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量子的东西不存在,那能量守恒定理怎么说,那世界是不存在的?

能量守恒定律?那看看量子纠缠,打破了光速是极限的定律,甚至打破了时空定律 ( 10:41:29)

科学本身就是打破常识的!我们地球人连太空都走不远走不出去,很多东西认知未必是对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您的发言信息按有关规定都会存档,您须为所发表言论的后果负责,请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为了更好地给网友提供一个合法、有序的交流平台,禁止在东方财富网博客、股吧中招收会员。
  •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是一个浩瀚而强大的地方,但和世界上其他一切事物一样,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开始和结束,所以正常来说宇宙也有一个结束的日期。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我们的宇宙结束的方式,听起来有点可笑,毕竟人类过于渺小,让我们在面对宇宙这个庞然大物时不免有些怯场,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宇宙的猜测。比如科学家们时不时地发现可能导致宇宙毁灭的新情景,一个世界可能会突然冻结、撕裂甚至崩溃,但它也可能以真空衰变告终,类似于沸水转化为气体或变成固体状态。当它冷却时,我们宇宙中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它的状态和过渡阶段,正是宇宙的稳定性或量子真空的稳定性使我们的世界保持在一起,但是宇宙会怎么结束呢?首先让我们从头开始!

从宇宙的起始开始,你能想到的原子中最微小的东西是什么?很显然,你用肉眼看不到它,但这是否意味着原子基本上是空的,也就意味着由原子组成的一切也都是空的。众所周知,当我们要知道某个东西有多大时,我们只需要测量非量子物体,它总是起作用的,因为测量物体的不同方法会产生相同的计算结果,但对于所有最小的物体,比如单个原子就没有办法。这是因为根据量子场论,我们生活在一个量子宇宙中,在这个宇宙中,无法用经典物理学中的经典物理学来解释,在量子力学中,某些东西可以表现为粒子或波。

粒子是宇宙中的奇怪组合,它们的确切位置或速度无法精确预测,而物理学中的主要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粒子,它是场。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比如轻子和玻色子是基本粒子,我们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它们组成的,每个基本粒子都有它的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夸克和轻子组成的。然而,由胶子和夸克组成的玻色子会产生力场,将物体结合在一起,所以即使某些东西看起来是空的,也不一定是暗能量。

随着量子涨落,也会一直存在,因此也有质量和能量,所以真空并不是指空的东西,而是指能量最小的东西。每个粒子包含量子能量不同级别的能量,没有能量也意味着没有粒子或真空状态,但我们不能有零能量,总是有少量的能量以温和的量子场振动的形式存在,有时这些振动的结果即使是最微小的能量输出粒子也可以形成,因为这些粒子只以粒子和反粒子对的形式形成,它们很快就会相互湮灭并消失。

物理学家认为真空有两种类型,那就是真和假。真真空是一种稳定的最低能量状态,而假真空只是假装是真的,但仍然存在有很多能量需要释放,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可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宇宙中,他们称之为亚稳态宇宙,这意味着它很容易失去平衡,而所有这一切可能是因为一个粒子,那就是希格斯玻色子或者说上帝粒子。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发现和研究希格斯玻色子,并且也证明了这个粒子的存在,并对其进行了测量。他们还偶然发现了它的奇怪性质,那就是这个粒子的质量。科学家猜测有可能上帝粒子还没有达到真空状态,是相当亚稳定的。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这是因为只要使粒子处于真空状态的量子场,宇宙就是稳定的,并且真空状态失去的能量不会比现在更多。

那么关键来了,希格斯玻色子和它的希格斯场使物体具有质量,这对粒子相互作用的方式至关重要,因此,如果希格斯玻色子处于假真空状态,并以某种方式转变为真真空状态,那么整个世界和所有现代物理都将发生改变。科学家认为粒子被困在特定的能级上,所以它似乎只是稳定的。但是它可能仍然存在有大量的能量流失问题。

