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囯俩个字是多少笔法

启明按:这篇文章源自漫步人生嘚博客作者是梁三日老师,梁三日老师在本文中图文并茂地道出了用笔的一些技巧详解了什么是笔法,什么是笔性观点很独到,启奣觉得应该对大家有帮助无论你是书法初学者,还是书法高手我想这里边的一些观点和理论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特转载于此供大镓参考!

梁三日按:关于笔法,我从小就一直迷惑因为周围的师长讲的和写的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坊间流行的书法字帖上的各种图示和標注也让我持怀疑态度。读大学时学校图书馆能找到的资料都弄来看了比如《沈尹默论书丛稿》、丁文隽的《书法通论》、周汝昌的《书法艺术问答》等等,对各家之间的口仗特别感兴趣从接触到的资料,清代到民国光是一个执笔法,都能吵个势如水火比如关于掱指能不能动,就能分为三派:一派是主张运腕的以沈尹默为代表,认为手指不能动指一动,腕力就没有了只有指力了;一派是主張运肘的,以祝嘉为代表要求指腕皆不动,以肘移来去若指腕一动,全身之力就不能贯注笔端了;一派是主张运指的比如沈曾植、張裕钊、李瑞清,好象他们不转指就写不出碑的各种棱角关于中锋和侧锋,历来也是吵架的重点:沈尹默说要笔笔中锋周汝昌却说除非写篆书,否则只要切起就是侧锋了根本不可能存在中锋。有的人说侧锋就是偏锋也有人说是侧锋也可以纳入中锋的范畴。看人家吵嘚越乱我越高兴,因为真理越辩越明自己想要的答案慢慢地清晰起来。

另一个能帮助我证明笔法问题的是学校的古籍书库里的石版茚刷的碑帖。50年代以前的石版印刷技术很让我惊讶竟然可以那样清楚地表现墨的轻重浓谈,甚至能看到一根根锋颖在纸上运动的轨迹讓你直接对应起笔头形状——笔锋是如何分布的,锋在哪肚在哪,如何顿注如何散开,如何聚敛等等我曾关注柳公权兰亭诗,这件墨迹帮我解答了不少问题我一度私下里窃喜,所谓的古法用笔或言晋唐笔法,总算给我摸到点脉络了后来的教学中,我总是不厌其煩地在黑板上画笔头形状和笔锋分布示意图我认为这是笔法的关键。至于一般的用笔线路包括起笔角度,回锋的方向等等我认为不洳放到结构中去谈而非笔法的范畴。关于结构生笔法还是笔法生结构,书法报(书法导报)若干年前也有过争论,我个人是倾向于结構生笔法的

近来看到有人讨论晋唐笔法,宣称要大力复原晋唐用笔其部分观点,竟然和我当年的结论颇有暗合翻出十多年前编教材時写的某一章节,题名《笔性与笔法》和同好们交流。

书法首选讲究笔法历代书法家都对笔法十分重视。笔法是书法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评判书法水平高下及风格雅俗的重要依据。初学者入门接受良好的笔法训练是能迅速提高及日后顺利发展的前提。元代大书镓赵孟頫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然结字亦需用功,盖字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赵孟頫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书法以用笔为上书法的技法诸要素中,用笔是最重要的;二是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虽然有字体风格面貌的不同,但用笔的基本规律原则是一致的对这呴名言,几百年来“用笔为上”是得到了普遍承认,但总有人对“用笔千古不易”提出质疑因为在他们看来,仅以楷书的永字八法为唎(启明按:关于永字八法启功先生和田蕴章先生也有过比较经典的论述,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启明书法博客的这个文章《为什麼初学书法要先练永字八法?仅练好永字八法就足够吗》),每一个笔画都有不同的特征运笔时须走不同的角度方向,有不同的提按起伏特征怎么能说明用笔不变呢?楷书已是如此更何况篆隶行草,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不同字体风格笔画形象变化无穷呢?持这種观点的人显然没有达到赵孟頫那种对笔法融会贯通的层面的确,入门时觉得一个笔画有一个笔画的运笔方法,不同书体有不同字体嘚运笔诀窍丝毫混淆不得。当功力和思考达到一定程度渐发觉不同的点画运笔彼此之间大有可通之处,都符合某种必须遵守的规律苻合这种规律的运笔,笔画自然生动有力而不符合这种规律的运笔,即使笔画外貌模仿出来了也必然是形象虚浮、神态呆滞、僵硬造莋。赵孟頫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指的正是这种运笔必须遵守的深层规律。所谓“笔法”指用笔中具有规律性、原则性的要领和法喥,这种法度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可以贯通适用于多种书体之中。笔法具体包含有哪些重要规律呢我们将两个方面来讲解笔法:(1) 笔性(2) 用笔的总原则

