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凤渡换煤气站在哪里?

郴州市成品油零售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别名“福城”、“林城”,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称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市现辖两区(北湖、苏仙)、一市(资兴)、八县(桂阳、永兴、宜章、嘉禾、临武、汝城、安仁、桂东)。全市总面积19387平方公里。

“十三五”时期郴州围绕建设“五个郴州”,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坚决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功获批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粤赣红三角、湘赣边区合作示范区等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交通网主骨架成型、微循环成网,基本建成郴资桂和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区域半小时交通经济圈和融入长株潭1小时经济圈。能源保供有力,水利网不断完善,信息网扩容升级,物流网持续优化,新基建有力推进。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将持续助推郴州的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推进,郴州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要抢抓对外开放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开放崛起战略,推动郴州全面发展;“长江经济带按照生态优先、流域互动、集约发展的思路,提出了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格局,郴州作为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在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生态文明等方面都肩负着重大使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目前已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创新能力最优、经济活力最好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体之一郴州是湖南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咽喉,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未来发展机遇良好

随着郴州市交通不断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居民机动车拥有量不断增加,到2020年,郴州市汽车保有量87.49万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拉动郴州市成品油消费量的增长。

郴州市下辖2区(北湖、苏仙)、1市(资兴)、8县(桂阳、永兴、宜章、嘉禾、临武、汝城、安仁、桂东)。

2020年末,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郴州市常住人口466.71万人。

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2503.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7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967.30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1252.06亿元,增长3.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632元。

2、公路和水路发展概况

2019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8.2亿元。全市货物运输换算周转量422.3亿吨公里,下降1.0%;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421.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26.1亿人公里,增长5.7%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25.4亿人公里,增长5.4%。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8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0.3%;民用汽车保有量50.5万辆,增长11.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7.3万辆,增长12.5%私人轿车保有量25.8万辆,增长14.1%。

郴州市公路交通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底,郴州市公路总里程17991公里(含高速公路),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575公里,一级公路159公里,二级公路1475公里,三级公路440公里,四级公路14285公里,等外公路1055公里。全市公路客运量为3832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253702万人公里;全市公路货运量18288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4211932万吨公里。初步建成了 “五纵五横”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骨架。其中,“五纵”是指岳临高速、京港澳高速、G107国道、G106国道和岳汝高速公路,“五横”是指三南高速、S212-S323省道、 S322省道、厦蓉高速和S324省道,公路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对外交通便利。

至2019年郴州市内河航道里程663公里,全市水路旅客运量310万人,水运旅客周转率7559万人公里;水运货运量150万吨,货运周转量10955亿吨。

3、郴州市机动车发展现状

郴州市2015-2019机动车保有量分别71.99、63.9、70.17、71.3、77.23万。2015-2016年期间机动车保有量由于禁摩摩托车数量锐减减少12.51万辆因此变化率不做参考。年机动车年均增长率为5.22%动车呈迅速发展态势,但增长率有所放缓。

2019年,全市公路水运客货运周转量422.3亿吨公里,增长-1.01%。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421.19亿吨公里,增长-1.03%。公路水运旅客周转量26.13亿人公里,增长5.69%。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25.37亿人公里,增长5.42%。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50.53万辆,摩托车保有量24.12辆,拖拉机保有1.73辆,挂车保有量0.43万辆。

目前郴州市域现有的油库4处,分别为万华岩油库白石渡油库、坳上油库和嘉禾行廊油库;万华岩油库和白石渡油库为中石化所有,坳上油库和嘉禾行廊为社会所有。万华岩油库等级为二级,库容量为9万立方米,为管道油库;宜章白石渡油库库容量5000立方米,为铁路运输;坳上油库库容5立方米,等级为二级,为铁路运输嘉禾行廊油库等级为三级,库容为2.8立方米

5、郴州市现有加油站及成品油销售情况

经统计,2020年,郴州市共有成品油零售企业422,成品油油库4座。2020年全市加油站共销售成品油69.31万吨,其中汽油销售35.72万吨、柴油销售33.59万吨。

郴州市2020年现状加油站分布情况一览表

二、“十三五”加油站布局行业发展规划回顾

1、“十三五”加油站布局行业发展规划简介

2016年7月份,由郴州市商务局和郴州市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的《郴州市成品油零售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中,郴州市共有加油站650座,其中现状或者在建加油站332座,规划新增加油站318座。