我们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基础生活在一起,所以要导致宇宙自行消失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以某种方式创造一个强大的能量事件,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被称为量子隧道的效应。科学家认为,由于随机的量子涨落效应,粒子可以通过能量屏障,就像无线电波可以穿墙一样。如果科学家对我们宇宙的亚稳定性是正确的,那么希格斯场可以降到它真正的真空并导致真空衰变。一旦只有一个希格斯玻色子达到其真正的真空状态,所有其他希格斯玻色子都会跟随它,这将类似于多米诺效应,产生一个巨大的真空衰变泡泡,泡泡的壁会以光速向各个方向膨胀,当它穿过太空时,它会吞噬途中的一切,以及已知的所有物质。

一旦行星和恒星被吞没,我们可能在瞬间消失,当然,如果这一事件发生在我们宇宙的遥远角落,它可能永远无法到达我们,因为宇宙也在膨胀,在宇宙尺度上,光速没有那么快,这一现象无法预见,因此可能发生任何时候,如果还没有,我们仍然不知道我们是否能使希格斯玻色子下降到真正的真空。

斯蒂芬·霍金认为上帝粒子的能级可能会受到实验影响,但这非常困难。要比较大型强子对撞机在13万亿电子的能量下产生的碰撞,需要大约1亿万亿电子伏。因此,为了使希格斯玻色子失去平衡,我们可能需要我们星球大小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到目前为止,之后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一个谜。科学家们不知道生活在一个围绕新物理学而建立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那里会有什么粒子,它们会如何相互作用,化学物质会如何反应,甚至生命是否会存在,你认为会怎么发展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死亡是多数生命体必须要面对的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天地间诞生了我们这一个个灵魂,为什么还是要将其毁灭呢,所以我想…死亡最可怕的或许就是那无尽而黑暗的虚无感了吧…

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是初中,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思考着一个问题——在我出生前是什么样的感觉?无法想像…于是我开始想象死亡后的感觉,这两个时间段在我的人生之前与之后都没有我的存在。

可是当我刚开始想象,一种极寒,如液体般流动的东西顺着我的脊梁向上蔓延,我当时非常清醒,我明白这不是真的而是一种幻觉,但不得不说,它真的太真实了!我甚至忍不住摸了摸后背,在这七月的暑天,我绻成一团瑟瑟发抖!

是的,我的本能在告诉我,我害怕死亡,非常怕,我害怕彻底地消失,我害怕虚无,我害怕去或者去不成一个不存在的地方。

难怪神话中最高的惩罚是神形俱灭,永不超生。如果死后有一个地方可以去,管它是什么地方,都能让内心得到宽慰……

于是人们一直都在寻找一个让自己免于直面虚无的证据,而科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各种神迹或是把戏也早已经不够看了,怎么办?

量子力学,可能是一片新神话的温床。关于它流传了很多神奇的传说,更有人宣称可以从中得到佛理甚至是灵魂存在的证据,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宣称者说,人的意识可以改变量子的形态,观测与不观测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意识并不仅仅是脑细胞之间的电信号,它是一种与宇宙本质相连的存在。既然如此,只要宇宙不灭,你的意识也自然不会消逝。

那么这个传说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名鼎鼎的“薛定愕的猫”,1935年,著名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愕说了一个故事,他说如果有一个箱子,里面放了一只猫,一个毒气瓶,和一套机关和一个放射源。放射源是一个概率变化的原子核,每过1分钟,它就有50%概率分裂并放出射线,射线会触发机关打碎毒气瓶,这样猫就会死。

欧文鲁道夫·约瑟夫·亚历山大·薛定谔 1887年8月12日- 1961年1月4日

因为这个放射源是服从量子规律的,所以它的放射会表现出“未被观测就不会变成确定结果”的特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如果我们不打开箱子,箱子中“放射源是否分裂”也就是一个未确定的态,那也就会推导出“箱子中的猫是否死亡”也是一个未确定的状态。

这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打开箱子看一眼,那么这只猫就处于一个“既不算活也不算死”的状态中,只要看一眼那么这只猫就会变成一个确定的状态,活着或死去。

嗯……这就是宣称者证据的来源,在知晓更多信息之前先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故事,你会发现一个非常经不起推敲的缺陷——猫算不算观察者?