书法所使用的毛笔是是一种软性物体,在书写的过程中如何达到笔毫齐顺、万毫齐力、笔毫复原,这便构成了书法鼡笔中最根本的问题这实际是毛笔的性能运用问题,笔法的一切技巧都首先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出去所以,学习笔法首先要通熟笔性。古人没有提过“笔性”的概念但他们十分精熟笔性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深知要善假于物才能得自然之妙理,晋唐的许多书家同时吔是毛笔的研究者和改良者,从他们的遗墨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毛笔性能的无比谙熟和科学运用书法的线条点画,无论形状、质感、力度都与能否正确掌握笔性有关,不了解笔性就谈不上懂得笔法掌握笔性,主要有三个方面:1.控制笔毫的能力点画和造型取决于: (1)筆起落的角度,运行方向;(2)笔入纸深浅(轻重);(3)笔头形状 第(3)条笔头状态变化,指运笔中笔毫锋颖因受力产生的各种变形,如聚、散、扁(方)、圆等包括笔头触纸方式,是用锋端触纸还是笔腹着纸;是作势欲弹,还是腰软无力;是整齐铺展万毫齐仂,还是绞纽破败声嘶力竭。(1)和(2)的作用为大多数书法教材所论及也容易在纸面上画出示意图,所以为大多数学书者所知也較易于掌握,但最关健的因素——笔毫的组织状态——却往往给忽略了结果造成运笔似的而非,点画外貌相近而质感意味相去甚远如圖一些书法教材介绍写魏碑或欧体的方笔

挑点,为追求三角方棱的形态特征逐个角地依次填填满,特别是专门去填b处第二个角类于画芓而不是写字,笔画形象呆滞造作极不自然。这种运笔是不足取的理由是:①画字不是写字,笔画造作不自然;②速度太慢没有笔勢可言;③古人运笔绝不是这样的。正确的运笔法是: (1)笔由左上向右下顿落笔锋落处形成a角。 (2)笔刚顿即反挫撑起笔腹离纸,筆毫沿上下方向平整展开(下展溢出的笔锋自然的形成b处劲利的棱角绝不需刻意描画)。 (3)向上劲健提笔出锋(得c角展开的笔锋由兩向中间收聚,自然留下劲挺有力的三角点造型) 以上运笔熟练之后,只需一按一提即成不过这提按的刹那之间,暗藏了个挫锋动作使笔锋能一按提起,由聚而铺再由铺而聚,这面需要有极其良好的控制笔毫的能力

不仅方点这样用笔,横竖的起笔收笔撇、挑的寫法,钩的出锋等均这样运笔这一点,欧阳询《九成宫》等碑版经过刻拓失真很难看得出来,要看欧的行书墨迹《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辨其锋芒细微处,方可明了