“十三五”加油站布局规划加油站情况统计表

2、“十三五”规划回顾与反思

“十三五”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对郴州市加油站的布局提出了一个良好的构架,为未来加油站规划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是指导郴州市加油站建设的一个重要文件。

然而经过近5年的实施,至2020年底,郴州市目前正在营业的加油站为421座,相对于“十三五”规划的650座加油站,2020年正在经营的加油站达不到规划预期要求,“十三五”规划中规划新增的366座加油站很大部分没有实施。“十三五”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加油站规模预测过大,加油站设置数量过多

三、郴州市加油站行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几年来郴州市成品油市场清理整顿的工作力度及成果来看,郴州市成品油市场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部分地区和路段加油站数量偏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

(2)部分地区加油站服务半径偏大,布局不合理

3)部分加油站(点)规模小、配套建设简陋、设施不完善、环境较差,影响城市环境

4)小部分加油站安全性较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四、“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

(1)郴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生态优势,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赣边区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改革开放、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巨大提升空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郴州,赋予了郴州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的使命,郴州发展面临巨大机遇,蕴含巨大潜能。

(2)十四五时期,郴州将实施“新理念引领、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一极”。着力打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3个千亿级园区,培育若干百亿企业。“十四五”期间郴州将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3)“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新能源的发展,机动车增长率及用油增长率将放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

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年)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版);

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5号);

11、《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2006第23号令);

12、《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390―2004);

13、《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2018版);

15、《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

16、《郴州市成品油零售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

17、《郴州市中心城区加油站布局专项规划(修改)》;

18、《郴州市北湖区、苏仙区(中心城区105平方公里以外)主要干道加油站布局规划(2015-2030) 》;

19、《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年修改);

21郴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

22、《郴州市土地利用规划(年)》;

23、各个县(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24、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国家有关成品油市场整顿和规范的要求为指导,通过编制和实施规划,加强加油站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严格控制总量,合理优化布局,建立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布局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石油销售服务网络体系。

(1)统筹协调、合理布局原则。根据各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统筹安排城乡加油站网点布局。规划期内全市加油站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和调整,避免重复建设合理配置成品油资源及销售网络,对现有国、省、县、乡道网点布局过密,或坐落在居民区安全隐患较严重的加油站点,逐步进行搬迁和拆除。本次规划布局优先考虑城市新区、新修公路及原未规划布点的部分乡镇。

(2)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原则。按照布局与消费增长相适应要求,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量、机动车保有及增量、交通流量等消费因素,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进行科学预测,合理确定加油站网点的数量、规模、布点

(3)方便需求、功能完善原则加油站网点布局要紧密结合行政区域面积、人口、道路、交通现状等条件,便于为民众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加油站各项功能,促进油品和非油品多种经营业务发展,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4)总量控制、节约用地原则。加油站网点布局应根据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在规划期间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确定各区域加油站布局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节约用地。

(5)提升服务、有序竞争原则。大力提高成品油零售企业服务水平,提高单站加油量与油库周转率,在重要交通沿线和郴州市城将成品油零售与环境建设相结合,提供多种综合服务。同时着力营造成品油流通市场的良好环境,促进成品油零售企业合理有序竞争。

本次规划范围为全市行政管辖范围。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

依据郴州市成品油零售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郴州市现有加油站数量及分布情况,根据发展情况,确定新增加油站数量和位置,通过实施规划,满足全市各项事业和群众的生活需求。

一、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十三五”以来,郴州市经济发整体经济规模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6年,郴州市完成生产总值2190.8亿元,人均GDP46408元;2017年,郴州市完成生产总值2178.19亿元,人均GDP46134元;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91.9亿元,人均GDP达到50482元;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2410.9亿元,人均GDP50760元;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2503.07亿元,人均GDP53632总体上看,郴州市国民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郴州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趋势。根据历年统计资料分析与现状郴州市经济发展情况,依据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至2025年郴州经济总量可达到3500亿元。

“十四五”郴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表

制造业增加值GDP比重%

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

地方税收站GDP比重%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

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使用5G网络人口占比(%

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每千人口拥有三岁一下婴幼儿托位数(

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

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填啥比率(%

达到或优于III水体地表水比例(%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公顷)