如果猫算观察者,那么箱子即使没有被打开,也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放射源,那么不等到我们打开箱子,结果就早已经被里面的猫剧透了,所以决定猫生死的并不是你。

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重合度高达98%

那问题来了,猫可以被认为是观察者吗?如果我们认为意识是决定可否被称为观察者的核心,那么非常好,猫也有意识。如果你不承认猫有意识,那么如果把箱子里的动物换成一些比较聪明的动物呢?一只狗、一头大象、一条海豚、甚至是一只黑猩猩又当如何?黑猩猩有语言,有社会,有感情,有表情,还会哭会笑。那么他可以作为一个观察者吗?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箱子里的是一个人呢?

很显然,这个故事本身就不太可能变成现实,实际上从生物学的研究中我们知道人类与动物间的界限相当模糊,科学家更倾向于认为人类的意识只是复杂程度远超动物,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所以,把一个根本不真实的故事当成证据明显没有什么说服力。而且如果你了解了更多有关这个故事背后的原委后会更加觉得哭笑不得。

这其实是薛定愕说的一个冷笑话,是为了反驳一个观点而生的。换而言之,薛对这个“既死又活的猫”是完全持否定态度的,只是因为是薛提出来的而冠以了他的名字,结果让很多人误以为这是薛的观点……

这还真和被“以德报怨”的孔老夫子有点像,明明他老人家爆脾气说的是“以直报怨”,怎么来的就怎么给他怼回去啊。

好,那么薛定愕当时为什么要说这个冷笑话呢?是因为他不愿意承认“微观世界是不确定性主导的”,同时他认为宏观世界是微观世界主导的,如果微观世界是不确定性的天下,那么将会推导出宏观世界也是不确定的,这岂不就很荒谬么?人的意志怎么敢左右自然法则?

好的,那么到底谁是对的呢?他的冷笑话是不是很不凑巧揭示了世界的真相呢?

其实往往有很多以为只有两种路走的时候,还有第三条路;以为必须要在二者之间取其一的时候,还藏着一个“我全都要”的选项,这样的事情在物理中尤其常见。以现在我们所理解的量子力学来看,微观的确服从“不确定性”,同时这样的规则并没有被明显地带到宏观世界,月亮在一直在那里是确定的。

那如何解释人的观测在量子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

答案是——我们需要将“观测”中的“观”字剥离出来,其实导致“不确定性”化为“确定结果”的并不是观测,而是测量,这其中并没有人的意志参与。

我们一直认为测量是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事情,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一束阳光照射在一滴血上,反射出的光线带来了这滴粘稠液体的颜色信息——红色。

那么当我们看到这束光的时候,我们确实完成了对一滴血颜色的观测,可是如果没有人看这滴血呢?当然反射光依然是红色,有关血液信息依然被带了出来,消失在与环境中其它物体的反射吸收中了。

当我们对一个量子世界中的一个粒子进行测量的时候,会使用电磁波,这一束电磁波会让该量子的状态“坍缩”,从很多不确定的状态变成一个确定的状态,我们通过接收穿过粒子的电磁波,就可以知道被测粒子的状态是什么。

更高能的电磁波可以让粒子的位置更精确,但是这必然会影响它和动能

那么如果说我们发射了电磁波而没有接收呢?这枚粒子还会受到电磁波的影响吗?会的,粒子状态的“坍缩”与你知不知道结果并没有关系,带有该粒子信息的电磁波依然还是会出现,只是没有人提取其中的信息了。

也就是说,量子的“不确定性”与人是否知道并无关系,甚至与人的操作也未必有关,如果这一束电磁波是从宇宙中飞 来的,那么它同样会导致该粒子的状态“坍缩”。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就像一个触发奇怪现象的机关,但它终究是有固定的触发机制的,并不会区分是人触碰的还是风吹动的。

既然说到这里,那还有一个误解非常深的思想实验也不得不说了,这是一个有关于光子的双缝干涉实验的,流传甚广的“科学都市传说”。

光在遇到双缝的时候会发生干涉,也就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波动在一些区域相互增强和抵消的现象,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光是一种遵循波动规律的粒子,所以光子最终在哪里结束旅程是可以通过波来计算概率的。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机制——是不是光子相互之间产生了影响而导致的?