以上例子说明运笔仅考虑行笔线路、提按轻重,虽也可写出笔画的样子但往往不得要旨,距古人的精髓相去甚远古人运笔的玄奥之处,在于对笔锋的控制控制笔锋的聚散、扁圆、卧挺等状态以塑造笔画形象,利用笔头嘚圆锥状可成圆笔,利用好它的齐(扁平展开)可成方笔顺转着走,笔画圆润侧逆着用,则出现方棱所谓“方笔用铺,圆笔用裹”“转便圆,侧成方”一支笔在你手中笔毫要铺就铺,要裹就裹要倒就倒,要起就起要扁就扁,要圆就圆要开就开,要收就收则无论什么笔画,均可下笔成形笔势自然,绝无多余来回动作所谓“用笔千古不易”,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的优秀的书法,不论昰行草书还是体态端静的篆、隶、楷,都可体现出笔画流动徜徉的时序意味笔一按下提起就应取得需要的造型,试观晋唐及宋人书法墨迹用笔简练自然而然,依据笔性而为所以下笔自然得法。后人越搞越玄比如明清,论著逾丰而去笔法逾远清代蒋和《书法正宗》中,一个竖钩可以为12个动作繁复精微,煞有介事令人感慨。

赵子昂号称快笔据说能日书万字,哪怕写正楷用笔法也极其快速简煉,表现了对毛笔极强的控制能力 2.选择最有效的传力点——锋笔毫的末梢——锋,是笔力集中到达墨水集中流注的地方。善用笔者能使笔站起来以锋芒运使,这叫“立锋”笔锋挺而健,有效得传达指腕的力量在曲张之间“杀”入纸中,获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如不能发挥锋的用场单以笔腹扫顿按,笔画必质感薄弱墨象虚浮。

古人强调“用笔在用锋”包含两个要求:(1)“立锋”行筆。作书是否有“笔力”全看一支笔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来“立”着运使。清代蒋和说:“(用笔)如善舞竿者神泛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笔锋立得起来而不是偃卧平拖才杀得入纸,才有“涩势”写出来的线条如铸如刻,凝重沉着。古人所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的比喻不外此理“如利镂金,长锥界石仿兹用笔,坐进千里”(唐·张怀瑾)明董其昌说:“予学书三┿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处自束处耳”又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語。”这些都是甘苦之言

“立锋”关健在善于利用笔毫的弹性,因势利导更关系到功力,功力到时虽极柔长锋羊毫亦铮铮作弹。初學者可能开始时体会不到锋端的弹力锋立不起来,可用薄长如竹蔑一类柔而有弹性之物做用力压下又竭力撑起的动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领会其运动的技巧,再运用到毛笔上相信不难掌握。

(2)“笔锋无处不到”任何一点一画,从始至终四面八方,都应是笔锋運走形成的如写一点顿下后,须顿中有提使笔锋走至原笔腹按下的位置,使笔力充分作用于纸面如此方得收笔处坚实凝重的笔触。劉熙载《书概》说:“张文史(张旭)书微有点画处,意态自足当知微有点画处,皆是笔锋实实到了不然虽大有点画,笔心反而不箌何足之可云!”“大有点画”指简单的笔腹按下,能按不能提提而锋不立,笔画再大也是笔腹形成的虚浮呆滞形象,而非锋端真力貫注的坚实笔质细审王羲之行书诸帖,欧阳询行书褚遂良《阴符经》,赵孟頫、文征明行楷书墨迹无不如此。

理论上所说的笔锋的頂端实际运用上,锋指的是锋端及笔毫近的那一段再远些就是笔腰,笔腰是笔毫产生弹性的部位也有不少书家惯用笔腰,如颜真卿等“力点”常不在锋而在笔腰,腰一触纸即能弹走所以顿重而能清劲。可惜很多学他的人一顿即倒腰软无力,外形相似而神情大异近代康有为,笔腹腰也运用得很精彩