“十四五”期间,郴州市将继续改善市域交通条件,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形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对内大循环、对外联通”的综合交通网络。

提高郴州高铁辐射能力,推进郴州火车站改造扩建和郴州货车北站搬迁。加快兴永郴赣铁路广清永高铁等对外通的规划建设,扩展郴州东西通道。加快谋划推进郴资永线、郴线、郴宜线三条轨道交通建设工作。

2、完善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

――高速公路。加快构建“三纵三横二联”高速公路体系加快临连高速宜章段、常高速安仁段及安仁支线建设,推进新高速、京港澳高速耒宜段扩容等项目前期工作2025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780公里以上。

――国干线。推进苏仙区白露塘至大奎上公路(S207建设,省级改造资兴黄草至汝城领秀公路(S205)。加快G234嘉禾汉石-梓木圩、G240资兴高码-东江S349永兴马田-三塘公路建设。新建G240永兴二中-灵坎桥(永兴绕城)、S211北湖保和-仰天湖公路。推进临武至北湖机场快速干线建设。到2025年,普通国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5%,普通省道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70%以上。

――城乡路网。实施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改善产业园区于国省干线、交通枢纽之间的通行条件。构筑干支线相连、区域网、城乡通达的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到2025年,争取实现80%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实现乡镇与县城、乡镇临近国省干线公路之间边界连通与快速集散。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打通村镇公交最后一公里

规划构建“一核四支撑多场点机场体系。一核心北湖机场及通用航空基地;支撑苏仙区飞天通用机场、桂东八面山通用机场、汝城县通用机场、临武县通用机场;场点指在桂阳、资兴、宜章、安仁、永兴、嘉禾选址建设通用机场。在莽山、热水、舂陵江、东江湖、仰天湖、通天山、稻田公园等地建设直升机起降点。积极引导和促进通用航空运营企业发展。

4、完善水路交通和港口建设

加快推进高等级巷道建设,提升航运等级。分阶段建成耒航道、永乐江航道、舂陵江航道、东江湖航道的水运骨架往。尽快启动汝城瓯江至大水口航道体制改造工程。适度发展支流水路交通,提升东江-翠江-便江水运等级。推进港口建设,形成以资兴港为核心,永兴港、苏仙港、桂阳港、汝城港为补充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三、机动车保有量和过境机动车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根据国内外经验,城市机动化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设施供给(道路和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及国家和城市在产业、环保、运输发展等相关政策等方面均有直接关系。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GDP总量)、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机动车使用成本(燃油价格和停车费用、通行费等)、城市公共政策、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以及票价、税收制度、机动车售价、公共交通设施服务质量和土地利用模式、三次产业发展状况等因素。

本次规划采用模型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横向类比)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可以量化的经济因素,采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而对空间、政策等因素,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最后通过综合分析,确定规划期内郴州市机动化发展规模。

根据预测,至2025年全市经济总量将达到3500亿元左右。

结合现有掌握的城市机动化发展规模数据,本次规划主要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郴州市机动车发展预测模型,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或横向数据建立机动车拥有率与主要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可预测的自变量(驱动因子)来预测变量(拥有率)。

首先确定决定因子,即通过试算和类比确定选用的决定因子。而后量化决定因子;将决定因子转化成为模型可以使用的数据;最终标定模型。利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多元模型回归 。

根据郴州市道路网络的基本规模、结构,结合未来机动车运行特征,计算合理的机动车保有量上限。

根据现掌握的郴州市机动化发展历年车辆增长率,预测特征年的车辆拥有量规模。

到2025年,郴州市经济社会将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小汽车将进入普通家庭。郴州市机动车在“十四五”期间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十三五”期间郴州市机动车平均增长率在4%左右,随着经济转型发展和未来五年"三期"叠加的作用,预测“十四五”期间机动车增长率为3%左右。本次规划预测数据为以 2020年的数据为基础。

预测至2025年,郴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为:87.49×(1+3%)5=101.4万辆。

四、成品油零售销售量及企业需求预测分析

2020年郴州市销售成品油69.31万吨,为更为客观的反应郴州市成品油增长的趋势,本规划采用三种方法对郴州市2025年成品油需求进行预测。

(1)按照机动车平均用油量预测:

2020年全市每台车每天平均用油量约2.22升,预测2025年全市每台车每天用油量为2.2升。到2025年,郴州市用油量为81.4万吨/年。

(2)成品油需求总量时间序列回归预测:

利用2016年到2020年全市成品油销售量,全市平均增速为2.9%。预测至“十四五”末期,成品油销售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0%。则2025年成品油销售量为80.3万吨/年。

(3)汽车拥有量预测法:

按照郴州各种车型平均测算,每种车日均行驶40公里,汽车用油5升;摩托车日均用油0.6升;过境车用油量占全市的5%,则2025年全市年成品油销售量为:(59.5×5+30.4×0.6+11.5×5+101.4×0.05×5)×365=109万吨/年。

4)依据省商务厅给定的参考公式计算:

2020年郴州市销售成品油69.31万吨,为测算2025年郴州市消费量,应该以郴州市“十三五”期间GDP平均增长速度为依据,根据成品油消耗弹性系数进行测算。

2025年郴州市成品油消费量=2020年实际销售量*(1+成品油消耗弹性系数*GDP平均增长速度)^5

②2016年-2020年郴州市GDP平均增长速度为:

③成品油消耗弹性系数:0.65

根据以上4种预测结果,成品油需求采取平均值,预测至2025年,郴州市成品油需求量约90万吨左右。

2、成品油零售企业需求预测

本规划加油站需求预测方法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预测:

(1)机动车燃油日需求总量计算法

根据机动车燃油日需求总量和每台加油机额定加油能力,推算出加油机总量,进而推算出所需加油站总量,计算公式如下:

S=D/(O.e.U)。式中:S为所需加油站总量(座);D为机动车燃油日需求总量(万升/日,郴州市成品油2025年日需求量为246.6万升);O为每台加油机平均日加油能力(根据经验数据,按照3000升/日计算);e为折减系数,需要综合考虑加油机维修与更换、各个不同油种的分配和实际利用率等因素,根据经验值,一般取0.5;U为平均每座加油站所具有的加油机台数,一般根据大、中、小不同类型加油站所具有的加油机数量加以统计(根据对郴州市现状加油站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平均每座加油站加油机台数按照4.0台计算)。按照该方法,郴州市2025年加油站所需要总数为:

规范推算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根据原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公共加油站的服务半径为0.9千米--1.2千米,即服务区域面积为2.54平方公里4.52平方公里,结合城市可建设用地情况计算城市加油站需求数量方法;二是国道、省道加油站每百公里不超过6对,单侧每百公里不超过6座,每座距离不小于8公里;高速公路加油站原则上每百公里不超过两对;县乡公路加油站每百公里原则上不超过10座,每座距离不小于10公里;三是对乡镇、农村区域按照满足群众需求进行设置。

其一:根据《郴州市城总体规划(年)》以及各个县城总体规划,确定2025年中心城区及各个城县用地规模。

2025年城市用地规模(平方公里)

规划至2025年,郴州市中心城区及各个县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76.6平方公里,需要加油站数量为62-109。考虑到服务半径、城市布局特点、城市交通建设(快速路建设)、部分用地(林地、河流等)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等因素,加油站实际需求数量要大于理论值,2025年预计在70―120座左右。

其二:郴州市共计184个乡镇,按照每个乡镇设置1-2个左右加油站,共需要加油站184-368座左右。

其三:预测至2025年郴州市有国道、省道、县道约公里7200公里,其中有较大部分道路为山路或交通流量非常小,规模按平均站距14公里的距离计算,需布局加油站514座左右,考虑大部分国道、省道、县道经过市区、县城和乡镇,因此国道、省道、县道需要的加油站数量约250

郴州市加油站设置按照规范值预测方法计算(以上三种情况进行相加),2025年需要设置504-738座加油站左右。

工程类别法是一种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准对加油站需求总量进行估算的方法,即一定数量的机动车配备一座加油站,使二者之间相互匹配,既能满足需求,又能获得经济效益。

国内有关专家经过考察论证认为,我国城市每座加油站服务车辆为2500辆3000辆左右,根据此推算,2025年,郴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在101.4万辆左右,则需要加油站总数为338406座左右。

