对老年人提供免费出行服务,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会将其作为首选的出行方式,所以对公交也寄予了更多的需求。

“目前,公交车上的为老服务有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可以改善提高的现状。第一是公交停靠站,第二是公交车本身的无障碍装置。”陈曼丽表示,公交停靠站作为道路和公交车的衔接其实也是重中之重。“我们在日本、美国等地考察时看到,绝大多数公交枢纽站都会有无障碍等候区,这个等候区的设置避免了在客流较大时,普通乘客跟老人产生拥挤、碰撞。同时,也要注重对公交司机的培训,让司机停车时尽量靠近无障碍等待区停靠。其次,公交车本身也可以设置无障碍装置。很多老人上公交车台阶不是太便利,可以在公交车门处设置可以折叠的无障碍装置。遇到老人或残障人士时,司乘人员可以把无障碍装置打开,让他们使用该装置上车。这些措施组合衔接起来,就会加强无障碍公交的衔接性,为老年人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谢宇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卡能免费坐地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