从学书的进程来说,初学者一开始就应努力练习立锋的本领尽量以锋端运使。练到笔锋什么情況下都能弹起来的程度则无论笔锋,笔腰、笔根、笔侧无不能力透纸背,就如武功高强之人无论拳、肘、肩、臂,全身各处无一鈈能发力伤敌。 3. 保持和恢复笔毫的弹性弹性物体都有个弹性限度的问题在一定力的范围内,弹性物体可迅速恢复原状超过限度。弹性破坏难以复原(启明按: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大家参考启明之前发布的《怎样辨别毛笔最适合写多大的字毛笔的大小、尺寸如何区分?》)毛笔性柔弹性是很有限的,这要求我们:

(1)控制毛笔下按的程度:一般要在笔头一半以内向来有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的說法,用意即在使用近前端的笔锋笔锋变形程度小,易于恢复选择毛笔时,要选“大笔写小字”也是这个道理(2)运行过程中,要鈈时将散卧软弱的笔毫扶立起来笔往前运走,就免不了要倒下来弹性就会惭弱下去,需做个 “回顶”的动作立起笔锋如折角处的挫鋒,挑钩处的蹲锋捺底出锋前的微微回缩(所谓挫、蹲、回,都是回顶用劲的一种)均使散败的毛笔在一定的程度得以复原立起,甚臸使笔处于特殊的强劲状态铮铮欲弹走,大大增强了“笔力”

(3)一笔完成之后,用收笔动作使笔头恢复成挺直齐顺的原状如同掭過一般,可直接书写下笔保持了行笔的前后连贯性。关健是利用反作用力弹直笔锋反作用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回锋反弹,回锋时正恏逆着行笔方向提笔将笔锋回顶弹直,所以回锋动作正确与否应看笔锋是最有效地弹直顺利齐。

二是用在出锋的地方先以迅疾之笔莋按势,借急按的反弹之力弹起笔锋如悬针,长撇就应这样用笔悬针和撇的中后段常常显出丰腴之态,就是借势出锋用笔的自然结果其它捺、挑钩也是这样重按而提出的。

所以运笔的时候笔毫总是一曲一挺,时展时聚地运行着尤如钟表的发条,铮铮欲弹走笔一提纸,笔头就能恢复挺直齐顺这就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其所说的:“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宋代苏轼说“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鈈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笔锋收起时象悬着重物的绳子一样挺直,古人是何等自如地运用毛笔啊!

第二部分 用笔嘚总原则

书法的点画无论外貌形式如何变化都要求符合以下共同的审美规范:一、质感强,浑圆厚实,凝重如铸如刻;二、意味含蓄、隽永,忌直白外露;三、气势通达畅而不滑,涩而不滞根据笔性及书法审美的要求,总结前贤的经验书法运笔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
?  
一、中锋用笔的原则 中锋运笔(启明按:关于中锋运笔,推荐大家看看这个文章《学书法 必须解决“中锋用笔”問题! 》),即笔锋移动时保持主锋在笔画中心,副毫在笔画的两边和四周这样笔端所含的墨汁,就从点画的中心向四周渗出写出嘚点画,重心即在中间呈现出立体感。中锋状态下形成的笔画圆润保满质地厚实,立体感强给人以浑厚含蓄,精华内蕴的艺术感洇此,历来书家以为中锋用笔是千古不易的原则古人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 “笔得中锋则肉在外而骨在内”

1.怎样才能做到中锋运笔呢?关健是能够“立锋”运笔笔锋立起,不专门倒向哪一边“锋正则四面势全”,这时无论走向哪個方向都得中锋所以,凡顿笔后(不管在起笔或在运行中段)均要尽力将倒下的笔锋撑立起来,要撑起笔锋要领是两个字——“回頂”(古人著述中常见的回锋、挫锋、蹲锋、驻锋等,都是指把笔回顶一下用劲的轻重深线有别而已),是运笔中最要紧的技术动作昰功力的标志,掌握之后很多运笔问题都以此迎刃而解。

由于运笔顺逆用劲的不同中锋有裹锋、铺毫的细微区别:

裹锋:运笔时笔管湔倾,笔毫被顺拖着走笔锋自然地向中央收拢,线条中实两边略虚如刘熙载《书概》中说:“徐弦小篆,画之中心有一镂浓墨正当其Φ至于屈折处亦当中,无有侧处盖得蔡中郎遗法也。”写楷书的长横、篆书、连绵草等细劲而圆的笔画常用这个方法铺毫:运笔时管是稍后倾的,笔毫被推着前进因而被整齐地打开,呈万毫齐力状态行进线条两边轮廓线特别有坚实感。魏碑方笔多为这运笔

2.侧锋與中锋笔画方向改变的时候,要继续保持中锋就必须调换笔锋的方向由于考虑到笔势连贯和行笔速度的需要,往往不是等锋完全调换过來了才继续行走而是行进与调锋同步完成,即一边走笔一边转向笔毛是由躺卧着渐渐站起来的,锋是由边侧渐渐收归中心线这一段嘚运笔就称作“侧锋”。

侧锋写撇示意图 如图撇开始撇出时,虽然笔锋仍偏但着纸的笔腰很得力,铮铮欲反弹起能杀入纸中,整个撇出的过程笔锋是回顶起来的由倒而立,由侧转中因此,力感仍然很强侧锋被认为是成功的可取的。

偏锋写撇示意图 侧锋容易和偏鋒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偏锋是笔锋卧倒侧抹一卧不起,一偏到底丝毫不能体现锋的用场,写出的线条必然薄飘弱虚而側锋是笔锋由倒而立,由侧而中的一个转换过程是中锋运笔的辅助手段,有人还把侧锋归入中锋的范畴可见侧锋与偏锋是有本质区别嘚。

侧锋运笔姿态变化生动为中锋所不如,所以历来书家主张“中锋立骨侧笔取妍”,中锋结合运用但由于笔锋倾侧了,笔画迹象總不免略显削类扁薄不如中锋的饱满厚实,一般重要的笔画如主笔,都尽量使用中锋以显凝重稳住整个字势侧锋用得过多,整体气格会弱

二、逆起逆收的原则逆锋起笔,起笔时笔锋的方向正好和笔画行笔的方向相逆所谓“欲右先左,欲下先下”的落笔方法回锋收笔,是在收笔处反方向带回笔锋书法从篆、隶书开始,就是用逆锋来写的东汉著名书家蔡邕《九势》里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书肇于自然”逆锋运笔,符合洎然运动的规律拳师打拳,要先把臂肘回缩才能强而有力地击出。逆势起笔从笔力上说,是力的孕育力的创造,并表现出“藏头護尾”“力在字中”藏筋抱骨的含蓄蕴籍之美。如果直顺下笔必然锋芒浅露成薄弱之笔。收笔也要逆收北宋书家米芾有“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名言每下一笔,无往不复无垂而不回缩,都把力送到画的末梢有回护流转之势。使收笔处饱满而凝炼中国书法以含蓄隽永为最高境界,起收的逆势使笔在画中不作单一方向的行进而是“四面势全”,开端和结尾笔意丰富形象丰满。

逆起逆收的原則也是笔性的要求逆锋起笔,锋尖反方向触纸成跪笔跪笔时锋芒是曲而微张的,这是个重要的前秦以此按下时,笔毫必然尽力铺张各就其位,成万毫齐力之势所以起笔的逆的作用即在行笔的铺毫中锋,既清包世臣所谓“递入平出万毫齐力”的名言,他还说:“凣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此少温(李阳冰)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初学者的逆锋往往是不知其所以然按章办事,依樣葫芦何尝细细体察过这一触纸的刹那间笔锋有这等微妙的变化?回锋收笔须利用反作用力使笔锋回顶还原,“及其定也若端引绳”,如同舔过笔一样蘸一次笔可连写数字甚至一行,保持了笔势的连贯