根据以上三种预测方法结果,进行综合测算,郴州市2025年加油站总数宜控制在338-738座左右。本次规划至2025年,郴州市规划加油站共597座。

本规划的总体目标:通过对全市加油站进行统一规划,使之总量得到控制、布局合理;加油站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交通发展和城市发展相协调;为成品油市场的规范经营、有序竞争和法制化管理奠定基础;实现加油站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综合郴州市情况和上述预测方法,郴州市加油站布局规划到2025年,成品油年销量将达到90万吨,郴州市加油站点总数控制在597座。

设置加油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现有加油站为基础,坚持新建与调整相结合,适度扩大规模,着力提高质量。在布局合理、间距适当的前提下,还应遵循下述原则:

加油站布局要遵循均衡分布原则,避免在某一路段或区域加油站过多过密、或留有空白。新建加油站要均衡分布,对现状加油站分布不合理的要通过规划加以调整。

加油站布局时,应对加油站设立的条件进行充分论证,并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以确保加油站内、外部安全距离符合《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的要求。

加油站的设计施工必须严格按《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的要求进行,确保加油站的消防安全。同时,加油站的消防给水、消防设施的设置等也应符合防火要求。

由于加油站的地下储油罐可能存在渗漏,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同时加油站加油操作时也会挥发一部分气体,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布点时要避开环境要求较高的地段,并且在设计施工中要符合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

由于加油的建设要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城区用地面积执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的有关规划;城区外用地应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关规定,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

单站规模应遵循下列原则:城区范围内不应建设一级加油站,城区新建加油站以二级站为主,城市中心区宜设置三级加油站;高速公路加油站建设配合服务区建设;国道、省道应以三级站为主。

城区新建加油站用地面宽不宜小于60米,进深不宜小于30米,净用地面积宜为2000平方米,城区以外地区不宜超过3500平方米,含洗车功能的加油站用地面积适当增加1000平方米,为将来加油加气洗车合建预留余地。

2、加油站设置基本标准

根据国办发[2002]18号文件、湘商运[2015]14号文件的要求,按下列标准设置加油站:

――高速公路沿线配合服务区建设,每百公里不超过2对(4座);

――国、省道加油站每百公里不超过6对(12座),设置加油站车行间距不低于8公里;

――县道乡道沿线加油站设置每百公里不超过10座,相邻加油站车行距离不低于10公里;

――城区加油站服务半径应控制在0.9-1.2公里之间,加油站车行间距不低1.8公里;

――国省道穿越城区的路段可参照城区加油站设置原则;

――国省道类型的加油站,若所在道路与城区道路交叉,与城区已有最近加油站的车行距离不得低于1.8公里;若所在道路与县乡道路交叉,与县乡道路已有最近加油站的车行距离不得低于8公里。

加油点采取总量控制,动态调整。

1、加油站布点的选址要求

在城市建成区不宜建一级加油站、一级加气站、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CNG加气母站。在城市中心区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一级加气站、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CNG加气母站。

加油站的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道路交通规划,并充分考虑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站址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加油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划加油站选址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站址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城区站址应位于主干道两侧或车辆汇集较多的地方;郊区站址应靠近主要公路或城镇交通出入口附近。

(2)站址要有利于交通安全,要有良好的视觉条件,司机可在100米之外看见。站址布置在主要车辆流向的右侧,当双向车流量非常大量,可考虑对称布置,方便加油,有利交通。

(3)站址应避开人流密集和重要建筑物,如商业街、文化中心、金融住宅中心、文物古迹、学校、医院、影剧院、托儿所等;避开构成城市主要景观的道路风景区;避开需要保证安全生产的部门,如水厂、电厂;避开具有易燃爆炸、危险的基础设施场地,如煤气站、变电所。

(4)站址要符合建筑物防火规范和加油加气站的规范要求。

(5)站址选择要特别注意地下情况,避开地下构筑物,如人防出入口,各种地下管线等。避免在塌陷地区及泄洪道旁建设。

(6)注意环境保护。站址距离水库、饮用水井、河流应保持相应的距离,附设加气站的站点站址宜位于城镇和居民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避开窝风地段。

(7)严禁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8)附设加气站的加油站点站址宜选择在靠近气源及输气管线的地方。

加油站建设和经营中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依据《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加油站一般分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城市市区内不宜建设一级站,且宜采用直埋地下卧式油罐,城市中心区宜设置三级加油站。

(1)用地面积规定:详见下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里牌和栖凤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