干涉现象,如果在前方放置一个板就是条纹干涉图样

那么如果可以改变光子的密度,让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是不是就不会出现条纹而是两条线?这就是著名的单光子干涉实验。

结果当然是怎么奇幻怎么来,单光子在通过双缝实验器材后,一两个还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可是只要时间持续的足够久,还是可以从统计的结果中看到明显的干涉条纹。

是的,单光子也会发生干涉。

这就很反直觉了不是吗,我们一直以来学习的物理告诉我们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当每次只有一个粒子时候,它不是只能通过左或右其中的一条缝么,为什么它在通过一条缝的时候还可以知道另一条缝的存在?这样说的仿佛量子是有意识的一样,还未出发就已经事先知道要应对不同的环境作出不同的反应?

注意!到这里为止是一条“分水岭”,下面我们继续往下说。

有人在双缝其中的一条旁安装一台高速摄像机,想看看光究竟是通过了哪一条缝。可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只要一启动摄像机,干涉条纹就消失了,光幕上只留下两条光斑,仿佛光子知道有人正在看着它,为了不泄露什么秘密而改变了轨迹。

这还真是单纯的观察设备呢……

闻到没,这种浓浓的唯心主义味道,这种“科学无法解释”的味道,这种“万物有灵”的味道,这你要是还不相信灵魂的存在可以说是十足的无药可救了。

好的,笑话就说到这里,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有一定物理知识的人一定会感觉非常奇怪——摄像机?这是什么摄像机。

微观粒子与宏观物体的“观察”根本不一样,当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时,其实是眼睛在作为光的接收器,也就是说不管你看不看,光都会源源不断地撞击物体并飞向环境。

我们能看到物体都是因为光的反射

可是这一次你要观察是光子,光子是啥?就是你观察宏观物体的载体,你现在要观察的是这个载体本身。

那你要如何知道光子在什么位置呢?用另一个光子去撞击?如果这种撞击存在,那你不就改变了光子的轨道了么,如果这种撞击不存在,那你还是不知道需要测量的光子怎么样了。

其实现实世界中测量光子只有一个方法——“截胡”,只有让光子打在原子上,触发光电效应才能知道它怎么样了,也就是想知道一个光子在哪儿就必须“杀死”此光子。

光的能量会把物体中的电子打出来,称为光电效应

因此所谓的“在其中一条缝边装一台高速摄像机”根本不可能,要么你就彻底把这条缝堵死了,要么你就什么也测不到。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这种说法呢?其实从上面的“分水岭”开始,之后的全都是思想实验,也就是想象出来的。思想实验的可靠性是没有保障的,大多数思想实验都是错的,这个也不例外。量子实在是太小了,只要测量就一定会改变其状态,这就像是盲人永远不可能知道一个精美的奶油蛋糕是什么形状,因为只要他触摸蛋糕,蛋糕就会变形。

那到底为什么单光子也会发生干涉呢?我的解释听起来会比较别扭,但是只要接受了这个设定你也会觉得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光在传播的时候可能并不是光子形态,而是波,所以它完全可以同时通过两条狭缝,只有当它遇到障碍物时才会发生“坍缩”,由一团波变成一个粒子的形态。

事实上物理学家从来都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光在传播时到底是什么样子,因为只要进行测量就一定会发生“坍缩”,变成一个光子(这里的测量泛指一切量子与宏观对象的相互作用,光照在物体上时就在源源不断地发生着“坍缩”,与人或观察者无关)。

电子云是名符其实的“云”

这种理解可以应用在有关量子不确定性的所有现象中,比如电子在不与宏观对象发生作用时并不是一个粒子,也是一团“波之云”,它的一切可能结果都可以同时表现出来,但是只要发生一次宏观作用或者说测量,就会“坍缩”成一个位置确定的粒子,所以电子甚至是单电子也可以进行双缝干涉实验。

这就是奇异但并不灵异的量子世界规律,其实你只要在心中接受了这种设定,也会觉得没什么,我们只不过是太熟悉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规律了,才会误以为这一定是宇宙真理。就像穿越者告诉2000前年的智者贤者大地是一个悬浮在空间的巨大球体,一定会被他老人家气得用手杖打出来吧!

灵魂的事情?别想了,量子世界目前还没有灵魂的位置,我相信以后也不会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量不守恒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