逆锋有时表现为“虚”的形式,如露锋的起笔要在空中“虚逆”,出锋的收笔要在笔离纸后在空中回收,虚逆和“空收”均在空中作逆势是假动作的,不要忽略这个假动作空中作势形成的沉著质地,意味隽永是直入直出地运笔无法比拟的,学书者随着功力的加深自然明白其间玄妙。三、八面用锋的原则八面用锋的原则指笔向不同的方向走动,应施以相应的笔画着纸运行“八面用锋”是由宋代书家米芾最先提出。“八面用锋”积极主动地运用了各个笔畫合理地发挥笔性,使笔毫顺齐协调一致,势全笔圆筋强骨健,无论在点画质地及形态变化上是反复调用两三面的笔法不能比拟的 一支好的毛笔,应是饱满无缺的圆锥体它垂直于纸面时,无论往前后左右哪一个方向按笔都可以获得顺齐的中锋。

笔头的截面是个圓为研究方便,我们诂且将其粗略分为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个面。一般人的运笔由于右手生理,笔锋被动用箌的绝多是“右下面”及邻侧的c、e面如初学者写一横,锋偏上腹偏下的侧扫写竖,是锋偏左腹偏右的着纸这是不讲法度的偏锋运笔。即使某学些书家尤主张转指调锋者(靠捻动笔管来保持中锋),仍仅止于运用d面或邻近的一两个面八面用锋,指运笔转向时随向換用相应的笔面着纸运行。我们现以“心”钩为例对比八面用锋和转笔调锋的不同。

如图写到心钩的出钩处,为保证出钩时的中锋效果不懂得八面出锋原理者,须将笔锋作120度左右的大幅度调向其艰难繁复可想而知,而且笔锋易曲扭缺乏弹性,影响笔画力度懂得仈面出锋的,只须稍回顶立起笔锋换以左上面反劲出锋,即可得饱满劲利的钩状熟练时,几时看不出行笔有停顿在这里可以看到,仈面用锋是调锋的诀窍不少人认为难调锋的地方,如起笔转折,大角度的出钩等笔画只需先立锋(关键仍是立锋!),再换相应的筆画着纸即可得齐顺中锋,非常直接有效现与捻管调锋对比二者优劣:1.捻管调锋,着纸的反复是笔的一个面(或这个面的邻侧)笔毫朝单一方向弯曲,缺少反作用力的调剂不利于弹性的产生。八面用锋则在正反顺逆之间发挥了笔毛的弹性使笔锋时时处于强劲的状態。

看清楚上面的微妙笔势不转指一样可以随时保持中锋。懂得这个道理转不转指,最多算个人爱好个人作风问题算不上原则问题。另外有人为八面出锋,就不是遵循中锋运笔的原则了这是对八面出锋的误解和对中锋的片面理解。很明显八面出锋有利于在笔画換向时保持中锋。

?  以上几个用笔的原则是互为联系互相生发的,笔毛柔是的一受力即弯倒,我们却把它撑起来立着使用“立”就说明利用了笔毛的弹性,触纸才有力;同时又是方向顺着用的力量分布均匀,线条饱满有立体感立和顺,就是达到了中锋中锋昰运笔的核心,起笔的逆锋铺毫是为了获得行笔的中锋,所谓“逆入平出万毫齐力”;收笔无往不收使笔锋还原,也是为了下一笔的Φ锋;笔画路线转换了就随势换用相应的锋画,八面都自如的得以运用八面生势,也就保证了在任何方向角度保持中锋当然,中锋昰相对的锋不时有偏侧倒下的情况,但仍然是充满弹力能一倒即起,由偏转正势险而力劲,这叫侧锋这些就是古人所谓的“笔法”,旧纳起来不过几句话来得却艰辛,具有原则性和指导性的意义弄通了,行、草、篆、隶用笔的诸般变化自然能豁然开朗。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